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民主与教育

第一章 教育作为生活的必需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1.通过传递,生活得以更新

生命体与非生命体最显著的差别,在于生命体通过更新来保持自身。一块石头在受到击打时,只是一味承受。当它的承受能力大于受击打力度时,它就维持在外形上不变。否则,它就会被打碎成小块。石头永远不会试图作出反应,从而在抗击打时维持自身,甚至让这个击打变成促进它自身下一步行动的一个有利因素。尽管生命体轻易就会被不可抗力打倒,但仍然会试图把作用于它的能量转化为帮助它进一步生存下去的手段。如果它做不到这一点,就不只是裂成小片(至少就比较高级的生命形式来说是这样),而是不可能作为生命体再存在下去。

只要生命体持续下去,它就会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利益而运用周围的各种能量。它使用光、空气、水分和土壤。所谓使用它们,是指把它们转化为保持它自身的手段。只要它尚在生长,它利用环境所耗费的能量就大于它回馈给环境的能量:它在生长。如果从这层意思上去理解“控制”一词,那么就可以说,生命体能够为自身的持续活动而抑制和控制各种能量,否则,它自身就会被消耗殆尽。生命是一个通过作用于环境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在所有比较高级的生命形式中,这一过程不可能永无止境地持续下去。假以时日,它们就被压垮了,死亡了。生物无法担当起永无止境地更新自我的任务。然而,生命进程的延续性并不依赖于任何个体存在的延长。其他生命形式持续不绝地繁衍着。并且,尽管如地质学记录所显示的,不只是个体,就连物种也会灭绝,但生命进程仍以各种日益复杂的形式持续着。随着一些物种逐渐消亡,新的生命形式出现了,它们更能适宜于运用它们无力反抗的各种阻碍。生命的延续,意味着环境反复地重新适应生命有机体的各种需求。

我们已经论及最低级的生命形式——作为一种物理事物而存在。但是,我们使用“生活”一词来表示所有范围的经验,包括个体的和种族的。当我们看到一本名为《林肯的一生》(life of lincoln)的书时,我们并不会期待在其中能够找到一篇有关生理学的论文。我们料想它有对社会历史背景的记述;对早期环境、家庭条件、家人职业的描述;对性格发展中的主要事件的阐述;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奋斗和成就的描写;对这个个体的希望、品味、欢乐和苦难的描写。我们也以极为相似的形式,谈论一个原始部落的生活、雅典人民的生活、美国国民的生活。“生活”涵盖了各种习俗、制度、信念、成败、劳逸。

我们也在同样充满意义的程度上使用“经验”一词。“通过更新来延续”这一原则,既适用于纯粹的生理学意义上的生命,也适用于经验。对人类来说,各种信念、理想、希望、快乐、困苦及实践的再创造,都是随着物理存在的更新而实现的。任何经验,通过社会群体的更新而得以延续,这是一个毫不夸张的事实。教育,在其最广义的层面上,就是这种生活的社会性延续的手段。无论在现代城市里,还是在原始部落中,一个社会群体中的每一个组成要素生来都不成熟,无力无援,没有语言、信念、理念或者社会规范。每个个体,每个单位,作为其群体的生活经验的载体,迟早会消逝;但这个群体的生活仍然会延续下去。

在一个社会群体中,每一个成员都有生有死,这些根本的、无法回避的事实决定了教育是必要的。一方面,群体中的新生成员们——群体将来唯一的代表们还不成熟,而成年的成员们则十分成熟,拥有关于群体的知识和习俗,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另一方面,新生的成员们不仅有必要保持足够的个体数量上的优先,而且有必要被引导到成年成员们的利益、目的、信息、技能和实践上去,不然,这个群体富有特色的生活就将中止。甚至在一个原始部落里,成年人的造诣也大大胜于不成熟的成员们自食其力所能达到的造诣。随着文明的提升,未成熟的成员们的诸种原创能力和长者的规范、习俗之间的差距被扩大了。单纯身体上的成长,单单掌握极少的生活必需品,已不足以维持群体生活的繁衍,必须深思熟虑和煞费苦心。人们对社会群体的各种目的和习惯生来既不知晓,也不太关心,因此不得不让他们认识并积极关心这些事情。教育,唯有教育,才能弥合这条鸿沟。

