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重修淮南中十场志

淮南中十场志卷之四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公署纪

惟官有署,匪求遹宁。所以敷教布令,考政纠刑,盖廉隅之攸饬也。上所施为,观瞻系之矣。职弗举,则署为虚,将有顾堂阶而心赧者。敬之敬之,夙夜在公,传舍云乎哉!志公署。

盐之有署,自后汉置盐府始。三国广陵先属魏,置司盐监。隋置诸屯监。唐开元间,置扬州处,置转运院。乾元间,置江淮监院。广德初,改为淮南巡院,皆治淮南中扬州。南唐升元初,置海陵监,移盐司于海陵,自此世始。宋置东西礼利监,治通州海陵监小海场、西溪、海安二盐仓治泰州,如皋仓治本县,盐城监治楚州,海口场治涟水军,板浦、惠泽、洛要各三场治海州。元礼间,改海陵监为都转运盐司,隆兴改为措置两淮海道司,开禧改为提举淮盐司,崇宁改为江淮转运使,绍兴定为提举常平茶盐司。元更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在海陵州署东南,即唐旧官署云。台门,旧司门也。前临河十二丈。绍定元年春,郡守陈垓买地属河,而华表于桥,曰会星,曰观风。观风距中门四十六丈,中为甬路,夹植槐榕。分雨签厅东杨清楼,西爰咨馆,中夹十六楹为大厅。绍兴间,守韩沃䢖。䚕衍堂在大厅后,陈垓䢖以左思吴都赋䚕海陵之仓,红粟流衍名。皇华堂,在大厅西。垓为复廊,以通䚕衍。三槐堂在黄华堂前,范文正尝为吕文靖立于西溪。久圯,垓复置于此。简爱堂在䚕衍堂东,取范颂、张发运以简以爱名。澄清堂,在内宅东,前临大池,故名。绍兴间常平使边牧䢖。会心堂在澄清堂东,嘉定间,常平使施宿建。䢖月药堂在会心、澄清间。旧有桂生两傍,垓结屋其中,增植桂树环之。霜节堂在澄清堂西南,垓䢖。天桂堂在会心堂东。垓䢖。瀛碧堂在澄清堂南水阁下。百瞰方池,西曰卷翠堂,东曰绿净堂。宿䢖来熏堂在瀛碧堂南,旧名南堂,宝庆间,常平使戴桷䢖观。风堂在来熏堂东北。嘉太间常平使赵充夫䢖。景贤堂在来熏堂南。桷绘文靖吕公、文忠富公、文正范公、内翰王公、忠肃陈公、发运张公、安定胡先生于内。垓增绘清献赵公、运使施公,以繋州人之思。东楼在大厅东。嘉定间,常平使杨恕䢖蓬莱阁,与瀛碧堂相望,前俯清池,池内叠石为香岩。桷䢖未就,垓成之。君子亭与三槐堂相向。垓䢖星槎亭,跨水为桥,而亭其上,高甍连东楼、瀛碧、蓬莱而西,香岩亭与蓬莱相对。嘉定间,茶盐使徐正乡䢖爱山亭宿䢖于惠民仓前,距圃既远,日以荒圯,垓移置来熏之东。间津亭在简爱堂前。垓䢖舫斋,一名济川斋,在观风后。充夫䢖尘外斋在精舍傍。墨妙斋在尘外傍。柳塘精舍在观风北书籍库东。桷䢖自司迁广陵,诸胜美俱废。明嘉靖间,台门旧址岿然尚存,今则黍。离满目矣。古盐仓在海陵旧治阜通门外,大观中,兴都盐局也。真州仓、汉吴王濞䢖寄椿库、藏钱之不隶盐本六色者。上下河支盐场、在海陵治南。里旧隶盐仓,宝庆间移北浮桥。铁盘场、在招贤门外。席索局、在阜通门内盐仓之侧。铁盘厂。在泰州治西,今改预备仓。以上俱在泰州。自转运司迁广陵,今一切俱废矣。

分司署

署居大街东首,门左右有坊,左曰裕国通商,右曰诘戎保庶。中为大门三楹。门之内,东为土神祠五楹,祠后为寅宾馆三楹,关圣庙一楹,西为司禁十三楹,仪门三楹,仪门三楹。东西为角门,中为䚘道,大堂三楹。堂之两腋,书吏房各一楹,卷篷一座,东西皂隶班房各三楹,班房南更房各三楹,有营兵二十名,上宿防守钱粮。南书房五楹,公廨七楹,北书房八楹,公廨八楹。

