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四诊集成

卷七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切诊

论脉象

浮脉

《诊宗三昧》曰: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按之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流利,不似虚脉之按之不振,芤脉之寻之中空,濡脉之丝软无力也。

景岳曰: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为阳。凡洪大芤革之属,皆其类也。为中气虚,为阴不足。浮大为伤风,浮紧为伤寒,浮缓为风湿,浮虚为伤暑,浮芤为失血,浮滑为痰食,浮数为风热,浮洪为虚火 ,虽有分司,全在活法,不可执一也。虽浮为在表,然有正真风寒外感,脉反不浮者,其有紧数而略兼浮者,便是表邪,必发热无汗,身有酸疼,是其候也。若浮而兼缓,多有非表邪者。

罗赤城 曰:浮兼数为风热,有力为实邪,宜清凉散解。不数及无力,属不足,虽有外邪,补散兼之。

张石顽曰:浮为经络肌表之应。邪袭三阳经中,故脉浮,然必人迎浮盛乃为确候。若气口反盛,又为痰气逆满之征,否则平素右手偏旺之故。有始病不浮,病久而脉反浮者,此中气亏乏,不能内守,反见虚痞之兆。若浮而按之渐衰,不能无假象之虞。

沉脉

《诊宗三昧》曰:沉脉者,轻取不应,重按乃得,举指减小,更按益力,纵之不即应指,不似实脉之举指逼逼,伏脉之匿于筋下也。

景岳曰:沉脉轻取不见,重手乃得,为阴。凡细小隐伏反关之属,皆其类也,为阳郁之候。沉细为少气,为寒饮,为胃中冷,为腰脚痛,为痃癖;沉迟为痼冷,为精寒;沉滑为宿食,为伏痰;沉伏为吐利,为胸腹痛;沉数为内热;沉弦沉紧为心腹小肠痛。沉虽属里,然必察其有力无力,以辨虚实。沉而实者多滞多气,故曰下手脉沉便知是气。气停积滞者,宜消宜攻。沉而虚者,因阳不达,因气不舒。阳虚气陷者,宜温宜补。其有寒邪外感,阳为阴蔽,脉见沉紧而数,及有头疼、身热等症,正属表邪,不得以沉为里也。

张石顽曰:沉为脏腑筋骨之应。阳气微,不能统运营气于表。脉显阴象而沉者,则按久愈微。若阳郁不能浮应卫气于外,脉反沉者,则按久不衰。阴阳寒热之机,在于纤微之辨。

迟脉

《诊宗三昧》曰:迟脉者,呼吸定息不及四至,而举按皆迟,不似涩脉之参伍不调,缓脉之去来徐缓也。

景岳曰:迟脉不及四至为阴。凡代缓结涩之属,皆其类也,主阴盛阳亏之候,其病为寒为虚。浮而迟者内气虚,沉而迟者表气虚,迟在上则气不化精,迟在下则精不化气。迟而兼滑兼大,多风痰顽痹之候。迟兼细小者,必真阳亏损而然。或阴寒留蓄于中,则为泄为痛。或元气不营于表,则寒栗拘挛。大都脉来迟慢者,总由元气不充,不可妄施攻击。

《汇辨》曰:沉脉之病,为阴逆而阳郁。迟脉之病,为阴盛而阳亏。沉则或须攻散,迟则未有不大行温补者也。

张石顽曰:迟为阳气不显,营气自和之象,故昔人咸以隶之虚寒。而人迎主寒湿外袭,气口主积冷内滞。又以浮迟为表寒,沉迟为里寒,迟涩为血病,迟滑为气病。此论固是,然多有热邪内结,寒气外郁,而见气口迟滑作胀者,讵 可以脉迟概为之寒,而不究其滑涩之象,虚实之异哉。

数脉

《诊宗三昧》曰:数脉者,呼吸定息六至以上,而应指急数,不似滑脉之往来流利,动脉之厥厥动摇,疾脉之过于急疾也。

景岳曰:数脉五至六至以上。凡急疾紧促之属,皆其类也。有阴有阳,今皆以数为热。详考《内经》则曰:诸急者 多寒;缓者多热;滑者阳气盛,微有热;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缓而滑者,热中。及《难经》云:数则为热,迟则为寒,而今世宗之。然余历验,凡内热伏火等证,脉反不数,惟洪滑有力,每如《经》文所言。夫数脉之辨,大约有七:一寒邪外感,脉必暴见紧数。然初感便数者,原未传经,热自何来?所以只宜温散。即或传经日久,但其数而滑实,方可言热。若数而无力,只宜温中,不可作热治也。一虚损有数脉。凡患阳虚而数者,脉必无力,或兼细小,而证见虚寒,此则温之且不暇,尚堪作热治乎?阴虚而数者,脉必弦细,虽有烦热诸症,慎用寒凉,若但清火,必致脾泄而败矣。且患虚损者,脉无不数,数脉之病,惟损最多,愈虚则愈数,愈数则愈危,若以虚数作热数,万无生理矣。一疟疾有数脉。凡疟作之时,脉必紧数,疟止之时,脉必和缓,岂作则有火,而止则无火乎?且火证无止时,能作能止者,唯邪之进退耳,不可尽以为热。一痢疾有数脉。凡痢疾之作,率由寒热内伤脾肾,所以脉数。但兼弦涩细弱者,总皆虚数,非热数也。其有形证多火,年壮力强,洪滑实数,乃为可清。一痈疡有数脉。凡脉数,身无热而反恶寒,饮食如常者,或身有热而得汗不解者,即痈疽之候也。然疮疡之发,有阴有阳,可攻可补,亦不得尽以数为热证。一痘疹有数脉。以邪毒未达也,达则不数矣。此当以大小分阴阳,亦不得以数为热脉。一癥癖有数脉。凡积滞不行,脉必见数。若积久成疳,而致口臭、牙疳、发热等症者,宜清胃火。如无火证而脉见细数者,亦不得认以为热。一胎孕有数脉。以冲任气阻,本非火也,当以强弱分寒热,勿以脉数而执,黄芩为圣药也。已上数脉诸证,凡邪盛者多数,虚盛者尤多数,其是热非热,诸所未尽,可类推矣。

