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李翰卿医学全集

内伤发热 虚火证治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火,《内经》云:“南方生热,热生火。”朱丹溪谓:“气有余便是火。”其形成原因颇多,从五脏论之,有醉饱火起于胃,大怒火起于肝,悲哀火起于肺,房劳火起于肾,五脏火炽,心火自焚,他如风、寒、暑、湿、燥等五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化火,而自身机体病机转变也可以导致火盛,如阴虚则火盛,血虚则火盛,郁久则化火等。

根据火证.临床表现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实火、虚火,其中实火是实证兼火证的证候,程钟龄称之为“賊火”,虚火是虚证兼火证的证候,程氏称之为“子火”。实火宜泻,众人皆知,但虚火之治则宜补,故有“补火”之说。李老曾对虚火作过较详细的论述,兹整理如下:

一、什么是虚火

虚火就是不足之火,也就是虚证兼火证的证候。程氏谓: “虚火者,七情色欲,劳役耗神,自内而发,热犹子也。”故又叫子火。李老认为程氏将“虚火”名为“子火”,有好处,也有缺点。好的方面是能够启发学者对于虚火的具体治法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子宜养而不可害”,不致误犯虚虚的错误;缺点是容易使学者把七情形成的火证都误认为是虚火,这样对于大怒形成的适用当归龙荟丸一类的肝火实证,难免迟疑审顾,不敢大胆使用泻药,甚者或有犯实实之虞。

虚火由于劳损而来,五脏皆有。一般说来,焦虑生心火,仇怒生肝火,劳倦生脾火,忧愁生肺火,房劳生肾火。但总的原因大部分是伤及各脏的阴分及血分,所谓阴虚火盛,血虚火盛,还有从阳虚或阴虚而来者,所谓虚阳外越,及阴盛于内,格阳于外,或阴盛于下,格阳于上等。

例如肾精不足,虚火上炎,其症见腰膝痿软,骨节疼痛,足跟痛,小便淋沥或不禁,遗精,梦泄,水泛为痰,自汗盗汗,失血,消渴,头目眩晕,耳鸣,齿摇,尺脉虚大。

二、如何治疗虚火

何梦瑶认为虚火之治有二:1可用温热,如内寒外热,下寒上热等证是也;2亦可甘寒,水虚火炎之证是也。程钟龄认为虚火又名子火,并说:“子宜养而不可害……养子火有四法:一曰达。肝经气结,五郁相因,当顺其性而升之,所谓木郁则达之。如逍遥散之类是也。此以一方治木郁而诸郁皆解也。二曰滋。虚火上炎,必滋其水,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如六味地黄汤之类是也。三曰温。劳役神疲,元气受伤,阴火乘其土位,经曰:劳者温之。即‘甘温除大热’。补中益气之类是也。四曰引。肾气虚寒,逼其无根失守之火浮游于上,当以卒热杂于壮水药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人海。引火归原。如金匮肾气丸之类是也。”

(一)虚火的治法

李老把虚火之治总结为以下四法:

1.滋阴降火

这种方法多采用生地、元参、天冬、麦冬等甘寒之品组方,对于由阴虚、血虚形成的虚火上逆之证最为相宜,但对由于火盛而致阴虚之证就不甚适合。因为前者以滋阴为主,阴足而火白降也;后者以泻火为主,火清而阴自复也。即便滋阴清热的药品同时并用,在药味和用量的多寡上也应该有所区别,即阴虚较重者以滋阴为主,佐以清热,反之,以清热为主,佐以滋阴。此法的代表方有大补阴丸,知柏地黄汤,甘露饮,四物汤加知母、黄柏等。

2.引火归原

这是治疗阴盛于下,逼阳于上之假热证的方法。

主要见症有:面赤烦躁,口渴,或口中溃疡,舌上有苔。但临床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虽口渴却不欲饮水,苔虽有而舌必滑软,并兼见足冷过膝,小便清长,右尺脉必沉小而迟,或浮大无根。李老还特别提出,高血压病服凉性药物则血压愈高者也宜用此法。

禁忌证:水涸火炎之证忌之。例如虚劳之证,肾水真阴虚极,水不济火,火因上炎而致面赤唇红、口鼻出血、齿痛齿衄等种种上焦虚热之证,虽亦是龙火上炎,但与虚阳上浮不同,纵有下部恶寒足冷,此因虚火上升所致,非真阳衰而然,故小便必黄赤,脉必带数,有内热之证可据,若误用此法,是抱薪救火,上焦愈热而咳喘燥渴、咽痛喉烂诸症益甚。

方剂:

(1)八味丸之属。应冰凉与饮,下咽之后,冷性既除,热性始了,浮游之火可引之归原。

(2)十全大补汤吞八味丸。汪昂曰: “肾虚火不归经,大热烦渴,目赤唇裂,舌上生刺,喉如烟火,足心如烙,脉洪大无伦,按之微弱者,宜十全大补汤吞八味丸。”

(3)地黄丸加肉桂、五味子治三消证,也是此法的精神。

(4)十味地黄丸:治上热下寒服凉性药更甚等证。

3.甘温除热

凡用人参、黄芪等甘温药品解除身热的方法就叫甘温除热法。这种治法对于因饮食饥饱不时、劳倦过度、内伤元气致阳气下陷的虚热之证最为相宜,其他一切发热诸证绝不宜用。主要方剂有补中益气汤、保元汤等。曾有一妇人因服丹梔逍遥散后身热如炽,脉数无力,用温经汤一服而愈,也属甘温除热的一种类型。

4.补血降火

这是治久病阴火上升、津液生痰不生血的治火方法。

(二)补火的药品

总结起来,补火的药品大致有以下几种:

].附子:补命门之火。

2.乌头:补命门之火。

3.仙茅:入命门补火助阳,暖精散寒除痹。若相火炽盛者反致助火为害。

4.胡芦巴:入肾补命门之火,壮元阳,暖丹田。补火须兼附子、硫黄、茴香、吴萸等药同用。相火盛、心血虚者忌用.

5.淫羊藿:入肾、肝,补命火,逐冷散风。

6.蛇床子:入肾补命火。下部有热者忌之。

7.肉桂:入命门与肝,直透肝肾血分,大补命门相火,凡属肝郁克土而无火者用之最妙,能引无根之火降而归原。精虚血少,肝盛火起者忌之。

8.沉香:补火降气,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急。阴虚火旺者忌用。

9.硫黄:大补命门相火,虚火上浮、阳被阴格者服无不效。

10.阳起石:补火散寒,温暖命门。

11.钟乳石:入肺肾,温肺壮阳,下乳。阴虚有热者忌之,不可久服多用,恐伤人气。

12.鹿茸:补肾阳,生精血,强筋健骨。

13.虾:补火助风动气。阴虚火动者忌之。

14.蛤蚧:补命门相火,温肺火,治喘乏。

15.雄蚕蛾:入命门,补肾阳,起阳痿。阴虚火盛者忌之,误用则阴愈竭,火愈旺。

三、验案二则

案一 赵某,男,30岁。门诊号:51167。 1962年4月6日初诊:头晕目眩,脱发,腰痛,午后烦热,喜冷饮,大便干。证属肾阴虚之虚火上炎。治宜补火,具体而言宜滋阴降火。处方:

六味地黄丸10丸 杭菊花30克

每次杭菊3克,煎水冲服六味地黄丸1丸。每日早晚各1丸。连服半月而愈。

按:本案以肾阴虚、虚火上炎为主,同时兼有肝阴虚,肝火上炎。六味地黄丸虽云专补肾阴,实则肝、脾之阴兼顾,其中山萸肉重在养肝阴,丹皮又重在清泻肝火。另加菊花清肝明目,与丹皮配伍可平肝火,止眩晕。另外,用单味药煎汤送服丸药之用药方法,也反映了李老不拘成方应用之定式,灵活配伍的特点。

案二 朱某,女,30岁。门诊号:23005。

]959年6月12日初诊:头晕,脱发,手足心灼热,月经期加重。于经期过后5日就诊,苔薄白,脉细数。证属阴亏血虚之虚火。治宜补火,滋阴补血以降火。处方:

杭菊花9克 天麻4.5克 生白芍9克 生地9克 当归7.5克 川芎4。5克 丹皮6克 地骨皮6克 知母4.5克 黄柏3克

二诊:服上方2剂,头晕、手足心热明显减轻。继服上方4剂而愈。

按:本案属于阴血亏虚、阴虚火旺之证,故以四物补其阴血之不足,丹皮、地骨皮、知母、黄柏退虚热,辅以杭菊花、天麻辛润而不燥,平肝熄风以治头晕。

虫证

虫证辨

虫证系由寄生于人体内的各种虫类所引起的证候。历代文献对虫证的记载较为详实,分类亦较为复杂,许多医学文献有“九虫”或“诸虫”等记载。但临床辨治虫证,首先应该掌握各种虫证所具有的带共性的一般症状,即:面色萎黄,或青或白,或生白斑,或见赤丝,齘齿,腹痛,胃中嘈杂时作时止,痛而能食,或肠中虫形或聚或散,起伏无常,或呕吐清水,舌苔剥落,脉乍大乍小或见洪大。

具体到各种虫证,尚有其特殊表现,需加以细辨。如肌肉消瘦,目睛无光,肚大青筋,这是小儿虫证日久失治而成的疳痨、疳积的证候;耳鼻作痒,鼻下有黑气,唇内侧有红白点,吐涎,心痛发作有时,静而时烦,这是蛔虫的症状;肛门作痒,是蛲虫的症状;便下白色节片,或阴道作痒,是绦虫的见症;大便有虫卵,嗜食异物,如米、纸、茶叶、泥土、炭、煤油等,是钩虫、蛔虫所共有的症状。身痛有寒热,眼中赤壅,恐怖,是虫在肝的症状;心中烦躁,舌燥,是虫在心的症状;四肢肿急,泄泻频频,是虫在脾的症状;咳嗽气喘,是虫在肺的症状;腰酸腿软,耳鸣,是虫在肾的症状;胃脘绞痛,呕吐涎沫,面目乍赤乍黑乍白,是虫在胃的症状;肠腹部绞痛,面有白点如蟹爪纹,是虫在肠的症状;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食臭,面目乍赤乍黑乍白,是狐惑病的症状。诸虫不同,尤当明辨之。大黄附子汤治愈胆道蛔虫症医案一则

李老认为,胆道蛔虫症类属于中医的蛔厥虫注痛。其治法有二:一,杀虫,此法如乌梅丸;二,改变虫痛环境,如甘草粉蜜汤、米醋等。临床所见胆道蛔虫病,以寒热夹杂证中的寒多热少证较多见,因此可以根据其病机重新处方,如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云: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温病条辨》云:“寒疝脉弦紧,胁下偏痛,发热,大黄附子汤主之。”而临床用于胆道蛔虫症往往比乌梅丸效果为优。例如:李某。女,75岁,右胁下绞痛阵发性加剧,偶呕吐,并曾于数天前吐出蛔虫1条。此次发病以后,虽用乌梅丸改汤剂服4剂无明显效果,急予大黄4.5克,附子9克,细辛4.5克,1剂而痛止,并便出蛔虫2条。

崩漏

崩漏四证 寒热虚瘀

夹杂难识 宜取腹脉

崩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在治疗时首先应注意辨证。其辨证方法的先后次序与方法是:

1.脉象:数者为热,沉者为气滞,滑者为热,细数者为阴虚有热,沉细弱者为气血俱虚,虚大者为气血大衰,涩者为瘀血、寒滞。

2。腹部症状:小腹冷者为寒,小腹坠痛者为瘀血,小腹空虚感者为虚,小腹坠胀感者为气滞。

3.大便:大便稀溏者为脾虚,大便秘结者为胃肠实热兼瘀血。

4.经色:鲜红者多热,淡红者多寒,大量血块者为瘀血。

5.全身症状:疲乏无力、心悸失眠、头晕头痛为肝郁气结,身热尿黄赤为热。

崩漏的治疗,一般病因比较简单者容易治愈,复杂者治之则较难,而临床上又以复杂者为多见,因此必须注意兼夹证。如虚证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实证,实证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虚证,寒证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热证,热证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寒证。总之要特别注意所谓的独处藏奸,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常见的证候有四:

一、心脾两虚

崩漏不止,或来势急而量多,或量少而淋沥不断,面色皓白无华,疲乏无力,失眠多梦,心悸纳呆,时或轻度浮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缓或濡缓或沉细弱。治宜补气养血,健脾安神。方用归脾汤加减:

党参9克 黄芪15克 白术9克 当归6克 炙甘草4克 茯苓9克 广木香3克 鸡冠花30克

若失眠严重加炒枣仁10克,远志6克;腹痛严重,下紫黑血块,加三七39克,甚者加桃仁9克,红花9克;面色皓白,气短者,加人参10克,去党参。

夹杂证以瘀血、气滞、热证、脱证为多,当治之无效时,可根据情况适当加入活血药、理气药、祛寒药、固涩药。 二、血热妄行 崩漏不止,或来势急而量多,或来热缓而淋沥不断,血色鲜红或紫红,身热或无明显身热,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滑数。治宜凉血止血。方用芩连四物汤加减:

川芎9克 当归9克 白芍12克 生地12克 黄芩炭12克 黄连炭12克 地榆炭12克

若下血量很少可用荆芥四物汤。

若五心烦热,体瘦,经期口干口苦,脉滑数,用固经丸加减:

龟板30克 黄芩9克 黄柏9克 白芍9克 椿根皮9克 香附6克 海螵蛸9克

此证的夹杂证有瘀血、气滞、寒证、脱证、气虚,在治疗时可根据情况适当加入活血药、理气药、温里药、补气药、固涩止血药。 三、寒热夹杂 崩漏下血,或来势急而量多,或来势缓而量少,淋沥不断,小腹冷痛,或素有胃脘冷痛,口苦口干,食欲不振,手心热,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弦细。治宜温经止血。方用温经汤加减:

当归9克 川芎9克 白芍9克 党参9克 吴茱萸3克 桂枝4.5克 阿胶9克 丹皮9克 半夏9克 麦冬9克 生姜3片 甘草6克

若面色皓白加人参9克,去党参;出血量多者加鸡冠花30克。

若手足厥冷,腹冷痛,口苦口干,舌苔黄厚,脉沉细弦者,宜黄土汤加减:

阿胶9克 黄芩9克 生地12克 白术9克 附子9克 甘草6克 鸡冠花30克 伏龙肝50克

对于崩漏的夹杂证,重点是区别其中寒热的多少,瘀血和血虚的多少。脾虚和肾虚的多少比例。 四、气滞血瘀 崩漏不止,或来势急而量多,或来势缓而量少,淋沥不断,小腹坠胀疼痛.大便秘结.食欲不振。口苦口干.舌苔黄。舌质红,脉沉涩或滑数。治宜理气活血。处方:

木香9克 香附9克 乌药9克 生地9克 白芍9克丹皮9克 大黄3克 陈皮9克

附案:

案一 王某,女,55岁。门诊号:81287。

1965年9月14日初诊:近3月余来月经时而淋沥不断,时而大量出血,血色淡红,口苦口燥欲冷饮,午后身热颜面潮红,手足心热,尿黄,舌质稍红,苔薄黄,脉滑数。证属血热妄行。处方:

龟板30克 黄芩7.5克 黄柏7.5克 栀子9克 地榆炭6克 丹皮9克 丹参9克 三七9克 香附6克 海螵蛸9克

二诊:服药2剂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口苦舌燥减轻,上方续服。

三诊:服药6剂后月经正常。

按:综其脉证属血热妄行,为阴虚内热,治宜清热养阴,凉血止血,方用固经丸加减。方中加丹参、三七,虑其血与热结,恐有血瘀之变,用其活血止血,香附理气行滞以助血行。全方养阴凉血,少佐活血,体现了李老澄源知常达变之见。

案二 李某,女,35岁。门诊号:46009。

1961年10月7日初诊:因腰腹部扭伤而致阴道出血淋沥不断,血色紫暗有块,腹痛拒按,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尿黄,舌黯有瘀点,苔稍黄,脉沉滑。处方:

丹皮9克 丹参7.5克 生地9克 归尾9克 广木香7.5克 香附7.5克 白芍6克 黄芩9克 蒲黄7.5克灵脂7.5克

二诊:服药2剂后,阴道出血减少,腹痛减轻,血色变浅,血块减少,食欲仍不振。上方加炒二芽各7.5克。

三诊:继服2剂后出血基本停止,诸症好转,续用。

按:本病系闪挫外伤,伤及胞宫冲任,属血瘀证。旧血不祛,新血难安,故阴道出血淋沥不断;瘀阻冲任,不通则痛,故腹痛拒按;瘀而化热,故见诸热候;气血郁结,失于荣养,故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之症。本案显属实证,治之以逐瘀止血汤合失笑散加减,全方共奏理气活血清热之功。二诊加入炒二芽、木香、香附解郁醒脾,瘀祛热清新血安而达止血之效。观之李老治病必求于本,源清则流白能塞。

