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康熙灵石县志

灵石县志卷之三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人物第六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往哲芳躅,所以耀当年而光简册者,后人楷模,于是乎在。作人物第六。

晋介之推从文公出亡十九年,公馁于曹,推割脮食之。迨返国,子犯及河,授璧以要君。公投璧于河,与之盟。推在舟中,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巳功,要巿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乃自隐渡河。既文公立,徧赏从亡者,推不言禄,禄亦不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惟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已功,不亦诬乎?夫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已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㰴使有言,以知于君。推曰:言,身之文也。身既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遂携母同隐于绵,山,其从者。怜之,悬书公门曰:有龙于飞,周徧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返于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雨露。一蛇羞之,槁死于中野。公使人求之,不可得,且举火焚山,以冀其出,竟不听,与母俱抱木焚死。文公乃环绵上之田而封之,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上人因庙。祀绵山之麓。故并州风俗,每寒食不忍举火,自始祀至今无变。宋元礼中,祷雨有应,封为洁惠候,祀乡贤。

余读左氏传,至介子从君十九年,割脮食君,迨君得国,公独皭然不言禄,奉母以隐,卒毙于烈焰中也,未尝不悲悼想见其为人。及承乏是邑,每以春秋躬祭绵山,瞻硕庙像,至低徊留之不能去云。夫以子犯之辈,躬受爵赏,岂不足炫耀闾?闰。然当时则荣,死则巳焉,其视介子无禄一时,享祀万世,何啻霄壤也。语云:志坚金石,死重泰山,𡵚子之谓乎!詻,应治。

宋师范,登进士,督岢岚军政,兼平定岳阳,有惠泽及人,军民感慕。后复督理江南。先是,江南民苦于赋役,乃奏茶为天地自然之利,请稍增其税,而民之赋役少息,既不病民,亦不病国。江南人图像祀之,祀乡贤。元乔世纲,登第后,即托疾告归,日课农桑,绝意仕进,有司累促之,不起,祀乡贤。明李威,起迹乡荐,初仕会宁尹,𫤸仁明恕,廉公有威,政理讼平,不畏强御。有宦官贪纵者,槚害地方,上疏极言其恶,翦除党与,雪焰顿息。以治最调长安。长安省会繁据,素称难理,一以诚信行之,兴利除害,吏畏民怀。天时久旱,竭诚祷祈,大雨沾足,人以为德化所感。雨邑各有去思碑。祀乡贤。

裴泰,景泰丙子举于乡。初知慱野,行政一本慈怒。岁凶,谕富民平粜,全活者众。修城濬濠,民乐趋事。升定州守,值王师西征,仓卒料理,一切咸宜。置旌善纪恶簿,严缉盗贼,弗格者,悉擒捕之,一方宁谧。时大同缺边饷,部檄令定民京仓挖运。即上议:紫荆关直抵大同,比之京师,转运甚便。请借州仓如数输运,而以未领京储,惟本年秋粮之数,免其征纳,官民雨便。当道韪其议。在博野,请祀二程。守中山,攺正韩魏公祠。其雅重文教类如此。入祠定州名宦祠,具详韩忠定公所𬤥墓志中。祀乡贤。

吴珉赋性峭直,痛父蚤亡,事母郑极尽孝思。登成化已丑进士,历吏部主事、员外郎中,公慎自持,无敢干以私者。巡抚甘肃,恩威并著,边尘不耸。转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风裁独持,𫤸岩得体,表率诸御史,得各书所言,宪纲为之丕振。自筮仕至都宪三十余年,清慎伉直,始终不渝。当时朝绅称之,有直不过吴珉之语。祀乡贤。

裴继芳,泰子,登进仕,㥅工部都水司主事,管闸临清。时宦竖势焰恣横,至临清,凌轹官吏益甚,公即盘验其私般,搜获货物,入之官,漕河肃清,官民免害。复除户部,管粮通州,门无私谒,运官夙獘,一时划蛩殆书。廉谨有声,著闻朝野。以有疾乞休致,优游林下十余年,摆脱势利,惟怡情于诗酒山水间。卒之日,囊无余赀,旧庐仅蔽风雨,人皆叩之。

王宠由恩选,学本程朱,政冋卓鲁,吮殖事亲,不侈孝名。初授大名府通判,雍和有度,讼理政平,历转广西南宁府横州知州、云南太理府同知。起复广平同知,转南阳府知府,未任,遇闯,百折不挠。祀乡贤。抚院马旌曰:著节名臣。

宋之俊登进士杓,授北直容城县知县,历礼部主事、员外郎中,事使得体,守正不呵。转登箂海防监军兵备道。刘直自持,不畏疆御,时忤势党,祈休埽林。甲申遇闯寇,骂不绝口,立毙刑下。妻乔氏指寇面詈,撞阶而死。其女忙殓母毕,亦取簪断喉,与母同归泉下。一门忠烈,未见旌表,惜哉!

