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经验良方全集

卷二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咳嗽

咳謂有聲,肺氣傷而不清;嗽謂有痰,脾濕動而生痰。咳嗽者,因傷肺氣而動脾濕也。病本須分六氣五臟之殊,而其要皆主於肺,蓋肺主氣而聲出也。載云:因風寒者,鼻塞聲重,惡寒者是也。因火者,有聲痰少,面赤者是也。因勞者,盜汗出,兼痰者多作惡熱。肺脹者,動則喘滿,氣急息重。痰者,嗽動便有痰聲,痰出嗽止。五者大概耳,亦當明其是否也。治法須分新久虛實,新病風寒則散之,火熱則清之,痰涎則化之,濕熱則瀉之。久病便屬虛屬郁,氣虛則補氣,血虛則補血,兼鬱則開鬱。滋之,潤之,斂之,降之,則治虛之清也。

參蘇飲 治四時感冒,發熱頭疼,咳嗽聲重,涕唾稠黏,中脘痞滿,嘔吐痰水,寬中快膈,不致傷脾。此藥大解肌熱潮熱,將欲成勞,痰嗽喘熱並效用。

紫蘇 前胡 桔梗 枳殼 乾葛 陳皮 半夏(湯泡) 白茯苓(去皮,各一錢) 甘草(三分) 人參(五分) 木香(三分,初病熱嗽去之)

上銼一劑,薑、棗煎服。

治熱嗽不止方

熟瓜蔞(一個,入濃茶一杯,洗去子),再加蜜一杯,以碗盛於飯上,蒸熟取出,時時挑三四匙,咽之即愈。

又方:治久嗽不止。百部一味,熬膏,入蜜,不時服。

安腎丸 治腎虛咳逆煩冤。

肉桂(去粗皮勿見火) 烏頭(炮去殼,各一斤) 桃仁(麩炒) 白蒺藜(炒去刺) 巴戟(去心) 山藥 茯苓(去皮) 肉蓯蓉(酒浸去甲) 石斛(去根炙) 萆薢 白朮(炒) 補骨脂(各三斤)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錢,空心鹽湯下。

治多痰方

用叭噠杏仁(去皮尖) 胡桃肉(去皮) 冰糖(為丸隨用)。

治咳嗽肺痿,吐血氣喘等症

用豬肺一個倒懸,滴盡血水,又用大蘿蔔十個搗爛,用新砂鍋水五碗,將蘿蔔煎爛,濾去渣,添蜜四兩,雞子清十個,去黃與蜜攪勻,裝入肺內,又用款冬花、五味子、訶子去核各一錢,白礬五分,俱為末,通攪入蛋清蜜內,併入肺管煮熟,空心服之,其效如神。

又方:豬肺一個,洗淨血水,照病人每歲杏仁一個,去皮尖,將肺以竹片簽孔,每孔入杏仁一個,用麻扎住,安磁器內,重湯煮熟,去杏仁。只吃此肺,輕者只用一具,重者制二具吃完愈。

治久咳羸弱

芙蓉葉為末,以魚鮓蘸食,屢效。

治哮嗽

苧麻根煅存性,為末,生豆腐蘸食,三五錢,效。未愈,以肥豬肉蘸食,甚妙。

治虛癆咳嗽

用大藕一段,去一頭節子,灌蜜令滿,仍以前節子合在一處,用紙封好,煮極熟食之。

治老人喘嗽不得臥者

杏仁(泡去苦味皮尖炒) 核桃肉各等分,入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薑湯下。

治上氣喘急不得臥者

廣皮 桑白皮 蘇葉 白茯苓(各等分) 生薑(三片)

煎服。(以上二方,為人子者,留心)

寧嗽丸

瓜蔞(略炒熟,一兩) 花椒(一錢五分,去椒目) 麥面(一鍾,炒熟)

共為細末,蜜丸如龍眼大,不時噙化,其嗽即止。

治哮病

用隔年陳香櫞一個,切片,酒米糖一碗,煮三炷香,去香櫞不用,每日五更,將糖吃至,如吃不完,次日五更再吃。

治痰嗽效方

瓜蔞仁(炒) 側柏葉(生用) 桑白皮 杏仁(炒去皮尖,各一錢五分)

一治吐血不止,煎服;一治久嗽,加細茶烏梅水煎服;一治心氣疼,酒煎服;一治蠱脹,加蘿蔔子水煎服;一治痢疾並頭疼,加紫蘇水煎服;一治腹痛,加生薑水煎服。

治咳嗽

川貝母 茶葉(各一錢) 冰糖(三錢)

共為末,滾湯下。

治老人上氣急,喘嗽不得臥

生薑汁五兩,黑砂糖四兩

用水煎二十沸,每含半匙,漸漸咽之。(孝子留心)

治喘

瓜蔞一個,明礬棗大一塊,同燒存性,研末,以熟蘿蔔蘸食,藥盡病除。

又方:生山藥搗汁半碗,入甘蔗汁半碗和勻,頓熱飲之,立止。

喘急欲絕,飲韭菜汁一升即效。

吐血

清金膏 潤肺清火,治癆病吐血甚效。

天冬 白茯苓 川貝母 麥冬(去心,各一斤)

用水熬膏,每日數匙,開水沖服。

治吐血方

白萊菔汁(二碗) 梨汁(二碗) 藕汁(二碗) 人乳(二碗) 紅棗汁(二碗)

上用砂鍋,同大鰻魚五斤,煎一炷香,極爛,先將魚骨挑出,用陰陽瓦焙乾,為末,和入汁內為丸桐子大,每服三錢。

治吐血方

荷葉蒂煎湯,飲之甚良。

又方:白茅根煎湯飲之。

又方:藕節煎湯飲之。

治癆怯 陰虛發熱,火乘金位,吐血咳嗽。

用多年瓦夜壺一個,入二斤重鰻魚一條,鹽泥封固,炭火炙透,打碎夜壺,取壺內人中白,並鰻魚灰研末,每日米湯飲。服二三錢神效。

治吐血不止

當歸(二錢) 川芎(一錢五分) 官桂(三錢)

水煎服立效。

治肺病咯血

用苦杏仁泡過四十個,以黃蠟炒黃,研細,入青黛一錢,作餅,用柿餅一個,破開包藥,外用濕紙包好,火內煨熟食之。

治暴吐血方

真廣皮、生粉草各五錢為末,共和一處,每服一錢五分,燒酒調服,立刻止血。

治舉重傷肺吐血方

用白芨為末,米湯調服。治嘔血咯血亦良。

治吐血成鬥,命在須臾

用貫眾五錢為末,頭髮五錢燒灰存性,側柏葉搗汁一碗,將藥末入內,大碗盛之,重湯煮一炷香取出,入童便一酒鍾,黃酒少許,徐徐服之。

治勞心吐血方

用糯米半兩,蓮子心七枚,煎湯服。

治吐血效方

人乳(二鍾) 童便(一鍾) 薑汁(半鍾) 柏葉汁(二鍾)

攪勻,作二次服之,立效。

清金寧嗽膏 凡勞嗽吐血,時時置口中噙化。

麥冬(去心,十兩) 生地黃(十兩,酒炒) 橘紅(三兩) 桔梗 生甘草(各二兩) 龍眼肉(八兩)

將六味煮成膏。加薏仁八兩(炒),川貝母二兩(炒),蘇薄荷二兩,俱為細末,入前膏為丸。

治男婦吐血之病 惟自飲回龍湯及飲童便、白茅根湯,二味常用極驗,或飲童便更良,萬勿輕服人參,若吐血屬肺熱者,一服人參,病即難治,至囑。

治吐血紫黑成塊者是瘀血也

松花(一錢) 茜草根 桃仁 大黃(熟) 枳殼(炒,各一錢)

治吐血遇勞即發

松花 人參 白朮(炒) 白芍(酒炒) 麥冬 生地(各一錢)

治吐血方

白薄紙五張燒灰,清水服。經驗。然惟輕者甚驗,而重者亦未必驗也。(出《本草》奇驗)

試吐血法:盛清水一大碗,將血吐水內,浮者,肺也;沉者,肝血;半浮沉者,心血。各隨所見。以羊肺、肝、心蘸白芨末,每日服之良。白芨澀,補肺逐瘀生新。

又治狂血,以金墨磨服,或血餘更妙。

治吐血方

用活水獺血,半夜時沖陳酒服。

又方:用瓜子殼炒微焦,為末,滾水調服數劑而愈。

治吐血不止

紫背浮萍焙乾半兩,黃耆炙二錢半,為末,每服一錢,姜蜜水調下。

治肺損吐血

九節菖蒲末、白麵等分,每服三錢,新汲水下,每日一次。

治吐血唾血

蒲黃二兩炒黑,每日溫服。或冷水服三錢。

治心熱吐血不止

生葛搗汁半升服,立效。

痰症

痰有六,濕熱風寒食氣也。液所以養筋,血澀不行,則痰聚於膈上,手足弱。火痰色黑,老痰膠,濕痰色白,寒痰青。又咳白痰,肺感風寒也。綠痰,脾胃有濕也,久不愈成肺痿,難治。(洪邁記)

御賜痰嗽方:以胡桃三枚,生薑三片咀之,飲湯二三呷。又咀如前即止。

又古有淡陰之疾,胸膈動而有聲,俗作痰飲。楊慎言初月帖,淡悶乾嘔,即痰悶乾嘔。

又方書:一男子小便不通,醫者治以利藥益甚,朱彥修曰:此積痰病也。積痰在肺,肺為上焦,膀胱為下焦,上焦閉則下焦塞。譬滴水之器,上竅通,而後下竅之水出。乃以方大吐之,吐已病愈。

治有痰顛狂方

鬱金(一兩,入心去惡血) 明礬(三兩,主化頑痰)

共為細末,薄米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滾湯送下。昔有一婦人顛狂十年,服此而愈。甚驗!甚驗!

礞石滾痰丸 治實熱老痰,怪症百病。

青礞石(一兩) 沉香(五錢) 大黃(酒蒸) 黃芩(各八兩)

上將礞石打碎,用焰硝一兩,同入瓦罐,鹽泥封固,曬乾。火煅,石色如金為度。研末,和諸藥水丸,量人虛實服之,薑湯送下。服後仰臥,令藥在胸膈之間,除逐上焦痰滯,不宜飲水行動。此乃峻劑,非體實者,切勿輕投。慎之!慎之!

治風痰壅逆

槿花曬乾,焙研,每服一二匙,空心沸湯下。白花尤效。

治痰火驗方 咳嗽吐痰,面鼻發紅者,一服即效。

青黛(水飛極細,曬乾再研)用三四錢,葛粉三錢

二味煉蜜為丸,龍眼核大,臨臥口噙三丸,其效如神。

痰火神丸 治男女老幼一切痰火,少年服此無癆瘵吐血之患;老年服此無中風癱瘓之憂。解日用飲食煿炙五臟六腑之毒,兼消酒積,去皮裡膜外濕痰。

陳皮(一兩) 白朮(土炒,二兩) 枳實(一兩,炒) 花粉(二兩) 前胡(二兩) 山楂(二兩) 生草(四錢) 大半夏(二兩,用薑汁泡三次,每次用姜二兩,用水一碗熬滾,入半夏) 錦紋川大黃(一斤)

用好酒同煮,干焙五兩,老米粥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

治目中見物 一若兩或為三四,如桌椅等物,平正者,視之反歪斜,歪斜者,視之反平正,或用補藥、瀉藥、寒藥、熱藥皆不放,或服滾痰丸愈不效,一醫曰:此胸膈有伏痰也。

用常山五錢(酒煮),人參蘆三錢,甘草一錢,生薑五片,水二碗煎八分,食遠服。吐痰而愈。

治痰壅胸膈

用梨汁一碗,薑汁、白蜜各半碗,薄荷三兩,研細末,重湯煮十餘沸,任意服。降痰如奔馬。

又方:痰暈火動,生薑汁半杯,和沙糖二匙調勻,滾湯下。

又方:消痰潤肺,貝母研末,和沙糖為丸,含之可以止嗽。

心氣痛

方書痛症有九:心痛即胃脘痛。寒痛必嘔吐。熱痛,胃熱。食痛,有食積。痰痛,痰飲流注經絡。血痛,有死血凝結。氣痛,脾胃受寒。蟲痛,必面斑唇紅。若火痛,脈堅實,大便實。惟真心痛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諸痛皆不可補氣。又有痛風症,四肢百節走痛。有痰,有濕,有風熱,有血虛,有血燥,有瘀血,肢節腫痛,脈滑者,屬濕熱。澀數者,屬瘀血。脈沉弦者,肝腎被濕。澀而小者,酒後風襲,名歷節白虎痛。治宜行氣,流濕疏風導血,降陽升陰。又婦人新產,子宮未斂作痛者,名兒枕痛,又名瘕母塊痛,法用醋炒芍藥、粟殼、甘草水煎,少入米醋服之,酸以收之之義也。

又諸痛非一證,雷斆《炮炙論》云:心痛不已,速覓延胡索即元胡索,專治上下諸痛。方勺泊宅編云:一人病遍體作痛,或云中風、中濕,或云腳氣,藥皆不效,周離亨言氣血凝滯所致也。用元胡索、當歸、桂心等分為末,溫酒服,隨量頻進,遂痛止。詳見《內經·舉痛論》

治腹痛

用風乾芋艿,以醋磨濃服之,即止,除根。

治九種心痛

延胡索 五靈脂 吳茱萸 乳香 沒藥(各等分)

共為細末,每服五六分,好燒酒下。一服止痛,三服除根。

治胃脘痛方

良薑(酒洗七次,炒) 香附(醋洗七次,炒)

上為末,痛因怒起者,倍用香附,痛因寒起者,倍用良薑,寒怒兼者,各等分,每藥一錢五分,以米飲,加薑汁一匙,鹽少許,服下。

專治肚痛不拘寒熱經驗方

青蒿子(以霜降後收者為佳,一錢五分) 青皮(七分五釐) 青木香(七分五釐)

共為細末,白滾湯送下。每服二錢。

又蟲肚痛方 馬齒莧鹽炒一大碗,空心食之,蟲自出。

又方:苦楝子樹皮,煨精肉,每逢月頭服一次。

治胃脘疼痛

雄黃(一錢,為末) 烏梅(二錢,去核)

共為丸如豆大,俟胃口痛時用酒服。輕者二丸,重者三丸。

治心氣疼痛

綠豆(二十一粒) 胡椒(十四粒)

同研,白湯調服即止。

專治飯後肚疼方

九制香附(五錢) 山楂肉(五錢)

各為細末,服之即愈。

治脅下刺痛

小茴香(一兩,炒) 枳殼(五錢,麩炒)

為末,鹽酒調服二錢神效。脅肋痛,用白芥子水研敷。

治胃氣冷疼方

白沙糖(五錢) 生薑(一片)

煎水熱服。

治急心疼方

用山羊血一分,燒酒化下。

治醋心上攻效方

吳萸(湯泡去苦味)一合,水三鍾,煎七分,食遠服。

治心疼

用淡豆豉五錢,煎湯半鍾,服之立愈。

治口吐清水

艾葉煎汁飲之。

桃靈丹 治一切心疼。

五靈脂(一兩,水淘) 川烏(煮熟去皮炙乾,三錢) 元胡索(三錢) 桃仁(去皮,五錢) 防風(五錢) 乳香(三錢,去油) 沒藥(三錢,去油)

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五丸,薑湯下。

治婦人血氣心疼之症

桃仁(五錢) 五靈脂(五錢) 元胡索(五錢) 乳香(一兩,去油) 沒藥(二兩,去油)

共為末,醋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酒送下。

疝氣

疝音訕,腎病。《素問》黃帝曰:疹得心脈而急為何病,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當有形也。心為牡臟,小腸為之使,又脈急者曰疝瘕。少腹痛,又釋名疝,詵也。氣詵詵然,上入而痛也。方書曰:三陽急為瘕,三陰急為疝。《難經》曰:任脈之為病,其內苦結,男子為七疝。七疝者,寒、水、筋、血、氣、狐、㿗七者是也。宜分別七證治之。治七疝,先灸大敦穴(注:一名大順,在足大拇指,離指甲如韭菜大,乃足厥陰井也),灸三壯。

