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三分傻气

第一章 欲成事者须带三分傻气
关灯
护眼
字体:
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

事出于诚,即无不成,偶败亦必有恢复之一日。

谈戒赌

寒假在迩,诸生多将回家,归则易与社会相习染。近日世风不竞,邪辟是尚,至于赌博,尤奉为时髦。故临诸生之行,吾不能无言以戒。

夫人性好胜而多贪,少年尤甚。当闲暇无事或手中阔绰,则易感赌而成癖,故由元旦至元宵,青年坏去什九,直谓之赌博养成期可也。迨习惯既成,夜以继日,废寝忘餐而不肯舍。于是减食也,妨睡也,阻身体发育也,以至丧德败名,废业倾家,诸恶果随之以生。此后,居官则贪婪而枉法,就事则济私而忘公。其害如此,而一般人士犹沉迷其间,视为高雅,岂以其百害尚有一利乎?能增知识乎?能充精神乎?能致富兴家乎?抑以舍之而不能优游以乐于斯世乎?吾知其谬也。

我校期造完人,想诸生亦能恪守校规,不至有上述恶习。然一旦离校归家,则吾恐随流扬波,或竟为社会所移易。诸生皆为有思想之青年,曷不于归家之前立志戒赌。于己则谨慎以防,于亲友则善言以劝,庶几正己、正人,不负汝辈之青年,不污我校之名誉。虽然人性好动,少年时尤不喜静,故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之言,尝为癖赌者所借口,是以去消极须增积极,欲戒赌则须觅益事,益事不增赌癖不易革也。校中寒假乐群会,于功课、于运动、于游戏,皆已筹备有条,不徒不虚掷时光,亦可得书外兴趣。若归家诸生能仿之以行,或散步谈心,或学新温故,则心旷神怡,乐而忘倦,无暇为赌魔所惑矣!果尔,则假后归来,虽未仅学课而所获之益,当有优于课堂者矣!

勿畏难,勿自轻,须知欲作一分事须受一分苦,诸生非欲勉为新世界之主人翁乎?所谓主人翁者,须忧社会之忧,急社会之急,而非若奴隶辈之惛惛懵懵可得而放弃责任也。欲不放弃责任则自戒赌始。

1916年 2月 23日

欲成事者须带三分傻气

我校运动会今已毕矣。余今日即借此题讲演,因此事近且亲切,当较讲数千年前之经传为有意味也。

德智体三育之中,我中国人所最缺者为体育。欧美之道德多高尚,公德与私德并重。我国人素重私德而于公德则多疏忽,近则于公德亦渐知讲求矣。欧美人之知识发达,学术皆按科学之理得来。我国人固望尘莫及,然其学术发达之年代尚不为久,我国人竭力追之,犹可及也。至体魄,则勿论欧美,与日本人较,已相差远矣!

去岁,袁观澜先生观天津联合运动会,甚以为善。在教育部中竭力提倡课外运动,良以中国人之身体软弱以读书人为甚,往昔之宽袍大袖者皆读书人也。今日学校生徒,若非提倡运动,其软弱亦犹昔耳。

我校运动会取普及主义,近两年来改计分法,上场人甚多,而成绩亦美。今年有数门之成绩尚较去岁华北运动会为优者,可见竞争之效也。

此次运动会,有新学生数人进步甚速,而旧学生反有失败者,此因其自满与不自满之故耳。凡人作事切忌自满,自满者,作事不成功之兆也。汝等不可自满,生存一日,即应求一日之进步。

竞争时,或因好胜之心过大,而不免有不正当之举动,此最宜切戒者也。即使用不正当之法,幸能胜人,而于道德已有碍矣。大凡有真才能者,必不肯用不正当之法以求胜人,如郭毓彬赛跑,纯恃其双足之力致胜。唐人咏虢国夫人诗云:“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貌美者,不借修饰也,某女校禁止学生修饰,某生不从,修饰甚力,问之则曰:“吾貌陋,非修饰不足以掩丑也。”然不自知愈修饰愈见其丑也。运动者而求以不正当之法胜人,必其自无才能,亦彼女生之类也。

