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康熙天台县志

天台县志卷之一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沿革 星野 疆域 山川 形胜 风俗

周礼,职方氏掌天下之地图,於以辨其材用,物其土宜,知其利害,达其志而通其欲,齐其政而修其教,诚重之矣。天台古扬州地,分邑始自东汉,虽斗绝一隅,而名胜甲于两浙,群山映带,众水环流,不特人材蔚起,即神仙亦往往窟宅其中,洵海内之神皋也。然地无变易,而俗有更张,为政者所宜急,讲为志舆地。

沿革

秦裂封建为郡县;隋废诸郡以州治民;宋分天下为十五路;明建两京,分十三省道。此沿革之大都也。邑自始丰析县来,或隶会稽,或隶东阳,或隶永嘉、章安。名与地,代有更易。今按以年表,详一邑分合之由,俾有所考云。

天台县:按旧《图经》云,在梁时曰“天台”,盖以其山,上应台星而名也。《方外志》:“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周回八百里,自神迹石延袤,国清、赤城、桐柏、至于华顶,皆名天台,实一邑诸山之总号。”而天台名县,则自宋建隆始。

历代

夏:禹贡扬州域。

春秋战国:越。春秋时属越。周烈王三十五年,楚灭越,尽取其地。属楚。

秦:闽中郡地。始皇二十四年灭楚,以其地为闽中郡。

汉高祖:东瓯郡地。闽君摇,率越人佐汉伐秦,因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六年改为荆国;十二年更名吴。封刘濞为王,地属焉。

景帝:三年,吴王濞反,寻诛,复东瓯。

武帝:会稽郡地。建元元年,濞子驹,怨东瓯杀其父,走闽越,劝之击东瓯。帝遣严助发兵救之,闽越引去。东瓯乃举国走江淮间,以其地为回浦县,属会稽郡,为东部都尉。

东汉光武:改回浦为章安县。

顺帝:永建四年,析东瓯乡置永宁县。

献帝:兴平间,析章安、永宁,置松阳、始平二县。始平置邑始此,隶会稽郡。

吴:临海郡地。太元二年,以会稽东部立临海郡,属扬州。

晋武帝:太康元年,改始平为始丰,隶临海郡。

穆帝:永和三年,析始丰之西南,置乐安县。

宋孝武:东扬州地。孝建二年,析扬之五郡为东扬州,始丰隶焉。

梁武帝:赤城郡地。改东扬州为赤城郡,始丰隶焉。

陈后主:章安郡地。至德元年,置章安郡。

隋文帝:永嘉郡地。开皇九年平陈,废章安为永嘉郡,废始丰为临海县,隶于永嘉。

炀帝:海州地。大业四年,废永嘉郡立海州。

唐高祖:武德四年,复置始丰,隶海州。八年废,入临海。

太宗:贞观六年,改隶括州都督府,八年复置始丰。

肃宗:上元二年,改始丰为唐兴。

后梁:开平三年,改唐兴为新兴。

后唐:同光初,复为始丰。

后晋:天福初改始丰为台兴。

宋:建隆四年,改台兴为天台。

元:台州路。仍为天台,属台州路。

明:台州府。洪武初,改台州路为台州府,天台属焉。

国朝:仍明旧。

按《图经》云,在梁曰“天台”。查《文献通考》,及舆地诸志,皆然。明《一统志》亦载五代梁时改天台县。观此,则“天台”名县,非自宋始也,明矣。乃《赤城旧志》则曰:“《图经》谓梁时改天台,考五代史,无之,至宋建隆初,改名天台县。”而《赤城新志》、《天台旧志》,俱从其说。今亦仍焉。未知孰是。谨识以备参考。

星野

天官家分星野者,备矣。乾象推迁,前后或有差殊。惟唐一行“两戒”之论独精。牵女去南河浸远,自豫章、会稽,逾岭徼,为越分邑,属越支。委其山顶戴三辰,当牛女之次,上应台垣,故名。第眇兹弹丸,大不过稊米耳,而休咎之征,占星者可按度而稽也。今博采列乘,附之于左。

黄帝分星次,斗十一度终婺女,七度曰“须女”,曰“星纪”,于辰为丑,谓之“赤奋”,若于律为“黄钟”。【杨氏注: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赤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个等分,叫做星次。十二次的名称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相传为黄帝所定。星纪,星次名,十二次之一,与十二辰之丑相对应,二十八宿中之斗、牛二宿属之。】

《周礼》保章氏云,星纪吴越也。

《史记·天官书》,二十八舍主十二州,吴越之疆,候在荧惑,占于鸟衡。(《正义》云:荧惑、鸟衡,皆南方之星,《汉书·天文志》同。唐《天文志》星纪鹑尾,以负南海,其神在于衡山,荧惑位焉。本思注云:负者以其在云汉之阴也。)

扬州地理,吴地斗分,越地牛女分。

范晔曰:“星纪起斗十一度,终婺女七度,于辰为丑,吴越分野。”

蔡邕分星次,斗六度至须女,谓之“星纪”,大雪冬至居之,吴越分野。

皇甫谧《帝王世纪》云:“星纪自斗十一度至女七度,吴越分。”

《隋书》云,扬州于禹贡为淮海之地,在天官南斗十二度至须女七度,为星纪。于辰为丑,吴越分。

唐一行分星次,分野南斗、牵牛,星纪之次也。南斗在云汉下流,当江淮间,为吴分。牵牛去南斗寝远,故其分野自豫章,东达会稽,南逾岭徼,为越分。

宋南朝《天文志》,天市垣二十二星,东南各列十一星,其东垣南第六星曰吴越。

《元纪》曰:斗四度三十六分六十六秒外,吴越分,星纪之次。

明清类分野书,吴分野斗、牛,在丑。自牛二度至女一度,属吴越。

彊域

惟王建国,辨正方位,设官分职,以为民极。盖画疆而理,民之所为不扰也。慎封守,勤抚字,非良司牧事哉。天台为一郡襟领,四隅皆穹山峻崖,易滋伏莽。绸缪安辑之计,不容疏也。