堂后为穿堂五楹,后为宅门,三堂三楹。东书房前后六楹,其西别院,前后各三楹,火房二楹,寝堂三楹,套房一楹,东西厢房各三楹。

寝堂后为楼,上下共十楹。楼之前东厢二楹。康熙十一年,汪公兆璋新造浴池二楹,后更楼一楹。初,顺治十二年,杨公胤昌于楼后民地盖造园房十二楹,东西更楼各一楹。议将司南盐课司废基与民互易,给以印信官帖。通计融衙署基址,南北长一百七十六步,东西阔五十六步。

富安

盐课司在场西北隅,址围广二百五十一步,为楹二十五。明洪武二十五年,始创于大使史成、副使潘齐均,而嗣修葺者。嘉靖十年,梁乔建正厅,十九年,大使刘价、副使陈堂再葺,后俱圯废。察院在盐课司东。其界相连为楹共十六,南北界俱止官街,西界连盐课司,东界灶民丁时玉。岁久。圯废,仅存基址。正盐仓、明洪武间置,在下圃。天顺间,迁新彝桥,名东仓。门一楹,守舍三楹,土神祠一楹。万历十年,盐院沈委分运周公汝登甃以围垣,今尽无存,仅基址在耳。中仓、洪武间置,在司东北。门一楹,守舍三楹,土神祠一楹,后尽圯废。西仓、在便民桥南,门一楹,守舍三楹,土神祠一楹,今废。预备仓、在司东北,共十六楹。台址南北九丈余,东西五丈余,东止钱何,西止官巷,南北居民谢界。孝子坊、在西便仓,奉旨为孝子崔念建。归善堂、在东仓东,今废。海青亭在通远桥北,今废。东铺、在场东周家巷。中铺、在新彝桥北。西铺、在大圣寺前,三铺,今俱废无存。冬生院。生员崔士进捐建。计房六间,在西场板桥南。

东台

盐课、在分司南东巷。明洪司武三年,百夫长李成建正厅两翼房及两厢门房凡十有二楹。二十九年,副使刘濬增建后堂。万历二十九年,大使李泰、副使赵谏增建厨库、仓厂,先后共成三十五楹。司址围广一百三十六步。自万历四十年间,堂宇倾圯,日就丘墟,止遗故址。天启四年,大使王化举、副使温柔同建大门于其上,以寄存羊之意。天启六年,复毁于火。本朝顺治八年,邻近居民呈请分司朱公之瑞,批行大使丈量估勘,升租承佃,以备三贤祠祭祀之费。至十二年,分运杨公胤昌移借署、借司署楼后民地盖造园房,复以承佃未完隙地给偿民居。大使公廨、在盐课司西巷。由门房而前厅,而后堂,以至东西二厢,为楹共十有五。明洪武间建也。后成化九年,副使韩政增葺。嘉靖二十二年,大使吴绍曾再修。本朝顺治六年,大使韩应斗增。修万副使公廨、在盐课司东南门房,正厅、寝室两厢,共十五楹。廨址乃古仓基。天顺间,副使张能建。成化五年,副使鲍铎增修,岁久尽废。后建三贤祠于其址。嘉靖二十一年,大使吴绍曾移置副使廨于盐课司南。自副使奉裁,又复倾圯。康熙十二年,分运汪公兆璋修葺,以居镇守戎员察。在埸东南隅运盐河侧,既明真观故址也。为院凡二十有七。嘉靖乙巳,御史齐宗道创,运使。才鸠材,大使吴绍曾督工,海门崔桐为之记。见艺文。南盐仓、在场东南,周围墙垣一百一十五丈五尺。洪武间建。万历十七年,盐院沈发银,分司周公汝登甃以甎墙,为门一,后存遗址。新盐仓、北仓也,在场东北,围广九十四丈五尺。明弘治元年,大使李茂、副使赵谅建。万历间缭以甎墙,后废。赈济仓、在分司内,东西各五楹。万历初年,分司萧移建三官殿。后四十年间,分司雷公过再葺。四十七年,盐院龙公遇奇重修。本朝康熙四年,盐道朱详令复归三官殿。附记:御史李士翱奏曰:夫盐课者,边饷之命脉,灶丁者,盐课之根本。必根本既固,而后命脉不虚。设使灶丁逃亡,则盐课无所出,而国本亏矣,边饷无所供,而命脉微矣。合无令三分司官于所常居之处,随宜相度空地,查臣问过盐犯项下,动支银二百七十两,各给与本司官;九十两,各令督盖廒房。十四间,再查盐犯项下贼罚银两,于其二分之中存留一分,侯解边用,量支一分,均给各分司官,责令殷实人户,趁今秋收,买稻上仓。其各场灶户犯该从杖等罪,各该司官受理者,但审有力及稍次有力,照依近年题准赎罪收稻事例,责令赴仓上纳,不许折收银两。其廒经籍簿之法,给散赈济之方,一切事宜,容臣与运司等官公同会议,着实举行。数年之间,仓廪完足,既可招复逃移,一遇凶荒,恃其赈济,灶户得沾实惠,而国课常足矣。便仓、旧在永盛团,三灶,今废。贮引库、在分司正厅东,凡一楹,今废。申明亭、在盐课司西。明洪武初建,后移分司署东,今改场司官厅。鼓楼、在盐课司东,衢通南北。明□武间造。下立周公碑,亭有记。养济院、在西门城内,分司周公汝登建。中有厅,东西有厢,前有门,共十有四楹。隆庆庚午,灶民曹沧倡建。有负郭田五十亩,岁充院中之费。岁久倾圯,不可不亟议修也。冬生院。义灶曹一芳捐建。

