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康熙新昌县志

新昌县志卷第二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知县新昌县事古庐陵虚岩刘作梁纂。

城池志

邮铺、仓、养济院。

王公设险守国,则城池所系大矣。新邑故无城,有城自明令万鹏始。后之人思经营创造之艰,盛受民物之重,无事则修濬其高深,一旦有事,合众志而固守焉,斯屹然金汤哉。志城池。

城池

尝孝会稽郡志,新昌旧有土城,高一丈,厚一丈二尺,周十里,久废无考,惟迎恩、镇东、候仙、共辰、四门名存而已。窃疑东堤旧址,首起龙山,尾接北镇,其迹略如城制,意旧制所云,或指此耳。城廓未建,防守可虞。宋知县林安宅、赵时佺尝相继筑东堤以捍水患。嗣而洪水为灾,堤屡啮,漂民居,守土者各以时修筑。明弘治十八年,知县姚隆始筑洞门于祥溪庙右。至嘉靖三十一年,倭寇猖獗,民无守计,知县万鹏始相时审势,首议筑城,民多惮于力役。时尚书吕光洵适丁外艰,力主其议,于当道处赞成之。而赠尚书潘日升、参议俞则全,相与协谋,愿为诸士民倡。鹏闻之喜,遂排群议,躬督责,匝月告成,民赖之以安堵。其城长一千三百七十四丈有奇,高一丈七尺,阔二丈四尺,周围凡六里。城门四:东曰应台,西曰通会,南曰仰山,北曰济川。万历庚戌,县令李应先于东北中界开正阳门,城上为女墙,为窝铺,门上为谯楼,门外为子城,内外马路各一丈有奇。自东抵北,自北抵西,皆引溪为池,而西南则面山焉。是役也,不惟可以御外侮,抑可以固东堤,其德于新也大哉!明尚书吕光洵有碑记,以口尚书潘晟有新城。城记口邑人吕光化有记口,邑令田琯有小记,俱附十八卷。

新邑自兵燹后,五门丽谯荡然无存,守者结茅其上,知县刘作梁捐赀修建,自西门起,以次落成,而晨昏有备矣。邑人嶶宁道吕正音有记,附十八卷。

邮铺

旧志载:县治西百余步有南明驿,南五十里有天姥驿,东六十里有皇渡驿,今无存。其铺递,则县治西为市西铺,西十里为三溪铺,东十里为柘溪铺,又十里为小石佛铺,又十里为赤土铺,又十里为班竹铺,又十里为会墅铺,又十里为冷水铺,又十里为关岭铺,各为屋三楹,旁列两□□亭,缭以周垣,榜目某铺各设司兵,以急递焉。明邑令周文祥建,毛鸃、李楫重修。于今次第修建,而观成尚有俟焉。

预备仓

在县西,深一十四丈,广一十四丈五尺,官厅三间,廒屋九间。

际留仓

旧在县仪门外,知县田琯以为不便于民,合并于预备仓。旧志载仓凡五处:一在县治,一在廿三都,一在沃洲,一在十七都皇渡,一在六都梅渚,一在三十三都胡卜,以纳乡输,每仓编审六户守之。民以委输不便,火盗交浸,或累赔𬥶,故。尚书何鉴议令知县姚隆请于巡抚王化,合并于预备仓,民咸便之。万历五年,知县田琯奉督抚部院徐公檄,劝民捐田谷备赈,创义仓一间,附于预备仓,以贮租殳。时尚书吕光洵捐谷二百石,邑人陈大顺、陶文光各捐谷一百石,陈应璧、陈应阳各捐谷五十石,一峕贫乏者赖利济焉。

养济院

旧在县西文昌坊,后徙于城西一里,中为厅一间,左右为房,周围六十二丈。明知县曹天宪建造。

义塳在西郊。

城池总论,论曰:古者相土尝水,象天法地而为城,所以云卫。也。然莒子恃陋而不备,虢叔恃岩而孙守,可乎?新昔患无城,厥后城矣,而丙戌、庚寅间,犹然变生不测,则人和固先地利哉。爰有置邮,盖取古十里有委之意,而今则专于傅命,事关军国,疾驰若飞,可无以节劳欤?至于仓储,即古常平遗法,社仓之制,非青苗所得而与,必私积与公家为一体,而后可养济,以居无告,尤王政所必先者。绸缪爱养至计,是在膺民社者加之意耳。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