天台县广二百二十九里,袤七十二里。东至宁海县界四十六里,以筋竹岭为界,自界至县八十里。南至临海界二十五里,以杜潭岭中分为界,自界至县六十五里。西至金华府东阳县界一百八十三里,以大盆山为界,自界至县七十五里。北至新昌县界五十里,以石垒岭为界,自界至县七十五里。东南至临海县界四十里,以黄振岭为界,自界至县七十里。西南至仙居县界一百里,以紫箨山为界,自界至县八十里。西北至新昌县界五十里,以关岭为界,自界至县七十里。东北至灵墟六十里,其绝顶东可望沧海。陆路东南至台州府九十里。西北至新昌县一百二十里。至浙江省城五百里。至京师五千九百八里。

水路,东南由始丰溪四十七里入临海县界,又七十里至台州府止。通竹筏,不可行舟。

山川

天台古称山水窟。山之卓然特著者,兴公一赋,约略尽之。群流萦洄如带,浅而漱,石明沙深而渟膏蓄黛,水亦往往争奇矣。故贤豪蔚起,彪炳史乘者,未易更仆数。而高人逸士,佛子仙流,咸托迹焉。爰按郡邑旧志,胪而列之,以备胜览。

天台山,在县北三里,自神迹石延袤,国清、赤城、桐柏,至于华顶,皆名天台,实一邑诸山之总号。旧志载陶隐居《真诰》云:“高一万八千丈,周回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当牛斗之分,上应台星,故曰天台。一日大小台。”《舆地志》云:“天台山一名桐柏,众岳之最秀者也。”徐灵府记云:“天台山与桐柏接而少异,或又号灵越。”晋孙绰尝作《天台山赋》,台山之名天下,自此始。《一统志》云:“山去人不远,路由福溪,水险而清。前有石桥,广不盈尺,长数十丈。下临绝涧,惟忘其身,然后能济。济者梯岩壁,援藤葛,始得平路,见天台山蔚然奇秀,双列于青霄,上有琼台玉阙、天堂碧林、礼泉仙物毕具也。”

赤城山,在县北六里,一名“烧山”,曰“消山”。石皆霞色,望之如雉堞,因以为名。山之麓,有穴极深广,晋义熙初,僧昙猷造寺,号“中岩”。齐僧慧明复就塑一佛,名卧佛。又有岩二,曰“结集”,曰“释签”,盖灌顶、湛然遗迹也。西有玉京洞,北有金钱池,相传昙兰憩此诵经,有神献金钱,僧弃池中,故名。绝顶有浮屠七级,下有昙猷洗肠井,今井边犹生青韭,即其验也。大抵皆峭壁不可登。上有仙人井,飞流喷沫,冬夏不竭。或曰,“释签”当作“释笺”,以湛然居岩中解释天台教而名;“结集”以灌顶裒集天台山教,未详孰是。

桐柏山,在县西北二十里十二都,七十二福地之一。由清溪迤北而人岭,路九折,至洞门一望,佳景豁然。道观屹处其中,唐司马承祯隐此。旧《图经》,“周灵王太子晋主金庭、治桐柏山。”即此也。

琼台双阙两山,自桐柏西北行二里,至元应真人祠,取道仙人迹,经龙潭侧,凡五里,至琼台。转南三里,至双阙。皆翠壁万仞,森倚相向。宋祥符中,山人张无梦结庵于此。徐大受山行摘句云:“大壑之心,琼台突起,岚光破绿,状如削爪,下俯百丈龙湫,心悸骨惊,不可近视。沿流五里至双阙,幽花凝岸,苔茵布石,仙家之奇观也。”

瀑布山,一名紫凝,在县西四十里三十二都。山有瀑布,垂流千丈,遥望如布。陆羽记云:“天下第十七水”。盖与国清、福圣二瀑为三,其山产大叶茶。《志要》云:“福圣之瀑布,源出桐柏山金涧二井之泉,悬流数百尺,落于万仞之崖,冬夏不竭。远而望之,莹白如练悬挂,隐映于苍岸翠壁之间,卒然一视,恍若天河之倾泻也。”

石桥山,在县北五十里十五都,两山相并,连亘一百里,旧传五百应真之境。有石梁架两崖间,龙形龟背,广不盈尺。其上双涧合流,泄为瀑布,西流出剡中。下临万仞,飞泉回射,危滑欹侧,状如横虹,且多莓苔,甚滑,过者目眩心悸。按《赤城旧志》云,凡往来人供茗,必有乳花效应,或宝炬金雀,灵迹梵响,接于见闻云。

东横山,在县东十里八都、九都界,以其横据县东,故名。状如覆舟,旧名覆舟山。四面迥绝,无所连接。神邕《山图》谓为台山之脚。其上坦夷,可三十顷,中有三泉,冬温夏洌。侧有古净池,今芜没。山南尽处,有石如妇人,旧称为“新妇岩”。山足相传下有石鸭,谶云:“水打石鸭头,此地出公侯。”又云:水打鸭头穿,天台出状元。”毎溪流逼向此山下,则有显宦(见《志要》)。其山顶方阔,万历九年,知县毛鹤腾建丹丘台。