有几班跃高,好择竿之弯者而用之,曰以前某班即如此也。噫!是何言欤?在校见他人用弯竿,己遂效之,而不问用弯竿之正当否也,则他日出学校入社会人皆用弯竿,尚能望其独用直竿也乎?曰人用弯竿,而我用直竿我岂非傻哉!曰:然。欲成事者,须带有三分傻气。人惟有所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不问事之当否,而人为亦为,滔滔者皆是也。汝等若亦知此得处之道,则可出校入今之社会矣。见他人用弯竿,而己遂效之,此种事所谓引诱也,当力绝之。且夫用弯竿之易于多得分数,不难明也。虽小儿亦皆知之,汝用弯竿,人岂遂谓汝智乎!亦缺三分傻气已耳。

1919年,张伯苓(左)与芮恩施(reinsch)合影。

凡欺人者,即幸能欺其所欺之人,亦必失信于其旁观者,自损名誉,难逃人眼。若二人合谋欺一人者,其后必自相争,虽一时巧弄谲诈,使人莫我知,终亦未有不声闻于外者。林肯有云:“虚诈可欺少数人而不能欺全世界;可欺人于一时,而不能欺人于永久。”其言信然。虚诈之事,一旦发露,人将群起而攻之,可不惧哉!人思至此而犹不急退自返者,是在知识为不足,在道德为软弱也。

人人具好争心。教育家善导之,使趋于正,则所争无往而非善也。苟一不慎,而稍事放任,则所争易出规矩之外。本校开运动会时,各班皆力争第一,宜也。然二十余班,不能皆得第一,终必有失败者。失败之后,尤须加意练习,毋得因是沮丧也。西人有言:为赢易,为输难。输非难也,输而能不自馁,不尤人斯难耳。凡成事者,中途必受折磨,须胜过此种阻力,不因失败而灰心,而后始有成功之一日。此种精神,为中国少年人所最要者,汝等共勉之。

1916年 5月 10日

南开的训练方针

近日时局不靖,国人因相习已久,未尝稍生恐惧,致妨事业之进行,此亦可谓民识之一进步。此次变乱之范围,果将如何扩大,此际尚不敢定。然无论如何,其均不足以解决中国之根本问题,则是吾人所敢断言者。江浙诸省及北京方面之教育界所受影响颇巨,言之可痛。再北京之私立大学,近日数目顿增,夷考是实,则大多数乃专为欲分润各国将退还我国之庚子赔款。但吾人从一方面观之,此种现象之存在,固由于各省中等教育之不良,或由于政府办理大学教育之不善,或范围过小;然深一步观之,则可知皆由于国内政治之不良,不然,则此种反常之事实万不能发现也。美国因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余额,已派专员孟禄博士来华。孟禄氏之预定,本拟速将管理此款之中美委员会举定,其中美国五人,中国九人。但现仍未能将人妥实举出(记者按:十八日《晨报》载此委员会人名单,读者可参见之),此种迟延不决之习惯,真为中国人之病根矣。

国内武人颇有主张,以各国退还庚款筑路,然后再以路政收入充教育基金者,其言未尝不能成理。然按之国内已成各铁路营业并不赔累,其赢余果归于何处?彼等又有谓筑路可以助国内统一者,然按之实际,京奉路固早已通车,何近仍与政府俨然成对乎?总之,年来武人盛倡武力统一,至于今日之情势,几非用武力不可解决亦可悲矣。

值此等混乱之际,本校尚能安稳开课,实属大幸;然因之乃发生一最重要之问题,即解决中国之时局果需要何种人才是也。盖吾人于此际既不能决然助何方,则必须养成将来解决国事之人才,其事甚明。然训练之方法何为?中国最需要之人才系建设者乎,抑破坏者乎?以吾现在中国现状一部分需破坏,一部分需建设。于是本校训练之方针,乃专注意此两种人才所必具之基本性质,约言之可得三种:其一曰,志大而正;其二曰,具胜困难与试绣之毅力;其三,为永远进取之精神。此外尚有一种特质,曰创造的精神,其重要尤巨。然此种特质只能于少数特才者见之,殊不能如其三者之希望于每人也。日后得暇当一详论之。