安丰

盐课司在场中三贤祠西址,围广百五十四步,为楹四十有六。如创于大使李彦明、副使黄荣庄。成化间,大使寇广增建后堂。弘治间,大使王聪、副使纪安增立戒石亭。嘉靖四年,大使胡宪、副使王景重葺。孙蕃为之记。后改为察院。大使公廨在场北大街。正厅三楹,书房二楹,班房一楹,内舍楼房三楹,火房二楹,厢房四楹门楼一座。副使公廨、紧连大使廨,正厅三楹,书房二楹,班房一楹,内舍楼房三楹,火房二楹,厢房二楹,门楼一座。岁久圯壤。自副使奉裁之后,拆副使公廨,修大使公廨,今又倾颓。大使到任,僦居民房。察院、系盐课司改为之,在场司北三贤祠西。大厅五楹,穿堂一楹,后堂三楹,厨房二楹,净室一楹,厅前东西厢各三楹。今废。盐仓、凡六。一仓在司北,下灶门一楹,守舍三楹,土神祠一楹,余五仓制同。□。二仓在司北。下灶三仓在通远桥。四仓在关圣庙后,五仓在通远桥。便仓在司南。新灶既五仓分堆,自改折后,俱废。预备仓、在社学东,今废。养济院、旧在场北北极殿前,分司周公汝登建,今仅存基址。冬生院、再思坊、凡二,一在场南,一在场北,今俱废。育英坊。在场北社学前,分司周公汝登建,今废。

何垛

盐课司在场之中。司址围广一百五十五步,为楹七十有三。始创于明洪武二十五年大使潘叟福,弘治间大使艾弼嗣修,后止存大厅三间,稍前为仪门,外为大门三楹,万历间,大使董玉琅葺建也。大门之内,东为土神祠一楹,西为司禁大厅三间,东为廨室,厅三楹,后有寝堂三楹,东西厢各二楹。明末迄今,并未修葺。大使今居本署之后厅。盐仓、凡二:南仓在司东,围广一百六十丈,门一楹,守仓一楹,土神祠三楹。明洪武初建,北仓与。南仓相对,围广十八丈。弘治三年,场使艾弼建。嘉靖间,圯于海潮,今俱废。预备仓、盐院龙公遇奇建,在盐课司东,既副使公廨遗址为之,南北长九丈,东西广四丈五尺。大厅三楹,西厢三楹,门房三楹,仓西隙地二丈余,居民僦屋其上,岁纳地租。冬生院。

