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读书纪数略 四库本

卷三 嵗时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子部,类书类,读书纪数略>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三目录

天部

嵗时

四天

迎气五郊

五方天帝

五帝

五神

一气别为四

二至二分日景

二至

日至二山

四时

四时成嵗

四时序事

四时取火

四时别号

四气

四徳

四

四府

气盈朔虚之数

三时

五时

八节

二十四气

七十二

十嵗阳

十二嵗隂

十月阳

十二月名

十二月律

十二月卦

十二月中星

十二防

轩辕十二次

十二月建

建除十二辰

十二宫分

十二时

六时

百度

三统

三正

三微

三长月

三令节

三朔

五际

三朝

四始

四君候

三伏

祖腊二日

三代腊日

三傩

冬三至

冬三极

三余

五夜

三澣

浃旬浃辰

甲庚三日

六日

七日来复

一之日二之日七月九月

元日元辰

天运三变

三古

万物三嵗而

百六阳九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三   福建巡抚宫梦仁天部

嵗时

四天【尔雅】

春为苍天【言其色苍苍然生万物也】夏为昊天【言其气晧旰也】秋为旻天【言其情愍万物凋落也】冬为上天【言其时无事位上临下而已】

迎气五郊【祭祀志永平中采元始故事兆五郊于雒阳中兆】

迎春东郊【立春祭青帝句芒车服皆青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迎夏南郊【立夏祭赤帝祝融皆赤歌朱眀舞云翘】迎黄灵于中兆【先立秋十八日祭黄帝后土皆黄歌朱眀舞云翘育命】迎秋西郊【立秋祭白帝蓐收皆白歌西皓舞育命】迎冬北郊【立冬祭黑帝元防皆黒歌元防舞育命】

五方天帝【五帝座主五星俱在太微垣中夹黄帝而坐】

东方青帝灵威仰 南方赤帝赤熛怒 西方白帝白招拒 北方黑帝汁【音叶】光纪 中央黄帝含枢纽大宗伯祀昊天上帝注以天皇大帝为北辰耀魄

寳【六天之説出于纬书】

五帝【月令谓五人帝以配五方天帝】

太皥【春】炎帝【夏】黄帝【中】少皥【秋】颛顼【冬】

五神【同上】

句芒【春】祝融【夏】后土【中】蓐收【秋】元防【冬】

一气别为四

春为阳始阳始温温生物 夏为阳极阳极长物 秋为隂始隂始凉凉收物 冬为隂极隂极寒寒杀物

二至二分日景【周礼冯相氏以土圭立表冬夏致日春秋致月】

夏至景尺五寸【日南陆东井景短多暑】冬至景丈三尺【日北陆牵牛景长多寒此长短之极故言至也】春分秋分景七尺三寸六分【春分日西陆娄而月上于东井下于牵牛景朝多隂秋分日东陆角而月上于牵牛下于东井景夕多风此长短之中故言分也】

二至【淮南子】

夏日至隂乘阳【昼者阳之分阳气胜则日修而夜短】冬日至阳乘隂【夜者隂之分隂气胜则日短而夜修】

日至二山【同上】

冬至骏狼之山【南极山】夏至牛首之山【北极山】

四时【一嵗十二月分为四时】

春【正月孟春二月仲春三月季春为三春属木】夏【四孟五仲六季为三夏属火】秋【七孟八仲九季为三秋属金】冬【十孟十一仲十二季为三冬属水】 尚书五辰即木火金水旺于四时而土旺于四季也

四时成嵗【元命苞】

冬至百八十日春夏成 夏至百八十日秋冬成合三百六十日而嵗数举 周礼太史正嵗年以序事注中数曰嵗【十二月中气一周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朔数曰年【十二月朔一周三百五十四日】