王之度,丁卯举于乡,闯贼逼仕,死守不出。其母牛氏,二十五岁,孀居,训子节义,始终不渝。当闯乱兵劫之际,犹戒子曰:母辱亲负国。及国初,授陨阳府通判,告老养亲而卒。按院旌曰:母贞子烈,抚院旌曰:介节重芳。

孝义,明,李晓竭力事亲,奉奍笃至。母病危,药医不效,割臂肉煮美食之,母随愈。既父病更笃,复于右臂割肉食其父,而父久无恙。成化间,有司上其事,守巡道并本府扁其门曰孝子。

刘宪邑学生,天性朴实,孝行纯笃。父早见背,母年八十五,双目丧明。正德辛未,流寇破城,居民逃窜,宪独召母西涉汾河避难。贼歆杀母吓财,宪曰:贫生何财之有?宁杀我,勿窖我母。贼不听。宪复负母书力西奔。贼怒剌其母,宪以身捍救不支,遂俱被害。贼纵火焚在城官民庐舍,宪宅岿然独存,人皆异之。按院杜公、李公相继奏闻,赐金助葬,仍命立石旌孝,祀乡贤。

阎思义雨岁丧父,母杨氏守志,抚育成人。痛父早亡。事母极孝,母疾不离左右,汤药必亲尝。母病久不痊,乃割左股囱煎汤食之,即日顿愈。母卒,庐墓三年,寒暑无间,乡人衔服。知县稍腾汉申请旌表。张宝岁贡生,幼有至性,痛父早亡,事母节妇房氏,极书心力。家道甚贫,尝贷米邻家以供母,自奉则甘粗粝。母有疾,吁祷弗效,割股为美以献,母疾随愈。任凤翔训道兰州学正,迎母禄平养笃书孝思。后卒于官,旅榇箫然,几不能归,人痛惜之。知县李微扁其门为母贞子孝,祀乡贤。

曹自强邑廪生,事亲书孝,行已克端。丁母夏,庐墓三年,悲哀如一日。知县何锦八给扁旌之,以疾卒。

关朝臣自幼以孝闻。母疾,躬尝汤药,割左臂囱煮美,母病寻愈。父任青州府仓副使,未任物故,书扶柩行,夜倚柩泣,归家以㒥终葬,乡人稍之。

张谔县学生,与第、诏诰皆以孝友,稍事父母极书。诚敬虽小疾,必吁天,愿以身代。父廷芳左股病痈,痈医以刀剌破,血溃淋漓,命垂顷刻。兄弟轮口吮咂,父疮顿愈。后亲并以天年终。三人泣血茹素,三年如一日。嘉靖壬寅,虏入寇,兄弟相携渡汾河避难。河无舟,惟一木函。谔让诏先渡,甫毕,贼已逼近,谔遂投入。河中流,忽遇浅滩,得不死。人以为友谊所感。知县吴府上其。

王立贤天性纯谨,生事孝友闻。生母赵氏早亡,事继母董氏如生母。母病尝药。父病,梼以身代。父殁,气绝一数次。寻筑庐墓傍,随殡入庐,焚香泣血,历三年如一日。县官马景其孝谊,猪羊向祭,㰴以识荆。后以哀痛成疾,究卒于庐。知县马、推官王皆给扁旌之。知府扁其门曰西河孝子。

翟公佑省祭官,与弟公忠友爱深笃。嘉靖壬寅,土寇至,兄弟仓卒不及备,猝与寇遇,佑令弟急走,愿自当其患。忠曰:兄在,请与共死。遂俱被执。兄弟争代死,贼不听,雨杀之。有司申其事,提学廖公移檄旌之,有手足恩重,患难不离,易变不渝,天伦壮节,有禅风化等语,仍树坊于其门。

