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

卷下(一)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卷下(一)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

第三深究。轮回之根者。谓穷其展转根元。推其差别种性故。于中文四。初三。今初。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次正陈辞句文二。初庆前。

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 因舟行岸移等喻。悟得真随妄转。

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决定)道眼 五眼之中即慧眼法眼。具真俗故。

于大涅槃生决定信 永不信余。首楞云。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

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 不执月运岸移等。二请后文二三举法问。二结益请。初中二。一问断轮回。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 大般涅槃。

海 具足三德能建大义。体深用广故如海也。

云何当断轮回根本 因前章云。先断无始轮回根本。故今问断之方。

于诸轮回 前云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故此云诸。

有几种性 既一切皆是轮回之相。未审有几种性。二问修悲智。

修佛菩提几等差别 法门无边誓愿学故。即从假入空成大智。

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 众生无边誓愿度故。即从空入假成大悲。惑病既多方药非一。若无方便少汤添水。恐落爱见大悲。故须问也。一结益请。

惟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 即能照也。

肃清 缘尘不杂。

照耀心镜 即所照也。心净如镜故。六祖偈云。心如净明镜。身如明镜台。

圆悟如来无上知见 无能无所自在圆明故。即同法华双开菩提涅槃是无上义。下三唱仿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 本清净之轮回。无差别之种类等故。

令诸菩萨洁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 真性无生本来清净。众生未悟。妄心见生。生即必灭。故是轮回。今悟实相了心无生。心既不生轮回永绝。如是忍可名无生忍。上皆赞也。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许也)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次下正说长行中二。一答断轮回。二答修悲智。前中二。一推本末令断。二明种性令知。初中二。一示所断。二劝令断。初中四。一指爱为本。二欲助成因。三展转更依。四起诸业报。初中二初约贪欲以标指。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谓对所贪五欲。标指能贪之爱是轮回之本。首楞云。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以是因缘故有生死。又涅槃云。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贪爱何忧何怖。又佛名经云。有爱则生爱尽则灭。故知生死贪爱为本。先令断者。如树除根等。谓由于五欲引起爱心。能令众生生死不绝。言种种者。或天属之恩如父母等。或感事之恩如得惠赍等。或任运生爱。即自身及名利色味六亲等。或因敬成爱因恩成爱。或因爱结恩。恩之与爱应成四句。谓因非爱等。又所贪之境众多。故能贪之爱不一。然贪与爱亦有四句。谓贪非爱等。若对治简境则有顺有乖。若约妄简心则皆为过患。又唯就爱复有其三。一恶爱。谓禽荒色荒及名利等。二善爱。谓贪来报行施戒等。三法爱。谓乐著名义。及贪圣果而修行等。故下云。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后约受生以结定。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卵等四生则受生差别。故瑜伽释众生云。思业为因。壳胎湿染为缘。五蕴初起为生。若以四生配六道者。天及地狱化生。鬼通胎化。谓鬼子及地行罗刹是胎。余皆化生。人畜各四。人具四者。毗舍佉母卵生三十二子。胎则常人。湿则柰女。化为劫初。畜具四者。金翅及龙。余兽皆胎。余鸟皆卵。然著地飞空若水若陆。微细蠢动或卵胎。或湿化。不可具分品类。皆因淫欲正性命者。淫谓耽染爱著。但是情染总得名淫。纵使化生亦依业染。但约欲界轻重者。俱舍云。六受欲。交抱执手笑视淫。四洲之人同四王界。余诸异类卵湿胎形。心染气传。难具分析。受性禀命莫不由之。既性命由淫。淫复由爱。故云爱为根本。二欲助成因。

由有诸欲(境也)助发爱性 心也即爱之种子。

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由外尘欲牵起爱心。亦由爱心贪著于欲。贪欲故造业。造业故受报。由此生死不断。故肇论云。众生所以久流转者。皆由著欲故也。若欲止于心。则无复生死。潜神玄默与虚空合其德。是名涅槃。三展转更依。

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欲谓贪淫。命谓身命。无爱欲则不生。无欲身则不有。当知欲因爱有。身因欲生。既有此身还生于爱。由爱身故还为欲因。复感未来生死果报。如是展转相续无穷。四起诸业报文中二。一别释。二总结。初中三。一恶业苦报。

由于欲境起诸违 不可意。

顺(可意)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 由爱彼境。境不顺心便生热恼憎嫉。憎嫉故起嗔。嗔故杀害逼恼打骂凌辱。种种恶业从此便兴。亦可境称爱心而生耽著淫盗饮啖侵夺绮妄种种恶业。文无者略也。言种种者。十不善等。

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三恶报也。无畜生者。取其文润成句。以二例知。亦可翻译传写脱漏。义必合有。故华严云。十不善业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二善业乐报。

知欲可厌 知爱欲心是恶道因。于彼欲境深生厌离。

爱厌业道 怖彼恶道不造恶因。于离恶法门深生爱乐。

舍恶乐善 比由爱欲故造恶。今知欲可厌故。舍十恶乐十善也。

复现天人 乐报也。华严云。十善业道。是人天受生因。判云乐报。粗相言之。若论人间八苦天上五衰地居斫截残害驱摈。岂能免苦。若于天鬼畜中。开出修罗即戒六道。三不动业报。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 知其爱恶爱善俱未免苦。弃彼爱心乐修舍法。舍法即四禅八定。而不知乐舍之心还同彼爱。故云还滋爱本。

