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春秋长历 四库本

卷七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长历卷七

右谕德陈厚耀撰

历编【五】

襄二十五年【癸丑】

正大  辛酉

二小  辛卯

三大  庚申

四小  庚寅

五大  己未  【经乙亥十七日传甲戌十六日丁丑十九日辛巳二十三日丁亥二十九日】六小  己丑  【经壬子二十四日】

七大  戊午  【传己巳十二日】

八小  戊子  【经己巳六月有壬子则八月无己巳传繋七月是传甲午初七日】九大  丁巳

十小  丁亥

十一大 丙辰

十二小 丙戌

襄二十六年【甲寅】

正大  乙卯

二小  乙酉  【经辛卯初七日甲午初十日传庚寅初六日】

三大  甲寅  【传甲寅朔】

四大  甲申

五小  甲寅

六大  癸未

七小  癸丑

八大  壬午  【经壬午即朔日】

九小  壬子

十大  辛巳

十一小 辛亥

十二大 庚辰  【传乙酉初六日】

闰小  庚戌

襄二十七年【乙卯】

正大  己卯

二大  己酉

三小  己卯

四大  戊申

五小  戊寅  【传甲辰二十七日丙午二十九日】

六大  丁未  【传丁未朔戊申初二日甲寅初八日丙辰初十日壬        戌十六日丁卯二十一日戊辰二十二日庚午二十四日壬申二十六日】七小  丁丑  【经辛巳初五日传戊寅初二日壬午初六日乙酉初九日】八大  丙午

九小   丙子  【传庚辰初五日辛巳初六日】

十大   乙巳

十一小  乙亥

十二大  甲辰  【经乙亥朔日食传在十一月】

经书十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传书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杜氏云今长历推得十一月朔非十二月姜氏云十一月乙亥朔交分入食限大衍历同郭氏亦云是年十一月乙亥朔加时在昼交分初日八百二十五分入食限

传曰辰在申司历过也再失闰矣杜氏云谓斗建指申周十一月夏之九月斗当建戌而在申故知再失闰也若是十二月则为三失闰矣又云文十一年三月甲子至今年七十一岁应有二十六闰今长历推得二十四闰通计少再闰释例言之详矣 孔氏云历十九年为一章章有七闰从文十一年至襄十三年凡五十七年已成三章当有二十一闰又从襄十四年至今十四年又当有五闰故应有二十六闰也长历推得二十四闰者杜以长历实于其间分置二十四闰

按二十四闰者文十二 十六 宣二 五 十十二 十五 成元 四 七 九 十二

十四 十七 襄二 五 七 十 十三 十六 十九 二十一 二十四 二十六【共二十四闰】

释例云鲁之司历渐失其闰至此年日食之月始觉其谬遂顿置两闰以应天正前闰月为建酉後闰月为建戌十二月为建亥而岁终焉是故明年经书春无氷传以为时灾若不复顿置两闰则明年春是今之九月十月矣十一月无氷非天时之异无缘总书春也 刘氏云历家之术求闰余易求交人食难今司历能正交朔反不能置闰非人情也闰有章凖率三十二月一逢如传所言再失闰者则司历废闰殆七十月弥五年矣亦非人情也明年春无氷杜氏云顿置两闰以应天正故正月建子得以无氷为灾顿置两闰诡听骇俗亦非人情也 啖氏云按传于此言司历过也哀十三年又记仲尼曰司历过也皆指王朝历官与桓十七年传曰官失之也意同其曰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底日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则所谓司历与官非谓鲁人明矣杜氏乃以为鲁之司历哀十三年传注又云季孙虽闻仲尼之言而不正闰皆谓鲁自有历实承刘歆之误而非传意也刘氏之说见汉书律历志其所传鲁历不与春秋相符杜氏亦以为好事者为之窃谓周室虽衰犹君临列国崩薨卒葬皆告诸侯必无不颁历之理借令丧乱之际颁不以时诸侯亦必不敢辄自为历使诸侯皆自为历则齐晋大国当先为之如大国皆自为历而所差往往若此则当时所书盟会卒葬日月鲁史当以何国为正使鲁史所书日月差错与周历不同韩宣子见鲁春秋何以辄曰周礼尽在鲁矣此必无之事也

