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圆觉经道场修证仪

卷第十八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圆觉道场修证礼忏文卷第十八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六 正修

修上观有二种。一者於坐中修。二者历缘对境修。第一於坐中修上观者。四威仪中。乃皆得道学。坐为最胜。故先约坐以明上观。略出五意不同。一者对破初心粗乱修上观。二者对破心沉浮病修上观。三随便宜修上观。四者对治定见细心修上观。五者为均齐定慧修上观。

第一。云何名为对破初心粗乱修上观。所谓行者。初坐禅时。乱心粗故。应当修上以除破之。止若不破。即应修观。故云对破初心粗乱修观。

今明修上观。即为二意。先明修上。次明修观。止有二种。一者事止。二者理止。事止者。即是守境制心等。若系心鼻端脐间等五处。不令心敬。是名守境止。故经云。系心不放逸。亦如猴着锁。制心止者。所谓随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驰散。经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如是等止。皆是事止。今不分别。理止者。即是体真止也。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着。心不取着。即妄念心息。故名为止。如经中说。

一切诸法中  因缘空无主  息心达本源  故号为沙门

夫行者。初学坐禅时。欲修十方三世诸佛法者。应当先发大誓愿。度一切众生。誓求无上佛道。其心坚固。犹若金刚。精进勇猛。不惜身命。若不成就一切佛法。终不退转。所以者何。若无誓愿。虽复观空修道。多堕乘地。则一切佛法。终不现前。是故行者。於一切时。大悲弘誓。常不去心。然后於端坐中。正念思惟一切诸法真实之相。所言一切诸佛法者。即是约心明一切三界因果法。三界因者。所谓一切善不善法无记一切贪恚痴等结使烦恼法也。三界果者。所谓一切有为阴界入诸生死法。如是等法。皆因心有。故十地经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若行者知心无性。岂有善不善等诸法之实。若诸法不实。即是虚诳。若知虚诳。则空无有主。若空无有主。则无取着。若无取着。即妄念心息。若妄念心息。即结缚永断。若结缚永断。则寂念无为。若无为者。即诸法之本源也。若达本源。则爱染不起。若爱染不起。则一切生死乘行坏。若生死乘行坏。则无后世苦果。若无后世苦果。即是究竟泥洹。故经云。

有心不知心  心者不见心  心起想则痴  无想则泥洹

若行者。能如是修体真止。当知是人心得泥洹。名大沙门。是则略说修体真止相。

第二云何名修观。观有二种。一者事观。二者理观。事观者。对治助道观也。理观者。入道正观也。智度论云。观有二种。一者行解。二者实观。大集经云。行有二种。一者行行。二者慧行。如是等皆是事理二观之异名。今不广说。云何名事。如不净观治淫欲。慈心观治瞋恚。如是等五门对治观。故名事观。今不分别也。二理观者。即是无生观。亦名真空观。观法实相智慧。如是等种种异名。如璎珞经中说。有三种观。一者从假入空观。二者从空出假观。三中道正观。彼经云。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出假。名平等观。是二观为方便。由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是名中道第一义观。三观现前。即入初地。云何名修从假入空观。如般舟经偈云。

