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疑问》·七卷、附《诗辨说》·一卷(内府藏本) 元朱倬撰。倬字孟章,建昌新城人。至正二年进士。官遂安县尹。壬辰秋,寇至,吏卒逃散,倬独坐公所以待尽。及寇焚廨舍,乃赴水死。盖亦忠节之士,《元史》遗漏未载。国朝纳喇性德作是书《序》,始据《新安文献志》汪叡所作《哀辞》,为表章其始末。其书略举诗篇大旨发问,而各以所注列於下,亦有阙而不注者。刘锦文《序》称&
诗类
诗类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干宝的《搜神记》卷十一收录三则鲤鱼自
诗类
〖诗地理考〗六卷,附《诗考》一卷。 宋王应麟(1223-1296)撰、辑。应麟为南宋著名学者,其生平简介,详见《周易郑康成注》。《诗经》为先秦文献,其中所列载的上古地名甚多,但因历代疆域屡有变化,加之去时过久,或今昔异称,或同名异实,或名存实亡,致使后世研读《诗经》者疑似不决,有感于此,应麟乃成此编。 其书全文转录郑玄所撰《郑氏诗谱》,又旁采《尔雅》、《说文解字》、《地志》及《水经》诸书,并及先
诗类
《诗考》一卷,宋王应麟撰。应麟有《周易郑康成注》,已著录。此编则考三家之《诗》说者也。《隋书·经籍志》云:“《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於西晋。《韩诗》虽存,无传之者。”今三家《诗》惟《韩诗外传》仅存,所谓《韩故》、《韩内传》、《韩说》者亦并佚矣。应麟检诸书所引,集以成帙,以存三家逸文。又旁搜广讨,曰《诗异字异义》,曰《逸诗》,以附缀
诗类
明冯复京(1573-1622)著。冯复京字嗣宗,江苏常熟人。强学博记,少治《诗》,钩贯笺疏,用力甚深。著此书及《遵制家礼》、《常熟先贤事略》等。此书为广宋蔡卞《毛诗名物解》而作。蔡书只解《毛诗》名物,而此书曰“六家”者,除《毛诗》外,其余五家为《齐诗》、《鲁诗》、《韩诗》、郑玄《毛诗笺》、朱熹《诗集传》。
诗类
△《诗缵绪》·十八卷(永乐大典本) 元刘玉汝撰。玉汝始末未详。惟以周霆震《石初集》考之,知其为庐陵人,字成之,尝举乡贡进士。所作《石初集序》,末题“洪武癸丑”,则明初尚存也。此书诸家书目皆未著录,独《永乐大典》颇载其文。其大旨专以发明朱子《集传》,故名曰《缵绪》。体例与辅广《童子问》相近。凡《集传》中一二字之斟酌,必求其命意所在。或存
诗类
诗类
《韩诗外传》是一部记述古代汉族史实、传闻的著作。共十卷。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论,它对《诗经》既不是注释,也不是阐发。《韩诗外传》以儒家为本,因循损益、以传资政,从礼乐教化、道德伦理等方面阐发了其思想。
诗类
读诗私记由明李先芳撰,所释大抵多从毛、郑,毛、郑有所难通,则参之吕氏《读诗记》、严氏《诗缉》诸书。其《自序》曰“文公谓《小序》不得《小雅》之说,一举而归之刺。马端临谓文公不得郑、卫之风,一举而归之淫。胥有然否。不自揣量,折衷其间”云云,盖不专主一家者,故其议论平和,绝无区分门户之见。如说《郑风·子衿》,仍从学校之义,则不取宋学。
诗类
《张子正蒙》是(宋)张载撰所著的一本图书,《张子正蒙》系天地人丛书中的一册,这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张子正蒙》前冠以专家导读,勾勒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奥妙,探索其学术源流、文化背景,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
诗类
△《诗集传》·八卷(通行本) 宋朱子撰。《宋志》作二十卷。今本八卷,盖坊刻所并。朱子注《易》,凡两易稿。其初著之《易传》,《宋志》著录。今已散佚,不知其说之同异。注《诗》,亦两易稿。凡吕祖谦《读诗记》所称“朱氏曰”者,皆其初稿,其说全宗《小序》。后乃改从郑樵之说(案朱子攻《序》用郑樵说见於《语录》。朱升以为用欧阳修之说,殆误也),是为
诗类
△《诗经通义》·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朱鹤龄撰。鹤龄有《尚书埤传》,已著录。是书专主《小序》,而力驳废《序》之非。所采诸家,於汉用毛、郑,唐用孔颖达,宋用欧阳修、苏辙、吕祖谦、严粲,国朝用陈启源。其释音,明用陈第,国朝用顾炎武。其《凡例》九条及考定郑氏《诗谱》,皆具有条理。惟鹤龄学问淹洽,往往嗜博好奇,爱不能割,故引据繁富而伤於芜杂者有之,亦所谓武库之兵,利钝互陈
诗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