社会,如同生物学上的生命,通过传递的过程而存在。这种传递通过年长者向年轻者交流有关行事、思维和感受的各种习惯而得以实现。社会中一些成员逐渐淡出群体生活,但如果他们不同那些正进入群体生活的成员们就理想、希望、期待、规范、见解进行交流,社会生活就难以存在下去。如果构成社会的成员们持续地存活下去,他们就可以教育新生的成员,但这样一来,这项工作就更多地为个人兴趣所引导,而不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这在如今,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显而易见,假如一场瘟疫刹那间夺去了一个社会所有人的生命,那么,这个群体也就永远消失了。然而,群体中每一个成员都会死亡,这就和传染病一下子吞噬他们所有人的生命一样,是确定无疑的。但是,由于年龄层上的差异,即一些人死亡而另一些人出生这一事实,社会结构通过理念和实践的传递而可能得到不断的重构。可是,这种更新并非自然而然的。如果不是煞费苦心地进行真正的、彻底的传递,那么,即使最文明的群体也会重新陷入野蛮,甚至蒙昧的状态。事实上,年轻人如此不成熟,以至于假如听凭他们自食其力而没有其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的话,他们甚至无法获得维持肉体上生存所必需的各项基本能力。人类中的年幼者与许多低级动物的幼崽相比,其最初的功能是如此之弱,甚至连支持身体的各种力量也必须经过传授方能获得,更别提所有关于人类技术、艺术、科学和道德的成就了。

2.教育与交流

确实,教与学的必要性对一个社会的持续存在是如此明显,以至于我们所说的东西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是,我们有理由这么做,因为强调这些可以防止我们持有一种过于学院化和形式化的教育观。的确,学校是一种重要的传递方式,可以让未成熟的人们养成不同的性情倾向。但它只是传递方式之一,与其他机构相比,也只是比较表层的方式。只有领会到更为根本和长久的传授模式才是我们的需要时,我们才能确定地将那些学院化的方式置于真实的语境中。

社会,不只是通过传递、交流而得以持续存在;说它存在于[1]传递、交流之中,也不为过。“共同的”、“共同体”和“交流”这些词不只是在字面上有关联。人们基于共同的事务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中,而交流则是他们掌握这些共同事务的方式。为了形成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他们必须在下述方面是共同的:目标、信念、渴望、知识——一种共同的理解——社会学家们所谓类似心理就是这个意思。这些东西无法像在物理意义上传递砖块那样,由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也不能像人们分享一个馅饼那样,将之切成一小片一小片来分享。交流确保人们参与共同的理解,从而保障人们有相似的情绪、性情和理智——如回应期望和要求的方式。

人们毗邻而居并不能就此形成一个社会,就像一个人即使搬到离其他人数英尺甚至数英里之远的地方,也不可能不受社会的影响。一本书或一封信为相隔千里之遥的人们搭建的联系,甚至比共处一室的居民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个体们甚至不会因为效力于某个共同目标而就此组成一个社会群体,比如一台机器的各个部件都为一个共同结果而尽可能地竭诚合作,可它们不构成一个共同体。可是,如果它们都认识到这个共同目标并对此有兴趣,从而都按照这个目标来调整各自具体的活动,那么,它们就会形成一个共同体。但是,这将涉及交流。每个人都必须知道其他人在做什么,还必须想方设法让其他人知道他自己的目的和进程。要达成共识,有待交流。

这使我们不得不认识到,甚至在最具社会性的群体中,也存在着许多非社会性的关系。在任何社会群体里,还有很多人类关系仍停留在类似机器的程度上。个人之间相互利用以达成他所渴望的结果,而并不考虑被利用者的情绪和理智倾向,也不管被利用者是不是同意。这种利用显现出物质上的优越性,或者地位、技能、工艺能力和支配机械工具或财政手段上的优越性。目前诸如家长和子女、教师和学生、雇佣者和被雇佣者、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仍然处于这个水平;无论他们各自活动的相互牵连有多么息息相关,他们绝没有构成真正的社会群体。下达命令和接受命令可以改变行动及其结果,但本身并不导致对目的的共享和对兴趣的交流。

