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李翰卿医学全集

湿温病的发热特点及其证治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简介

湿温病多发于长夏初秋,大暑至白露的季节,因为该时天气炎热,雨水较多,人在这样湿热交蒸的气候中,如果中阳素虚,或恣食肥甘生冷,或劳倦饥饱过度,使脾胃受伤,最易发生本病。

特征

发热是湿温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与其他疾病相比,湿温病的发热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掌握这些特征,对辨证用药很有好处。兹详述于下:

1.发热兼恶风寒

始恶寒,后但热不寒:始恶寒者阳为湿郁而恶寒,非若寒伤于表之恶寒,后但热不寒则郁久成热。反恶热矣。

恶寒,身重头痛,有汗或无汗:为湿在表分,卫阳被遏之证也。宜羌活、葛根、苍术等药治之,头不痛者去羌活。

2.午后身热或午后热重

此证与疟疾不同的关键是湿温的热没有退清的时候,疟疾的热不限于午后,且有退清的时候。

此证与阴虚不同的关键是阴虚有咳嗽痰血的病史,且是慢性病;湿温病没有那些病史,而且是季节性的急性病。

3.高热突然降至常温以下

兼汗出、肢冷、脉细者每有虚脱之变,这是恶候症状之一。

4.乍寒乍热如疟

这是卫分气分兼见之症。

以上是湿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见到的发热类型及其特点。

湿温

对于湿温初起的发热,其治疗也不同于一般温病及伤寒之治。

湿温初起,邪在卫分,症见发热、恶寒、头痛、身重、体痛等,兼胸满舌腻者,为表阳被湿邪所遏之证,治宜芳香宣化,开痰理湿(即开肺气、化脾湿)。若单纯疏散解表,不兼开泄宽胸之药,则热必不除或更加炽甚。因为这是湿热互相郁结之证,与风寒在表之热完全不同,单纯疏散,不但扰动在内之湿痰,使之益形猖獗,也易损伤津液,致热势更甚。

湿温初起之发热,尤忌辛温发汗,不可用解表药。仲景所言误汗证,大致是指湿温而言。清代医家谓忌麻、桂、姜、辛,因为这些是寒郁表阳(即寒邪伤表)的治法,若误用之,轻则高热不解,重则发生神昏、耳聋、目瞑不言的变证。

治温病邪在气分四不可

温病邪在气分,其治法宜“清”,叶天士云“到气才可清气”,这是主要原则。如热势重者(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以白虎汤为主;热势轻者(热不重,渴不甚,汗不多),用雷氏清暑涤热法。此外,还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不可早用寒滞,如生地、麦冬等,因邪在气分,用药宜取其气,不取其味,早用寒滞则邪遏不能外达。

2.不可过用苦寒,因其药性多下行,服之反使邪气不能向上向外而出,而且苦能化燥,过服苦寒易使温邪化燥伤阴。

3.不可分利过度,邪在气分,小便短赤,过于分利,则津液尤耗。

4.不可早用清滋药物,用之反而引邪内陷。

温病的愈后调理

温病的愈后调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调理得当,则病体可逐渐恢复健康;调理不当,则病多迁延难愈,甚或导致不良后果。

温病愈后调理的范围较广,大体说来,有两个方面要格外注意,一是饮食起居,一是药物调理。

一、饮食起居 体虚末复,在调理方面尤要注意防止劳复及食复。俗语说得好,“轻病重复劳”,说明任何一种病,只要复劳就比原来的病势险恶,这是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的关系。根据多年经验认为,温病愈后不宜过早操劳及行房事,以防反复。

温病热退之后,余邪未尽,骤进谷食,脾胃气弱,不及运化,以致食滞内停,余邪复作,是为食复。庞安常说:“凡病瘥后,先进清粥汤,次进糜粥,亦须少与之,切勿过食也;至于酒肉,尤当禁忌。若有不谨,便复发热,名日食复。”