张石顽曰:数为阳盛阴亏,热邪流薄于经络之象,所以脉道数盛,火性善动而躁急故也。不知亦有胃虚及阴盛拒阳者。又历考数脉诸例,有云数则烦心者,有云滑数心下结热者,皆包络火旺而乘君主之位也。有云细数阴虚者,水不制火,真阴亏损也。有云数为在腑者,阳邪干阳,脏气无预也。有云数则为寒者,少火气衰,壮火食气也。大抵虚劳失血,喘嗽上气,多有数脉。但以数大软弱者为阳虚,细小弦数者为阴虚,非若伤寒衄血之脉,浮大为邪伏于经,合用发汗之比。诸凡失血,脉见细小微数无力者为顺,脉数有热,及实大弦劲急疾者为逆。若乍疏乍数,无问何疾,皆不治也。

滑脉

《诊宗三昧》曰:滑脉者,举之浮紧,按之滑石,不似实脉之逼逼应指,紧脉之往来劲急,动脉之厥厥动摇,疾脉之过于急疾也。

景岳曰:滑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凡洪大芤革之属,皆其类也。乃气实血壅之候,为痰逆,为食滞,为呕吐,为满闷。滑大、滑数为内热,上为头目、咽喉、心肺之热,下为小肠、膀胱、二便之热。妇人脉滑数而经断为有孕。若平人脉滑而和缓,此营卫充实之佳兆。如过于滑大,则为邪热之病。凡病虚损者,多有弦滑之脉,阴虚使然也。泻痢者,亦多弦滑,脾肾受伤也。不得通以火论。

《汇辨》曰:凡痰饮、吐逆、伤食等证,皆上中二焦之病,以滑为水物兼有之象。设所吐之物非痰与食,是为呕逆,脉必见涩也。溺血、经闭,或生淋沥者,内有所蓄,血积类液,瘀凝类痰,须以意求之耳。

吴鹤皋曰:滑而收敛,脉形清者,曰血有余。滑而参伍不调,脉形浊者为痰。

盛启东曰:滑主气分病,滑大无力者属元气虚,莫作痰论,有力为血实气壅之候。

张石顽曰:滑虽有浮沉之分,却无无力之象。盖血由气生,若果气虚,则鼓动之力先微,脉何由而滑耶。惟是气虚,不能统摄阴火,而血热脉滑者有之,故滑脉之病,无虚寒之理。又曰:平人肢体丰盛,而按之绵软。六脉软滑,此痰湿渐渍于中外,终日劳役,不知倦怠,若安息则重着酸疼矣。夫脉之滑而不甚有力者,皆浮滑、缓滑、濡滑、微滑之类,终非无力之比。滑为血实气壅之脉,悉属有余。

涩脉

《诊宗三昧》曰:涩脉者,指下涩滞不前。《内经》谓之参伍不调,叔和喻以轻刀刮竹,通真子 譬之如雨沾沙,长沙 又以泻漆之绝比拟。虽殊,其义则一。不似迟脉之指下迟缓,缓脉之脉象纡徐,濡脉之来去绵软也。

景岳曰:涩脉为阴,往来艰涩,如雨沾沙,如刀刮竹。凡虚细、微迟、结促之类,皆相似也。主气血俱虚之候,为脾寒少食,胃寒多呕,二便违和,四肢厥冷,痹痛,拘挛,麻木,忧烦,无汗,失血,男子伤精,女子不孕,月事不调等证。凡脉见涩滞,多由七情不遂,营卫耗伤,血无以充,气无以畅。其在上则有上焦之不舒,在下则有下焦之不运,在表则有筋骨之疲劳,在里则有精神之短少。凡此总属阳虚,诸家言气多血少,岂以脉之不利,犹有气多者乎?

河间曰:汗泄吐利,或血溢,或血泄,或热甚耗液而成燥,则虽热而脉反涩也。

丹溪曰:涩脉为寒,为湿,为血虚,为污血,为气多。然亦有病热与实者,涩细而迟,又散,皆不足之气,便以为虚寒而孟浪 用药,岂不误人。若因多怒,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过服补剂,或因表无汗,气腾血沸,清化为浊,老痰凝血,胶固杂揉,脉道阻塞,亦见涩状。若重取至骨,有力且数,验有实证,当作实热可也。又伤寒脉涩为无汗,以阴邪在表,阳气不得发越也。

盛启东曰:如有痛处,是气逆血滞,或痰挟瘀血。无痛症者,为血虚水竭。

潘邓林曰:涩有血虚气滞之分。寒湿之涩,气分滞也。

张石顽曰:涩主阴血消亡而身热无汗之病。又雾伤皮腠,湿流关节,皆脉涩,但兼浮数沉细之不同耳。又曰:妇人因胎病而脉涩者,然在二三月时有之,若四月胎血成形之后,必无虚涩之理。平人无故脉涩,为贫窘之兆,尺中蹇涩,则艰于嗣。《金匮》云:男子脉浮弱而涩,则无子,精气清冷。

