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卷第八十一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之五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八十一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之五

“善现,如来之心不住布施波罗蜜多,不住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以布施波罗蜜多等不可得故。

“善现,如来之心不住四静虑,不住四无量、四无色定。何以故?以四静虑等不可得故。

“善现,如来之心不住八解脱,不住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何以故?以八解脱等不可得故。

“善现,如来之心不住四念住,不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何以故?以四念住等不可得故。

“善现,如来之心不住空解脱门,不住无相、无愿解脱门。何以故?以空解脱门等不可得故。

“善现,如来之心不住五眼,不住六神通。何以故?以五眼等不可得故。

“善现,如来之心不住佛十力,不住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何以故?以佛十力等不可得故。

“善现,如来之心不住无忘失法,不住恒住舍性。何以故?以无忘失法等不可得故。

“善现,如来之心不住一切陀罗尼门,不住一切三摩地门。何以故?以一切陀罗尼门等不可得故。

“善现,如来之心不住一切智,不住道相智、一切相智。何以故?以一切智等不可得故。

“善现,如来之心不住声闻乘,不住独觉乘、无上乘。何以故?以声闻乘等不可得故。

“善现,如来之心不住预流及预流向果,不住一来、不还、阿罗汉及一来、不还、阿罗汉向果。何以故?以预流等不可得故。

“善现,如来之心不住独觉及独觉菩提,不住菩萨、如来及菩萨、如来法。何以故?以独觉等不可得故。

“善现,如来之心不住极喜地及法,不住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及法。何以故?以极喜地等不可得故。

“善现,如来之心不住异生地及法,不住种性地、第八地、具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独觉地、菩萨地、如来地及法。何以故?以异生地等不可得故。

“如是,善现,如来之心于一切法都无所住亦非不住。”

时,具寿善现谓舍利子言:“如是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同如来于一切法都无所住亦非不住。所以者何?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色非住非不住,于受、想、行、识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色蕴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眼处非住非不住,于耳、鼻、舌、身、意处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眼处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色处非住非不住,于声、香、味、触、法处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色处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眼界非住非不住,于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眼界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耳界非住非不住,于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耳界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鼻界非住非不住,于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鼻界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舌界非住非不住,于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舌界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身界非住非不住,于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身界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意界非住非不住,于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意界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地界非住非不住,于水、火、风、空、识界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地界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苦圣谛非住非不住,于集、灭、道圣谛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苦圣谛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无明非住非不住,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无明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内空非住非不住,于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内空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真如非住非不住,于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真如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布施波罗蜜多非住非不住,于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布施波罗蜜多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四静虑非住非不住,于四无量、四无色定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四静虑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八解脱非住非不住,于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八解脱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四念住非住非不住,于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四念住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空解脱门非住非不住,于无相、无愿解脱门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空解脱门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五眼非住非不住,于六神通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五眼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佛十力非住非不住,于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佛十力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无忘失法非住非不住,于恒住舍性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无忘失法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一切陀罗尼门非住非不住,于一切三摩地门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一切陀罗尼门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一切智非住非不住,于道相智、一切相智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一切智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声闻乘非住非不住,于独觉乘、无上乘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声闻乘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预流及预流向果非住非不住,于一来、不还、阿罗汉及一来、不还、阿罗汉向果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预流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独觉及独觉菩提非住非不住,于菩萨、如来及菩萨、如来法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独觉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极喜地及法非住非不住,于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及法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极喜地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于异生地及法非住非不住,于种性地、第八地、具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独觉地、菩萨地、如来地及法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异生地等无二相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于般若波罗蜜多随非住非不住,以无所得为方便,应如是学。”初分诸天子品第二十三之一

尔时,会中有诸天子窃作是念:“诸药叉等言词咒句,虽复隐密而尚可知,尊者善现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虽以种种言词显示,而我等辈竟不能解。”

善现知彼心之所念,便告之言:“汝等天子于我所说不能解耶?”

诸天子言:“如是,如是。”

具寿善现复告彼言:“我曾于此不说一字,汝亦不闻,当何所解?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文字言说皆远离故,由此于中说者、听者及能解者皆不可得。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证无上正等菩提其相甚深亦复如是。

“天子当知,如佛化身,化作无量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俱来集会,复化作一能说法人于此众中宣扬妙法。于意云何?是中有实能说、能听、能解者不?”

诸天子言:“不也,大德。”

善现告言:“如是,天子,一切法皆如化故,般若中说者、听者及能解者都不可得。

“天子当知,如在梦中梦见有佛教诫教授菩萨、声闻。于意云何?是中有实能说、能听、能解者不?”

诸天子言:“不也,大德。”

善现告言:“如是,天子,一切法皆如梦故,般若中说者、听者及能解者都不可得。

“天子当知,如有二人处一山谷,各住一面赞佛、法、僧,俱时发响。于意云何?此二响声能互相闻、互相解不?”