便现有为增上善果 上二界殊胜依正二报也。由于欲界修得此定。各随其地而生彼天。二总结。

皆轮回故 爱为根本故皆轮回。

不成圣道 不了自心故非圣道。前指无明此标贪爱。发润备矣。然十恶业一向须除。十善八定则但除其病。第二劝断文三。初正劝。

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既知生死皆由贪爱故。欲脱生死先断此二。远公报应论云。夫事起必由其心。报应必由于事。是故自报以观事而事可变。举事以责心而心可反。渴者喻其至切。二通妨。恐有难云。若尔云何菩萨亦有贪爱故受生邪。故下通云。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菩萨示现受生。非爱为本。但以大悲益人为利。欲行教化。须现受生示同凡夫同事利物。故净名云。众生病则菩萨病。示现等者悲深也。非爱者智深也。三显益。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先能除舍方可勤求。如出矿金始堪为器。故首楞云。如是贪欲。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有无二无无二亦灭。于佛菩提方可希冀。问从前但云贪爱。何故此云及除憎爱。答由爱身爱境。境违于情或身被恼。故生憎也。是知憎亦由爱。故虽兼憎意但说爱。二明种性令知者。谓由前说始终动静乃至思度佛境皆是轮回。故弥勒问其种性。意云。比闻余教只言五道轮回。今何得三乘行人亦未能免。故佛为说。由本贪欲显出五性。故属轮回。不以悟净圆觉为本因故。然菩萨性中修证行相。但除其病不除其法。余如广疏。文中二一总标因依。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 厌恶乐善。三乘教熏积习既深遂成别性。楞伽云。随说彼而成。皆名教熏起。

依。二种障而现深浅 若遇邪师教者。则于人法二我极为坚执。名之为深。若遇二乘人说人空理。于法虽未离愚。于人已无坚执。对前为浅。若遇菩萨及佛。深浅相望可知。二别释差等文二。一所依。二障。

云何二障 依起信释。

一者理障碍正知见 根本无明也。不达法界性相。是碍正知见义故。故彼论云。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六种染心也。三细乃至起业受报。是续生死义故。故彼论云。此清净心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染心义者。名烦恼碍等。广如彼说。二能依五性文三。一征。

云何五性 此皆新熏。不同法相宗中本有之说。两宗五性义见悬谭。今此又与彼所引楞伽等文大同小异。如文详之。二释中二。一总明未熏。

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 本以发心修证约断二障。故成五性。此都不断故非五数。亦未发心遇教。故言未熏。若据楞伽之文。即当第五无性。二熏成五性文四。一二乘性合辨二也。

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 知生死苦止息攀缘。故云除事。其实未能除三细也。意责不先悟理但先除事。故有先除未断之言。

但能悟入声闻缘觉 障有事理。执有人法。今唯断于前。故云但能。

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虽至长者之家。犹在后园除粪。止宿草庵未敢当堂。故云尔也。二菩萨性。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 此约地前以辨其相。故言已伏。

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此约入地乃至果位以辨其相。故言永断及菩提等。三不定性。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 定知身心本来具有。以已证知一切有情无不是觉。译经讹也。应云证诸众生皆有圆觉。

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 觉性虽圆遇教不同。欣趣有异故。

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遇于胜教皆成。即明无别定性。反明不遇胜缘则随所闻成小。文无者略也。由此名不定性。故上标顿渐。四外道性。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 内心虽胜。宿遇邪宗既熏其心。积习成种。故于圣道难起信心。上明邪种也。下明师过云。

邪师过谬非众生咎 意显此性定是新熏非自本有。故云非众生咎。前诸种性亦例此知。但文略也。则知众生本同觉性。但遇教成差有大有小有邪有正。故知发心之者。切须善辨宗途。然余经论目第五性云无性者。但明本来不觉染心相续。未有邪正师教所熏。无三乘种故闻亦不信。由此滥于本有。今云外道性者。决了新熏之义彰矣。三结。

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二答修悲智。既识轮回之病用心。免落异宗。即须依解修行速求证入。然菩萨修行不出悲智二利。故须明之。前问中先智后悲。今答则先悲后智。意表即智之悲即悲之智无先无后。故互明之。文中二。初悲。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 前问云。当设几种教化方便。今答意云。但以大悲方便示现种种形相。顺逆随时无定种数。言唯以大悲方便者。虽遇种种之机。唯用此二各随其类而应化也。但有大悲必能普化。但有方便必称根宜无其过累。故思益经云。众生行世间而不知世间。菩萨行世间明了世间相。世间虚空相。虚空亦无相。菩萨知如是。不染于世间。

开发未悟 令知妄法本空真法本净。

乃至示现种种形相 如观音随三十二类而应其身。

逆顺境界 论云。或为眷属亲友。或为怨家。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

与其同事 四摄中之一也意该余三。余三者。布施爱语利行。

化令成佛 不取余乘。故法华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

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菩萨因地之时必发度生之愿。乘此愿力所生之。处更不退转。心若疲倦即忆昔愿力。以自策励所为。不是随情故云皆依愿力。又非希望报恩。亦非爱见之悲。故言清净。云无始者。同体大悲称性大愿性本具之。非别新得但由迷悟有发不发。发即无始二智。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 此下正明大智上求菩提。对前大悲下化众生。

