【 大宋僧史略 】 凡三卷。又称僧史略。宋代赞宁(930~1001)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系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奉诏撰述者。赞宁于序文中表示不满弘明集与高僧传等史传,故另以护教立场而着出此一有关佛教教团制度、仪礼、戒律、忏法等之教团史。卷上叙论佛陀诞生之年代、佛教之东传、伽蓝之创造、译经、译论、译律、出家、受戒、忏悔、经论讲义之沿革、僧讲、都讲,以及禅法传入我国之经过等。卷中主要叙述教团制
事汇部
事汇部
《悉昙字记》,唐山阴沙门智广著。据本书前叙说,南印沙门般若菩提携带陀罗尼梵夹自南海来朝五台山,与智广相遇。智广因为诵陀罗尼,考校发音难得准确,遂从般若受学悉昙的音读,而写成此书。据《贞元录》卷十七,迦毕试国般若三藏曾至南印学持明藏,其后循南方海道于唐建中二年(781)年至广州,贞元十年(794)3月巡礼五台山,次年4年回长安。智广在五台山所遇般若菩提当即此人。智广后卒于元和元年(806),故本书
事汇部
【 法门名义集 】 《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一卷。唐·李师政撰于武德年间(618~626)。是一部解释佛教名数的小型辞典。唐代佛教史籍未曾著录过此书,《大正藏》第五十四册所收系根据法国国民图书馆收藏的敦煌本。书中搜集佛教常用法数一二0项,按其性质主题,分为七品,在各项下加上简易的解说。
事汇部
《续一切经音义》十卷。此书广泛参阅了有关训诂和音韵文字的古代著述,详征博引,是一部有价值的著作。僧人行均(汉人,俗姓于)在五台山金河寺著《龙龛手镜》,是一部通俗的汉字字书,依平、上、去、入四声分编四卷,共收二万六千四百多字,注释十六万三千多字。行均收录当时实际读音和通用字体,并多收民间通行的俗字,是一部有独创性的字书。此书曾传入宋朝,在浙西雕板,因避讳改名《龙龛手鉴》。
事汇部
《一切经音义》一百卷,唐释慧琳撰。 本书为经典文字音义的注释之作。它将佛典中读者与解义较难的字一一录出,详加音训。并对新旧音译的名词,一一考正梵音。所释以《开元释教录》入藏之籍为主,兼采西明寺所藏经,始于《大般若经》,终于《护命法》,总一千三百部,五千七百余卷(此据景审《一切经音义序》说,实际不足此数),约六十万言,凡玄应、慧苑、云公、基师等旧音可用者则用之,余则自撰。其用旧音之处,也往往加以删
事汇部
作者选定这些篇目,是以《华严经》菩萨有十种知来作标准的。十知为:一、知诸安立,二、知诸语言,三、知诸谈议,四、知诸轨则,五、知诸称谓,六、知诸制令,七、知其假名,八、知其无尽,九、知其寂灭,十、知一切空。这些本来范围宽泛,也可涉及很深的义理;但本书的编撰,是预想到初入法门者特别是当时普度的一般僧尼,或有常识不够,特用此来供给补充,使他们免于徒具僧形的讥诮,所以只限于有关名物典章制度称谓以及其他生
事汇部
事汇部
事汇部
事汇部
全一卷。唐代僧全真集。文宗开成四年(839)完成。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内容系汉梵语汇之对照编列,包括自‘天地日月’乃至‘如来大圣’等语,并有密教用语散列其间;其文字之排列酷似唐僧义净所撰之梵语千字文。
事汇部
事汇部
事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