任守清、刘佩、贺九思俱居冷泉关。嘉靖庚寅盗起,居民逃窜,三人侣义,率众捍贼,力不支,被执,俱奋骂不屈而死。事定数日,妆其尸,同葵一区,颜色如生。抚按张公、赵公、兵宪王公共遣官致祭,仍树忠义士石坊于墓前,以旌其忠。刘英、正统六年,输谷一千五百石奉旨建坊旌表。蔡友福、景泰癸酉助。边谷一千石,授七品散官。张芝。嘉靖间纳银一百两,授七品散官。

闫思学尚义急公,乐施济众。万历年间,岁饥,斗米三钱,钱谷五百石赈民。奉旨建坊曰捐粟助赈。逾年,又大旱,适遇雨师至,需银三百讨雨,急取银如数奉。未妆,雨师曰:世有此人,雨将至矣。雨师不见,遂一雨三日。县官赵赠联于门曰:躼民愿出粟,一点仁心关万命;祷雨乐施金,满腔德意动九天。县官杨赞云:于惟双公,世不常生;救荒出粟。祷雨施金,声闻雨院,名彻九阍。煌煌制诰,赫赫貤封。诚哉君子,允矣贤人。祥麟瑞凤。王国之桢梁仪凤业起农桑,慷慨志义,勤俭自奉之余,即矢睦姻任恤之意。万历三十八年,邑大荒,仅留终岁之用,其余书输赈救,一时负戴其门者如趋市。周月后巳,特闻于上,旌为义官,给赐冠带。抚台魏、按台刘全扁旌曰尚义;县官马给扁曰德继三槐;学师梁扁曰惇义弹冠。

国朝

杨起麟举乡耆,天性仁孝,慷慨有大节,敦本力田,分余济困。尝读陈君辅义田记,便以范文正公自期。待从弟升秀,幼失怙恃,抚养成人,以及入庠,复割已肥田五十亩,银壹百两。又念秀侄华及茂等年髫母孀,所给银数田亩亦如秀。念族人丁徭苦累,乙未春,出金三百两,置义田取租,计足阖族丁徭之用。逾年,又出金一百,取息,为老稚贫穷无婚丧之需。择族中贤明者掌记。嗣给母族何氏户内二百两,使营息纳差,欲广母恩也。又与本甲银一百两,为应催役户长代耕之资。县中修递应官车,又出金一百两助之。至姻族中贫寡无倚者,贷婚贷丧,不可胜记。亲亲仁民,仁民爱物,麟其有焉。县官狄旌曰岩谷德叟,孟旌曰尚义功高,徐旌曰德重乡评。

王斗星,生员大纪之孙也。少事诗书,能识大义,尊信圣人之道,恶绝淫祠之非。元至元二年,乡民南塘辈会建文庙于里中,殿庑门亭,规模广大,如县学制。屡坏屡修,皆积乡村之财力而为之。历明季至今,烽火频仍,倾圯益甚,人士目击心伤,念费用之广,而委之筑舍,良可叹惜。星谓乃祖会纪工重修,不忍磨灭,便以修复为己任,捐金三百,独力重修,使庙制聿新。县宫侯旌,扁曰:义举可嘉。训导孙旌曰:功在尼山。

王与㕵举乡耆,秉性仁恕,好义乐施。康熙八年,本户轮该见年民贫,苦不能支,慨然输银壹百贰拾两为应役者代耕之资。又捐银五十两,重修后土庙一座,继祖创建之志。县官李扁其门曰:捐资尚义。

明梁祀,家业頞毁,急公奉义,遇万历三十八年邑中。大饥,仅留终岁之用,罄囊赈济,两院给赐。义官。刘强事。父极孝,父得病,家贫,剪发觅药,割股救亲。知县杨给扁旌之曰:庸行超群。牛希颜与第宗颜共列黉序,三世同居,分甘绝苦,衣食不分尔我,自幼至终,并无异言失色。知府徐旌颜之。义并旌伊子科贡之节曰:义节重芳。

李节崇,王大颜,本县乡民也,慷慨急公,素有义性。仁义驿旧例,汾西、岳阳、浮山应马,明季寝废累。及本县。崇颜二人破一已之产,除一县之害赴上台。告理。上台审实,三县贿以千金,崇颜乃自誓曰:若贿归一己,害遗一县,天地难容。遂捐命析词而三。县炤旧应马阁县受福。二人之义,末见旌。表,惜哉!