梁垛

盐课司在场北司址。围广七十五丈,共四十八楹。明洪武二十五年,大使潘良安、副使何善庆创始。成化间,大使田福、副使张辉修葺。明季尽废,场大使僦民房以居。察院、在场司西。基址围广四十一丈,共二十。顺七年,大使邓文建。正德六年,判官谢今尽无存。盐仓、尤四追补仓在中街西,二门,门各一楹,围广八十五丈。今废基址,佃民僦居。中仓在崇真桥东南,四门,门各一楹,土神祠三楹,围广二百丈。其址西北隅。万历间,盐院龙公遇奇建立,社仓,亦废。天启六年,建立三官殿。顺治十四年,堆立土山于殿后。北仓在崇真桥北,门一楹,土神祠二楹,围广一百七十丈。南仓在场南张家港南,二门,门各一楹,土神祠三楹,围广八十三丈。自明万历四十五年,盐课改折,仓不贮盐,今尽废矣。预备仓、在中仓北址,西南盐院龙公遇奇逮。正厅五楹,两厢各一楹,东西广五十小步,南北袤五十三小步,今废。更楼。凡十一所,在大街者,系明朝居民建,以防盗贼。其在苗家巷、堂子巷、唐家巷、新坝河巷、周家巷、曹家巷、常家巷、新桥巷、管家巷、场北街诸处者,皆本朝月。顺治、康熙间,在场买补,商人先后建立以守商课者。

丁溪

盐课司在场之中。明洪武二十五年,大使董孝先、副使漆名建。基址围广百五十二步,为楹二十有七。二十八年,大使白希贤嗣修。成化间,大使胡广建后堂。弘治间,判官徐公鹏举葺其憩堂,题曰鹤鸣堂。后尽圯废。盐院龙公遇奇建社仓于其上,余地尚广。盐仓、在司南,门四楹,图广一百六十四丈,续扩五十九丈。今遗址尚存,垣字尽废。皇盐仓、圯废巳久,居民僦屋其上。社仓、在场中盐课司旧址,南盐院龙公遇奇建。察院、在胜驾河北,长五十五弓,广十九弓。大堂楹,东西二楹,后堂合楹,大门三楹,今尽废。银台坊、为户部侍郎杨果建,今废。益恭坊。为大学士高榖建,在兴化界。

拼茶

盐课司、基址,围广一百十八步,为楹,共二十七创。创始于大使张士良、副使练倜开明。宣德三年修,成化十二年再修。私治元年、嘉靖二十二年屡修。万历初年,大使周矿又修。后衙字俱废,仅存遗址。盐院龙公遇奇以一隅建预备仓于其上,今俱废,遗趾仅存。察院、今盐课司葺为衙署。盐仓、在场司东北,围广一百六十五丈,今废。便仓、凡二,天顺闲罢。预备仓、为门二,为楹六。盐院龙公遇奇既副使遗址为之。避潮亭、在盐仓内,次使□矿建,今废。冬生院。孝子蔡本毅,临生缪师昌协建,计七间制度条约,详见纪事。

草堰

盐课司在场之中。司址围广□□□□□步,为楹三十有四。明洪武二十五年,大使李思贤、副使袁景先始创其十三楹,大门、仪门二座。后分运徐公鹏举名其总堂曰槐堂。本朝康熙十年,大使孙世德修。察院在盐课司西,大堂三楹。其后为工字厅,三楹,厨厕各二楹。厅前左右厢各三楹,三门三楹。其东为土神祠,西则场也,大门三楹。盐仓、在司东,围广一百五十丈,中有土山,上搆望海亭,四围甃之以甎,后稍圯,今尽废。预备仓、万历四十七年,盐院龙公遇奇建。亚元坊。在场东巷,经魁吴璲坊也。今废。

角斜

盐课司司址围广一百六十步,为楹凡五十三。明洪武二十五年,始创于大使张伯才。弘治间,大使张景廉复建前轩。嘉靖时,海潮颓圯,大使李桢大葺之。弘治间,建海宴堂于厅北者,则判官预焉。今俱废。行署在司东,圯废,仅存遗址。盐仓在司东,围广三十六丈六尺。预备仓。在场东,共八楹,东西广十弓,南北长二十五弓,既仓基之一隅。