《汇辨》曰:同一脉涩也,有外邪相袭使气分不利而成滞涩,卫气散失使阳衰不守而成虚涩。肠胃燥竭,津液亦亡,使血分欲尽而成枯涩。在诊者自为灵通耳。

虚脉

《诊宗三昧》曰:虚脉者,指下虚大而软,如循鸡羽之状。中取重按皆弱而少力,久按仍不乏根。不似芤脉之豁然中空按久渐出,涩脉之软弱无力举指即来,散脉之散漫无根重按久按绝不可得也。

景岳曰:虚脉无力无神,正气虚也。浮而无力为血虚,沉而无力为气虚,数而无力为阴虚,迟而无力为阳虚。虽曰微、濡、细、弱、迟、涩之属,皆为虚类,然而无论诸脉,但见指下无神者,总是虚脉。《经》曰:按之不鼓,诸阳皆然,即此谓也。故凡洪大无神者即阴虚也,细小无神者即阳虚也。阴虚即金水亏残,龙雷易炽,而五液神魂之病生焉,或盗汗遗精,或上下失血,或惊悸不安,或喘咳劳热。阳虚则火土受伤,真气日损,而君相化源之病生焉,或头目昏眩,呕恶亡阳,或隔塞胀满,或泄痢疼痛。救阴者,状水之主;救阳者,益火之源。渐长则生,渐消则死,此实生死之关也。

李士材曰:《经》云血虚、脉虚,而独不言气虚者何也?气为阳,主浮分;血为阴,主沉分。虚脉愈按愈软,浮分大而沉分空,故独主血虚耳。虚脉兼迟,迟为寒象,证之虚极者,必挟寒,理势然也。故虚脉行于指下,则益火之源,可划然决矣。更有浮取之而且大且数,重按之而豁然如无,此内真寒而外假热,治以热药冷服,内真热而外假寒 之剂。

张石顽曰:叔和以虚脉迟大,每见气虚喘乏,往往有虚大而数者,且言血虚脉虚,独不详仲景脉虚身热,得之伤暑。东垣以气口脉大而虚者为内伤元气,若虚大而时显一涩为内伤于血。凡血虚之病,非显涩弱,则弦细芤迟。如伤暑脉虚为气虚,弦细芤迟为血虚,则气血之分了然矣。慎斋 有云:脉洪大而虚者防作泻,可知虚脉多脾家气分之病,大则气血不敛之故。

实脉

《诊宗三昧》曰:实脉者,重浊滑甚,相应如参舂,而按之石坚,不似紧脉之迸急不和,滑脉之往来流利,洪脉之来盛去衰也。

景岳曰:实脉举按皆强,鼓动有力,邪气实也。弦、洪、紧、滑之属,皆相类也,为三焦壅滞之候。表邪实者浮大有力,以风寒暑湿外感于经;里邪实者沉实有力,因饮食七情内伤于脏;火邪实者洪滑有力;寒邪实者沉弦有力,为诸痛滞证。凡在气在血,脉有兼见者,当以类求。然实脉有真假,真者易知,假者难辨,必问其所因,兼察形症,必得其神,庶几勿误。

李士材曰:脉实必有大邪、大热、大积、大聚,故《经》曰血实脉实。又曰: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由是测之,皆主实热,其所主病,大约与数脉同类,而实则过之,以其蕴蓄之深也。

张石顽曰:实为中外壅满之象,《经》云邪气盛则实,非正气本充之谓,热邪亢极而暴绝者有之。消瘅、鼓胀、坚积等证,皆以脉实为可治,若泄而脱血,及新产骤虚,久病虚羸,而得实大之脉,良不易治也。

长脉

《诊宗三昧》曰:长脉者,指下迢迢而过于本位,三部举按皆然,不似大脉之举之盛大,按之少力也。

李士材曰:旧说过于本位名为长脉,久久审度而知其必不然也。寸而上过则为溢脉,尺而下过则为覆脉,由是察之。惟其状如长竿,则直上直下,首尾相应,非若他脉之上下参差,首尾不匀者也。凡实、牢、弦、紧四脉,皆兼长脉。故古人称长主有余之病,非无本之说也。

张石顽曰:《伤寒》以尺寸俱长为阳明受病。《内经》又以长则气治为胃家之平脉。然必长而和缓,方为无病。若长而浮盛,又为经邪方盛之兆。有阴气不充,而反上盛者。《经》言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肿痛是也。

短脉

《诊宗三昧》曰:短脉者,尺寸俱短而不及本位,不似小脉之三部皆小弱不振,伏脉之一部独伏匿不前也。

李士材曰:戴同父云:关不诊短。以上不通寸为阳绝,下不通尺为阴绝。殊不知短脉非两头断绝也,特两头俯而沉下,中间突而浮起,仍自贯通者也。

张石顽曰:短脉由胃气阨塞,不能条畅百脉;或因痰气食积阻碍气道,亦有阳气不充而脉短。《经》谓寸口脉中手短者曰头痛是也。

大脉

《诊宗三昧》曰:大脉者,应指满溢,倍于寻常,不似长脉之但长不大,洪脉之既大且数也。

丹溪曰:大,洪之别名。病内伤者,阴虚为阳所乘,故脉大,当作虚治。外伤者,邪客于经,脉亦大,当以邪胜治之,皆病方长之势也。

滑伯仁曰:大脉浮取若洪而浮,沉取大而无力,为血虚气不能相入也。

张石顽曰:大有阴阳虚实之异,《经》云大则病进,是指实大而言。仲景以大则为虚者,乃盛大少力之谓。然又有下利脉大者为未止,是又以积滞未尽而言,非大则为虚之谓也。有六脉俱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也。有偏大于左者,邪盛于经也。偏大于右者,热盛于内也。亦有诸脉皆小,中有一部独大者。诸脉皆大,中有一部独小者。便以其部,断其病之虚实。且有素禀六阳,或一手偏旺偏衰者,又不当以病论也。