起增上心 决定趣向。

当发菩萨清净大愿 弥论诸行速至佛果若。无愿力则多退转。

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 决定不趣余乘。不同前随五性。故言莫值等。

依愿修行 亦是所为不随情逐念。但依愿力而自策励。如前悲中所说。愿是总相通悲通智。故二段中皆说愿力。具悲智愿即菩提心。

渐断诸障 理虽顿悟其空。事乃渐除方尽。

障尽 即下解脱。

愿满 即下证大圆觉。

便登解脱清净法殿 障尽则行住坐卧一切时中触向无非解脱故以清净法殿喻之。

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愿满则触目对境。一切诸法无非圆觉。故以妙庄严域喻之。域谓强域。偈赞中二。全同长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弥勒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不得大解脱  皆由贪欲故

堕落于生死

示所断也。长离而广。此合而略。

若能断憎爱  及与贪嗔痴

不因差别性  皆得成佛道

二障永销灭  求师得正悟

随顺菩萨愿  依止大涅槃

劝令断也此及明种性亦长离此合。

十方诸菩萨  皆以大悲愿

示现入生死  现在修行者

及末世众生  勤断诸爱见

便归大圆觉

上来究轮回之根竟。

此下第四略分修证之位也。既显觉智之源。复究轮回之本。已知圆觉凡圣无殊。但未办随顺圆觉之心从凡至圣如何差别。故次明之。言略分者。三贤统为一位。十地等觉合之一门。修即修圆觉。证即证圆觉圆觉无差。约修智以明位地。文四。初三之初。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次陈辞句文中二。初庆前。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 于一味净觉之中。说轮回本末种性差别杂染等法。而无乖失故不思议。

本所不见。本所不闻 立相之教染净迢然。破相之宗染净俱绝。今显出觉性染净融通。故此之前未曾闻见。

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 荡除细惑。二请后中文二。一正问。

愿为诸来一切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 举所正觉性。问能证位地。觉心一味因果皆差。二义既乖故须起问。二结益。

令末世众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 下三唱仿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渐次差别。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正说中长行二。一明圆觉无。证二明对机说证。初中二。一法二喻法二。初正明无证。后征释所以。今初。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 非前五性及贪爱等轮回差别之性。

性有 前差别性皆有圆觉。

循(循随)诸性起 圆觉不守自性。随缘遍诸差别之性。诸性起时全觉性起故法身。不增不减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

无取无证 非当情之境。

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 次下便自征释所以云。

何以故 何以无菩萨众生。

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 约有幻垢名曰众生。对离幻垢名为菩萨。故二皆空。然前轮回及此修证皆云无者。前似岸移。此如镜像。二喻。

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 夫眼能见一切。唯不能自见眼根。又如眼光照瞩物时。境则万差见即是一。故云平等。但约于凡圣无分别胜劣之心。说平等义。亦无有能作平等之者。二对机说证文二。一总标大意。二证位阶差。前中二。今初功用有殊。

众生迷倒 众生若无迷惑颠倒。则无差别之义。故先标此。约之以明证觉差别。迷倒之体即根本无明及三细六粗。论中亦约翻此。以显始觉阶位。

未能除灭一切幻化 执之为实。

于灭未灭 即论四位中前三觉前不觉后也。谓障习渐尽如一分尘尽一分镜明。

妄功用中 七地已还皆是梦中修道。故华严有梦渡大河之喻。圆明证悟始知烦恼本无。则见能断智慧功用亦是虚妄。如梦中以药治病得差寤后则药病俱无。故言妄功用也。

便显差别 正是总标位地。二功极不异。

若得如来寂灭 诸佛同证此理故。

随 与本相应。

顺 无乖也非谓起心别求寂灭。

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无能所也。意明心念。不生不见有寂灭之法。亦无能寂灭者灭之令寂。二证位阶差文中二。一明依位渐证。二明忘心顿证。初中四。一信位。二贤位。三圣位。四果位。此四即论中逆次约息除生住异灭四相粗细。寄显反流四位以明始觉分齐也。然心性离念本无生灭。良由无明迷自真体鼓动起念。能令心体生住异灭从细至粗微著不同先后际异。先际最微名为生相。中间二三名住异相。后际最粗名为灭相。今因本觉不思议熏力。起厌求心。又因真如所流闻熏教法熏于本觉。益性解力。损无明能。渐向心源。始息灭相终息生相。朗然大悟觉了心源。本无所动今无始静。平等平等无别始觉之异。大意如此。今以论意释之。初信位者。论寄息于灭相。经文分三。一标具足凡夫。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 此初一段未入信位。所以有此文者。不约凡迷即无位地。故先标此翻之彰信。即论文翻四相成四位之谓也。

由妄想我 我体元无妄想为有。四生九类无不皆然。

及爱我者 执为我故便生爱著。上句我体即所执也。此句我见即能执也。具明我义下自有文。

会不自知念念生灭 我体本无。唯心故有。心既念念无常。我亦念念生灭。故净名云。是身如电。念念不住故。论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故说无始无明。

故起憎爱耽著五欲 迷执之过也。由执我故。顺我则爱违我则憎。故著五欲。二明闻法觉悟。

若遇善友。教令开悟 即闻熏也。

净圆觉性 即内熏也。

发明起灭 慧照朗然显发心性。无始妄习一时悟现。如寤时觉梦然迷时即起灭。妄念是我。故妄念不自见于妄念。如眼不自见。今既开悟心冥真觉。不以妄念为我。故以冥真之慧。照于起灭之念。起之与灭念念皆知。翻前曾不自知念念生灭。

即知此生性自劳虑 即此生灭之心。迷性之时性即起灭。妄念还自劳役心虑。千营万计念念不停。三明息妄随真。

若复有人劳虑永断 绝求作之心。

得法界净 若理法界。则法界体中绝诸劳虑尘境不生。名之为净。若事法界。则分别念虑之心差别尘境之法。十八界等当体不生。名之为净。何者。法界净秽皆由自心。心秽则秽。心净则净。

