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李翰卿医学全集

感冒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简介

治感冒重在认证 用成方妙在加减

感冒类型

李老认为,经常感冒的情况很多,有的一遇风吹即感冒,有的一吃辣椒即感冒,有的一到月经期间即感冒,综其大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营卫不调证:经常有胃脘不适的症状,出汗以后即感冒,鼻塞喷嚏,全身拘急不适,恶风,舌苔自,脉弦缓。治宜调和营卫,桂枝汤加减:

桂枝9克生白芍9克生姜3片大枣7个炙甘草4.5克 若经常大便干燥者,再加生白芍9克.大黄2克。

2.肠胃俱虚证:经常有胃脘冷痛或素有胃脘冷痛史,食欲较差,或遇冷或吃冷性饮食则胃脘冷痛或不适,冬天感冒尤多,遇冷、遇风尤易发病,发病后全身酸痛,微恶风寒,有或无明显鼻塞,指趾厥冷,脉沉细弦或沉细迟缓。治宜益气温阳解表,再造散加减:

黄芪10克党参10克 肉桂4.5克 附子4.5克细辛3克当归4.5克陈皮6克

3.气阴两虚证:面色和皮肤均比较白嫩,疲乏无力或无明显疲乏无力,不能劳累,有时头晕失眠,易哭,夏天感冒尤多,舌苔白,脉虚大滑或虚而缓。治宜补气养阴,补阴益气煎加减:

升麻6克柴胡6克 黄芪9~12克 党参4.5~9克白术6克 陈皮6克五味子6克生地9克山药9克

4.卫气不固证:经常容易出汗,汗出后怕风,遇风即全身酸痛,鼻塞流涕,疲乏无力,舌苔白,脉濡缓。治宜补气固卫,方用玉屏风散加味:

黄芪15克白术9克防风9克荆芥9克

或薯蓣丸1日2次,1次1丸。

5.三焦郁热,肺气不固证:经常有口苦口干,头晕头痛,大便干燥,小便黄,心烦,恶热,遇风则感冒,或头痛鼻塞,全身酸痛,或感冒后高热头晕,恶心呕吐,舌苔黄厚腻或黄,脉沉弦滑。治宜疏解三焦郁热,凉膈散加减:

黄芩6克栀子6克连翘6克枳壳6克薄荷4克大黄1.5克杏仁6克甘草3克

若心烦易怒者,宜大柴胡汤。

若小儿经常感冒,五心烦热,大便于,感冒后即发高热者,升降散加减:

僵蚕6~9克 蝉蜕6~9克 片姜黄6~9克 大黄1~3克苏叶3~6克

鼻流清涕者加防风3克。

6.肝郁血虚,肺气不固证:经常头晕头痛,心烦易怒,胸胁窜痛或胁下痞满,口苦口干,五心烦热,每至月经期间即感冒,感冒后症见头痛,全身酸痛,微有恶寒,脉弦细。治宜解郁疏肝,养血清热,逍遥散加减:

柴胡9克当归9克 白芍9克 白术9克 茯苓4.5克薄荷6克生姜3片炙甘草6克

小伤寒证治三法

小伤寒一病,首见于清代何廉臣之《通俗伤寒论》“伤寒本证篇”。小伤寒实乃冒寒、四时感冒、冒风、感寒、伤风、鼻感冒、鼻伤风、鼻粘膜炎等诸多疾病的俗称。山西民间也有叫作“风发”的。

李老认为其主证是喷嚏频作,时流清涕;副证为发热,恶风寒,鼻塞声重,咳嗽,舌如平人,苔白薄而润。其病因为偶感风寒,诊断的重点在于鼻部,发热恶风寒的症状很轻,有的就不发热,但也有发热恶风寒较甚的,这是轻重的关系,不必有所顾虑。与本病的鉴别只须注意麻疹,因为麻疹初起也有打喷嚏和咳嗽等症,但麻疹多发于儿童,且发热较重。

虽然《通俗伤寒论》认为本病因感冒风寒所致,但验之于临床,本病属于风热者较多,在治疗上要分别表寒、表热(即风寒、风热)。风寒者,恶寒比较重,且不喜欢冷性饮食;风热者,恶寒较轻,必有喜欢冷性饮食的现象。虽在寒热疑似之间,辛温药也不宜过用,李老认为用一次就可以了。

李翰卿先生用治本病的方剂有三:

1.葱白香豉汤:此辛温疏散之剂,鼻塞声重、微恶风寒者最宜。

鲜葱白5枚(切碎) 淡豆豉9克鲜姜3克

用水碗半煎成1碗,去渣温服,覆被微汗出即愈。

忌酸冷油腻,避风,以防病去不净,或停食,或复感。

2.止嗽散:此辛温剂。兼咳嗽者最宜。

荆芥 白前 陈皮 桔梗 百部 甘草 紫菀

研末,每晚临睡时用姜葱汤送服6~9克,三两次即愈。(末药很难服,李老在临床常改用小剂煎服,其效也同。临证时斟酌用之可也。)

3.雷氏微辛轻解法:此辛凉剂,兼轻度咳嗽头痛者有效。(编者按:“雷氏微辛轻解法”出于清代雷丰之《时病论》,以法名方。)

苏梗4.5克薄荷梗3克牛蒡子4.5克桔梗4.5克瓜蒌壳6克橘红4.5克

水煎时间不可过久。在太原地区剂量可加大些。

《太平圣惠方》卷八“伤寒叙论”曾谆谆告诫:“凡人有小病,觉不如常,则须早疗,若隐忍不疗,冀望自瘥,须臾之间,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若天行不和,当自戒勒,小有不安,便须救疗,寻其邪由,乃在腠理,阳散以时,鲜有不愈者。若患数日乃说,邪气入脏,则难可制,虽和缓之功,亦无能为也。”此论用于本病甚为恰当。李翰卿先生亦叮嘱医者云:对于本病不可因为它是小病就不及早治疗,或不避风寒,不注意饮食。须知小病是大病的根子,古人说过“伤风不解便成劳”,这说明肺病也会因这种小病造成。

辨恶寒

一、恶寒

辨恶寒应首先明确以下症状: 恶寒:是怕寒冷的感觉,乃恶风之重症,这种怕冷现象虽重衣厚被、向火取暖都不能解除。

恶风:系怕风的感觉,为恶寒的轻症,见风则恶,不见风则不恶,如衣被盖得很严密,即没有这种感觉,稍一露体便觉冷风淅淅。

欲得近衣:是指喜欢多穿些衣服,这是恶风恶寒的具体表现之一。

不欲去衣被:是指不想把衣被去掉,也是恶风寒的具体表现之一。

喜热、喜温暖、欲向火:这都是恶风寒的具体表现。

以上这些症状归纳起来,都是怕冷的现象,在伤寒论中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一)太阳病的表寒证:大部分是在发病的开始,恶寒和发热同时并见(初起时或有先恶寒,尚未发热者),其脉必浮,口必不渴。治宜麻桂等药发汗解肌。

(二)少阴病的阳虚证:除寒邪直中少阴,或太阳少阴兼见的两感证外,绝没有开始即发现的,也绝没有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的,其脉必沉细。治宜附子回阳。

除此之外,恶寒还可见于新感温病,初起恶寒轻,发热重,或兼口渴等症;新感引动伏邪者,其恶寒,并兼有舌赤口渴等里热证表现。

二、发热恶寒 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伤寒 1.太阳病:是恶寒重、发热轻的证候,‘有的初起单恶寒,不发热,有的重衣厚被不能少解,必兼头痛、项强、脉浮等,口必不渴。治疗主药冬季多用麻桂,春秋多用荆防,夏季多用香薷。

2.太阳兼少阳病:发热微恶寒,兼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方如柴胡桂枝汤。

3.太阳兼阳明病:发热恶寒,兼腹满大便不通。方如桂枝加大黄汤、厚朴七物汤。

4.太阳兼少阴病:发热轻,恶寒重,脉必微细。方如麻黄附子细辛汤。

(二)温病

1.温病邪在上焦肺卫:感受温邪,故恶寒轻,发热重,且有口渴、咽于等症。

2.冬温犯肺:这是冬季感受温邪,故恶寒轻,发热重,且有口渴、咽干的症候,因为所伤是肺经,所以必兼鼻塞、流涕、咳嗽等症。

3.湿温,邪在肺卫,清阳被阻:此证只宜用藿香、紫苏、桔梗、杏仁、苡仁等药宣肺达邪,芳香化湿,不宜重用发汗。

三、但发热不恶寒。或反恶热 可见于:

(一)伤寒阳明病。

(二)温病:邪在气分者,舌必自黄,用自虎汤;在营血分者,高热持续不退,舌必绛,用清营汤。

(三)肾热:按之至骨,其热烙手,骨困不任。治宜六味地黄丸。

(四)火不归经:大热口渴,脉洪大无伦,按之微弱。治宜十全大补汤吞八昧丸。

(五)阳郁于脾:治宜升阳散火汤。

(六)血虚:治宜当归补血汤。

四、寒热往来

是指寒已而热,热已而寒,也就是发热之时不恶寒,恶寒之时不发热。可见于:

(一)伤寒少阳病:这是没有定时的寒热证,但必兼口苦、咽干、目眩、舌白、脉浮弦等方为确当,如大小柴胡汤证。

(二)疟疾:这是有定时的寒热证,有连日发、间日发或三日发的不同,一日只发一次,时间或上午或下午,虽略有早迟之差,但大部分总是一定的。

(三)邪伏膜原 1.春温:伏邪外出的主证,寒热如疟,没有定时,但它不同于伤寒少阳病者主要是兼有舌赤、苔垢等湿热相合的症状,如蒿芩清胆汤证是也。

2.伏暑:初起可能与寒热不规则的疟疾相混,但必兼脘闷口渴,午后热甚,入暮尤剧,天明得汗则热证减轻。若暑偏重者以清暑透热为主,若湿偏重者以清暑化湿为主。

咳嗽

为咳嗽正名

咳嗽是肺脏病变中的一种常见症候,是喉中发出啃啃声音的一种疾病。古人云:有声无痰叫作咳,有痰无声叫作嗽,有痰又有声叫作咳嗽。李老认为,从临床实际观察看,不论写成文字,或是口头问答,往往把咳嗽二字作为通用的名称,而有痰无声的症候,从来没有见过用咳嗽二字表达的。因此,他主张应该从啃啃声音的有无来决定是否属于咳嗽。凡是有这种声音者,无论痰的有无,均可叫作“咳嗽”;没有这种声音,虽喉中痰声辘辘,也不得叫作“咳嗽”。至于其他各种咳嗽的名称,应该根据诊疗价值,把它肯定下来,若是质同名异,即既无诊疗价值,又觉得徒乱人意的重复性名称,该合并的合并,该取消的取消,使每一种名称都有明确固定的标准。如“干咳”、“燥咳”、“气咳”、“秋燥咳嗽”等,均与燥邪侵肺有关,临床表现均以无痰、无血的干咳为其共同特征,故可将上述诸咳合并为“干咳”一种。又如“实咳”、“虚咳”、“寒咳”、“热咳”等名称,过分笼统,应以具体的内伤、外感咳嗽证名取而代之等等。这样不但对于医者在认识和交流方面易于统一起来,而且对于患者也能减少他们不必要的顾虑。事实告诉我们,医者的说法分歧,每致患者不能充分信任,因而延误了治疗,影响了工作。古人说过:“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矣。”对于中医学的继承及整理提高,应该首先着眼于名称,即名词术语的规范统一。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诸咳不同 须当细辨