1924年 9月 11日

奋斗即是生活的方法

近几个月以来,我对于公众聚会,可以辞脱的总辞脱。因为我连月来都在解决零星片段的问题,心思也就不能联络一贯,说出话来恐怕也没甚意义,所以我不愿参加聚会演说。但有几次不能辞脱,不可不去说几句话的。如同在津的出校同学上次在国民饭店春宴,到的人数很多,主席马千里先生要我演讲,我就用了十分钟的工夫,谈了一会话;春假的时候,北京的南开同学会在京会宴,主席也叫我做了十五分钟的谈话。这两次的谈话,意旨都是一样的,不过字句间有不同。这两次谈话时间都很短,不能畅所欲言。我本想用几天的工夫,将那番谈话的意旨演绎出来,和你们谈谈;但这几天我仍然在解决着片段的问题,直到今天早晨,才抽暇想了一想,现在就和你们说。我谈话意旨的大概是奋斗即是快乐,或者说奋斗即是生活的方法。当时在座的出校同学,都是已经脱离学校,在社会上寻生活的。他们既然在各界任事,顺逆也有不同,但是,假若一遇到逆意困难的事就精神颓丧,不高兴,那么,做事的能力也就一天一天减少,生活还有什么趣味。所以我对他们说:“处世要有奋斗精神,要抱乐观态度。失败了,再继续着奋斗。我们并不是决一死战,一次失败,就永远失败了,没有进取的机会。我们应当仍然向前干去,努力,奋斗。即使偶尔侥幸胜了,也不要以此自骄自满,仍然本着奋斗的精神,向前途努力。但是还有一样很紧要的,就是抱乐观态度,不要对于生活和环境发生厌倦。比如你家庭中天天见面的陈设,年年如此,丝毫不改,久后就怕生厌了;那么你何不将陈设的地位改换一下,或者加些油漆,不也就焕然一新了么?讲个笑话吧,诸位结婚都已多年了,假如对于诸位的夫人感着太熟悉、太平凡了,那么,何不给她做件新的衣服穿穿,不也就换了个样儿么?人的生活能够永新,他的精神也就永新,而他对于奋斗,也就自然感着兴趣了。”

我这番话,你们也许不懂,这因为你们还年轻,还没有经验。在京的出校同学,大多都是四十岁内外了,他们踏进社会已有十几二十年,并且现在都有职业,也经过些艰难困苦,我看他们都能了解我的意旨。他们在校的时候,我也曾和你们现在谈话一样和他们谈话,这次不过是在他们在人生的旅程的中途,我再提醒他们一句罢了。你们将来也是要走向人生的大道上去的,那么我何不现在就告诉你们,保持着你们的生活,使它永新;保持着你们的精神,使它永新;本着这个永新的精神,来应付这人生一切的问题呢?

我总以为,世界上的一切是人创造的。我们的生活是创造的生活。我们应该本着奋斗的精神,创造一切,解决一切。能够如此,你才能对于生活发生兴味。否则虽然你年龄幼稚,而你的精神却已衰老了。我们更不应该对于现在感着满足,因为我们生活的目的是奋斗,不是成功;是长进,不是满足。我们能说,我们只要长进到某一地位,奋斗到某一步骤就行吗?我小时候曾见一富家子弟,那时他已二十多岁了,染了吸鸦片的嗜好,每天睡到下午五时才起身,冬天披了重裘还嫌冷。这种生活岂不是受罪吗?哪来的快乐?我那时批评他是没福享受。现在看来,原是他自己不能奋斗。而考察他不能奋斗的原因,却是他家富有,他对于当时的生活已感着满足,不想再上进。如此看来,多财的确是消磨青年人志气的大原因。青年志气一消磨,对于生活觉不出兴趣,事事都觉着呆板、单调,对于年年的花发、旦夕的风雨,都怀着厌倦,那生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倒不如自杀了。其实,生活是那么无意义吗?是那么困难而枯燥吗?那却不然,只是他自己没有志气,精神颓丧罢了。

那么,怎么可以使我们感着生活的兴趣呢?唯一的答案,就是奋斗!我们须放大眼光,勿对于一己的利害患得患失。我们应做有益于群众的事业。侥幸胜了,不足为喜,因为我们的目的只在一辈子的奋斗,而不在一时的胜利。假如败了,也不要失望,因为失望能使你精神颓丧,减少你奋进的勇气。有人批评我是苦命的牛,要拖一辈子的车。不错,让我拖一辈子的车,这就是我的希望,这就是我生活的目的。