即彼净解为自障碍 粗念既尽得少轻安。于彼净时心生爱著。于净起解名为净解。系心在净故成障碍。非外尘所扰。故言自碍。

故于圆觉而不自在 结成信中证觉之相。作意于觉故不自在。

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结成信位也。二贤位。论寄息成异相。文云觉于念异念无异相等。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 见前净解之碍也。是蹑前位以辨此位之相。即觉于念异也。

虽断解碍 超前位也。言虽者。预显劣后。念无异相等。

犹住见觉 正当此位。

觉碍为碍而不自在 结成地前证觉之相劣于登地。所觉是碍故能觉亦碍。此则将碍除碍。故不自在。

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结成贤位。三圣位。论寄息于住相。文云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今文分三。一悟前非。二明证相。三结成位。今初。

善男子有照 信中净解。

有觉 贤位中觉碍之觉。

俱名障碍 正显前非。即论中觉于念住。二明证相。谓以智证理理智冥符。如日合空。如珠自照。但是本觉显现。非能所故。文中二。一不住证。二不住教前中三。谓法喻合。今初。

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 能所契合也。故唯识见道偈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智无所得。则此常觉不住。常觉即是无分别智。不住即不取种种戏论相故。离二取相。即此照与照者寂灭。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彼文虽局于见道。而证理之义十地无殊。亦可不同凡夫。故云常觉。不同地前。故云不住。此则念无住相觉住相无故不住矣。次喻。

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 如把刀剑自断其头。头未落时即无能断之义。头若已落。复无能断之人。后合。

则以碍心 觉碍之觉。

自灭诸碍 所觉之碍。

碍已落灭无灭碍者 如火出木尽烟灭灰飞。二不住教。谓地前未证真理难忘言教。登地证理不住名言。不住故名真解教。故华严初地文云得经论智。文中二。一标以喻释。

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 夫设言象在于得意。无言象而倒惑。执言象而迷真。故以标月之指喻于言教。谓见月须藉指端。悟心须假佛教。因指见月见月忘指。因教筌心悟心忘教。存指则失真月执教则失本心。意令证实忘标故。云毕竟非月。二具以法合。

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 此明诸佛同以言诠显理。故文殊般若云。总持无文字。文字显总持。三结成位。

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论亦结云名随顺觉。四果位。论寄息于生相。文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今文分三。一明境。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 总标也谓智明圆觉无分别心故。列十对法皆同真实。即论中见性常住等也。又若见有障可断。断已名觉。觉非究竟故障碍。即觉方究竟矣。障碍者。标每对中上句。究竟觉即标下句。十对者。

得念失念无非解脱 一识智对。无念则得其正念。是智也。有念则为失念。是识也。故论中说。觉则离念念则不觉等。今明念本自空元是无念故皆解脱。

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二成破对。众缘相会曰成。缘离曰破。又进修曰成。毁谤为破。缘无自性成破一如。故皆涅槃。

智慧愚痴通为般若 三愚智对。大宝积云。痴从分别生。分别亦非有。痴性与佛性。平等无差别。

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 四邪正对。思益云。住正道者不分别是邪是正。

无明真如无异境界 五真妄对。涅槃云。无明本际性本解脱。古德云。迷则真如是妄想。悟则妄想是真如。

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 六染净对。夫戒定慧翻于三毒。三毒本空元是梵行。诸法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复然。如是三事中。有无量佛道。

众生国土同一法性 七依正对。涅槃云。我以佛眼遍观三界有情无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究竟者。即法性也。

地狱天宫皆为净土 八苦乐对。极恶业成天宫即见地狱。极善业熟地狱即是天宫。二业之念由心。地狱天宫岂定。心既本空一切清净。故宝积经有地狱三昧天宫三昧。然诸法皆尔非唯天狱。今且约敌体相违之法。以例余。

有性无性齐成佛道 九有性无性对。有性者。三乘性也。无性者。阐提性也。非为他日回心。现已齐成佛道。

一切烦恼毕竟解脱 十缚解对。佛顶经云。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然烦恼依识。识性既空烦恼何缚。上之十对名相虽异其意不殊。但缘佛证觉心心无取舍。故得诸法普同圆妙。故今但各引例而已。不更一一推求相即无碍之由。二明心。

法界海慧 法界深广故如海也。慧则是用。称法界故名法界慧。

照了诸相犹如虚空 理量齐鉴无倒正知。内分别心诸相差别。今海慧离念故诸相如空。又能照之慧离分别念。犹如虚空。即同净名其无碍慧无若干也。如镜照物镜自无心。上来皆是论中。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也。三结位。

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二妄心顿证。前由普示教门。就机说有深浅。今恐存分别则悟入无期。故示圆顿安心。于觉成真随顺。前是随相。此当离相。亦如华严。先说差别位地因果。后以平等因果融之。即差别中之平等。平等中之差别。此中意趣正同彼也。文三。一忘心入觉。二验果知因。三印成佛智。初中二。一指示安心。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指示末世安心。文有四节。每节二句。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妄念者。攀缘取著外法也。念则违觉。故令不起。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若求真舍妄。犹弃影劳形。若灭妄存真。似扬声止响。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境从心现元是自心。若加了知即迷现量。故经说非幻成幻。论云。心不见心。但不生情自然如镜照物。且心体本自知觉。何必更加了知。知上起知名为加矣。

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能知既寂即真实知。真实即知。谁知真实。如眼不自见等。二依法顿入。

