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记事》一卷,元高德基撰。德基,平江人。尝官建德路总管。书中记干文传修辽、金、宋史事,则当成於至正中矣。所载皆吴郡古迹,而亦兼及神仙鬼怪、诙谐谣谚之事,可裨图志佚闻。其间不免疏谬者,如引图经“虞山者巫咸所居”,而不知其语出《越绝书》;引《吴越春秋》“稻蟹不遗种”,而不知其语出《春秋外传》。又“
地理
地理
△《八纮荒史》·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陆次云撰。次云既撰《八纮译史》,记其曾通中国者。因复摭小说稗官所载荒渺之说,为此书。皆无稽之谈也。书首题卷之一,则当不止此卷。而次云所刻杂著,前列总目,此书实止一卷。岂欲续辑而未成欤?
地理
△《安南纪游》·一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 国朝潘鼎珪撰。鼎珪字子登,晋江人。是编成於康熙二十七年,乃鼎珪游广东时偶附海舶,遇风飘至其国,因纪其山川风土之大略。与诸书所记不甚相远,无他异闻。
地理
全书共一卷。北宋张礼撰并注。金、元间缺名续注。此书不是一般的游记,而是长安城南唐代遗址的实地调查记录。北宋哲宗元年距离唐亡不到二百年,唐代遗迹保存尚多,张礼等用七天时间进行仔细踏访,因此所记比较详实可信,是研究唐长安城南郊区地理遗址的重要文献。从中知道大雁塔曾经“涂污”,小雁塔曾有“缠腰”,大宦官仇士良在城南有别业,
地理
地理
《北游录》真实地记录了北京的气候、地理、景观、百姓生活状况以及知名的历史人物的活动情况等诸多方面。全书共九卷,内纪程、纪邮、纪泳、纪闻各二卷、纪文一卷。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爱国的历史家,为了完成他的《国榷》这部著作,在搜集史料,考订史实过程的辛劳。 《北游录》成书后没有刊刻,只有抄本流传于世。1947年北京大学教授邓之诚从传抄本转录《北游录》,随笔勘正,寄希望于“好
地理
《海国闻见录》,为清水师提督陈伦炯作于雍正八年(1730),是中外海洋文化史上影响甚远的一部综合性海洋地理名著,收入四库全书。该书分上下二卷,上卷记8篇,包括天下沿海形势录、东洋记、东南洋记、南洋记、小西洋记、大西洋记、昆仑记、南澳气记;下卷地图6幅,包括四海总图、沿海全图、台湾图、台湾后山图、澎湖图、琼州图。 作者陈伦炯(1687-1751),字次安,号资斋,福建同安县安仁里高浦村(今属厦门集
地理
△《峒谿纤志》·三卷、《志馀》·一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 国朝陆次云撰。所记皆诸苗蛮种落风俗。前有题词,称诸书所载,同异攸殊。余徵诸见闻,详为考正。措词虽简,徵事弥该。上卷为《峒谿群言考正》,中卷为《蛮獠志》,下卷为《滇中峒谿所产》。《志馀》一卷则皆蛮中歌谣,自吴淇《粤风续》所采出者也。
地理
全书分十二卷,卷一至四西洋列国考,记叙交阯、占城、暹罗、下港、柬埔寨、大泥、旧港、麻六甲、哑齐、彭亨、柔佛、丁机宜、思吉港、文郎马神、迟闷等国的地理、历史、气候、名胜、物产。 卷五、卷六东洋列国考、外纪考记叙吕宋、苏禄、猫里务、沙瑶、呐哔啴、美洛居、文莱、日本、红毛番等国的地理、历史、气候、名胜、物产。 卷七至十二记叙饷税、税珰、舟师、艺文和逸事等项目。
地理
地理
《朝鲜志》明不著撰人名氏。书中称《大明一统志》,则成於明代也。卷首略叙疆域沿革,而不标其目,以下分六大纲为经:曰《京都》,曰《风俗》,曰《古都》,曰《古迹》,曰《山川》,曰《楼台》。以所属八道为纬。
地理
提要 《赤松山志》一卷,宋·倪守约撰。守约,未详何许人,书前有自序,称"舍家辞父母,来投师资"。又自署松山羽士,知为道流。书中称真庙、神庙、孝庙、宁庙,知为宋人。人物之末称咸淳年号,知作于度宗时矣。其书首叙皇初起、皇初平兄弟仙迹,以着是山之灵异,为全书纲领。次,丹类。次,洞穴类。次,山类。次,水类。次,宫宇类。次,人物类。次,制诰类。次,
地理
书名。三卷。明黄衷撰。系就舟师海贾所经历,询悉南海山川风土,哀录成编。全书分风俗、物产、畏途、物怪等四类,成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可补史传之不足,供研究十六世纪东南亚史地和中国南洋交通关系参考。
地理
△《八纮译史》·四卷、《纪馀》·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陆次云撰。次云有《湖壖杂记》,已著录。是书专录荒外诸国。古事皆采摭史传,复见不鲜。近事多据《瀛涯胜览》、《职方外纪》诸书,亦多传闻失实。所记西域山川物产,其地自天威耆定,俱入版图。如谓“高昌盛暑,人皆穴处,鸟飞或为日气所烁而堕”;谓“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