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安乐集白话文

复邓伯诚居是书一本文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复邓伯诚居是书一本文:相晤已来,忽满六年,不但星霜更,即国历已非其旧,世相无常,诚可叹悼。接手书,知不废净业,洵足嘉美。而至身心不安之至,为境遇不嘉,致不安耶,抑或疾病缠绵,致不安耶?若境遇不嘉者,当作退一步想。试思世之胜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复不少。但得不饥不寒,何羡大富大贵?乐天知命,随遇而安,如是则尚能转烦恼成菩提,岂不能转忧苦作安乐耶?若疾病缠绵者,当痛念身为苦本,极生厌离,力修净业,誓求往生。诸佛以苦为师,致成佛道。吾人当以病为药,速求出离。

须知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烜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而人之只承天者宜顺受也。然孟子所谓大任,乃世间之爵位,尚须如此忧劳,方可不负天心,何况吾人以博地凡夫,直欲上承法王觉道,下化法界有情。

倘不稍藉挫折于贫病,则凡惑日炽,净业难成。迷昧本心,永沦恶道,尽未来际,求出无期矣。古德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者,正此之谓也。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谓因果虚幻,佛法不灵。须知吾人自无始以来,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谓:‘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岂泛泛悠悠之修持,便可消尽也?

所以释迦、弥陀两土教主,痛念众生无力断惑,特开一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法门。其宏慈大悲,虽天地父母,不能喻其恒河沙分之一。只宜发惭愧心,发忏悔心,自可蒙佛加被,业消身安耳。

若病苦至剧,不能忍受者,当于朝暮念佛回向外,专心致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音现身尘刹,寻声救苦。人当危急之际,若能持诵礼拜,无不随感而应,即垂慈佑,令脱苦恼而获安乐也。念佛一法,乃至简至易,至广至大之法。必须恳切志诚之极,方能感应道交,即生亲获实益。若懒惰懈怠,毫无敬畏,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纵令得生人天,断难高预海会。

至于佛像当作真佛看,不可作纸墨等看。对经像时,当如忠臣之奉圣主,孝子之读遗嘱。能如是,则无业障而不消,无福慧而不足矣。现今士大夫学佛者多,然率皆读其文,解其义,取其供给口头,以博一通家之名而已。至于恭敬志诚,依教修持者,诚为难得其人。

余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哀哉。凡遇知交,当谆谆以此意告之,乃莫大之法施也。净土法门若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己智有不了,即当仰信诸佛诸祖诚言,断不可有一念疑心。疑则与佛相背,临终定难感通矣。古人谓:‘净土法门,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登地菩萨,不能知其少分。’夫登地大士,尚不全知,岂可以博地凡夫,妄生臆断乎。

若欲研究,当看净土十要,此书乃蕅益大师于净土诸书中,采其精华,妙契时机,最为第一。其开首弥陀要解,自佛说此经以来,为西天东土中,绝无而仅有之注解也。宜恪遵守,不可忽略。今之聪明人,虽学佛法,以未亲近具眼善知识,率皆专重理性,拨弃事修及与因果。既拨事修因果,并理性而失之。

所以每有才高等辈,词惊鬼神,究其行为,与市井无知无识者无异,其病根皆由拨事修因果之所致也。俾上智者徒生怜愍,下愚者依样妄为。所谓以身谤法,罪过无量。

法苑珠林一书,详谈因果,理事并进。事迹报应,历历分明。阅之令人不寒而栗。纵在暗室屋漏,常如面对佛天,不敢稍萌恶念。上中下根,皆蒙利益,断不至错认路头,执理废事,归于偏邪狂妄之弊。梦东所谓:‘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梦东此语,乃千古不刊之至论,亦徒逞狂慧者之顶门针也。各流通处皆有,宜请而阅之,其利益当自知之,亦宜令一切知交阅之。令弟去秋复来山,亦曾以恭敬相勉,但未知伊以余言为是否也。

复邓伯诚居是书一译:

见面以来,已经满六年了,不仅年龄已更改,连国家的历法也都不用旧的了,世间现象的无常,实在可叹息哀悼啊。接到你的信,知道你并没有荒废修净土法门,实在很值得赞美。而你说身心不安之至,不知道是因为境遇不好而不安,还是因为被病折磨而不安呢?如果是境遇不好的话,就应当要做退一步想。要想世间胜过我的人固然很多,然而不如我的人也是不少。只要能够不遭遇饥饿与寒冷,又何必去羡慕大富大贵的人呢?如果能够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的话,还能够把烦恼转变成菩提呢,因此又怎么不能把忧苦转变成安乐呢?

如果是被疾病折磨的话,就应当要痛念身体就是痛苦的根本,要对身体产生极端厌离的心,更加要努力修净土法门,发誓要往生极乐世界。诸佛都把痛苦当成老师,因而最后成就佛道。我们也应当要把病苦当成良药,以速求出离生死之苦。要知道完全被束缚住的凡夫,如果没有贫穷及疾病等痛苦的话,就会天天在声色及名利场中,奔驰个不停。有谁肯在得意烜赫的时候,回过头来想想将来沉沦时的情景?孟子说:‘因此上天将要把大任务降给此人承担时,一定会先使他的心志受到困苦,使他的筋骨疲劳,使他的身体饥饿,使他一无所有,并扰乱他的所作所为。之所以要使他心动,又要他能忍住性子,就是为了要增加他原先所达不到的能力。’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上天要成就人们时,多会以逆境来考验,而人们就应该以顺从的态度,来接受上天的考验。不过孟子所说的大任务,还只是人世间的官禄而已。光是如此,就必须要这么的忧心操劳,才能够不辜负上天的心意,何况我们以凡夫俗子的地位,而就想要向上承受佛的觉悟之道,向下化度法界的有情众生。