一、咳嗽的主症及全身症状辨

(一)主症:喉中啃啃有声。

(二)全身症状

1.咳而倚息不得卧:是指咳嗽气上逆,睡觉时或俯或仰,倚靠得很高,不能正常平卧者。多为外感风寒,或阳虚,水逆,痰饮冲肺所致。

2.咳而声重:是指咳嗽声音大而有力。多为邪盛而正未虚之外感、实证咳嗽。

3.咳而无痰:又叫干咳,多由肺燥阴虚所致。

4.痰不易咳出:是指咳痰粘稠,不易咯出者。多由燥痰或体虚久嗽咳痰无力所致。

5.咳痰稀而多:为湿痰水饮之证,源在脾而不在肺,由脾虚水湿失运所致。

6.咳血:指咳嗽而痰中有血,或纯粹咳血。多由外感或内伤化热、化火,灼伤肺络所致,或见于肺痈、肺痨等病。

7.痰中血丝:又名咯血,多为阴虚火旺,或肺有燥邪,热扰肺络所致。

8.偏睡:指侧卧一边,能左不能右,或能右不能左,或能俯不能仰。是虚劳骨蒸内热的证候,或见于瘀血咳嗽。

9.黄昏咳嗽:为阴虚咳嗽的主症。

10.五更咳嗽:多为食积咳嗽的主症,以小儿食积咳嗽为多见。

11.冬季咳甚,春夏即愈:多为阳虚咳嗽之主症。

12.久嗽:指咳嗽日久不愈。多属内伤虚劳之咳嗽。

13.薪咳:指现得的咳嗽。多属外感。

14.气出或吐痰腥臭:是饮酒伤肺,肺热证之一。

15.咽喉不利:咽喉干燥梗痛,为肺热证之一。

16.口苦干燥:为肺热证之一。

17.面目浮肿:可因风寒侵肺或水饮冲肺所致。若兼见喘嗽肩息,脉浮而大者,多系死证。

18.微受风寒即发喘嗽:多因素体气阴两虚或气血两虚,复感风寒所致。

19.失音:多由久嗽或平素有火,复感风寒,火为寒束,寒中包火所致。

20.频吐痰涎:痰的成因极多,内伤外感,均可导致痰的产生,但以脾虚或湿困为根本原因。

21.身体赢瘦:多由虚劳久嗽所致。

22.咳声清亮:所谓金音清亮。多为偏于火而不兼湿之证。

23.咳而少气:即咳嗽气短,少气懒言。为肺气虚之证。

24.咳声重浊:重浊为土音,若兼痰多不渴,乃湿邪困脾,水饮过甚之证。

25.连声咳嗽:即咳声连连不断,持续时间较长。多见于小儿百日咳,或慢支久咳。

26.胸痛:咳而胸中隐隐作痛。多见于肺痈。

27.鼻燥:多为燥热咳嗽,必兼咽喉干燥等症。

二、识咳六法

对咳嗽病的诊断,首先必须辨清届外感还是内伤。外感咳嗽大部分是新病即新咳,但也有久病复感新邪者;内伤咳嗽大部分是久病,但亦有新病因内伤而引发者。外感方面,必须辨清风、寒、暑、湿、燥、火(热),特别是风寒、风热、暑热、秋燥、寒湿、湿热等证;内伤方面,必须首先辨清肺脏的虚、实、寒、热,其次必须深究发病的脏腑,搞清楚究竟这种咳嗽是由于肺脏本身引起的,还是由于其他脏腑的疾病涉及到肺脏的。治病必求其本,如果先由肺脏本身引起的,以治肺为主,如果先由其他脏腑所起,则必须以治其他脏腑为主,否则主次不分,本末倒置,难以取效。

在辨识各种具体咳嗽病证时,须从以下6个方面加以鉴别:

1.从发病时间、季节上判断:如黄昏时咳嗽,多为阴虚;五更时咳嗽,多为饮食积滞;伤暑咳嗽,多发生在夏暑时节;秋燥咳嗽,必然发生在秋季等。

2.从咳嗽的声音上判断:如咳嗽声重,咳而有力,多为新病、实证;咳声重浊,即声音虽有力,但混浊而不清亮者,多为脾湿水饮侵肺证;咳声嘶哑,甚或失音者,多为虚证、久病;咳而呀呷有声,即喘息张口,喉中发出的声音,多为痰喘。

3.从痰之有无、多少、稠稀、颜色、易不易咳出判断:如咳而无痰者,为干咳,多为燥热伤津或阴虚所致;痰少稠粘,甚或痰黄,不易咯出者,多为燥热咳嗽;痰涎清稀色白,易于咯出者,多为寒湿或阳虚。

4.从发病的原因和其他疾病的先后顺序上判断:如妊娠期咳嗽,多为子嗽;咳嗽日久不愈,胸部饥时作痛,唇上有白点如粟者,为虫咳等。

5.从年龄的老幼上判断:如百日咳为小儿常见的一种咳嗽;慢支、肺心病之咳嗽,则多为中老年人特别是北方老年人所患的一种疾病等。

6.从兼症的情况判断:如咳嗽兼见恶寒、无汗、鼻塞或流清涕,脉浮紧或浮缓者,为风寒外感;咳嗽兼发热或恶寒头痛,痰黄粘稠而咳痰不爽,口渴咽痛,或有汗或无汗,脉浮而数者,为风热咳嗽;咳而痰多且稀,舌白滑润,不渴,脉弦滑,不喜冷性饮食者,为湿痰或痰饮咳嗽;咳而兼有表寒的恶寒发热、、头痛、脉浮等,同时又兼见里热的口干、口苦、口渴喜冷性饮食等症者,为寒中包火咳嗽;燥咳胸痛,咳吐臭脓,或大量吐血,血中似有脓而腥臭,脉数实者,为肺痈咳嗽;咳血证已愈或未愈期间,兼见倚息不得卧,或侧卧一边者,多为瘀血咳嗽;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为胃咳;咳呕胆汁,为胆咳;咳而遗溺,为膀胱咳;咳而腹满,不欲饮食,为三焦咳;咳而遗矢,为大肠咳;咳而矢气,为小肠咳;咳而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胁下满者,为肝咳;咳而右胁下隐痛,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为脾咳;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为肺咳;咳而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中喉痹,为心咳。

湿痰咳嗽治疗七法

湿痰咳嗽是咳嗽病的一种常见证候。多因饮食生冷过度,伤及脾阳,或素体脾肾阳虚,复感寒湿之邪,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上渍于肺,肺失宣降,发为痰湿咳嗽。证候表现以咳嗽、痰多而稀且易丁排出、胸闷、苔腻、脉滑、饮食减少、不喜冷性饮食等为特点。