治偏墜作痛

芙蓉葉、黃檗各三錢為末,以木鱉子仁一個,磨醋調塗陰囊,其痛自止。

治㿗疝偏墜 氣脹不能動者。

丹皮、防風等分為末,酒服二錢。

治疝氣

大茴香(炒,一錢) 小茴香(炒,一錢) 荔枝核(五個,炒) 橘子核(五錢,炒)

共為末,紅糖調服。一服止痛,三服除根。

治疝氣偏墜

大茴香(炒) 蘿蔔子(炒,各五錢)

共炒為末,加硃砂一錢八分,作丸服。每早鹽湯下一服,九日即愈。

治陰囊腎子腫大方

灶心土三升,砂鍋炒熱,加川椒、小茴香末各一兩拌勻,將陰囊坐在上面,冷則再換,如此三次即愈。

又方:棉花子仁煎湯,洗之自愈。

治小腸疝氣及陰間濕癢成瘡

吳萸一斤分四分,酒、醋、鹽、童便各浸一分,曬乾,南澤瀉二兩,共為細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下。

治疝氣外腎腫大

小茴香(炒) 山甲(炒) 全蠍(炒) 木香(各等分)

共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酒下。

治疝氣囊腫

將兩腳第二指,對縛一處,用箸頂大艾炷,從第二指頭上合縫處,灸之立愈。

又方:用艾灸腳大指肉甲相連之處,二三壯立愈。

又方:用田中青蛙皮貼之,即愈。

治疝氣神方

山楂肉(四兩) 枳實(一兩,炒) 小茴(二兩,炒) 山梔仁(二兩,炒) 柴胡(二兩) 丹皮(二兩) 桃仁(去皮尖,炒,二兩) 八角茴香(二兩,炒)

共為細末,麵糊丸桐子大,每服空心服五六十丸。

治小兒外腎腫大方

牡蠣不拘多少為末,雞蛋調塗即消。

泄瀉

泄音屑,方書本作泄。泄瀉有濕熱、寒濕、風暑、積滯、驚痰、虛陷等證,治法分暴泄、久泄、虛泄、水泄、滑泄、冷泄、積泄,除濕熱,健脾胃則止。

泄瀉經驗方 治泄瀉飲食少進。(俱詳景岳全書)

用糯米一升,水浸一宿,瀝乾,慢火炒極熟,磨細羅如飛面,加懷山藥一兩,炒研末,和米粉內,每日清晨用半盞,入白糖二匙,川椒末少許滾湯調食,其味甚佳。且不厭人,大有資補,久服之,其有積寒不能成孕者亦孕矣。

四神丸 專治五更腎泄,久不愈者,以此丸補命門相火,即以補脾也。

破故紙(炒,酒浸蒸用,四兩) 五味子(炒,三兩) 肉蔻(即肉果,糯米粉裹煨,熟用,忌鐵,二兩) 吳茱萸(鹽水炒,一兩)

生薑煮棗為丸,臨臥鹽湯下。

伏暑吐瀉

用絲瓜葉一片,白梅一枚並仁,同研爛,水調服,立效。夏暑百病,俱用六一散,紫金錠更妙,萬無一失。

治脾泄方

砂仁(二錢,研細末篩過) 白糖(一兩) 核桃肉(七個)

搗成糕,印作小餅,每日服即愈。

止久瀉丸 治一切久瀉,諸藥無效,服此一服自愈。

黃丹(一兩,飛過) 枯礬(一兩) 黃蠟(一兩)

將蠟熔化小銅杓內,再以丹礬二味細末投入,乘熱為丸,如豆大,每服二丸,空心白湯下。

治腹瀉初起用此方神效

細茶(二錢) 燒核桃仁(五個) 生薑(三錢) 紅砂糖(三錢)

水二碗,煎八分,次早溫服。

立止水瀉方

車前子 澤瀉(各一錢) 厚朴(一錢二分,薑汁炒)

共為細末,熱水調服即愈。

一方:用白朮土炒一兩,淨車前子五錢,神效。名分水神丹。

治瀉方

夏月吃瓜果太多,以致泄瀉不休。用漳州好橘餅一個,作二次服,切薄片,放茶鍾內潑服。

脾瀉丸 治久瀉,每早溏瀉一二次,此為脾虛脾瀉,用此補脾養胃而瀉即止。

白朮(土炒) 白茯苓(各二錢) 小茴香(炒) 肉蔻(煨,各一兩) 故紙(二兩,炒) 木香(五錢)

生薑煮紅棗肉丸,桐子大,空心下二三錢。

交感丹 治婦人久瀉。

香附子(一斤,水浸三日,曬乾,炒) 白茯神(四兩)

煉蜜丸,彈子大,空心一丸,白湯下。

飲酒成病不能食但飲酒即瀉方

嫩鹿茸(酥炙透,旋炙旋削) 肉蓯蓉(酒洗去鱗甲,各一兩) 麝(五分)

共為末,陳粟米飯丸桐子大,每次米湯下五十丸,立效。

治飲酒過多泄瀉方

用花粉一味搗爛,袋盛,洗出漿水,曬乾,每用白糖調數錢,和白蜜少許服,兼治止血之症。

治脾虛泄瀉老人五更瀉

黃老米(炒,三合) 蓮肉(三兩,去心) 豬苓 澤瀉(炒) 白朮(土炒,五錢) 木香(一錢五分) 白沙糖(一兩) 乾薑(二錢,用濕紙包煨熟)

共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白湯下,其效如神。此方簡便,不費大錢,有老父母者,切宜留心。

治腹脹吐瀉 日夜不止,諸藥不效,此氣脫也。

用益智仁一兩,濃煎湯飲之,立愈。

治老幼脾瀉久不愈神方

用飯鍋粑(四兩,為末) 蓮肉(去心四兩,為末) 糖(四兩)

共和勻,每服三五匙,一日三次,食遠下。

治水瀉不止

枯礬(一錢) 公丁香(五分) 共為末,黃酒調服。

痢疾

方書分血痢、氣痢、赤痢、白痢、泄痢、酒痢、虛痢、五色痢、水穀痢、赤白痢、噤口痢、休息痢、勞痢、暴痢、久痢。諸證皆濕積滯,暑毒虛滑所致,或言濕熱。傷血則赤,傷氣則白,氣血俱傷則赤白兼。黃者,食積也。黑者,濕勝也。先水瀉,後膿血者,腎傳脾難愈。先血後水者,脾傳腎易愈。行血則便膿自止,調氣則後重自除。

又治氣痢方:牛乳半斤,蓽撥三錢,同煎減半,空心頓服良。唐太宗患此症,金吾長、張寶藏以此方進屢效。李時珍曰:一寒一熱能和陰陽故也。

治血痢方 日久垂危更妙。

用血餘(二錢,壯人發洗淨,炒為末) 當歸(五錢,須用一兩重的炒紅置地上,以物蓋之存性) 乾薑(五分,炒成炭)

三味共研末,黑砂糖調開水服,即止。

治痢疾奇效三方

痢為險惡之症,生死所關,不惟時醫治之失宜。而古今治法千家多不得其道,是以不能速收全效。今立方何以為奇,不泥成法故奇也。立論何以為妙,不膠成說故妙也。然其藥品又不外平常用而已,有識者切不可更張勿為庸醫所誤,遵而用之,百試百效也。(山陰倪涵初識)

初起煎方:川黃蓮(去蘆,一錢二分) 生白芍(一錢二分) 山楂肉(一錢二分) 陳枳殼(去穰,八分) 紫厚朴(去皮,薑汁拌炒,八分) 堅檳榔(八分) 厚青皮(去穰,八分) 當歸(五分) 生甘草(五分) 地榆(五分,炒黑) 紅花(酒炒,三分) 桃仁(去皮尖,一錢研如粉) 南木香(二分)

上咀片,如法炮製,用水二碗,空心服。渣再煎服。

此中或紅,或白,裡急後重,身熱腹痛者,俱可服。如單白者,去地榆、桃仁,加橘紅四分,木香二分;如滯澀甚,加大黃二錢,用酒拌炒,服一二劑仍除之;若用一劑,滯澀已去,不必又用二劑矣。用大黃於年幼之人,又不可拘用二錢也。

上方用之三五日,神效。用之於旬日亦效,惟十日半月外,則當加減矣。另詳於下:

加減煎方:川黃連(酒炒六分) 生用(六分) 條黃芩(酒炒六分生用四分) 大白芍藥(酒炒六分生用四分) 山楂肉(一錢) 廣橘紅(四分) 厚青皮(四分) 油厚朴(四分) 堅檳榔(四分) 炙甘草(三分生二分) 當歸(五分) 地榆(四分) 桃仁粉(六分) 紅花(三分) 木香(二分)

上咀片,如法炮製,用水二碗,煎一碗,空心服。渣再服。

如延至月餘,覺脾胃弱而虛滑者,法當補理,其法如下:

補理煎方:川黃連(酒炒,六分) 條黃芩(酒炒,六分) 大白芍(酒炒,六分) 廣橘紅(四分) 紫油厚朴(四分) 當歸(五分) 人參(五分) 白朮(土炒,五分) 炙甘草(五分)

上咀片,如法炮製,用水煎,空心服。渣再煎。

以上三方,如婦人有胎者,去桃仁、紅花、檳榔。以上三方,隨用輒效。如有不效者,必初時投參朮等補劑大早,補塞邪氣在內,久而正氣已虛,邪氣益盛,纏綿不已,欲補而澀之,則助邪,欲清而疏之,則愈滑,遂至於不可救藥。雖有奇方,無如之何,則初投溫補者,殺之也。

微理妙諭

古今治痢皆曰熱則清之,寒則溫之。初起熱盛則下之,有表症則汗之,小便赤澀則分利之,此五者,舉世信用如規矩準繩,不可易。不知五者,惟清熱一法無忌,余則犯四大忌不可用,今詳於後:

曰忌溫補:痢之為病,由於濕熱蘊積,膠滯於腸,胃中而發也。宜清邪熱導滯氣,行瘀血,其病即去。若用參朮等溫補之藥,則熱愈熱,氣愈滯而血亦凝,久之正氣虛,邪氣盛,不可療矣,此投溫補之禍為最烈也。

曰忌大下:痢因邪熱膠滯腸胃而成,與溝渠壅塞相似,惟用磨利疏通則愈。若用承氣湯大下之,譬如欲清壅塞之渠,而注狂爛之水,壅塞必不可去,無不岸崩堤塌矣。治痢而大下之,膠滯必不可去,徒傷胃氣損元氣而已,正氣傷損,邪氣不可除,壯者猶可,弱者危矣。

曰忌發汗:痢有頭痛目眩,身發寒熱者,此非外感,乃內毒熏蒸,自內達外,雖有表症實非表邪也。若發汗,則正氣既耗,邪氣益肆,且風劑燥熱,愈助熱邪,表虛於外,邪熾於內,鮮不斃矣。

曰忌分利:利小便者,治水瀉之良法也。以之治痢,則大乖矣。痢因邪熱交滯,津液枯澀而成,若用五苓等劑,分利其水。則津液愈枯,而滯澀愈甚。遂至纏綿不已,則分利之為害也。若清熱導滯,則痢自愈,而小便自請,又安用分利為哉。

治久痢大效(月令)

五日取鯉魚枕骨,燒灰服之,良。

淳于丸 專治痢疾。

大黃(八兩) 白芍(四兩) 車前子(四兩) 蘿蔔子(八兩)

俱生用為末,水打為丸,每服二錢,滾水送下,虛弱及老人,以人參一分,煎湯送下。

忍冬散 治痢神效。

金銀花入銅鍋內,焙枯,存性,五錢。紅痢,以白蜜水調服。白痢,以砂糖水調服。一服即愈。否則亦必漸出黑糞,次日霍然,真神方也。

太和丸

紅丹(二兩,飛淨) 杏仁(一百粒,去皮尖) 巴豆仁(四十粒,去衣油) 乳香 沒藥(去油,各一錢)

共為細末,黃蠟一兩一錢,化開攪藥末,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

紅痢甘草湯下,白痢薑湯下,紅白痢甘草薑湯下,水瀉米湯下,裡急後重白湯下。如人小或虛弱人,須減少用,孕婦忌服。

熱痢方 治便腹痛,或如魚腦五色者。

乾絲瓜一枚,連皮煅研,空心酒服一錢。

一方:煨食之。

馬前散 治痢疾。

木鱉、母丁香各五個,麝一分,研末,米湯調作膏,納臍中,以膏藥貼上護住。噤口痢亦效。

點眼膏 赤白痢及噤口痢危篤者,皆神效。

初胎糞(炙乾)一錢,雄黃四分,片腦少許,為極細末,水調點兩眼角良。

封臍丹 治痢疾水瀉,並婦人白帶。

丁香(七個) 肉果(一個) 牙皂(二個,去筋) 大倍子(一個,炒) 麝香(五釐)

為末,醋調為丸綠豆大,入臍,外貼膏藥。

藥梅方 治痢神效。

青梅(一斗) 砂仁(四兩) 甘草(四兩) 川木通(八分) 紫蘇(四兩) 黃芩(八分) 防風(八分)

上好燒酒一斗,將藥拌勻,青梅酒浸一月,每用二三枚神效。

治噤口毒痢

用田螺入麝少許,搗餅烘熱,貼臍下引熱下行,自然思飲。

五虎散 專治痢疾驗方。

伏姜 陳芽茶 冰糖 神麯 山楂肉(各三錢)

水煎服。

經驗不犯痢疾方

立秋日,以赤小豆七粒或十四粒,以井華水面西服,一秋不犯痢疾。

治痢奇方

生大黃 川黃蓮 陳細茶 茱萸(各等分)

共未為丸,紅用紅糖,白用白糖調服,即愈。

治赤白下痢五六年者

荊瀝每日服五合。

治熱痢不止

車前葉搗汁,入蜜一合煎,溫服。

治血痢不止

麻子仁汁煮綠豆,空心服,極效。

治白痢

炒葛面方匕寸,入粥中食,能療日瀉,百行不救者。

治噤口痢

蕎麥每服二錢,沙糖水調下。

治食蟹患冷痢

用藕節洗淨搗爛,熱湯下數次即愈。

治時疫噤口痢,遍地皆然,胸膈熱煩,水、米不下,食入即吐,用此藥一劑即效。再服香參丸全愈。

柴胡 前胡 羌活 獨活 枳殼(炒) 白茯苓 桔梗 川芎(各一錢) 生草(五分) 白芍(酒炒,一錢五分) 川蓮(一錢,酒炒)

加陳倉米三錢煎服,如白痢,加蓮肉三錢不去心,水三鍾,姜一片,煎一鍾服,即愈。

香參丸 治痢極效,百發百中之藥也。

木香(四兩) 苦參(酒炒,六兩) 甘草(一斤)

熬膏丸,桐子大,每服三錢。

白痢薑湯下,紅痢甘草湯下,噤口痢砂仁蓮肉湯下,水瀉豬苓澤瀉湯下。

治痢方

細茶(三錢,同鹽炒黃,去鹽) 檳榔(三錢)

水煎服,即愈。

治噤口痢

石蓮子肉(去青心,一兩) 木香(三錢)

同研末,每服二錢米湯調下。

又方:用蘿蔔搗自然汁調蜜,緩緩引之。

又驗方:鹿角(二兩,煅,存性)為末,大人每服三錢,小兒每服二錢,早晨用酒送下,一時即愈。

治血痢不止

用乾薑燒黑存性,放冷,為末,每服一錢,米湯飲下,神效。

香連丸

生黃連(八兩,用吳茱萸四兩,水浸一宿,炒連熟去茱萸) 木香二兩為末,醋糊丸。治赤白痢每一錢,空心米飲下。噤口,加石蓮肉四兩。

又方:大黃(酒煨)四兩,檳榔二兩,治痢初發者,每日二服,有積自行,無積自止。後以半料,加肉豆蔻一兩半,雞子清為丸止之。

瘧疾

瘧音虐,瘧有風、寒、暑、熱、濕、食、瘴、邪八種。久瘧腹有痞塊,名瘧母。獨寒不熱為牝瘧,獨熱不寒為牡瘧。發無期度為鬼瘧,先寒後熱為寒瘧,先熱後寒為溫瘧,熱而不寒為癉瘧,即脾瘧。皆痰。中脘脾胃不和所致。《周禮·疾醫》秋時有瘧寒疾,疏云:秋時陽氣漸消,陰氣方盛,惟火沴金,兼寒兼熱,故有瘧寒之疾,釋名:瘧,酷虐也。凡疾或寒或熱,此疾寒熱兩疾,似酷也。夏子益方,瘧後怪症,口鼻出氣,盤旋如黑黃色,逾十日漸至肩,與肉相連,堅勝金石,不能飲食,煎澤瀉,日三飲,連服五日愈。