诸法不牢固  常立在於念  已解见空者  一切无想念

行者於初坐禅时。随心所缘一切诸法。念念不住。虽用如上体真之止。而妄念不息。尔时应当随心所缘。一切若善不善。无明爱恚等。一切攀缘之念。即当反观所起之心。如此等心。为是有邪。为是无邪。若是无者。无则无心。云何有念。若谓心是有者。为在过去未来现在邪。若过去。过去已灭。已灭之法。则无所有。无所有法。何得为心。若未来。未来未至。未至之法。则无相貌。无相貌法。岂得为心。若是现在。现在之法。剎那不住。不住之法。则不可得。不可得法。则无有心。无有心故。则一切法空。复次若行者。谓现在心虽不住。而非不有剎那觉知之念。以为心者。即当约三种有法。以审推捡。何等为三。如大智度论广说。一者因缘有。二者相续有。三者相待有。云何观因缘有中。现在心生不可得。如内有六根。外有六尘。根尘相待。则有识生。故大品经云。眼触因缘生爱。乃至意触因缘生爱。根在内故为因。尘在外故为缘。故云内外缘受。受者即是心生也。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故先当谛观现在之心。为从内意根生。为从外法尘生。为根尘合生。为根尘不合故共生。为离根尘而生。若谓定从意根中有心生者。即是自性生。若有自性生。是则为实生故。则意根中。应一时有多心并生。今实不尔。复次若内根能自生者。内根未对外尘时。亦应能自生。今实不尔。是故非内根中自性生。若谓定从外法尘中生者。即是他性生。所以者何。若根待尘为自性者。今以尘望根。岂非性也。若从他性而有心生者。他性若是心。则心还自生心。更无心法别他性生。若非心。非心何能生於心。以非心不能生心故。岂得但是外尘时生心。是故非外尘故非外尘他性生。若谓内外根尘合故有心生者。即共生。则自他性而有生。今实不尔。若自他中各有生。即不待共故生。若共生。则一时有二生。若自他中各无生。合亦不能生。是故非根尘自性他性合故生。若为离内外根尘故有心生者。即是无因缘而有生。从根尘因缘有心生。尚不可得。况无因缘而有生者。则为恶无罪。为善无福。虽出家空修梵行。已堕定常定断中故。是故不得内外根尘而有生。行者於内外根尘因缘中。约四句观。现在心生。毕竟不可得。不可得故不见生相。生相无故。则一切诸法皆无有生。无生而言生者。以世间颠倒不了。於自他等法中。妄计而生。妄计之生是则非生。如梦幻响化镜中之像。但假名字。名字之生不名为生。故净名经云。法不属因。不在缘故。是中应约上四句。广历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等。一切解惑法门。分别得生之相。其事云云。不可备说。行者既观生如是。观灭亦然。若心无生灭。但假名字。则一切诸法皆无生灭。亦但假名。名字之法。是则非法。若行者。了知诸法非法。则名亦非名。若所观之心。用八观历八句。捡生灭之相。毕竟不可得者。则能观之智亦用八观历八句。捡生灭之相。毕竟不可得亦如是。是则於因缘中。能观所观合有十六种观。历十六句。捡心生灭相。毕竟不可得。若不得生灭。而於无生无灭中。起住着者。即当还就因缘中十六观。历十六句。捡无生灭心亦如是。若不得亦生灭。亦不生灭。而依非生灭非不生灭者。即当还就因缘有中。用十六观。历十六句。捡非生非灭。不生灭心亦如是。则於因缘有中。合用六十四观。历六十四句。求心毕竟不得。既不得因成之心。即破因成假惑也。若於相续中。妄计有心者。亦当用六十四观。历六十四句捡心。皆不可得亦如是。观意虽同。而属对有异。既不得相续之心。即破相续假惑也。若於相待中。妄计有心者。亦当用六十四观。历六十四句。捡心。皆不可得亦如是。观意虽同。而属对有异。既不得相待之心。既破相待假之惑也。是则於三假。合用一百九十二观。历一百九十二句。求心毕竟不可得。若不可得者。则心无所依。若心无所依。则心无所住。若心无所住。则无分别。若无分别。则无是非。若无是非。则无取舍。若无取舍。则诤论心息。若诤论心息。则无爱恚。若无爱恚。则不起觉观举缘。若不起觉观举缘。则三业寂不动。三业寂不动。即是正定。若得正定。则豁然大悟心如虚空。心如虚空。发实相智慧。实相智慧者。即是证一切智。证一切智了自然性。无师智自悟。得慧眼清净也。若证一切智慧眼清净者。即永离三界生死结业。通达真空。心无挂碍。是名从假入空观也。故大智度论赞般若偈云。

般若波罗蜜  实法不颠倒  念想观已除  言语法皆灭  无量众罪除  清净心常一  如是尊妙人  则能见般若

若修从假入空观。有一百九十二翻者。止从观故。亦有一百九十二翻也。所以者何。观照一百九十二句中。取着迷心。所计之法。皆无所有。名之为观。一百九十二种念想颠倒分别心息。故名为止。观止合数。有三百八十四翻。修止观者。善自寻之。其数宛然。皆有所有。若行者。善得其意。何但止观。各有一百九十二翻。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一切解惑法门。历句而明。亦各有一百九十二翻。若约互相破相循相即而辨展转。则言句无量。如是皆为约众生未悟。药病相勤。作此分别。若於觉悟心中。皆有所有。犹如虚空。尚无一句之法可存。况无量也。是为菩萨见谛道中别相从假入空观。不与二乘析法总相从假入空观共也。是则略明对治初心粗乱从假入空修止观相。已传新学。若广分别。则三三难尽。未了之者。或增疑网。故不具出。是则略说对破初心粗乱意修止观。