小海

盐课司在场中。司址围广二百四十五步,为楹凡三十有二。大使王孝义、副使叶茂二始创,魏英嗣修。景泰间易芧以瓦。后分司徐公鹏举题其堂曰槐阴。万历四十八年,大使屠存仁重建。大堂三楹,后工字厅二楹,后堂三楹,再后三楹。稍西寝室三楹,东西厢各三楹。堂之前,东西各二楹。前为月台、甬道,仪门三楹,左右二角门,大门三楹。门之内,东为土神祠,西二楹为司禁,大门外为照墙。察院、大门三楹。门之内,东为土神祠,西为场禁。二门三楹,西厢二楹,大堂三楹,工字厅二楹,后堂三楹,东西厢各三楹,寝室三楹。基址东西广十二弓,南北长四十八弓,在司西。盐仓、在司东北,围广一百十三丈,二门,大门各。楹,土神祠三楹。预备仓。中三楹,东西各二楹,大门一楹,东西八,南北二十五弓,御史龙公遇奇建。

逸史氏曰:夫君子朝而听政,昼而访问,夕而修令,夜而安焉,岂不于公署乎哉?内庄外肃,巳弗驰而民弗玩,盖堂陛之制,从古由然矣。是故闭阁而思,垂堂是惧;彻户牖以柔土,严屋漏于鬼神,是居斯者之识也。叔孙一日,必葺馆而后行,第五一宿,必扫地而后去。彼于傅舍尚尔,而况攸跻攸宁,临民出治之所,而可慢易乎?

赋役纪

有田则有赋,有夫则有役,古制也。顾场之田则荡草,而夫则灶,两税三征,必以盐课为正供,伹用一缓二,先王不易之常经也,安在民灶之有区别乎?爱养生息,黎民所以乐于化日之长也,志赋役。

中十场贡赋总额

户口

有明原额户四千三百六十二,口一万五百一十六。嘉靖庚戌,增户九百八十三,增口二万八千三百八十。国朝康熙九年,清审灶丁男妇共十万八千四百六十二,丁口内男七万三千六百八十四,成丁四万二千二百,不成丁三万千三百七十二。妇女三万三千六百三十八,大一万七千六百四十一,小一万五千九百九十七。清出幼丁五百一十六。招抚逃移灶丁七百五十二,通共十万九千七百三十丁。

草荡

有明原额草荡二万五千九百五十九顷一十八亩一分四厘。国朝清丈,通计草荡二万六千三百八十四顷七□。

四厘新涨沙荡在内。

附记:御史齐宗道奏曰:窈惟两淮运使富安等三十场盐,随丁办荡,照盐分先年草荡开阔,煎烧有余,后被近场豪民通同奸灶侵占隐匿,为弊多端,而泰州分司十场,尤为最甚。正德九年题准,滩荡为豪民所有,限三个月以内,中间有能自首者,既行改正,与免本罪,并免追征,递年花利拨与。灶户樵薪煎盐,果有典当算足,花利亦归原主。若年限尚浅,花利未足,认还原价银取赎。若过限持顽,仍复侵占,就将所侵滩荡逐一丈量除有主拨给外,余剩者免追,花利入官。巳经通行支后。夫何近年以来,侵占益多,甚至妄作民田,诡认税粮,若为巳业者有之。是豪民种无盐之荡灶民。办无荡之盐,日复一日,灶丁日促,草荡日减。既今系清丁荡之期,凡有民占灶荡既行归正,灶妄报官纳粮者,速行开豁。每扬查成田若干,荒荡若干,每丁照盐分拨成田荡若干,荒荡若干,使豪民豪灶勿得兼并,庶穷灶有依,而国课可充矣。日御史朱廷立奏曰:盐法莫先于恤灶,恤灶莫先于兴利,利非取我之有以与之也,因彼之利而利之,则其惠也为不费,而后之受利也为无穷矣。查得迩来海潮平定,苇草长茂,供煎之外,余可以耕。但各灶畏惧私垦之禁,莫敢开耕。其煎剩苇草,从尔腐积,不敢伐卖,冬暮举为猎火焚烧。夫以有用之产而置之无用,不无可惜;欲耕之民而驱之不耕,诚所未安。合无行运司转行三分司官,亲诣各场原额草荡,清查丈量,查照额课,每盐一引,拨与若干蓄草,以供煎烧。其余荡地,仍照丁分给,定立界址,造册在官。如有力愿开耕者,既赴该司告报亩数,附册给帖。执照,照例免其三年之租,仍从宽每亩肥厚者科租一斗,硗薄者五升,纳于该场仓内,以备赈济。年终运司汇造文册,缴部查考。其无力不愿开垦者,听便照旧蓄草,易米度日。如有邻荡富民猾灶越占侵夺者,问拟如律,草荡给主,花利入官。如此,庶人无遗力,地无遗利,而灶丁无复逃移之患矣。