治瘧疾奇效三方(瘧疾即擺子病)

瘧之為害,南人患之,北人尤甚。弱者患之,強者尤甚。雖不致遽傷大命,然不治則發無已時,治之不得其道,則惡邪內伏,正氣日虛,久而久之遂不可藥。所定三方,甚為平易,無奇絕。不入常山、草果等劫劑,且不必分陽瘧陰瘧,一日二日三日,及非時瘧,人無老幼,病無久近,此三方不用加減,唯按次第服之,無不應手而愈也。(山陰倪涵初識)

第一方:廣陳皮(一錢) 陳半夏(薑汁煮透,一錢) 白茯苓(一錢) 威靈仙(一錢) 蒼朮(米泔水浸一日,切,炒淨,八分) 紫厚朴(薑汁拌炒,八分) 柴胡(八分) 青皮(六分) 檳榔(六分) 炙甘草(三分)

上咀片,如法炮製,加姜三片,井水河水各一鍾,煎九分,飢時服,渣再煎服。

如頭痛,加白芷一錢。此方平胃消痰,理氣除濕,有疏導開先之功。受病輕者,二劑即愈,勿再藥可也。若三劑後,病勢雖減而不全愈,必用第二方,少則三劑,多則五劑而已。

第二方:何首烏(生用,三錢) 廣陳皮(八分) 柴胡(八分) 白茯苓(八分) 黃芩(八分) 白朮(炒,一錢) 當歸(一錢) 知母(二錢) 鱉甲(炙脆研粉,二錢) 甘草(炙,三分) 威靈仙(一錢)

上藥加姜三片,井水河水各一鍾,煎八分,加無灰酒五分,再煎一滾,空心服。二煎三煎並服。此方妙在補瀉,互用虛實得宜,不用人參、黃耆,屏去常山、草果平平無奇,卻有神效。即極弱之人,纏綿極重者,十劑後,立有起色,立湊萬全。所云:加減一二即不靈應者,正此方也。

第三方:人參(一錢) 黃耆(蜜炙,一錢二分) 當歸(一錢二分) 白朮(一錢) 廣陳皮(八分) 甘草(炙三分) 柴胡(八分) 升麻(四分)

或加何首烏(二錢) 知母(炒,一錢)

或加青蒿子(八分) 麥芽(一錢)

上藥加姜一片,棗一枚,水二鍾,煎八分,半飢時服,用三五劑,元氣充實,永不發矣。

方雖有三,第二實為主方,既不刻削,亦不峻補,功獨歸之。其第三方,專為有力者設,貧家安得有參,只多服第二方可也。

博濟方(名曰桃仁丹) 專治瘧疾。

午日取桃仁百個(去皮尖,研細),入黃丹二錢,以黃蠟丸桐子大。瘧發日,面北,用井花水,或酒吞下五丸,大人或用十丸,修時忌婦人雞犬見。

截瘧丹

香附(去毛,米泔浸,銼碎,微火炒熟,六兩) 草烏(老薑自然汁浸,切片,拌炒去姜,三兩)

二味俱揀成個完整者方用,破碎半個者去之,用石臼搗為末,磁器收貯,勿泄氣。每服一分四釐,滾水下,須在將發未發時服。如遲早俱不驗,應時服之,即愈。

瘧經驗神方 治四日兩頭尤妙。

真川貝(去心研極細末,六兩) 生半夏(四兩,亦另研極細末)

銅鍋炒嫩黃色,俟冷緊貯。每服一分五釐,用生薑汁二三匙,和藥燉熱,瘧來先一時服下,愈,二服全愈。忌發物南瓜、雞蛋、芋艿二三月。宜五月五日午時虔制,勿令婦女雞犬見。

治間日瘧

白朮(一錢) 茯苓(一錢) 澤瀉(一錢) 豬苓(一錢) 柴胡(一錢) 半夏(一錢) 黃芩(熱多一錢半,寒多一錢)

加姜三片,大棗二枚,水煎,露一夜,臨發五更服。神效。

治三日瘧(一服立止)

蒼朮(二錢) 制首烏(五錢) 白朮(一錢,炒) 知母(五分) 粉甘草(一錢)

水四碗,煎半,雞鳴服。寒多加生薑六錢,當歸五錢,熱盛加當歸六錢,生薑五錢,將發服愈。

截瘧方

用白礬三分(研末),飯七分,為丸九粒,臨發早晨服之奇驗。無風不成痰,無痰不成瘧。礬能消痰,服之奇驗。

又符咒方

五更雞犬不聞聲之際,令病人朝東站立,將硃砂畫符於病人背上,口唸咒曰:天火燒太陽,地火燒五方,雷火執掌法,燒死諸不詳,急急如律令敕立痊。

又方:用棗子一枚,咒曰:吾從東南來路逢一池水,水裡一條龍,九頭十八尾,問伊食甚的,只食瘧疾鬼。先念一遍,吹棗上,共念七遍,吹棗上,令患人於五更面東立食之,於淨室中安臥,忌食瓜果葷辛諸物。

又方:用桃仁半片,放在內關穴上,再用獨蒜一個,搗爛,掩在桃仁上,以布條縛之,男左女右,臨發日,先一二時行之即止。屢驗。內關穴在手掌骨上一寸半,與尺部脈相併。

又方:蛇蛻塞兩耳即止。

截四日二頭符方

臨發日,勿令四眼見,用硃砂畫聻於胸,⿱勅念⿲⿳火火火車邑於背,左青龍,右白虎,畫後,令患人安臥乾淨室。

又方:用小喜蛛一個,紅紙包好,不令四眼見,藏於患人發內。

治瘧疾不止

火麻葉不問榮枯,鍋內文武火漫炒香,收起,紙蓋令出汗盡,為末,臨發前或茶酒下,移病人原睡處,其狀如醉醒即愈。

又方:火麻葉如上法,為末一兩,加縮砂、丁香、陳皮各半兩,酒糊丸梧子大,酒茶任下五七丸,能治諸瘧,壯元氣。

截瘧如神方

用紅牛客膝根搗爛,沖酒服。渣敷手脈筋上,男左女右,即愈。(林氏驗方)

瘰音壘,瘍繞頸項累累也。方書:瘰癧或在耳後頸項、缺盆,手少陽三焦經主之。或在胸及胸之側,皆為馬邊瘡,足少陽膽經主之,二經多氣少血,有風毒、熱毒、氣毒,由氣血不足勞郁所傷,宜詳經絡血氣多少之異。用益氣養營湯,散腫潰堅湯效。

又方:犁頭刺藤葉,三角生籬邊,可治瘰癧。

痰癧仙方(驗過)

湯膏丸三方開後,缺一不可,奇妙無比,寶之重之。

煎藥方

連翹(去心) 貝母(去心) 香附(鹽水炒) 花粉(各一錢) 柴胡(七分) 牛膝(一錢,微炒,研) 川芎(七分) 歸尾(八分) 橘紅(八分) 桔梗(八分) 黃芩(一錢) 甘草(七分)

水煎,食遠服。仰臥一時。

膏藥方

珍珠 麝香 輕粉 黃蠟 血竭 沒藥 乳香 銅青(以上各五分) 松香(八錢) 杏仁(二十粒,去皮尖) 蓖麻仁(二十粒淨)

上研極細,攪和,入磁乳缽,搗成泥,不見火,不犯鐵,要搗千捶,置絹上,以手指攤開貼之,如藥硬難搗,用滾水燉熱,即易搗也。

丸藥方

當歸(一兩) 熟地(曬乾,一兩) 膽草(六錢,酒洗,炒) 山藥(一兩) 梔子(一兩,炒) 僵蟲(八錢,炒) 大黃(八錢,九蒸九曬) 海藻(八錢,炒) 川芎(八錢) 黃連(八錢,酒炒) 黃芩(八錢,酒炒) 蘆薈(六錢,炙炒) 夏枯草(八錢,炒) 甘草(二錢,炒) 桔梗(五錢) 人參(五錢)

上為細末,蜜為丸桐子大,臥時服一錢。忌雞、鵝、鴨、羊、蛋、蒜、燒酒、房事、熱物,此等調治,真仙方也。

治瘰癧串方 不論腐爛,敷數次即愈。

大雄雞一隻宰之,連毛掛於淨處,三五日後,將帶毛雞外用泥封固,炭火煅過,存性研末,和冰片少許,搽瘡上,如未破者,用茨菰即荸薺搗爛圍之,一二日消矣。

治瘰癧潰爛

桑黃菰(五錢) 小紅豆(一兩) 百草霜(三錢) 青苔(二錢) 片腦(一分)

為末,雞子白調敷,以車前、艾葉、桑皮煎湯洗之。

瘰癧頭上痰瘰癧串也 此肝火鬱結而成。宜用消瘰丸,兼服加味逍遙散。

消瘰丸 此方奇效,治愈不勝計,予會刻方普送。

元參(蒸) 牡蠣(煅醋,炒) 貝母(去心,蒸,各四兩)

共為末,煉蜜為丸,每服三錢,開水下,日二服。

加味逍遙散 治肝經鬱火,頸生瘰癧,並胸脅脹痛,或作寒熱甚至肝木生風,眩暈振搖,或咬牙發痙諸症,木鬱達之是也。

柴胡 茯苓 當歸 白朮 甘草 白芍 丹皮 黑山梔(各一錢) 薄荷(五分)

水煎服。

治瘰癧不拘已破未破

用牡蠣(四兩) 生甘草(一兩)

每日食後,用臘茶湯調服一錢。其效如神。

治瘰癧痰核方

用三桑葉曬乾為末,紅砂糖調服,至二三兩即愈。

又方:頭後髮際正中灸七壯即愈。

治瘰癧不拘已破未破

蓖麻子仁(四十九粒) 瀝青(一兩) 苦杏仁(三十粒,去皮尖)

共搗千下,自然成膏,攤貼患處神效。

治蛇盤瘰癧頭項交接者

用海藻菜以蕎麥炒過,白殭蠶炒,各等分為末,以白梅泡湯和丸桐子大。每服六十丸米飲下。

治痰核如指紅腫者

用石灰窯中流結土渣,輕虛而色赭者,為末,菜油調揸,其腫即消。

治瘰癧方

將大枳殼去穰,內盛川大黃,兩口對縛牢固,入糯米酒漿內煮熟,去大黃不用,只用枳殼搗爛為丸,每服三錢。

瘋症

瘋音風,頭瘋病。方書:偏頭風在右屬痰屬熱;在左屬風屬血。婦人多頭風,因肝血虛損,風邪乘虛易入,宜補血祛風易治之。

瘋痛藥酒方(諸瘋俱可吃)

大熟地(三兩) 白歸身(一兩) 虎骨(二兩,醋炙) 枸杞子(二兩) 白乾菊(五錢) 杜仲(一兩,鹽水炒) 續斷肉(一兩) 桑寄生(一兩) 制首烏(二兩) 牛膝(一兩)

用好陳酒二十斤,酒釀五斤,將藥盛入絹袋內,浸七日,重湯燉至更香時取起,埋入土中七日退火方可飲。

治頭痛方

川芎(一錢) 茶葉(一錢) 水煎服。

浮萍一粒丹

治三十六種風。左癱右瘓,口眼歪斜,偏正頭風、大麻風、癲風及腳氣、撲打折傷,並胎孕有傷各症,服過百丸即為全人。若些小風症,服二三十丸足矣。修合濟人,功德無量。七月七日,採紫背浮萍去根,曬乾,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用黑豆浸酒化下,汗出即愈。曬浮萍法,鋪萍於篩內,以盆貯水,置篩於盆上,仍不沾水,曬烈日中,一時即干。若下無水吸,雖數日亦不幹。

治諸般瘋方

五日午時,取東引桃枝,如一銅錢大者,去皮,半尺長,兩頭削尖,好麻油浸,曬燥收貯。用時以學書紙十餘層置痛處,將油桃枝尖頭,火內點著對痛處,向紙上用力一拈,少待令熱氣入內痛即止矣。

治瘋痛酒方

生地 草烏 石茶花(各五釐) 海風藤 紅花 當歸 羌活(各一分) 虎骨 牛膝(各一分半) 防風 秦艽 透骨 木瓜 陳皮 獨活 米仁 甘草(各二釐)

以上共藥一錢,用老酒十斤,浸在瓶內,重湯煎熟,每日空肚溫服,神驗。

治瘋痛神效藥酒方

豨薟草(法制,一兩) 當歸(一兩) 十大功勞(根皮,一兩) 牛膝(五錢) 生地(五錢) 金銀花(五錢)

用真陳老酒浸服,十日全愈。

病風數年

以七葉黃紫根皮、五加根皮、接骨草各等分,煎湯日服,即愈。

治遍身風癢生瘡疥

茵陳煮濃汁洗,立瘥。

治通身風癢

凌霄花為末,每酒服一錢。

治大麻風

用明淨松香不拘多少,化去渣,取河水,用淨鍋將松香煮化不住手攪,視水色如米泔,嘗味極苦者,即傾入冷水內,將松香乘熱扯拔,冷定堅硬,另換清水,再煮再拔,如前法制,不論數十次,只以松香體松,潔白如玉,所煮之水不苦為度,陰乾為末,重羅極細聽用。每料二斤,每日將白粥量投藥末,和勻食之,不可多嚼,日進數次,不可更吃乾飯,只以菜乾筍乾少許過口,一切油、鹽、醬、醋、暈、腥、酒、果、糖、麥等類,概行禁忌,渴時只飲白滾水,每日約服數錢,以漸而進,不可太驟,服後大便下毒物,服盡一料自愈。用煉蜜丸亦可。

又方:用大蝦蟆一個,重半斤者,酒煮爛,去蝦蟆,飲酒醉,出汗,服二三個即愈。

治大風惡眉發脫落

桑柴灰熱湯淋,取汁洗頭面,再以水研大豆醬,解灰味,次再熱水入綠豆粉濯之,三日一洗頭,十日一洗面,不過十度,良。

疸症

疸音旦,黃病也。《內經》:目黃、溺黃赤安臥者黃疸;己食如飢者胃疸。方書疸有五:黃胖、黃疸、酒疸、谷疸、女勞疸。出汗如黃檗汁,五者皆脾胃濕熱交蒸,胸悶體黃。法宜利小便為先,解毒次之,不可過用涼藥,使腎水枯,面黑腹脹不可治也。黃胖易治,黃疸難治。朱丹溪曰:不必分五,同是濕熱。濕在上,宜發汗;濕在下,宜利小便;或二法並用,使上下分消其濕。

治黃疸方

用茵陳蒿作菜,或蒸麥飯,或作羹,日日食之,三五日愈。

治黃病神方

皂礬(八兩) 麥(一斤,和作餅,入火內煨焦為度) 蒼朮(米泔浸) 厚朴(去皮,薑汁炒) 陳皮 甘草(各六兩) 川椒(去閉口並椒目十兩)

共為末,用好棗肉三斤,煮熟去皮,核桃三斤去皮,同搗成膏,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酒服。初服覺香病愈,則聞臭矣。

治黃胖黃腫方

砂仁(一兩) 川椒(一兩,去椒目及閉口者) 針砂(三兩) 大麥(不拘多少炒,磨粉) 大黑棗(一斤,蒸去核、皮,搗爛)