小脉

《诊宗三昧》曰:小脉者,三部皆小而指下显然,不似微脉之微弱依稀,细脉之微细如发,弱脉之软弱不前,短脉之首尾不及也。

伯仁曰:小脉浮沉取之,悉皆损小。在阳为气不足,在阴为血不足。前大后小则头痛目眩,前小后大则胸满气短。

张石顽曰:即仲景“来微去大”之变辞,虚中挟实之旨。小弱见于人迎,卫气衰也;见于气口,肺胃弱也。寸小为阳不足,尺小为阴不足。若小而按之不衰,久按有力,又为实热固结之象。总由正气不充,不能鼓搏热势于外,所以隐隐略见滑热 于内也。设小而证见热邪亢盛,则为证脉相反之兆。亦有平人六脉皆阴,或一手偏小者。若因病而脉损小,又当随所见部分,而为调适机用,不可不活也。

洪脉

《诊宗三昧》曰:洪脉者,既大且数,指下纍纍如连珠,如循琅玕 ,而按之稍缓,不似实脉之举指逼逼,滑脉之软滑流利,大脉之大而且长也。

景岳曰:洪脉为阳,举按皆有余,大而实也。凡浮芤实大之属,皆其类也。为血气燔灼,大热之候。浮洪为表热,沉洪为里热,为胀满烦渴,为狂躁斑疹,为头痛面热,为咽干喉痛,为口疮痈肿,为大小便不通,为动血,此阳实阴虚,气实血虚之候。若洪大至极,甚至四倍以上者,是即阴阳离绝,关格之脉也,不可治。

张石顽曰:昔人以洪为夏脉,《内经》以钩为夏脉,遂有钩即是洪之说。以其数而濡,按之指下屈曲旁出,固可谓之曰钩。火性虚炎,所以来盛去衰,按之不实。然痰食、瘀积阻碍脉道,关部常屈曲而出,此与夏脉微钩似同而实不类也。

《汇辨》曰:按洪脉在卦为离,在时为夏,在人为心。时当朱夏,天地之气酣满畅遂,脉者得气之先,故应之以洪。洪者,大也,以水喻也。又曰:钩者,以木喻也,夏木繁滋,枝叶敷布,重而下垂,故如钩也。钩即是洪,名异实同。

《诊家正眼》曰:《经》以洪脉为来盛去衰,颇有微旨。大抵洪脉只是根脚阔大,却非坚硬。若使大而坚硬,则为实脉,而非洪脉矣。《经》又云:大则病进,亦以其气方张也。

盛启东曰:服凉药而脉反洪大无力,法宜温补。或曰危证从阳散而绝,脉必先见洪大滑盛,乃真气尽脱于外也。凡久嗽久病之人,及失血下痢者,俱忌洪脉。

微脉

《诊宗三昧》曰:微脉者,似有若无,欲绝非绝,而按之稍有模糊之状,不似弱脉之小弱分明,细脉之纤细有力也。

景岳曰:微脉纤细无神,柔弱之极,是为阴脉。凡细小虚濡之属,皆其类也。乃气血俱虚之候,为畏寒、少气、恐惧、中寒、胀满、食不化,或呕泻、哕恶、腰腹痛、眩晕、厥逆、伤精、失血、元阳亏损,最是阴寒之候。

李士材曰:仲景云:脉瞥瞥如羹上肥状,其软而无力也。萦萦如蚕丝状,其细而难见也。轻取之如无,故曰阳气衰。重按之而欲绝,故曰阴气竭。长病得之死,谓正气欲离绝也。卒病得之生,谓邪气不深重也。

张石顽曰:《经》言寸口诸微亡阳。微属气虚见症,在上则有恶寒、多汗、少气之患,在下则有失精、脱泻、少食之虞,总之与血无预。所以萦萦如蛛丝者,仲景谓阳气之衰。

世俗每见脉之细者,辄以微细二字并称,殊未知细脉显明易见,较微脉之模糊难见者大相径庭也。

缓脉

《诊宗三昧》曰:缓脉者,从容和缓,不疾不徐,似迟脉而实未为迟,不似濡脉之指下绵软,虚脉之瞥瞥虚大,微脉之微细而濡,弱脉之细软无力也。

景岳曰:缓脉有阴有阳,其义有三:凡从容和缓,浮沉得中者,此是平人之正脉。若缓而滑大者,多实热,如《内经》所言者是也。缓而迟细者,多虚寒,即诸家所言者是也。然实热者,必缓大有力,多为烦热、口臭、胀满、痈疡、二便不利,或伤寒、温疟初愈,而余热未清者,多有此脉。若虚寒者,必缓而迟细,为阳虚、畏寒、气怯、眩运、痹弱、痿厥、怔忡、健忘、饮食不化、飧泄、疼痛、精寒、肾冷、小便频数。在女子为经迟、血少、失血、下血等症。凡诸疮毒外证,及中风产后,但得缓脉者,皆易愈。

张石顽曰:缓为脾家之本脉,然必和缓有神,为脾气之充。若缓甚而弱,为脾气不足;缓而滑利,则胃气冲和。昔人以浮缓为伤风,沉缓为寒湿,缓大为风虚,缓细为湿痹。又以浮缓为风中于阳,沉缓为湿中于阴。盖湿脉自缓,得风以播之,则兼浮缓;寒以束之,则兼沉缓。若重于阴,则沉细微缓,以厥阴内藏风木之气,故脉虽沉而有微缓之象也。