按顿置两闰成何历法洵乎诡听不知杜氏何据云此且以日食校之襄此年十一月乙亥朔日食大衍历与杜历同此十二年间皆置闰者四年月相当若复增两闰则二历之日食必不合矣此以知鲁历必无是也

又按周历虽失闰然止可差一闰不得差再闰若失闰两月则冬至常在三月而立春至于五月矣司历者谬不至此其所以斗当在戌而在申者盖春秋时岁差之法未行天度已渐移而人不知又或失一闰则占候者遂以两失闰矣

又按鲁人使既补两闰则历已正矣而哀十二年十二月螽仲尼又曰火犹西流司历过也岂正历之後不七十年而又差一月耶补闰之说诚未可信也

襄二十八年【丙辰】

正小  甲戌

二大  癸卯

三大  癸酉

四小  癸卯

五大  壬申

六小  壬寅

七大  辛未

八小  辛丑

九大  庚午

十小  庚子 【传丙辰十七日】

十一大  己巳  【传乙亥初七日丁亥十九日癸巳二十五日】

十二小  己亥  【传乙亥朔 经甲寅十六日乙未】

传十二月乙亥朔杜氏云十二月戊戌朔乙亥误十二月无乙未日误刘氏以此年之前当有闰月然推勘上下日月不得有闰也 赵子常曰甲寅距乙未四十二日此中有闰月胡传亦以乙未为闰十二月之日也

按襄二十九年有闰则此年不得有闰经之己未误乙传之己亥亦误乙也若置一闰以合于经传则二十九年之日皆不合矣

襄二十九年【丁巳】

正大 戊辰

二小  戊戌  【传癸卯初六日】

三大  丁卯

四小  丁酉

五大  丙寅  【经庚午初五日】

六小  丙申

七大  乙丑

八大  乙未

闰小  乙丑

九大  甲午  【传乙未初二日】

十小  甲子  【传庚寅二十七日】

十一大  癸巳  【传乙卯二十三日】

十二小  癸亥  【传己巳初七日】

大衍历是年闰五月古历闰四月

襄三十年【戊午】

正大  壬辰

二小  壬戌  【传癸未二十二日】

三大  辛卯

四小  辛酉  【传己亥已当作乙十五日】

五大  庚寅  【经甲午初五日传癸巳初四日】

六小  庚申

七大  己丑  【传庚子十二日辛丑十三日壬寅      十四日癸卯十五日乙巳十七日癸丑二十五日】八小  己未  【传甲子初六日己巳十一日】

九大  戊子

十大  戊午

十一小  戊子

十二大  丁巳

传二月癸未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绦县人或年长矣往与于食使言其年曰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师旷曰七十三年矣士文伯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 杜氏云所称正月谓夏正月也孔氏云文十一年至此年为七十四年而云七十

三年者按文十一年正月甲子朔为夏之正月是其年三月也此年之二月癸未是夏之十二月计七十三年犹未终也 刘待制曰季末也今今日也谓已得四百四十四全甲子其末一甲子六十日而今日乃癸未才得二十日也故曰三之一 林氏曰四百四十五甲子合得二万六千七百日以其末三分六甲之一故少四十日实得二万六千六百六十日也按正月甲子是周之三月则晋人犹用夏正月也窃意春秋时周正夏正列国互用故所书多不合大率差两月者居多考之往古诗书皆用夏正其以建子月为正月实始于东迁後时王之制非文武之制也若果国初文武之制岂以孔子从周之民而敢曰行夏之时耶周初用十一月为岁首而不改月亦不改时仍称冬十一月但以此为岁首耳蔡九峯辨之甚详