列女晋介母子之推,从文公出亡十九年,独携一女家居。文公返国,赏从亡者,禄不及推。母曰:盍久求之,以死谁怼?然偤恐推之心未乐于隐也,复谓之曰:亦使知之。若何?推曰:言,身之文也。身既隐,安用文之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至死而不复出矣。遂典推同隐于绵山。及文公焚山,典之,推并其女俱抱木焚焉。

明,李氏周士辉妻,年二十五,夫亡,无子,守志不移,纺绩自给,历四十余年,卒终始无玷。天顺间闻于朝,建坊旌表。郑氏吴海妻。海业摘,覆舟溺死,年二十有三,遗孤珉,尚未周岁。而舅姑俱老,家道伶仃,氏躬亲纺绩,奉昊舅姑,训孤儿以义方,昕夕靡倦。舅姑终,俱以祀安厝。教子珉登进士,仕至都宪。孝慈贤节,终始如一。成化六年,奉旨立坊旌表,封太安人。

曹氏张熙妻段氏尚公信妻,白氏张桓妻崔氏周瑞麟妻,俱家冷泉镇。正德辛未,流寇抢掠,皿妇俱芳年美貌,恐被污辱,相卒山峪潜避。迨中途,贼逻扏之,㰴掠去,氏等同声叫骂,誓不受辱。贼怒,尽杀之,四尸枕籍,见者哀怜,奏间立坊。旌表。抚、按、守、巡、学道诸公同遣官致祭。其文:有钟𮆏。蕙之秀操,米霜之全,虽之一生之可惜,实留万右之香名等语。

崔氏乡民崔拱女亦居冷泉镇,年十五,同遇流寇之变,父母携之同。避难于比山洞中,贼搜出㰴辱之,女不从,投崖而死。然未得表杨,识者恨之。周氏生员。吴嶶妻,都慧珉之子妇也。年十六夫亡,父母怜其幼,微言讽劝,氏以死自誓,孀居五十余年,守志不变。嘉靖间奏请旌表。房氏。张公明妻,年十九夫亡,遗孤宝甫周徽,家道伶仃,躬亲纺绩,事姑克尽其孝。既终,以礼殡葬。教子实仕至学政,至八十七岁,以疾终。知县李微给扁旌之。李氏吴浩妻。浩亡,氏二十有九,抚肓幼于,誓死不二,守志五十余年,清若坚贞如一日。享年九十卒。

耿氏房学妻。学亡,氏年终十有九,遗孤友佩甫八月,有恶侄逼使再嫁,百方凌侮,誓死不变,守志愈坚,抚于成立,任巡检,至八十三岁卒。知县李微、赵柄各给扁旌之。

房氏张朝宗妻。二十七夫亡,遗孤二,长贤方五岁,次德甫二岁,家甚贫乏,自勤纺绩,以供日月,抚育二子俱为县学生,年逾八十三岁,清苦如一日,乡人服之。

段氏田兴胜妻。二十一夫亡,生遗腹子秋若心纺绩抚育成人,孀节始终不改。八十二岁卒。

吴氏生员张诏妻。诏以孝友蚤卒,遗子中立等。氏坚持志节,躬勤纺绩,训迪诸子,各底成立。孀居三十年卒。嘉靖壬成,有司上其事,学道杨公给节孝扁旌之。梁氏吴邦妻。邦亡,氏絻十有八岁,生遗腹子,家道甚贫,父母怜其幼,㰴改嫁之,氏誓死无他。后子亦卒,而志节无少变。按院贺公、宪副冯公移文旌表。曹氏闫知臣妻。臣蚤亡,氏茹薜砥操,迄卒无玷。子春妻吴氏,复青年居孀,皓首不渝。抚子国脉,今为府学生。