九峰山,在县西北十五里十三都,其峰有九。徐灵府《小录》云,瀑布寺前有九峰,盖台山之枝干,旧名“九陇”,王羲之与支遁常游焉。唐天宝六年改九峰,神邕《山图》云,此尝创桐溪寺。

凤凰山,在县东十里六都。《志要》云,山形似凤者三。故其地亦名“凤林”。崖上有仙人掌迹,甚巨。南有钓鱼台,及吕洞宾所游之地,名为“吕道岸”。其地夏日蚊蝇不入,所产艾草入药最佳。

苍山,在县东四十里五都。神邕《山图》云,其山凌映桐柏,绝顶睇沧海,以其苍苍接汉,故名。古经云,其山鸣吼,必有大风雨。神邕以桐柏接宁海界,在县东极处,非今置观之桐柏也。

寒岩山,在县西南七十里三十六都,因寒山子得名。前有盘石,曰“宴坐峰”。上有石室,旧名“拊石洞”。后米公芾题曰“潜真”。四山环峙如郛郭,上矗云汉,其下嵌空置佛屋,不用瓦覆。由宴坐西,有石梁可数尺,架两崖间,险峻不可陟。南有泉如屋溜,寺僧縻竹缏引之。前距山腹一里,有道人洞。转西二里,乱石洒流岩窦间,散若虬髯,因号“龙须洞”。台山绝胜处也。《临海记》云,石室前有立石,参差五色,远望如绶带,旧传为绶带山产石髓、石脂。绝杪有仙石棺。

明岩山,在县西七十里三十三都,旧名暗岩。岩之前峭壁屹立,势摩穹苍,亦号“幽石”。其下窍穴逶邃,日光穿漏。中有僧全宰栖真洞。转北数步,怪石森然,上有两峰倒侧,号“合掌岩”。西有泉,蔽岩而下,涣若垂箔,寺僧亦用竹缏引之,从高下坠,号曰“水索”。由寺北扪萝而下,至重岩,盘石品列,即三隐咏叹之地。常有光如月,号石月。寺东有响岩,击之,声铿然。寒山子诗所谓“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是也。

大盆山,在县西一百八十里三十七都。西接东阳,南界仙居,遥望山形如覆盆,故名。

天柱山,在县西九十里三十六都,南有黄水峰。

方瀛山,在县西北二十八里十二都。由桐柏北上一峰,可五里许。上有平田十余亩,间以陂池,前眺苍峰,后即云盖峰。唐长庆中,徐灵府居此,因赐今名。

系船山,在县东四十里一都南阳,旧传古煎盐处,有石盘柱尚存。有巨石横亘,海波沃日,舟人常系缆于此,邑志一名髻山。《赤城旧志》又有髻山在县东四十里,以其形如髻然,故名之。

司马悔山,在县北一十三里十都。道书,此为第十六福地。旧传,司马承祯应召至此而悔,因以为名。又《云笈七签》载,“司马悔山在台州府天台山北,李明仙人所治之处”。

始丰山,在县西南十五里十九都。旧以状类盘龙名龙山。唐天宝中更今名。

折山,在县西十六里十六都。神邕《山图》云,其山峭崿险折,而中峰拔立孤秀。旧传王乔控鹤于此,又名鹤峰。

鼻山,在县西南一十五里二十三都,以形名,载《唐书·地志》,下有龙湫,旱祷常应。

土墙山,在县西五十里二十七都,屹若墙立,故名,见《唐地理志》。

峇山,在县西五十里二十九都。旧志云,在西南一十五里,盖误。

甑山,在县西三十五里二十五都。下有钓矶石。

松山,在县东南四十里二都。

担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二十四都。

招贤山,在县东四十五里一都,又名双峰山。

焦山,在县西南六十里三十四都。

灵墟山,旧志,在县北三十里十一都,白云先生隐处。《图经》云,在县北六十里,盖七十二福地之一。

八峰山,在县西北六十里十五都,中有万年寺,所谓八峰:明月、婆罗、香炉、大舍、铜鱼、藏象、烟霞、应泽是也。

牛游山,在县东五十里四都,东岩有片石似牛游,形成窝。旧传神牛浴此,蹄迹跧痕尚在,俗呼为“石牛游”。

覆盆山,在县东四十里一都,顶平,东西二隅有二井。地理家以为,台郡临海山川之美,皆是此胚胎,迤衍发秀,其说所谓“覆盆孕秀”是也。

亭山,在县东三十里二都。

接石山,在县东四十里一都。

宝华山,在县东三十里四都,产花乳石,色如玳瑁,莹润坚洁可爱。李德裕《谢寄石》诗:“闻君来奇石,翦断赤城霞”;宋林逋《谢天台僧寄石枕》诗:“断石自何许,枕之怀赤城”,皆谓此也。稍西有云顶庵,距山足一二里,有峦岫如带,与溪流俱西向,环拱县境,因名“带横”。相传其地,唐时有王尚书居于此。见《范志》。

银山,在县南十里二十都,宋元祐间因矿发,故名。后因凿山压死人众,烧炼无银,遂废。万历二十六年,凡旧矿处,朝廷悉令开采;四月初四日,太监曹,委官来凿此山,无银。堪舆家先言,此山居午,动必致火;五月间,县东南果被火灾。本年八月,复委官开采,仍无银。二十七年闰四月,太监刘,同本府黄二守,督工深入取砂面,烹亦无银而止。