此外,温病愈后还应谨防外感及动气,以防复发。

二、药物调理 温病愈后应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证候,随证治之,~一般以补益气血、生津养液、清泄余热为常用方法。

1.余热未尽者:有两种现象,其一为肺胃之余热未尽,其症身有微热,或口微渴,或稍喜冷性饮食,不饥欲呕,脉较缓,或微数。治宜轻剂以清表里之虚热。用药宜竹叶以清在表之热,石膏以清在里之热,方剂宜参考竹叶石膏汤。其二为心与小肠之余热未尽,症见小便色赤,短涩,多言。治宜导赤散加麦冬、莲子心、灯心草。

2.津液未复者:这是温邪伤阴的具体表现。胃津液不足,口渴舌红而干燥者,治宜益胃生津,方如益胃汤;肠津液不足,大便秘,无所苦者,治宜增液润滑肠,方如增液汤。

3.胃气不降者:其主要症状为“欲呕”或“呕吐”。治宜降胃气止呕吐。用药以半夏、麦冬同用为主,因为半夏虽有降逆止呕的作用,但味辛性燥,不适于温病之呕逆,故以麦冬甘寒滋润之品补其缺陷。

4.气血两虚者:其症或身体赢瘦,或倦怠无力,或言语轻微,或语声颤动,或气不接续,或面色萎黄,或脉象虚弱。治宜补养气血。药宜人参、党参为主,兼表热者与竹叶、茅根等药同用,兼里热者与石膏、麦冬同用。必须注意胃气,避免温补药品,恐有死灰复燃之弊,饮食宜流质,最好为大米或小米稀粥。

邪伏膜原

邪伏膜原,是清代医家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根据温病的一种症状提出来的,实质上是说明伏气温病的一种类型,在发展过程中包括四种现象:

1.外出少阳

主要症状是“寒热如疟”,或口苦或口渴,胁痛,目赤耳聋,尿赤,胸闷欲呕,舌质红,苔黄白垢腻,脉弦数。其“寒热如疟”之症与伤寒少阳病的寒热往来相比,从寒热情况来看是没有差别的,但前者舌质必红,后者舌苔发白。

病理机制:温热之邪和本身素有的湿浊相合阻遏气机,三焦为之不利,故有此与阴争则热、与阳争则寒的寒热如疟的症状。

治法:此证治之得法则由此而解,否则溃入阳明成为阳明经腑之证。治之不可选用寒滞之药,如生地、麦冬等,因此证夹有湿浊,生地、麦冬不但不能去之,恐相得益甚也。宜用蒿芩清胆汤以分上下之势。

2.溃入阳明

这是温病邪伏膜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类型,也有外出少阳治不得法形成者,有经证、腑证之别。

(1)阳明经证:身热,恶热,口渴,自汗,舌黄而燥,脉洪大有力。

(2)阳明腑证:除同经证外,兼腹胀痛拒按,大便秘或大便溏而不爽。

治法:寒去热炽,烦渴加重者,用新加白虎汤或合雪梨浆清之润之;吐白沫,粘滞不快者,宜五汁饮;未完全入腑者,凉膈散主之。

3.热逼营阴

主要症状是灼热如焚,口燥,不甚渴,舌绛有苔起刺,神昏谵语,夜寐不安,或出斑疹,或吐血、衄血。‘

治疗还要分清在营、在血,在血宜滋养阴液,在营宜清透血分郁热,使转出气分而解。

4.兼夹新感

主要症状是头疼身痛,寒热无汗,咳嗽口渴,舌质红,舌苔薄白,脉举之有余,寻之或滑或数,或绷急洪大。

凡在热性病初起见到这四种类型的任何一种,便可认为是邪伏膜原,就可认为是伏气温病,在春季者就可以叫作春温,在长夏时节者就可以叫伏暑(伏暑初起可能与寒热不规则的疟疾相混,但此证必兼脘闷口渴,午后热甚,入暮尤剧,天明得汗则热证减轻)。