四时叙事【周礼冯相氏】

春东作 夏南讹 秋西成 冬朔易

四时取火【司爟掌四时变国火】

春取楡柳之火 夏取杏之火 季夏取桑柘之火 秋取柞楢之火 冬取槐檀之火

四时别号【尔雅四时和为通正注尸子以为太平祥风】

春为生 夏为长嬴 秋为收成 冬为安宁

四气【同上四气和谓之玉烛】

春为青阳 夏为朱眀 秋为白藏 冬为英

四徳【春秋繁露】

春徳风【风不信则花蕚不茂生之徳废】夏徳暑【暑不信则草木不长长嬴之徳废】秋徳雨【雨不信则百谷不实收成之徳废】冬徳寒【寒不信则水土不坚安宁之徳废】

四【同上四时者天之四】

春者少阳之 秋者少隂之 夏者太阳之冬者太隂之

四府【皇极经世书昊天四府春夏秋冬之谓也】

春为生物之府 夏为长物之府 秋为收物之府冬为藏物之府

气盈朔虚之数【朱子曰嵗有十二月月有三十日三百六十日者嵗之常数也】

日与天防而多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者为气盈 月与日防而少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五百九十二者为朔虚

三时【左三时不害注】

春 夏 秋 又三时务农一时讲武【一时谓冬也】

五时【汉仪读五时令】

立春 立夏 大暑 立秋 立冬

八节【史律书八正之气】

立春 春分【啓】立夏 夏至【阳极隂生】立秋 秋分【闭】立冬 冬至【隂极阳生】

二十四气【十五日为一气二气为一月二十四气为一年】

立春【正月节】雨水【中】惊蛰【二月节】春分【中】清眀【三月节】谷雨【中】立夏【四月节】小满【中】芒种【五月节】夏至【中】小暑【六月节】大暑【中】立秋【七月节】处暑【中】白露【八月节】秋分【中】寒露【九月节】霜降【中】立冬【十月节】小雪【中】大雪【十一月节】冬至【中】小寒【十二月节】大寒【中】 汉初啓蛰正月中雨水二月节三统歴谷雨三月节清眀三月中后俱改

七十二候【五日为一候六候为一月七十二候为一年见周公时训后魏始载于歴吕氏春秋十二

纪礼记取为月令其上则见于夏小正】

东风解冻 蛰虫始振 鱼上冰 獭祭鱼 候鴈北 草木萌动【正月六】桃始华 仓庚鸣 鹰化为鸠鳦鸟至 雷乃声 始电【二月六】桐始华 田鼠

化为鴽 虹始见 萍始生 鸣鸠拂其羽 戴胜降于桑【三月六】蝼蝈鸣 蚯蚓出 王瓜生 苦菜秀靡草死 麦秋至【四月六】螳螂生 鵙始鸣 反舌

无声 鹿角解 蜩始鸣 半夏生【五月六】温风至蟋蟀居壁 鹰乃学习 腐草为萤 土润溽 大雨时行【六月六】凉风至 白露降 寒蝉鸣 鹰乃祭鸟 天地始肃 禾乃登【七月六】鸿鴈来 鳦鸟归羣鸟养羞 雷乃收声 蛰虫坯户 水始涸【八月六】鸿鴈来賔 雀入水为蛤 菊有黄华 豺祭兽草木黄落 蛰虫咸俯【九月六】水始冰 地始冻 雉入水为蜃 虹藏不见 天气上腾地气下降 闭塞成冬【十月六】鹖旦不鸣 虎始交 荔挺出 蚯蚓结 麋角解 水泉动【十一月六】鴈北乡 鹊始巢雉雊 鸡乳 征鸟厉疾 水泽腹坚【十二月六】

十嵗阳【尔雅】

太嵗在甲曰阏逢 乙曰旃蒙 丙曰柔兆 丁曰彊圉 戊曰着雍 己曰屠维 庚曰上章 辛曰重光 壬曰元黓 癸曰昭阳 史记甲曰焉逢乙曰端蒙丙曰游兆丁曰彊梧戊曰徒维己曰祝犂庚曰商横辛曰昭阳壬曰横艾癸曰尚章