近百年来,科学发达,知道人类是逐渐演进的。那么,我们的生活,当然要永远向前进步。我们应该认定:不断地长进,是我们生活的目的;永远地奋斗,是我们生活的方法。我们绝对不能故步自封,安于现状。我们须本着奋斗的精神,采取乐观的态度,从事于我们的创造的生活。

1925年 5月 4日

〈补录〉原编者按:上期(《南开周刊》一二一期)特载栏刊登《奋斗即是生活的方法》一稿,据校长与记者个人谈话云,除该稿所记各节外,尚有余意未申者,特为补录如下:

人类生活永新,则对于奋斗不致厌倦。惟更新生活之方法,亦须出以慎重。其能处之既久而增加吾人之奋斗能力与勇气者,斯为有益的、良善的变换。若处之久而反将吾人奋斗之力与勇气消磨减少,则又何贵有此一变换哉?故当吾人更新生活之际,其最需注意之前提,即吾人所谓之新的生活,是否能增加吾人奋斗之能力与勇气。换言之,亦即是否能有益于吾人也。

1925年 5月 11日

学行合一

上期周刊登了陶知行先生为本校教职员演讲的一篇稿子,题目是《教学合一》,大家想都看过了。陶先生的意思,说教学应当合一。他的理由是: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在教学生学;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三、先生不只是教学生学,并且同时自己也要学。我对于他第一个理由,还有些意见,陈先生已约略地写了几句登在周刊上。现在,用这几十分钟,我再和大家讲讲。

我的意思,以为以前的“教书”“教学生”,固然是不对;但是“教学生学”就能说是已经尽了教之能事了吗?这个,据我看,还是不够,应该再进一步,教学生行。中国古代的教育的特点,教学生行也可算是一个。我现在可以举几个例,来证明孔子的“教学生行”。

《论语·学而》章有几句话: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里所谓的“孝”“弟”“谨”“信”“爱众”“亲仁”,不都是关于“行”的方面的吗?你看他底下接一句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对于“行”,是何等的重视!反观现在的知识阶级里的人,多半是学有余力,则以求行;只顾求学求文,反把“行”一方面视为次要,甚且毫不注意。这是什么道理呢?难道说古人须讲“行”,而今人可以不顾吗?

再看《中庸》上的一段话: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几句话将我们求学的步骤指点得清清楚楚。我们要博学,但是仅仅听受得很多,而不加以讨虑,他人怎样说,我们怎样听,没有丝毫怀疑、思索和辨明的功夫,那又有什么益处?所以那“审问”“慎思”“明辨”三步是必需的了。这几步功夫都有了之后,可以说声“知道了”就算完事吗?仅仅“知道了”有多大好处?所以“明辨之”之后,接着就是“笃行之”。着重还是在一个“行”字。

左上图为木斋图书馆正面,左下图为木斋图书馆落成典礼,右图为木斋图书馆纪念亭。1923年,南开大学虽然迁往八里台新址,但资金短缺,尚无条件修建像样的图书馆,而学生与日俱增,设在思源堂内的图书馆远不能满足师生阅读需要。1927年卢靖从老友严修处得知此情,慨然允诺捐出十万元,为南开建造图书馆。为纪念卢靖嘉惠学子的盛举,新建馆舍命名为“木斋图书馆”。1929年南开大学特地立碑建亭以示纪念。

再举一个例来说吧,《论语·雍也》篇说: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哀公问的是谁好学,孔子答了颜回好学,似乎就可接说“不幸短命死矣”。可是他却插入“不迁怒,不贰过”两句,这是论他的“行”的。由此可见孔子心目中的好学,乃学行并重,而不是死捧书本的。