李士材曰:缓脉以宽舒和缓为义,与紧脉正相反也。然缓脉迟脉又绝不相类,缓以脉形宽纵得名,迟以至数不及为义。《脉经》云小快于迟,以至数论缓,亦一失也。

紧脉

《诊宗三昧》曰:紧脉者,状如转索,按之虽实而不坚,不似弦脉之端直如弦,牢革之强直搏指也。

景岳曰:紧脉急疾有力,坚搏抗指,有转索之状。凡弦数之属,皆相类也。紧脉阴多阳少,乃阴邪搏击之候,主为痛为寒。紧数在表,为伤寒发热,头痛项强,浑身筋骨疼痛,咳嗽鼻塞,为痹为疟。沉紧在里,为心胁疼痛,胸腹胀满,为中寒逆冷,吐食泄痢,阴疝痃癖,风痫反张,在妇人为气逆经滞,在小儿为惊风抽搐。

《汇辨》曰:天地肃杀之气,阴凝收敛,其见于脉也为紧,较之于弦,有更加挺劲之异。

张石顽曰:紧为诸寒收引之象,亦有热因寒束而烦热拘急疼痛者,如太阳寒伤营证是也。然必人迎浮紧,乃为表证之确候。若气口盛坚,又为内伤饮食之兆。《金匮》所谓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也。

河间曰:与洪数阳脉相兼者为热痛,与微细阴脉相兼者为寒痛。

或曰:伤寒脉紧,病气脉气俱有余。若内伤杂证,病久而脉紧,是正气与胃气俱虚,一味邪气用事。脉气有余,病气不足,法当温补,正气复则邪退而脉自和平,若用攻伐,反伤正气而危矣。

李士材曰:咳嗽虚损之脉而得沉紧,谓正气已虚,而邪已痼矣,故不治。

弦脉

《诊宗三昧》曰:弦脉者,端直以长,举之应指,按之不移,不似紧脉之状如转索,革脉之劲如弓弦也。

景岳曰:弦脉按之不移,如张弓弦,与坚搏紧急相类,阳中伏阴之象也。主气血不和,为气逆邪胜,肝强脾弱,为虚劳、寒热、疟痢、痹疝、胸胁疼痛、痰饮、宿食、积聚、胀满、拘挛等证。若洪弦相搏,外紧内热,欲发疮疽也。弦从木化,气通于肝,可以阴,亦可以阳,但弦大兼滑者,便是阳邪;弦紧兼细者,便是阴邪。凡脏腑间胃气所及则五脏相安,肝邪所侵则五脏俱病。盖以木之滋生在水,培养在土,若木气过强,则水因食母而耗土,以克贼而伤。肾为精血之本,胃为水谷之海,根本受伤,生气败矣。所以木不宜强也,唯脉见和缓者吉,弦强者凶,弦甚者土必败。

蔡西山曰:阳搏阴为弦,阴搏阳为紧,阴阳相搏为动,虚寒相搏为革,阴阳分体为数,阴阳不续为代。

丹溪曰:弦为春令之脉,非春时而见者,木为病也,木为病则肝邪盛矣。肝之盛,金之衰也。金之衰,火之炎也。火之炎,水之弱也。金不足以制木,则土病矣,土败木贼为病。先哲盖尝言之,惟金因火伏,木寡于畏之论犹未明。倘非滋水以降火,厚土以养金,而反以行湿、散风、导郁为之辅佐,邪何由去?病何由安?况弦脉治法,又有隔二隔三之异,故不容于自默也。若曰不然,何弦属阳,而仲景列为五阴之数?至于败散残贼之脉,又以弦为之首,涩为之中,其意可见。 按 : 此节当是论虚劳证见弦脉者 。

张石顽曰:凡病脉弦,皆阳中伏阴之象。虚证误用寒凉,两尺脉必变弦。胃虚冷,食停滞,气口多见弦脉。在伤寒表邪全盛之时,中有一部见弦,或兼迟兼涩,便是夹阴之候,客邪虽盛,急须温散,汗下猛剂,咸非所宜。即非时感冒,亦宜体此历诊。诸病属邪盛而见弦者,十常二三,属正虚而见弦者,十常六七。如腹痛、鼓胀、胃反、胸痹、癥瘕、蓄血、中暍、伤风、霍乱滞下、中气郁结、寒热痞满等病,皆有弦脉。总由中气无权,土败木贼所致,但以弦少弦多以证胃气之强弱,弦实弦虚以证邪气之虚实,浮弦沉弦以证表里之阴阳,寸弦尺弦以证病气之升沉。无论所患何证,兼见何脉,但以和缓有神,不乏胃气,咸为可治。若弦而劲细如循刀刃,弦而强直如按横格,皆但弦无胃气也。所以虚劳之脉,多寸口数大,尺中弦细搏指者皆为损脉,卢扁 复生奚益哉。

芤脉

《诊宗三昧》曰:芤脉者,浮大弦软,按之中空,中按虽不应指,细推仍有胃气,纵指却显弦大,按之减小中空,不似虚脉之瞥瞥虚大,按之豁然无力也。

景岳曰:芤脉浮大中空,按如葱管。凡浮豁虚散之属,皆相类也。此孤阳脱阴之候,为阴虚,发热、失血、脱血、头目眩晕、惊悸、怔忡、喘急、盗汗,为气无所归,血无所附。芤虽阳脉,而阳实无根,大虚之兆。

张石顽曰:芤为血虚不能濡气,故虚大如芤,然其中必显弦象。刘三点 以为绝类慈葱,殊失弦大而按之减小中空之义。盖虚则阳气失职,芤则经络中空,所以有虚濡无力,弦大中空之异。凡血脱脉芤,而有一部独弦,或带结促涩滞者,此为阳气不到,中挟阴邪之兆,是即瘀血所结处也。所以芤脉须辨一部二部,或一手两手,而与攻补,方为合法。