十二嵗隂【同上】

太嵗在子曰困敦 丑曰赤奋若 寅曰摄提格卯曰单阏【一作亶安又蝉墕】辰曰执徐【一作除】巳曰大荒落【史作芒骆】午曰敦牂 未曰协洽【史作叶又作汁】申曰涒滩 酉曰作噩【史作鄂】戌曰阉茂【史作掩漠】亥曰大渊献

十月阳【同上】

在甲曰毕 在乙曰橘 在丙曰修 在丁曰圉在戊曰厉 在己曰则 在庚曰窒 在辛曰塞在壬曰终 在癸曰极

十二月名【周礼硩蔟氏书十有二月之号是也】

正月为陬 二月为如 三月为防 四月为余五月为臯 六月为且 七月为相 八月为壮九月为元 十月为阳 十一月为辜 十二月为涂 正月得甲曰毕陬二月得乙曰橘如三月得丙曰修防四月得丁曰圉余五月得戊曰厉臯六月得己曰则且七月得庚曰窒相八月得辛曰塞壮九月得壬曰终元十月得癸曰极阳十一月得甲曰毕辜十二月得乙曰橘涂周而复始

十二月律【阳月为律隂月为吕故曰六律六吕】

正月太簇 二月夹钟 三月姑洗 四月中吕五月蕤賔 六月林钟 七月夷则 八月南吕九月无射 十月应钟 十一月黄钟 十二月大吕

十二月卦

正月泰【干九三三阳温厚之气始于此】二月大壮【干九四四阳】三月夬【干九五五阳】四月干【干上九六阳温厚之气盛于此】五月姤【坤初六一隂始生】六月遯【坤六二二隂】七月否【坤六三三隂严凝之气始于此】八月观【坤六四四隂】九月剥【坤六五五隂】十月坤【坤上六六隂严凝之气盛于此】十一月复【干初九一阳始生】十二月临【干九二二阳】

十二月中星【月令言昏旦所中书言分至所中 朱子曰尧时星中至月令而差唐一行谓嵗差】孟春昏参旦尾 仲春昏弧旦建星 季春昏七星旦牵牛 孟夏昏翼旦婺女 仲夏昏氐旦危 季夏昏火旦奎 孟秋昏建星旦毕 仲秋昏牵牛旦觜觿 季秋昏虚旦柳 孟冬昏危旦七星 仲冬昏东壁旦轸 季冬昏娄旦氐

十二防【月令注】

孟春陬訾【日在营室】仲春降娄【日在奎】季春大梁【日在胃】孟夏实沈【日在毕】仲夏鹑首【日在东井】季夏鹑火【日在柳】孟秋鹑尾【日在翼】仲秋寿星【日在角】季秋大火【日在房】孟冬析木【日在尾】仲冬星纪【日在斗】季冬枵【日在婺女】