菡山,在县西六十里三十五都。

大淡小淡二山,在县南二十里七都,峰势联接,周回三里。

龟山,在县南五里,山形类龟,下有潭极深,大旱不竭,有鱼虾之利。

鲤山,与龟山相近。

淡山,在县西七十里三十五都。

雷马山,在县西九十里三十五都。

方山,在县西六十里三十五都。《志要》云:“其山高峻千余丈,山麓周围十五里,自足至顶皆方,故名。”远望山之右有匼溪茁,左有甑山,万此居其中。巅有庙镇之。

白衣山,在县西五十里三十二都,上有白衣殿。

茶山,在县西八十里三十三都。

聚青山,在县西五十里三十二都。

儒堂山,又名宰山,在县西四十里三十都。

凤山,又名赤山,在县西四十里二十七都。

鹧鸪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十五都,中有龙湫。《志要》云:“常有鹧鸪鸣。”故名。

独山,在县西六十里三十四都。

千佛山,在县西五十里二十九都,山足有寺,名广严,周围佛刹,峰峦叠嶂,层出其上,故名。

断桥山,在县北七十里十一都。自石桥沿涧行,可十五里,则一石梁中断,因以为名,即小石桥也。下临危涧,乱石棋布,有龙湫、龙拖石。邑人罕至。

妙山,在县东一百步,延袤一里,旧为城隍庙。宋曹勋建佑圣观,境民崇奉,香火不废。旧有公馆,改为社学,钟楼在其上,俱废。山周围皆民赁以居。登山一望,则一邑之景致,尽在目中。盖邑之镇山也。万历乙亥年,令黄道年于东边建立“志学书院”;己卯年,令岳如厚改门;辛卯年废,故址尚存。戊戌火焚钟楼,遗铜五百斤,存县库。国朝康熙十三年,令赵廷锡复造钟楼;二十一年四月,城东火灾,折毁。

金墩山,在县西北三里。《志要》云,乃赤城山南行支垅,盘曲以翼县治。盖妙山、东横山夹辅邑东,此山在西,苍山蔚盆于左,赤城辉映于右,邑后诸山高厚峻极,而邑前面诸山呈秀争妍。邑治街巷,横列三数,成乾卦之象也。

蔓萝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十都。

箕富山,在县东十五里西岙。

华顶峰,在县东北六十里十一都,天台第八重最高处。旧传,高一万八千丈,周回一百里;少晴多晦,夏犹积雪;中有洞,石色光明。登绝顶降魔塔,东望沧海,弥漫无际,号“望海尖”,可观日之出入。下瞰众山,如龙虎蟠踞、旗鼓布列之状。草木薰郁,殆非人世。智顗与白云先生思修于此。有葛玄丹井、王羲之墨池、李太白书堂。

玉霄峰,在县北三十五里,即洞天宫,重崖叠嶂,松竹葱蒨,且产香茅。直南巽隅,两石对峙如门扉,号“小桐柏”。

玉笥峰,在银山顶,号“金箱玉印”。

五峰,在国清寺侧。正北曰八桂,东北曰灵禽,东南曰祥云,西南曰灵芝,西北曰映霞。前有双涧合流,南注大溪。《九域志》以齐州灵岩、润州栖霞、荆州玉泉、并国清为四绝。

水垲西峰,县北二十里,僧普岸所栖。

紫凝峰,县西三十五里,智顗诵经,有紫云绕护,故名。

大雷峰,县北大慈寺主山,东有蜜蜂洞在焉。

九折峰,在县东北三十里十都,智顗宴坐立道场处。孙绰所谓“既克隮于九折,路威夷而修通”是也。

莲华峰,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十三都,以状如莲花,故名。

通元峰,在县北六十里十一都,僧德韶尝卓庵于此。

香柏峰,在县北六十里十一都,以山多柏木,故名。四望阴崖,垂磴万仞。

列秀峰,在县西北六十五里,万年寺西。

芦峰,在县西九十里三十七都,净慧寺前。旧传葛玄植芦于此。下有芦洋、芦坑。

浙峰,在县西九十里三十二都,一作岊崷。又有匼崷,在县东四十里;胡崷,在县西北四十五里。俱见《范志》。

菡溪峰,在县西五十里三十一都,又名翠岩,四面悬绝,峰顶坦平,桃竹秀丽。

华琳峰,在县西北一十八里十二都。

香琳峰,在县西北三十里十二都。

玉泉峰,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桐柏观前。

瑞云峰,亦在观前。

紫霄峰,在福圣观前。

卧龙峰,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桐柏山之侧。

香炉峰,在县东北五十里十一都,以日出有紫烟,故名。

蒸饼峰,在石梁北出根子。昔僧昙猷欲渡石梁,访方广寺,有石如屏梗之,号蒸饼。

白云峰,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十二都,太平兴国寺侧。

大隐峰,未详处所。宋钱厚之建双清堂于其下,王铚为记。

瓐峰,在县南十里二十都。

玉女峰,在县二都。

白郎岩,在县西北三十里十四都,齐僧普耀自辽东憩此。有神号“江白郎”告曰:“此吾所居,以师有德业,推以相奉。”故建寺,号曰“白岩”。唐长庆四年,令白余丰首祷雨焉,时有异物似龙,自穴而出。至宝历初再祷,亦然。王展为之记。

百丈岩,在西北二十五里崇道观西北,与琼台相望。峭险束隘,四山墙立;下有龙湫,翠蔓蒙络;水流声潨然,盘涧绕麓,入为灵溪;由高视下,凄神寒骨。北望石口,牙然如张颐,亦号狮子岩,有石床可盘踞。