要是不稍微藉著贫穷和生病之挫折的话,就会迷惑日日炽盛,而净业难以成就。由于对本具真心迷惑而一片黑暗,结果永远沉沦在恶道之中,生生世世都出脱不了。古大德所谓的:‘如果不经过一番彻骨的寒冷,梅花又怎能有扑鼻的香味呢?’就是指这种情形。不过当我们立志发心念佛,以消除旧有罪业之时,千万不可以起烦躁的心,而怨天尤人,说因果是假的,佛法不灵。要知道我们从无始劫以来,所造做的恶业,有无量无边之多。华严经上说:‘假使众生所造作的恶业有形相的话,连十方世界的虚空,都容受不了。’所以怎能够以这种漫不经心的修持,就以为能消得尽呢?

因此释迦牟尼佛及阿弥陀佛,这两位佛国土的教主,痛念众生没有能力断除迷惑,于是特别开示仰仗佛的慈悲力,带业往生的净土法门。他们的大慈大悲,就算是天地和父母,比起来就像一粒沙与恒河沙数之对比般。因此众生只要发惭愧心,发忏悔心,就能够蒙受到佛的加被,罪业自然能消除,身心自然能安稳。若是病苦得厉害,无法忍受的话,就应当在早晚课念佛回向之外,再专心的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只要听到求救的声音,就会在尘世中现身,以救众生出离苦恼。人们在危急的时候,如果能够念观音、拜观音的话,不会没有感应,一定会立刻获得保佑,得以脱离苦恼,得到安乐的。念佛法门,是最简单最容易,最广博最伟大的方法。不过必须要虔诚恳切到了极点,才能够感应道交,这辈子立刻获得真实的利益。若是懒惰懈怠,毫无敬畏之心,虽然种了得度的远因,然而亵渎傲慢的罪过,却不堪设想。即使下辈子生天或生人间,也一定不能往生净土。

对于佛像,一定要当成是真佛来看待,不可以当做纸墨的图画而已。面对佛经及佛像时,应当要像忠臣侍奉圣主般,犹如孝子读父母遗嘱般。能够如此,则没有业障不能消除,没有福慧而不具足的了。现在学佛的士大夫很多,不过他们都只是阅读经文以了解意义,做为口舌上的卖弄,博取大通家的名称而已。至于说能恭敬虔诚,依经教来修行的,实在难得其人。我经常说,想要获得佛法的真实利益,必须要恭敬。有一分恭敬,就能消除一分的罪业,增加一分的福德智慧。有十分的恭敬,就能消除十分的罪业,增加十分的福德智慧。

若是没有恭敬心,甚至还亵渎傲慢的,则罪业愈增愈多,而福德智慧愈减愈少,真是悲哀啊。你如果和知交们见面,能苦口婆心的把这道理告诉他们,就是最大的法布施了。

净土法门如果信得过,再好不过。若是自己的智慧所限,无法透彻了解此法门,则只要相信诸佛及诸祖师的诚实之言就可以,千万不可以有一丝怀疑的心。怀疑的话就和佛互相背对,那么临终时一定很难和佛感应道交的。古人说:‘净土法门,只有诸佛彼此之间,才能够究竟了知。登地菩萨对此之所知,连很少都说不上。’连登地的大士,都无法全部知道,而凡夫俗子,又怎能胡乱猜测呢。

如果你想要研究净土法门,应当要看净土十要,这本书是蕅益大师在净土诸书中,摘录其中的精华而集成的。以契合现代人的根基而言,此书实在是第一。第一篇的弥陀要解,是自从释迦牟尼佛说这部经以来,不管是天竺或我国,都是绝无仅有的注解。你要特别遵守书中所言,不可以忽略。现在的聪明人,虽然学佛法,但因为没有亲近真有慧眼的善知识,所以都专门注重理性,而废弃事相上的修行及因果的道理。由于他们废弃事修及因果,结果连理性也都没有了。

所以往往有些才华高的人,写出来的文字连鬼神都惊叹,然而探究他们的行为,却和世俗一般无知无识的人没有两样,病根就在于他们废弃事修及因果之故。结果使得上等有智慧的人对他们只能心生怜愍,而下等的愚蠢之辈,就学他们胡作非为。这就是所谓的以身之所行来毁谤佛法,罪过是无量无边的。

法苑珠林这本书,详细的谈因果,理体与事相都具备。书中讲述因果报应的事迹,历历分明,使人阅后不禁不寒而栗,纵然在黑暗的室内及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也都能够如同面对诸佛及天地鬼神,而不敢稍微有一点邪恶的念头。

因此,上中下等的根器,都能够蒙受利益,一定不至于认错路,而致于执著理体而废弃事修,产生偏邪狂妄的弊病。梦东祖师说:‘善于谈说心性的人,一定不舍弃因果。而深信因果的人,最终一定会明白心性,这是必然的道理。’

梦东祖师这句话,是千万年也不可消除的至理名言,也是只有狂妄智慧者的顶门针。这本书各流通处都有,最好请来阅读,看了以后自会知道所获得的利益,最好也告诉各位好朋友都要看。令弟去年秋天曾到普陀山来,我也勉励他要对佛法恭敬,但不知道他是否认同我的话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