泄泻

慢性腹泻 每多夹杂之证

温清补散 量其多少而行

李老认为,腹泻在急性阶段证候单一者,是很容易治愈的。但若积滞内停,反用补涩以助其滞,寒湿中阻,反用苦寒败胃助湿,湿盛泄泻,反用寒凉以损阳气,表证者,不去解表,反用治里以促表邪内人,肝邪犯土者,不去疏肝抑肝,反用解毒治痢,则非但泄泻不治,反而由急性转为慢性。由于慢性腹泻大多是由误治或延误治疗时机所引起。所以虚实、寒热夹杂证尤多,因此治疗慢性腹泻时尤应注意虚、实、寒、热、表、里与脏、腑、经、络的兼夹情况。李老总结临床以下列五种证型为多见:

1.痰湿阻滞,寒热夹杂证:此证特点是除大便稀溏,一日数次外,并有胃脘痞满,食欲不振,口干或口苦,不能吃冷硬食物或肉食。

若从寒热的多少、虚实的多少比例看,又可分为三大类:

(1)痰湿阻滞,热多寒少证:症见大便稀溏,一日数次,食欲不振,偶见恶心欲吐,甚或呕吐,口苦咽干,胃脘痞满,吃肉食后痞满加重,腹鸣时作,舌苔白或黄白腻,脉滑或滑而稍数。治宜苦辛通降。生姜泻心汤加减:

生姜7.5克半夏7.5克黄连7.5克黄芩7.5克于姜7.5克甘草3克

若胃脘有压痛者,加枳实6克;大便稀较重者,加焦白术9克;吃肉食加重者,加焦山楂9克。

(2)痰湿阻滞,热少寒多证:症见大便稀溏,一日数次,胃脘痞满,食欲不振,时有脐腹冷痛,吃冷性饮食或遇冷时腹痛加重,口干或不干,舌苔薄黄或薄白,脉弦缓或弦而稍紧。治宜苦辛通降。连理汤加减:

黄连9克党参9克 白术9克 干姜9克 炙甘草9克

若手足指趾厥冷者,加附子9克;若时见烧心嘈杂,脉弦细者,治宜黄连汤加减:

黄连10克半夏10克干姜10克 肉桂10克党参10克炙甘草lo克大枣5个

(3)痰湿阻滞,久泻伤阴证:症见大便稀溏,或偶兼粘液便,食欲不振,恶心欲吐或时而少量呕吐,胃脘痞满,五心烦热,口舌生疮,舌质红,无苔,吃辛辣或咸食则口舌痛,手足时出斑疹,皮肤干燥或脱屑,烦躁失眠,脉滑数。治宜除湿化痰,佐以养阴。缩脾饮加减:

陈皮9克木瓜9克 菖蒲9克连翘9克 甘草6克乌梅炭3克砂仁3克

若胃脘痞满较重者,加枳壳9克;胃脘有压痛者,加焦槟榔4.5克。

2.虚实夹杂,积滞不化证:此证特点是大便稀溏有粘液,一日数次,偶有腹痛和里急后重,食欲不振。

若从寒热比例的多少去分,大致有两类:

(1)寒多热少,积滞不化证:症见大便一日数次,里急后重,大便呈稀溏粘液便,吃冷性饮食或遇冷时腹痛加重,舌苔白,脉沉细弦。治宜温中导滞。理中大黄汤加减:

附子4.5克 干姜6克 党参6克 白术6克 大黄3克木香6克乌药6克 山药15克

l周1~2剂,不可多服。

(2)热多寒少,积滞不化证:症见大便一日数次,粘液脓血稀溏便,微有里急后重,五心烦热,舌苔薄白,脉弦滑数。治宜苦辛通降,养阴导滞。驻车丸加减:

黄连9克干姜9克阿胶9克(烊化) 党参9克莱菔子9克木香6克焦槟榔9克

服药时,采用隔日l剂法。

3.肝郁气结,木邪犯土证:此证特点是胁痛,或脐腹一侧疼痛,生气时诸证加重,腹痛则泻,泻后痛减,大便稀溏,脉弦。

根据夹杂证的不同,可分为肝邪犯土,脾虚不运,和肝邪犯土,大肠气滞两类。

(1)肝邪犯土,脾虚不运证:症见胁痛,或脐腹一侧疼痛,痛则欲泻,生气或思想不愉快时加重,或兼有头晕头痛,失眠心烦,舌苔薄白,脉弦细。治宜疏肝健脾。逍遥散加减:

柴胡6克 当归9克 白芍9克 白术9克 干姜1.5克 炙甘草1.5克 防风炭3克陈皮9克

(2)肝邪犯土,大肠气滞证:症见少腹疼痛而坠胀,大便稀溏,一日数次,头晕头痛,失眠心烦,舌苔薄白,脉沉。治宜疏肝理气,健脾导滞。香砂丸加减:

香附9克乌药9克 木香9克 陈皮9克 砂仁6克 焦槟榔4.5克焦白术6克干姜1.5克防风1.5克

4.脾虚失运证:此证的主要特点是食后即泻,大便稀溏,疲乏无力,脉濡缓。

根据寒热的多少和阴阳虚衰的不同,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脾之气阴两虚证:症见食后即泻,大便稀溏,疲乏无力,舌苔薄白,脉濡缓。治宜健脾止泻。参苓白术散加减:

党参9克 白术9克茯苓9克炒扁豆9克砂仁9克陈皮9克炒薏米9克山药15克桔梗1.5克

若夜间口干或劳累后口干者,加葛根9克。

(2)脾虚寒盛证:症见食后即泻或久泻便溏,腹痛,疲乏无力,纳呆食减,舌苔薄白,脉濡缓而弦涩。治宜健脾温中。资生丸加减:

党参9克 白术9克 茯苓6克 扁豆9克 山药15克陈皮9克砂仁9克补骨脂9克吴茱萸6克

若舌苔黄,食后胃脘不适,食欲不振者,加黄连3克,干姜3克,焦三仙各9克。

(3)脾虚痰湿不化证:症见胃脘痞满,食欲不振,口淡乏味,大便稀溏,舌苔白,脉缓。治宜健脾和胃,除湿化痰。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木香6克砂仁9克党参9克 白术9克茯苓9克陈皮9克半夏9克炙甘草9克

若胃脘有压痛者,加焦三仙各9克,枳实9克,若年高体衰,消瘦乏力者,改予焦白术4.5克,鸡内金6克。共为细末,1日3次,1次1克。

5.脾肾阳虚证:此证的特点是黎明前腹痛泄泻1~2次。

根据脾肾之间阳虚的多少比例,大致可分为脾虚为主、肾虚为主两类:

(1)脾肾阳虚,脾虚为主证:症见胃脘、脐腹冷痛,五更泄泻,舌苔薄白,脉弦大而紧。治宜温中健脾,补肾止泻。附桂理中合四神丸加减:

附子4.5克 肉桂4.5克党参6克 白术6克干姜6克炙甘草4.5克补骨脂9克 肉豆蔻6克 五味子6克吴茱萸3克山药5克

(2)脾肾阳虚,肾虚为主证:症见黎明前肠鸣腹痛泄泻,偶有腰痛,舌苔薄白,脉弦。治宜补肾止泻。四神丸加减:

补骨脂9克吴茱萸9克煨肉蔻10克五昧子10克山药15克

附案:

案一 张某,女,38岁。门诊号:78893。

1964年8月1日初诊:两年来,食欲不振,近1个月来加重,恶心吐涎,腰困乏力,泄泻,喜热饮,白带清淡而多,舌苔白腻,脉缓。此为脾虚痰湿不化证。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止泻。方用六君子汤加味:

党参7.5克生白术7.5克茯苓7.5克陈皮7.5克姜半夏7.5克砂仁4.5克蔻仁4.5克鸡内金6克

砂仁、蔻仁暖胃止呕以助消化,鸡内金消食导滞,陈皮、半夏燥湿化痰,和中降逆,理气止呕,生姜配半夏和胃降逆,温中除湿,化痰止呕。

二诊:服药3剂,诸症减轻,但仍感腹胀矢气,下腹拒按。上方加广木香行气止痛。

三诊:服药3剂,食欲增加,大便正常,惟月经来时腹痛。加香附6克,以理气解郁,调经止痛。

按:本例泄泻患者系脾虚不运,夹有痰湿,以致食欲不振,恶心吐涎,泄泻不止。方用六君子汤健脾燥湿化痰,加砂仁、蔻仁暖胃止呕以助消化,鸡内金消食导滞,姜半夏兼能温中降逆止呕。二诊、三诊加木香、香附以理气止痛,因妇人疾病多兼气郁气滞故也。

案二许某,男,27岁。门诊号:79212。

1964年10月5日初诊:黎明前即肠鸣腹痛,泄泻,泻后痛减。食后亦泻,每日3~4次,大便稀溏,泻后自觉舒适,遇冷加重。面色发黄,精神疲惫,四肢无力,腹喜按,舌苔薄白,脉缓。辨证为脾肾阳虚,脾虚为主之证。治宜脾肾双补。方用四君子汤、四神丸加减:

党参9克生白术7.5克干姜4.5克 肉桂4.5克补骨脂6克 肉豆蔻4.5克茯苓6克炙甘草6克

2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诸症大减,继服2剂,愈。

按:此证虽属脾肾阳虚之五更泻,但以脾虚为主。脾阳不振,无力运化水谷,故食后即泻,泻后而快,日泻数次,便下溏稀。加以肾阳虚衰,而致命门火不足,脾阳愈受损,则见黎明泄泻,神疲乏力,不能腐熟水谷而泄泻。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炙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干姜温中散寒治腹痛;补骨脂补肾壮阳,温脾止泻;肉豆蔻温中涩肠止泻;肉桂温补肾阳,温中逐寒。

案一陈某,男,45岁。门诊号:93075。

1965年10月12日初诊:腹痛泄泻,日行数次数月,腹喜按,舌苔薄白,脉沉迟。证属脾阳不振,湿困中焦。治宜健脾利湿。处方:

陈皮7.5克苍术7.5克茯苓6克泽泻6克生白术6克生白芍9克 肉桂4.5克炙草3克

二诊:服药2剂,腹痛泄泻大减。继服3剂,愈。

按:本例患者因脾阳不振,运化水湿无力,导致脾为湿困,久泻不止。方中苍术、白术、茯苓、泽泻健脾燥湿,益脾止泻;肉桂温中散寒,温补肾阳;白术平肝舒木,使脾健肝和;加甘草补脾缓急止痛,治中焦气虚,不思饮食,消化不良的大便溏泻;陈皮理气开胃。

案四 杨某,男,40岁。门诊号:31909。

1960年8月27日初诊:食欲不振数月。胃脘胀满,大便稀溏,日行3~4次,伴有睾丸胀痛,喜热饮食,舌苔薄白,脉迟缓。辨证属于脾虚寒盛证。治宜健脾温中。处方:

陈皮7.5克苍术7.5克白术7.5克吴茱萸6克小茴香4.5克橘核15克炙草3克

服药4剂,脘腹胀满、泄泻明显好转。继服4剂,诸症消失。

按:本例患者因脾虚寒盛,气机阻滞,故便稀,胃脘、睾丸胀痛。方中吴茱萸温胃散寒,疏肝醒脾暖肾,治脾肾阳虚引起的泄泻;小茴香温肾祛寒,治睾丸胀痛;重用橘核理气止痛;苍术、白术燥湿健脾;陈皮理气化痰。诸药共成温脾肾而祛寒,行气滞而燥湿之功效。