牢脉

《诊宗三昧》曰:牢脉者,弦大而长,举之减小,按之实强,如弦缕之状,不似实脉之滑实流利,伏脉之匿伏涩艰,革脉之按之中空也。

仲景曰:寒则坚牢,有牢固之象。

李东璧曰:牢主寒实之病,木实则为痛,主心腹寒痛。

柳氏 曰:主有积,主疼痛不移其处。

李士材曰:牢脉所主之证,以其在沉分也,故悉属阴寒。以其形弦实也,故咸为坚积。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邪气深入牢固而成。五积及一切按之应手者,曰癥,假物成形者曰瘕,见于肌肉间者曰痃,结于隐僻处曰癖。《经》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故牢脉咸主之。

张石顽曰:叔微 云牢则病气牢固,在虚证绝无此脉,惟湿痉、拘急、寒疝、暴逆、坚积内伏,乃有是脉。历考诸方,不出辛热开结,甘温助阳之治,庶有克敌之功。然固垒在前,攻守非细,设更加之以食填中土,大气不得流转,变故在于须臾,可不为之密察乎。大抵牢为坚积内著,胃气竭绝故,诸家以为危殆之象云。

革脉

《诊宗三昧》曰:革脉者,弦大而数,浮取强直,重按中空如鼓皮之状,不似紧脉之按之劈劈,弦脉之按之不移,牢脉之按之益坚也。

仲景曰:弦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曰革。男子亡血失精,女人半产漏下。

伯仁曰:革为中风寒湿之诊。

李东璧曰:弦芤二脉相合,故为亡血失精之候,诸家皆以为牢脉,故或有革无牢,有牢无革,混淆不辨,不知革浮牢沉,革虚牢实,形症皆异也。

《诊家正眼》曰:按《甲乙经》云:浑浑革革,至如涌泉,病进而危。弊弊绵绵,其去如弦绝者,死。观其曰涌泉,则浮取不止于弦大,而且数且搏且滑矣。曰弦绝,则重按不止于豁然,而且绝无根蒂矣,故曰死。

细脉

《诊宗三昧》曰:细脉者,往来如发,而指下显然不似微脉之微弱模糊也。

伯仁曰:细者,盖血冷气虚,不足以充故也。为内外俱冷、痿弱、洞泄,为忧劳过度,为伤湿,为积,为痛在内及下。

张石顽曰:细为阳气衰弱之候,所以胃虚少食,冷涎泛逆,便泄腹痛,湿痹脚软,自汗失精,皆有细脉,但以兼浮兼沉,在寸在尺,分别而为裁决。如平人脉来细弱,皆忧思过度,内戕真元所致。若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及病热脉细,神昏不能自持,皆脉不应病之候,不可以寻常虚细论也。

李士材曰:尝见虚损之人,脉已细而身常热,不究其原,而以凉剂投之,使真阳散败,饮食不进,上呕下泄,是速之毙耳。

《汇辨》曰:大都浮而细者,属之阳分,则见自汗气急等症。沉而细者,属之阴分,则见下血、血痢等症。

弱脉

《诊宗三昧》曰:弱脉者,沉细而软,按之乃得,举之如无,不似微脉之按之欲绝,濡脉之按之若无,细脉之浮沉皆细也。

河间曰:弱脉虚冷,兼微与迟,然伤风中暑,热甚而自汗大出,则亦缓弱而迟。

伯仁曰:精气不足,故脉痿弱不振,为痼冷、为鬨 热、为虚汗。

李士材曰:浮以候阳,浮取之而如无,阳气衰微之验也。《经》云:脉弱以滑,实有胃气。脉弱以涩,是为久病。愚谓弱堪重按,阴犹未绝,若兼涩象,则气血交败,生理灭绝矣。

张石顽曰:《伤寒》首言弱为阴脉,即阳经见之亦属阳气之衰。可见脉弱无阳,必无实热之理,只宜辨析真阳之虚与胃气之虚,及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耳。在阴经见之,虽为合脉,然阳气衰微已极,非峻温峻补,良难春回寒谷也。

濡脉

《诊宗三昧》曰:濡脉者,虚软少力,应指虚细,如絮浮水面,轻手乍来,重手乍去,不似虚脉之虚大无力,微脉之微细如丝,弱脉之沉细软弱也。

河间曰:濡多兼迟,主极冷。然热泻后,或热极将死者,亦濡弱。

张石顽曰:濡为胃气不充之证,故内伤虚劳,泄泻少食,自汗喘乏,精伤痿弱之人,脉虽濡软乏力,犹堪峻补峻温。不似阴虚脱血,纯见细数弦强,欲求濡弱,绝不可得也。

李士材曰:浮主气分,浮取之而可得气,犹未败。沉主血分,沉按之而如无,此精血衰败。在久病年老之人,尚未至于必绝,为其脉与症合也。若平人及少壮暴病见之,名为无根脉,去死不远矣。

疾脉

《诊宗三昧》曰:疾脉者,呼吸之间七八至。虽急疾而不实大,不似洪脉之既大且数,却无躁疾之形也。疾脉有阴阳寒热真假之异,如疾而按之益坚,乃亢阳无制,真阴垂绝之候。若疾而按之不鼓,又为阴邪暴虐,虚阳发露之征。温病大热躁渴,初时脉小,至五六日后脉来躁疾大,颧发赤者死,谓其阴绝也。阴毒身如被杖,六脉沉细而疾,灸之不温者死,谓其阳绝也。然亦有热毒入于阴分而为阴毒者,脉必疾盛有力,不似阴寒之毒,虽疾而弦细乏力也。虚劳喘促声嘶,脉来数疾无伦,名曰行尸。躁疾皆为火象。《内经》又云:其有躁者,在手言手少阴厥阴二经,俱属于火也。惟疾而不躁,按之稍缓,方为热证之正脉。脉法所谓疾而洪大者不治。疾而沉细,腹中痛,疾而不大不小,虽困可治。其有大小者,难治也。