诸天子言:“不也,大德。”

善现告言:“如是,天子,一切法皆如响故,般若中说者、听者及能解者都不可得。

“天子当知,如巧幻师或彼弟子于四衢道,幻作四众及一佛身处中说法。于意云何?是中有实能说、能听、能解者不?”

诸天子言:“不也,大德。”

善现告言:“如是,天子,一切法皆如幻故,般若中说者、听者及能解者都不可得。”

时,诸天子复作是念:“尊者善现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虽复种种方便显说欲令易解,而其意趣甚深转甚深、微细更微细,难可测度。”

善现知彼心之所念,便告之曰:“天子当知,色非甚深非微细,受、想、行、识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色深细性不可得故,受、想、行、识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眼处非甚深非微细,耳、鼻、舌、身、意处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眼处深细性不可得故,耳、鼻、舌、身、意处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色处非甚深非微细,声、香、味、触、法处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色处深细性不可得故,声、香、味、触、法处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眼界非甚深非微细,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眼界深细性不可得故,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耳界非甚深非微细,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耳界深细性不可得故,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鼻界非甚深非微细,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鼻界深细性不可得故,香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舌界非甚深非微细,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舌界深细性不可得故,味界乃至舌触为缘所生诸受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身界非甚深非微细,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身界深细性不可得故,触界乃至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意界非甚深非微细,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意界深细性不可得故,法界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地界非甚深非微细,水、火、风、空、识界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地界深细性不可得故,水、火、风、空、识界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苦圣谛非甚深非微细,集、灭、道圣谛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苦圣谛深细性不可得故,集、灭、道圣谛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无明非甚深非微细,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无明深细性不可得故,行乃至老死愁叹苦忧恼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内空非甚深非微细,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内空深细性不可得故,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真如非甚深非微细,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真如深细性不可得故,法界乃至不思议界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布施波罗蜜多非甚深非微细,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布施波罗蜜多深细性不可得故,净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四静虑非甚深非微细,四无量、四无色定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四静虑深细性不可得故,四无量、四无色定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八解脱非甚深非微细,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八解脱深细性不可得故,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四念住非甚深非微细,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四念住深细性不可得故,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五眼非甚深非微细,六神通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五眼深细性不可得故,六神通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佛十力非甚深非微细,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佛十力深细性不可得故,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无忘失法非甚深非微细,恒住舍性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无忘失法深细性不可得故,恒住舍性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一切陀罗尼门非甚深非微细,一切三摩地门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一切陀罗尼门深细性不可得故,一切三摩地门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一切智非甚深非微细,道相智、一切相智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一切智深细性不可得故,道相智、一切相智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声闻乘非甚深非微细,独觉乘、无上乘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声闻乘深细性不可得故,独觉乘、无上乘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预流非甚深非微细,一来、不还、阿罗汉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预流深细性不可得故,一来、不还、阿罗汉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预流向预流果非甚深非微细,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预流向预流果深细性不可得故,一来向一来果乃至阿罗汉向阿罗汉果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独觉非甚深非微细,独觉向独觉果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独觉深细性不可得故,独觉向独觉果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菩萨摩诃萨非甚深非微细,三藐三佛陀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菩萨摩诃萨深细性不可得故,三藐三佛陀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菩萨摩诃萨法非甚深非微细,无上正等菩提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菩萨摩诃萨法深细性不可得故,无上正等菩提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极喜地非甚深非微细,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极喜地深细性不可得故,离垢地乃至法云地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极喜地法非甚深非微细,离垢地法、发光地法、焰慧地法、极难胜地法、现前地法、远行地法、不动地法、善慧地法、法云地法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极喜地法深细性不可得故,离垢地法乃至法云地法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异生地非甚深非微细,种性地、第八地、具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独觉地、菩萨地、如来地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异生地深细性不可得故,种性地乃至如来地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天子当知,异生地法非甚深非微细,种性地法、第八地法、具见地法、薄地法、离欲地法、已办地法、独觉地法、菩萨地法、如来地法亦非甚深非微细。何以故?异生地法深细性不可得故,种性地法乃至如来地法深细性亦不可得故。”