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彼当根众。若闻此方便心无疑惑。体达分明领受任持。则坦然合道。亦同金刚经中不惊不怖不畏甚为希有等。二验果知因。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 悫云。验今闻悟顿契佛心。方达宿因。曩承熏习。若但就现世即是顿机。若推其因已是积习。金刚亦云不于一二佛等。三印成佛智。

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谓一切种智由此而得。因果相摄决定无疑。是以如来印言成就。又此经宗分同华严因该果海果彻因源称性互收无别先后。彼云。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于诸法中不生二解。即同此安心之文。即得阿耨菩提。同此一切种智。偈赞中三。初二全同长行。第三两句总结长行无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清净慧当知  圆满菩提性

无取亦无证  无菩萨众生

上圆觉无证下对机说证。

觉与未觉时  渐次有差别

上总标大意下证位阶差。

众生为解碍(信位)  菩萨未离觉(贤位)

入地永寂灭  不住一切相(圣位)

大觉悉圆满  名为遍随顺(果位)

末世诸众生  心不生虚妄

忘心顿证。

佛说如是人  现世即菩萨

供养恒沙佛  功德已圆满

印成佛智。

虽有多方便  皆名随顺智

总结顿渐故云多方便。上来四段通明观行竟次四问答别明观行。中根修证言别明者。有其二意。一则由一类人已依前门证入不必修此。故此名别。二则此门各各自别。如三观或一人具三。或一或二单复交络成二十五种。各应一机故云别也。其所离障亦各不同。且如四相。或一人具四。或三二一。其四病者。人各有一定不兼余。以相违故。故此两四皆是别相。不同前无明及爱但是凡夫悉有故。前通此别矣。然通别观行中。皆与惑障同科段者。由是障观行之惑。惑除则成观行故。文二。初二问答三观修行。后三问答两重除障。初中二。初示三观行相。后明单复修习。初中文四。初三之初。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次陈辞句二。一庆前。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 领前依位渐证。

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 领前忘心顿证。暂闻已得善利。况勤而行之。二请后文二。一问所修。二明所为。初中二。一立理。

世尊。譬如大城(圆觉)外有四门(行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 如从东来不可西门而入。

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 法合可知。谓前说观行理趣分明。今复咨询。恐涉非分。故先立理请更投机。二正请。

惟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 所修之行。

并修行人总有几种 能修之人。二明所为。

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下三唱仿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次正说长行中四。一标本举数。二正示观门。三引例障圆。四校量显胜。初二。一约称性之行以标本。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 十方诸佛同证同修。证义如前。此问修矣。

与一切法同体平等 色心不二凡圣无差皆依觉性。故同平等。智论云。在众生数中名为佛性。在非众生数中名为法性。上皆所称之性也。

于诸修行实无有二 能称之行也。即如前二空观门。根尘普净贪爱俱寂。悲智双行离相离心常无所得。一切菩萨无不如斯。随事虽差此意无二故。二约随机之行以举数。

方便随顺其数无量 然众生根性利钝不同。烦恼厚薄沉掉不等。随其根性设教多端。不尔难为趣入。故楞伽云。所说非所应。于彼为非说。彼彼诸病人。良医为处方。如来为众生。随心应量说。

圆摄所归循(循随)性(根性)差别。当有三种 众生根性虽有万差。而此三门一切收尽。必须三者义如下释。二正示观门三。一泯相澄神观。二起幻销尘观。三绝待灵心观。然禅观纲领已具悬谭。修习菩提非此不证。但以教随机异展转诸途。邪正凡圣大小权实事理渐顿有共不共。今此托法进修。以成圆顿观行。即事理定慧俱无碍也。与论中修习真如三昧。体相大同小异。小异者。彼不开为三也。今初泯相文字有三。一标本。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谓发心修行欲趣佛果。先须了悟身中净圆觉性以为行本。本即解也。依解而修方为妙行。膏明相赖目足更。故下标本等皆同此矣。二三释三。一起行。

以净觉心 约其所悟而起行也。以者用也。凡夫用妄。菩萨用觉。迷悟异故。

取静为行 虽悟即动即静。为欲对治动乱之习。一向以静境安心。渐渐修行方得成就。不取于法为取静也。悫云。然觉心初建力尚尪微。理宜取静安详方能展照。论云。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形色虚空地水火风见闻觉知。乃至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无自相等。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 由前以静澄心诸念不起心合静源体非分别。故见分别之识烦劳动扰。苦自是识则不能见识。如眼不自见。今由念澄智显故觉识也。二功成。

静慧发生 由前念澄觉识。慧性开明。因静生慧故云静慧。比隐今显故云发生。

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由慧发生身心相尽尘妄不起。名为永灭。客非本性。尘污自体。

便能内发寂静轻安 由离根境内心自闲。寂静清虚轻安调畅。喧尘永息粗重长袪。三感应。

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 众生圆明性体与佛不殊。但以妄情凡圣似隔。今身心相尽妄念不生。圆觉妙心凡圣交彻。理实而言。我之身心亦遍现十方佛中。故先德云。黄昏戌。寂寞身心总无物。恒沙诸佛入我身。我身常入恒沙佛。今但约入观者为主。故云诸佛于中显现。