寓塞流于澄源 图复旧于调和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崩者热急量多,漏者热缓量少,然俱是重症。方约之提出塞流、澄源、复旧三法,为众多医家所推崇,初用止血以塞其流,末用补血以还其旧。李老认为三者不能截然分开,当审其病有侧重,然塞流、复旧均须审因论治。本于澄源,不可拘于陈规。塞流非一味止血,当随证用药或益气摄血,或清热凉血,即或收敛固涩,亦得收涩兼具开通之品,以免闭门留寇;复旧不泥调肝补肾,当复审其因,俾使冲任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而经调病愈。本病病机复杂,澄源求本之时当兼顾兼夹,知其已变或将变,已变者有证可寻,有脉可候,未变者常人多有疏忽,故在治疗效果不佳时应酌加未变证相应之品,甚或未变先防,必药中病的,效如桴鼓。

附案:

白某,女,23岁。门诊号:74927。

1964年3月21日初诊:素体虚弱,产后出血过多,面色觥白无华,神疲乏力,头晕,动则心悸,汗出,手足不温,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处方:

黄芪15克 党参9克 当归15克 白芍7.5克 白术9克 茯神9克 干姜3克 熟地15克 木香4.5克 炙草4.5克

二诊:服上方2剂后出血量减少,心悸气短减轻。上方继服2剂。

三诊:病人自觉症状减轻,阴道血止,又连服数日后改用养血归脾丸。

按:本病为产后血崩,方中无一味止血之剂而用益气以达摄血,寓塞流于澄源之意,待血症减改服养血归脾丸调经善后,为复旧求于澄源。

月经不调

妇人经先期 证分虚热瘀

月经先期者多虚多热,虚者统摄无权,冲任失固,热者迫血妄行,血海不宁。李老认为,瘀者,瘀血阻滞胞中,经脉不利,排泄失常,而见月经先期。故本病总括为虚证、热证及瘀证三种,辨证首重兼证并结合月经量色质情况,如热者必见喜冷恶热,其中实热者经色紫稠量多,兼见心烦胸闷,舌红苔薄黄,脉滑数;虚热者经量少,色红,质稠粘,兼见颧红,手足心热,脉虚数;虚证精神疲倦,气短,经量多,色淡,质稀薄,脉缓弱或虚大;瘀证见小腹胀满疼痛。按之更甚,或大便黑,或舌有瘀点,经色紫黯有块,量少而经行不畅,舌有瘀点,脉细涩。

妇人以血为用,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肝血充足则肝气柔和,肝的藏血功能正常则经调。四物为妇人经产一切血病通用之方,故李老治本病以四物汤化裁:实热者知柏四物汤,芩术四物汤;虚热者地骨皮饮(四物加地骨皮、丹皮)或先期饮(胶艾四物加知母、香附及黄连、黄芩、黄柏);虚证以圣愈汤;瘀证以桃红四物汤;热盛滞血者用姜芩四物汤(四物加姜黄、黄芩、丹皮、香附、元胡)。

附案:

李某,女,23岁。门诊号:69072。

1963年7月5日初诊:月经提前10天约年余,经前1~2天鼻衄,经色鲜红,量较多,性情急躁,喜冷饮,舌苔薄黄。脉有力。处方:

生地9克 当归9克 生白芍9克 川芎4.5克 知母7.5克 黄柏7.5克

二诊:服药12天后,月经如期来潮,鼻衄未发作。

按:本病为先期与逆经并存,证属热,因患者性情急躁,为肝阳偏亢之体,血逆而上行,热而妄行所致。热为阳邪,阴可制之,故喜冷饮。综其脉证为实热,为经量多而热重之证。李老在此用知柏四物清热凉血调经,以四物养血柔肝,知母、黄柏滋阴降火,引火归原,使血从下行,并取其滋阴之性,以恐热重伤阴,故治之必效。

月经后期 非止虚寒

治之有法 未必调经

多数医家认为月经后期多虚、多寒,李老宗《景岳全书》“血热者经期常早,其营血流利及未甚亏者多有之,进有阳火内灼,血本热而亦每过期者,此水亏血少,燥涩而然”之论认为,热之初,热迫血行,经来失期,热之进,血为热结,气血运行迟缓,血海满溢先期,故经来后期,由此热亦为本病之机。此外,内外湿聚而化痰,痰湿停滞冲任,阻塞经脉,经脉气血运行不利而经迟;血虚气弱,生化不足,气血运行无力而过期;气分郁滞,血行不畅,及寒邪搏击冲任,气血凝滞,或阳虚而阴寒内生,月经后期。故本病从血热、血寒、气血两虚、气滞血瘀及痰湿五型论治。傅青主以为“盖后期之多少,实有不同,后期而来少,血寒而不足,后期而来多,血寒而有余”,故血寒一证又有实寒、虚寒之异。李老认为,虚寒非必阳虚生内寒,实际上它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兼寒之别,并有在脏、在腑之不同,可见临证有纯实纯虚者,有虚实寒热错杂者,亦有在气、在血、在阳、在阴、在脏腑之不同,论治必须据诸证候的轻重、多少、缓急而分别主次以施治,并从整体出发,或治他病而调经,或调经而愈他病,不可主次不明,轻重不分,否则抓不住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则疗效差矣。

血寒者,症必见经迟,喜热恶寒,不喜冷性饮食,下腹发凉,量多或少,色淡或黯,舌淡苔薄白,脉沉迟。其中,虚寒者,方用双和饮或金匮温经汤,双和饮药物组成有四物加黄芪、肉桂、甘草;属肝、脾、肾虚寒者,方用温经摄血汤,药物有熟地、白芍、川芎、白术、五味子、柴胡、肉桂、续断;实寒者,用吴茱萸汤或桂枝汤。

血热者,喜冷恶热,喜冷性饮食,经来后期,血色紫黑有块,下腹或痛,舌红苔黄,脉虚数。方用加减一阳煎,药物有生地、芍药、麦冬、熟地、知母、地骨皮、炙草等。

气滞血瘀者,症见经行后期,下腹胀痛,经色紫黑有块,或胸胁不适,脉沉涩或弦。方用过期饮,药物组成有四物加桃仁、红花、香附、木香、木通、莪术等。

气血两虚者,经迟色淡,无下腹胀痛,喜按,头晕神疲,面色苍白或萎黄,脉细弱。治宜补益气血,方用人参养荣汤。

痰湿阻滞者,症见经迟,色淡量少,质稠粘,胸脘满闷,恶心呕痰,舌白苔腻,脉滑。方用七制香附丸。

附案:

案一 白某,女,23岁。门诊号:58924。

1962年9月29日初诊:患者月经2~3月一潮,自觉恶心,头晕,气短,口苦,少腹胀满,着热减轻,经检查排除妊娠,舌苔薄白,脉弱。处方:

生白芍9克 当归9克 川芎3克 柴胡3克 香附4。5克 橘皮7.5克 炙草3克

水煎服。

按: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肝血不足,肝气失于条达,气不宣达,血为气滞,阻滞冲任,血海不能如期满溢而经期延后。李老认为本例因肝病之肝血虚、肝气郁,治之从肝,养血解郁,肝病愈则经调,故治以养肝血、理气郁而调经,体现了整体论治,由他病而致经不调者治他病而经则调的学术思想。

案二 方某,女,38岁。门诊号:59003。

1962年12月19日初诊:患者50天行经一次,少腹凉,喜热饮,扁桃体常发炎,舌苔薄白,脉缓。处方:

生白芍9克 当归9克 川芎4.5克 党参4.5克 阿胶(烊)6克 桂枝4.5克 丹皮4.5克 半夏4.5克 麦冬9克 吴茱萸4。5克 炙草3克

二诊:服上药2剂后,少腹冷感减轻,扁桃体未再发炎。续服上方2剂。

按:本病证属冲任胞宫虚而兼寒,经血不能如期下泄,郁而化热上炎,热与血结而成咽病之扁桃体炎,总属虚而上热下寒之证,故用温经汤温经散寒,补虚清热,经调则他病自愈,故扁桃体炎未再作.