李士材曰:经脉流行,昼夜五十周于身。若一息八至,当一百周而脉行一千六百余丈矣。必喘促声嘶,仅呼吸于胸中数寸之间,而不能达于根蒂。真阴竭于下,孤阳亢于上,而气之短已极矣,故主死。

动脉

《诊宗三昧》曰:动脉者,厥厥动摇,指下滑数如珠,见于一部,不似滑脉之诸部皆滑数流利也。

李士材曰:阴阳不和,气搏击则痛,气撺迸则惊。

伯仁曰:动则为虚劳体痛,为泻为崩。

仲景曰: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成注曰:阴阳相搏则虚者动,故阳虚则阳动,阴虚则阴动。以关前为阳,故主汗出;关后为阴,故主发热。

《汇辨》曰:动脉厥厥动摇,急数有力,两头俯下,中间突起,极与短脉相类,但短脉为阴,不数不滑,动脉为阳,且数且滑也。

王宇泰 曰:阳升阴降,二者交通上下,往来于尺寸之内,方且冲和安静,焉睹所谓动者哉?惟夫阳欲降而阴逆之,两者相搏,不得上下鼓击之势,陇然高起,而动脉之形著矣。

伏脉

《诊宗三昧》曰:伏脉者,隐于筋下,轻取不得,重按艰涩,委曲求之,附着于骨。而有三部皆伏,一部独伏之异。不似短脉之尺寸短缩而中部显然,沉脉之三部皆沉而按之即得也。

景岳曰:伏脉如有如无,附骨乃见。此阴阳潜伏,阻隔闭塞之候。或火闭而伏,或寒闭而伏,或气闭而伏,为痛极、霍乱、疝瘕、结闭、气逆、食滞、忿怒、厥逆、水气等证。凡伏脉之见,虽与沉微细脱者相类,而实不同。盖脉之伏者,以其本有如无,而一时隐蔽不见耳。此有胸腹痛剧而伏者;有气逆于经,脉道不通而伏者;有偶因气脱不相接续而伏者。然此暴病暴逆者乃有之,调其气而脉自复矣。若此数种之外,其有积困延绵,脉本细微,而渐至隐伏者,此自残烬将绝之兆也,不治。

伯仁曰:伏为阴阳潜伏,关隔闭塞之候。关前得之为伏阳,关后得之为伏阴。

张叔承曰:痛极脉必伏,凡心腹胃脘暴痛皆然。

张顽石曰:有邪伏幽深而脉伏不出者,虽与短脉之象有别,而气血壅滞之义则一。凡气郁、血结、久痛,及留饮、宿食、霍乱、大吐、大利,每多沉伏,皆经脉阻滞,营卫不通之故。所以妊妇恶阻常有伏匿之脉,此又脉症之变耳。在伤寒失于表散,邪气不得发越,而六脉俱伏者,急宜发汗,而脉自复 。若六七日烦扰不安,邪正交并而脉伏者,又为战汗之兆,不可以伏为阴脉,误投辛热。

李东璧曰:伤寒一手脉伏曰单伏,两手脉伏曰双伏。不可以阳证见阴脉论,乃火邪内郁,不得发越,阳极似阴,故脉伏,必有大汗而解。又夹阴伤寒,先有伏阴在内,外复感寒,阴盛阳衰,四肢厥逆,六脉沉伏,须投姜附,及灸关元,脉乃复出。若太溪、冲阳皆无脉者,必死也。

《汇辨》曰:伏脉主病多在沉阴之分,隐深之地,莫非气血结滞。惟右关右尺,责其无火。盖火性炎上,推筋至骨而形始见,积衰可知。更须以有力无力细为分辨,则伏中之虚实了然矣。

结脉

《诊宗三昧》曰:结脉者,指下迟缓,中频见歇止,而少顷复来,不似代脉之动止不能自还也。

景岳曰:结脉忽来忽止而复起,总谓之结。旧以数来一止为促,促者为热,为阳极。缓来一止为结,结者为寒,为阴极。通谓其为气血、痰食、积聚、癥瘕、七情郁结。浮结为寒邪在经;沉结为积聚在内。此固结促之旧说矣,然以予验之,则促类数也,未必热;结类缓也,未必寒。但见中止者,总是结脉,多由气血渐衰,精力不继,所以断而复续,续而复断。常见久病者多有之,虚劳者多有之,或误用攻击消伐 者亦有之。但缓而结者为阳虚,数而结者为阴虚,缓者犹可,数者更剧。此可以结之微甚,察元气之消长最显最切者也。至如留滞郁结等病,本亦此脉之证应,然必其形强气实,而举按有力,此多因郁滞者也。又有无病而一生脉结者,此其素禀之异常,无足怪也。舍此之外,凡有病久不退而渐见脉结者,此必气血衰残,首尾不继,速宜培本,不得妄认为留滞。

《诊家正眼》曰:结为凝结,缓时一止,徐行而怠。结为阴独盛而阳不能入也,为积聚,为七情所郁。浮结为寒邪滞经,沉结为积气在内。先以气寒脉缓,而气血痰食,有一留滞则为结。

李士材曰:结而有力者,方为积聚。结而无力者,是真气衰弱,违其运行之常,一味温补而正治。止数频多,参伍不调者不治。叔和云:如麻子动摇,旋引旋收,聚散不常曰结,主死是也。