狮子岩,在系船山北口,呀然如狮子,故名。下临小溪,险峻不可陟,惟可仰视。有石棺、石柜、石炉之属。旧传,天台本东海岛屿,理或有之。东望有小亭,即龙祠。

翠屏岩,在县南二十五里二十一都八峰山上,下有龙湫。《志要》云:“山形壁立如屏,故名。”远望山势,中平如案,两端略起,似展诰轴,又名“展诰屏”。

曹家岩,在县西三里二十都,有灵康行祠,今废。旁有小湫,旧名“五龙潭”。

龟岩,在县南五里阐法寺侧,三岩相连,其上如一元。至元中,忽一日雷雨,有声轰然,旦视之,其岩左胁横裂,阔十数丈,深不可测。

宝陀岩,在县北二十里十一都。

舍身岩,在县北五十里石桥侧。

佛岩,在县南一十里二十都,峭壁屹立如大屏,其色丹赭,号“小赤城”。

佛岩,在县西三十里二十二都,旧传野燎至此自灭,见有泗洲小像,遂立祠,号曰“佛岩”。

隐身岩,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桐柏观。

隐岩,在县北三十一都神迹石之东,夏赤城有《得隐岩记》。

麻姑岩,在县南二十五里,一名“仙姑岩”。

灵岩,在县西五十里三十二都,岩洞虚逈,有石如案。与浙崷山相连。中有小屿,号曰“文屿”,左右鱼石,盘列映带。

响岩,在县东七里,人呼之辄应。

大小石锁岩,在县西北一十五里福圣观西,盘接峭峻。旧传,其地积阴,夜闻呻吟声,云是冥司拷掠之所。按唐裘甫作乱,王师会战于此,岂死者之精魄未散而然耶?

凿字岩,在县北三里十一都,岩上有“万松径”三字,各广八尺。不知何时所凿。由岩至国清,两行昔列大松,今无。

鹰嘴岩,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二十三都。

拾得岩,在国清寺,传寒山子拾婴孩于此,即名拾得。

乌石岩,在县北五里十二都赤城南,又名乌岗。

顾儒岭,在县东一十五里十都,旧名东峁,有顾欢读书堂故址。

八桂岭,在县北五十里十一都,孙绰赋所谓“八桂森挺以凌霜”。

察岭,在县北五十里,与金地岭接,汉高察所隐,有读书堂故址。

金地岭,在县北十五里十一都金钱池侧,一名佛陇峰。见《传灯录》。

银地岭,在县北二十里十一都,即定光佛示智顗处。见《传灯录》。

杜潭岭,在县南二十五里,与临海分界。

黃振岭,在县东四十里,与临海分界

关岭,在县西四十五里十五都,与新昌分界。上有朱叶三侯王庙,有司新任经此者,必祀之。宋令郑至道去任,邑人至此攀恋不忍舍,因留家焉。今其苗裔犹有存者。岭侧郑公祠,肖像其中。前有松关留郑坊。

筋竹岭,在县东四十六里五都,与宁海分界。又二十七都有筋竹岭。

伏虎岭,在县西十五里。

白水岭,在县西二十里十三都。

黄坛岭,在县南二十五里二十一都。

斜岭,在县西四十里二十七都。

石壁岭,在县西四十五里二十七都。

罗公岭,在县北五十五里十一都。

盘来岭,在县西北五十里十五都。

鎗旗岭,在县西七十里,三十五都。

梅枝岭,在县东八十里。

摘星岭,在县北一百里。

山隍岭,在县东三十里三都。

兴化岭,在县东四十五里一都。

横山岭,在县南十里八都。其麓有铺。

峤岭,在县西七十里三十六都。

王顾岭,在县西九十里三十七都。

金筻岭,在县西四十里二十七都。

乌岩岭,在县西四十里二十八都。

王会岭,在县西北五十里二十七都。

牛石岭,在县西北七十里十五都。

罗汉岭,在县西北六十里万年寺东南。《赤城旧志》云:“岭有巨杉偃蹇,大百围,凡供养五百大士必于此”。

桐柏岭,在县西一十五里十二都。

洞天岭,在县西北三十里十二都桐柏山上。

魏岭,在县东北三十里天封之外,旧产茶。

招隐岭,在县东北五十里十一都,昔顾欢招同郡人杜京产隐此。

庵头岭,在县西南十二里,二十三都。

孟湖岭,在县西六十里三十二都。

蒲棚岭,在县西南七十里三十二都。

牛路岭,在县西五十五里二十七都。

玉京洞,在赤城右胁,盖十洞天之第六,茅司命真君所治。或号太上玉清天,或号玉真清平天,或号上清玉平天。按道书云:“天尊在玄都玉京山说法,令众仙居此”。又《会稽记》云:“赤城山有玉室璿台,许迈尝居之,因与王羲之书云,自天台山至临海,多有金台玉室,仙人芝草。”《赤城事实》又载:“晋柏硕因驰猎深入,见其中有名花异草,香气不凡”。又徐灵府《小录》云:“其下别有洞台,方二百里,魏夫人所治,南驰缙云,北接四明,东距溟渤,西通剡川,中有日月三辰、瑶花芝草”。自晋、宋、梁、隋,暨唐天宝,尝以日中星鸟望秩兹山。今洞口有石刻“玉京”二大字,旁无年月可考。宋咸平天圣中,屡投金龙玉简,今湮塞。侧有道人洞,其中三石穴,险不可入。

刘阮洞,又名桃源洞,在县西北二十里十四都护国寺东北。先是汉永平中,有刘晨、阮肇入山采药,失道,见桃实食之,觉身轻,行数里,至溪浒,有二女方笄,笑迎以归。留半载谢去,至家,子孙已七世矣。宋景祐中,僧明照亦因采药,见石桥跨水,有二女戏水上,恍如故事焉。乃疏凿为亭,植桃纷拥。元祐二年,邑令郑至道始凿山开道,夹岸植桃数百本,仍即景物之胜,随处命名。攒峰叠嶂,左右同拥;中有涧流,随山曲折;水穷道尽,则有洞潜通山底,深不可测。其林木瑰异,殆不类人间。乃即山石为址,结亭其上,榜曰“浮杯”。郑因为记。