襄三十一年【己未】

正小  丁亥

二大  丙辰

三小  丙戌

四大  乙卯

五小  乙酉

六大  甲寅  【经辛巳二十八日】

七小  甲申

八大  癸丑

九小  癸未  【经癸巳十一日己亥十七日】

十大  壬子  【经癸酉二十二日】

十一小  壬午

十二大  辛亥

古历是年闰十二月

昭元年【庚申】

正小  辛巳  【传乙未十五日】

二大  庚戌

三大  庚辰  【传甲辰二十五日】

四小  庚戌

五大  己卯 【传庚辰初二日癸卯二十五日】

六小  己酉  【经丁己初九日】

七大  戊寅

八小  戊申

九大  丁丑

十小  丁未

十一大  丙子  【经己酉杜氏云长历推己酉在十二月六日经传皆言十一月月误也】十二小  丙午  【传甲辰朔不合庚戌初五日杜氏云七日】

闰大  乙亥

大衍历是年闰正月

大衍历闰正月大庚戌朔与此合五月大戊申朔经丁巳在此月

按传言十二月甲辰朔烝于温今推得十二月丙子朔相去四个月【後丙午四个月得甲辰朔】纵如杜氏襄二十七年补置两闰之说当得乙巳朔非甲辰朔也不知杜历如何推去

昭二年【辛酉】

正小  乙巳

二大  甲戌

三小  甲辰

四大  癸酉

五小  癸卯

六大  壬申

七大  壬寅  【传壬寅即朔日】

八小  壬申

九大  辛丑

十小  辛未

十一大  庚子

十二小  庚午

昭三年【壬戌】

正大  己亥  【经丁未初九日】

二小  己巳

三大  戊戊

四小  戊辰

五大  丁酉

六小  丁卯

七大  丙申

八小  丙寅

九大  乙未

十大  乙丑

十一小  乙未

十二大  甲子

大衍历是年闰九月古历亦同杜闰在明年

昭四年【癸亥】

正小  甲午

二大  癸亥

三小  癸巳

四大  壬戌

闰小  壬辰

五大  辛酉

六小  辛卯  【传丙午十六日】

七大  庚申

八小  庚寅  【传甲申杜氏云八月无甲申甲申在七月二十六日则以七月己未朔也】九大  己未

十小  己丑

十一大 戊午

十二小  戊子  【经乙卯二十八日传癸丑二十六日】

昭五年【甲子】

正大  丁巳

二大  丁亥

三小  丁巳

四大  丙戌

五小  丙辰

六大  乙酉

七小  乙卯  【经戊辰十四日】

八大  甲申

九小  甲寅

十大  癸未

十一小  癸丑

十二大  壬午

昭六年【乙丑】

正小  壬子

二大  辛巳

三小  辛亥  【传壬子初二日见昭七年传】

四大  庚辰

五大  庚戌

六小  庚辰  【传丙戌初七日】

七大  己酉

闰小  己卯

八大  戊申

九小  戊寅

十大  丁未

十一小  丁丑

十二大  丙午

大衍历是年闰六月古历亦同

昭七年【丙寅】

正小  丙子  【传癸巳十八日壬寅二十七日】

二大  乙巳  【传戊午十四日】

三小  乙亥

四大  甲辰  【经甲辰朔日食】

五小  甲戌

六大  癸卯

七小  癸酉

八大  壬寅  【经戊辰二十七日】

九大  壬申

十小  壬寅  【传辛酉二十日】

十一大  辛未  【经癸未十三日】

十二小  辛丑  【经癸亥二十三日】

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大衍历同郭氏亦云是月甲辰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七日二百九十八分入食限

昭八年【丁卯】

正大  庚午

二小  庚子

三大  己巳  【传甲申十六日】

四小  己亥  【经辛丑初三日传辛亥十三日】

五大  戊辰

六小  戊戌

七大  丁卯  【传甲戌初八日丁丑十一日丁丑十一日】八小  丁酉  【传庚戌十四日】

九大  丙寅

十小  丙申  【经壬午杜氏云壬午月十八日传系十一月误则以八月後置一闰也】十一大 乙丑  【传壬午十八日】

十二小 乙未

杜历是年闰八月今移下年末说见後

昭九年【戊辰】

正大  甲子

二大  甲午  【庚申二十七日】

三小  甲子

四大  癸巳

五小  癸亥

六大  壬辰

七小  壬戌

八大  辛卯

九小  辛酉

十大  庚寅

十一小  庚申

十二大  己丑

闰小【移】 己未

经书夏四月陈灾传言火出而火陈杜氏云火出于周为五月而以四月出者以长历推上年误置闰闰当在此年三月後

按杜以上年误置一闰者盖推勘上下日月而知之故于上年闰八月以合于经之十月壬午然合于经之十月壬午而不合于传之十一月壬午及九年之二月庚申十年之七月戊子十二月之甲子不知如何推去愚以上年不必置闰壬午从传在十一月则九年之二月庚申皆合却于九年末置一闰以合于十年之月日则两得之矣今僭易之亦遵杜说也