第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者。行者於坐禅时。其心暗塞。无记瞪瞢。或时多睡。尔时应当修观照了。若於坐中。其心浮动轻躁不安。尔时应修止止之。是则略说对治心沉浮病相分别止观方法。并同於前。但须善识药病相对用之。不得对治有乘僻之失也。

第三随便宜修止观者。行者於坐禅时。虽为对治心沉故。修於观照。而由心不明净。亦无法利。尔时当试修止止之。若於止时。即觉身心安静明净。当知宜止。即应用止安心。若行者於坐禅时。虽为治浮动故修止。而心不住。亦无法利。当试修观。若於观中。即觉心神明净寂静安隐。当知宜观。即应用观安心。是则略说随便宜修止观相。分别止观方法。不异於前。但须善约便宜修之。则心神安隐。烦恼患息。而发诸法门也。

第四对破定见细心修止观者。所谓行者。先用心观对破粗心乱。乱心既息。即得入定。定心细故。觉身空寂。受於快乐。或利便心发。能以细心取於偏邪之理。若不知定见虚诳。必生贪着。执以为实。若体知虚诳不实。即属爱属见二烦恼不起。是名修止。若心犹惑着爱见。结业不息。尔时应当修观。观於定见之中细心。若不见定见中细心。即不执着定见。若不执着定见。则爱见不起。亦属烦恼结业。悉应推灭。是名别修观。略说对治定见细心修止观相。分别止观方法。并同於前。但以破定见细微之失为异也。

第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者。行者若於坐禅中。因修止故灭。因修观而入禅定。虽得入定。而观慧微劣。则不能发真慧。断诸结使。发诸法门。尔时应当修观破折。分别观门。具如前说。若於定中。智慧开发。即定慧均等。能断结使。证诸法门。若行者。於坐禅时。因修观故。或因修止。而心豁然开解。智慧分明。而定心微少故。心则动散故。如风中灯。照物不明了。如释论云。若无定心。虽有观空无相等智慧。是颠倒智慧。是狂智慧。不能出生死照了一切。尔时应当修止。分别方法。具如前说。以修止故。即得深禅定。得深禅定故。则智慧定心等。如密室中灯。则能破暗照物分明。修止方法。具如前说。为均齐定慧二法修止观也。行者若能如是。於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五翻修止观之意。取舍不失其宜。当知是人善修佛法。善修佛法故。必修一生不出过也。

次明第二历缘对境修止观者。一身常端坐。乃为入道之胜妄。而有累之身。必涉事缘。若随缘对境。而不修习止观。是则修习有间。结业触处而起。岂得疾与佛法相应。若於一切时中。但修定慧方便。当知是人必能通达一切佛法。云何历缘修止观。所言缘者。谓六种缘。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六言语。云何名对境修止观。所言境者。谓六尘境。一眼对色。二耳对声。三鼻对香。四舌对味。五身对触。六意对法。行者约此十二事中。修止观故。名历缘对境修止观也。行者若於行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故欲行。若为烦恼所使。及不善无记事。即应行。云何行中修止。若於行时。即知因於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行心及行者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行中修止。广明止相如前。皆行中随所应用而用之也。云何行中修观。应作是念。生心动身。故有进趣。名之为行。因此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行心。不见相貌。当知行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行中修观。广分别观相。并如前说。当於行中。随所应用而用之也。行中亦同上所说。类有五翻修止观也。

复次若应住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故欲住。若为烦恼及不善无记事住。即不应住。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住。云何名住中修止。若於住时。即知因於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住中修止。止相广分别如前。住中随所应用而用之也。云何住中修观。应作此念。[田*(丁-一)]心驻一。故名为住。因此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住心。不见相貌。当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住中修观。观相广分别如前。住中随所应用而用之也。住中亦类有五翻修止观意。同上所说。

复次若於坐中。应作此念。我今为何等事故欲坐。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等坐。即不应坐。若为善利益事。即应坐。云何坐中修止。若於坐时。即於知因於坐故。则有一切烦恼若善恶等法。了知坐心及坐中一切烦恼善恶之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止相广分别如前。坐中随所应用而用之也。云何坐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作念。累脚安身。名之为坐。因此坐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行者即应反观坐心。若不见相貌。当知坐者及坐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坐中修观。观相广分别如前。坐中随所应用而用之也。坐中亦有五翻修止观意。类同上说也。

