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证类本草

白头翁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白头翁_图缺)

味苦,温,无毒、有毒。主温疟狂易(音羊)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疗金疮。鼻衄。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一名奈何草。生高山山谷及田野,四月采。

陶隐居云:处处有,近根处有白茸,状似人白头,故以为名。方用亦疗毒痢。唐本注云:其叶似芍药而大,抽一茎,茎头一花,紫色,似木堇花,实大者如鸡子,白毛汁余皆披下,似纛头,正似白头老翁,故名焉。今言近根有白茸,陶似不识。太常所贮蔓生者,乃是女萎。

其白头翁根,甚疗毒痢,似续断而遍。今按别本注云:今处处有。其苗有风则静,无风而摇。与赤箭、独活同也。又云验此草丛生,状如白薇,而柔细稍长。叶生茎头如杏叶,上有细白毛。近根者有白茸,旧经陶注则未述其茎、叶,唐注又云:叶似芍药,实大如鸡子,白毛寸余,此皆误矣。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有细毛,不滑泽,花蕊黄。今所在有之,二月采花,四月采实,八月采根,皆日干。药性论云:白头翁,使,味甘、苦,有小毒。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齿痛,主项下瘤 。又云:胡王使者,味苦,有毒。主百骨节痛,豚实为使。

日华子云:得酒良。治一切风气,及暖腰膝,明目,消赘子。功用同上,茎、叶同用。

图经曰:白头翁,生嵩山山谷,今近京州郡皆有之。正月生苗作丛,状如白薇,而柔细稍长。

叶生茎端,上有细白毛,而不滑泽。近根有白茸,正似白头老翁,故名焉。根紫色,深如蔓菁。二月、三月开紫花,黄蕊,五月、六月结实。其苗有风则静,无风而摇。与赤箭、独活同。七月、八月采根,阴干用。今俗医用合补下药,服之大验,亦冲人。

外台秘要:治阴 。白头翁根,生者不限多少,捣之。随偏肿处以敷之,一宿当作疮,二十日愈。肘后方:小儿秃。取白头翁根,捣敷一宿,或作疮,二十日愈。

衍义曰:白头翁,生河南洛阳界及新安土山中。性温。止腹痛,暖腰膝,《唐本》注及《药性论》甚详。陶隐居失于不审,宜其排叱也。新安县界兼山野中,屡尝见之,正如《唐本》注所说。至今本处山中人卖白头翁丸,言服之寿考,又失古人命名之意。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