共前藥拌勻,搗為丸桐子大。若丸不就,將前粉打糊為丸,每服二錢,好酒送下,早晚進一服。

治黃疸小水不利兼治酒疸

川連(去須,淨)二斤,切碎,好酒五斤,煎黃連干為度,研為細末,煮麥糊為丸桐子大。每日服三十丸,食遠陳皮湯下。

治黃病

皂礬一兩,針砂一兩,以上二味,先在鍋內炒熱,滴入醋一斤,香油四兩,炒至微干,再下沒藥一兩,神麯二兩,五倍子一兩,乳香三錢,廣木香三錢,生甘草三錢,平胃散二兩同炒勻,放在冷地上二三時取起,曬乾為末,焦棗肉為丸,每日黎明黃酒溫服三十丸,忌大暈生冷麵食。

又方:馬鞭草煎湯,常常飲之自愈。

癇症

癇音閒,癇有風熱,有驚邪,皆兼虛與痰。方書,小兒有五癇,五臟各有畜所屬。心癇,其聲如羊;肝癇,其聲如犬:脾癇,其聲如牛;肺癇,其聲如雞;腎癇,其聲如豬。發則卒然倒僕,口眼相引,手足搐搦,口吐涎沫,食傾乃蘇。治宜用清神丹,後用育魂丹。

治癇疾

箭頭硃砂,不拘多少,研細水飛,以不經水豬心血和勻,用蒸餅包之。重蒸候熟,取出,連蒸餅搗為丸桐子大。每服一丸,臨臥服。

治羊癲風

用肥皂子去黑皮,取仁,焙熟,研末。每服五分,空心白湯下,不可間斷。

追風祛痰丸 治諸般風癇,癲風,世人患此病者甚多,用此藥甚效。

白附子(麥包煨) 防風 天麻 殭蠶 牙皂(俱炒,一兩) 全蠍(炒) 木香(各五錢) 枯白礬 川黃連(各三錢) 南星(三兩,白礬、牙皂煎湯浸一宿) 人參 白朮(炒,各一兩) 半夏(牙皂、生薑各二兩,搗碎泡湯浸三日,六兩) 共研為末,薑汁和,飴糖為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薑湯下。

治久近風癇

凌霄花或根葉為末,每服三錢,溫酒下。服畢解發不住手梳,口噙冷水,溫則吐去,再噙再梳,至二十口乃止,如此四十九日絕根,百無所忌。

治癲癇風痰

九節菖蒲不聞雞犬聲者,去毛,木臼搗末,以黑獖豬心一個,批開,砂罐煮湯,調服三錢,日一服。

瘕症

瘕音嘉,癥瘕,腹中積塊。堅者曰癥:有物形曰瘕。史倉公傳:蟯瘕為病,腹大,上膚黃粗,望之慼慼然少腹病,曰遺積瘕。病得之酒且內飲以芫花一撮,出蟯可數升,病已。義曰:龍魚河圖云:犬狗魚鳥不熟食之,成瘕痛。方書:腹中雖硬,忽聚忽散,無有常准,謂之瘕。言病瘕而未及癥也。經曰:小腸移熱於大腸為伏瘕。注:小腸熱已,移入大腸,兩熱相搏,故血溢而為伏瘕也。

治痞塊方

用靛秧搗爛,和白占,米粉作摺餅,空心吃不時服之。痛日減而痞日消,神驗。

治大人小兒痞積

水紅花子為細末,以麥糊和作一處,少加麝一釐,放痞上,以熨斗烙之,數次即愈。

又方:用水紅花熬膏,入麝少許,貼之亦效。

又方:用肥肉煮甕菜,食湯即愈。

又方:皂礬六兩(陳醋炒九次),沒藥二兩(炒去油),棗肉丸桐子大,每日空心服七丸,七日見效。

治痞

透骨草一味,貼患處,一炷香或半炷香即掀去,皮上起泡而愈。

消痞神丸 治心下痞塊作疼,腹大作脹。

香附米(童便浸,炒,二兩) 砂仁(七錢,炒) 枳實(一兩,炒) 陳皮(一兩) 半夏(姜炒,一兩二錢) 厚朴(姜炒,一兩二錢) 神麯(炒,一兩一錢) 蒼朮(炒,一兩二錢) 麥芽(炒,一兩一錢) 山楂肉(二兩) 烏藥(一兩) 白朮(土炒,一兩) 木香(五錢) 當歸身(四兩) 沉香(八錢) 老米糊為丸桐子大,食遠下二錢五分,白湯下。

治痞疾

用觀音柳煎湯露一宿,五更空心飲,數次痞疾自消。

治痞效方

雄雞糞泡在缸內,夏十日,春秋二十日,冬四十日,每日攪四五次,去其渣滓。用木柴熬膏。用砂鍋,不用鐵鍋,貼在患處即愈。

治痞塊

甲魚一個重三斤,麻油三斤,煮爛如膏藥一般,將油紙攤好,貼患處即愈。

臌脹

專治一切臌脹神效方

巴豆(去油,淨,四兩半) 硫黃(二兩) 輕粉(三兩) 麝香(七分)

以上四味,共研為末,用大厚絲棉一段裹藥,方圓六寸大,對臍貼上,蓋油紙。再以布緊緊裹縛四五層,勿令出氣,百日為度。若是氣臌頻頻放屁是驗。如水酒臌,手足十指放出惡水是驗。倘水流不止,常飲粥湯為要。合藥須擇天醫日,切勿草草。凡貼藥後,須吃淡一百二十天,鹽宜全戒。以秋石代之,真桐城好秋石為最,愈久愈佳。此方由趙宅仕路得來,大宜忌鹽。若一毫入口,發病愈甚。要緊!要緊!凡臌脹病者,遵之無悔。

治氣蠱氣脹方

蘿蔔子搗研,以水濾汁,浸宿砂仁一兩,一夜炒乾,又浸又曬,凡七次為末。每用米湯服一錢,神驗立效。

治臌脹方

五月五日,取蝦蟆一個,入硃砂七錢,於其腹內,懸至次日,以黃泥包之,火煅存性,每早服五釐,白水下。

治五臌神方

萊菔子(四兩,用巴豆十六粒同炒) 牙皂(煨去鹽,一兩五錢) 沉香(五錢) 枳殼(炒,四兩,火酒煮,切片) 大黃(一兩,酒焙) 琥珀(一兩)

共為細末,每服一錢,隨病輕重加減。雞叫時,熱酒送下,姜皮湯亦可。後服金匱腎氣丸調理收功。

治水腫 腫在腹上曰臌脹,腫在四肢頭目曰水腫。分別治之。

皂礬末(八兩,炒黃) 紅棗(半斤,去皮核搗爛) 小麥(一斤,炒為面)

米蠟和藥丸豆大,每服三錢,姜皮湯下。

治單腹脹

黑魚一尾,從尾上抽去腸,用皮硝裝入魚腹內,炭火焙為末,每日用滾水調服二三錢。

金匱腎氣丸 治水腫膨脹,服行氣藥不效。病又增劇,及四肢逆冷,脾腎虛也。急服此藥。能治脾腎虛,腰重腳腫,小便不利,肚腹滿脹,四肢面目浮腫喘急。

白茯苓(三兩) 牛膝 肉桂 澤瀉 車前子 山萸肉 丹皮(各一兩) 熟附子(五錢) 山藥(炒,一兩) 熟地(四兩,酒泡搗膏)

共為細末,用地黃膏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三錢。

草靈丹 治臌脹。

四五月黃牛糞陰乾,微炒黃香為末。每服一兩,煎半時,濾清服之。不過三服即愈。

治蠱症奇方

用烏魚二斤一尾者,去腸淨,入皂礬二兩,外用粗紙打濕包好,入粗糠火內煨,午時起至子時止,取出,去紙灰骨,只用淨魚皂礬,研末收貯。每服三錢,老米湯下。此藥行而不泄。

治水腫方

用綢緞襯的黃粗紙,卷作筒,一頭對在臍上,一頭點火燒著,覺疼去之,再換。

癱瘓

癱音灘。風癱,筋脈拘急,麻痹不仁,方書治左癱右瘓,三十六種風。

用紫色浮萍,曝乾為末。煉蜜和丸彈子大。以豆淋酒化服三丸,汗出愈。

豨薟毯 (救民易方,治周身癱瘓,瘋痰諸症,口眼歪斜,久臥不起,並皆治之。又明目黑髮,強健筋力,效不盡述。

五日採豨薟草去根、花並子,淨用莖葉,九蒸九曬,層層灑酒與蜜水制之,至極香。搗羅為末,蜜丸如皂角子大,名豨薟毬。每服二十個,隨增減,以米湯下。或六月六日,七月七日,八月八日,九月九日,修合俱可。《本草》豨薟草有二種,南北不同,南方一種名曰花菜。

治癱瘓秘方

熟牛骨髓一碗,熟白蜜一斤半,濾過,加炒白麥一斤,炒黑,乾薑末三兩,四味和勻,如彈子大。每日三四丸細嚼,黃酒下,大效。

霍亂

癨音霍。霍亂,吐病。按方書作霍亂。皆濕熱寒氣,七情內傷,六氣外感所致,或轉筋腹痛,或煩悶脹滿,或中惡吐逆,各證不一,乾霍亂難治。又治霍亂上不可吐,下不可利,吐利,出冷汗三斗許,氣即絕。河南房偉云:用鹽一大匙,熬令黃,童便一升,和溫酒服,少頃,吐下愈。(見柳宗元纂救三死方)

治霍亂吐嘔方

綠豆粉 白糖(各二兩)

以新汲水調服而愈,並治痢。

治霍亂吐瀉

用陰陽水飲之,切不可服米湯、薑湯。

治暴急霍亂吐瀉方

陳皮(五錢) 藿香(五錢) 黃土澄水二鍾,煎一鍾服之,垂死立生。

霍亂吐瀉,頭眩,眼暈,四肢厥冷。用藥稍遲無效。

吳茱萸、木瓜、食鹽各五錢,同炒焦,水三碗,煎服。

又方:鍋底煤五分,灶額上煤一錢,滾水攪千下,服。

又:吐瀉不下,轉筋入腹,汗出氣冷欲絕者,炒鹽一兩,牙皂一錢,水煎服,取吐。胃氣一回,即愈。

又方:屋上吊揚塵,開水沖,澄清服。

又方:牛欄牆上干牛糞焙焦,開水沖服。

蛔病

痐音回,腹蟲聚而成矣。方書秣陵人張景腹脹面黃,醫不能療。南北朝徐嗣伯曰:此石蛔耳。當得死人枕煮服,及煮枕以湯投之。得大利,出蛔蟲,頭堅如石,病即差。或問故。曰:石蛔者,久蛔也。蛔音回,人腹中長蟲。一曰胃蟲,形類蛇蛔。《說文》本作蛕,俗作蛔,痐從疒,蓋指疾言,非痐即蛔也。

安蛔方 蓋蟲聞椒則伏,凡蟲齩腹痛者,面白唇紅,時發時止。川椒(去閉口者,不用),滾水吞下,即止。(試驗甚速)

瘢症

瘢音班,痍也。痍處已愈,有痕曰瘢,楚國先賢傳,孔休傷頰有瘢,王莽賜玉屑白附子香,與之消瘢。

治汗班 用密陀僧為末,隔年米醋調搽,即愈。

又方:用水紅花連莖帶葉,渾身揸之,數次即愈。

又方:白附子、硫黃、陀僧各一錢為末,用生薑揸,三五日即愈。

又方:陀僧一兩,官粉一錢為末,揸之。

又方:土貝母(一兩) 南硼砂(五錢) 冰片一分,共為末,揸之即愈。

治汗體臭

陀僧(一錢) 枯礬(五分) 鉛粉(一錢) 硫黃(五分)

共為細末,揸之,忌蔥蒜。

癭症

癭音穎,頸瘤。張華《博物志》山居飲水之不流者,多癭。又蘇拭曰:國之有小人,猶人之有癭,癭必生於頸,附於咽,是以不可去。有賤丈夫者,不勝其忿,而決去之。是以去疾而得死。方書癭有五:肉色不變為肉癭;筋脈現露為筋癭;筋癭交絡為血癭;隨憂惱消長為氣癭;堅硬不移為石癭。法用消癭,五海飲治之。五海:海帶、海藻、海昆布、海蛤、海螵蛸也。留滓,塗癭良。

治頸上癭瘤神方

川黃柏(細末,一兩) 海藻(細末,一兩) 二味和勻收貯,每用五分,放手心上,以舌餂之,一日三五次即消。

癥症

癥音徵,腹內結病。史《扁鵲傳》以此視病,盡見五臟癥結,特以診脈為名耳。方書腹中堅硬,按之應手。王叔和《脈經》左手脈橫,癥在左,右手脈橫,癥在右。

又治癥,蓬莪朮、荊三稜酒煨煎服。昔人患癥癖,死時遺言,令剖腹視之,得腹中病塊如石,文理具五色,或削成刀柄,因以刀刈三稜柄消為水,益知三稜可療癥也。

又人疾體瘦,喜飲鮮血,謂之蝨癥,無藥可療,須千年木梳燒灰服之,或飲黃龍浴水乃差。說詳會昌解頤。

治腹中暴癥 有物如石,痛刺啼呼,不治百日死。

多取商陸根搗汁,或蒸之,以布藉腹上,安藥勿覆冷即易,晝夜勿息。余方載雜治門。

癜風

癜音殿。癜,風班片也。有紫白二種,李時珍曰:治癜用茄蒂蘸硫黃末摻之,取其能散血。白癜用白茄蒂;紫癜用紫茄蒂。各從其類也。

又治紫癜方:醋磨知母擦之,日三次效。見《本草綱目》。

治白癜風

白蒺藜子六兩,生搗為末,每服二錢,白湯下,每日二服。一月絕根。

又方:福靛,小便調勻,以新青布蘸藥揸之。

又方:白附子、硫黃等分為細末,用帶皮生薑自然汁調勻,以茄蒂蘸藥搽之。

又方:羊蹄根去心,和肥皂搗爛,丸如彈子大,一丸布包搽,一丸洗浴三四次可愈。

痃症

痃音賢,六書故癖積,弦急也。亦作弦。《本草》陳藏器曰:昔有患痃癖者,取大蒜合皮,截去兩頭吞之,名曰內灸,果獲效。

專治橫痃經驗方 此疾患於肚角,或左或右,初起如橄欖,微疼,漸大如雞蛋甚硬。每日發寒熱,須急治。但生於膜內,不能破,不治以至內潰,不可救藥矣。切忌開刀,須用後藥調治,萬無一失。

大戟 白芥子 甘遂(各四錢) 共為細末,丸如桐子大,每日三次,空心用淡薑湯送下十丸。不宜多服,不可間斷,以消散為止。再服藥粥開後。

糯米、皂角刺(用布包煮)作點心服,日二次。

疳疾

疳音甘,小兒食甘物,多生疳病。疳有五:心、肝、肺、脾、腎也。治疳先辨冷熱肥瘦,初病為肥熱疳;久病為瘦冷疳。五疳諸積,腹大青筋,面黃飢瘦,或腹痛以蔥椒煮蝦蟆食之,立效。

走馬疳

銅綠 杏仁 滑石 各等分為末,擦之即愈。

五疳消食丸(□□殺蟲退熱磨積)

使君子肉(炒) 麥芽(炒) 神麯(炒) 廣陳皮 蕪荑仁(炒) 龍膽草 黃連(炒) 山楂肉(各等分)

共為細末,用陳米糊為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米湯化下。余方載兒科雜治門。

瘚通作厥,氣逆也。《內經·厥論》曰:陽氣衰於下,為寒厥。陰氣衰於下,為熱厥。注:厥者,逆也。正氣逆上,卒仨眩僕。輕者漸蘇,重者不起。陰陽之氣衰於內,故二厥由之而生,方書陰厥、陽厥有八,陽衰陰湊,五指至膝皆寒,曰寒厥;陰衰陽湊,足下熱,循三陰而上逆,曰熱厥;怒火起,肝血莞於上,曰薄厥;煩勞擾陽,火炎水乾,至夏益亢,孤陽厥逆如煎,曰煎厥;五屍之氣亂人陰陽,暴厥如死,曰屍厥;寒痰迷悶,四肢逆冷,曰痰厥;冒寒吐蛔,曰蛔厥:中風身溫而痰涎多,中氣身冷而痰涎少,總曰氣厥。其方有內治、外治。