复次若於寝卧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故欲卧。若为诸烦恼及不善不如法放逸等事。即不应卧。若为调和四大故卧。即如师子王卧。云何卧中修止。若於寝息时。即了知因於眠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眠者及眠中一切烦恼善不善法。皆不可得。则妄心息。是名眠中修止。止相广分别如前。眠中随所应用而用之也。卧中云何修观。应作是念。若用心劳乏。即便惛暗。放纵六识用之。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行者即当反观卧心。不见相貌。当知卧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卧中修观。观相广分别如前。眠中随所应用而用之也。卧中亦类有五翻修止观意。同上所说。

复次若於作时。应作是念。我为何等事故欲作。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作。即不应作。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作。云何名作中修止。若於作时。即知因於作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作者及作中一切烦恼善恶等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作修止。云何作时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运身手。造作诸事。因之作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即当反观作心。不见相貌。当知作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作中修观。观相广分别如前。作中随所应用而用之也。作中亦类有五翻修止观意。同上所说。

复次若於语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故欲语。若随诸烦恼。为欲论说不善无记事而语者。即不应语。若为善利益事。即应语也。云何名语中修止。若应语时。即知由此语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语者及语中一切烦恼善不善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语中修止。止相广分别如前。语中随所应用而用之也。云何语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觉观。鼓动气息。冲於咽喉唇舌齿腭。出音声言语。因此语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语心。不见相貌。当知语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语中修观。观相广分别如前。语中亦类有五翻修止观意。同上所说。

复次。云何名眼见色时修止。若见色时。即知如镜中像。水中月。乾闼婆城。虽有见而无定实故。若见顺情之色。不起贪爱。见违情之色。不起恚恼。见非违非顺之色。不起无明及诸乱想。是名修止。止相广分别如前。眼见色时。随所应用而用之也。云何眼名见色时应修观。应作是念。随有所见。即无见相。所以者何。於彼根尘空名。空明之中。各各无见。亦无分别。和合因缘出生眼识。眼识因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分别种种诸色。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念色之心。不见相貌。当知见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为观。观相广分别如前。若眼见色时。随所应用而用之也。见色中亦类有五翻修止观意。如上所说。

复次耳闻声时修止者。随所闻声。即知如响相。若闻顺情之声。不起爱心。闻违情之声。不起瞋心。闻非违非顺之声。不起分别心。是名修止。止相广分别如前。闻声中随所应用而用之也。云何修观。应作是念。随所闻声。空无所有。但从根尘和合生於耳识。次意识生。强起分别。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故。即当反观闻声之心。不见相貌。当知闻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为观。观相广分别如前。於声中。随所应用而用之也。闻声中亦类五翻修止观意。同上所说。

复次鼻嗅香时修止者。随所闻香。即知如火中焰。如水中气。虚空中香。若闻顺情之香。不起着心。违情臭气。不起瞋相。非违非顺之香。不生乱念。是名修止。止相广分别如前。嗅香中随所应用而用之也。云何修观。应作是念。念取闻香。虚诳无不实。所以者何。根尘合故即生鼻识。次生意识。强分别妄生香想。因此即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闻香之心。不见相貌。当知闻香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观相广分别如前。於闻香中。随所应用而用之也。闻香中亦类有五翻修止观意。同上所说。

复次舌受味时修止者。随所受味。即知如於梦幻中得味。若得顺情美味。不起贪着。违情恶味。不起瞋心。非违非顺之味。不起分别意想。是名修止。止相如前广分别。於受味时。随所应用而用之也。云何名舌受味时修观。应作是念。今所受味。实不可得。所以者何。外六味性无分别。内舌根本性亦无知。和合内外因缘则舌识生。次生意识。强取味相。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反观缘味之识。不见相貌。当知受味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观相广分别如前。於受味中。随所应用而用之也。舌受味中。亦类有五翻修止观意。同上所说。