如镜中像 如诸镜入一镜中诸镜即成影像故。诸佛心入行人观心。如影像也。然尘镜之性本明。磨莹即呈物像。众生自心亦尔。心静即现如来。故论问云。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者。云何世间多不能见。答曰。诸佛如来法身平等遍一切处。无有作意故说自然。但依众生心现。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经云佛心。论云法身。身心一也。皆据能现之本。若就所现应云应化。此约心静故。则知佛心亦然。故名为现。非谓佛心有所现也。此乃镜明则像像历然。智显则心心交映。故净名云。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三结名。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此翻云止。定之异名。寂静义也。谓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故。若准涅槃经释。即名能灭能调寂静远离及能清等。结云以是义故名为定相。二起幻锁尘观文三。初标本。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同上。二正释中五。一起行。

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 蹑前标解也。心性是识。识与根尘三和合有。各无自性。但是无明迷真而起。故名幻化。

即起诸幻以除幻者 正明起行也。诸幻即幻智也。幻者。即根本无明是能幻之者。除幻者。依如幻始觉力。分觉根本不觉。始息灭相。终息生相。即是除幻。

变化诸幻而开幻众 随机应化说法开示如幻众生也。若观心释者。变起差别幻智。遍观八万尘劳之众。一一称真清净非障非蔽。即为开也。二功成。

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 根尘既消自他无二。故能内发同体大悲。

轻安 由悲从定起。非其爱见故。轻安畅适。三结通。

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 明诸菩萨从此观门方能起于悲智乃至佛果。四简滥。

彼观幻者。非同幻故 拂幻法也。简识殊智。能所胜劣异故。

非同幻观皆是幻故 拂幻智也。

幻相永离 五总结。

是诸菩萨所圆妙行 结成非幻称真之行。

如土长苗 如种谷等依土长苗收子之时苗土俱弃。种喻觉心。土喻幻法。苗喻幻智。谓悟净圆觉。依幻法而起幻智。从幻智而忘心入觉。入觉则前二皆袪。三结名。

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亦名三摩钵底。此云等至。等持之中能至胜位故。又等谓齐等。离沉掉故。至谓至到。到胜定故。故前有如幻三昧。三绝待灵心观文三。初标本。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如上。正释中二。一起行。

以净觉心 蹑其所依。

不取幻化 离第二观。

及诸净相 离第一观。

了知身心皆为挂碍 有身有心悉皆是妄。了知是能身心是所。托所起能故二皆碍。此下明其所用。于中又三。谓法喻合。

无知觉 即上所了身心也。谓身触为觉。心缘曰知。由此分别。障正知见。

明 正显灵妙之体。然此灵心上而无顶下而无底。傍无边际。中无在处。既无当中。何有东西上下。欲言空寂不似太虚。欲言相用不从缘起。欲言知见异于分别。欲言顽碍异于木石。欲言其觉不同醒悟之初。欲言其明不同日月之类。故诸经教于寂静空无呵为邪小。于知见明觉互泯互存。各有深意。今此欲入观门。恐知字引分别念。故宜但云明也。

不依诸碍 诸碍者。身心能所。不依者直造灵明。

永得 究竟常然。

超过 回殊对待。

碍 前观幻涉于烦恼。

无碍境 前取静同于涅槃。

受用 属己资缘。

世界 共居国邑。

及与身 宛然形质。

心 还有见闻。

相在 不异寻常。

尘域 不离旧处。此由执认没体。同他今不生情岂拘灵照。

如器中锽声出于外 锽字不定。恐译人错。遂为三释。一依锽字音横。准切韵训和训乐。不是器中之声。今率愚详之。取其声势不取训字。此应是金石等中声相也。今且现闻击钟磬之类。其声锽锽然。即知锽是此类声之相状。译人回润稍拙。应云如今器声锽锽出外。二作鐄字音同。即大钟也。是诸器中之一数。故云如器中鐄。准此则顺本经文。回润非失。但笔受或写录。错误以鐄为锽尔。三者皆簧音黄。即笙簧之类。以有簧之器非一故。不局云笙中簧。乃云器中簧也。亦如管籥之属。皆能发声出于外故。准此则译人不善此方声韵文字。故字与音俱错尔。后正释喻者。前三虽异合法皆通。皆器喻世界身心。声喻灵明观智。谓声从器出。器不能拘。故声闻四远器局本处。以喻观智约身心修得。身心所不能拘。观智廓尔无边。身心不离旧处。但所喻相当何争喻所依物。悫云。如万钓之镛星楼受碍。摇杵一击声振寰区。自体兼他不能留碍。岂以楼拘钟相便响不通。形碍管声令音不透。观此文势未免怀疑。复不能决通。媕婀邈之而已。意亦同前。仍法合最具。谓加楼喻世界。余准上知。

烦恼涅槃(如器)不相留碍 如锽二功成。

便能内发寂灭 不取幻化幻化即寂。不取静相静相即灭。非故寂之灭之。又但是真心实理非对静幻。故楞伽云。寂灭者名为一心。此非息动之寂生已而灭。故云内发。

轻安(同上)妙觉随顺寂灭境界 在观之时用心同佛。故随顺妙觉寂灭。

自他身心所不能及 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故他不及。自己心识之量亦不能造。如萤烧须弥。必须离情方契。故自不及。又依体起智为自。根尘发识名他。不可识识智知。故皆不及。

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一切众生寿命。但为浮想任持。本无实体。故华严云。一切众生但想所持。其犹空云是空之浮气。了虚空者。即知浮云毕竟非空。众生寿命是真之浮想。了真寂者。即知众生毕竟非真。三结名。