治暴瘚

凡人涎潮於心,卒然倒僕,急扶入暖室中,扶策正坐。用火炭沃醋,使醋氣衝入鼻中,良久自醒。或搗韭菜汁灌鼻,或用皂角末吹鼻,得嚏即醒。如倉卒無藥,急於人中穴,及兩足大拇指,離甲一韭葉許各灸三五壯,即活。余方載急治門。

癖音僻,瘕癖脧病積聚也。方書小兒有癖疾,始如錢大,發熱,漸長如龜,如蛇,如豬肚。內有血孔通貫,外有血筋盤固。其筋直通背脊,下與臍相對,間有動脈處,為癖疾之根。宜補脾養氣,清熱消塊。又楊士瀛《直指方》破癖須用芫花行水,後宜養胃。李時珍曰:芫花與甘草相反。胡洽《居士方》治痰癖、飲癖,以甘遂、大戟、大黃、甘草同用,蓋欲其大吐以泄濕,因相反而相激也。

𤸎

𤸎音謁,傷熱。又音渴,內熱病。本作暍。方書有受暑中暍,有受涼中暑中暍,布蘸熱湯熨臍即蘇,中暑用石楠葉煎服效。

治消渴方 用繅絲湯飲之。

治腎虛消渴難治者 用黑大豆炒、天花粉各等分,打糊丸桐子大,每用黑豆湯下七十丸,日二服。

痿音威,濕熱成痿。方書痿有濕熱、濕痰、瘀血。血虛屬肝腎;氣虛屬脾肺。或骨軟筋急,或腰膝冷痛。宜瀉陰火,滋腎水,去風濕健脾。牛膝釀酒及骨碎補浸酒服之。

治羸瘦陰痿經驗方

豬腰子 枸杞葉 豆豉汁 入蔥、椒鹽作羹,常服良。

痄音乍,痄疨病甚,又瘡不合也。朱氏《集驗方》云:宋仁宗在東宮時患痄腮,道士贊寧用赤小豆七七粒為末,傅之,愈。

痓音癡,去聲。痓證有五,秦越人《難經》曰:督脈為病,脊強而厥。張仲景《金匱》曰:脊強者,五痓之總名。其證卒口噤,背反張而瘛瘲,諸藥不己,可灸身柱大椎陶道穴。注:身柱,脊三椎下,大椎一椎下,陶道大椎下也。又曰:痓家脈築築而弦直之下行,歙程玠《醫徑》痓病屬太陽經,先中風,又感寒濕二氣,發熱惡寒,與傷寒似,但項背反強硬,口噤如癇狀,此為異耳。無汗,剛痓也。大黃加獨活防風湯。有汗,柔痓也。桂枝加川芎防風湯。

方書胎毒也。有終身不出者,神痘法。凡痘汁納鼻,呼吸即出。又秘法,焙白水牛耳中蝨,先三服之。即不出。又兒初生,搜去口中小血塊,啼則塊入腹中,不可得取,剪臍帶燒灰,每一分辰砂拌之,乳汁塗兒口,逾日徐結一皮終身不出痘。

瘇音塚,脛氣足腫也。方書風腫,熱腫,水腫,濕腫,氣腫,虛腫,積腫、血腫,或面目浮腫,或通身腫滿,或手足虛浮,或腫自足起,或水腫入腹,腹堅脹滿,漸成黃病。宜逐三焦停水,去舊水,養新水,消濕熱。婦人妊娠浮腫者,謂之子氣。乃積風所致,不宜以水腫治之。天仙藤同香附、陳皮、烏藥、紫蘇煎服,良。黃腫服藥少效。採蒼耳葉根,熬成膏服之。蒼耳子能入腦除風,通行四肢,功同豨薟,亦能補骨髓卻病。余方雜載。

瘊音侯,疣小者,俗謂之瘊子。方書地膚子、白礬各等分,煎湯洗數次,瘊盡消。

㾬音痎。《本草》云:老瘧發作無時,名㿇瘧,俗呼妖瘧。

用山中龜燒灰,頓服二錢,當微利,用龜頭良。

瘍音羊,曲禮頭有創則沐,身有瘍則沐。方書汗班謂之癰瘍,赤者名赤疵。

硫黃、附子末醋調,塗之良。余方載瘰癧門。

瘖音因,不能言也。方書暴瘖由水衰火旺,熱乘肺金,復為寒氣怫鬱,故猝啞無聲也。經言內奪而厥,則為瘖痱,此腎虛也。痱者,廢也。又小兒癇後,患瘖。

天南星濕紙裹煨,為末,雄豬膽汁調服良。

癌音品,癌瘡,上高下深,累垂如瞽眼,其中帶青,頭上各露一舌,毒孔透里。用生井蛙皮煅存性,蜜水調服良。

𤸲

𤸲音蒸,骨蒸病。按方書本作骨蒸,謂發熱,膚如火灼。凡骨蒸煩熱,以地骨皮同防風、甘草煎服,良。

瘻音漏,頸腫也。方書蠍螻五孔交通。半夏末水調塗,良。

瘤音留,腫也。與肬異,肬,贅也。與肉偕生者為肬,病而漸生者為瘤。醫人割瘤多死,從留,寓戒也。方書瘤有六:骨瘤、脂瘤、肉瘤、膿瘤、血瘤、石瘤。獨血瘤不可療,骨脂諸瘤用軟堅藥治之。又方云:腋下癭瘤狀如長瓠子,久而潰爛者,用盛茶敗瓢,燒存性,研末,塗之,水出自消。苦瓠瓢年久者良。又《危氏得效方》用甘草煎膏,以筆塗瘤四圍,塗三次,乃用芫花、大戟、甘遂等分為末,醋調,別以筆塗其中,勿近甘草,次日瘤縮小,復以甘草膏塗小暈,仍塗前藥愈。

又,瘤,亦有不傷人者,泰和尹直謇齋瑣綴錄,成化甲辰,徐州一婦初孕時,肋骨下生一瘤,漸長核大,及彌月,兒從瘤產,有司具聞,月給膳米,子母無恙。

痲音麻,痲風,熱病。本作麻,方書麻是氣虛,本是濕痰死血,脈澀而芤,屬死血為木,不知癢痛,十指麻,胃有濕痰死血,感風濕,遍體麻木。治宜行經,搜風順氣。

男婦痧症

唐棲痧藥方 五月五日午時置。(唐棲,地名,沈姓藥肆處)

蟬酥(二分) 硃砂(一錢二分) 丁香(一錢) 巴豆仁(一錢) 沉香(一錢) 藿香(一錢) 木香(一錢) 麝香(三分) 蒼朮(二錢) 雄黃(六分) 檀香(一錢)

加燒酒搗粽子角為丸,磁瓶貯,收貯勿冷泄氣。

上方專治陰陽反錯,冷熱交爭,受濕觸穢,中寒中暑,並山嵐毒瘴,四時不正之氣,鬱悶成痧。令人驟然腹痛,頭眩眼黑,飽脹噁心,轉筋吐瀉。手足厥冷者,服三丸。若吐瀉不出攪痛欲死,名曰絞腸痧,乾霍亂。甚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指甲青黑,刺之無血者,用兩服,五絕等症連用三服,以箸頭搗化,用陰陽水,或冷茶調飲即醒,孕婦忌服。

急救絞腸痧痛(此症霎時肚痛,夏時更多)

用透明生白礬為末,每服一錢,不拘男婦,用陰陽水調吞,立能止痛,百發百中。存救人心者,預帶明白礬或舟車中,或深夜可當仙丹。

治絞腸痧痛回生立驗方

用蠟燭(蓋紅者,約一錢五分)一枝,滾湯中烊打化,俟溫吃下即愈。或有吃香油亦愈。

治絞腸痧方

用明礬三四錢,滾水調勻,溫服即效。

又方:先將兩背抹下,其惡血聚指頭上,以針刺其十指甲下一分半處,出血即安。

又方:以苧麻繩蘸熱水,先於頸項刮之。次刮兩小臂,及手足曲彎處,務颳起紅紫泡,以針刺出紫血即愈。

治絞腸痧 其症忽然心腹脹滿,絞刺疼痛,欲吐不吐,欲利不利,頃刻之間,忽然悶絕,切不可與以粥食,即飲米湯下咽亦死。

用炒鹽童便和服之,探吐,或十指甲後刺出血愈。或刺委中穴,在大指後內側,如韭菜葉,絞出血更妙。

治纏腰痧 腹中疼痛,眩暈昏迷,覺腰間如繩纏者。

急以真菜油一杯灌下,一吐即愈。

大凡陰痧腹痛,手足冷,身有紅點,以燈火焠之,妙。陽痧腹痛,手足暖,以針刺指出血好。

隔噎

治隔症試驗方(六十餘老者驗過)

用靛葉鮮者七片,以陰陽瓦焙乾,存性,為細末,陳酒送下。(張也堂傳溫大兄)

治反胃吐食

干葉白槿花陰乾為末,陳糯米湯調服,三五日不轉,再服。偏正頭風,木槿子燒煙薰患處。

治噎食

蕎麥秸灰淋汁,鍋內煎,取白霜一錢,入硼砂一錢,研末,每酒服五分。

又方:生薑汁、韭菜汁、童便各一鍾,同放大碗內,入鍋中水煮數沸,候冷,取出,露一宿,重煎溫服,日日服之,以愈為止。

治噎食開關方

白硼砂(一錢五分) 青黛 好沉香(各二錢)

三味收貯,細末聽用,再用白馬尿一斤,白蘿蔔一斤取汁,生薑半斤取汁,共入銅鍋內熬成膏,每服用膏三茶匙加前藥末一分酒下,一日三服,可以開關,如翻胃用黑驢尿一斤換白馬尿。

治隔食膨脹效方

五六月用老薑二三斤,或四五斤盛在竹簍內,或尿布袋,浸在糞缸內,七日取出,洗淨,竹刀刮去皮,切片,空中吊著,陰乾為末,每服三錢,火酒調下,不過三服痊愈。

三神膏 治一切痰膈食膈效方。

黑砂糖一斤,連皮老生薑一斤

二味共搗如泥成膏,入磁罐內封固,入乾燥淨黃土地內,埋一七日取出,每日和滾湯服之。

治隔症

製半夏(一兩) 制姜(一兩,糞坑浸七日) 硼砂(三錢) 五穀蟲(五錢,炒) 制南星(一兩,牛膽汁浸七日)

共為末,每日空心服三錢,燈心湯下。

又方:用老桑樹䓴𠂹,燒紅,存性為末,好酒送下,即愈。

心寧寺僧述回食病方

用岩上石松一味,舊草鞋上生的莙子一味,莙(音俊)用酒在飯甑上蒸三日,至第四日在鍋內燉熱,五更時用人叫醒患者,囑勿說話,一醒即服之,立愈,永不再發。

癆傷

專治乾血癆

香附子一斤,酒泡四兩,醋泡四兩,童便泡四兩,鹽水泡四兩,各泡七日,後炒乾為末,用醋成丸如梧子大,每日早,用黃酒送下三錢,吃百日後,大愈。

治五癆神方

雄精(一錢) 硫黃(一錢) 硃砂(一錢) 麝香(一分)

上四味,共研細末,如有童子癆,及男婦傷癆等症,在背上三十六骨節處,揣摩極痛之節,以獨蒜一頭,將蒂切去,以藥末調大麴酒於鍾內,蒜黏藥末,搽於痛處兩三度,其癆蟲滅,而病自愈矣。此方系安南國使臣,在粵東相傳,歷試奇效。

治乾血癆

全歸酒浸洗,用五錢,水二鍾,煎一鍾,每日早晚各進一服,十日見效。驗過奇方。

治骨蒸勞怯丸

益母草 天冬 麥冬 生地 熟地 陳皮 炙草 貝母 骨皮 枸杞子 青蒿(各一兩)

以上共咀片,入砂鍋內,用水十碗,煎至三碗,去渣存汁,又用鱉一個,重一斤者,割去血並腸穢,投入汁內煮乾,將骨肉酥炙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錢,或酒,或鹽湯下。

治乾血癆奇方 過三年不治。

用白鴿子一隻,去肝腸淨,入血竭,病一年者一兩,二年者二兩,三年者三兩,以針線縫住,用無灰酒煮數沸,令病人吃之,其瘀血即行。如心中慌亂者,食白煮肉一塊即止。

又方:用全蠍燒灰,存性,空心黃酒下二錢,三五日見效。(蠍去毒)

又方:用母豬子腸燒灰,黃酒送下,不過二三服全愈。

烏金丸 治乾血癆,及產後諸症。

東天麻(一錢二分) 沒藥(去油,三錢) 百草霜(三錢) 飛羅面(三錢) 共為末,用上好香墨研水為丸,每料勻作四十丸,每服一丸酒下。

自汗盜汗

文蛤散 治自汗盜汗。

五倍子為末,用津唾調,填滿肚臍中,以絹帛繫縛,一夜即止。加枯礬末少許更妙。

又方:用何首烏為末,津唾調,填臍中即止。

治盜汗方

蓮子(七個) 黑棗(七個) 浮麥(一合) 馬料豆(一合)

用水一大碗,煎八分服之。三劑全好。

治盜汗

用小黑豆一合飽滿者,浮小麥一合,水一碗,煎七分,臨臥服。三次即好。

治傷寒後汗不止

用龍膽草研末一錢,豬膽汁二三點入溫酒,少調服。

治自汗無度

麻黃根、黃耆等分為末,飛羅面,打糊丸桐子大,每用浮小麥湯下百丸。

治心汗

用白茯神為末,艾葉煎湯,服二錢,日二次,二日即效。

治腳汗不止

用白礬一兩,水煎洗腳,又用楊花鋪鞋底及襪內穿之。

治下元虛敗 腳手沉重,夜多盜汗,此藥壯筋骨,益元氣。

故紙(四兩,鹽水炒) 菟絲子(四兩,酒煮) 胡桃肉(一兩,去皮)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 沉香(各研二錢五分)

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鹽湯下。

治盜汗

用雞子五枚,將外殼輕輕周圍敲破,不得傷損內白皮,浸童便內,一晝夜取出,用冷水漸漸加火煮熟食之,二次即愈。(凡人每日清晨食二三枚,大有補益)。

治自汗

黑豆淘洗,磨成豆腐漿,鍋內熬熟,結成皮,每食一張,用熟黑豆漿送下,即效。凡人每日清晨吃黑豆腐漿大有補益,可以免癆病之患。

治腳汗

南蒼朮、明礬為細末,用冬月雪水,共入壇內,浸至立春取出,溫洗,永無汗矣。

遺精白濁

兜肚方 專治痞積,遺精白濁,婦人赤白帶下,及經水不調,久不受孕,用之神效。

白檀香 零陵香(又名薰草,又名香草,出廣東) 馬蹄香(細辛又名馬辛,其葉似馬蹄,所云馬蹄香即細辛葉也) 馬兜鈴 香白芷 甘松 升麻 血竭以上各五錢 木鱉子(八錢) 羚羊角(一兩) 丁皮(七錢) 麝香

上藥十二味配齊,分作三分,做夾兜肚三個,用蘄艾揉軟如綿,同藥裝入兜肚內,系肚上,三日一解,至第五日復系,三個兜肚更相替換,系至一月後,則常系之,惟孕婦忌用。

治遺精極驗方

荷葉(研末)酒服二錢。

萃仙丸 此藥專能固精止遺,填補精力,健脾進食。

白蒺藜(八兩,四兩為末,入藥四兩,蒸膏聽用) 蓮鬚(四兩) 芡實肉(四兩) 山萸肉(酒蒸,四兩) 枸杞子(酒蒸,四兩) 菟絲子(酒煮,四兩) 覆盆子(酒蒸,二兩) 金櫻子(四兩,去毛子)

共為末,將所剩白蒺藜四兩,用水八碗,煎至四碗,絞汁再熬,再絞汁,熬成膏子,和在眾藥一處,杵千餘下,又加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三錢,空心下。

思仙丹 治陰虛火動夢遺。

蓮鬚(十兩) 石蓮肉(十一兩,去內青薏外皮) 芡實肉(去殼,十兩)

共為末,再以金櫻子三斤去毛子,水淘淨,入大鍋內水煎,濾過,再煎如飴,和前藥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