复次身受触时修止者。随所觉触。即知影化不实。若受顺情乐触。不起贪着。受违情苦触。不起瞋脑。受非违非顺之触。不起忆想分别。是名修止。止相广分别如前。於受触中。随所应用而用之也。云何身受触时修观。应作是念。轻重冷暖涩滑等名之为触。头等六分名之为身。触性虚假。身亦不实。谁能文触。和合因缘。即生身识。次生意识。忆想分别苦乐等相。故名为触。即当反观缘触之心。不见相貌。当知受触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观相广分别如前。於受触中。随所应用而用之也。身触受中。亦类有五翻修止观意。同上所说。

复次意知法中修止观相。如初约坐禅中明。修止观五翻之意。是中广分别。今重不明。行者若能於行住坐卧。见闻觉知等。一切处中。修止观者。当知是人真修。摩诃衍中。如大品经中佛告须菩提。若菩萨行知行。坐时知坐。乃身服僧伽梨。视的一心。出入禅定皆知。故名菩萨摩诃萨。摩诃衍以不可得故。

复次若人如是一切处中。修行大乘。是人则於世间。最胜无与等者。如释论中偈说。

闲坐林树下  寂然灭诸惑  澹泊得一心  斯乐乃安乐  人求世间利  名衣好床褥  斯乐非安稳  求利无厌足  纳衣行乞食  动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眼  观知诸法实  种种诸法中  皆以等观入  解慧止寂然  三界无伦匹

七 善根发

行者若能如是於从假入空观中善修止观者。则於坐中。心身明净。尔时当有种种善根开发。应须识知。略明善根开发之相。有二种不同。一者外善根发相。所谓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尊长。供养三安。及读诵听学等。善根发相。此是外事。与魔境相应。今不分别。二者内善根发相。所谓诸禅法门善根开发也。即为三意。一正明善根发相。二分别真伪。三明用止观长养善根。

第一内善根发相。五种善根相不同。一息道善根发相。二不净观善根发相。三慈心善根发相。四观因缘善根发相。五念佛善根发相。一息道善根发相者。行者善修止观故。身心调适。妄念心息。因是自觉其心。渐渐入定。发於欲界及未到地定身心。泯然空寂。定心安稳。於此定中。都不见身心相貌。於后或经一坐二坐。乃至一日二日一月二月。将息得所。不退不失。即於定中。忽觉身心运动。八触而发。八触者。谓觉身动痒冷暖轻重涩滑等。当触发时。身心安定。虚微悦预。快乐清冷。不可为喻。是数息根本禅定善根发相。

复次行者。或於欲界未到地中。忽然觉息出入长短。知遍身毛孔皆悉虚疎。即以心眼见内三十六物。犹如开仓见诸麻豆等。心大惊喜。寂静安快。是为随息特胜善根发相。二不净观善根发相。行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虚寂。忽然见佗男女身。死已胮胀烂坏虫脓流出。见白骨狼籍。其心悲喜。厌患所爱。此为九想善根发相。或於静定之中。忽然见内身外身不净胮胀狼籍。自身白骨。从头至足。节节相柱。见是事已。定心安隐。觉悟无常。厌患五欲。不着我人。此是背舍善根发相。或於定心之中。见於内身外身一切飞禽走兽。衣服饮食。屋舍山林。皆悉不净。此为大不净善根发相。三慈心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於此定中。忽然发心。慈念众生。或缘观人得乐之相。即发深定。内心悦乐清净。不可为喻。中人怨人乃至十方五道众生。亦复如是。从禅定起。其心悦乐。随所见人。颜色常和。是为慈心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静定。忽然觉悟心生。推寻三世无明行等诸因缘。不见我人。即离断常。破诸邪执。得定安稳。解慧开发。心生法喜。不念世事。乃至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分别亦如是。因缘发相。五念佛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空寂。忽然忆念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议。所有十力四无畏不共三昧解脱等法不可思议。神通变化无碍说法。广利众生不可思议。如是等无量功德不可思议。作是念时。即敬爱心生。三昧开发。身心快乐。清净安隐。无诸恶相。从禅定起。身体轻利。自觉功德巍巍。入所敬爱。是为念佛三昧善根发相。