大衍历是年闰三月古历闰二月知闰当在此年

昭十年【己巳】

正大  戊子

二小  戊午

三大  丁亥

四大  丁巳

五小  丁亥  【传庚辰五月无庚辰似误】

六大  丙辰

七小  丙戌  【经戊子初三日】

八大  乙卯

九小  乙酉

十大  甲寅

十一小 甲申

十二大 癸丑  【经甲子十二日】

昭十一年【庚午】

正小  癸未

二大  壬子

三小  壬午  【传丙申十五日】

四大  辛亥  【经丁巳初七日】

五小  辛巳  【经甲申初四日】

六大  庚戌

七小  庚辰

八大  己酉

九大  己卯  【经己亥二十一日】

十小  己酉

十一大 戊寅  【经丁酉二十日】

十二小 戊申

大衍历是年闰十二月古历闰十一月杜闰明年

昭十二年【辛未】

正大  丁丑

闰小  丁未

二大  丙子

三小  丙午  【经壬申二十七日】

四大  乙亥

五小  乙巳

六大  甲戌

七小  甲辰

八大  癸酉  【传壬午初十日】

九小  癸卯

十大  壬申  【传壬申朔 丙申二十五日丁酉二十六日】

十一大  壬寅

十二小  壬申

昭十三年【壬申】

正大  辛丑

二小  辛未

三大  庚子

四小  庚午

五大  己亥  【传癸亥二十五日乙卯十七日丙辰十八日】

六小  己巳

七大  戊戌  【传丙寅二十九日】

八小  戊辰  【经甲戌初七日传辛未初四日壬申初五日】

九大  丁酉

十小   丁卯

十一大  丙申

十二小  丙寅

经书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弑其君?于乾谿传曰夏五月王缢于?尹申亥氏乙卯夜国人大惊子干子晳皆自杀丙辰弃疾即位 杜氏云癸亥五月二十六日【杜以五月为戊戌朔】实在乙卯丙辰之後传先言之者因申亥求王遂言王缢是传终言之也既以五月统癸亥日而乙卯丙辰亦是五月之日虽言有颠倒皆蒙此五月之文也

昭十四年【癸酉】

正大  乙未

二小  乙丑

三大  甲午

四大  甲子

五小  甲午

六大  癸亥

七小  癸巳

八大  壬戌

九小  壬辰  【传甲午初三日】

十大  辛酉

十一小  辛卯

十二大  庚申

大衍历是年闰七月古历亦同杜闰在明年

昭十五年【甲戌】

正小  庚寅

二大  己未  【经癸酉十五日】

三小  己丑

四大  戊午

五小  戊子

六大  丁巳  【经丁巳朔日食传乙丑初九日】

七小  丁亥

八大  丙辰  【传戊寅二十二日】

九大  丙戌

闰小  丙辰

十大  乙酉

十一小  乙卯

十二大  甲申

经书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大衍历推五月丁巳朔食失一闰郭氏亦云今历推之是年五月丁巳朔加时在昼交分十三日九千五百六十七分入食限按大衍历闰在日食之前故日食在五月杜历闰在日食之後故日食在六月

昭十六年【乙亥】

正小  甲寅

二大  癸未  【传丙申十四日】

三小  癸丑

四大  壬午

五小  壬子

六大  辛巳

七小  辛亥

八大  庚辰  【经己亥二十日】

九小  庚戌

十大  己卯

十一大  己酉

十二小  己卯

昭十七年【丙子】

正大  戊申

二小  戊寅

三大  丁未

四小  丁丑

五大  丙午

六小  丙子  【经甲戌朔日食】

七大  乙巳

八小  乙亥

九大  甲辰  【传丁卯二十四日】

十小  甲戌

十一大  癸卯

十二小  癸酉

大衍历五月大丙午朔闰五月小丙子朔六月小乙己朔九月小甲戌朔 古历是年闰四月

经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姜氏云六月乙己朔交分不叶不应食当误大衍历云六月乙巳朔不应食姜氏是也当在九月甲戌朔日食黄道娄四度郭氏亦云是年九月甲戌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七千六百五十分入食限 徐圃臣曰当是昭十五年六月日食移此而误也