不仅社会生活等同于交流,而且所有交流(因此是所有真正的社会生活)都是富有教育意义的。作为交流的接受方,就是去拥有被扩展和改变了的经验。一个人分享到了另一个人的所思所感,在这个程度上,他多多少少会改变一些自己的态度,而做交流的一方也不会不被改变。尝试这样一个实验:把某种经验充分、准确地传达给另一个人,尤其是这个经验稍微有点复杂,你就会发现,你自己对这个经验的态度也在改变;不然,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为了交流经验,就必须把经验明确地表达出来;而明确地表达经验就需要跳出这个经验,像外人那样看待它,考虑它和别人的生活有什么交集,这样就能把经验置入一种形式,一种能让他领会到这个经验的意义的形式。假如一个人试图以明智的方式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另一个人,除非他说的是老生常谈或警言妙句,否则,他必须富有想象地吸纳对方经验中的某些东西。所有交流都像艺术。因此,简直可以说,任何社会安排,只要保持其强烈的社会性或共享性,就对参与这个社会安排的那些人具有教育的意义。只有当它成了模具中的铸件,以常规方式运作时,它才会丢失其教育的力量。

因此,总而言之,社会生活不仅为其自身的持久存在而需要教学和学习;而且,共同生活的过程恰恰就是进行教育。共同生活的过程扩展且启发了经验,激发且丰富了想象,它为论述和思想的准确性与生动性负责。一个真正离群索居的人(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都离群索居),很少或者毫无机会去反思他以往的经验,从中提取出纯粹的意义。成熟的人和未成熟的人之间在成就上的不平衡,不只使人们有必要教导年轻人,而且,这种教导的必要性也促使人们最大限度地把经验精简成易于交流、因而最为有用的秩序和形式。

3.正规教育的地位

所以,每个人只要真正地生活着,而不只是维持生计,那么,他从与别人一起生活中所受到的教育,较之于有意识地教导年轻人的教育,有天壤之别。在前一种情况下,教育是附带发生的,是自然的,也是重要的,但并非是人们联合起来的直接理由。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任何社会制度,包括经济的、家庭的、政治的、法律的和宗教的,其评判价值的标准就在于它对扩展和提升经验的影响如何。然而,这种影响并非它初始动机的一部分,其初始动机是有限的,也更求立竿见影。比如,宗教联合体就始于这样的愿望,即获得统治力量的恩赐,抵制恶势力;家庭生活始于对人们各种欲望的满足,确保家庭的安定长久;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系统化的劳动则出于对他人的奴役等。至于制度的副产品对有意识生活的品质和广度的影响,是逐渐才走入人们视野的;而人们把这种影响视为制度运作中的指导性因素,则经历了更为长期的过程。甚至在如今工业化的生活中,世界性的生产劳动在人们联合起来的各种形式下得以进行。然而,除了勤奋和节俭这类价值以外,这些联合形式在理智和情绪上的反应相比于物质上的产出,几乎没受到什么关注。

可是,在与年轻人打交道时,联合起来这一事实本身,作为触目可见的人类事实,有了重要的意义。在与他们的接触中,很容易忽略我们的各种行为对他们的性情所造成的影响;也很容易认为,教育的影响比起那些外在的、有形的结果来,是次要的;但在与成人打交道时,这种情况就不那么轻易发生了。训练的必要性太显而易见了,以至于我们过于迫切地要求改变年轻人的态度和习惯,根本无暇顾及这方面的后果。既然我们与他们交流的要务是使他们能够分享一种共同生活,那么就得认真地考虑一下:我们究竟是不是在塑造年轻人获得这个能力的各种力量?如果人类越发意识到,每一种制度的终极价值在于其对人的卓越的影响——对自觉的经验的影响,我们就有理由确信,这个教训多半是在与年轻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获得的。

正是上述考虑,引导我们在至今一直探讨的这个广泛的教育进程中区分出一种更为正规的教育——直接传授或者学校教育。在尚不发达的社会群体中,很少能够发现正规教学和形式训练。原始群体主要依靠使成人们忠于群体的那种联合,把群体所要求的性情倾向慢慢地灌输给年轻人。除了为年轻人举行有关社会成员资格的入会仪式以外,他们在教育储备方面没有任何特殊的方案、材料或者相应的制度。他们大多依靠这样的形式,即让孩子们参与年长者所从事的活动,学习成人的习俗,从而获得情感倾向和种种观念。这种参与,有一部分是直接的,他们参与到成人的各种职业中去,做他们的学徒;另一部分则是间接的,儿童在表演游戏中再现成人们的各种行动,从而了解这些动作究竟是怎么样的。对于原始人来说,确定一个专门让人学习的场所,显然是不可思议的。