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此云静虑。即虑而静故无散动。即当定义。即静而虑故非无记。即当慧义。故四静虑定慧平等。问既是定慧平等。云何科云绝待灵心。答正由不滞此二直造心源。故定慧等。释相文中绝待之义甚明。固无疑矣。然释相中指修行者妄情用心。故显。双非绝待。后但约义以结。故取双是齐融。齐融绝待双是双非皆是中道故释相与结名互显三观文初皆标悟者。闻前经故。谓初静观修文殊中解。次幻观修普贤全普眼前半之解。后灵心观修普眼后半刚藏全章之解。对配前经昭然可见。然此三门与涅槃经三相大同小异。与天台三观则义理同而意趣异。同者。一泯相即空观也。二起幻即假观也。三绝待即中观也。异者。此明行人用心方便。彼则推穷诸法性相。此多约心成行。故不立所观之境。彼多约义生解。故对所观三谛。三引例彰圆。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 此三门皆依悟净圆觉而起观行。观行亦皆趣入圆觉。始终不离故。云亲近随顺。佛及菩萨同证同修。随机随事行相各异。或多人同修一门。或一人具修多行。若三五若百千。同之与异随类难准。然必皆依此三种业。三种业中或具依三。或一或二同时前后单复绮互。具如二十五轮所明。此是修行人之事业矣。

若得圆证即我圆觉 趣入虽从一门。功成即三皆圆证。若偏修一行但名亲近。三事圆通名证圆觉。四校量显胜。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初举劣。后不如下显胜。且如劝得一人二人持于五戒十戒。据诸教说。福已甚多。况令尔许亿人成就辟支罗汉。具足六通八解。永超三界十缠。而乃不如有人暂习圆觉。时中极促唯一刹那。岂况长时圆修妙观。悫云。牛迹巨海何可校量。闻此等者闻慧。随顺者思慧。修习者修慧。偈中唯三。阙校量故。余全同长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偈言 且标举也。

威德汝当知  无上大觉心

本际无二相  随于诸方便

其数即无量  如来总开示

便有三种类  寂静奢摩他

如镜照诸像  如幻三摩提

如苗渐增长  禅那唯寂灭

如彼器中锽  三种妙法门

皆是觉随顺  十方诸如来

及诸大菩萨  因此得成道

三事圆证故  名究竟涅槃

上来三观竟。

自此第二明单复修习文四。初三之初。

于是辨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后陈辞句中二。初庆前。

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 可知。二请后有二。一问所修。

世尊此诸方便 指前三观。

一切菩萨于圆觉门 指前所依行本。

有几修习 前说三观。虽行相分明。未审诸菩萨所修为复一人具三。为三人各一。为前后。为同时。为依次。为超次。二明所为。

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 可见下三唱仿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辨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辨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正说长行中四。一举意标数。二观网交罗。三结成正因。四总示修习。今初。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 明所依之本。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 正明诸轮大意。无修之修。义同前段。

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轮者摧辗义。能摧惑障令正智转。故名为轮。二观网交罗。于中三。初有三轮单修三观。次有二十一轮。交络三观。后有一轮圆修三观。悫疏于此二十五观约喻各立一名。今全用之。初中三一澄浑息用观。

若诸菩萨 此下二十五轮皆有标列结。亦应一一标云悟净圆觉以为起行所依。为前有故。经恐文繁。故略不载。又此初三观行相前已具释。此为分成二十五数。故略明之以显单复之相。是故三观皆标云唯。结云单。意显不兼余二。力所未兼。非轻余行。

唯取极静 不兼余事。

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 由静心之力。觉身心空。瞥念尚无烦恼何据。烦恼不起即是觉心。故云究竟成就。

不起于座便入涅槃 不起法空之座。便入寂灭涅槃。

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结名二庖丁恣刃观。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静诸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庖丁是晋时屠子。十九年以一刀解牛锋刃不损。喻菩萨利众生修万行应。缘入俗自智无伤。余义已如前释。三呈音出碍观。谓器质音融。随扣应响。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 以诸幻境无边难可穷究。故直云灭。灭者绝念也。作用施为又妨禅寂。故云不取。入佛境界经云。诸法犹如幻。如幻不可得。离诸幻法故敬礼无所观。

独断烦恼 独者不假诸行也。正是绝待之义。

烦恼断尽便证实相 但与灵心相应。烦恼自无所有。无所有处即为证也。

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结名。后交络三观。每以一观为头。兼于余三。交络成七。三七故有二十一轮。兼前三单及后一圆。足二十五然每一观为头。七段之中皆有四节。初两段二二共合。次两段三行次第。次有一段先一后齐。后有两段先齐后一。今每观为首之中。但长科七段。又缘每轮辨其先后。一一须牒观名。今恐文繁。每观但各举一字以论其次。谓初静次幻后寂。寂与静异者。静是二乘境。寂是佛境。又静是禅定。寂是涅槃。文中三。初七轮静观为首。兼于幻寂。次七轮幻观为首。兼于静寂。后七轮寂观为首。兼于静幻初中七观。一运舟兼济观。菩萨修定以出尘即运舟。发慧以化物即兼济。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 标静观为首。

以静慧心 从静蹑迹起也。

照诸幼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 兼修幻观。若无静慧则自居幻化。何能照幻。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结名。二湛海澄空观。湛海则波澜不动先静观以反流。澄空则水性清明。后寂观以显性。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静也)证至静性 寂也蹑静而兼修寂矣。

便断烦恼永出生死 二观功用断烦恼是因亡。出生死是果丧。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结名三首罗三目观。三观俱修。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静也)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次幻)后断烦恼而入寂灭(后寂)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结名四三点齐修观三点者梵之伊字。悫意云。一人俱修三观。即名为齐。非谓同时。