溤氏年十八,适郭廷相之子一岁,夫亡,氏即矢死无他。受财强逼改嫁,氏闻知,潜至夫冢,缢死树上。

田氏闫伸妻。年十七夫亡,遗孤国祚甫四月。氏孀居砥节,事姑克孝,抚子甫十九而卒,仍抚遗腹孙还醇。成立,历五十余年,毫无瑕议。都院白公给银扁。旌表。

王氏赵廷用妻。夫亡,氏十有九岁,生遗腹子凤桐,抚育成立,苦节六十三年。万历丁丑卒。

吴氏王伸妻。年二十五,孀居,孝母训子,早入黉宫。按院徐公锡扁旌之。

李氏刘周南妻。夫亡,孀居四十年,无议。按院涂公旌之。

武氏燕游春妻。年二十夫亡,甘贫守志,抚子孝姑,蒙按院锡扁旌之。

梁氏廪生王纯政妻。夫亡,甘贫守志,历三十年,纤毫无玷。

赵氏王希舜妻。夫亡,氏甫二十一龄,能甘贫苦,书孝姑舅,终无变志。以上二氏,知县表应春旌之。

曹氏张种妻。年二十五夫亡。氏痛稿砧之蚤逝,矢节操之终持,纺绩育孤,伶仃吊影,历五十余年,毫无玷议。知县路一麟给扁旌之。

任氏杨春先妻。青年守节,誓死不渝,躬纺织而萱闼。承欢,忍饥饿,而空闺吊影,巳历五十余年,秋毫无议。抚子大壮,今为县学生。按院康、乔两公给扁旌之。

王氏程士鹏妻。二十一岁孀居,立志,若守终不易,抚子立孙,腹子立孙,今七十有七岁,毫无疵。玷县官王嘉其贞节,锡扁旌之。

国朝

郭氏赵时贞之妻。二十二岁心夫亡,矢志守节,门内严。肃若公府然,七十一岁而卒。

何氏田野治之妻。一十九岁夫亡守节,誓不再醮。家贫纺绩,抚前氏之子为子,子死抚孙,始终不怠。七十三岁而卒。县官史、知府徐俱给扁旌之。

张氏李杨春之妻。三十岁夫亡,守节坚志,抚孤长如楠、次如桧,俱成名,九十岁终。知县史孟各给扁旌之。一曰贞慈,一曰懿范可风。

仕进第七

科目里选进身之梯,青衿士非此无以脱迹岩大,依光日月巳作仕进第七。

进士

宋,师守信、官至参军。师克奇、守信子。师范。克奇子见人物。

元,乔世纲、至正二十三年。明吴珉、成化巳丑科见人裴继芳、正德辛未科见人物。宋之俊、天启壬戌科,见人物。王之桢。崇祯戊辰科,初授夏津知县,历任工部主事、兵部即转露霸州兵备道,升山永监军道。

国朝

举人

明,郭彦文、洪武庚午科,肃府长史。张谦、宣德丙午科,南京都督府经历。张辉、宣德巳酉科,杭州府同知。陈凯、辉同科,高唐知州。田琎、宣德壬子科,四江津教谕。赵信、琎同科,房山教谕。张杰、正统丁卯科,东潍县知县。裴泰、景泰丙子科,见人物。吴珉泰、同科见进士。李威、天顺壬午科,见人物。吴经、成化丁酉科,彰德府通判。温淳、成化庚子科,武城知县。裴继芳、弘治壬子科,见进士。任守德、维芳同科,平凉知府。蔺文章、弘治戊午科,大名通判。周淳、弘治甲子科黄县知县。王玑、嘉靖壬午科,汉中通判。温炅、嘉靖戊子科,赵州知州。房韫玉、嘉靖丙午科,上元知县。蔺世清、万历乙酉科,未仕,卒。王志禹、万历癸卯科,山东黄县知县。宋之俊、万历巳酉科,见进士。王者佐、万历巳酉科新乐知县,锄恶严明,不避权势,及升大与有摘,阳包老之谣。王之桢、天启甲子科,见进士。王之度。天启丁卯科,见人物。