治疗湿痰咳嗽有以下七种方法:

1.利水:古人谓“积水成饮,饮凝成痰”,痰之本为水也,故利水之治,可消生痰之源。代表方剂如十枣汤、控涎丹等。十枣汤重在水饮停蓄于胸腹,控涎丹则重在水饮停滞于胸膈。

2.燥湿:水湿内停,可凝聚生痰,故燥湿为治痰之上源的根本方法之一。代表方剂如加味二陈汤(二陈汤加杏仁、干姜、细辛、五味子)、六安煎(二陈汤加杏仁、白芥子)等。

3.温阳:水饮为阴邪,得温方可消散,故温阳即温化痰饮,为治湿痰咳嗽之常法。代表方剂如苓桂术甘汤、附子理中汤等。

4.健脾:因脾属土,土能渗湿,又能制水,水湿的布运,全赖脾气的健运,方不致生湿、生痰。故健脾为治湿痰的根本方法。代表方剂如六君子汤、二陈汤等。

5.理气:指理肺气。因肺主一身之气,又肺为水之上源,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气行则水行,湿痰随气而行散,不致阻肺致咳,故理气为运化痰湿的重要方法。代表方剂如参苏饮、通理汤等。

6.散寒:湿痰咳嗽每多内伤、外感合并,如素体有湿痰或水饮,又兼外感寒邪,内外夹攻,使湿痰更甚,此时,解表散寒尤当重要。代表方剂如小青龙汤、杏苏饮等。

7.补肾:因肾藏一身之元阳,肾脏主水,又脾阳之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煦,肾气行则脾气运,水自行也,故补肾为治水湿之根本。代表方剂如真武汤、金匮肾气丸等。

附案:

案一翟某,女,45岁。门诊号:58705。

1962年11月13日初诊:咳嗽、胸闷、气短、头痛、口不渴、大便溏1周,舌苔白腻,脉弦滑。此为中阳不振,水湿停聚。治宜温阳(温化痰饮)法。方用加味苓桂术甘汤:

茯苓9克桂枝6克 生白术6克 陈皮7.5克川贝4.5克 什草3克

水煎服。1剂见效,3剂痊愈。

按:苓桂术甘汤为《伤寒杂病论》原方,广泛运用于外感变证及内伤杂证。本方治证,不论伤寒吐下之后,抑或是内伤杂证,究其成冈,皆为中阳不振,水湿停聚所致。治法属于温阳化饮的温法,即《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法。方中以甘淡之茯苓为君,取其健脾利水、渗湿化饮之功。但湿饮为阴邪,得温方可消散,故臣以辛温之桂枝,以温阳降冲,与茯苓相伍,既可温阳以助化饮,又可通阳化气,内通阳气,外解肌表,实为本方温阳化饮法之核心。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助运化。佐使以甘草,一者调和诸药,益气和中,一者以复脾胃升降之权。加陈皮理气燥湿,和中化痰,以助苓、术之功,川贝母止咳化痰,为治肺止咳之要药。全方药味精干,配伍严谨,温而不热,利而不峻,诚为以温法治湿痰咳嗽之良方。

案二:苗某,男,42岁。门诊号:62842。

1963年3月30日初诊:咳嗽、气短3个月,痰多白粘,胸闷,胃脘胀满,舌苔白腻,脉濡滑。此为痰湿中阻。治宜燥湿(化痰)法。方用加味二陈汤:

半夏7.5克陈皮7.5克茯苓9克桂枝7.5克 白术7.5克炙甘草3克

水煎服。2剂而咳嗽止,4剂而气短、胀满除,6剂痊愈。

按:本例患者系痰湿从脾胃滋生,上渍于肺,故咳嗽而痰多,且为白粘痰。李老常用《局方》二陈汤治疗痰湿中阻所致之咳嗽及一切病证。痰湿中生,源于脾虚湿盛,故加内术以健脾燥湿;妙用桂枝,一可内通阳气以助化湿,二可外达肌表,解肌以宣肺,使痰湿除而咳自止。

小儿五更作咳 治宜通里攻下

五更时作咳,为食积咳嗽的一种常见证候,多发生于小儿。其病多由饮食不节或脾虚,食积不化,胃失和降,火气上逆冲肺所致。证候特点以咳有定时,多在五更时作咳,胃部、脐部拒按为特征。

治宦消食去积为主,兼清理肺气。代表方剂为:

1.加味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加陈皮、柴胡、杏仁。主治小儿停食,后半夜(多在五更)出现咳嗽气短,汗出,脐腹拒按者。

2.加味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加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炒栀子、寸冬。主治食积咳嗽兼肝气郁滞,寒热,口苦,呕吐者。

3.保和丸加减:主治积食停滞,胸脘痞满而咳不止者。

4.平胃散加减:主治积食不去,脘腹胀满,湿阻中州而咳者。

附案:

靳某,男,8岁。门诊号:27693。

1960年4月5日初诊:近1周来,每于后半夜咳嗽频作,咳有定时,多在五更时分,同时兼有气短,汗出,脐腹硬满拒按,大便干结,舌苔黄燥,脉弦滑而微数。诊为食滞肠胃,化火上冲于肺的大承气汤证。治宜通里攻下,釜底抽薪,兼以清理肺气。处方:

枳实3克厚朴3克 大黄2.5克元明粉1.5克(冲服) 陈皮4.5克柴胡2.5克杏仁3克

1剂,水煎服。嘱咐患者,服第一煎后,会出现肚子拧痛,大便稀,日行1~2次,此为正常反应,应以流食调养。第二煎后,腑气大通,自觉上下通气,身轻气爽,次日五更及以后咳嗽再未发作。

按:此例患者,系因饮食不节,食滞不化,脾胃失运,故脘腹胀满,脐腹拒按,食积既久,化热上冲于肺,肺失清降,以致咳嗽气短,大便干结,舌苔黄燥,脉滑而数,结合腹满、拒按等症,大承气汤证的“痞”、“满”、“燥”、“实”、“坚”特征兼而备之。故急用大承气汤通腑攻下,釜底抽薪,以治食积咳嗽之本,加陈皮理气化痰,杏仁止咳平喘,柴胡清降肺热,共成通腑泄热、清肺化痰止咳之神效。

咳喜侧卧一边 当从瘀血论治

临床常遇咳嗽而喜卧一侧,翻身则咳益甚,或咳逆倚息不得卧,坐则咳轻,卧则咳重的病证。李老认为这都是瘀血咳嗽的典型证候,究其原因,多系发生在咳血已愈或未愈之时,由于咳血期间瘀血(离经之血)阻碍气管,影响了正常的呼吸所致。

治法宜以去瘀血为主,分别病势之轻重,适当地配合除痰、逐水、降逆气之药,再根据瘀血存在身体部位左右之不同,分别佐以不同的药物治之。

常用方剂:

1.血府逐瘀汤加减:症见瘀血咳逆,倚息不得卧者,加葶苈子、苏子;瘀咳侧卧一边,翻身则咳益甚者,加杏仁、五味子;侧卧左边者,以左边有瘀血,故能左卧不能右卧也,宜加青皮、鳖甲、莪术以去左边之瘀血;侧卧右边者,以右边有瘀血,故能右卧不能左卧也,宜加郁金、桑皮、姜黄以去右边之瘀血。

2.代抵当丸加茯苓半夏:治瘀咳之重证者。其倚息不得卧或侧卧一边者,可参照上方加减法治之。

阴虚咳嗽治验

阴虚咳嗽多因久咳不愈,肺津耗伤,或肾阴素虚,复感风寒,伤风虽愈,咳久不止者。其症可见呛咳,无痰或咯痰不利,身体赢瘦,形容憔悴,口干,喉干,虚烦不眠,便燥溺赤,甚则骨蒸盗汗,颧红,消渴,强中,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凡大热之证,服清凉之药而不效者,即是阴虚。古人所谓“寒之不寒是无水也”。看证还需结合具体症状,特别是燥咳无痰或咯痰不利,以及喉干便燥,舌红,脉细数等,不难辨识。治疗上除滋阴润肺或清肺外,尤当注意外邪的已净或未净,他脏的阴虚,及气、血、精等的亏虚情况。外邪未净者,滋阴剂中当酌加散邪之品;外邪已净者,应分别肺肾阴虚之主次,以滋补其阴;有热者,兼清其热;气虚者,兼补其气;血虚者,兼益其血;脾虚者,兼补其脾;精虚者,兼益其精。如张景岳所言:“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阴得阳助而泉源不竭。”阴阳是互根的,不能只强调一而。必须将其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

常用方剂:

1.清金丸:主治肺阴虚咳嗽,或多痰,或无痰干咳,或痰红,或纯红等。

2.加减清金膏:主治阴虚内热,咳嗽痰血,兼脾胃虚弱,食少泄多等。

3.噙化丸:治阴虚火嗽及伤风外邪已解,久不愈者。

4.琼玉膏:主治阴虚兼气虚,虚劳干咳者。

5.麦味地黄丸:治肺肾阴虚咳嗽,黄昏时咳嗽发作者。

6.河车大造丸:主治阴虚,虚劳精血大亏,虚火旺盛,咳嗽发热者。

7.增液汤:主治肺阴虚津亏之干咳者。

8.加减复脉汤:主治温病后期,邪热久留不去,阴液亏虚,干咳无痰者。

附案:

案一周某,男,62岁。门诊号:38297。

1961年3月20日初诊:音哑、咽干、咳嗽、食欲不振1年余。近来自觉喉中有异物,舌质红,无苔,脉细数。西医诊断为喉头癌。此为阴虚咳嗽。治宜育阴生津,止咳散结。方用增液汤加味:

桑皮7.5克杏仁9克川贝母6克 元参7.5克桔梗4.5克射干6克胖大海3枚麦冬6克生地9克白芍9克鸡内金6克

2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后,饮食增加,咽干、咳嗽均明显减轻。上方去杏仁,2剂,水煎服。

患者经上方随证加减治疗月余,诸症大减,咽喉症状消失,后于某医院复查,喉部组织正常。仍按上方加减,以巩固疗效。随访2年未发病,以后中断联系。

按:本例患者之病属典型的阴虚久咳证,长期阴虚,阴亏液耗,瘀热内燥,郁结咽喉,故咽干,音哑,喉中如有异物,干咳不止。故治宜育阴生滓,化痰散结。

案二 陈某,男,34岁。门诊号:57142。

1962年1 1月14日初诊:近日来咳嗽不止,干咳无痰,咽干,咽痛,口干燥,苔薄白,脉数。此为阴虚肺燥。治宜滋阴润肺生津。方用加减复脉汤:

生白芍7.5克黑芝麻7.5克熟地9克阿胶4.5克(烊化) 生龙骨9克 生牡蛎9克 茯神7.5克 麦冬6克桔梗4.5克炙甘草6克

2剂,水煎服。

2剂而咳止,又续服3剂而愈。

按:本案属于阴虚燥咳。取《温病条辨》加减复脉汤之地黄、阿胶、白芍、麦冬以滋阴养血润燥,去火麻仁,加龙骨、牡蛎、茯神以育阴潜阳,敛汗安神,桔梗以利咽,黑芝麻补肝肾而润五脏以助滋阴润燥之力。诸药合用自能滋阴而潜阳,润燥而止咳。 湿痰致咳尤多见 二陈底方巧化裁 二陈汤源出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四味组成。原书中记载主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而脾胃不和等。对此方证,吴崑《医方考·痰门》有一段精辟论述:“湿痰者,痰之源生于湿也。水饮入胃,无非湿化,脾弱不能制,停于膈间,中下二焦之气熏蒸稠粘,稀则日饮,稠则日痰,痰生于湿,故日痰湿也。是方也,半夏辛热能燥湿,茯苓甘淡能渗湿,湿去是痰无由以生,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陈皮辛温能利气,甘草甘平能益脾,益脾则土足以利湿,利气则痰无能留滞,益脾治其本,利气治其标也。”湿痰之证,多由脾失健运,湿邪凝聚,气机阻滞,郁积而成,故曰脾为生痰之源。二陈汤为治湿痰之祖方,倍受历代医家之推崇,如《医方集解》言:“治痰通用二陈。”李老对此方亦情有独钟,常将二陈汤作为治疗湿痰、寒痰、痰饮、痰涎诸证之底方。凡疑难杂症有湿痰见症者,多以此方为主,随证加减化裁以应对复杂证候而每获佳效。李老认为,咳嗽一症,临床上以湿痰所致者十分常见,究其原因,正如前贤所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湿生于脾,藏于肺,痰湿犯肺,故出现咳嗽痰多之症。

二陈汤主治两类咳嗽

临床上,李老常用二陈汤加减化裁主治两类咳嗽:

1.痰饮咳嗽:症见咳嗽有痰,痰稀而多,胸腹胀满,呕吐,恶心,头眩,心悸等。

2.风寒咳嗽:无表证而痰多之证。

加减应用法则:

1.加杏仁、白芥子,名六安煎。治外感风寒咳嗽无表证之轻证。

2.面目浮肿者,加桑皮6~9克,葶苈子1.5~3克。

3.寒甚者,加细辛,或六安煎去白芥子,加五味子、干姜。

4.久嗽不愈,脉不数、不虚,寸脉浮大而滑者,乃风痰不解,多服辛凉所致,加麻黄、杏仁、前胡、苏子、桔梗。

5.子嗽而属于痰饮者,加白术以补脾安胎。

6.肺气不利者,加杏仁、苏子、桑皮。

7.咳逆倚息不得卧者,为水饮冲肺,肺不得下降所致,宜加葶苈子、大枣。

8.火甚者,加瓜蒌霜、黄芩、黄连;火轻者,加寸冬、知母。

9.风寒较重者,加柴胡、荆芥、防风。

10.兼血虚、血瘀者,加当归、白芍、丹皮、杏仁。

11.风痰甚者,加南星、白附子、皂角刺、竹沥。

12.寒痰甚者,加重半夏、姜汁。

13.火痰甚者,加石膏、青黛。

14.湿痰甚者,加苍术、白术。

15. 燥痰甚者,加瓜蒌、杏仁。

16.食痰甚者,加焦三仙。

17.老痰、顽痰者,加枳实、海浮石、芒硝。

18.气痰者,加香附、枳壳。

19.胁痰及皮里膜外之痰者,加白芥子。

20.四肢痰者,加竹沥。

止嗽散化裁治百咳

止嗽散为《医学心悟》方,由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陈皮、甘草七味组成。李老认为,本方为治咳之祖方,具有止嗽化痰、解表宣肺、利气和中之功效,临床多以其加减化裁,广泛运用于五脏六腑咳及外感咳嗽之轻证(表证不显著之咳嗽)者。其中咳嗽兼咳血者,加蒲黄、藕节;兼口苦咽于者,加黄芩、寸冬;兼痰者,加川贝母、茯苓;兼气逆者,加杏仁、枳壳;兼血虚者,加生地、当归;风寒咳嗽初起,加防风、苏叶、生姜以疏散之;暑气伤肺,口渴,心烦,溺赤者,加黄连、黄芩、花粉以清其暑热;湿气生痰,痰涎稠粘者,加半夏、茯苓、桑皮、生姜、大枣以祛其湿;燥气焚金,干咳无痰者,加瓜蒌、知母、贝母、柏子仁以润其燥;肺咳,因风寒而咳血者,加紫苏、赤芍、丹参;心咳,咳而喉中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者,倍桔梗,加牛子;脾咳,咳而右胁隐痛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加剧者,加葛根、秦艽、郁金;肝咳,咳而两胁痛,不能自转侧者,加柴胡、枳壳、赤芍;肾咳,咳而腰背困,甚则咳涎者,加附子;胆咳,咳而呕苦水者,加黄芩、半夏、生姜;小肠咳,咳而矢气者,加白芍;胃咳,咳而呕,呕甚长虫出者,去甘草,加乌梅、川椒、干姜,有热者佐黄连;大肠咳,咳而遗屎者,加白术、赤石脂;膀胱咳,咳而遗尿者,加茯苓、半夏;三焦咳,咳久不止,腹满不食,多涕唾,面目浮肿.气逆者.合异功散:七情气结,郁火上冲者.加香附、贝母、柴胡、黑山栀;肾阴虚,水不制火,身烦热,脉细数者,早用地黄丸,午用本方去荆芥,加知母、贝母以开火郁;客邪留于肺经,变生虚热者,本方去荆芥,佐以团鱼丸;病热深久,变为虚劳,或尸虫入肺,喉痒而咳者,去荆芥,佐以月华丸;内伤饮食,口干痞闷,五更咳甚者,加连翘、山楂、麦芽、莱菔子以消食化滞。

温病

温热之邪初犯肺卫

虽用辛凉 夹配温散

温热之邪,初入肺卫,治以银翘散时,不可因初起病轻而忽略兼夹。必须详审病情,随症适当加减,方能见效。如初起恶寒,可将芦根易葱白,或将芥穗适当增量,再辅以防风,酌情采用。如无恶寒,芥穗即可不用。咳者,牛蒡子、桔梗适当增量。热甚者,又当辨其性质,如燥热甚加石膏、知母;湿热有火则加黄芩之类。温病初起,治宜清凉辛散,最易忽略兼夹恶寒,须要配以温散的一面。只有细察之,并随症加减,庶几面面周到,用药必然有效,否则虽不致一下坏事,但亦能迁延病机,损耗津液,成为以后变证的因素。这是需要引起高度注意的。

温病重在辨舌

温病化燥伤阴最速,表现在舌的方面最为显著,通过舌诊可以辨别受邪的浅深,疾病的轻重,津液的存亡,所以李老在诊治温病时非常注重辨舌。他认为舌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舌苔、舌质及舌的感觉等方面,而且辨舌应该结合患者的兼见症状,综合分析辨证,进而提出治法及方剂。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