复次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身心证静。或发无常苦无我不净。世间可厌患。食不净无断虽尽想。念佛法僧戒舍天六念。念处(四念处)正勤(四正勤)如意(四如意)根(五根)力(五力)觉(七觉支)道(八正道)空无相无作。六度波罗蜜。神通变化等。一切法门发相。是中应广分别。故经云。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第二分别真伪者。即为二意。一明邪相。二辨真正相。伪相者。若发如上诸禅时。随因所发之法。或身手纷动。或时身重如物镇压。或时身轻欲飞。或身如被缚。或时透逸垂熟。或时煎寒。或时状热。或见诸异种种境界。或时其心暗蔽。或时起诸恶觉。或时外散乱善事。或时欢喜躁作。或时忧愁悲思。或时恶触触身。身毛惊竖。或时大乐昏醉。如是种种邪法。与禅俱发。名为邪伪。此之邪定。若人爱着此。即与九十六种鬼神法相应。多好失心癫狂。或时诸鬼神等。知人念着其法。即加势力。令发诸深邪定智慧辨才神通。感动世人。见者谓得道果。皆悉信伏。而其内心颠倒。专行思法。是人命终。永不值佛。还堕鬼神道中。若在生时。多行恶法。即堕地狱。若欲知其因缘。当寻九十六种邪道。即明见此事。行者修止观时。若证如是等禅。有此诸邪伪相。当即却之。若知虚诳。正心不着。即当谢灭。若不灭。应用止观。观破即灭矣。二次明禅发相。若於坐中。发诸禅时。无有如上所说诸法等。随禅发时。即觉与定相应。空明清净。内心喜悦。澹然快乐。无有覆盖。善心开发。信敬增长。智鉴分明。身心柔软。微妙虚寂。厌患世间。无为无欲。出入自在。是为正禅发相。譬如与恶人共事。恒相触恼。若与若人共事。久久愈见其美。分别邪正二种相。亦如是也。

第三次明修止观长养诸根者。若於座中。诸善根发时。应用止观二法。修令增长。云何修。若宜用止。则以止修之。若宜用观。即可用观。略示大意。

八 证相

若行者如是修止观时。即能了知一切诸法。皆由心生。因缘虚假不实故空。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诸法名字相貌。即是体真止也。尔时上不见佛果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是名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若住此观。即堕声闻辟支佛地。故法华经中。诸声闻等自叹言。我等若闻净佛国土。教化众生。不生喜乐。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如是思惟。不生喜乐。当知若见无为。入正位者。其人终不能发三菩提心。此则定力多故。不见佛性。若菩萨为度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佛法故。不应取着无为。尔时应修从空入假观。即当谛观。心性虽空。缘对之时。亦能出生一切诸法。犹如幻化。虽无定实。亦有见闻觉知等相。差别不同。行者如是观时。虽知一切诸法。毕竟空寂。能於空中。修种行。如空中种树。亦能分别众生诸根性。故无量故则说法无量。若能成就无量辨才。即能利益六道苦众生。是名方便随缘修止。即是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亦名法眼。亦名道种智。住此观中。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菩萨虽复成就如此二观。犹是方便观门。非止观也。故璎珞经云。前二种方便道。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若菩萨欲於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者。应修息二边分别止中道正观。云何修正观。若能体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缘真假。息缘真假之心。名之为止。谛观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坏空假之法。若能如此照了。即於心性通达中道。圆照二谛。若能於自心中。见中道二谛。即见一切诸法。中道二谛。亦不取中道二谛。以决定性不可得。是名中道正观。如中论偈中说。

因缘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  亦是中道义

寻此偈意。非唯具足分别正观之相。亦是兼明前二种方便观门中道正观。即是佛眼。即是一切种智。若住此观。即是定慧力等。了了见於佛性。即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风。若行疾如风。即是自然流入萨婆若海。若流入萨婆海。即是行如来行。若行如来行。即是入如来室。若入如来室。即着如来衣。若着如来衣。即是坐如求座。若坐如来座。即是以如来庄严而自庄严。若以如来庄严而自庄严。即是获得六根清净。若得六根清净。即是入佛境界。若入佛境界。即於一切法无所染着。若於一切法无所染着。即是一切诸佛皆现在前。若一切诸佛皆现在前。即是成就念佛三昧。若成就念佛三昧。即是安住首楞严定。若安住首楞严定。即得普现色身三昧。即能普入十方国土。教化众生。若普入十方国土教化众生。即是严净一切佛剎。若严净一切佛剎。即是供养十方诸佛。即能受持一切诸佛法藏。若能受持一切诸佛法藏。即能具足一切诸行诸波罗蜜。若具足一切诸波罗蜜。即入顿悟大菩萨位。即与普贤文殊。共为等侣。若与普贤文殊为等侣。即在法性身中。若常在法性身中。即为十方诸佛称叹授记。若为称叹授记。即是庄严兜率天道。若庄严兜率天道。即能示现降身母胎。若示现降身母胎。即能示现出家行诣道树。若示现行诣道树。即能示现降伏大力魔怨。若示现降伏魔怨。即能示现成等正觉。若示现成等正觉。即能示现转正法轮。若示现转正法轮。即能示现入般涅盘。若示现入涅盘。即是於十方国。究竟一切佛事。若究竟佛事。即是具足真应二身。若具足二身。即是初发心住菩萨也。故华严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所有慧心不由他悟。亦云初发心菩萨。得如来一身无量身。亦云初心菩萨具足八相成道。亦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涅盘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大品经亦云。须菩提。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即座道场。转正法轮。当知是菩萨为如佛。法华中。龙女所献珠为证。如是等经。皆明初心具足一切佛法。若於初心具足一切佛法者。即是大品经中。阿字法门。即是法华经中。为令众生开佛知见。即是涅盘经中见佛性故。住大涅盘。是则略说初心菩萨因修止观证果之相。