时,诸天子复作是念:“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色,不施设受、想、行、识。何以故?色蕴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眼处,不施设耳、鼻、舌、身、意处。何以故?眼处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色处,不施设声、香、味、触、法处。何以故?色处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眼界,不施设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何以故?眼界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耳界,不施设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何以故?耳界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鼻界,不施设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何以故?鼻界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舌界,不施设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何以故?舌界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身界,不施设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何以故?身界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意界,不施设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何以故?意界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地界,不施设水、火、风、空、识界。何以故?地界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苦圣谛,不施设集、灭、道圣谛。何以故?苦圣谛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无明,不施设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何以故?无明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内空,不施设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何以故?内空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真如,不施设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何以故?真如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布施波罗蜜多,不施设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布施波罗蜜多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四静虑,不施设四无量、四无色定。何以故?四静虑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八解脱,不施设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何以故?八解脱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四念住,不施设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何以故?四念住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空解脱门,不施设无相、无愿解脱门。何以故?空解脱门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五眼,不施设六神通。何以故?五眼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佛十力,不施设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何以故?佛十力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无忘失法,不施设恒住舍性。何以故?无忘失法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一切陀罗尼门,不施设一切三摩地门。何以故?一切陀罗尼门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一切智,不施设道相智、一切相智。何以故?一切智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声闻乘,不施设独觉乘、无上乘。何以故?声闻乘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预流,不施设一来、不还、阿罗汉。何以故?预流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预流向预流果,不施设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何以故?预流向预流果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独觉,不施设独觉向独觉果。何以故?独觉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菩萨摩诃萨,不施设三藐三佛陀。何以故?菩萨摩诃萨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菩萨摩诃萨法,不施设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菩萨摩诃萨法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极喜地,不施设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何以故?极喜地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极喜地法,不施设离垢地法、发光地法、焰慧地法、极难胜地法、现前地法、远行地法、不动地法、善慧地法、法云地法。何以故?极喜地法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异生地,不施设种性地、第八地、具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独觉地、菩萨地、如来地。何以故?异生地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异生地法,不施设种性地法、第八地法、具见地法、薄地法、离欲地法、已办地法、独觉地法、菩萨地法、如来地法。何以故?异生地法性等不可说故。

“尊者善现所说法中,亦不施设文字语言。何以故?文字语言性等不可说故。”

尔时,善现知诸天子心所念法,便告之言:“如是,如是,如汝所念。诸法乃至无上菩提,文字语言皆所不及,故于般若波罗蜜多无说、无听亦无解者,是故汝等于诸法中,应随所说修坚固忍。诸有欲住欲证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亦依此忍而得究竟;诸有欲住欲证独觉所得菩提,亦依此忍而得究竟;诸有欲住欲证无上正等菩提,要依此忍而得究竟。如是,诸天子,诸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究竟,应住无说、无听、无解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常勤修学不应舍离。”

时,诸天子心复念言:“尊者善现于今欲为何等有情说何等法?”

善现尔时知诸天子心所念事,便告之曰:“天子当知,我今欲为如幻、如化、如梦有情说如幻、如化、如梦之法。何以故?如是听者于所说中,无闻、无解、无所证故。”

时,诸天子即复问言:“能说、能听及所说法皆如幻、如化、如梦事耶?”

善现答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如幻有情为如幻者说如幻法,如化有情为如化者说如化法,如梦有情为如梦者说如梦法。

“天子当知,我如幻、如化、如梦,所见有情、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见者如幻、如化、如梦所见。何以故?以我等自性空故。

“天子当知,色如幻、如化、如梦所见,受、想、行、识如幻、如化、如梦所见。何以故?以色蕴等自性空故。

“天子当知,眼处如幻、如化、如梦所见,耳、鼻、舌、身、意处如幻、如化、如梦所见。何以故?以眼处等自性空故。

“天子当知,色处如幻、如化、如梦所见,声、香、味、触、法处如幻、如化、如梦所见。何以故?以色处等自性空故。

“天子当知,眼界如幻、如化、如梦所见,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如幻、如化、如梦所见。何以故?以眼界等自性空故。

“天子当知,耳界如幻、如化、如梦所见,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如幻、如化、如梦所见。何以故?以耳界等自性空故。

“天子当知,鼻界如幻、如化、如梦所见,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如幻、如化、如梦所见。何以故?以鼻界等自性空故。

“天子当知,舌界如幻、如化、如梦所见,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如幻、如化、如梦所见。何以故?以舌界等自性空故。

“天子当知,身界如幻、如化、如梦所见,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如幻、如化、如梦所见。何以故?以身界等自性空故。

“天子当知,意界如幻、如化、如梦所见,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如幻、如化、如梦所见。何以故?以意界等自性空故。

“天子当知,地界如幻、如化、如梦所见,水、火、风、空、识界如幻、如化、如梦所见。何以故?以地界等自性空故。

“天子当知,苦圣谛如幻、如化、如梦所见,集、灭、道圣谛如幻、如化、如梦所见。何以故?以苦圣谛等自性空故。

“天子当知,无明如幻、如化、如梦所见,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如幻、如化、如梦所见。何以故?以无明等自性空故。

“天子当知,内空如幻、如化、如梦所见,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如幻、如化、如梦所见。何以故?以内空等自性空故。

“天子当知,真如如幻、如化、如梦所见,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如幻、如化、如梦所见。何以故?以真如等自性空故。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