田粮

有明原额官民田地,通计五千六百七十三顷七十七亩三分一厘一毫,夏麦九百二十九石七斗五升三合四勺,秋米五千七百七十石九斗三升二勺九抄,黄豆一千一百五十九石二斗九升。

以上田粮,前朝正统以前,俱于有司办纳。景泰四年,两淮运使苏肄奏将灶户田粮折纳余盐,每粮一石折小引盐一引。至成化八年,泰州分司柴秀奏将灶户折盐,田粮仍复有司。

本朝灶户田粮俱隶泰州。魏公辅曰:任土作贡,三征九赋之常制也。煮海充边,亭民正供所在,至居土食毛,厥有常赋。独灶粮带征于民里,为十场剥床之灾,其湥根固蒂,不可不力为拔也。其始以粮房吏胥利灶总之火耗,而窟穴乃成;总灶利小灶之余羡,而弊窦日滋。至于奸吏侵盗,则借解民里,灶总乾没,则负累小灶,箠楚囹圄,洗家荡产,流毒巳十余年。迩以刘识方力主分征之议,徐司理痛清影射之奸,民灶两苏,诚为便计。故百姓歌于市,良灶舞于途。然而称不便者,独奸总包搅不能,汗胥窟寄不得,犹未贴心耳。是又在当事者加意焉,无为若辈所摇也。昔州守刘东光议曰:属征灶于分司,责催北于场官,领解额于泰州,一仿如臬故事,则官司民灶俱利,催科,国计两得矣。此又今日一左劵哉。

盐课

有明国初,原额二十一万四千八百八十引,水乡五千二百五十引,常般七万八千一百五十六引六斤,存积一十三万一千四百七十三引一百九十四斤。白改折后止征银两,不征。盐课录存旧数,用备参考。

附古盐额,唐、扬、楚廪至数千,积盐二万。余石宋海。陵监、如皋、小海场,凡六十五万七千余石,盐城监。四十一万七千余石,海口场既涟水军一十一万。五千余石,海州、板浦、惠泽、洛要凡四十七万七千。余石。乾道时,泰州一百六十万石,通州七十八万石。绍兴末,泰州三十万席,四十万袋,每一石为一袋,袋重三百斤,元江、淮六十余万引。按汉吴王濞立国广陵,招集亡命,煮海水为盐,此两淮盐利见于载集之始也。武帝时,东郭、咸阳孔仅言:山海之藏宜属少府,陛下弗私以属大司农。佐赋,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敢私铸铁器煮监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元封间,以桑弘羊代,仅干天下盐铁。昭帝时,诏贤良文学与桑弘羊等议罢盐铁诸税,以弘羊执论,不果罢。

建安时,关中民流入荆州者十余万家。卫𫖮议:宜依旧置监买盐,以其直市犁牛,百姓归者以给之,劝耕积粟,以实关中。乃遣谒者仆射监盐者,流人果还。唐开元中,转运使裴耀卿置输场于三门西置。盐仓,以受盐之右淮者。乾元年,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煮者论以法。至德十四年,刘晏以盐利多则州县扰,惟出盐乡依旧置监,盐官与吏及亭户去盐还者,则有常平仓。晏又以盐生淋涝则卤薄,暵旱则土溜坟,乃随时为令,遣吏晓导,倍于劝农。自淮北置巡院十三,杨州有转运院,而诸道搉税悉罢之。天宝至治间,盐斗十钱,第五琦时加百钱。贞元间,陈少游加江淮盐,每斗增二百,为钱三百一十,后复增六十,豪商射利,或时倍之,江淮之民始怨矣。大中间,大壤刘晏之法,斐休穷究其弊,上盐法八事。宋制,两淮有亭户,有锅户,有正盐,有浮盐。正盐出于亭户,归之公上;浮盐出于锅户,粥之商贩。

宋初,有南北盐本钱,盐每斤为钱四。雍熙间,以用兵乏饷,令商人输刍粟塞下,增其值,令江淮、荆湖给以颗末盐。端拱间,置折中仓,听商人输粟,仓司输粟,优其值,给江淮盐。

真宗时,李沆请置转搬仓于真州,自通泰运盐至真州,运赴江浙、荆湖。明通二年,参知政事王随上言:转搬法颇有积滞。愿权听通商。三五年,使商入钱京师,置圻博务于掦州,使输钱及粟帛,盐一石,受钱二千。