有些人以为“教学生行”很困难,在现在这个时代,无从着手。譬如你教代数,教他行x呢?还是行y呢?并且,现在学科这么繁多,顾功课还来不及呢。诚然,现在的社会,比从前的复杂得多。一个人的知识,也应当比前人的多,才能处在社会里头。所以“知”的方面的科学等等,应当多多教授。但是,仅仅得了许多的知识就能满足了吗?“学”的一方面即使十全十备,而“行”的一方面丝毫不注意,这样能算是个完人吗?这当然不对。所以,我以为最低限度,即使“行”不比“学”更重要,也应当“学”“行”并重,不可偏废。

学行并重,我们知道是应该的了。但是,怎么“行”呢?是否教工程学的除了课本上的知识而外,还教学生实地练习就叫做“行”?这个,并不是我所谓的“行”,也不是古人所谓的“行”。我所谓的“行”,是行为道德。提起道德,我又有些意见。近来一般人以为人类是动物的一种,他能够生存,他当然不免有欲望;可是一人能力有限,要合多少人,才能使生活的欲望满足;在这共同的努力的关系上,发生出公共的道德信条。这种说法,是从利害上着眼的,而不是从是非上着眼的。现在的人,可以说他们是智者,因为“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他们都是从利害方面去观察的。这个,固然也是一时的潮流所趋,不易避免。但是我们既然觉出他的错误,就应该力自拯拔。像《论语》里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那么自己监督着自己。对于学的一方面,也同样的重视努力,使学行两方,平均发展。世界上的人全能如此,那么,现在的那些奇形怪状的事情,早就不致发现,而我们的生活也早就安宁而美满了。

时间匆促,不能多说。现在,让我把我的意思总结起来说吧:现在社会上的变迁很大,而多流于偏废,只重物质,不重道德。尽管“学富五车”,而行为可以私毫不顾。这种错误,我们既已觉察出来,就应极力矫正,学行并重,才可免畸形发展的弊病。所以,现在的教育者,不但是不能以“教书”“教学生”为满足,即使他能“教学生学”,还没有尽他的教之能事。他应该更进一步,“教学生行”。“行”些什么?简言之,就是行做人之道。这样,才能算是好的教育。

1925年 12月 17日

要务实,不要空谈

今天开会为本校二十五周年纪念会,在今天不得不想起本校成立时第一次开会的情形。那时在本校创办人严先生家内,教员、学生、校役一共不到百人。现在教职员学生合计起来有二千五百多人,可证二十五年来的进步。但进步是世界的潮流,不只我们进步,世界各国全是进步。如日本的庆应、早稻田等著名的大学,二十六年前我曾经参观过,去年赴美,路经日本,再去参观,较前进步很多。美国哈佛、耶鲁等大学,从前我亦参观过,现在再看,进步很大。就如英国是守旧的国家,学校如牛津等亦是守旧的学校,但亦有许多进步。世界进步,学校亦随着进步;学校进步,世界亦随着进步。单就中国而论,虽连年战争,许多学校也是进步,固不独南开如此。再说创办人严范孙先生,是中国一个有学问的人。但是他所以能为人佩服,是因为他能够务实。他念书是把书念在身上,不是念在嘴上或手上的。我们学校能从他的家里建起,就是能务实。世界所以能进步,亦是因为能务实。所谓科学方法者,亦就是能务实,不尚空谈的。学校离开他的家里以后,进步依然如旧,是因为借着严先生的精神,所以才有今日。此外,还有应该感谢的是社会。社会上帮我们忙的人很多,或以人力,或以财力,无不竭力帮助,使南开继续发展。但是我们所以有今日,其他的原因还是很多,一样一样地来说,亦说不完。不过担任职务学科的诸位先生,时时想法使学校进步,及全体学生之爱护学校,亦是学校进步的主要原因。

上图为 1908年南开中学堂学生 200人合影,下图为 1918年南开学校学生千人合影。仅 1912年到 1919年间,南开的入学人数平均每年增长率就高达26%。

现在学风很不好。学校时有风潮发生,独南开没有,并不是没有,就近来大学、中学的两次风潮,全是学生自己引起,而自己察觉出自己的错误,能够立刻自己求补救的,这就是有自觉自治的精神。总之我们所以进步而至今日的,全由以上这几点。最近出去九个月回来,不误这个会期,所以今天很高兴。不过有一件事最难过的,就是严老先生的故去。不过死是人人免不掉的,他七十岁死,不算是夭亡,希望大家继续他的精神去做,以谋下个二十五年的进步。