豬肚丸 治夢遺極效。此藥專治夢遺,及肌肉消瘦,服之即胖,神效。莫測其理。

白朮(飯上蒸炒) 苦參(六兩,酒浸,曬七次) 牡蠣(八兩,煅透水飛)

用豬肚二個,雄者,洗淨煮爛,搗如泥,丸桐子大,每月服二次,每服三錢。

治遺精效方

牛角腮(炙) 香瓜種子(焙,各等分)

共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三錢,食前滾水下。

治白濁

用生白果一斤,零碎食之即愈。如用火酒隔衣浸之,食一二枚可以不泄。

茯菟丸 此藥專治思慮太過,心腎虛損,真陽不固,溺有餘瀝,小便白濁,夢中頻泄。

菟絲子(五兩,酒煮餅) 白茯苓(三兩) 石蓮子肉(去青心,二兩) 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下。

治小便頻數 有餘滴,腰膝冷,腎囊濕,兩腳無力。

故紙(鹽水浸酒,炒,二兩) 白茯苓(一兩) 沒藥(五錢,去油)

為細末,用黃酒浸,高藥一指,煮化和沒藥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白湯下。

治男子白濁

蕎麥炒焦為末,雞子白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下,赤白帶同治。

治婦人久積虛寒 小便白濁,滑數不禁。

用鹿角屑炒黃為末,每服二錢,溫酒空心下。

淋症

治男婦血淋

用酒瓶頭箬葉,三五年者妙。每用七個,燒存性,入麝香少許,陳米飲下,日三服,神效。一人患此,二服全愈。

治淋痛

用川牛膝一兩,水煎服。一婦人患此十年,服之全愈。

治熱淋如血

用蠶紙燒灰,入麝香少許,水服二錢,極效方也。

治血淋痛脹欲死

藕汁調發灰,每服一錢,三日即痊。

治血淋

白雞冠花燒灰,存性,米飲調下。

又方:用馬鞭草不拘多少,以水淨洗,入石臼內搗爛,取自然汁半盞,對生酒一鍾,頓熱溫服。三服即愈。

又方:用浮小麥加童便炒為細末,砂糖湯調服,一時即愈。

又方:男子頭髮燒灰,存性,調服。

又方:用川牛膝一兩,水煎,早晚服。

治小便下血淋症

用益母草搗汁服一升,即瘥。

又方:用苧麻根煎湯飲之,大妙。

大小便

治老人大便不通方

用全當歸(一兩,原枝) 甘草(四分)

會吃酒者,以酒一碗,煎八分服。不吃酒者,以水煎服,良。

治大便下血神方

艾葉(二錢) 側柏葉(一錢) 生地(八分) 蒲黃(三分) 蓮蓬殼(三個) 地榆(一錢) 藕節(一錢) 桑皮(八分)

水二鍾,煎八分,空心服效。如鼻紅,加升麻一錢。

又方:用敗棕燒炭,為末,米飲下,良。

小水不通蔥熨法(《出景岳全書》)

用蔥三斤,慢火炒香熟,以絹帕裹,更替熨臍下,即通。或用鹽炒熱熨之,冷則更易,須臾即逼。

治小便下血方

椒木(二錢,炒,研末),清湯送下數劑即愈。

又方:棕栗子一錢,鹽水炒,研末服。

治熱淋小便出血

用豆腐鍋巴(即做豆腐鍋底之焦皮是也)曬乾,或焙乾一兩,新瓦上炙焦,研細加黃蓮一錢,共研極細,加飯共搗爛為丸,每服五錢,白滾水下。赤帶,蜜糖滾水下。白帶,沙糖滾水下。腸風下血,陳酒下。

治便後脫肛(多因久痢所致)

用蝸牛燒灰,豬脂和敷立縮。

治小便尿血

黃荊葉汁,酒和服二合,愈。

治便毒

生菖蒲根搗敷之。

治大腸脫肛

紫背浮萍為末,干貼。

又方:黃皮桑樹葉三升,水煎服。帶溫罨納之。

又方:苧麻根搗爛,煎湯熏洗。

治大腸頭出寸余 痛苦,干則自落。又出,名為截腸病,若腸盡即不治,但初覺截時,用盛芝麻油坐浸之,飲大麻子汁數升即愈。

治婦人小便不通

用杏仁七粒,去皮尖麩炒黃,研細末,水調服,立通。

治脫肛

當歸 防風(各五分) 熟地 白茯苓 白芷(各三分) 枳殼(炒,二分) 甘草(一分) 白芍(炒,四分) 山藥(炒) 黃芩(各三分)

共用火酒浸一宿,以瓦罐煮熟取起,曬乾為末,每服大人五分,小兒三分,糯米半合,再用豬大腸五寸,將藥末裝入,兩頭扎住,以清水煮熟,空心食之,立效。

又方:五倍子末三錢,加白礬一塊,水一碗,煎湯洗之,即收。

又方:五倍子八個,去蟲,川椒二十粒,蔥三根,米泔水煎洗。

又方:用木賊燒灰,存性,摻上,按入即止。

治小便下血立效方

旱蓮草 車前子(各等分)

杵自然汁,每日空心服一茶鍾。

治小便出血痛不可忍方

用淡豆豉一撮,煎湯服之,奇效。

治二便不通

皂莢燒灰,存性,研末,米湯下三錢立效。

臟連丸 治大人、小兒便血日久,多食易飢,腹不痛,里不急,並治赤痢臟毒等症。

用雅州大黃連,不拘多少,去毛洗淨,為末,篩過如面。用雄豬大腸一段,將黃連末填入臟內令滿,兩頭扎定,入鍋煮熟,以爛為度。取出,入石臼內杵為丸桐子大,早晚服三十丸,白湯下。

潤腸丸 治胃中伏火,大便閉結,或乾燥不通。全不思飲食,風結血秘。

羌活 歸稍 大黃(煨,各五錢) 麻仁 桃仁(泡去皮尖,各一兩)

除麻仁、桃仁另研為泥,和入藥內,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湯下。

治大小便不通

用生大黃六錢,荊芥、皮硝各三錢

共為末,冷水調下。如小便不通,加荊芥六錢,大黃三錢。

治小便不通

用小麥秸一掬,煎湯飲之,立效。

又方:用水蔥煎湯飲之,亦效。

又方:白鳳仙花蓮根蒂葉熬水,乘熱洗腎囊陽具及兩胯內即通。

治大便下血方

用核桃一個,刮去皮穰,將五倍子一個捶碎填入,將核桃合在一處,外用黃泥裹之。中插一孔,以出煙氣,放在炭火內煅,令煙盡為度。取出研末,空心熱水調服,七次即愈。

又方:用樗根白皮炒黃研末三錢,米飲調服即愈。

槐角丸 治腸風下血極效。

槐豆 防風 地榆 當歸 枳殼(炒) 黃芩(酒炒) 各等分

麵糊丸桐子大,空心熱水下二十丸。

治大便下血 用涼血藥不效者,用歸脾湯加槐花、黃芩治之,自愈。

治小便下血 用清利藥不效者,用補中益氣湯加車前子治之,自愈。

赤白帶下

葵花酒集驗方

治婦人赤帶用紅者,白帶用白者,午日取赤白葵花,陰乾為末,以酒下一錢,日再服。不旬效,故名葵花酒。又名赤白酒。

治白帶真方

用香附(四兩,醋炒) 臭椿皮(二兩,鹽炒研碎) 棉花仁(二錢) 砂仁(二兩,炒) 辰砂(一錢)

共研細末,每日早午晚飲前空心,用白滾湯送下,神效。忌生冷。

治赤白帶下

槿根皮(二兩切) 白酒一碗半,煎一碗,空心服。白帶用紅酒甚妙。

治赤白帶下

石菖蒲、故紙等分,炒為末,每服二錢,更以菖蒲浸酒調服。每日服一次。

秘驗帶下丸 治婦人女子白帶下效方。

芡實粉(二兩) 白茯苓(二兩) 赤石脂(煅) 牡蠣(煅醋焠) 禹餘糧(煅,各一兩) 牛角腮(炙黃,一兩)

共為末,好醋一盞,拌和前藥,曬乾,再搗末,打糊為丸,每服二錢。

治婦人白帶虛脫之極

牛角腮用火炙黃,將刀刮下,再炙再刮,研為細末,用麵糊丸桐子大,每服二錢。

治女人赤白帶下

乾薑(炒,五錢) 白芍(酒炒,二兩)

共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酒下。

治婦人白帶

用馬齒莧搗汁三大合,和雞子清二枚,微溫頓飲之,不過再服即愈。

婦人月事

專治婦人月經不正經驗方

用紅月月紅數朵,老陳酒煎服,或水煎亦可,白月月紅治男子遺精白濁,或酒或水煎服良。

治經水不調

用當歸 廣皮 甘遂(各五錢)

共炒為末,每服一錢,清湯下。

又:月月紅煎服亦好。

治血枯經閉立效神方(此方一帖即愈,惟久遠者服二帖)

蓬朮(醋炒,一錢四分) 乾漆(一錢) 歸尾(一錢四分) 紅花(一錢四分) 肉桂(一錢) 大黃(一錢) 青皮(一錢) 乾薑(一錢) 元胡索(一錢) 桃仁(四十粒) 川椒(三分)

酒一碗,水一碗,共煎一碗,空心服。

理陰煎加蘇梗、廣皮、艾絨,專治月經不調。

治血崩方

當歸(一兩) 荊芥(一兩)

酒一鍾,水一鍾煎服立止。

又方:用杉木樹細皮一大握,煎水服即止。試驗。

婦人血氣

紫荊皮為末,醋糊丸櫻桃大,每酒化服一丸。

治婦人血崩

凌霄花為末,每酒服二錢,後服四物湯。

治女經不行

凌霄花為末,每服二錢,食前酒下。

調經奇方

當歸身(酒洗,一錢五分) 陳皮(七分) 真川芎(八分) 白芍(酒炒,一錢) 大熟地(一錢五分) 延胡(醋炒,七分) 吳萸(滾水泡去黑水,去蒂梗,酒炒,二分) 香附米(酒炒,一錢五分) 白茯苓(八分) 丹皮(八分)

經行先期三五日,色紫者加條芩,酒炒一錢五分,經行過期,色淡者加官桂五分,炮黑五分,艾葉醋炒五分,引用生薑一片,水一碗煎至八分,早空心溫服。渣再煎,臨臥服。此藥自經行日服起,連用四劑,到次月經再行時,再服四劑,往後對月,可坐喜生男矣。

治血崩效方

益母草(一兩) 歸身(八錢) 知母(五錢) 川芎(二錢) 旱三七(三錢) 陳棕灰(二錢,調藥內)

用生酒二鍾,煎一鍾,食前服。

治癥瘕經閉

乾漆(一兩,燒煙盡) 歸尾(一兩,酒洗) 川芎(一兩) 軟柴胡(一兩) 香附淨(四兩,炒) 針砂(四兩,醋焠七次) 三稜(一兩,醋炒) 莪朮(一兩五錢,酒炒) 蒼朮(一兩,炒) 青皮(一兩,醋炒) 延胡索(一兩五錢,酒炒) 五靈脂(二兩,酒煮) 白朮(一兩,土炒)

共為末,神麯打糊丸桐子大,淡薑湯下,午後一錢,臨臥二錢,以經通為度。

益母種子丸 治婦人一切月水不調,氣血兩虛,久久服之,自能受孕。

益母草(上截十兩) 白朮(土炒去梗,四兩) 歸身(四兩,酒洗) 白茯苓(三兩) 川芎(二兩) 熟地(四兩,砂仁酒炒) 白芍(酒炒,三兩) 生草(二兩) 木香(一兩) 砂仁(二兩,炒)

煉蜜丸桐子大,每空心服三錢。

治婦人子宮受冷 久不生育,及臍腹疼痛效方。

蘄艾(三錢) 蘇葉(三錢)

黃酒煎服,每日服一次,服數劑即愈。

治女人經水欲來作痛方

當歸(醋炒) 延胡索(醋炒) 紅花 沒藥(去油) 各等分

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黃酒下。

調經酒 治月水不調,腹內疼痛,癥瘕成塊。

當歸(四兩) 川芎(四兩) 白芍(三兩,炒) 熟地(六兩) 白茯苓(三兩) 陳皮(三兩) 香附(醋炒,六兩) 吳萸(泡去苦味,四兩) 延胡索(三兩) 丹皮(三兩) 小茴香(二兩,鹽炒) 砂仁(二兩)

火酒三十斤,南酒二十斤同煎。

治血崩不止

陳棕、棉花子二味燒灰存性,黃酒送下,即止。

治經水常過期而來者

瘦人多是血虛,用四物湯加黃耆、甘草,少佐以紅花、桃仁;肥人多是氣血挾痰,用四物湯去地黃,加黃耆、甘草、白茯苓、半夏、陳皮、香附。

治經水行後而作腹痛者

用四物湯加木香、檳榔。

治經水將來而腹痛者

用四物湯,加川楝子、小茴香、檳榔、延胡索、木香。

治經水常不及期者

用四物湯去熟地,加生地、黃連、黃芩、白芷。

治經水將來而腹痛乍作乍止者

用四物湯去熟地,加生地、黃連、香附、桃仁、紅花、延胡索、丹皮。

治婦人經血不止

用白芍炒 香附炒 熟艾葉(各一錢五分)

水煎服。

妊娠

治孕婦心疼

延胡索(醋炒,二錢) 當歸(一錢) 乳香(去油,五分研末) 甘草(一錢)

水煎,調乳香末服。

治孕婦腹痛

砂仁(炒,二兩) 條芩(酒炒,一兩五錢) 白朮(土炒,一兩)

共為細末,每服三錢,紫蘇湯調服。

治孕婦大便閉澀

當歸 川芎 白芍(酒炒) 生地 枳殼 黃連(酒炒,各一錢)

水煎服。

治孕婦痢疾

當歸(五分) 白芍(酒炒,一錢) 白朮 土炒(五分) 白茯苓(五分) 澤瀉(五分) 木香(三分) 檳榔(三分) 黃連(五分,炒) 黃芩(五分,炒) 甘草(三分)

水煎服。

治孕婦泄瀉

人參(一錢) 白朮(土炒,一錢) 乾薑(炮,五分) 炙甘草(四分) 肉蔻(煨,一錢) 砂仁(炒,七分)

水煎服。

治孕婦咳嗽見紅

歸身 熟地 天冬 麥冬 紫菀(各五分) 桑白皮 杏仁(泡) 炙甘草 桔梗 片芩 五味子 阿膠(炒,各三分)

水煎服。

治婦人懷孕後經水又來 或半產後,下血不絕,或妊娠下血腹痛。

阿膠(炒成珠,二兩) 真川芎(二兩) 生甘草(二兩) 當歸(三兩) 艾葉(三兩) 乾地黃(四兩) 白芍(四兩)

水五升,酒三升煮取汁三升,入阿膠融化,陸續服。

治懷孕數月之後忽然中風 涎潮仆地,目吊口噤,名曰子癇。

羚羊角(屑,一錢) 獨活 防風 芎藭 當歸 棗仁(炒) 白茯神 杏仁(炮、炒) 薏米(各五分) 甘草(三分) 五加皮(五分)

生薑為引,水煎服。

治胎氣不和 湊上胸前,腹滿頭痛,心腹痛,名曰子懸。

紫蘇(一錢) 當歸(七分) 川芎 白芍(酒炒) 人參(五分) 陳皮(五分) 大腹皮(五分) 甘草(三分)

加姜煎,空心服。

治婦人血氣素虛 因妊娠而足腫,喘悶妨食,甚則甲指出黃水,名曰子氣。

天仙藤(即青木香,藤微炒) 香附(炒) 烏藥 陳皮 炙甘草(各一錢)

加紫蘇葉三片,木瓜、生薑三片,空心煎服,每日三服。

治妊娠面目肢體虛浮 腫如水狀,名曰子腫。

白朮(土炒,一錢) 姜皮 陳皮 白茯苓皮 大腹皮(各五分)

共為末,米飲下。

治妊娠心驚膽怯 終日煩悶,名曰子煩。

淡竹葉(十片) 麥冬(一錢五分) 白茯苓(一錢) 人參(五分) 黃芩(一錢) 燈心(十根)