若诸菩萨以至诤力(静)断烦恼已(寂)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 幻也。烦恼既尽爱见已无。故所起行无不净妙。可解他缚。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结名五品字单双观。上单静观如上一口。后双明寂幻。如下两口。故云单双。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静)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境界 齐兼幻寂。初句是寂。后二句是幻。内断烦恼外度众生。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结名六独足双头观。白泽图中有山精。头如鼓有两面。前后俱见此喻静幻双照二利齐运。如双头也。单寂观如独足也。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 齐标静幻。以至静力资助策发变化之力。以度众生。

后断烦恼 兼寂。前二利备故入中道。此与前异。前则静独为初。后始兼寂幻。此则静与幻齐为初。后始单兼于寂。

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结名七。果落华敷观。即以静定之树。结寂灭中道之果。后敷华者。复以幻观入有情界。度诸众生。同令获得涅槃之果。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齐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兼幻)。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次七轮一一标幻为首。次兼余二。今初先武后文观。武王伐纣后铸戈戟为农器。喻此菩萨先变化种种已后入静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标幻)而取至静(兼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二功成退职观。菩萨发慧利物即是功成。习寂内修名为退职。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幻)而取寂灭(兼寂)。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二幻师解术观。先起变化作术法。后归静体寂故解术。

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幻)。安住寂静(静也)而断烦恼(寂)。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四神龙隐海观。起幻化生如神龙布云雨。归体入静。如隐海也。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幻)断烦恼故(寂)安住至静(静也)。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五龙树通真观。先起幻后归静寂。如龙树初行幻术广化邪途后习真乘自阶圣果。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幻)至静寂灭。二俱随顺 齐兼静寂。

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六商那示相观。商那和修即优波鞠多之师也。先以神力示相降伏鞠多弟子慢心后。乃入定归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齐静)后断烦恼(兼寂)。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七大通宴默观。大通如来先化用利物。后自归寂。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齐寂)后住清净无作静虑(兼静)。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后七轮一一标寂为首。次兼余二。此初宝明空海观。佛顶经云。同入如来宝明空海。今灵心观。即本觉明。如宝明也。后静观如空海也。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寂)而起至静住于清净(兼静)。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二虚空妙用观。灵心之体如虚空。起化即妙用。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寂)。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兼)。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三舜若呈禅观。舜若即虚空神。遇日光映之暂现。如此先寂次静后幻。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寂)安于静虑(静)而起变化(幻)。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四饮光归定观。大迦叶也。先证体次起神通。后乃归定。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寂)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幻)归于静虑(静)。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五多宝呈通观。多宝佛先成道证如体。后于塔中发起法华。如静幻无碍。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寂)而住静虑起于变化 齐兼静幻。

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六下方腾化观。即法华菩萨六万恒沙从下方现。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齐静)而起变化(兼幻)。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七帝心含变观。此宝含诸物像。对即变应应而还空。如灵心观成包含德用应缘起幻而复安静。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齐幻)而起至静清明境慧(兼静)。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后有一轮圆修二观。此名如意圆修观。如意宝珠四方俱照。大智顿觉三观齐修。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 称圆觉而发慧故。

圆合一切 圆融和合一切事理性相真妄色空等类。举体相应。是为圆合。谓由圆觉合理理即非理。故全即事。又由以觉合事事即非事。故全即理。余性相等皆同此说。中道义谛于是现焉。非理非事双遮显中。即理即事双照显中。遮照同时是为圆觉。

于诸性 依此修静观。

相 依此修幻观。

无离觉性 依此修寂观故。科云圆修三观矣。又以圆觉合一切。是从体起用。性相无异觉性。是会用归体。体用无碍寂照同时。是为圆满无上妙觉。

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三结成正因。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 可见四总示修习。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 示修习者。修此二十五轮之时。于事中威仪法式及用心方便三业事理。具足修习之意。

当持梵行(戒也)寂静(定也)思惟 慧也。具戒定慧心在观门。如是修行必定成佛。

求哀忏悔经三七日 多生业累恐障净心。忏悔求哀发露先罪。日数若少虑不精诚。三七日中已彰恳祷。忏悔之义下道场加行中当释。

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 书此二十五轮名字文句。安置道场之中。礼念虔诚精祈一行。

至心求哀随手结取 若自的乐一门。随便积习。若胜劣难分不能自决。即凭圣力以卜应修。信手取之不宜简择。

依结开示便知顿渐 依所捻结。开而视之顿渐自知。无贪余观。

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心怀疑阻并失前功。纵使再修稍难成就。据根验理必在于兹。无乃等闲轻于事相。偈中亦四全同长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标举)。

辨音汝当知  一切诸菩萨

无碍清净慧  皆依禅定生

今修观之人先以所依之体为本而起观行。长行云圆觉清净。无能所修心宜此理。即禅定义。

所谓奢摩他  三摩提禅那

三法顿渐修  有二十五种

长广偈略。

十方诸如来  三世修行者

无不因此法  而得成菩提

正结所为。

唯除顿觉人  并法不随顺

简非所为也。长无偈有。今为二释。一者两句皆作上根释。谓唯除上根圆顿悟解之人。并及于一切定相之法不随顺者。则不必具依二十五轮及道场探结等。不随顺法者。不取相也。既不随相即随真觉。此乃顿入圆明触目合道。不可加之绳索伤乎无疮。是前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等类。故除之矣。二者下句作无信下根释。谓都不信者。闻之不能随顺。依此则上智与下愚不移也。前释不随。不随倒法。此释不随。不随正法。

一切诸菩萨  及末世众生

常当持此轮  随顺勤修习

依佛大悲力  不久证涅槃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卷下一(终)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