次明后心证果之相。后心所证境界。则不可知。今推教所明。终不离止观二法。所以者何。如法华经中。殷勤称叹诸佛智慧。即观义。此即是约观以明观行也。涅盘经中。广解百句解脱。以释大涅盘者。即是约止以明果也。故云。大涅盘亦名常寂定。定者即是止义。法华经中。虽约观智明果。即摄於止。故云乃至究竟涅盘常寂灭相终归於空。涅盘虽约止明果。亦摄於观。故以三德。为大涅盘。此二大经。虽复文义出没不同。莫不皆约止观二门辨无究竟。并据定慧两法。以明极果。行者当知。若初中后果。皆不可思议故。新金光明云。前际如来不可思议。中际如来种种庄严。后际如来常无破坏。如是皆约修止观二心辨果。故般舟三昧经中偈云。

诸佛从心得解脱  心者清净名无垢  五道鲜洁不受色  有解此者名大道

赞圆觉

金紫光录大夫守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裴休 撰

众生诸佛尘沙德  同蕰光明大藏中  觉心平等遍十方  迷人颠倒生分别  法王有法名圆觉  流出真如及涅盘  无明无体如空华  觉心既显无明灭  蔩朝境寂身心净  初结菩提广大缘  须依圆照廓情尘  方是如来本因地  是故众等汝当知  随顺文殊因地法  一切众生虚妄境  皆生圆觉妙心中  如彼空华实不生  从空有故从空灭  翳除华灭空元净  知显尘消觉圆□  幻心只向觉心生  莫於觉外求离幻  日轮当午群阴灭  觉体今明众幻除  幻除觉满觉非空  莫疑是幻还修幻  是故众等汝当知  随顺普贤修幻法  如来净觉离纷染  求证先依戒定门  妄身无体妄心空  幻心灭故幻尘灭  镜磨垢尽青黄显  智照情空物我融  唯有圆明大觉心  根尘器界皆清净  虞泉日没山阿暗  灵腑心昏梦幻劳  深观人法二俱空  悟取众生本成佛  是故众等汝当知  依此修持免迷闷  如来妙觉圆明体  烦恼真如本不分  始终生灭若循环  皆是轮回妄中见  岸移月运俱旋复  矿尽金成矿不生  浮心巧见执疑情  终不能游寂灭海  蔩朝净念如来境  先断轮回根本心  若将圆觉妄中观  觉随妄转何由辨  是故众等汝当知  莫於圆觉生三或  一切众生无始际  皆因淫欲受诸身  将知累劫久轮回  只缘贪爱为根本  纷纷欲境多违顺  杳杳迷途厌死生  若除渴爱断轮回  便於圆觉能开悟  日光虽盛浮云蔽  觉性常圆二部昏  若欲安心妙觉城  依愿修行断诸障  是故众等汝当知  常将慧日为心镜  大觉圆明离诸相  无有轮回及圣凡  众生菩萨二皆空  功用妄中显差别  净心起解凡中信  觉体生心圣外贤  照觉双忘十地人  真妄俱融始成佛  黄昏境物皆虚寂  正是收心在观时  若希观世证菩提  一切境中离虚妄  是故众等汝当知  早超凡位成真智

圆觉道场修证礼忏文卷第十八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