元制,诸场盐袋皆判官监装。诸盐司凡承告提私盐,皆须指定潜藏处所,不许妄入人家搜捉。附记:明洪武十七年,每灶丁办盐一引,给工本钞二贯五百文。二十八年,令两淮煎盐工本照各场额办盐数关钞,遣监生给散。永乐五年,罢监生差,亦照山东例,于官库内关领给散。正统六年,御史张裴题准劝借客商米麦,协济贫灶,易钞为米自此始。弘治元年,御史史简题准,每盐一引,劝借米一斗或麦一斗五升。无盐自买补者,免劝借,后听商便。无米麦者,每引折银五分,待出通关给散,各灶则又易米麦为银矣。嘉靖四年,御史张珩题准,每场除总催不赈外,其余不论产业厚薄,人丁多寡,办盐十引者给与十引赈济,五引者给与五引赈济。每年行令各场造册,差催赴司得开领。兵科都给事中王鉱奏曰:洪武年间,凡灶民之家,止纳税粮,免其杂泛差役,专力办盐,所以课额无亏,边储有积。近者灶役与民一体当差,又煎办盐额,且如他人从罪问发煎盐,只办本身盐课,并无分外科差。其灶户系民点充,反加别役,虽经奏准优免,有司妄执不从,是以逃亡者几于过半,仅存者贫若莫胜,以致课额不能完足,商人经年坐守,湥为可怜。乞行天下有司,凡灶户之家,除正役纳粮外,其余长解隶兵、禁仓库役,一应杂泛差徭并科派等项,悉皆蠲免。如此,则盐课易完,军饷可足。矣。附优免则例:残疾年老不堪煎办者俱开除。寡妇守节子未成立者,其夫遗课免办,待子成立。见任。以礼致仕官举人、监生曾经科举,照例优免。其附学未经科举者,例不在优。

□价有明原额十场盐课折价、木乡经费等项,通共三万三千九百三十七两一钱二分二厘。

本朝康熙九年,实征十场折价共银三万二千九百三十六两八钱八分六厘八毫。十场水乡共银一千五十两,十场沙荡共银二千四百二十八两六钱五分二厘六毫三丝。康熙二年带征徐渎皆价银五百三十七两八钱六分五毫七丝一微。五年带征吕四折价银五百六十九两九钱五分三毫四丝二忽五微。十一年带征余中折价银一百五十五两四钱七分九厘二毫四丝。

巳上十场折价、水乡、沙荡弁带征徐渎、吕四、余中,每年共实征银统计三万七千六百八十二两四钱二分四厘五毫二丝六忽三微。

灰𪣹

有明原额五千九百六十八面,今额三千四百八十八面。

灶房

有明原额一千五百八十八座,今一千七百八十二座。

卤池

有明原额三千七百四十四口,今额三千四百五十一口。

锅鋿

有明原额三千七百五十三口,今额六千七百六十三口。

盘铁

有明原额一千一百三十五角八分一厘,今存九百六十七角五分三厘。

附记官器

铜桶放盐样桶也。盐桶祖制九斗三升,后因商人加大,痢民条陈侍御祁公行委兴化县令欧阳公。酌量定作一石一斗四升。至万历四十三年,何垛灶民金价条陈,盐台谢公中吉较定铜桶,容一石三斗二升,颁给十场,至今见存。本朝康熙二年,东台徽商条陈,奉盐院郑盐道朱关桥厅杨、扬州推官王、泰州分司郭,较定木□。一张容一石四斗四升,见存东台徽商会馆。

铁锭称盐,称锤也。重二百斤,外加小镧饼一片,重五斤。前朝征盐放支,与商称捆。自改折后,□□不用,或存或废,今惟富安、拼茶、角斜、小涌四场尚存,其余六场俱皆遗失无考。

各盐场贡赋定额

户口

富安

旧额户三百五十四,口一千九百九,后七口增三千七百二十。康熙九年男口口口共一万五千二十二,内男一万。百二丁,妇女三千七百二十丁。清出幼丁四十二,招抚逃移灶丁五十九,通计一万五千一百二十三丁。