按昭十五年并无甲戌朔经书六月丁巳与此无涉徐说非也此日食姑阙疑

昭十八年【丁丑】

正大  壬寅

闰小  壬申  【此闰可置上年末】

二大  辛丑  【传乙卯十五日】

三大  辛未

四小  辛丑

五大  庚午  【经壬午十三日传丙子初七日戊寅初九日】

六小  庚子

七大  己巳

八小  己亥

九大  戊辰

十小  戊戌

十一大  丁卯

十二小  丁酉

昭十九年【戊寅】

正大  丙寅

二小  丙申

三大  乙丑

四小  乙未

五大  甲子  【经戊辰初五日己卯十六日传乙亥十二日】

六大  甲午

七小  甲子  【传丙子十三日】

八大  癸巳

九小  癸亥

十大  壬辰

十一小  壬戌

十二大  辛卯

推古历是年当闰十二月大衍历闰明年二月

昭二十年【己卯】

正小  辛酉

二大  庚寅  【传己丑日南至不合 己丑在正月二十九日正月误作二】三小  庚申

四大  己丑

五小  己未

六大  戊子  【传丙申初九日癸卯十六日丙辰二十九日丁巳晦】

七小  戊午  【传戊午朔】

八大  丁亥  【传辛亥二十五日】

闰小  丁巳  【传闰月 戊辰十二日】

九大  丙戌

十大  丙辰  【传戊辰十三日】

十一小 丙戌  【经辛卯初六日】

十二大 乙卯

传春王二月己丑日南至杜氏云是岁朔旦冬至之岁也当言正月己丑朔日南至时史失闰闰更在二月後故传于二月记南至日以正历也 孔氏云历法十九年为一章章首之岁必正月朔旦冬至僖五年正月辛亥朔日南至是章首之年计僖五年至上年昭十九年合一百三十三年是为七章今年复为章首当言正月己丑朔日南至今传乃云二月己丑日南至是错名正月为二月也历之正法章首上年十二月後宜置一闰则此年正月当是上年闰月此年二月乃是正月时史失闰上年错不置闰传于八月之下乃云闰月戊辰杀宣姜是闰在二月後也按古之推历者皆以僖五年正月辛亥朔日南至为朔旦冬至是章首之年亦蔀首之年也至今昭二十年一百三十三年共有七章除去四章为一蔀余三章闰余尚畸四分之一则昭之二十年虽为章首而非朔旦冬至之年传言己丑未尝言朔而杜遽加以朔旦何也且此年并非章首也春秋之时历法章蔀乖次久矣若果为章首之年则此年何得有闰八月乎传所以特纪此年南至者原非以正历之故因此日梓慎望氛预知宋乱蔡丧之故耳若必以己丑为二月朔则下文日月及戊午朔皆推不去矣愚以己丑为正月晦日是日冬至传误书正月为二月不过一字之讹与孔氏错名正月为二月之说同考大衍历亦云正月二十九日己丑冬至也

大衍历是年正月小辛酉朔二十九日己丑冬至二月大庚寅朔闰二月小庚申朔三月己丑朔四月己未朔五月戊子朔六月戊午朔【与此俱同】

传六月丙辰卫侯在平夀云云丁巳晦公入与北宫喜盟于彭水之上秋七月戊午朔遂盟国人 孔氏曰丙辰丁巳乃是频日其事既多不应二日之中并为此事今杜不云日误者以误在可知且宣二年壬申朝于武宫注云壬申十月五日有日而无月冬又在壬申下明传文无较例又注哀十二年传云此事经在二月螽上今倒在下更具列其月以为别者传本不以为义例故不与齐同如杜此言或传因简牍之辞不复具显其日月 赵子常曰此说得之而未尽故刘侍读每疑传妄说见二十三年