乡贡士

明,吴文质、山东佥事。张执中、应天府丞,赠府尹。吴衡、浙江参议。吴文素、质弟房山谕。任厚、张端、俱洪武年。张达宛、宛平知县。张彬、王济、温俭、燕濬、宋献、李旻、南京留守经历。王鸾、俱永乐年。王昱、洪熙年。吴基、真定知县。李源、王守道、郑种、德平县丞。祁福、高阳知县俱宣德年。王琮、凤翔知事。陈准、温州照磨。杨铎、县丞。和庆、照磨。王泰、县丞。王彰、经历。李聪、董诚、舞阳知县。王哲、邳州判官,俱景泰年。赵贤、刘纲、梁贯、大名知事。郑惠、俱天顺年。王佑、平谷县丞。赵典、西华主簿。郭珍、彭县主簿。张琮、冀州吏目。祁铎、通卫县丞。周济、王弼、宋雷、张𦈕、常熟主簿。郭茂、阜城训导,俱成化年。张瓒、衡水训导。赵实、巨鹿县丞。郭磐、延安卫经历。耿辉、南京兵马。段章、陕西都司训导。李彦、环县知县。吴璠、张汉、巨鹿训导。王崇、河州经历。裴礿、俱泓治年。李彦达、东安主竺簿。李选、汲县丞。祁文达、任丘主簿。李琏、吴祥、高邮学正。李宗、河闲县丞。杨进、段廷英、永平府训导。裴章、河南知事。梁善、张尚仁、平凉通判。任守荣、中部县丞。宋悦、永靖知县。程章、杨淮、井陉县丞。王相、固原训导。张琴、长安训导。张奎、中部教谕。王璇、温璟、宝鸡谕。闫佩、内丘谕。李宝、内丘训导。房世明、山丹卫授。王湖、郑廷芳、京山县丞。王润、米胋谕。李廷凤、安化主簿。王世显、阳武知县。张宝、见人物。张腾芳、裴元宁、继芳于童丘训。房韫金、保定府训。张廷相、西华训。雷应震、山东新城训。张公德、深泽知县。瞿翱、中部谕。张孝先、谕昃嘉请年。瞿璇、武清谕。赵应登、长安主簿。赵世友、镇卫授。房廷杰、瞿公吉、宁阳训俱隆庆年。王邦土、万历元年。王介、李余庆、白尚宝、孝义训。何登舟、郸城训。何清、山丹授。郑观、广昌谕。李廷良、广灵训。王时奋、高平训。田舜耕、嘉典主簿。张鉴、选贡景东府同知。李馨、吉州训。王大化、平乡训。闫心学、牛大行、广灵谕。房从正、炅贡。田时雨、榆次训,升永寿谕,未任,安贫乐学,不数年而卒。贪仕进、家居训子。裴永祚、阳曲教谕。赵归璧、绛州授。闫国脉、平凉府同知。张鸿猷、典平知县。王宠、拔贡,南阳知府,见人物。董心舒、拔贡末仁。裴炜、沂水县丞,祚子。何天宠广、灵谕。何献民、鄜州学正,造士有功。杨宸柱、未仕。王秉谦、临清学正。何天民、张其勋、未仕。杨大壮、临县谕。王备。

副榜贡

瞿绶、章丘县丞,天启丁卯。牛文宿。考中通判,崇祯巳卯科。

举孝廉生员

王来章。未仕归林□□□□。□□□仕进。

国朝

梁师、孟平陆谕。房毓秀、恩介休训。裴耀、新安训祚子。张行恭、应州学修造士讲学训,字土景,为山斗。后升四会知县。赵天眷、长治训。郑国翰、恩贡,华亭知县。王从谏、未仕。房建极、未仕,以子步瀛诰,封真定通判。宋日棋、祁县训。闫敷奏、未仕。张以整、候选。赵克𬯎、孝友睦族,抚侄成人。恬静好学,不事奔竞,号为谦君子者。宋日泰、未仕。李之鹿、候选。牛悦孔、候选。张大养。知县。

拔贡

房步瀛、顺治乙酉淮安同知。瞿天健、戊子金菙通判。王浣初、甲午年,郭县知县。梁肯获。候选,康熙壬子种。

例监

张俊鸿胪寺亟。裴绍芳、伏羌知县。张大明、青县知县。程谦、彰德经历。刘复元、孟津、知县。周其、休宁主簿。张九思、松江知事。陈需、岳州检校。杨忠、汝宁检校。王达、修武主簿。温洗、桃源主簿。李达、漂水主簿。王瑨泰州判。张廷周、衡州判。武纶、任和、澄城主簿。张廷辉、刘铭、富平知县。李世美、经历。王玺、丘非县丞。张世纬、深泽知县。李心仁、思渭南主簿。张佶、聊城县丞。田钊、长山主簿。张廷英、高唐吏目。吴暄、经子。张公仁、胧西县丞。张永亨、按察司检校。张仟、安州判官。张侯、长垣主簿。周廷瑞、蔺登、温泉、周良璋、宁静知县。王平真、周良玉、张福、张廷𮆏、行唐主簿。张良佐、保安经历。刘文奎、淮安经历。温希祖、永平经历。张继德、平利主簿。张东山、月州吏目。冯尚礼、鸿胪序班。张讷、张廷寿、冯尚宾、峄县丞。房梧、东昌经历韫玉之子。郑应时、冯尚文、房槚、韫玉之子。李阳春、光禄署丞崔征、禹州判官。房梓、韫玉之子。张世舆、冯仲奇、尚礼之子。李如楠、莘州判阳春长子。郑顺时。廪监。

