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中西汇参铜人图说

附錄王清任先生臟腑辨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古人論脾,謂脾屬土,土主靜而不宜動,脾動則不安。既云脾動不安,又言脾聞聲則動,動則磨胃化食,脾不動,則食不化。此論脾之自相矛盾也。

古人論肺,如蜂窩,下無透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既云下無透竅,又言肺中有二十四孔,行列分布,以行諸臟之氣。此論肺之自相矛盾也。

古人論腎,有兩枚,即腰子,兩腎為腎,中間動氣為命門。既雲中間動氣動為命門,又言左腎為腎,右腎為命門,兩腎一體,如何兩立其名,若以中間動氣為命門,藏動氣者又何物。此論腎之自相矛盾也。

古人論肝,左右有兩經,即血管,從兩脅肋起,上貫頭目,下由少腹環繞陰器,至足大趾而止。既云肝左右有兩經,又云肝居於左,左脅屬肝。此論肝分左右之自相矛盾也。

古人論胃,主腐熟水穀,又曰脾動磨胃化食,胃之上口名曰賁門,飲食精氣從賁門上輸於脾肺,宣播於諸脈。此段議論,無情無理。胃下口名幽門,即小腸上口。其論小腸,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言飲食入小腸,化糞下至闌門,即小腸下口。分別清濁,糞歸大腸自肛門出,水歸膀胱為尿。是尿從糞中滲出,其氣當臭,嘗用童便,並問及飲便之人,只言味鹹氣臊,不聞氣臭,且食與水合化為糞,糞必稀溏作瀉。小腸化食,水自闌門出一節,尤屬奇談。

古人論心包絡,細筋如絲,與心肺相連者,心包絡也。又云心外黃脂是心包絡。又云心下橫膜之上,豎膜之下,黃脂是心包絡。又云膻中有名無形者,乃心包絡也。既云有名無形,又云手中指之經,乃手厥陰心包絡之經也。究竟心包絡是何物,何能有如許之多耶。

古人論三焦者,如《靈樞》曰:手少陰三焦主乎上,足太陽三焦主乎下,已是兩三焦矣。《難經·三十一難》:上焦在胃之上,主內而不出;中焦在胃中脘,主腐熟水穀;下焦在臍下,主分別清濁。又云: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此論三焦為有形之物。又云:兩腎動氣,是三焦之本,此論三焦為無形之氣。在《難經》一有形,一無形,又是兩三焦。王叔和所謂有名無狀之三焦者,蓋由此也。至陳無擇以臍下脂膜為三焦;袁淳甫以人身著內一層,形色最赤者為三焦;虞天民指空控子為三焦;金一龍有前三焦後三焦之論。論三焦者,不可以指屈,有形無形,尚無定論。何得雲手無名指之經,為手少陽三焦之經耶(先生《醫林改錯》一書,雖未盡合,而所辨臟腑各節,足為千載以誤傳誤者當頭一棒,故錄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