丹霞小洞,在县西北一十五里福星观东北。旧传葛玄炼丹于此。有仙人拍手岩。唐刺史柳泌于此修药,有故址在其下。

盖竹洞,在石桥侧。宋宪使何称尝梦游其地,访之不得。嘉泰元年,邑令丁大荣因祷雨得之。洞深三丈余,中有二硖,穹窿幽邃,下视攒峰叠幛,如列翠屏。

坐禅石,在县西北三十五里慈云寺东。旧传,有寿禅师宴坐于此。

鸡笼石,在县东八里九都,以其状名。

抛陀石,在县西一十五里十三都何方,俗传仙人自担石山掷此。

盘陀石,在县东北五十里天封寺。

担石,在县东十三里六都,其石长十丈,倚岩如担,下有二巨石在水滨,故名。

神迹石,在县北二里九都,石上有大人迹,乡人立庙于上。

鬼叠石,在姚家山上,高数十丈。俗传,一夕仙人累积而成。又名仙叠石。

县前大溪,在县南五十步,源出东阳县界,以其受始丰、青溪、桐柏、国清众流,暴涨势甚汹涌,弥漫无涯。大抵皆发源涧谷,易盈易涸,顺流而下,凡一百一十七里,至郡,力可胜四十斛舟;水落,则不可行矣。其余小溪,俱不通舟楫。《志要》云,源出大盆山,合寒、明二岩,鹧鸪诸山溪壑,桃源瀑布,及始丰湖,众流萦绕县境,演漾清洌,环抱如带,出东横山侧迤逦而东,至凤凰山侧又会宝华之源、五百、灵溪、欢溪等水,于大觉寺山麓折流而南,至临海界入三江,以达于海。自筑城后,名曰“学前大溪”。

始丰溪,在县西百步,源出大盘山,东一百八十里与青溪合,始入大溪。

国清溪,在县北一十里,发源自佛陇山,南流至神迹石,会于大溪。

神迹石溪,在县东北三里,俗名白鹤溪,接国清之水,至庙侧分支,一入临川桥,一入孝义桥,俱会于大溪。

赭溪,在临川桥北,俗名“后堂溪”,自神迹石流经临川桥,以达大溪。每暴雨,奔涛如怒,势不可御。以其溪皆赭色,故名。旧有从化桥,今废。夏赤城筑“见霞亭”临其侧。

青溪,在县西五里,源出天台山,南流至桐柏,又南流三里,经三井,下流为瀑布,南入大溪。

楢溪,在县东二十五里。孙绰所谓“济楢溪而直进”是也。徐灵府记注云:“出华顶,从凤凰山东南流入溪。”又以齐顾欢尝居其上,名“欢溪”。《志要》云:“流往十都至六都,与五柏、灵溪诸水合,而西经大觉寺前,由大溪以入海。”

灵溪,在县西北十五里福圣观前。今县东三十里亦有灵溪,盖其名适类云。

乾溪,在县一十五里,其源出石井山。旧传僧昙猷飞锡救老妪,溪水立涸,故名。详见“仙释”。

夏家溪,在县东南七里。

左溪,在县西五十里。其源自左溪岙,与关岭接,委蛇曲折,凡七十里至大溪。

福溪,在县北四十里。晋束晢《启蒙记》云:“天台山去人不远,路经福溪,水险而清。”盖是时,已有此名矣。其流西入于剡。

折溪,在县东北五里,旧作浙溪。发源自黄坛潭,即螺溪也。

玉女溪,一名女梭,在桐柏观前,名“女梭福地”。发源自洞天山,过女梭泄为瀑布,下人灵溪,会于学前大溪。

界溪,在县东四十里,与宁海分界。源出龙鸣山,流人宁海。

铜溪,在县西北二十里,源出桃源洞,以其水色黄如铜汁,故名。一作桐溪。

关岭溪,在县西北四十里,自本处发源,会秀溪以入青溪。

赤城溪,在县西北五里,源出赤城山,流入大溪。

响山溪,在县东一十五里,源出响岩,流入大溪。

幽溪,在县东北二十里,源出大慈山,流入螺溪。

南岙溪,在县西北七里,源出大慈山,过国清双涧,入于大溪。

罗木溪,在县北六十里罗公岭南,源出华顶,流入剡。

水母溪,在县北一百里摘星岭南,源自华顶,入宁海界。

石桥惠泽潭,旧名惠济,在石梁之下。其龙甚灵。每遇岁旱,致祷,就昙华亭行礼,从高俯瞰,有乖肃敬。宋嘉泰元年,邑令丁大荣,建“佇真亭”于潭侧,以为祈祷之所。是年大旱,致祷有异鼋出现,甘雨均洽。遂上其事,赐龙君额曰“惠泽祠”。四年,忽潭水涌出金银藏钱,圆径六寸,文曰“太平通宝”,宋太宗赐以镇潭者。僧徒分攫,则青蛇驱逐;樵牧探取,则巨石塞穴。乃白于县,命送还潭。俞建有记。

苍山灵泽潭,在县东四十里第五都,三潭列其下,深广莹沏,其龙最灵。嘉泰元年,祷雨见异龙,遂得雨。县上于朝,赐龙君额曰“灵泽”。景定年间旱,祷辄灵应,封“灵泽孚济侯”。