国朝

房贤辅、房上瀛、由生员,吴大业、由生员。弓锡爵、由生员。王庆祚、由生员。房世显、由生员。房世荣、鸿胪寺序班。李如桧、由生员阳春次子瞿呈芳。梁瑞桂、闫雨秀、郑之侨、俊秀。张琯、汾阳谕。景象玉。俊秀。

棣史

明,刘汉、州同。燕伦、卫经历。杨彪、县丞。张继芳、卫知。李文昌、仓使。田世昌、仓副史。房友佩、巡检。宋子沾、巡检。江泰、巡检。绩磐、巡检。景琦、巡检。程弼、刘侃、巡检。温淮、巡检。郝通、巡检。杨森、大使。房纪网、巡检。郭儒、仓副史。燕逊、大使。蔺义、大使。程廷杰、驿丞。郭九高,大使。郭士奇,大使。李复典、巡检。杨褧财、仓副史。张公明、仓副史。师经、仓副史。李敬、周威、仓副史。翟公佑、雷伯英、大使。郑伯彦、大使。李达、大使。牛珍、曹现、张鹏、巡检。郭彦章、郭彦章、典史。郭子珊,大使。张环、苏沂、大使。张辅、刘文风、閪官。张永昌、主簿。梁进、大使。江淳、大使。雷鸣、陈佩、张朝宗、圉长。陈言、刘深、州判。杨克仁、主簿。任廷佐,大使。李沛,巡检。祁文礼、大使。王奇、巡检牛世荣、仓副史。江大海、大使。任廷瑞、大使。张思朝、刘文、登仓副史。杨友信、关洗、李学、牛子秀、大使。周秀、周尚福、知事。李选、任守德、张辉、仓副史。燕良佑、巡检。郭时达、吴爵。郑益之、巡检。闫佐、大使。崔谅、驿丞张翔、蔺贺恩、赵崇、王尚鸿、武仪、王恩、房佩、刘广、李琪、王廷辅、祁崇、郑吉、宋廷仁,驿丞。李尚聪、张大明、李永安、杨经、王公庆、典史。张朝乡、巡检。任大保、大使。张朝臣、巡检。王邦禄、大使。王公相、大使。杨友清、典史。祁继先、巡检。王景和、巡检。赵永胜、驿丞。赵时德、巡检张凤彩、大使。刘明理、大使。李景芳、大使。程海、大使。赵相、仓副使。房进忠、典史。原复𡊑、大使。赵凤翔、蔡世温、仓副使。张希宗、驿丞。贺仲仁,大使。杨时用,大使。马万,大使。景思鹅、大使。吴知性、张鹤仪、李乔、侯朝臣、李公喜、张廷麟、杨泽、王德、房朝乡、温阳春、张策、王士先、杨思德、蔺稳、温阳、张禹、大使。田种广、王友宗、巡检。王公卿、仓大使。王尧诗,仓大使。景桐、仓大使。刘时、仓大使。赵承、学大使。田思芝、舞阳典史。崔恒镇、大使。郭荣、驿丞。吴吉、忠大使。杨思德、大使。张希宗、大使。杨泽、驿丞。张惟执、李泽、大使。罗明、蔡世济、蔡栋、崔思显、杨策、刘采、蔺征、郭策、张希唐、闫国宠、吏目。赵精、经历。陈明谟、成安主簿。赵嘉会、驿丞。程三策、典史。闫国褒,巡检。李可楫、大使。陈奇諆、高陵典史。蔺复科、未仕。王轫、大使。王杨、平阳县主簿。赵于达、宜典种溪巡检。闫明忠、济宁州吏目。蔺德完、新乡典史。郑钦。宜川典史。

武科

王之栋、标下都司救兄死节。明刘鼐、锦衣卫白户。房柏、京卫千户。梁之孟。进士,平型关守备阵亡。

国朝

韩进、广东雷州府恊镇副总兵初仕开归镇游挚,知勇遇人,所向无敌,升老营所参将,复升陕西甘肃镇番参将。李生色、顺治辛丑科进士,庚子科武举。房擢瀛、武举丁酉科。景运盛。武举仝科。