月经愆期病 关系肝脾肾

肝气因郁滞 脾肾多虚证

月经愆期以月经周期紊乱为主症,或一月两至,或逾月不潮,经期尚正常,经量不太多,为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之故。肝藏血,主疏泄,司血海,有储蓄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肝气条达,疏泄正常则血行不怠,血海如期满溢则经候如常,疏泄过度则先期,疏泄不足则后期,疏泄失常,时太过或不及,气机紊乱则血行亦乱。肾主封藏,又主疏泄经血,肾气充盛,冲任二脉流通,经血渐盈则应时而下,肾虚充藏失司,应藏不藏则先期,当泄不泄则后期而来,藏泄紊乱则时先时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气血旺盛,冲任气血调和,脾虚则失于输布,气血生成不足,失于统摄,或血海过期不能满溢而经来先后不定期。故本病在肝、脾、肾三脏,变化在气血。然五行生克乘侮,气血相互为根,肝病犯脾及肾,肾病失于养肝煦土,气滞血瘀而成多脏受累、气血同病之候,故辨证当详辨在肝、在脾、在肾,审其气血虚盛,庶不致误。治之疏肝、补肾、健脾,调理冲任气血,使气血调顺,冲任安和,则经来如期,否则迁延难愈,渐成闭经或崩漏之证则为棘手。

肝郁证,经来先后不定,量时多时少,色紫,精神烦闷,胸腹乳房胀痛,舌苔薄,脉弦。本证肝多犯脾,气滞血瘀,故治疗宜疏肝健脾,活血调经,方用逍遥散合失笑散化裁。

肾虚证,症见月经时先时后,量少色淡质清,头晕,腰酸,舌淡,脉沉细。本型每肝肾同病,治之肝肾兼顾。方用傅氏定经汤,药物有菟丝子、白芍、当归、熟地、山药、茯苓、黑芥穗及柴胡。

脾虚证,症见月经周期不定,量或多或少,色淡。体倦,胸腹胀满,肌肉消瘦,饮食不化,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腻,脉缓。治宜健脾调经,方用参苓白术散。

附案:

游某,女,27岁。门诊号:48304。

1962年9月8日初诊:患者月经不定期,色紫不爽,精神不振,少腹疼痛,时连胸胁,舌苔薄白,脉弦。处方:

柴胡3克 当归7.5克 生白芍7.5克 茯苓4.5克生白术4.5克 香附4.5克 青皮6克 生蒲黄4.5克 五灵脂4.5克 槟榔7.5克 瓜蒌9克 炙車3克

按:肝气郁滞,疏泄失度,或过之或不及,故经行或先或后不定,气滞血行不畅则经色紫而不爽,肝经所循处憋胀疼、脉弦为肝郁候。治以逍遥散加香附、青皮、槟榔理气调经,瓜蒌宽胸,失笑散活血止痛。

调经二法

1.调经首当调肝理气

月经病治疗重在调经,调经之法首当调理肝气。李老推崇《医宗金鉴》所云“内因经病多忧愁忿郁伤情”,即言七情过度为月经病之内在因素,其最多见者为忧思、忿怒、郁气所伤。女子性情要强,稍有失望即悲伤痛哭、郁郁寡欢而成肝气不舒的种种证候。肝藏血,主疏泄,主一身之气机,气机以条达为顺,气机郁滞,阻碍血行,则冲任失调,经血疏泄失常,导致月经不调。调肝理气使气机调畅,血行和调,经脉通利,则经病自愈。

2。调和饮食不可或缺

“先天天癸始父母,后天经血水谷生”。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血为水谷之精微,若伤脾胃何以生”,可见饮食对于月经的重要性。如若饮食失当,损伤脾胃,则精微不足,脾失统摄,冲任气血不和,形成种种月经病,故调理和节制饮食为治疗月经病所不可或缺。

月经不调析因 当重全身兼症

月经病,为月经的期、量、色、质及味的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症状为特征的疾病,亦称“月经不调”。前者为月经病本症,后者为月经病兼症,辨证当重视全身兼症并结合月经症状审因论治。.临证不外虚、实、寒、热四种:寒证者,必喜热恶寒,不喜冷性饮食,四肢厥冷,下腹凉,脉沉迟,常见经迟而来,痛经,色晦,质清澈,臭味轻;热证者,必喜冷恶热,喜热饮,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数,常先期而来,色鲜明,味臭,量多;虚证者,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肢倦脉虚,常见闭经,经期吐泻,经色浅淡,量多;实证者,必呈邪气有余之证,当分别气郁、血瘀、痰湿的不同而各异。其辨证特色不同于多数医家。而以月经的量、色、质、味为辨证要点。

痛经

寒多于热 实多于虚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为伴随月经周期而出现的下腹疼痛。李老认为,临证寒多于热,气滞血瘀证多,故多表现为胀痛、冷痛,其痛有轻有重,疼痛剧烈者伴手足厥冷,冷汗淋漓,恶心呕吐,甚或虚脱或昏厥。正如《格致余论》中所云:“将行而痛者,气之滞也,来后作痛者,气血俱虚也。”故当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性质辨其寒、热、虚、实属性及在气、在血的不同。痛在经前有实、有寒,痛在经后有虚、有寒;痛如针刺者为热、为血瘀,绞痛为寒,隐痛为虚;持续痛者为血瘀,时痛时止为气滞;喜按为虚,拒按为实;得热痛减为寒,得热痛增为热。并据胀与痛之轻重辨气血并病之因果,胀甚于痛者为气滞阻血之证,痛甚于胀者为血凝碍气之证,反映了气血相互为用的生理机制。然临证不可以一项为凭,应结合月经色、量、全身兼症、舌脉及体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知常达变,务求于本,意即“此当于形气禀质兼而辨之,当以察意,言不能悉也”。

痛经之治 调气和血

痛经之发病,乃因六淫、七情、饮食起居失调所伤等致病因素乘经期或经行前后气血骤变之时影响冲任胞宫,使得经血流通受碍,不通则痛,或胞脉失于濡养,不荣而痛,皆为气血失于调畅之故。治疗视其寒、热、虚、实及轻重缓急的偏重,在温补攻清总则的指导下,或温经散寒,或清热活血,使血行畅利;或补气养血活血,使气行血行。血凝碍气者,活血为主;气滞阻血者,理气为主。理气药物多用柴胡、乌药、香附、砂仁等,养血活血多用四物汤及失笑散等。痛在经前或经期,为气血凝滞,治宜疏通气血,方用活络效灵丹加元胡、香附,兼寒者,酌加官桂等温性药。经期腹胀甚于腹痛者,为气滞碍血证,治宜理气活血,方用加味乌药汤,药物组成有乌药、砂仁、木香、元胡、香附、槟榔各等份,生姜作引;腹痛甚于腹胀者,以活血为主,方用失笑散或琥珀散,琥珀散药物组成有熟地、赤芍、当归、三棱、莪术、刘寄奴、丹皮、元胡、乌药、官桂、生姜。经前下腹冷痛,为寒邪入侵,经血被阻,治宜祛寒行血,方用桂枝汤或《证治准绳》吴茱萸汤,后者药物有当归、肉桂、吴茱萸、丹皮、半夏、麦冬、防风、细辛、藁本、干姜、茯苓、木香、炙草;经后下腹冷痛者,为血虚兼寒,治宜补血祛寒,方用当归建中汤或金匮温经汤。

附案:

张某,女,36岁。门诊号:19026。

1959年6月12日初诊:患者经前少腹、乳房胀痛,大腿憋困有冷感10余年,经色紫有块,便干,舌苔薄白,脉弦。处方:

乌药7.5克 砂仁4.5克 草蔻4。5克 元胡6克 木香4.5克 香附6克 槟榔7。5克 生蒲黄4。5克 五灵脂4.5克 甘草3克 水煎,经前服。 按:病发于经前属实,为厥阴气滞,络脉不疏,故其经脉所过之少腹、乳房胀痛;气郁遏阳,则肢体有冷感;气滞血行不畅,故见经色紫有块;脉弦为肝郁之候。综观脉症,为气滞血瘀,故治以加味乌药汤理气疏肝开郁,失笑散活血止痛。全方重理气,辅以活血止痛而达气顺血和痛止之功效。

闭经

闭经八证 少虚多实

审征求因 各施其术

闭经病症当排除妊娠、乳子、歇经、断经等生理现象及石女、暗经等先天畸形。因其病因多样,病机复杂,故临证首辨其寒、热、虚、实,次辨其表、里、气、血及在脏、在腑之不同,据全身兼症及脉症审因论治。李老从脾虚、血枯、热结、寒凝、气滞、血瘀、痰湿、食积八型论治。