河胤潭,在县西七十里三十六都,其山高峻,朝暮云雨,灵应甚多,人敬事之。

百丈潭,在琼台双阙间,翠蔓蒙络,水声潨然,盘涧绕麓,出为灵溪,其龙甚灵。

石墠潭,在县东五十里四都灵泽转东十里许,小溪乱石中,渟膏蓄黛,水深无底,其龙甚著灵异。

金桥潭,在桃源洞,水清可鉴毛发,旱潦不损益。宋令郑至道以僧见金桥跨水而名。

深坑潭,赤城旧志“县境图”,在县东筋竹岭侧;而“山水门”又云,在县南二十五里。邑志,在县西二十五里二十七都。邑志为是。

瀑布潭,在县西南三十里二十三都无相院侧,一名戏龙。

雷马潭,在雷马山上,石崖壁立,登者以缏悬挽,至山半,又挽而下,方到潭侧,其深莫窥。

蟹渚潭,在县东南十里八都响岩上,其中有龙,祷辄响应,今久湮塞。

黄坛潭,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十一都,旧传僧智顗放螺处。今巨螺出没于潭之石笋上,每鸣吼,则有大风雨。

丹霞潭,在县西北二十里十二都丹霞洞下,即柳泌炼丹处。

鼻山潭,在县西十五里二十三都。

黄婆潭,在县北二十五里十一都。

翠屏潭,在县南三十里二十一都。

海坑潭,在赤城之阴。

洗马潭,在县西北七里,今落马桥是也。

柘溪潭,在县西北三十里,水极深泓,其前横石槛,又有石室,可容百人。见《一统志》。

洗米潭,在九女砩之下,每日于辰、午、酉三时,水浑复清,状如洗米。见《志要》。

巧尖潭,在县南十五里二十三都,其龙最灵。俗云:“巧尖云起,雨可立俟。”

始丰湖,在县南四十步,旧自永坊三井庙前一带,直至九都,地名“湖头别潴”。小水,而大溪之水直从冷水堤下流。永乐中,湖併入大溪,惟五显庙前一带尚在,上则湮塞,民为居圃,其下则大溪之水所会,渐逼城垣矣。

泉湖,在县西五十里三十都。《茅君传》云:“霍林司命赤城玉洞之府”。

墨湖,在县西南八十步,今湮塞,仅存一小坑而已,湖之西旧有金波亭。

叶湖,在县西南六十里。

玉湖,《志要》云:在县西十里,广百步,长五里许,溉田百余顷,俗呼“马湖”。

白湖,在县西四十五里二十都。

鲍湖,在县东二十里六都。旧传有鲍铁脚居其地,年少时,于湖侧养鸭,往往为物所掣,后旱,湖涸,获一巨鳝,其大如杵,因煮食之,身觉有力。后没于四明,数显神异,土人祀之,号鲍大王。今湖侧犹有鲍姓居之。

妙山塘,在妙山上,产绿毛龟,今无。

降真塘,在县北二十里。徐灵府记,桐柏观前一里,石坛前有塘,名“降真”,中植荷荇。自塘一里出洞门,西峰即王真君坛也,今湮塞。

咸塘,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五都苍山之侧,周围可百步,宋元以前其水咸,故名。

唐已见“水利部”,兹三塘者颇著灵异,附于此。

醴泉井,在桐柏观众妙台下,水甘,可以愈疾。

三井,在昭庆院东,唐时尝遣使投金龙白璧。旧传为尼所触,一井自塞,其二深不可测。每春夏时雨,则众流灌注,激涌雷吼。或云“通海”,又云“海眼”。宋咸平中,尝醮祭,投金龙。夏竦有铭。

义井,在县西南市街袁氏门首。旧传僧德韶所穿,按北斗而为七,此其一也。一在建宁坊西,一在旧尉司侧,一在今按察司之西,二在东南,一在县东者,俱湮塞。

丹井,在桐柏观钟楼下,旧传葛玄炼丹之所。

泉井,在县西四十里,发源甚远,深可五尺。每秋成,多有秕谷自底而出,经旱不竭。曾有一妇浣秽衣其中,水经月浑不可汲。居人祭之,复清如初。

洗菜井,俗亦呼三井,即阐法寺井也。水甚寒冽,以锡瓶盛之,则透于外。其下五十步许,有一井,石栏上刻云“建炎二年置”。不知何时所穿,亦经旱不竭。

枫树井,上有枫木高二十余丈,大可数十围。其中空虚已久,坐可容数人,井水味咸,相传通海。井边有陂陀小岭,谓之枫树岭。见《范志》。

墨湖井,在墨湖侧,虽旱不涸,井栏凿“建炎二年五月十三日许记。”字迹犹存。

智者泉,在大慈寺侧,今芜没。

涌泉,在县西一十五里三十都。

锡杖泉,在国清寺,昔寺僧取水甚远,普明禅师以锡杖叩之,泉水涌出。

岩泉,在县北六十里。

透瓶泉,在桐柏观洞门之阴。其泉寒冽,盛以锡瓶,则津津然渗漏于外。

龙须泉,在县西七十里寒岩洞口,以其喷薄如龙须,故名。

石臼泉,在县西北一十五里十二都,经夏不竭,清甘可爱。

卓锡泉,在智者岭,智顗注《涅盘经》处。

应心泉,在万年寺西,宋参政贺允中寓居于此,泉自涌出,因名。允中自为记。

曹源,在国清寺后,有洼池,经旱不竭。宋曹勋书“曹源”二字,并偈,刻石于上。

右军墨池,在华顶峰,王羲之游西郡时,有墨池在此。

放生池,旧志,隋大建十年,智顗所置,凡三百余步,勅禁采捕,国子博士徐孝克撰记。宋绍兴甲子,勅置放生池一所于赤城之西,广袤三十余丈,遇圣诞节,则官吏于此纵羽鳞,为集福之地。今县南五显庙前,有放生池石碑在焉。