1929年 10月 17日

从小处作起,脚踏实地去造新生活

近几年来国人对于“运动”这个名词每发生疑虑,甚或觉得讨厌。再为所谓“运动”者,只贴标语、喊口号、闹打倒,都是些只知责人不知责己的不收实效举动。新生活运动或许是受了外侮刺激的影响,却不是这样,从找自己缺点上下工夫,来引咨自责,勉励本身。正如古人说:“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射箭不能中,不要怪罪靶子放的地方不正,应该反躬自问射箭人身体站的姿势是否适宜。这种自己改良本身的缺点,才是真觉悟。这种觉悟,可以说是新生活运动最有价值的意义。

想到自己的短处,以前虚矫之气便立刻减少。不禁生下列两种心理:第一是“耻”。耻我之不如人。试看日本人除去压迫中国使我们愤恨外,哪一样不让我们佩服。何以人家能作,我们中国人不能作?

第二是“惧”。惧我之不能生存。在这二十世纪世界中,人家欧美各国那样强盛,为生存问题还千方百计昼夜苦干,我国这种情形又怎能苟延残喘?

不过“耻”“惧”之下,我们不能自馁,必须发愤努力去作。因为新生活在个人方面是改习惯;团体方面是易风俗。照心理学说,改坏习惯不是一件容易事,应该多用改正工夫,须较养成习惯时加一倍力量,常常的作,屡屡的作,方可成功。所幸“耻”“惧”两种心理是很好的动力,我们明白此中真义,个人改习惯,团体换风俗,并非难事,正如孙中山先生说的“知难行易”。

新生活的实作,是从小处作起,大家不要轻看小事,积小可以成大。刘先生对阿斗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正可以作一个很好的注释。这次本会所开的十个信条,七个戒条都很简单,大家若是彻底地而且持久地作,将来的成功,定可预卜。有人说这些信条、戒条已经有许多人逐条行过,然而新生活运动是民族的,一二人或少数人,独善其身没有用,必得大家一齐来作。今天在座诸位都是各界领袖,正好由诸位以身作则,来领导这个运动。古人说:“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

在新生活运动中大家万不可自暴自弃,以为我们造新生活是不可能。最近有友人自南昌来说,那里大街小巷全都整齐洁净,路上行人极有秩序。由是可见新生活不是不可能。

最后我盼望河北省方面的新生活运动,最好由政界担负监督责任,学界担负讲演责任,报界担负宣传责任,大家深切了解我们的“耻”和“惧”,从小处作起,一步一步彻底地、持久地、脚踏实地地去造新生活!

1934年 5月 5日

认识环境,努力干去

开学那几天,因为学校的事到南京去,所以没得和大家谈话。今天借这个机会,和新旧学生稍微谈谈现在的情形,看看本学期咱们应当怎样做法。

这一次始业式是许多次始业式的一次,可是环境有了许多的变化。我们先要认识环境,再说怎么样应付环境。不能应付环境,要被淘汰。教育是帮助人应付环境的。既然要认识环境,今天就把个人所认识的所感想的说一说。最近几年,特别是最近几个月,有个很不安全的感觉。我们自以为是一个国,而这个国可是没有门,没有墙,这怎么好!以前我们住在什么环境里呢?以前的环境,四面的墙一齐倒,彼此互相支持住,没有倒下,我们就在这个环境下住了多少年,觉得很安全。大家在底下还要乱打乱闹,你看该死不该死!现在几面墙都塌了,有一面墙要整个地倒下去,自己又没有柱子支着,让它倒又受不了。早也不知干什么去了,抬头睁眼一看,各方面的势力都跑了,只有一个大势力来啦,如“冰山之释”,这是多么不安全!中国人真有这不安全感觉了吗?不完全都有。我希望我们南开的人,都有这个感觉。以前的事,不能说,也不必说了,在墙下胡闹的机会,再没有啦。以前的事情,人人都应该负责,我也是应该负责的。