昭二十一年【庚辰】

正小  乙酉

二大  甲寅

三小  甲申

四大  癸丑

五小  癸未  【传丙申十四日壬寅二十日】

六大  壬子  【传庚午十九日】

七小  壬午  【经壬午朔日食】

八大  辛亥  【经乙亥二十五日】

九小  辛巳

十大  庚戌  【传丙寅十七日】

十一小 庚辰  【传癸未初四日丙戌初七日】

十二大 己酉

经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大衍历同郭氏亦云是月壬午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八千七百九十四分入食限

昭二十二年【辛巳】

正小  己卯

二大  戊申  【传甲子十七日己巳二十二日】

三小  戊寅

四大  丁未  【经乙丑十九日传戊辰二十二日】

五小  丁丑  【传庚辰初四日】

六大  丙午  【传丁巳十二日壬戌十七日癸亥十八日乙丑二十日辛未二十六日乙亥三十日】七小  丙子  【传戊寅初三日辛卯十六日壬辰十七日】

八大  乙巳  【传辛酉十七日己巳二十五日庚午二十六日辛未二十七日】九小  乙亥

十大  甲辰  【传丁巳十四日庚申十七日】

十一小 甲戊  【传乙酉十二日己丑十六日】

十二大 癸卯  【经癸酉朔日食传庚戌初八日】

闰小  癸酉  【传闰月 辛丑二十九日】

大衍历七月小丙子朔十月大甲辰朔闰十月大甲戌朔十一月小甲辰朔十二月大癸丑朔 古历闰九月

经十有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杜氏云以长历推校前後当为癸卯朔书癸酉误 孔氏云庚戌上去癸酉三十七日若此月癸酉朔其月不得有庚戌又传十二月下有闰月辛丑辛丑是壬寅之前日也二十三年传正月壬寅朔则辛丑是闰月之晦日也又计明年正月之朔与今年十二月朔中有一闰相去五十九日此年十二月当为癸卯朔经书癸酉明是误也 大衍历十二月癸酉朔日食黄道箕四度半强郭氏亦云是月癸酉朔交分十四日一千八百入食限杜预以长历推得癸卯非是

按大衍授时二历推是年日食皆得癸酉而杜氏以为癸卯则以闰月前後之不同也二历闰在日食前故十二月即癸酉杜历闰在日食後故十二月得癸卯杜之不复移闰在前者以闰十二月见传不可改移故以癸酉为癸卯之误不知日食自有一定之交分相距之定日非可差一月也杜不晓推日食而但以经传之日月校之则失之矣经当书闰十二月癸酉朔日食失一闰字非卯误为酉且校之前年七月壬午朔日食与二十四年之五月乙未朔日食无不与大衍合则十二月之为癸酉无疑

昭二十三年【壬午】

正大  壬寅  【传壬寅朔经癸丑十二日传癸卯初二日丁未初六日庚戌初九日】二大  壬申

三小  壬寅

四大  辛未  【传乙酉十五日】

五小  辛丑

六大  庚午  【传壬午十三日癸未十四日丙戌十七日己丑二十日庚寅二十一日甲午二十五日】七小  庚子  【经戊辰晦二十九日传戊中初九日丙辰十七日甲子二十五日丙寅二十七日】八大  己巳  【经乙末二十七日传丁酉二十九日】

九小  己亥

十大  戊辰  【传甲申十七日】

十一小  戊戌

十二大  丁卯

经春王正月叔孙婼如晋 传春王正月壬寅朔二师围郊癸卯郊鄩溃丁未晋师在平隂王师在泽邑王使告间庚戌还 邾人城翼还自离姑武城人取邾师邾人愬于晋晋人来讨 经癸丑晋人执我行人叔孙婼 刘氏云是年正月有壬寅朔有庚戌有癸丑传叙邾事在庚戌之後经记叔孙如晋在癸丑之前夫庚戌癸丑四日耳邾人已能欣于晋晋人已能来讨何其神速也故曰不然 赵子常云按左氏采衆记以释经其附丽断截皆以经为主或先经以始事或後经以终义则所记之事各有本末自不容以日月次其先後如此年传自壬寅朔至庚戌还是记晋人围郊本末自邾人城翼至晋人来讨是原叔孙如晋之由非谓邾人城翼以後之事皆在庚戌後也如刘侍读所难则作传者必如近代所修日历而後可