脾虚者,由于摄人不足,或劳倦过度,或误服汗下攻伐药,损伤脾胃,化源不足,血海不能满溢,致月经久闭不行,如《兰室秘藏》所谓:“妇人脾胃久虚,或形羸气血俱衰老,而致经水断绝不行。”症见月经数月不潮,神疲肢倦,胸腹胀满,饮食不化,消瘦,大便溏泻,舌淡苔薄,脉细。脾虚又有脾气虚及脾阳虚之异,脾气虚者,健脾益气,方用归脾汤加鹿茸;脾阳虚者,健脾温阳,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当归、川芎、附子、肉桂,或八珍汤去白芍、川芎,加黄芪、补骨脂、香附、山药。

血枯者,为血虚之重证,“枯者竭也,血虚极矣”,生化血液的机能障碍,血液匮乏,渐而枯竭,如源断流,则无血可见。症见月经经年累月不至,饮食日减,肌肉渐消,面黄发落,甚且骨蒸潮热,舌淡,脉细。轻者人参养荣汤,重者资生通脉汤,后者药物有炒白术9克,生山药30克,生鸡内金6克,元肉18克,山萸12克,枸杞12克,元参9克,生白芍9克,桃仁3~6克,红花3~4.5克,甘草6克。

热结者,由于心胃积热,蕴于中焦,经血为热所结,血海无血可行。症见经闭,喜冷恶热,口舌干燥,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数有力。治宜养血清热调经,当分上、中、下三焦何处结热而用药偏倚。方用玉烛散,即四物汤合调胃承气汤或加黄芩、栀子、连翘、薄荷、竹叶、蜂蜜。

寒凝者,为经产之时血室正开,感风受寒,或伤于生冷,血为寒凝,经血被阻不行。症见月经不至,喜热性饮食,恶寒,小腹冷痛,口不干,脉沉迟或紧。当辨表寒、里寒轻重,分别用吴茱萸汤或琥珀散,以温散攻逐通经。

气滞者,七情郁结,气机失于调畅,经脉阻塞,经血被阻。症见闭经,胸腹胀痛,喜太息,时嗳气,头晕,两目干涩,左脉沉弦。方用逍遥散加香附、泽兰、丹皮、生地、郁金、黑栀、黄芩等疏肝解郁,活血调经。

血瘀者,为经期产后余血未尽,继外感内伤,致宿血停滞,凝结经脉,胞脉被阻,经血不得下行。症见经闭而小腹疼痛拒按,舌紫有瘀,脉沉涩。临证视其体质盛衰用泽兰汤(泽兰、当归、白芍、甘草)合柏子仁丸(柏子仁、牛膝、卷柏各15克,泽兰、续断各60克,熟地75克)或通瘀煎。

痰湿壅阻者,其人必素体阳虚,水湿不化,聚而阻胞,致经闭不行。症见闭经肥胖,恶心痰多,胸脘满闷,舌苔白腻,脉滑。治宜祛痰通经。方用芎归二陈汤。

食滞者,由于积食,饮食不进,不能生化经血。症见月经闭而不行,脐腹胀痛拒按,恶食,嗳腐吞酸,舌胀苔厚,脉滑,右关明显。方用大承气汤荡涤肠胃,排除积食。

因病致闭者 宜治其病

由闭致病者 但调其经

闭经一病与他病并见者,当别病之先后。如陈素庵所论:血分因经闭,血壅不行,流于四肢而形成浮肿,为经病而致他病,不必治肿,但调其经。方用小调经散加红花、丹皮、牛膝,调经活血则肿自消。小调经散原治产后水肿,组成药物有白芍、当归、没药、琥珀、桂心各3克,细辛、麝香各1.5克,共为细末,每服9克,姜汁温酒调服。先浮肿而后经水断绝不行,称之水分。“膀胱者,州都之官,气化出焉”,膀胱气化不行,水饮溢于肌肤,从而影响丫月经的正常来潮,治疗但治其肿。脾升清降浊,为运化水湿之枢纽,故治宜健脾行水,理气利尿。方用茯苓导水汤,药物有茯苓、槟榔、猪苓、砂仁、木香、陈皮、泽泻、白术、木瓜、大腹皮、桑白皮、苏梗各等份。

血滞、血枯均有变证,妇人经闭咳嗽,宜从速治疗,否则病久体衰,感受风邪,虚实夹杂,终成血分痨证。症见经闭,久嗽,骨蒸,潮热, 自汗,盗汗,消瘦食少,脉虚数等,为气、血、阴俱虚之证。宜据其脉证,辨其虚之在气、血、阴之偏重而施补脾益气、滋阴宁嗽、退蒸止汗之侧重不同。李老据其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此证阴虚最重,治宜滋阴为主,方用劫劳散,药物组成有白芍、炙芪、人参、五味子、阿胶珠、茯苓、当归、生地、半夏、生姜、大枣,水煎服。

经行身痛

辨表里虚实 治经行身痛

经行身痛,是伴随月经周期而出现的身体疼痛证候,证分表里虚实,由“外亏卫气之荣养”而感邪,适经潮乘虚而作,脉络失和,“内乏荣血之灌溉”,筋脉失养,或因故气血运行失畅,经脉不利,故经行则痛。临床上,李老常以身痛发生时间辨虚实,以是否兼有恶寒发热之症辨表里,并据此进行治疗。

有表证的身痛:痛在经前或经期,恶寒,发热,脉浮。治宜发表解肌,调和营血。表实者麻黄汤,表虚者桂枝汤,体虚者兼用四物汤养血。

无表证的身痛:经前或经期身痛,无恶寒发热,经血色黯有血块,行而不畅,舌淡红或黯,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或兼弦涩。此为血脉壅滞不通之候。治宜疏通经络。方用羌桂四物汤。

经后身痛:痛在经后,肢软乏力,月经量少色淡,面色淡,舌淡红,苔薄,脉细弱。为血虚筋脉失荣之证。治宜补益血脉。方用黄芪建中汤。

经期便血

经期使血当从虚论治

月经前或行经期间大便下血、经量减少,称为“经期便血”,古谓之“血走肠道”。故亦称“错经”。证分虚热及肝脾肾并虚二证,当从虚论治。

虚热证,即阴虚火盛,责之肠道积热灼伤阴津,经行之际则热迫血走于肠道。症见经期便血,月经量少,血色鲜红,渴喜冷饮,饮而不解,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虚数。治宜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方用《景岳全书》约营煎,药物有生地4.5~15克,白芍7.5~9克,黄芩4.5~6克,地榆6~9克,续断6~9克,槐花4.5~9克,乌梅4.5~6克,黑芥穗3~4.5克,甘草3~4.5克。如大便燥结甚者,去乌梅之收敛,加麻仁7.5~9克,郁李仁4.5~7.5克;热盛者,加栀子4.5~6克,黄连3~4.5克。

肝脾肾三脏并虚者,责之于劳倦过度。症见经前大便下血,月经量少,色淡红,面色苍白,头晕,神疲,小便频数,大便稀薄,舌淡红,脉细无力,尺脉更弱。治宜补肝肾,益气血,止血升陷。方用《傅青主女科》顺经两安汤,药物有人参9克,熟地15克,山萸6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巴戟天3克,黑芥穗6克,升麻1.5克,水煎服。

带下病

带下病治疗四法

带下病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属子宫阴道疾患,其形成如《医宗金鉴》所云:“带下劳伤冲与任,邪人胞中五色分,青肝黄脾白主肺,虾血黑肾赤属心。”可见带下病与冲任带脉劳伤、胞宫感受风寒湿热邪气及脏腑气血偏盛偏衰相关,内因为脏腑气血失调,外因为感邪,不内外因则属醉饱房劳、膏粱厚味或服燥性药太过,阴血虚亏,阳气下陷。故审因论治或调理脏腑气血,或祛邪,或调理冲任,必要时收敛固涩并化瘀通滞。

1.调理脏腑气血 包括补气健脾、补肾、调肝。 白带属气虚,补气健脾乃治法之大纲。仲淳云:“崩中日久为白带,漏下多时肾水枯。”带下日久不愈,量多,兼见肾虚证者,必补肾以利气化。肝属木,脾属土,肝郁则脾土受伤,湿气失于运化则带证转甚,故凡带证兼见肝气郁滞者,须兼理肝气。 2.除湿调寒热 夫带下俱是湿证,带证系湿证中的主要疾病之一,故除湿为带下病主要治法。除湿有利水渗湿,健脾燥湿,温阳化湿,兼热者清热,兼寒者祛寒。分别寒、湿、热之轻重多少,治疗时也有所偏重。 3.理冲任之气 凡带证多系脾湿,初病无热,但补脾土,兼理冲任气血,其病自愈。胞络者系于肾,若湿久生热,必得清肾火而湿始有去路,如易黄汤中黄柏、车前子是也。

