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细说隋唐

五二 僧一行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一行,是唐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中国古代史上数得着的大科学家。

一行是和尚,人们按风俗呼为僧一行。他俗姓张,名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他的祖父张公谨,是唐太宗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父亲张擅,仅是个县令。

僧一行精通历象、阴阳五行,所修《大衍历》沿用近千年。

他资性聪颖,然他没将这聪颖用在时人趋之若鹜的科举上,而是将此全部投在了学问上,在博通了儒经、历史后,又花大功夫研究天文、阴阳、五行以及道家典籍。他对学问的超凡悟性,在当时引出了一则美谈。

有个道士唤尹崇,以博学驰名于学界与政坛,被推为前辈,家中藏有大量的珍贵书籍。作为后生的一行,来向尹崇求借被人认为极其深奥的扬雄《太玄经》。他借得此书后,没几日就来归还了。

尹崇很是奇怪,问:“此书意旨深奥,我读了多年,尚未弄懂其意。你想研究此书,为何如此快地来归还?”

一行答道:“我已探得其意。”

说罢,拿出他所撰的《大衍玄图》及《义决》二书,交给尹崇。尹崇粗略地翻了下,惊奇不已,便和一行探讨起《太玄经》的奥旨。探讨的结果,是尹崇对一行彻底佩服,并对人说:“此人是颜回再世。”

经尹崇赞扬,一行出了大名。

大名传出,传到了宰相武三思的耳中。武三思企羡一行的学问,派人捎信来,要和他结交。一行不想答应,他一则鄙视武三思的为人,二则不愿卷入险象迭生的政界之中,然又不能公开拒绝,由是找了一处地方藏匿了起来。藏匿了一些日子,觉得还是不保险,遂以断绝红尘之念为遮掩,到嵩山削发为僧,拜和尚普寂为师,从此在晨钟暮鼓下研习起佛经来。

唐睿宗登位,命东都留守(嵩山在其管辖之下)韦安石以礼相召。嵩山是朝贵权要常来礼佛之地,通过这些人的言谈,一行清晰地了解到当朝政治,看似随着新主的登位已气象更新,实际潜伏着更大的政治冲突危机。以学问为生命宗旨的他,不想置身于腥风血雨中,再次借托身体多病而拒绝了。为躲开韦安石的纠缠,他离开嵩山,前往荆州当阳山(今湖北境内),师从沙门悟真学习佛义。

开元前期,励精求治的唐玄宗以极其真诚的态度,让一行的族叔张洽到荆州来召一行。张洽临行前,唐玄宗特地关照:若一行不来,抬也要把他抬来。一行作了拒绝,但拗不过张洽,终于来到了唐王朝的首都长安。一行的应召,关键在于世道的改变,“开元之治”的初步形成,已把唐朝推入太平盛世。

在长安,一行受到了唐玄宗非同寻常的礼遇。然唐玄宗只是久闻其名,并不知道他是否具有真正的过人之处。由是,唐玄宗在首次接见一行时,开门见山地问他有什么长处。一行说他擅长记忆,可过目不忘。唐玄宗叫人拿来一书,当场进行测试。一行用不长的时间读了一遍,便一字不差地背诵了出来。如此难得的本领,让唐玄宗顿时生出深深的敬意。

一行被安置在宫廷内的光太殿,唐玄宗时常前去,聆听他的安国抚人之道。一行以他渊博的学识、超凡的智慧,对这个开创了黄金时代的君主,给予了发自肺腑的真切指导。他是唐玄宗的帝师,也是唐玄宗的诤友,对唐玄宗一些有失考虑的事情,给予了直言的谏诤。唐玄宗的爱女永穆公主出嫁,唐玄宗令有关机构按照以前太平公主的婚礼规格来进行。一行认为这很不妥,说:唐高宗惟有太平公主一个女儿,所以赐予了如此殊常的婚礼,但实际效果并不好,正是超乎礼仪规定的做法,导致了太平公主的狂妄,让她做出了后来大逆不道的事,因而必须记住这个惨痛的教训。唐玄宗觉得有理,下令有关机构对永穆公主的婚礼改用常礼进行。如此的谏诤,对一行而言,是常有的事,从而他获得政界的高度评价,起到了大臣们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此时,一行利用宫廷中的条件,继续他对历法、天文等学科的研究。在这方面首先让唐玄宗膺服的,是他撰成了他的从祖父张太素所著的《后魏书》中未竟的《天文志》。

他的研究没停留在书本上,而是作出了一连串的贡献,其中有三个是划时代的贡献。

一个是撰成《开元大衍历经》。唐高宗时编有《麟德历》,应该说这是本不错的历法,但里面有许多疏误。唐玄宗令一行对此加以改造。一行遍考前代的历法,按《周易》大衍之数的理论,在《麟德历》的基础上,重编了新历《开元大衍历经》。此历精湛详当,涉及面极广,其主要内容有:平朔望与节气,七十二候,太阳、月亮、五大行星的每日位置及运动轨迹,每日的星象与昼夜时分,日食、月食的预测,等等。此历问世之后,被使用了半个多世纪。在实际的使用中,被证明具有历法里程碑的意义,其理论依据以及具体操作方式,对后代编修历法有相当大的影响与指导性。

一个是创造了“黄道游仪”。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以一行为首,与另一天文学专家梁令瓒等人合作,制成了观察日、月运动的黄道游仪,用此仪器精确地重新测定了一百五十颗恒星的位置,并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恒星运动的理论。

一个是发明了《覆矩图》。一行在唐玄宗的支持下,发起了在全国十二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的活动。然后,他根据南宫说一组的测量,用他的《覆矩图》,在世界上第一次推算出了子午线的长度。

一行是思想大师,是科学大师,更是他的本行中的佛学大师。

唐代佛学门派甚多,有八大派之谓。一行起初在嵩山学的是禅宗,后到天台山(今浙江境内)学天台宗。入长安后,到西明寺师从天竺(今印度)高僧善无畏学密宗,并协助翻译密宗最高经典《大日经》。学成后,自撰《大日经疏》十四卷,由此创立了中国的密宗教义。此外,他又从学于天竺高僧金刚智,习密宗法咒仪式。终于成为大阿阇黎,即密宗中可解释教义与主持仪式的权威。

因一行贡献巨大,他不仅在佛教界赢得了普遍的尊敬,且还得到道教界的推崇,由此流传两则虚玄的神话。一则说他当初到天台山求法时,寺前的流水竟然为之倒流,即东流转为西流。一则是大道士邢和璞说,汉代洛下闳造历法,预言八百年后,将误差一日,有圣人来纠正,而一行正是这圣人。

兴许是用脑过度,这位高僧并没有高寿,仅四十五岁就圆寂了。唐玄宗亲自为他写了碑文,赐谥号为“大慧禅师”。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