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四卷。唐赵元一撰。本书是记载德宗避难奉天时期的第一手资料。体例是按日叙事,多记功臣勋业及逆臣言行,以示惩劝,并常作简短评论。其叙事记言往往较正史详尽可信,可据以考订事实真相,虽间有失实之处,不足为病。
杂史
书名,明末清初学者、诗人冒襄(字辟疆,1611年-1693年)所撰的一部散文小品,词句清丽,感情真切,与沈复的《浮生六记》齐名。 冒辟疆的书斋名曰 「影梅庵」。冒辟疆曾撰《影梅庵忆语》追忆他和其妾秦淮名姝董小宛的爱情故事。名士名媛,才情俱至,字里行间,哀感惋艳,虽琐碎记来,却情真语挚,不难领略到封建礼教下透露出的一缕春光。 由于作者对女主人公怀着刻骨铭心的爱,故而这篇文章拿他自己的话来说,是用血
杂史
本书系绍兴人葛虚存于民国初年从众多清人笔记小说、方志、文集、书牍、奏摺、诗话中采集编纂而成,全书分学行、令节、治术、将略、文艺、怜才、吏治、先德、异征、度量、清操、科名、风趣、境遇、闺阁、杂录16类,573则,记述了清代各式名人的各种轶闻趣事,既可助谈资,又可以此了解清代社会的状况。
杂史
杂史
宋李纲撰。纲字伯纪,邵武人,政和二年进士。积官至太常少卿。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南渡后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御史所劾,罢为观文殿大学士。事迹具《宋史》本传。是编乃纲奉诏所编,前有《奏书原序》。起建炎元年六月,终八月,即其《奏议》《附录》中之一种。《永乐大典》亦别载之,则自明以前,已析出单行矣。惟纲代高宗所草《通问徽钦二帝表》,内所称“臣某言”者
杂史
《清稗琐缀》是佚名创作的中国史类书籍。 前清家法,鉴于理亲王之祸,自康熙后,即不立东宫。然阿哥等之简在帝心,将付大统者,辄密书其名,藏之正大光明殿匾额内,盖恐玉几末命,仓猝非常,有所舛误也。宣宗倦勤时,以恭王奕
杂史
不著撰人名氏。记高宗建炎二年冬至次年三月事。高宗自建炎元年十月如扬州,至三年二月如杭州。此所记者由扬入杭之事,故以“维扬”为名。《文献通考》云:《戊申维扬录》一卷,无名氏。戊申即建炎二年,当即此书也。别有《维扬巡幸记》一卷,自二月初十日以前与此本字句小异,而叙述尽同,惟无锡令任谠逸其名姓。初十日以后则至十五日而止。凡此所载,诏书悉不录。盖一本而传写互异,又
杂史
中国元代记述蒙古旭烈兀西征活动的见闻录。亦称《常德西使记》。1卷,刘郁撰。蒙古宪宗蒙哥即位后,皇弟旭烈兀奉命西征,征服了西亚大片土地并消灭了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1259年常德奉命西觐伊儿汗旭烈兀,自和林出发,经天山北麓西进,到达今撒马尔罕等地,往返共14个月。1263年,刘郁笔录其途中见闻,整理编撰成书。常德此行比丘处机和耶律楚材晚40年左右,此时新疆和中亚地区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因而《西使
杂史
《永历实录》二十六卷(第十六卷佚),明末王夫之撰。主要记载从明永历元年明昭宗朱由榔登基到永历十六年明昭宗被吴三桂弑杀之间十六年的史事。不同于其他“实录”的是,《永历实录》的体例是纪传体,而《明实录》、《朝鲜王朝实录》等则是编年体。其中:纪一卷,列传二十五卷。列传有合传、专传和类传。没有志和表。
杂史
宋傅雱撰。雱始末未详。考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建炎元年六月,宣议郎傅雱特迁宣教郎,充大金通问使。此录即所述奉使之事。《文献通考》载此书,称宣教郎傅雱撰,建炎初李丞相所进。盖李纲以其书上於朝也。书终以馆伴李侗之语,其文未毕。《北盟会编》一百十卷所载,阙处亦同。盖后人从徐氏书中录出也。
杂史
不著撰人名氏。记建炎三年金兵至天长,高宗自扬州奔杭州事。起正月十三日,尽二月十五日。大意罪汪伯彦、黄潜善之苟且晏安,变生仓卒而不知。《北盟会编》一百二十三卷所载,与此本全同,亦后人录出别行者也。
杂史
〖解题〗《百可漫志》不分卷,明陈鼐撰。陈鼐,宇百可,号逍遥子,明中期人,事迹不详。本书所录明代人物逸事,朝章典故,风尚民俗等,有补史缺,但也有不经之语。本书有纪录汇编本,今据此标点整理。〖质量〗二三校。
杂史
宋李正民撰。亦曰《乘桴记》。正民字方叔,扬州人。政和二年进士。高宗时官至中书舍人、徽猷阁待制。建炎三年己酉七月,高宗在金陵,闻金兵深入,遂趋平江,历越州、明州。十二月乘舟航海,避兵台、温之间。正民时以中书舍人从行,按日记驻跸之所。盖起居注体也。正民寻奉使通问隆祐宫,故所记止於四年正月二十一日,盖非完稿。《北盟会编》一百三十四卷,王明清《挥麈三录》第一卷,皆全载其文。明清记尤袤谓高宗东狩四明,数月
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