国朝取士,科目尚矣,仍其岁贡,由成周里选之典也。然例监不废,何也?汉有纳粟拜爵,入赀为即唐。有纳钱得赐明经,宋有出粟赐第,颁行之令,累代相仍,清兴因之。况业本戎行,汉有人为宰辅之例,即吏趑。刀笔,明亦任方面之责。是入仕虽异途,储用则一致,允有志功名者,勿以甲琐自弃可也。右通谕仕进。

祥异第八

和气致祥,乖气致异,昔谈尚溪。然祥不忘惕,灾不弛忧,则孚格苍穹之岂摹云。作祥异第八。

隋开皇十年。文帝驾幸太原,傍汾河开道,至此获一。石有文曰大道,永吉因以为瑞,逐置县马。明成化七年六月,大水,漂没沿河村乡庐室千余区。成化十九年,大旱,历夏秋不雨,禾尽槁死,民逃徒及饿莩者甚众。弘治十四年六月,大水入城,渰没最惨。

正德六年五月,流贼杨虎等破赵城,由霍州直抵灵石。时承平日,官民惊惧,各弃城逃遁。贼大肆焚掠。满城,尽为灰烬。正德八年,黑青见于境,乘夜伤人,人皆集丁壮持器。械鸣锣,击手鼓以防之,明烛达且弥月乃巳。正德十五年,大雨,东山水至,破堤入城东垣俱。没毁。嘉靖十一年十一月夜,星落如雨。嘉靖十九年六月,蝗蝻遮天,残食禾稼殆尽。嘉靖一十一年七月朔,日食,暗如黑夜,所见星辰。初一日,贼三十七骑至县城北乡村,抢掠人畜甚众。

嘉靖二十三年,汾河水溢,东西两山无路,人行山上,城中水深数尺,西南城垣俱倾于水,沿河镇店多漂没。嘉靖三十四年亥时地震,至寅时方止,官民房屋摇塌者不可胜纪。

嘉靖四十年,岁大饥,斗米价巨银二三钱,民食树皮、草根并白土,逃移死亡者太半。

嘉靖四十一年,东山强贼杨南甫,因年荒褧众劫掠,杀死杨千户,居民大被其害,年余始平。

隆庆元年九月十五日,贼破石洲,分行兵抢掠邻境,数千骑夜至灵石县,民不为备,镇店村落,烧毁房屋数千间,杀掳男妇四千余口。

万历三年六月六日,霖雨如注,山水以暴至,破堤百余丈,径逼城东南北门,水为通流,坏官民庐舍二三百所。万历十四十五年,大饥,每银壹钱,仅籴米三升。

万历二十七年,自春徂夏不雨,劝借士民冯尚礼银二百二十六两,赈贫民□清等九百八上十六人。

万历二十八年正月,天鼓自西北鸣,流于西南,约有饭之顷。

崇祯四年五月十三日,秦寇王家印□贼众上万,自北来,摽掠乡村,烟火几绝。

崇祯六年,八大王张宪忠、老回回等贼众数十万,焚劫殆尽,庐舍成墟,民皆移居丘穴中。七年三月又至,地方搔扰,遗孽山林,继此无宁日矣。

崇祯十年,旱。十二年又旱,田园尽赤,民食树草,榆种断绝,斗米七钱,饿死载道者,不可数记,人亦相食。

崇祯十三年夏四月,天鼓鸣自西北,流于东北,星殒如雨。崇祯十四年,豺狼遍野,每日噬人二三十不止,半年乃息。

国朝

顺治四年秋七月,飞蝗蔽日,杀稼殆尽。

顺治六年秋,蝗蝻至,伤禾稼,至八月未灭,并害麦苗,绝种。绝种。

顺治六年,山贼侯和尚等据抱腹岩为乱,攻掠乡村,堡寨了丙大人果平之,次年乃息。

顺治十一年正月十四日夜,雨水一寸。致路滑人,不能行心性。

康熙二年,水头镇北东山顶上殒石官,路傍如泉涌又如鼎,沸,一年乃止。康熙十年六月初六日,绵山鸣如雷,人疑为山水至,移时已乐。以激乃巳灵。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