4.升提固涩,化瘀通滞

凡带证服滲利药太多,湿热虽解而气往下陷而不愈者,必当佐以升阳之品方效,如葛根、白芷、升麻、柴胡之类。

带证曰久不愈,排泄量多且有滑脱不禁现象者,宜于健脾、补肾之时予以收敛固涩,如芡实、白果、龙牡、赤石脂等。

张寿甫认为,带下积久不愈,必有瘀血留着于内,故带证日久,应于收涩之中佐化瘀通滞之品,其拟清带汤中龙骨、牡蛎、茜草、海螵蛸皆具二功。李老认为,开通可制固涩之滞,为标本兼治,以达补虚固脱、滞化血和之功。

附案:

案一 熊某,女,48岁。门诊号:93039。

1965年]o月19日初诊:带下量多1年,加重10日,形质清稀,伴乏力,腰困腹痛,下腹时发凉或灼热。背部午后灼热,患者面色无华,精神疲惫,经来量少,色淡红,经后下腹疼痛加重,纳呆,二便尚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处方:

生山药15克 生龙牡各12克 海螵蛸9克 茜草4.5克 生白芍9克 生白术9克 生蒲黄4.5克 炒灵脂6克川楝子4.5克 羌活3克

水煎服。

按:李老辨证,据全身症状、舌脉确立病性为虚,次据个别虚证症状,辨明在脾、在肾之异,同时必据夹杂证辨明兼寒、兼热等不同。带下辨证则带下本症兼症并重,综合分析归纳得出。从带下量多,质清稀,兼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腰困,纳呆,脉沉,辨证属脾虚兼肾不足。脾虚水湿不化,下注冲任胞宫,损伤冲任而成本病。腰为肾之府,胞络者系于肾,冲任损伤累及肾,故腰困;湿性粘滞重浊,壅遏气机,阳气被阻则凉,郁而化热则热,故下腹时凉时灼热;气虚血滞,血行不畅故腹痛,经后气血愈虚,故经后加重;带下日久不愈,气虚失摄则量多,故有脱象。李老以张寿甫清带汤补虚固脱,方中用生山药补脾肾固元气,生龙牡、茜草、海螵蛸收敛固涩并具开通之性,使补涩而不滞,另加生白术健脾,生白芍养血益阴,合失笑散、川楝子理气止痛,羌活一味既得解上身之风湿,兼能温升,有升提之意。全方共奏补虚固脱、活血止痛之功。

李老常以清带汤加味治疗带下病,在张寿甫调寒热基础上,寒甚者,加干姜、肉桂、附子、茴香;虚甚者,加党参、黄芪、当归、生地等;热盛成毒者,加银花、三七、鸦胆子等药。

案二 一妇带下不止,服调经剂,血愈下,复投寒凉剂,遂下泄,肌肉如削,不能言语,四肢厥逆,脉细如丝。予参附汤(人参60克,附子9克)1剂手足微温,再剂思饮食,继服八珍汤40余剂而愈。

按:此妇患临经带下,带下不止欲滑,为阳虚下陷,下元不能固摄,当固摄肝肾,升举清阳,却予调经剂,故虚未得补而失于收摄,故经潮则量反多,人以为血热迫血妄行,又投寒凉剂复伤脾胃阳气,气血乏源,气血愈虚,脾胃功能失调,传导升降失司而发生泄泻,肌肉失养则肌肉如削,清阳不升则失语,气虚阳微不达四末故四肢厥逆,不能营阴,则脉细如丝。纵观诸症为带、经、泄同病,乃素体虚弱而伐以寒凉,故见四肢厥逆,脉细如丝,辨证属阳微气脱。遵治病必求于本,病虽异而证则相同,法当异病同治。急投参附为扶阳固脱,阳回则继用八珍汤补气养血缓图治本,药巾病的而愈。

带下辨证 本证兼证并重

带下病有寒、热、虚、实四种,然临证多虚实夹杂,寒热相间,如虚证中有脾虚、肾虚之异,又有兼寒兼热之不同,更有多脏同病、气血俱损之证。临床辨证以带下本症兼症并重。

带下本症,有带下色、量、质、味、发病久暂、排泄时的感觉等。

从色辨:白多寒,或湿胜于热,或病在气分,或关肺经;色黃多系湿热,或关脾经;色青者,多与肝经有关,或肝郁气滞,或肝经湿热,或肝肾两虚;色黑者,多与肾经有关,或系热盛,或系经漏;色赤者,多热,或热胜于湿,或病在血分,或与心经有关;带下赤白相兼,多系湿热互结;五色杂下,多系有溃烂。总之,浅淡者多虚,深浓者多实。

从量辨:量多为虚,量少为实,量时多时少多肝郁。

从质辨:形如胶粘者多湿热,清稀如水多风寒,形如米泔多脾湿,如鸡子清者多脾气虚、肾阳虚证。

从味辨:味腥臭者多湿热。

从排泄时的感觉辨:排泄时觉凉者多寒,觉热者多热。

从发病时间辨:久者多虚,短暂者多实。

然仅据以上本症不足为据,必兼具全身相应兼症者方可确立。如:

肝郁者,必兼精神郁闷,胸胁胀痛,喜太息,脉沉或弦涩等。

湿热者,不论其色如何,暈较多或如崩,质稠粘,味腥秽,必兼体倦,门干苦或粘腻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濡滑数等。

脾虚者,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无臭,必兼饮食不化,精神疲倦,大便溏,舌淡,苔薄,脉细等。

寒湿者,带清稀,必兼形寒畏冷,四肢不温,下腹冷痛, 口不干,舌苔淡白而润,脉沉迟缓。

湿毒证,带下黄白如脓,或伴下疳,必兼尿道刺痛,阴部肿痛溃烂,舌红,苔干黄,脉数等。

从带下量色辨转归

带下病为带下色、量、质、味的异常或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故带下病诊断不泥其量之多少。但有色质味之异常即可,李老以量作为疾病轻重转归的尺度之一。量多者病较重,量少者病较轻,量多而忽然大下之崩带病重而险;量由多变少,为病退及药对证的表现,量由少变多为病进或药不对证,治之无效的现象,用药后量如光多后少。考虑为有效,属已成之带尽出,未成之带有所阻。

带下有白带、黄带、青带、赤带、黑带、赤白带、五色带之分,白者属肺,赤者属心……从带下颜色可确立带下类型及所属经络,并能以色之淡浅深浓体会病势,带下浅淡,病为轻,色质深浓,病较重,五色杂下,病重而险。

妊娠病滑胎

责之肝经虚热 殒堕关系脾肾气虚

滑胎为连续自然堕胎或小产3次以上者,有的甚至每孕到一定月份则自然滑堕,滑堕之虞有母体、父体两方面因素。巢氏认为胎怀十月,经养各有所主,而母体因素最与十二经中肾、肝、脾三脏及气血相关。正如《景岳全书》中所云: “所以屡见小产堕胎者,多在三月、五月及七月之间,而下次之堕必如期复然,必以先决伤此一经则遇阙不能过矣。”故滑胎之关键在于堕后虚损未复,治“必当家此着胎之源而预培其损”,即寻找病因,预防为主,重在未孕时。

四时之令,必始于春木,故十二经之养始于肝木。妊娠早期胎未成形,赖阴血荫胎,肝体阴用阳,肝体柔和则胎安,否则肝血虚,肝气旺,胎失所养,并热扰胎气,则殒堕。故早期殒堕者,责之肝经虚热。孕前宜常服逍遥散加生地,热甚者,加黄芩,以达柔肝健脾清热之目的,肝体柔,肝气平。而孕自安。

妊娠有赖于肾气冲盛,天癸泌至,和于阴阳,冲任相资,而胎元之健固亦须肾以系胎,气以载胎,血以养胎,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先后天充足相资,则胎元固实。脾、肾不足,勉为妊娠,但终不能瓜熟蒂落而夭折,故补肾培脾为治滑胎之根本。妊娠五月,为足太阴脾经所养,九月为足少阴肾经所养,故中晚期滑胎,当责之中气虚不能护胎,肾气虚失于系胎。因于中焦者孕前宜常服小建中汤加白术使脾健气血易生,因于下焦不足者常服寿胎丸,如此成胎之后继安胎,才无小产之患。 妊娠恶阻无寒热 和胃降逆宜理气 恶阻为妊娠呕吐之证,是妊娠早期的常见现象.若反应严重,反复呕吐不止者,可使孕妇迅速消瘦或诱发他病,甚至影响胎儿的发育,故需及时治疗。正如《万氏妇人科》云:“轻者不服药无妨,乃常病也。重者需药调之,恐伤胎气。”

