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般若与人生

二、依般若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般若的人生观,也包括人生的价值观,要把般若作为人生价值的标准。

一般的人生只顾眼前、不顾未来,因为他的内心被六尘境界所染污,心不能主宰,就做了物质的奴隶。就一般世人说,是什么人生?是沉迷的人生、是懵懂的人生、是堕落的人生。

这一点我们佛教徒不予效法。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的人生是建立在般若智慧的基础上的。就我们的宇宙观来讲,是认识到了诸法性空,万法没一个常恒不变的实体;就我们的人生观来讲,了解了一切现象界(诸法)因缘而生、因缘而灭。

由因缘法,一是可知道万法变化不实,二是可以明白因果道理而止恶行善,三是可明白生命与生命、生命与自然环境、法与法之间的内在互相联系。这样,我们的思维时空广阔了,我们依因缘生法就晓得,无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生物之间,还是人与宇宙之间,这一切的一切息息相通。有了这个观点,人与人之间就能打成一片,营造一种大和谐──人我一体、物我一体,这就是大平等、大和谐。大家想一想,我们从历史的古今流变来看,就必须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生物间、人与宇宙间的平等和谐。这样,我们的生活就安宁,世界就安定,和平就可以永远维持。

般若的人生观、宇宙观的建立与人们平时所说的不同。我们具备了这个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把自己投入到救度众生事业中去。过去有个弟子问释迦牟尼佛,“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枯呢?”佛就告诉他,“要把这滴水投入到大海中去,与大海水相融合,就永不干枯。”这是一个很好的譬喻。

我们学大乘、学般若,就是要以大悲大愿,把我们这个生命投入到整个众生界中去,与每个众生息息关联、打成一片。这就是菩萨事业、成佛作祖的事业。能够做到这一点,那我们的人生价值就无可比拟,在修养方面也可得到成就,自己与众生同时解脱得自在。那么在人间效用呢,就是安定和平。从长远来看,对后世的效用,就只有促进增上,直到菩提。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我们有了奋发的精神,就可以不断地前进,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为这中间有菩提心,菩提心里面就有般若智慧、有大悲心方便,这个精神是伟大的。有了这个精神的指引,我们就有奋起的精神,就有无我的精神,就有大无畏的精神,对于众生就只会有同情和悲悯,不会生起瞋恨,也不会引起争斗,心怀大愿,一切行持都是为了众生。这就是我们应该培养的法身慧命。

在《大智度论》里,有以下这么很好的两段。

有人问佛:众生这样刚强难调,烦恼重重,你要度他,他要恼害你,你怎样对待呢?佛就告诉他:佛菩萨的心胸是广大慈悲,佛菩萨对于众生视若儿女。一个母亲,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儿女呢?儿女在抚养阶段难免要拉屎拉尿,难免要在父母身上打闹,难道你做母亲的,就不要这个儿女了吗?会把他抛弃吗?你还是要抚养他,逐步地教育他,使他能够长大成人。

大家想一想,佛说的这个话,流露了多大的悲心呀!佛菩萨视众生若儿女,对于刚强难调的众生、暴恶的众生,我们应当按照佛陀的指示去做,不然,你就不能修方便行。当然在做的过程中,要因机施教,要像观音菩萨一样,现三十二应身而为说法。这是权巧方便。

在《大智度论》另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群商人在外面经商。有一天晚上天很黑了,路上也没有旅馆住,就住在一棵树底下,在树林中栖身,同时树林中还有白鹤群。当夜深的时候,一个商人起来点火吸烟,不谨慎引起大火,整个森林都燃起来了。在这个时候,商人们都是沉睡不醒,而旁边鹤群中的鹤王被惊醒了。当它惊醒后,已发觉大火熊熊,火光冲天。这怎么得了呢?这一群商人和自己的儿孙都要被烧死。在这种情况下,它没有其它选择,就在一个比较远的大水池,将水盛在自己翅膀上面,以此水来浇火。如此往返不计其数,但火还是熄不了。最后,鹤王因奔波疲劳,就躺在地上,它还再三挣扎着想飞去取水。这时候,感动了帝释天。帝释天也化为一只白鹤对它讲话,就问它:你为什么用这么大的努力,不忘自己的疲劳,不怕死亡,只要弄水来救火呢?它说:我没想到自己,这个时候我只想到这些商人和我的儿孙。尽管我力气小,可我还要尽力去做。它说了这话以后,帝释(我们一般讲的玉皇大帝)很感动,就马上以神力兴云作雨,把那场火熄了。

佛就告诉弟子们:我在过去生中,三大阿僧祇劫,经过了若干生死。其中鹤王救火,就是我生命中的一段事迹。

这段故事很动人的!大家想一想,在五浊恶世中,在这个人心混乱、极为动荡的时代,人心向恶的多、向善的少,我们如何对待呀?那就必须要有般若智慧,根据大悲大愿的精神、无我的精神、无畏的精神,尽我们的力量为众生奉献一切,乃至生命。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典型。过去,我在读《大智度论》的时候,每每读到这段,我就很受感动。在解放初期的大风大雨之中,这对我的志向就起了一种坚固的支撑作用。《楞严经》中的偈云,“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说到偈子,如果你们去大足宝顶朝山,就可以看到石壁上有两首偈子。是谁刻上去的呢?就是修大足宝顶的圣寿寺、做大足宝顶石刻的那个僧人,叫赵智凤。这个石壁修建成功,前后经过70年。在当时的深山老林之中,交通不方便,把米粮背上去,把各种材料背上去,那真是不容易呀!背上去以后,把庙子修起来,接着又搞石刻。你们想,在深山老林是多么麻烦,多么不简单啦!为什么他要搞石刻?就是想正法久住。在中国,有很多石窟,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还有北京房山石经,就是把大藏经刻到石头上然后再藏到山洞里面,工程很艰巨的呀!很浩大呀!为什么这些祖师要这样做?就是怕到了末法时期佛法被摧残、遭厄运,所以必须这样做。摧毁,你摧毁不到深山老林去,你摧毁不到深山的石洞里去。你们看,这些石窟都保存下来了,而且保存得很好,大足宝顶和北山石窟也保存得不错。保存下来就是正法住世,我们的佛教就住世间。这一点是祖师们的苦心,给我们把法宝留下来,也使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保存下来,这功德是很大的。

你们看,宝顶石刻有这么两首偈。

一首是:

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

终不因此苦,退失菩提心。

另一首是:

热铁轮里翻跟斗,猛火炉中打倒悬,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大足石刻之所以成功,经历了70多年,就是根据这个精神。没有这个精神,就不能创造这个伟业,我们中国就没有这样灿烂光辉的文化。尽管有些石刻不是我们出家人在管理,很多人借石刻、借佛教维持生活,有些还在毁谤佛教(他沾了佛教的光,还在毁谤佛教),但我们先不去过问他,那是根基问题。但总的来说,我们的法宝能保存下来,佛法能长住世间,原因就靠这个大无畏的精神,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这是我讲的第二小段,般若学与人生。我们学习般若后,要有个正确的人生观、宇宙观,在人生过程中,要利用这宝贵的时光,来创造无穷的价值,就像佛陀说的,把我们这一滴水投入到大海中,把我们个人生命投入到众生生命中,就可以创造价值。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