案五南某,女,32岁。门诊号:19457。

1959年8月10日初诊:腹痛泄泻5年,日行4~5次,食欲不振,时或恶心,饭后腹胀,泻后爽快,舌苔白腻,脉沉弦细。辨证属于脾阳不振,水湿停滞证。治宜扶脾利水。处方:

党参7.5克陈皮7.5克苍术6克生白术9克茯苓6克猪苓4.5克桂枝4.5克炙草3克

二诊:服药2剂,泄泻、腹满均减,大便日一行,但白带增多。上方加生山药15克,补骨脂4.5克,肉豆蔻4.5克,龙骨9克,生牡蛎9克,以温肾固涩。

三诊:腹胀、泄泻基本消失,白带大减。继服4剂,愈。

按:此案因脾虚湿盛,水湿不化,进而困扼脾阳,故泻下日久不止。本方取四君子汤助阳补气、益气健脾以治病之本;苍术、猪苓、桂枝利湿止泻以治其标。全方标本兼顾,健脾利湿而泻自止。

案六谷某,女,40岁。门诊号:58756。

1962年9月6日初诊:3年来,泄泻,每日4~6次,大便稀溏兼有少量粘液脓血,里急后重。某院始诊为痢疾,住院3个多月治疗无效。后又至某院查肠镜及下消化道造影,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改请中医以芍药汤、桃花汤、四神丸等加减治疗1年多,仍无明显效果。又以乌梅丸加减治之,20余剂仍无效果。李老诊后,云:“除便痢脓血,里急后重外,尚见口疮,胃脘压痛,脉沉细。此乃寒积不化所致。治宜温中导滞。”处方:

附子3克木香9克香附9克乌药9克党参8克白术8克大黄3克干姜3克

l周1剂。

次日患者来诊,云无明显效果。李老云:无妨,下周再用药可也。l周后来诊,云:大便转为1日2次,脓血便消失。李老云:1周1剂可也,不可多服,此乃候气之来复意。共服4剂,愈。

按:此案属典型的虚中夹实、寒多热少证,应用理中大黄汤加减。全方以温补为主,意在用重剂温脾阳,健脾气,以治病之本,少量佐用苦寒之大黄,一可泄热,二可通用,泻下寒积,以治病之标。全方重点突出,标本兼顾,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用量比例恰到好处,实乃治疗夹杂证之典范也。

从症状的鉴别诊治入手

初涉临床的学者,最好以一个症状(选择症状时,必须是患者感觉最为明显突出者)作为主要目标,围绕这一症状,进一步探索有关征象,综合分析,以判定其属性,并确定相应的治法。今举一例如下:一泄泻患者,如有腹满拒按征象,审其属夹实证,即可于治泻方中加入枳实,甚则加人大黄;如畏寒,四肢不温,口不渴,或喜热饮者,其性属寒,宜加人干姜、附子;如黎明时泄泻者,为五更泻,宜加入补骨脂、肉豆蔻;若气短、倦怠乏力者,为气虚较甚,宜加入党参、黄芪。对其他症状的研究,亦是如此,一通八达,要在鉴别诊断和灵活应用上下功夫。同理,就是研究一张处方,也须把它的主要功能抓住,方不致在学习或应用中被它所迷惑。比如治湿温的方剂很多,学习者容易茫然,可以预为分析归纳,从应用上分类归纳,找出每个方子的功能特点,即易了然而运用自如。

热结旁流与食泻的鉴别

热结旁流是伤寒、温病阳明腑证的一种类型,其主要见症为阳明腑证(发热,不恶寒,或反恶热,神昏谵语,舌燥,日晡潮热,手足溅然汗出,腹中拒按等),兼大便稀水或粪水,其因是由于大肠燥屎不能排泄,刺激肠粘膜蠕动加速,所排泄的不是粪便,仅是由燥屎旁边挤出的少量水液。