冲为血海,隶于阳明而附于肝,胃气以和降为顺。孕后阴血聚而养胎,藏而不定形,使得冲脉之气偏盛,逆而犯胃,使得胃气上逆而见恶阻之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胃弱是其根本,其发病总与损伤胃气有关,治之必时刻顾护胃气,和胃降逆为主。《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明确提出治法:“审其或因胎气阻逆,或痰饮阻逆,与夫兼热、兼寒而分治之。”临证胃热恶阻者,治宜加味温胆汤,以清胃热,和胃气,方药为温胆汤加黄芩3克,黄连1.5克,麦冬6克,芦根3克。痰饮阻逆者,予加味六君子汤,即六君子加杷叶3克,旋覆花1.5克,枳壳1.5克,除痰降逆,偏热者加黄芩,偏寒者加肉桂、干姜。因于胎气阻逆,无寒热偏象,无兼肝郁痰饮者,此时当理气平逆,以达和胃降逆之功。理气之药不宜过用香燥之品,以防耗伤气血,于胎无益反害。方用保生汤,药物组成有砂仁7.5克,白术、香附、乌药、陈皮各15克,甘草7.5克,生姜3~5片。水煎频饮。方中一派理气之品,但加白术健脾以资气血,达安胎,并防理气伤气之弊。妊娠腹痛有伤食、胞寒、膀胱热结之分

妊娠腹痛,亦称胞阻,从历代医家论述看,其实为胎漏、胎动不安之证候。李老认为,本病为妊娠期心胃腹痛的证候,病变部位涉及上、中、下全腹,分伤食、胞寒及膀胱热结三型论治。

!.伤食者,症见胃脘脐腹胀痛,有伤食史,嗳腐恶食,舌淡红,苔厚,脉滑。治宜消食行滞。方用平胃散加味。临证应辨疼痛部位及大便情况加以变通,如痛在胃脘部,宜加草果、枳实、神曲;如痛在脐腹,兼大便秘结者,宜去苍术之燥性助秘之弊,酌加芒硝、大黄,倍用甘草,以缓和二药峻烈之性,以防伤胎,或更加人参,攻补兼施,则效尤良。

2.寒凝胞宫者,症见妊娠期小腹疼痛,喜暖,下腹凉,喜热饮,舌淡红,苔白,脉紧。临证当辨寒在血分、水分而治法不同。寒在血分者,小便必白利,治宜温经散寒止痛,方用加味芎归散,方药为当归15克,川芎6克,人参3克,吴茱萸1.5克,阿胶6克,艾叶1.5克,炙草1.5克;寒在水分者,小便必不利,治宜温阳化水,方用五苓散。

3.膀胱热结者,症见小腹灼热疼痛,小便不利,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宜清热利水,方用导赤散。

保胎要则

流产的发生,主要是气血虚损,冲任不固,不能维系而坠。气虚提摄无力,血虚则灌溉不周,不能摄血养胎,造成流产.故补气血为保胎之治疗大法,再根据情况,予以止血、镇痛、解郁等,以达到标本兼顾,否则,只顾一面,恒至失败。用药方面,杜仲、桑寄生、苎麻根为常用之品,无副作用,不妨大剂应用,可用至15~30克;用参时,须用高丽参为佳。一般而言,胎水未破者,大体都可收效。寿胎丸、胎元饮等,疗效都很好,均可选用。古有黄芩、白术能安胎之说,这也须酌情应用,有热者宜,如气虚者,用之无效。大体流产患者,从脉象上辨别,滑数有力者多可保全,如沉微细涩者,一般来说,多难以保全。

安胎不离益肾

胎漏,为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沥不断,不伴腰腹困坠之症。胎动不安,为妊娠期腰酸腹痛,或下腹坠胀,或伴有阴道少量出血者,其证轻微,为堕胎小产之先兆。有“其母有疾以动胎”和“胎不牢固”两大病因病理,但究其根本则主要责之于母体冲任气血失调,胎元不固,因其胎元未殒,故治以安胎为主。临证有肾虚、气血虚弱、血热、气郁及外伤等不同,随证随经去其所病,以达冲任调和、胎元牢固之目的。

李老认为,肾为五脏之本,胎元之系,补肾为安胎之根本,不论气血失:厂濡养,热扰胎气,胎气受阻,或跌扑伤胎等,均不离补益肾气以固胎,胎得肾系,安之则易。方用寿胎丸及杜仲、续断之类。

附案:

案一 代某。女,41岁。门诊号:40609。

1961年3月6日初诊:患者有习惯性流产病史,本次妊娠已7个月,腹痛有下坠感,伴腰酸腿困,少量阴道出血,色淡,体倦,面色无华,食欲不佳,舌苔薄白,脉细无力。处方:

菟丝子12克 桑寄生7.5克 川断6克 阿胶7.5克杜仲9克 炒白芍7。5克 生白术9克

二诊:服药2剂后,腹痛减轻,继服2剂后胎安.

按:肾为冲任之本,胞络者系于肾。屡孕屡堕,复伤冲任气血,加之年逾35岁,肾气亦生理性渐衰,使得肾气愈虚,适值妊娠,胎失所系,故有腰酸腹坠之胎动不安.肾为五脏之根,肾虚失于煦脾,脾失健运,则食欲不佳,气血生化不足,失于上荣,故体倦肢困,面色无华,脉细无力,皆为虚损不足之候。《妇人规·胎动欲堕》载:“妊娠胎气伤动者……轻者转动不安或微见血,察其不甚,速宜安之。”治以寿胎丸加杜仲补肾固胎,生白术健脾安胎,白芍养血,炒用取其止痛升提安胎之意。全方共奏补肾益气、养血安胎之功。

案二 王某,女,30岁。门诊号:90290。

1965年10月4日初诊:患者停经46天,小腹隐痛10余日,时或腰困,无阴道出血。b超提示宫内妊娠,发育符合6周余。患者曾流产2次,刻下精神疲惫,心悸气短,面色萎黄,纳差,舌淡,苔薄白,脉无力。处方:

党参12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菟丝子12克 川断6克 桑寄生7.5克 杜仲9克 甘草6克

2剂,水煎服。

按:该患者为妊娠早期之胎动不安。因故2次流产,伤于冲任气血,气虚胎失所载,血虚胎失所养,胎气不固,故见妊后小腹隐痛,时或腰困;气血虚弱,心神失养,而致心悸神疲,气虚不足以息;面色萎黄为气血失于上荣之征;纳呆为脾胃不健;舌淡、脉无力为不足之象。治之宜补气养血安胎。

脾胃不健而血不生者,不可专主四物,故于此李老以四君子健脾以助生化之源,使气血自生。方中并用菟丝子、桑寄生、续断、杜仲补肾固胎,体现了安胎不离益肾的观点。气充血足,胎得气载血养,并为肾气牢系,则发育成实,顺利渡过妊娠期,足月而娩。

“轻者转动不安,重者必致伤堕”,故论治胎漏、胎动不安必须动态观察腰腹疼痛程度和阴道出血多少而辨其欲堕已堕。李老宗《医宗金鉴.胎前诸门》之法,欲堕者,力挽去势,大补气血,补肾安胎;已堕者,理气活血,固肾止血;出血不止,气血欲脱者,宜峻补气血以独参汤;恶血瘀滞不行,胁腹胀痛,实而急者,用回生丹,虚而缓者,宜益母丸。

产后病

产后病有广义、狭义之分

多数医家认为,产后病为产妇在新产后至产褥期中所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李老则认为此义狭窄,尚不能包容临床所见之疾,他认为,凡产后所发生的一切疾病,不论其时间短暂或长久,均为本病范畴,其中包括产后常见病和产后兼见疾病,如产后血崩、产后中风、产后蓐劳等。另外,古有“小产重于大产”之说,临证确有因堕胎、小产后起居不慎或感触外邪而致生诸病者,因其与产后诸病证治、因机相类,故亦将其列入产后病论治。

产后伤寒慎用汗法

太阳病,发热、恶风、汗出、脉缓者,为中风,以桂枝汤调和营血;恶寒、无汗、脉紧者,为伤寒,以麻黄汤解表发汗。然于产后发病伤寒者,汗之宜慎,若汗之无异于伤血。古有“汗血同源”之说,正如《女科经纶》所云: “大抵产后大血空虚,汗之则筋惕肉(目闰)或郁冒昏迷……其害非轻。”故李老治疗产后伤寒不泥其证,必顾护其产后多虚的特点,无犯虚虚之戒。