张石顽曰:结为阴邪固结之象。越人云结甚则积甚,结微则气微。言结而少力为正气本衰,虽有积聚,脉结亦不甚也。凡寒饮、死血、吐利、腹痛、癫痫、虫积等气郁不调之病,多有结脉暴见,即宜辛温扶正,略兼散结开痰,脉结自退。尝见二三十至内,有一至接续不上,而指下虚微,此元气骤脱,如补益不应,终见危殆。

促脉

《诊宗三昧》曰:促脉者,往来数疾,中忽一止复来,不似结脉之迟缓,中有止歇也。

《诊家正眼》曰:促为急促,数时一止,如趋而蹶。促因火亢,亦因物停。促为阳独盛而阴不能和也,又为血、气、痰、饮、食五者之内,有一留滞于其间,则脉因之而促。虽然促而有力洪实,为热盛,为邪滞经络;促而无力损小,为虚脱阴阳不相接之候,虽非恶脉,然渐退者佳,渐进者死。

李士材曰:促脉得之脏气乖达,稽留凝涩,阻其运行之机,因而歇止者,十之六七也,其止为轻。得于真元衰惫,阳弛阴涸,失其揆度之常者,十之二三也,其止为重。

张石顽曰:促为阳盛里,不服邪之明验,所以温热发斑,瘀血发狂,及痰食凝滞,暴怒气逆,皆令脉促。设中虚无凝,必无歇止之脉也。

代脉

《诊宗三昧》曰:代脉者,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不似结促之虽见歇止,而复来有力也。

《诊家正眼》曰:结促之止,止无常数;代脉之止,止者定期。

《汇辨》曰:代主脏衰危恶之病。脾土败坏,吐利为咎。中寒不食,腹痛难救。又曰:止有定期者,盖脾主信也。故《内经》以一见代脉,为脏气衰微,脾气脱绝之诊。

黎氏 曰:代为真死脉,不分三部,随应皆是。

张石顽曰:代为元气不续之象。《经》云:代则气衰,在病后见之未为死候。若气血骤损,元神不续,或七情太过,或颠仆重伤,或风家、痛家,脉见止代,只为病脉。凡有痛之脉,止歇乃气血阻滞而然,不可以为准则也。若不因病而脉见止代,是一脏无气,他脏代之,真危亡之兆也。即因病脉代,亦须至数不匀者,犹或可生,若不满数至一代,每次皆如数而止,此必难治。惟妊娠恶阻,呕逆最剧者,恒见代脉。谷入既少,气血尽并于胎息,是以脉气不能接续,然在二三月时有之,若至四月胎已成形,当无歇止之脉矣。

散脉

《诊宗三昧》曰:散脉者,举之浮散,按之则无,去来不明,漫无根蒂,不似虚脉之重按虽虚而不至于散漫也。散为元气将散之象,故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形损故也。然形象不一,或如吹毛,或如散叶,或如悬雍,或如羹上肥,或如火薪燃,皆真散脉,见之必死,非虚大之比。《经》曰:代散则死。若病后大邪去,而热退身安,泄利止,而浆粥入胃,或有可生者。

戴同父曰:心脉浮大而散,肺脉短涩而散,皆平脉也。肾脉软散,诸病脉代散,皆死脉也。古人以代散为必死者,盖散为肾败之征,代为脾绝之征也。肾脉本沉而散,脉按之不可得见,是先天资始之根本绝也。脾脉主信,而代脉歇止不愆其期,是后天资生之根本绝也。故二脉独见,均为危殆之候,而二脉交见,尤为必死之符。

清脉

《诊宗三昧》曰:清脉者,轻清缓滑,流利有神,往来流利,至数分明也。不似虚脉之不胜寻按,微脉之软弱依稀,缓脉之阿阿迟纵,弱脉之沉细软弱也。清为气血平调之候,《经》云:受气者清,平人脉。清虚和缓,生无险阻之虞。如左手清虚和缓,定主清贵仁慈。清虚流利者,有刚决权变也。清虚中有一种弦小坚实,其人必机械峻刻。右手脉清虚和缓,定然富厚安闲。若清虚流利则富而好礼。清虚中有一种枯涩少神,其人虽丰,目下必不得意。寸口清虚,洵为名裔,又主聪慧。尺脉清虚,端获良嗣,亦为寿征。若寸关俱清而尺中蹇涩,或偏小偏大,皆主晚景不丰,及艰子嗣。似清虚而按之滑盛者,此清中带浊,外廉内贪之应也。若有病而脉清楚,虽剧无害。清虚少神,即宜温补,以助真元。若其人脉素清虚,虽有客邪壮热,脉亦不能鼓盛,不可以为证实脉虚而失于攻发也。

浊脉

《诊宗三昧》曰:浊脉者,重浊洪盛,腾涌满指,浮沉滑实有力。不似洪脉之按之软阔,实脉之举之减小,滑脉之往来流利,紧脉之转索无常也。浊为禀赋昏浊之象。《经》云:受谷者浊。平人脉重浊洪盛,垂老不能安闲。如左手重浊,定属污下;右手重浊,可卜庸愚;寸口重浊,家世卑微;尺脉重浊,子性鲁莽;若重浊中有种滑利之象,家道富饶;浊而兼得蹇涩之状,或偏盛偏衰,不享康宁,又主夭枉;似重浊而按之和缓,此浊中兼清,外圆内方之应也。大约力役劳勚之人,动辄劳其筋骨,脉之重浊,势所必然。至于市井之徒,拱手曳裾,脉之重浊者,此非天性使然欤。若平素不甚重浊,因病鼓盛者,急宜攻发以开泄其邪。若平昔重浊,因病而得蹇涩之脉,此气血凝滞,痰涎胶固之兆,不当以平时涩浊论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