热结旁流诊断的重点是腹部及少腹部拒按,此证与食泻(即由食滞引起的泄泻证)有相同之处,可以对比一下。食泻是因饮食失节所致,此证是由热邪侵入阳明而起;食泻排泄之物是稀粪,此证排泄之物是稀水;食泻拒按多在胃部,此证拒按多在结肠;食泻治宜消食导滞,方如保和丸,此证治宜峻下热结,方如承气汤类。

痢疾

便脓有内痈、痢疾之分

大便出脓,可见于内痈及痢疾两类疾病,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病变机理均有不同,治则治法亦异,临床应加以鉴别。

内痈初起时,少腹部、脐部或胁部必有隐隐刺痛之症状。因内痈在下焦者,其脓已溃,均从大便而出,如少腹痈、小肠痈、胁痈、肝痈等,其脓已溃者,均从大便而出。李老认为,此证最宜在未成脓之先急予治疗,以免溃脓之险。症见隐隐刺痛胀满,脉沉滑数,甚则痛如锥刺,口渴之时,用丹皮汤加乳香、没药、紫荆、山甲珠等,急夺其血,使不酿为脓。

痢疾则必有里急后重,欲便不便,痢下赤白脓血为特征,且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夏秋之季多见。其中痢下白冻,或白多赤少者,多为湿重于热,邪伤气分,其病浅;若纯白清稀,或如胶冻如鼻涕者,为寒湿伤于气分;若白而滑脱者,多属虚寒;痢下赤冻,或赤多白少,多为热重于湿,邪伤血分,其病较深;痢下赤白相杂,多为湿热夹滞,阻于肠胃,深浅皆及;痢下色黄而深,秽臭者,为热证,或为积滞不化之实证;若色黄而浅,不甚臭秽者,多为寒证;痢下紫黑色者,多属瘀血,或为热伤血分,湿毒相瘀;若色紫暗而便质稀淡者,为阳虚;若色焦黑,便质浓厚异臭者,多属火盛;痢下五色相杂,其证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止涩太早,或因热毒留滞于中所致,症见里急后重较甚,脉实而有力,虚证则多为痢证迁延日久,脏腑之气耗伤,脾肾两亏所致,症见脐下急痛,频虚坐,脉弱无力等。痢疾的治疗,应据其证候的寒热虚实,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新感属实证、热证者,治宜清化湿热,调和气血,忌用收涩之品;若有表证者,兼以解表;里实热盛者,辅以泻下;内有食积者,治以消食导滞;久痢属虚证、寒证者,治以补虚温中,调理脾胃,收涩固脱以止痢;虚实夹杂者,治以攻补兼施之法。

消化性溃疡

溃疡病重治更重护养

“三个五"体现整体思想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患,据好发部位主要分为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前苏联学者提出,溃疡病是整个机体的疾患,而不能仅看作是胃或十二指肠局部的病理。由于本病常倾向于反复发作,不少病人的病程可长达数十年之久,使患者长期陷于体力疲惫、精神困苦之中而难以根治。李老认为,本病国内外西医虽然发明了组织疗法、睡眠疗法、溶血疗法、封闭疗法等先进方法,但尚未提高到特效的阶段上来,西药疗法方面也没有跳出对症治疗、舍本逐末的框框。中医学强调整体思想,重病更重病人,既重治疗更重护养,认为人的生活习惯、周边环境及人的思想心理活动等都与疾病之治疗、预后密切相关,特别是溃疡病这类病因复杂、较难根治的全身性疾病,中医学注重整体的疗养思路,具有明显的优势,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宝藏,尤其是与高级神经活动影响直接有关的各种疑难疾病,治疗经验更是丰富多彩。在对溃疡病的中医药治疗调养方面,相信是能够整理出一些东西来的,将之充实到现代医学中,可以丰富或提高本病在疗养方面的内容。总结多年来调治溃疡病的经验,结合前人有关论述,李老提出了综合治理、护养溃疡病的“三个五”综合方案,现分述如下: 一、医、护、药、食、患五协调方案 1.中西医协调。 2.医护协调。 3.医药协调。 4.医疗与饮食协调。 5.医患协调。 二、医者的五注意方案 1.注意患者思想情况和其他有关情况。 2.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引起变化的原因。 3.注意用药是否合宜,有何副作用。 4.注意药品质量、配制和煎服法是否合于法度。 5.注意有无其他外界不良性刺激因素。 三、患者预防复发五注意事项 1.注意体力、脑力活动节制。体力勿使过度疲劳,疲劳则宜多加休息。脑力活动勿使过度紧张,勿多思虑、忧愁、悲伤、恼怒,勿受精神刺激,宜清心寡欲,多想愉快之事,使自己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2.随时或定时做气功。