附案:

武某,女,38岁。门诊号:56032。

1962年7月24日初诊:流产后3个月,正是夏季,但仍身穿棉衣,严守恶寒,少腹凉而不适,饮食无味,喜按,吃热饮食后舒服,苔薄白,脉紧。处方:

桂枝7.5克 生白芍7.5克 生姜3克 附子3克 大枣4个 炙甘草4。5克

二诊:服上药后恶寒大减,将棉衣换成毛衣。上方改附子为4.5克,再服2剂。

三诊:恶寒已除,少腹冷痛亦减大半。上方再服2剂。

按:本病为产后伤寒,表里俱寒之证。方中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表,附子既助桂枝扶卫阳发表,又温胃阳暖胞宫,达表里同治、药中病的之功。二诊增附子用药量以求药到病除.、本案用药简练而效佳,值得后人借鉴。

产后恶露不绝 治宜养血和血

产后恶露持续20天以上仍淋沥不断者,称恶露不绝.为冲任受病,气血运行失常所致。因恶露为血所化,其为病或虚损或内有瘀血,故治宜养血和血为主。临证李老多据全身症状及脉症辨其虚实寒热,孰轻孰重,或重养血,或重活血,或养血、活血并重,但宜随证随人,灵活应用,使气血调和,冲任得固,旧血祛,新血生,进而病愈。

附案:

郝某,女,30岁。门诊号:30905。

1960年6月15日初诊:患者体质素弱,产后72天,恶露不止,下腹部胀痛,乳房胀痛,苔薄白,脉沉细。处方:

当归9克 川芎6克 炒白芍7.5克 阿胶4。5克 黑艾叶4.5克 香附4.5克 五灵脂4.5克 黑蒲黄4.5克鸡内金4.5克 炙草3克

2剂,水煎服。

按:患者身体素弱,产时产后失血,虚损不足,冲任为病,故恶露不止。辨其全身症状。见下腹、乳房胀痛,为肝脉气滞血瘀.脉沉细为虚候。纵观其证,属虚重于实,故以养血为主,活血为辅。方用胶艾四物汤养血止血,失笑散活血止血,去地黄避其伤胃泥膈之弊,用香附调肝理气,内金消积,为未病先防,防其胃虚将积之虞。全方共奏养血和血之功,药虽简而功效全,有的放矢,重点突出。

产后腹痛 证多夹杂

寓攻于补 寓补于消

产后腹痛,多数医家以小腹疼痛为主症。李老宗《医宗金鉴》所训,认为本病病在上、中、下全腹,非局限于小腹也。证有虚实之分,正如《景岳全书·妇人规》中所论:“产后腹痛,最当辨察虚实……拒按而手不可近者皆实病也,宜行之散之;若喜揉按或得食稍缓者皆属虚病,不可妄用推逐之剂。”然临证纯虚纯实者少,兼寒兼热、虚实夹杂者多。治当勿忘产后,亦勿拘于产后,虚者补之,实者攻之,攻则虑其虚,补则虑其实,当随证随人施治。

附案:

案一 张某,女,38岁。门诊号:35926。

]961年8月22日初诊:产后食欲不振已2个月,胃脘不适,恶心,不欲冷饮,舌苔薄白,脉沉迟缓。处方:

党参7.5克 生白术7.5克 茯苓6克 陈皮7.5克半夏7。5克 砂仁4。5克 草蔻仁4。5克 鸡内金6克 生姜3片 炙草3克 广木香6克

2剂,水煎服。

二诊:上方服后,前症大减,守原方继服2剂,痊愈。

按:患者产后2月,胃脘不适,属产褥期所发生之腹痛证,为产后气血俱耗,复伤于饮食,以致脾虚不运,从不欲冷饮一条可知为里寒,故本病证属虚寒,其病位在脾胃,故治以香砂六君子汤以健脾益气,佐以少量草蔻健脾温脾,生姜温胃止呕,加鸡内金取其既能消食化滞又兼祛瘀除积之功,充分发挥本方无论脏腑何处有积皆能消之之功效,并照顾了产后多瘀之特点。

案二 杨某,女,30岁。门诊号:16246。

1959年4月16日初诊:患者小产后少腹长期隐痛,面色萎黄,自觉下午内热,头痛,头晕,舌苔薄白,脉细弦。处方:

丹参15克 生白芍9克 赤芍9克 归尾6克 柴胡3克 香附4.5克 五灵脂6克 生蒲黄6克 陈皮7.5克半夏7.5克 甘草4.5克

水煎服,4剂。

按:患者因故小产,胞络受损,瘀血内阻,不通则痛,故少腹疼痛;午后内热为久病瘀血已成干血之证;弦脉主肝、主痛;肝主气,血为气母,血瘀则气郁,头为诸阳之会,循经犯上故头晕头疼;面色萎黄一症为虚象,与众脉症不符。观之实证多,故治以活血止痛为主,疏肝理气为辅,待瘀滞祛而新血生,则颜面得荣,而此证尽除。加陈皮、半夏者,用以理气降逆,此所谓见肝之病,知其传脾,当先实脾之意,体现了未病先防的思想。

产后身痛当从虚治本

产后身痛为产后肢体疼痛、麻木、重着之病,因产后气血俱去筋脉,胞脉失于荣养,不荣而痛,或百节空虚之时感触风寒湿邪,留滞于经络关节,虚滞而病,其不论血虚、肾虚、外邪侵袭,皆本于气血不足。治病求于本,故凡治本病皆以补虚为主。正如《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中云: “此证多血虚宜滋养。或有风寒湿三气夹杂之痹,则养血为主,稍参宣络。”李老认为,补虚之法可直补气血或补脾资化源,补肾益精血,可多途径人手,求殊途而同归。如血虚者,以归脾汤加减;风寒者,以四物直补其血,生芪、红花补气活血以生血,并用秦艽、防风、桂枝、桑枝等祛风药,体现了“治风先治血”的思想;肾虚者,肾经虚损,当辨其阴阳,阴虚有热者,六味地黄汤加枸杞、牛膝,肾阳虚者,八味地黄汤加骨碎补、补骨脂、续断、杜仲等。

附案:

案一 王某,女,31岁。门诊号:55054。

1963年4月11日初诊:患者2个月前小产后手足麻木,乏力,少腹痛,食欲不振,夜寐多梦,苔薄,脉沉细。处方:

党参7.5克 白术7.5克 炙黄芪6克 当归7.5克茯神7.5克 远志6克 炒枣仁15克 广木香3克 元肉6克 桂枝4.5克 生白芍7.5克 炙草3克

二诊:服上方2剂后,饮食增加,夜寐改善,手足麻木、腹痛减轻。上方继服。

按:本病因小产失血,筋脉失于濡养,属血虚证。方用养血归脾健脾养血,加桂枝温通经脉,合生白芍,取其养血柔肝、利筋脉之意,又取其制桂之燥性之意。

案二 靳某,女。32岁。门诊号:37682。

1961年12月5日初诊:患者产后40天出汗受风,身痛如针刺3年,舌苔薄白,脉沉无力。处方:

丹参9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白芍7.5克 生芪4.5克 知母4。5克 羌活4.5克 独活4.5克 秦艽4.5克

3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3剂后,身痛减轻。上方继服12剂,基本痊愈。

按:患者于产后40天汗出腠理开时感触风邪。邪伏经络不去,历时3年不愈,李老于此并不搜风剔邪,而以四物之归、芎、芍养血,黄芪益气以助血行,以达“血行风自灭”之功,知母制羌、独之猛,防其燥性伤阴。全方养血为主,稍佐丹参宣络,柔和祛风,顾护了产后的生理特性。

大柴胡汤治疗产褥热一得患者产后发烧,西医认为系产褥热,曾用退烧药及抗生素效果不著。诊之为阵发性寒热,舌苔厚黄,腹部拒按,4日未大便,系一典型的大柴胡汤证。因时在数伏之季,用增损大柴胡汤之意,在大柴胡汤原方中加入连翘、蝉蜕、僵蚕,因系产后,再加入当归、台参,1剂即减轻。此证虽为大柴胡汤证无疑,但因病人、季节等特殊原因,故在应用本方时既要考虑到产后体虚的一面,也要考虑胃肠有积滞,须通里攻下的一面,同时还要考虑季节气候的因素,因人(体质)、因季(气候)随症加味,丝丝入扣,所以能够应手而效。诊治疾病,不论哪一种情况,都应这样全面考虑。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