然而,随着文明的发展,年轻人的才能和成人的关注焦点之间的鸿沟变大了。除了一些层次不高的职业,通过直接参与成人的事务来学习的活动变得越来越困难了。许多成人所从事的事务,在空间上如此疏远,在意义上如此疏离,以至于嬉戏般的模仿越来越不足以再现其精神。因而,年轻人有效地参与成人的各种活动的能力,有赖于预先以此为目的的训练。这样一来,意图明确的机构——学校和明晰的材料——课业被设计出来,具体的教学任务就被委派给一个特殊的人群。

显然,假如没有这种正规教育,一个复杂社会的所有资源和成就不可能被传递下去。有的经验,在年轻人只通过与他人的非正式联系而受到的训练中是无法获得的;由于掌握了书本和知识的符号,正规教育能够另辟蹊径,让年轻人获得经验。

可是,在间接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威胁。无论是直接地参与实际事务,还是在游戏中间接地体验实际事务,至少是个人亲历的且鲜活的。在某种程度上,这些优势弥补了可用机会之稀少。相反,正规性的指导容易变得疏远而僵死——以常用的贬义词来说,就是变得抽象而迂腐。在低等社会里,累积起来的知识至少会付诸实行,并被转变为其特征;它的意义深刻,而这种意义就在于其迫切的日常利益。

然而,在一种先进的文化中,许多必须学习的东西以符号的形式被保存下来了,这完全不同于向熟悉的行为或对象的转化。这种材料是富于技术性的,也是表面的;从通常的“实在”标准来衡量,它是人为的,因为这个衡量标准涉及实际的关注焦点。这种材料独立地存在于一个世界中,没有被同化为日常思想和表达的习惯。正规指导的材料仅仅是纯粹的学校的教材,它脱离生活经验的危险总是存在着。长远的社会利益很可能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那些没有被社会生活结构所容纳进去的教材,大部分还是用符号来表达的技术性信息的材料,在学校中变得惹人注意。人们由此得出了普通的教育观念,而这个观念无视教育的社会必要性,也无视教育与影响有意识的生活的一切人类联合的一致性。这个观念把教育认同为传授与实际生活无关的事物的信息,认同为通过言语记号即文献的习得成果来传播学识。

所以,有待教育哲学加以回应的最有分量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在非正规的和正规的、附带的和有意的教育模式之间维持适当的平衡。如果获得信息和专业的理智技能对养成社会倾向没有影响,那么,鲜活的日常经验就无法增加意义,而学校教育至今只是打造出学习方面的“精明的人”——利己主义的专家。有些知识是人们有意识地去了解的,因为他们察觉到,这是通过特定的学习获得的;有些知识是人们无意识地知道的,因为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自己的性格,并在这一过程中吸收了这种知识。随着专门化的学校教育不断发展,规避这两种知识之间的分裂已变成一项越来越微妙的任务。

概要

生活的真正本性是为延续自身存在而奋斗。既然这种延续只能通过不断的更新得以实现,生活就是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教育之于社会生活,就像营养和繁殖之于生理学上的生命。教育主要是通过交流得以传递的,交流是一个分享经验、直到经验为人们所共同拥有的过程。它改变了分享经验的双方原有的性情倾向。人们联合起来的每一种模式,其深层意义在于有助于提升经验的品质。当人们在与未成熟者打交道时,这一事实最为一目了然。也就是说,尽管每一种社会安排实际上都有教育意义,但教育的影响首先在有关长幼的联合的目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社会在结构上、资源上日渐复杂,对正规的或有意的教学和学习的需求也逐渐增长。随着正规教学和训练在范围上越加宽泛,在更为直接的联合中所获得的经验和在学校中所获得的经验之间,存在着不适宜的分裂的危险。由于近几个世纪以来知识和专业性技能快速发展,这种危险变得空前巨大了。

* * *

[1] 英文原书中用斜体表示强调,本书中处理为楷体。——译者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