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渖》·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范家相撰。是编乃其释《诗》之说。家相之学,源出萧山毛奇龄。奇龄之说经,引证浩博,喜於诘驳,其攻击先儒最甚。而盛气所激,出尔反尔,其受攻击亦最甚。家相有戒於斯,故持论一出於和平,不敢放言高论。其作是书,大旨斟酌於《小序》、朱《传》之间,而断以已意。首为《总论》三十篇。以下依次诠说,皆不载《经》文,但著篇目。其先儒旧说无可置辨者,则并篇
诗类
△《毛诗广义》(无卷数,编修曹锡龄家藏本) 国朝纪昭撰。昭字懋园,献县人。乾隆丁丑进士,官内阁中书舍人。是编全载毛苌之《传》。其以《小序》冠各篇之首,亦从毛氏,故题曰《毛诗传》。及《小序》之下,杂引郑《笺》、孔《疏》及诸儒之说以发明之。大旨以毛《传》与朱子《集传》互相勘正,以己意断其短长。其间不尽用毛说,故名曰《广义》云。
诗类
△《诗演义》·十五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元梁寅撰。寅有《周易参义》,已著录。是书推演朱子《诗传》之义,故以《演义》为名。前有《自序》云:“此书为幼学而作,博稽训诂以启其塞,根之义理以达其机,隐也使之显,略也使之详。”今考其书,大抵浅显易见,切近不支。元儒之学,主於笃实,犹胜虚谈高论,横生臆解者也。朱彝尊《经义考》载此书作八卷,
诗类
△《钦定诗义折中》·二十卷 乾隆二十年,皇上御纂。镕铸众说,演阐经义,体例与《周易述义》同。训释多参稽古义,大旨亦同。盖我圣祖仁皇帝钦定《诗经汇纂》於《集传》之外,多附录旧说,实昭千古之至公。我皇上几暇研经,洞周窔奥,於汉以来诸儒之论,无不衡量得失,镜别异同。伏读御制《七十二候诗》中《虹始见》一篇,有“晦翁旧解我疑生”句。句下御注,於
诗类
△《诗蕴》·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姜兆锡撰。兆锡有《周易本义述蕴》,已著录。是书一以朱子《集传》为宗,力攻《小序》。至以伪子贡《诗传》、伪申培《诗说》同类而议,未免失于鉴别。於近代诸家之说,颇取李光地《诗所》。然惟合《集传》者始采之,稍有异同即为所汰。至於《木瓜》诸篇,知不能全泯旧说,则依违两可於其间,尤不免门户之见矣。
诗类
△《诗经比兴全义》·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锺毅撰。锺毅字远生,华亭人。顺治中松江府学岁贡生。是书据朱子《诗传》,发明比兴之义,每诗各标篇名,而推求托物抒怀之意。前有《大意》一篇,篇末有云“《关雎》之为求贤,《菁莪》、《棫朴》之为养士,此等义非不佳。然与《集注》全异,功令所格,不敢滥收”云云,盖专为科举作也。
诗类
△《诗深》·二十六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国朝许伯政撰,伯政有《易深》,已著录。是书用苏辙之说,以《小序》首句为古《序》,而以其馀为续《序》。次列《集传》,次列《辨义》,於《集传》多所攻难,而所立异义不能皆有根据。
诗类
△《毛诗写官记》·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是书皆自记其说《诗》之语,凡一百八十八条。取《汉书·艺文志》“武帝置写书之官”语为名。《自序》谓“依汝南太守听写官言《诗》,忆而录之”。盖寓名以为问答,犹之或问焉耳。案奇龄自述,早年著《毛诗续
诗类
△《白鹭洲主客说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初,施闰章为江西参议,延湖广杨洪才讲学於吉安之白鹭洲书院,并续招奇龄往。奇龄与洪才论《诗》不合。及与闰章同官翰林,重录其向时所讲《毛诗》诸条,皆设为甲乙问答,故以“主客”为名。大旨洪才主朱子淫诗之说,而奇龄则谓《郑风》无淫诗;洪才主朱子《笙诗》无词之
诗类
△《诗经汇诂》·二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范芳撰。芳字令则,如皋人。其书大旨以朱子《集传》为主,而衷诸常熟杨彝、太仓顾梦麟之说。盖彝与梦麟同辑《诗经说约》者也。全书共一千二百五十馀番,约六十万言。采摭非不详赡,而本意为科举而设,於《经》义究鲜发明。
诗类
△《国风省篇》·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毛奇龄撰。皆其避雠出亡之时以意说《诗》之语,后追忆而录之。其初设为问答,故名《问答》。后去其问而存其答,以其出於追忆,故以“省篇”为名。凡二十六章,所论多与《传》义不同。或据他说,或自为断制,虽间有考证,要於《诗》义未能尽合。如以《黍离》为念乱,以《鸡鸣》为谗人,皆凭臆见而失之者也。以《式微
诗类
△《诗经正解》·三十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国朝姜文灿撰。文灿字我英,丹阳人。是书首为《诗经字画辨疑》,次为《天文、舆地、服饰、礼乐、器具、车马、兵制图考》,次为《姓氏》、《草木》、《禽兽》、《鳞介》诸考。大抵袭《六经图》及《名物疏》诸书而为之。其训释亦颇浅易。
诗类
〖毛诗稽古编〗三十卷。 陈启源撰。启源字长发,江苏吴江人。康熙时诸生,博通经学,著有《尚书辨略》、《读书偶笔》、《存耕堂稿》等。是书成于康熙二十六年,卷末自记说:用十四年时间,三易稿乃定。朱鹤龄作《诗经通义》,陈氏实多与参正,然《通义》兼权衡众说,而是编则训访一准诸家《尔雅》,每诗篇义一准诸《小序》,诠释经旨,则一准《毛传》,以郑玄《笺》注佐之,名物多以陆玑《疏》为主。名曰《稽古编》,以表明为唐
诗类
△《诗经惜阴录》·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徐世沐撰。世沐有《周易惜阴录》,已著录。是书前有《自记》,又有《小引》,谓曾请正於李光地、陆陇其。每卷皆记其起草缮真之年月,盖亦苦志著述者。然循文衍说,於《诗》教未得其要领也。
诗类
诗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