轩辕十二次【世纪黄帝受命推分星次以定律度】

自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一名须女曰星纪之次于辰在丑谓之赤奋若于律为黄钟斗建在子今吴越分埜【释名吴虞也太伯让位封之虞志也越国度越礼义无所拘也】其自婺女八度至危十六度曰枵之次一名天鼋于辰在子谓之困敦于律为大吕斗建在丑今齐分埜【释名齐齐也地在渤海南渤齐之中也】自危十七度至奎四度曰豕韦之次一名娵訾于辰在亥谓之大渊献于律为太簇斗建在寅今卫分埜【释名卫卫也立武庚为殷后设三监以守卫也】自奎五度至胃六度曰降娄之次于辰在戌谓之阉茂于律为夹钟斗建在卯今鲁分埜【释名鲁鲁钝也国多山水民性朴鲁也】自胃七度至毕十一度曰大梁之次于辰在酉谓之作噩于律为姑洗斗建在辰今赵分埜【释名赵朝也本小邑朝事于大国也】自毕十二度至东井十五度曰实沈之次于辰在申谓之涒滩于律为中吕斗建在巳今晋魏分埜【释名晋进也其土在北有事于中国则进而南也又取晋水以为名其水迅进也】自井十六度至柳八度曰鹑首之次于辰在未谓之叶洽于律为蕤賔斗建在午今秦分埜【释名秦津也其地沃有津润也】自柳九度至张十七度曰鹑火之次于辰在午谓之敦牂一名大律于律为林钟斗建在未今周分埜【释名周地在岐山南其山四周也】自张十八度至轸十一度曰鹑尾之次于辰在巳谓之大荒落于律为夷则斗建在申今楚分埜【释名楚辛也其地人性急数有战争辛楚也】自轸十二度至氐四度曰寿星之次于辰在辰谓之执徐于律为南吕斗建在酉今韩郑分埜【释名郑町也其地多平町町然也】自氐五度至尾九度曰大火之次于辰在卯谓之单阏于律为无射斗建在戌今宋分埜【释名宋送也地接淮泗而东南倾以为殷后若云滓秽所在送使随流入东海也】自尾十度至斗十度百三十五分而终曰析木之次于辰在寅谓之摄提格于律为应钟斗建在亥今燕分埜【释名燕宛也北方沙漠平广此地在鹿山南宛然以为国都也】

十二月建【淮南子以斗柄初昏所指言之】

正月招摇指寅 二月指卯 三月指辰 四月指巳 五月指午 六月指未 七月指申 八月指酉 九月指戌 十月指亥 十一月指子 十二月指丑 汉志闰月无中炁斗斜指两辰之间

建除十二辰【同上】

如寅为建则 卯为除 辰为满 巳为平【主生】午为定 未为执【主陷】申为破【主衡】酉为危【主杓】戌为成【主少徳】亥为收【主大徳】子为开【主太嵗】丑为闭【主太隂依次直日】

十二宫分

寳瓶【子】磨蝎【丑】人马【寅】天蝎【卯】天秤【辰】双女【巳】狮子【午】巨蟹【未】隂阳【申】金牛【酉】白羊【戌】双鱼【亥】

十二时【左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又曰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日出禺中阙者尊王公也】夜半【子皁】鸡鸣【丑士】平旦【寅卿】日出【卯阙】食时【辰公】禺中【巳阙】日中【午王】日昳【未台】晡时【申仆】日入【酉僚】黄昏【戌隶】人定【亥舆】

六时

寅 卯 巳 午 申 酉

百度【乐记百度得数而有常注百刻也尚书纬谓刻为商士昏礼日入三商为昏】

每日十二时 每时八刻二十分 每刻六十分

三统

黄钟为天统【十一月】林钟为地统【六月】大簇为人统【正月】

三正【三代迭用自汉武帝后皆用夏正建寅为嵗首】

子为天正【周建之】丑为地正【商建之】寅为人正【夏建之】 甘誓怠弃三正谓天地人之正道

三微【三正记不以二月后为正者万物不齐莫适所统故必以三隂之月也】

十一月【阳气始养根于黄泉之下万物皆赤赤者盛阳之色也故周为天正色尚赤】十二月【万物始芽而白白者隂气故殷为地正气尚白】正月【万物始孚甲而出皆黑人得加功故夏为人正色尚黒】

三长月【长音丈俗忌此三月不上官】

正月【寅】五月【午】九月【戌】

三令节【贞元中诏以此三日百寮胜地追赏为乐】

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日【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

三朔

平眀【夏用之】鸡鸣【商用之】夜半【周用之】

五际【诗内隂阳终始际防之嵗】

卯 酉 午 戌 亥

三朝【又曰三始元旦也】

嵗之朝 月之朝 日之朝

四始【汉书四时之始】

正月 朔 嵗首 立春

四君【天文志凡嵗媺恶谨嵗始】

冬至日 腊眀日 正月旦 立春

三伏【四时代谢皆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立秋金代火金畏

火故遇庚必伏】

初伏【夏至后第三庚日】中伏【第四庚日】末伏【立秋后初庚日】

祖腊二日【髙堂隆议王者各以所行之盛而祖以其终而腊】

水行之君子祖辰腊【水始于申盛于子终于辰】火行之君午祖戌腊【火始于寅盛于午终于戌】木行之君卯祖未腊【木始于亥盛于卯终于未】金行之君酉祖丑腊【金始于巳盛于酉终于丑】土行之君戌祖辰腊【土始于未盛于戌终于辰】 汉火徳【故午祖戌腊】魏土徳【故戌祖辰腊】晋金徳【故酉祖丑腊】