形胜

自古言形胜者,大率表里山河。故秦之重关百二,蜀之剑阁峥嵘,尚矣。他如河洛称沃衍,吴会标秀丽,皆域中一大都会也。台虽弹丸小邑,而双阙云竦、琼台中天;下临沧海、遥望蓬莱。其名胜固已甲于两浙,故骚人墨客往往裹粮来游,抒毫染翰,声出金石,非特兴公一赋已也。

旧志称,天台环山带水,处中而邑。横山亘其东,瀑布峙其西,玉笥展诰拱其南,赤城五峰奠其北。始丰、灵溪之水,泓深而绀碧,以萦绕左右。昔人谓竞秀争流,壮丽瑰富,信东南之胜壤也。

又云四境多山,山多夹水,弥望之间,瑰异明秀。当春夏之交,岚霏上浮,草木葱蒨。及霜气下降,林疏叶丹,禾登果熟。盖四时之景略备于此矣。若夫山川之见于咏歌,不一而足。今取其尤著者,列为十景,以标胜迹之大概云。

十景

赤城栖霞、桃源春晓、寒岩夕照、双涧观澜、华顶归云、螺溪钓艇、断桥积雪、石梁瀑布、琼台双阙、清溪落雁。

风俗

昔人以上行下效为风,众心安定为俗。岂不以俗所由成,实上之风始也?台自东汉以来,风气日辟,中州衣冠之族,多萃止焉。俗贵名检而耻荒淫,重儒术而轻势利。较之他邑,颇为近厚。迩来华丽相尚,风俗稍变,转移化导之权,是在主持风会者。

台僻处海峤。汉时在荒服,唐犹以为处逐臣御魑魅之地。观于宋令郑至道《谕民书》,当时风俗可见。

邑以山水擅名域内。隋梁间,多为仙释所栖,故有“洞天福地”之说。及晋唐来,俗尚诗书,人敦孝悌,而人文渐渐起矣。

邑界万山中,群峦耸峙,溪涧环流。人生其间,虽斌雅不足,而骨鲠性成。故其登科第、历显仕者,多以气节表见于时。

宋高宗时,江北士大夫扈跸南迁,后皆占籍浙中。而台以山水标胜,侨寓者尤多。故邑中望族,俱始自南宋。其裔自隋唐间者,相传为东丁、西徐、南胡、北顾,然寝以衰微,所存子孙落落若晨星而已。

邑土瘠田硗,人无甚富,男务稼穑,女勤织纴。虽缙绅家,服食俭约,不尚华靡。近者风气渐侈,少年子弟亦有纨绔而闲游者。

台俗素称淳朴。乡野之人,有终身不见官府者;妇女尤以贞节自守。有时邑驻兵马,宁罄橐以资供应,而内外截然不相混杂。大家之妇嫠居,永不再醮,往往以节烈为上台所奖(以上见旧邑志及公序记)。

冠服

古三加之礼,宋明间士族多有行者。女临嫁前数日行笄礼,拜天地祖宗及尊长。母为训戒,犹有古风。服饰之制,万历以前,男女皆布衣,鲜有曳罗绮者。惟初婚及节序喜庆稍加饰。今则红紫缤纷,日新月异,朴素之意存者几希。

婚姻

凡议婚,必凭媒氏。纳采、请期、奠雁诸礼,悉如古制,惟亲迎未行。嫁娶日,各择其族之贤者,相与迎送,以成姻礼云。

丧祭

初丧含殓毕,即成服开丧,姻戚赴吊。贫富称家有无,不用鼓乐,颇为近礼。鼎革初,以邑遭兵燹,或有择吉开吊者,今相习成风,寖不知非,殊为薄俗。安厝多用石椁。丰家必请显者题主,亲友执绋哀送。若火化、水葬,虽编户亦耻而不为也。但有拘忌风水之说,停柩不葬,识者讥之。

祭祀

缙绅大家有家庙,细民从寝堂设龛。四时之祭,元旦、清明、端午、中元、重九、冬至、除夕,各以时物为荐。祭毕,子姓享馂余。墓祭或用羊豕,或用牲醴,各随其祭田之厚薄,而颁胙亦以是为差。

习尚

服食室庐,俱从俭素。人不习工巧,匠作器用,多取给于他处。鱼盐山海之利,皆他郡专之。惟坐肆售货,觅十一之利而已。朝贵还乡,多以谨厚相尚。城市中不乘舆马,不繁仆从。否则,为众所訾。士民守份者多,抗法者少。旧志所谓“囹圄空虚,帖然易治者”此也。

岁时

元旦,夙兴焚香拜天;次五祀祖先;少者各拜尊长,燃长寿灯,啜五味粥,以祈五福,旋诣戚党拜贺。立春,先一日有司迎春东郊。元夕,张灯,起十三,终十八,官府驰禁,俗重十四夜。祖先五祀,皆设祭,有响卜及召紫姑者,于是夜占休咎。清明,墓祭,悬纸钱于冢,采菁作饼,以备寒食。端午,以角黍相馈遗;儿女系五色长命缕;采榴花、艾叶,簪之以避恶;用菖蒲、雄黄泛酒速客,谓之泛菖蒲。中元,各祀先荐新,僧家作盂兰会,夜放水陆灯。中秋,俗重十六夜,召宾以观月华。九日,登高,饮菊酒,插茱萸,蒸米为糍,各相互馈送。腊月终旬,用馒首赛神,谓之谢年。除夕,悬祖宗遗像于中堂,少长欢集,共相守岁。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