有这不安全的感觉,应该怎么样呢?第一,不要像从前说孩子话,什么痛快说什么。回想前几年,小孩子气到万分。学生固然如此,甚至执政者也这样。现在这种举动万万不要有。快快想法子盖墙、盖门(要是懂得这个话,就是国防)。院子太大,不能都盖,哪怕盖一个角呢,也比不盖好。记住啦,在这个不安全的情形之下,第一,不要随便说话,第二,快快盖自己的墙,挡住那猛扑而来的势力。墙倒下来,大家一同都要死的。以前闹私的感情,闹意见,现在不要这样了。

这几个月以来,我的第二个感想就是以前做的事情,满不彻底。我觉得我自己做的事情,也不彻底。这并不是谦虚。我盼望南开的人,此刻都大彻大悟,万不要因为小小的成功和进步而得意。我常想我们提倡体育,已有三十多年,体育比以前进步得多了。以前,长指甲,走路都走不稳。以前跳高跳四尺多就了不得啦,现在差不多到了六尺了。跑啦,篮球啦,都比以前进步多了。我们在国里觉得自己的进步,到了一开远东运动会、世界运动会一比,就不成了。我们进步,人家进步得更快。你要知道,自己进步是没有用的,有一点不如人,全局输了,自己的一切进步都没用了。所以彻底还要彻底,紧还要紧。自己认为小的进步不算,非彻底不行。说是比从前好得多了,等于白说,试看看别人的进步怎么样。现在情形这么险,我们应当怎么样做。上一次我对中学说话,提出了三个要点,我现在也给你们说。

第一,中国太自私,不能合作。无论什么时候,什么事情,都可以看到自私的现象。我常坐在一旁,自己不说话,听人谈论,很少有人说到为公为国。例如做买卖吧,买卖是大家的,人人都要入股才行,人人都要提款,那岂不是坏了,岂不是糊涂么?又例如一个航海的船,全船要沉了,还有些人只管坐在舱里守着自己的财宝,看得太小太近。我们这些人不有总名称么?分开说罢,你姓这个,他姓那个,你是这省人,他是那省人,你是南开,我是北洋,但是这些人有总名儿,就是“中华民国”。总的东西要叫他存在,自己才能存在。要想叫他存在,看为他努力的人有多少。想着,真险呀,向公家添煤添油的人太少,揩油的人太多,这如何能好。

张伯苓教导学生要重视合作。他不仅在演讲中用拉绳来举例子,还亲身实验这个拉绳例子,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合则力强,分则力弱”的道理。

年长的人快死了,不要管他们,希望都在青年人身上。我在中学礼堂讲演,看着男女中学学生一千七八百人,真精神,我高兴。我今天看见你们,我也高兴。青年人要顾公,不要净顾自己,从自己起,每天想三回——我真爱国么?我自己对公家有好处吗?我自己对公家有害处吗?

你自己这样问你自己,你们都这么大的人,也用不着我给你们说什么是好处,什么是坏处。

中国人的自私心比各国人都大。就知道为子孙为家族,可是不知道为国。中山先生说知难行易。做着容易,就是这个“知”真难。中国人几时才知道为国,知道无私就是公?我有一个比喻,旧学生听过多次了,新学生还未听过。我到各处学校演讲,用拉绳来比划。绳子一共是六根。一个气力大的人拉一头,那五个人要向一处拉,就拉过来了;五个人分向各处拉,就拉不过来了。这样浅的理,何以不懂呢?懂,为嘛不做呢?就是太私。要下修养工夫,练习公。这次在南京给遗族学校讲演,学生都是七八岁的小孩子。我问他们:“你是哪一国人?”他们说是中国人。有没有没人的国?他们说没有。中国人多不多?他们说多。中国强不强?他们说不强。为什么不强呢?小孩子说,不能团结。小孩子都懂。我痛快极啦。可惜的不是真知,不能做。拉绳懂了,别的事还是不懂。中国的事很简单,只要懂得这个道理,就易如反掌。中国人多,又不傻,地又大,何以不好?由于不能团结,太自私。公由哪里起?由一班、一个学校起下工夫,练习为公。