3.起居外出注意调节衣被,以防感冒。

4.注意饮食调节,勿食刺激性饮食,如辣椒、酒类,勿零星随便寒热乱吃,勿过饱过饥,宜定时、定量食用富有营养、搭配合理的食品。

5.溃疡初愈,尚未完全巩固时期,应注意节制性欲,因为稍有过度对身体的康复都是有害的。

重症肝炎

重症肝炎 首当清利

继则健脾顾护胃气

现代医学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和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统称肝病。李老认为,中医所谓肝病包括黄疸、胁痛、积聚、臌胀等证,其形成原因可由外邪入侵、情志不舒、劳累过度、饮食不节等导致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湿由内生,蕴久化热,陷营人血,遂见高热、烦躁、昏迷、抽搐、便血、衄血等症。尤其是重症坏死性肝炎,临床上来势凶猛,病情重,邪毒深,若不及时抢救,预后极差。故在治疗上,首当清利,效果良好。

附案:

张某,男,28岁。住院号:67—3542。

1964年3月7日初诊:患者3天前因过度劳累,诱发全身乏力、发热、恶心、呕吐、厌油食、尿黄尿赤、巩膜发黄、纳差等症。急查肝功:谷丙转氨酶1650单位,麝香草酚浊度试验20单位,麝香草酚絮状试验(++++),黄疸指数165单位,总胆红质15.3毫克%。肝叩诊在右胁下略小,脾未触及。临床诊断为重症肝炎,急性肝坏死。收入住院。

一诊:面目全身俱黄,黄如橘皮,皮肤瘙痒,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而数。证由脾失健运,湿热壅结肝胆而起,属中医急黄证。急当清利。处方:

茵陈20克金钱草10克赤芍20克生地20克黄芩8克黄连9克生大黄5克 陈皮10克生山楂15克炒莱菔子10克

生姜为引。

二诊:药后患者食欲增加,尿赤黄变浅,大便每日2次,为黄色稀便,精神改善,苔白腻,脉缓略数。病情见好,药已中病,效不更方,原方加苍术12克,厚朴12克,鸡内金10克,砂仁6克。

上方加减,共治疗52天,病情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化验:除麝香草酚浊度试验下降为9单位,麝香草酚絮状试验下降为(++)外,其他均转正常。又治疗半月,症状完全消失,肝功能化验及肝大小均恢复到正常范围,体重增加5千克,痊愈出院。

按:李老治病药昧少,药量小,在运用清利方药中,重用茵陈、赤芍、生地三药,取茵陈除湿退黄,赤芍活血化瘀,生地滋阴降火,再合和胃健脾之药,既能退黄,又能恢复脾胃健运之功能,这是他在治疗重症肝炎中,注意抓主症用药的一个特点。其不论是否便秘,均及时运用生大黄通腑泄热,使湿热火毒得以从下而走,这是他的又一个特点。他在大量清利苦寒泻下药中,还非常注意保护胃气。本案体现了李老治疗肝病清、和、利的三大原则。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