水煎服。

治懷孕咳嗽不止胎氣不安

紫菀(一錢) 天冬(一錢) 桔梗(五分) 炙甘草(五分) 桑白皮(六分) 杏仁(泡,六分) 竹茹(四分)

水煎入蜜溫服。

治孕婦咳嗽方

川貝母去心,麩炒黃,去麩為末,砂糖為丸芡實大,口中含化一丸極效。

治妊娠小便不利 名曰子淋。

人參 細辛(一兩) 當歸 生草 燈草(各五錢) 木通 滑石 麥冬(各三錢)

共為末,每用二錢,麥冬湯調下。

治妊娠轉胞小便不利

當歸(一錢) 熟地(一錢五分) 芎藭(六錢) 白芍(炒,八分) 人參(一錢) 白朮(土炒,一錢五分) 陳皮(八分) 製半夏(七分) 炙甘草(五分)

加姜煎,空心服。

治妊娠九個月後 預服一劑,過數日再服。臨期易產,免生諸病。

當歸身(酒洗) 川芎(各一錢五分) 菟絲子(一錢五分) 白芍(酒炒,冬月一錢,余月一錢一分) 川貝母(一錢) 荊芥穗 黃耆(蜜炒,各八分) 厚朴(姜炒) 蘄艾葉(各七分) 枳殼(炒,六分) 羌活 甘草(各五分)

姜三片,水煎,空心服。

治婦人孕成之後 胎氣不安,服此藥數劑,安胎良方也。

當歸(六錢) 川芎(三錢) 炮乾薑(二錢) 桃仁(十粒) 炙甘草(三分)

水煎,加酒一二匙。

治孕婦紅白痢疾

雞蛋一個(烏雞更佳),破一孔,去青留黃,入黃丹一錢,攪勻,以厚紙餬口,鹽泥封固,火煨,焙乾為末。每服二錢,米湯調下。如一服愈者,是男;二服愈者,是女。

安胎催生方 凡遇婦人懷孕三五個月,或感冒胎動不安,及未足月,服之皆安。足月當產,服之皆產。

用當歸(一錢) 貝母 黃耆(各八分) 紫蘇 枳殼(各六分) 黃芩 厚朴(各五分) 藿香 蘄艾(各三分) 白芍(一錢) 菟絲子(一錢四分) 甘草(二分)

用水三碗,煎熱熱服,或一二劑,三四劑自然快生順產,但此藥產後一滴不許入口,恐誤服不便,此方神效至極,但須戥秤准,不可加減致不效。

臨產代參方

先期兩三月前,將龍眼去核,淨肉一二斤,置磁器內,上蓋建蓮子一層。每日飯鍋熱時蒸之,勿沾水,愈蒸愈妙。至臨產數日前,每取小塊用開水服。臨分娩時,取大塊沖食,或一二次,大助氣血,取用便捷,殆勝於人參也。

安胎方

黃耆(蜜炒) 杜仲(薑汁炒) 茯苓(各一錢) 黃芩(一錢五分) 白朮(生用,五分) 阿膠珠(一錢) 甘草(三分) 續斷(八分)

胸中脹滿加紫蘇、陳皮各八分,下紅加艾葉、地榆各一錢,阿膠多加,引用糯米百粒,酒二杯,水二杯煎,腹痛用急火煎。

安胎銀苧酒 治孕妊胎動欲墜,腹痛不可忍,及胎漏下血。

苧根(二兩) 紋銀(五兩) 酒(二碗)

如無苧之處,用茅草根五兩,加水煎之。

又方:大生地二兩,縮砂仁三錢,酒水各半煎,連服二劑,神效。

紫酒 治孕妊腰痛如折。

黑料豆(二合,炒焦) 白酒一大碗,煎至七分,空心服。

當歸補血湯 大補陰血,退血虛發熱如神。

黃耆(蜜炙,一兩) 當歸(三錢)

水二碗,煎一碗,一服立愈。分兩不可加減。

產育

治難產一二日不下者

細茶葉、真麻油各五錢調和,以滾湯沖服之,少頃即下。

治產後痢疾方

紅莧菜一把,大米三合,同煮粥食愈。

育胎方 治懷孕三四月小產,屢滑不固者,必須預服此藥,驗過多多,真仙方也。

川芎 當歸 茯苓(各一兩) 阿膠 熟地 砂仁(各一兩五錢) 香附 黃芩(各二兩) 白朮(七錢) 甘草(五錢)

共為細末,糯米糊為丸,每日淡醋湯吞服二錢。

安攮丸 專治孕婦下血不止,手指甲青,或誤服毒藥,其胎已死,連服二丸,頓時可下,損而未死,亦可保全。

丹皮 赤芍 肉桂 桃仁 茯苓(各等分)

共為細末,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淡醋湯下。

治橫生倒養方

用新殺羊血一盞,服下即產。

東行螻蟈(崔實月令),治婦人產難。

五月五日午時,取東行螻蟈,螻蟈即蝦蟆。

專治產後驚風 手足拘牽,不省人事,百藥不效,死生危急之秋,無不立愈,勿輕視之。

艾絨一味多用,入大鍋內,濃煎湯乘熱置大腳盆內,放於床上,將患人擱盆上,頻熏頻洗,自然滿身發出大風塊,則死者生矣。危者安矣,真神方也。

治產後遍身風塊作癢 霎有霎無,或東或西,無常定處。

以好艾濃煎湯,頻洗自愈。(此產後驚風之少者也)

專治慣墜胎者 受孕一兩月。

用杜仲(八兩,糯米煎湯浸透,炒斷絲) 續斷(二兩,酒浸) 山藥(六兩)

共研末,為糊丸,或棗肉為丸,米飲下。

上藥大補腎氣,托住胎元,則胎下墜。

治不受胎元方

用血管鵝毛燒灰,存性,百草霜一錢

為末,行經後,陳酒沖服,永不受胎。此方婦人身弱多子方可用,否則必遭天譴,切記。

催生如神散 薛立齋曰:此藥大能固血,治逆產橫生,其功甚大。

百草霜(取釜底心者) 白芷(不見火)各等分

共為細末,每服二錢,以童便、米醋調和如膏,用沸湯下。或童便煎,進二服。

血暈

黃藥子(一兩) 紅花(一錢)

水煎。加女人油釵二隻同煎服,大小便俱利,血自下也。

一方:當歸一兩,川芎七錢,煎服。垂死能蘇神效。

一方:用血竭、沒藥各一錢研末,童便酒服。

一方:用五靈脂、蒲黃等分為末,童便沖酒服。

產後子腸不收

用新鮮鯽魚煮焙,研細,一半搽腸,一半酒服,即時收上。

治子臟虛寒 產門不閉。

蛇床子炒熱熨之。

治產婦血悶至死

名醫陸氏以紅花數十斤煮湯,寢婦人於上而熏之。湯冷再加,半日而蘇。張仲景《金匱要略》有紅藍花酒,治婦人六十二證。紅花,古名紅藍花。

專治胞胎不下

蓖麻(二粒) 巴豆(一粒) 麝香(一分)

貼臍中並足心,胎下即去之。

治子腸挺出

用蓖麻搗膏,塗頂心即收,收即洗去。

治產婦血暈 速將產婦扶坐,不可睡臥,急燒炭沃醋,令醋氣衝入口鼻內即醒,或多燒舊漆器亦妙。

治子腸不收 產後子腸不收。

用醋三分,冷水七分和,噴產婦面。一噴一縮,三噴即收。或用蓖麻子十四粒去殼,搗膏,塗干頂心即收,收即去之。

治初生即死 小兒初生下即死者,急看兒口中懸癰前齦上有紫泡者,速以指摘破即拭其血,切不可令惡血入咽。

又法:小兒生下氣絕不啼者,急用綿絮裹抱懷中,切不可斷臍帶,將胞衣在爐炭中燒之,仍捻大紙條蘸油點火於臍帶熏之,更以熱醋湯洗浸臍帶,立刻氣轉。

產後諸淋

紫荊皮五錢,半酒半水煎,溫服。

治催生

蒲黃、陳皮為末,另收,臨時各炒一錢,新汲水服,立產屢效。

治產後血暈

枕苧麻即止。

治產後腹痛

苧麻安腹上。

治產後血暈 不省人事,提起頭髮坐定,不可眠倒。

急以燒紅炭,投入陳醋內對鼻孔熏之,自蘇,另用當歸六錢,川芎三錢,荊芥穗炒黑二錢,水煎服。

治產後中風 口噤目瞪,角弓反張。

用黑料豆鍋內炒極焦,衝入熱黃酒內服之立效。再服回生丹全愈。

治產後惡露不盡 腹內疼痛,脹悶欲死。

用黑牛尿一大碗,頓熱候溫服之立效。如無黑牛尿,黃牛尿亦可。

治產後二三日瘀血積於子腸 小腹一塊疼痛,俗名兒枕痛。

南山楂肉一兩,水煎一鍾,加砂糖五六錢,好酒一二小杯,食前熱服。催下敗血即安。

治胞衣不下

用牛膝三兩,葵子五錢。

水煎服。

又方:用石灰一斗置盆內,以滾水潑之,扶產婦在上熏之自下。

治死胎不下

皮硝二錢,壯者三錢,寒月加熟附子五分酒半盞,童便一盞煎二三沸溫服。

又方:葵子,黃酒煎服。

又方:用車前子煎服。

治小產方

用絲綿一兩,入磁罐內封口,燒灰,存性,熱酒空心沖服。須於月內服完,永不再墮。

治久慣小產膏藥神效方

當歸(一兩) 生地(八兩) 白朮(六錢) 生甘草(三錢) 川續斷(六錢) 條芩(酒炒,一兩) 白芍(酒炒,五錢) 黃耆(五錢) 肉蓯蓉(五錢) 益母草(一兩)

用麻油二斤浸七日,熬成膏,加白蠟一兩,再熬三四沸加飛過黃丹七兩五錢成膏,再入飛過龍骨一兩攪勻,用緞攤碗口大,貼丹田上,十四日一換,貼過八個月為妙。

治產後去血太多昏暈等症 烏金丸

百草霜(山野人家者,一兩) 血竭(一兩) 元胡索(一兩,醋炒) 男子頭髮灰(一兩) 歸身(一兩) 赤芍(一兩) 鯉魚鱗(一兩,煅存性) 肉桂(一兩) 松煙墨(一兩,煅,陳醋淬)

共為細末,酒糊為丸,每丸重二錢。

治產後惡露不行心痛腹痛

真蒲黃一錢,五靈脂一錢,各等分煎膏醋調服。

下乳簡便方

紅砂糖煎豆腐,不用油鹽以黃酒共食之。

加味芎歸湯 百試百驗,萬叫萬靈,真神方也。

當歸(一兩) 川芎(七錢) 龜版(手大一片,醋炙研末) 婦人頭髮(如雞蛋大,瓦上焙,存性)

水二碗,煎一碗,服如人行五里即生。胎亦下。

薛云:交骨不開者,陰氣虛也。此方如神。

又云:上舍某之妻產門不開,兩日未生,服此方一劑即時而產,上舍傳此方,用之者無不驗。

佛手散 治六七個月後,因事跌磕傷胎,或子死腹中,疼痛不已,口噤昏悶,或心腹飽滿,血上衝心者,服之生胎即安,死胎即下。

又治橫生倒產,及產後腹疼,發熱頭疼,逐敗血,生新血,能除諸疾。

當歸(五錢) 川芎(三錢)

水七分,酒三分同煎七分(名佛手散)

如橫生倒產,子死腹中者,加黑馬料豆一合,炒焦熟,乘熱淬入水中,加童便一半煎服,少刻再服。

平胃散

蒼朮(米泔炒) 厚朴(薑汁炒) 陳皮 甘草(炒) 三味(各三錢) 甘草(一錢二分)

生化湯 治產後兒枕痛,如惡露不行,腹痛等症。

當歸(六錢) 川芎(四錢) 乾薑(炒,五分) 桃仁(五分,不可多) 甘草(五分,炒)

水一鍾,童便一鍾煎服。(若惡血已行,腹痛已止,減去桃仁,多多服數服,不妨)

華佗愈風散 治婦人產後中風口噤,手足抽掣,及角弓反張,或產後血暈,不省人事,四肢強直,或心頭倒築,吐瀉欲死。

荊芥穗(除梗不用,焙乾研末),每服三錢童便調服,口噤則挑牙灌之,齒噤則不研末,只將荊芥以童便煎,放微溫灌入鼻中,其效如神。

失笑散 治婦人產後心疼。

蒲黃(炒) 五靈脂(酒研淘去沙石)各等分為細末

醋調二錢,熬成膏,入白湯半盞化服。

乳癰

乳癰者,乳房掀腫作膿,膿盡則愈,其初起宜服瓜蔞散,敷以香附餅即消散。若已成膿則用太乙膏貼之。若潰爛則用海浮散摻之,外貼膏藥,吸盡膿自愈矣。

乳岩者,起初內結小核如棋子,積久漸大,崩潰有巉巖之勢,故名曰乳岩。宜服道遙散、歸脾湯等藥,雖不能愈,亦可延生。若妄行攻伐是速其危也。

瓜蔞散

瓜蔞一個,明乳香二錢,酒煎服。

香附餅 敷乳癰即時消散,一切癰腫皆可敷。

香附(細末淨,一兩) 麝香(二分)

上二味研勻,以蒲公英二兩酒煎,去渣,以酒調藥,熱敷患處,余方見癰疽諸瘡門。

治乳吹乳癰神方

龜背一個,以新瓦二塊對合,外用黃泥封固,煅焦,勿令成灰,研細末,以無灰陳酒送下,儘量取醉,覆被出汗即愈。至重二三服,初起者一服,驗過多人立效。

乳癰方

冬青樹葉(三十片) 八角茴香(三個)

水煎服。(經驗)

治奶峰神驗方

蒲公英 銀花(各半兩)

水煎服。一日數劑;即以渣盦患處,良。如吃酒者,以酒煎服。至醉尤佳。

此病多由小兒吃奶時睡去,氣入乳內所結而成。乳母須留意焉。其形紅腫,疼痛無頭,兼有寒熱往來,以此方治極驗。或用胡桃殼燒灰存性,為末四錢,以陳酒送下,或以茶送四五服全愈。效。

治老鼠奶方

用銅錢一個,錢眼箍奶上,以細細艾圓,灸奶上數壯,靜聆一聲發爆即愈矣。

治婦人患乳

用豬腎一根,將新瓦炙為炭,碾為細末,熱酒沖服即愈。(預先陰乾者更好)或用蒲公英煎水服之,但要一莖雙花者更妙,其實難得。

乳癰初起

蔓荊子炒為末,酒服方寸匕,滓敷之。方寸匕即調羹也。

治乳癰

葛白麵半斤炒黃,醋煮糊,塗即消。

治乳腫奇方

蒲公英 澤蘭葉 金銀花 白芷 木瓜 生甘草(各三錢)

共為末,每服二錢,水酒各一鍾煎服,出汗即愈。

治乳頭腫硬

鹿角尖燒灰存性,研末,酒調服,外用蔥白搗爛敷之。

治乳汁不通

瓜蔞仁(一個,打碎) 歸尾(二錢) 穿山甲(炒成珠,一錢) 沒藥(炒去油,五分) 乳香(炒去油,五分) 甘草節(一錢)

酒一碗,水一碗,煎八分服。

治乳岩 此病先因乳中一粒大如豆,漸漸大如雞蛋,七八年後方破,破則不可治矣。宜急服此藥。

生蟹殼砂鍋內焙焦,為末,每服二錢,酒調下,日日服之,不可間斷。

又方:大瓜蔞一個,半生半炒,酒二鍾,煎一鍾,食後服。

治乳癰

大瓜蔞(一個,打碎) 當歸 甘草(各五錢) 沒藥(去油,一錢研末) 乳香(去油研末,一錢)

水酒各一碗,煎服。

治乳岩已破

荷葉蒂七個,燒灰存性,研末,酒下。

又方:貝母、核桃、鬱金、銀花、連翹各三錢,酒水煎服。

治乳癖乳岩方(不拘老幼)

紫背天葵一味,研末,老酒沖服。渣敷患處,歷試立驗。

治乳吹腫脹 疼痛難忍神驗方。

用白芷稍(三錢) 北細辛(三錢) 牙皂(三錢)

搗爛,酒水各一碗,煎大半碗,溫服一次,不必再服。渣敷患處,汗出即愈,虛弱人每味減一錢。

急慢驚風

治小兒急慢驚風方

青蒿節間蟲,狀如小蠶,久亦成蛾。用蟲搗,和硃砂,鉛粉各五分,成丸如粟粒大,一歲一丸,乳汁服。

又方:用二蠶蛾,雌雄一對,盛於蔥管內,線扎蔥頭,臨風懸掛片時煎湯,令小兒仰睡,將湯灌下即愈。

又驗方:治驚風垂死,或將氣絕者。急取新出窩小雞雛,尚未出大毛者一隻,從腹割開,去腸肚,先將小兒臍內,要好麝香豆許,隨乘熱將雞雛合罨於臍上,以帛包住一二時即活轉矣。屢試屢驗。(寶之!寶之!)