中国人还有一种特性。小孩大人一样,总不愿别人好。大家在一块谈,谈到别人的坏处,大家精神百倍;说人好处,就不高兴了。好像不愿中国有好人,这就是亡国的根源。我在南京,提议组织一个会,专写匿名信。匿名信本是骂人的,我们以为一骂他,他就可以做点好事,其实,他更不做好事。所以要写捧人的匿名信,叫他今天接一封,明天接一封,日子长了,他高起兴来,尽力做好事。我常听人家说别人坏,大家都来了,再加点东西,这如何能好。我头一句话,总是想为他辩护。孟子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天下之恶皆归焉。”中国人愿意国家好,可是不愿意有好人,这都是自私,度量不大。现在,我给你们想几句话:

你是中国人吗?是。

你爱中国吗?爱。

你愿意中国好吗?愿意。

那么你就要得愿意中国人全都是好人。

不要太狭隘,彼此要往上长,不要往下长。总是批评人,那是往下长。譬如开一个运动会,有人代表南开跳高,你愿意他折坏腿吗?愿意人好,还是愿意人坏,你们可以拿这个试验自己,试验别人。现在倒霉时候,不愿别人好吗?要改,非改不成。

第二个要点,论个人聪明,中国人比日本人高。这是浮聪明。凡是有打算盘的事,中国都有小聪明。聪明是生来的好处,不是自己的,努力才是真正自己的。个人聪明,中国人高,可是团体的聪明,就不如日本了。中国人没有至诚,不恳挚。做事没至诚,不恳挚,是不成的。有的先生告诉我说,有些学生很聪明,就是不用功。我说,有这样的学生,你告诉我是谁,我把他找来,我打他。因为他暴殄天物,辜负老天的好意。(听众笑)

你看人家外国人,都那么诚诚恳恳的,中国人总是那么飘飘摇摇的,我想给中国人加上点重量,中国人要傻不唧唧地干。中国人一事无成,要傻干。中国人没有分量,一吹就跑了。我给你们每人加上三十磅,各个人都加分量,沉住了气,不要说风凉话。说嘛就是嘛,要实做。中国人不如人的,不能合作,不能诚诚恳恳地干一下子,知难而退,浅尝辄止。应当“继续努力,以求贯彻”。你不是学过力学吗?力学上一个物体,加上一个力量,力量不断地加在物体上才怎么样?才有加速度,越加越快。假如浅尝辄止,就不能有成就。中国人不能咬牙干。要诚,要皮戆肉厚,脑筋迟钝。不成功,就要死。现在要改造国家社会,非有傻干的人不行。如有人露小聪明,我不爱;假如有傻不唧唧的,我说这孩子好,结果一定好,将来能为国家做事。中国人好像个个是大少爷,穿得漂亮,说话漂亮,一遇到难处,就担不住了。也不能受冻,不能挨饿,都是大少爷、大小姐,少爷国是站不住的。你们人人都这么嘱咐自己:“别看我傻,我干,干出个样子来看。”国难到这个地步,你们都是大学生,你们要不成,这个国就没有希望了。所以要恳切、诚挚。

第三个要点,就是努力。要自个儿上弦。要拿住劲儿,不要上着上着又脱辘脱辘的松。又像打气,打着打着,噗!扁了。中国人到时候就拿不住了。长江流域的人清秀有余,而敦厚不足。我以为长江流域的学生,应该到北方来上学,十一二月北风刮得顶厉害的时候,顶着北风走。这样顶下来,才能做大事。谈到努力,我真佩服日本人。中国人为什么不行,中国人皮松肉厚。你们都要咬定牙根,紧张又紧张向前努力。

以上所说的三样,就是公、诚、努力。同学里有这样的人,你们要鼓励他,互相鼓励做这样的人。要恳切,要诚,不要净说笑话松话。“瞧这小样儿干吗,有什么用处!”南开不要这种说缺德话俏皮话的人。南开要的是傻子,不要聪明的。学厚,学傻,要钝。譬如刀吧,磨得很快的,锋刃太尖,这时候不要用。得把他那个虚尖儿磨去了,再用就行了。锋利的容易挫,傻的长,可以做事。中国人不如西洋人、日本人的,就是傻和诚不够,太轻飘。弦要自己上,自己打气。现在局面这样,不用先生们讲,你们还不懂吗?还用我说吗?你们认识了环境,努力干。

1935年 9月 17日

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