三代腊日【风俗通腊者猎也猎取禽兽以祭先祖也或曰接也新故交接狎猎大祭以报功也】夏曰嘉平 殷曰清祀 周曰大蜡 汉改曰腊

三傩【周礼方相氏】

季春命国傩【九门磔禳以毕春气】仲秋天子乃傩【以达秋气】季冬命有司大傩【出土牛以送寒气下及民庶皆得傩也】

冬三至【三礼义宗】

隂气极至 阳气始至 日行南至

冬三极

昼漏极短 去极极逺 晷景极长

三余【董遇力学常以三余读书】

冬者嵗之余 夜者日之余 隂雨者时之余

五夜【周礼司寤氏掌夜时注夜有五更亦曰五鼓】

甲夜【一更】乙夜【二更】丙夜【三更】丁夜【四更】戊夜【五更】

三澣【即上中下三旬盖本唐制十日一休沐而袭之也】

上澣 中澣 下澣

浃旬浃辰【浃周徧也】

十日干一周故言浃旬 十二日支一周故言浃辰

甲庚三日【易本义甲日之始事之端也庚更也事之变也】

蛊先甲三日【辛也前事过中而将壊则可自新以为后事之端】后甲三日【丁也后事方始而尚新便当丁宁以监前事之失】防先庚三日【丁也所以丁宁于其变之前】后庚三日【癸也所以揆度于其变之后】

六日【淮南子髙诱曰迁六日今年以子冬至后年以午冬至陆倕刻漏铭六日无辨五夜不分】冬至子午 夏至卯酉【冬至加三日则夏至之日也】嵗迁六日周而复始

七日来复【易本义自五月姤而一隂始生至此七爻而一阳来复】

姤【午一隂坤初六】遯【未】否【申】观【酉】剥【戌】坤【亥】复【子一阳干初九】

一之日二之日七月九月【王氏诗义四月正阳亦言月隂始于四月生于五月也】七月九月隂生矣则言月 一之日二之日阳生矣则言日【与易临至于八月有凶七日来复同意】 按诗传一之日周正月建子也二之日殷正月建丑也三之日夏正月建寅也四之日周四月夏二月建卯也

元日元辰【南齐礼志亥者辰之末故记称元辰曰吉亥】

郊天阳也故以元日祈谷 籍田隂也故择元辰躬耕 月令章句日榦也辰支也有事于天用日有事于地用辰

天地三变【天官书】

三十年一小变 百年中变 五百年大变 左十二年为一终【一星终也】

三古

上古【伏羲时】中古【周文王时】下古【孔子时】

万物三嵗而发【越絶书倪计内经】

太隂三嵗处金则穰 三嵗处水则毁 三嵗处木则康 三嵗处火则旱

百六阳九【道迹经言】

阳九者天旱海涌而陵焦 百六者天水海陆而陵渊 洪景卢续笔云以歴志攷之其名有八初入元百六曰阳九次隂九又次隂七阳七隂五阳五隂三阳三皆谓灾嵗大率经嵗四千五百六十而灾嵗五十七以数计之每八十嵗则值其一则阳九即当承百六而言灾嵗盖不止阳九也 攷王湜太乙肘后备检云凡四百五十六年而一阳九二百八十八年而一百六阳九竒数也为阳数之穷百六偶数也为隂数之穷皆所谓厄防也与景卢所记不同而有理

读书纪数略卷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