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官制》·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备录明代直省各府州县文武官员品秩,暨道里远近、编户多寡、到任期限。皆采之《明会典》及《一统志》诸书。盖坊间所刊,以便仕宦之检阅,不足以言著书也。
职官
△《太仆寺志》·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顾存仁撰。存仁字伯刚,太仓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太仆寺卿。是书分《官职题名》、《马政》、《事例》、《蠲贷》、《苑马》、《祠祀》、《官署》、《库藏》、《点调》、《军马图》、《文录》十一门。然脱略太多。如《马政》一门,上沿历代,而汉以后各史所载如梁之南牧、左右牧,北齐之乘黄左右龙各署,皆阙而不叙。《文录》一门,载汉之《天马歌》,唐杜甫
职官
雍正元年 1723年 进士,历任陕、湘、苏等省巡抚及两广、两湖总督。是广西官位最高、历官省份最多的一代清官名臣。其在从政之余,编辑了旨在教化民众的《五种遗规》,因《五种遗规》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故历代都大加推广,影响深远。《在官法戒录》,法者效法也,戒者禁止也。是书首为乾隆八年 1743年 陈宏谋序一通,记述了编辑此书的目的:“余听政之暇,采集书传所载吏胥之事,各缀论断,广为
职官
△《留台杂记》·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符验撰。验有《革除遗事》,已著录。是编乃其为巡按南直隶御史时所作,专记南京御史台故事。因以上溯列朝设官命职之由,分为十类,曰《天文》,曰《院址》,曰《院台》,曰《官制》,曰《职守》,曰《俸秩》,曰《廨宇》,曰《职官表》,曰《宸翰》,曰《碑记》。验自为序,述其凡例。然舆地之书动陈星野,已属影响之谈;一官一署而首志天文,其亦迂而鲜要矣。
职官
△《浙省分署纪事本末》·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茅坤撰。坤有《徐海本末》,已著录。是书之作,盖以湖州乌戍一镇,界连六县,跨带两省,奸盗易於窟穴。郡人致仕副使施儒,以嘉靖十七年疏於朝,请设县不果,议置通判。后因通判权轻,不足以弹制诸属,旋亦汰除。万历元年始设同知以统之。因作是书以纪其始末。
职官
△《留都武学志》·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徐伯徵撰。伯徵字孺台,海宁人。万历己未进士,官至扬州府知府。明之武学,建於正统壬戌。因御史彭勖之请,选教授、训导等官以专教京卫武官之子。有南京国子监祭酒陈敬宗所撰碑,备载始末。是编乃天启三年伯徵官南京武学教授时所著,分《建置》、《典礼》、《制令》、《职官》、《选举》、《人物》、《艺文》七门。
职官
《名公书判清明集》本书现仅存“户婚”一门,包括立继、户绝、归宗、分析、检校、孤幼、女承分、遗嘱、别宅子、义子、取赎、争业、违法交易、伪冒交易、坟墓、屋宇、库本、争财、婚嫁、离、接脚夫、雇赁(目录作雇妾)等22类,计117条,绝大部分属于民事案件的判词。
职官
△《官爵志》·三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明徐石麒撰。石麒字宝摩,嘉兴人。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忤魏忠贤削籍。崇祯中官至吏部尚书。南都破后,不食死。事迹具《明史》本传。是志述有明一代官制,历引前代沿革,互相参证,引据颇为详核。然大抵为《通典》、《文献通考》所已具。
职官
△《明文武诸司衙门官制》·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前有题词,称官制旧有成书,久而多讹。近两淮运司翻刻者,彼善於此,而未尝订正,亦非善本。因照《会典》、《一统志》及现行事宜采辑成编,以广其传。末署“新喻县丞陶承庆校正,庐陵县末学叶时用增补”,乃江西书贾刊行之本也。所列官制,大抵以万历初年为断。第五卷内附载上任选择日期,而并
职官
△《历代铨政要略》·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旧本题宋杨亿撰。亿字大年,浦城人。雍熙初,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命试翰林,赐进士第,天禧中,官至工部侍郎、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卒谥曰文。事迹具《宋史》本传。此书《宋史·艺文志》不著录,亿本传亦不载,惟曹溶《学海类编》收之。细核其文,乃《册府元龟·铨政》一门总序也,已
职官
△《古今官制沿革图》·(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王光鲁撰。光鲁有《阅史约书》,已著录。是书载秦、汉迄於宋、元,凡官制之升降沿革颇详悉。而限於尺幅,考据亦多所未备。明宜兴路进校刊金履祥《通鉴前编》,首列古今官制,未著撰人姓名。今校之悉与此合,盖即光鲁本也。
职官
作者系晚清官僚姚锡光,主要内容为姚在安徽皖江地区执政期间的一些政事管理笔记,可定性为一部地方历史古典笔记。姚锡光自1899年9月30日到安徽石棣县任县令,到 1901年3月16日调署和州直隶州知州,在安徽地方治理上采取了不少可行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成就大致记录在他的这本笔记之中。光绪31年(1905年)在京师首都铅印出版,刻本三册。 全书分为序、卷上、卷中、卷下和跋五个部分。 第一,在
职官
△《御制人臣儆心录》·一卷 顺治十二年世祖章皇帝御撰。凡八篇:一曰《植党》,二曰《好名》,三曰《营私》,四曰《徇利》,五曰《骄志》,六曰《作伪》,七曰《附势》,八曰《旷官》。前有御制序。盖因勋臣谭泰、石汉,大学士陈名夏等,先后以骄怙伏法,因推古今来奸臣恶迹,训诫群臣,俾共知炯鉴也。夫一气流行,化生万品。鸾枭并育,穀稗同滋。实理数之不得不然。故有君子必有小人,虽唐虞盛时,四凶
职官
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