昭二十四年【癸未】

正小  丁酉  【传辛丑初五日戊午二十二日】

二大  丙寅  【经丙戌二十一日】

三小  丙申  【传庚戌十五日】

四大  乙丑

五小  乙未  【经乙未朔日食】

六大  甲子  【传壬申初九日】

七小  甲午

八大  癸亥  【经丁酉杜氏云丁酉九月五日有日而无月】

九大  癸巳

十小  癸亥  【传癸酉十一日甲戌十二日】

十一大  壬辰

十二小  壬戌

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大衍历同郭氏亦云是月乙未朔交分二十六日三千八百三十九分入食限大衍历八月小甲子朔经丁酉在九月

昭二十五年【甲申】

正大  辛卯

二小  辛酉

三大  庚寅

四小  庚申

五大  己丑

六小  己未

七大  戊子

八小  戊午

九大  丁亥  【经己亥十三日传戊戌十二日】

十小  丁巳  【经戊辰十二日传辛酉初五日壬申十六日】

十一大  丙戌  【经己亥十四日】

十二大  丙辰  【传庚辰二十五日】

闰小  丙戌

大衍历原本是年缺闰以前後推之当闰六月 古历闰六月

大衍历八月小戊子朔九月大丁巳朔经己亥在八月十月小丁亥朔经戊辰在九月十一月大丙辰朔经己亥在十月

昭二十六年【乙酉】

正大  乙卯  【传庚申初六日】

二小  乙酉

三大  甲寅

四小  甲申

五大  癸丑  【传戊午初六日戊辰十六日】

六小  癸未

七大  壬子 【传己巳十八日庚午十九日丙子二十五日丁丑二十六日庚辰二十九日辛巳三十日】八小  壬午

九大  辛亥  【经庚申初十日】

十小  辛巳  【传丙申十六日辛丑二十一日】

十一大 庚戌  【传辛酉十一日癸酉二十四日甲戌二十五日】

十二小 庚辰 【传癸未初四日】

昭二十七年【丙戌】

正大  己酉

二小  己卯

三大  戊申

四大  戊寅

五小  戊申

六大  丁丑

七小  丁未

八大  丙子

九小  丙午 【传己未十四日】

十大  乙亥

十一小  乙巳

十二大  甲戌

昭二十八年【丁亥】

正小  甲辰

二大  癸酉

三小  癸卯

四大  壬申  【经丙戌十五日】

五小  壬寅

闰大  辛未

六小  辛丑

七大  庚午  【经癸巳二十四日】

八大  庚子

九小  庚午

十大  己亥

十一小 己巳

十二大 戊戌

大衍历闰三月癸酉朔古历闰二月

昭二十九年【戊子】

正小  戊辰

二大  丁酉

三小  丁卯  【传己卯十三日】

四大  丙申  【经庚子初五日】

五小  丙寅 【传庚寅二十五日】

六大  乙未

七小  乙丑

八大  甲午

九小  甲子

十大  癸巳

十一大  癸亥

十二小  癸巳

昭三十年【己丑】

正大  壬戌

二小  壬辰

三大  辛酉

四小  辛卯

五大  庚申

闰小  庚寅

六大  己未  【经庚辰二十二日】

七小  己丑

八大  戊午

九小  戊子

十大  丁巳

十一小  丁亥

十二大  丙辰  【传己卯二十四日】

大衍历闰十二月丁巳朔古历闰十一月

昭三十一年【庚寅】

正小  丙戌

二大  乙卯

三大  乙酉

四小  乙卯  【经丁巳初三日】

五大  甲申

六小  甲寅

七大  癸未

八小  癸丑

九大  壬午

十小  壬子  【传庚午十九日】

十一大  辛巳

十二小  辛亥  【经辛亥朔日食】

经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大衍历同郭氏亦云是月辛亥朔交分二十六日六千一百二十八分入食限

昭三十二年【辛卯】

正大  庚辰

二小  庚戌

三大  己卯

四小  己酉

五大  戊寅

六大  戊申

七小  戊寅

八大  丁未

九小  丁丑

十大  丙午

十一小  丙子  【传己丑十四日】

十二大  乙巳  【经己未十五日】

春秋长历卷七

<经部,春秋类,春秋长历>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