治小兒急慢驚風經驗方

嫩金竹截管,滿裝燈草,以實為度。外用黃土塗封,文武火煨透,存性,取出存貯。用時研少許,用金銀湯灌下。

治驚風方

金箔 硃砂 薄荷(各等分) 共研細末。

小兒瘡疾

治小兒疳瘡生於面目者

令母頻嚼白米,臥時塗之,不過三五次即愈。

治小兒蛇皮癬驗方

用白殭蠶一兩,清水滾化,稍溫頻洗患處數次,如湯冷,將原湯再溫,再洗即愈。

治小兒痘瘡發癢

用茵陳燒煙燻之,良。

三豆飲 治天行痘瘡,預服此,疏解熱毒,縱出亦少。

用綠豆、赤小豆各一升,甘草節二兩,以水八升,煮極熟,任意食豆飲汁,七日乃止

一方:加黃豆、白豆,名五豆飲。(豆須大)

痘後癰毒初起

以三豆膏治神效。以上三豆等分為末,醋調,時時塗之即消。

治小兒禿瘡

以鹽湯洗淨,蒲筆灰敷之。

治小兒頭瘡

蓼子為末,蜜和雞子清調塗,蟲出不作痕。

治小兒口瘡舌瘡

桑皮中白汁,敷之立愈。

又方:用生黃柏末塗之。

五福化毒丹 治小兒蘊積熱毒,頭面生瘡,牙根出血,咽喉腫痛。

犀角(三錢) 桔梗(一兩) 赤茯苓(五錢) 生地(五錢) 牛蒡子(五錢,炒) 生草(三錢) 朴硝(三錢) 連翹(六錢) 元參(六錢) 青黛(二錢)

共為末,蜜丸龍眼大。每重一錢,薄荷湯下。

治小兒面瘡如火燒

研黃梁米粉和蜜塗肥瘡,白米粉和蜜塗黃水瘡,桃花末服。研杏仁和雞子白塗膿窠瘡,柳絮末同膩粉塗甜瘡,棗包綠礬燒灰存性研塗。

治小兒燕口瘡

用發灰飲服,並塗。

治小兒乳癬 小兒初生,症類疥癬,先起手足,次遍腹背,纏綿不已。先用滌垢湯洗之,次用換形散揸之。滌垢湯用殭蠶不拘多少,去嘴,研末,煎湯浴之,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二次,毒必發出,然後揸之。

換形散

青黛 黃柏 枯礬 雄黃 百藥煎 硫黃(各等分)

研末,濕則干搽,干則香油調搽,以愈為度。

治小兒渾身瘋癢

生黃耆 防風 荊芥 苦參 蟬退 土蒺藜 當歸 生地 殭蠶 赤芍 制何首烏 川芎

水煎服。

治小兒頭上黃水瘡及禿痂

松香二兩為末,入蔥管內,用線扎定,水煮融化,去蔥,候乾,用黃丹(水飛,一兩,炒) 無名異(一錢,炒) 官粉(一錢,炒) 輕粉(三分,炒)

共為細末,香油調搽,神效。

治小兒頭上熱癤

用發麵一塊,調稀,貼癤上,中留一孔,神效。

治小兒外腎赤腫

用老杉木燒灰存性,入官粉,將清油調和塗之。亦治大人繡球風。

又方:蛇床子、歸尾、威靈仙、苦參各一錢,水煎洗。

治小兒口瘡並治牙疳

人竜用尿洗淨,瓦上焙脆研細,和青黛少許,冰片少許研勻,揸之立愈。(竜古龍字,人竜即蛔蟲也)

治小兒體肥 耳後、腋下、陰間濕癢者。

海螵蛸研末,炒微黃,敷之甚良。其次則官粉炒敷亦好。

治小兒背上起白泡 累如綴珠,一二日即破,膿血外流,癢甚。一處方好,一處又起。

用如意草搗爛敷之,長巾縛定,一夜而愈。

生黃散 治小兒口中百病,不能吮乳,及咽喉腫塞,一切熱毒。

牛黃 片腦 硼砂(各一錢) 朴硝(一分五釐) 辰砂 雄黃 青黛(各二錢) 黃連 黃柏(各八分)

共為細末,每用少許,敷口內。

治小兒羊鬚瘡

小紅棗燒灰,存性,清香油調敷。

治小兒月蝕瘡生於耳後

黃連末敷之。

治小兒癬疥

用藁本煎湯洗浴,並浣衣最妙。

治小兒頭上軟癤

用大枳殼一個,去穰,磨口平,以麵糊抹邊,合在癤上,自出膿血。

又方:大芋頭搗敷即愈。

治小兒白禿癩瘡

石灰窯內燒紅流結士渣(四兩) 百草霜(一兩) 雄黃(一兩) 枯礬(六錢) 榆樹皮(三錢) 輕粉(一錢)

為末,豬肝汁調,剃頭後揸之,神方也。

治小兒遍身 或面上生疳瘡,爛成孔臼如大小楊梅瘡。

用蒸糯米時,甑蓬四邊滴下氣水,以盤盛取,掃瘡上,不數日即愈。

治小兒陰子腫大不消

硼砂一分,水研,塗之即效。

治小兒痘中黑疔

將疔挑破,出紫血,蒲公英膏塗之。

又:菊花葉搗敷,治疔瘡極效。

稀痘神方

蓖麻子(三十粒,去殼衣,揀肥大者用) 硃砂(一錢,揀明透者) 麝香(五釐)

先將硃砂、麝香研極細末,後入蓖麻肉,共研成膏,於端陽午時,擦小兒頭頂心、前心、背心、兩手心、兩腳心、兩臂灣、兩腳灣、兩脅,共十三處,俱要擦到,擦如錢大,勿使藥有餘剩,擦完不可洗動,聽其自落,照擦三年,永不出痘,七月七日,九月九日,照擦更好。

小兒雜症

治小兒肚大生蟲方

雷丸(一錢) 蕪荑(一錢) 檳榔(一錢) 使君子肉(十個) 木通(一錢五分)

煎服。每月初一至初十日,蟲頭朝上可服,此方應驗多多,功不盡述。

白龍散 治小兒腎熱,上衝於耳,生膿作痛,或因沐浴,水入耳中,亦令作膿,謂之聤耳。久而不愈,則成聾。

枯礬 黃丹 龍骨(各五分) 麝香(一分)

上為極細末,先以綿杖子展盡耳內膿水,用藥一匙,分摻兩耳,日二次,勿令風入。

治小兒水瀉痢疾方

生薑 真香油(各四兩) 黃丹(二兩)

熬膏,貼臍良。(出《萬病回春》)

又方:小兒痢疾不拘新久(出《雲林神彀》),細茶、生薑、川黃連各等分,清水煎服。

又方:治小兒溏泄,柿餅燒熱,食之即止。

又方:治水瀉不止(此方有益小兒不淺),五倍子為末,陳醋調稀熬膏,貼臍即止。(出《萬病回春》)

又方:立止水瀉,用熟地黃一兩搗爛,遏小兒腳心,每腳心五錢。

治小兒禿癩方

用蜂房一個入白礬,火中同煅,研末,麻油調敷甚妙。

治小兒夜啼

燈心燒灰,塗乳頭,令潤下即止。

治小兒疳疾方

用使君子仁二十一個,瓦焙蘇,加明雄黃,共為細末,分三付入鯽魚,蒸熟食之即愈。

治凡小兒尿眼 緊閉不出,甚至努出血者。

用韭菜搗汁,水酒沖服,立效。如不吃酒即開水亦可。

治小兒解顱不合

用六味地黃丸加人參。

治小兒稟賦 腎經虛熱,耳內生瘡,肌肉消瘦,骨節皆露,解顱不合,牙齒不生,腿軟難行。

用六味地黃丸加鹿茸、牛膝各一兩,五味子四兩。

治小兒撮口

夜合花枝濃煮汁拭口中,再洗之。

治嬰兒百日內無故口青不飲乳

用凌霄花、大蘭葉、芒硝、大黃等分為末,以羊髓和丸桐子大,每研一丸,以乳送下,便可吃乳。熱者可服.寒者勻服。昔有人休官後,雲遊湖湘,修合此方,救危甚多。

治小兒瘟疫積熱不解

菖蒲煎湯浴。

治防痘入眼

綠豆七粒,令兒自投井中,頻視七遍乃還。

治小兒初生二便不通

令女人以熱水漱淨口,嗍兒前後心及臍下,數次即通。

又初生不能發聲,謂之夢生。切不可斷臍,以綿衣包兒,用大油紙捻燒臍,待氣回,方可斷也。

治臍風

用艾葉燒,存性,填滿臍中,以綢絹包定。

又方:大蒜切片,貼臍上,用艾灸之。若口有艾氣即愈。此方兼治撮口風,大凡臍風,肚腹必生出青筋一道,行至肚,卻生兩岔,行至心不治,必詳視其青筋,兩岔盡頭處各灸燈火三五壯即愈。神效。

小兒每患臍風及諸風等症

用雞蛋一枚,挑取蛋清,在小兒腦後,背脊梁骨第一節之下,一寸許,用指蘸蛋清擦磨,隨見白沫,從皮內出,皮內旋生黑毛如豬鬃,隨擦隨長,竟有長至寸許者,總以不長為度,有出黑毛處,均要擦到,不長黑毛處,便是無風,所長之毛不可拔去,一拔即死。用軟細絹帕,將黑毛包好,避風,微汗即愈。少遲吃乳,數日間黑毛自脫,小兒無恙矣。此方每屢試屢驗。

稀痘神效二方

金銀花微炒,研白糖調,不住服,久之可免。

金銀花一斤,甘草四兩,熬白糖加入和勻成膏,每日早晚服一二匙,解一切毒。

治小兒遺尿

取龜尿滴臍中即愈。取尿法:將荷葉放盆內,龜放葉上,用鏡照,龜見有影即撒尿。

治小兒臍不幹

亂髮灰敷之效。

治小兒諸般癇症

生白礬(一兩) 將臘茶(五錢)

共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臘茶湯下,服久其痰涎自大便出即愈。

鍋焦丸 小兒常用更妙。

鍋焦(炒黃,三斤) 神麯(炒,四兩) 砂仁(炒,二兩) 山楂(四兩,蒸) 蓮肉(去心,四兩) 雞肫皮(一兩,炒)

共為細末,加白糖、米粉和勻,焙作餅用。

雞肝散 治小兒肚大眼矇,一切疳症。

豬牙皂莢煅令煙盡,存性為末,以生雞肝一個,男雄女雌,將皂莢末入內,以金銀扁簪用青布揸熱攪肝,簪冷再揸熱攪之,其肝化水樣,量投砂糖入內,與兒食,重者二服即效。

奇效肥兒丸 治小兒一切脾虛疳積,面黃體瘦,飲食減少,身熱肚大,或瀉或堅良方。

陳皮(一兩) 青皮(醋炒,五錢) 神麯(炒,五錢) 麥芽(炒,五錢) 檳榔(五錢) 木香(三錢) 黃連(姜炒,三錢) 使君子肉(煨,五錢)

飴丸綠豆大,每服一錢。

青礞石散 治小兒急慢驚風,潮涎壅塞,命在須臾,此藥入口即活。

青礞石一兩,入砂鍋內同火硝一兩,用炭火煅,令通紅,硝盡為度,候藥冷如金色,研為細末,每遇急驚風,以薄荷湯下,慢驚風以青州白丸子煎稀糊,調熟蜜灌之。

治小兒走馬牙疳方

用女人溺桶中白,以火煅過,研末一錢,銅綠三分,麝一分,共為末,搽患處即愈。

治小兒牙疳

黃連(一兩) 硼砂(一錢) 膽礬(一錢) 冰片(五釐)

共為細末,揸之。

治小兒痰涎壅盛牙關緊閉

豬牙皂莢 明礬(各等分)

共為末,每用一匙,白湯下。

治小兒驚風

用烏蠋焙乾為末,薑湯少許,送下即愈。

治小兒撮口臍風

紫蘇 前胡 殭蠶(炒,各五錢)

水煎,去渣,候溫,用綿花蘸藥滴口中,頻頻滴之,以口開為度。開後切勿令其吮乳,蓋此症乃吃乳太多所致,非但臍風也。故小兒月內吃乳倍常,兒皆不能育。

又方:口含上好燒酒,對臍吮之,即愈。

治小兒疳疾

用蝦蟆一個放在瓶內,將紙封口,過七日再用洗淨糞中蛆,不拘多少入瓶內,任蝦蟆食之,用炭火煅灰存性,為末,蜜丸食之。

治小兒口噤不乳方

蟬退(十四個,去嘴腳) 全蠍(十四個,炒去毒)

共為末,調乳服。

治小兒鬥眼方

牛黃(五分) 白附子(泡,一錢) 熟桂(一錢) 全蠍(炒,一錢) 川芎(一錢) 石膏(一錢) 白芷(二錢) 藿香(二錢)

共為末,蜜丸芡實大,薄荷湯下。

治小兒蟲積

榧子二三斤,陸續吃完即愈。

治疹子發不透 頭面眼眶腫脹,氣喘,命在頃刻者,此法治之最效。

大生蔥頭連須搗爛,放在大銅盆內,上用木架架之,再用大被單罩蓋停當,大人抱定小兒,睡在上面,然後將滾水衝入蔥盆內,熱氣熏蒸,候稍溫,即抱出,切不可露一系之風,直待汗乾即全愈矣。但熏時抱小兒最要得法,太嚴則氣不能到,太鬆則恐小兒手足脫入滾水盆內,為害不淺。

治小兒肺火 夜間嗽喘,久不止者。

薏米仁(一合) 山藥(三錢) 竹葉(三十片) 梨(二片)

水二大碗,煎八分,作茶吃。每日數次,愈。

治小兒肺火嗽喘 夜間更甚,久不止者,用瀉白散。

桑白皮(一錢五分) 地骨皮(一錢五分) 生甘草(五分) 淡竹葉(八分) 粳米(百粒)

如口乾,加花粉一錢,水二鍾,煎六分,服之。

治小兒疳疾方 治肚大筋青,發豎眼蘭,服之即效。

使君子肉(麵包煨,一錢) 川黃連(姜炒,一錢) 肉豆蔻(麵包煨,一錢) 神麯(七分,炒) 麥芽(七分,炒) 木香(五分)

共為細末,用牙豬黃肝一葉,竹刀切成片,去白筋,捏盡血水,散藥於上,用水濕紙數層包裹,炭灰火內煨熟,不拘時用,忌鐵器。

治小兒痞塊

生甘草 甘遂(各三錢) 硇砂(一錢) 莧菜(三錢) 木鱉子肉(四個) 鱉肉(一兩)

加蔥白七根,入蜜少許,搗成膏,攤狗皮上貼之。

治小兒吐瀉不止

用胡椒七粒,酒米一撮,綠豆一撮,生薑三片,用草紙包裹,打濕透,火煨焦,研末服神效。

白口瘡

用五倍子(煨黃,七分) 白礬(三分,飛過)

共研香油調搽。

紅口瘡

用青黛(一兩) 黃柏 薄荷(各四錢) 兒茶(五錢)

為末,敷之,加冰片、麝香更妙。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