东台

旧额户七百三十一,口一千五百四十七丁。康熙九年,男妇灶丁共一万四千四百五十一,内男一千七百七十一,妇女四千六百八十八。清出幼丁六十八,招抚逃移八十五,通计一万四千六百四丁。

安丰

旧额户六百五十八,后增二十六,口一千六百十六,后增四千三百五十二。康熙九年,男妇灶丁共二万九十二,内男一万五千一百八十八,妇女四千九百七十四。清出幼丁八十五一,招抚逃移一百五十五,通计二万三百三十二丁。

何垛

旧额户三百六十,口八百五十九,后户增二百六十八,口增三千六百八十八。康熙九年,男妇灶丁共一万二年九百二十七,内男七千七百三十六,妇女五千百九十一。清出幼丁五十二,招抚逃移一百五丁,通计一万三千八十四丁。

梁垛

旧额户五百六十六,口一千五百四十一,后户减三十二,口增四千一百七十,后又增四千四百八十九。康熙四年,男妇灶丁共八千八百六十三,内男六千三百九十,妇女二千四百七十三。清出幼丁四十五,招抚逃移七十三,通计八千九百八十一丁。

丁溪

旧额户六百六十二,口一千一百五十三,康熙九年,男妇灶丁共一万一千四百四十五,内男七千二百九十五,妇女四千一百五十。清出幼丁六十三,招抚逃移七十二,通计一万一千五十八丁。拚茶旧额户四百四十,后减一百六十,口一千八十三,后增一千一百三十五。康熙九年,男妇灶丁共六千七百八十一,内男四千四百一十七,妇女二千三百六十四。清出幼丁五十三,招抚逃移七十五,通计八千六十一丁。

草堰

旧额户四百四十,口九百二十,后户增至五百有一,口增三千有一。康熙九年,男妇灶丁共九千三百七十七,内男五千七百六十四,妇女三千六百一十三。清出幼丁五十三,招抚逃移六十五,通计九千四百九十五丁。

角斜

旧额户九十四,后增八十六,口五百五十,后增一百有八。康熙九年,男妇灶丁共三千八百八十五,内男二千六百三十五,妇女一千二百五十。清出幼丁二十八。招抚逃移一十三,通计三千九百二十六丁。

小海

旧额:户一百八十六,后增至六百有七,口二百三十二,后增至一千三百七十,后又增至一千五百二十。康熙九年,男妇灶丁共四千三百六十七,内男三千一百四十四,妇女一千二百二十三,清出幼丁二十七招。抚逃移五十,通计四千四百四十四丁。

版籍

富安隶如皋、江都、泰兴、通州;

东台隶兴化,高邮、江都、天长、如皋、泰兴;

安丰隶泰州,江都、如皋、高邮、通州、泰兴、兴化;

何垛隶泰州,高邮、兴化、泰兴;

梁垛隶泰州,如皋;

丁溪隶泰州,高邮、兴化、泰兴;

拼茶隶泰州;

车堰隶泰州,高邮、江都、兴化;

角斜隶泰州;

小海隶泰州、高邮、兴化。

田粮

富安

旧额田五十五顷七十八亩,税夏麦五十六石六升八合四勺,黄豆七十六石五斗一升九合,秋米三百一十二石二斗二升二合一勺。

东台

原额田四百八十三顷三分七厘毫。税夏麦四百六十七石三斗四升六合一勺,黄豆五百二十七石三斗七升七合,秋米二千六百四石三斗一升六合六勺。

安丰

原额田一千六百一十一顷八十一亩三分。税夏麦六十七石二年九升四合一勺,高黄豆八十五石八斗四升五勺,秋米一千七百九石一斗七升八合九勺八抄。

何垛

原额田三百八顷九十亩七分,税夏麦二十石二斗三升二合八勺,黄豆二十八石八斗一升合,秋米三百六十九石一斗五升七合七勺。

梁垛

原额田八十顷九十一亩,税夏麦二十九石九斗一升八合八勺,黄豆三十九石八斗五升三合七勺,秋米四百七十一石三斗五升六合九勺。

丁溪

原额田五十顷三十四亩四分,税夏麦七十八石七升六合七勺,黄豆一百一十三石八斗五升六合四勺,秋米二百八十四石八斗一升三合九勺。

拼茶

原额田二千九百四十三顷,税粮八百七十七石。

草堰

原额田一十三顷二十九亩二分,税夏麦五十一石三斗八升九合,黄豆七十八石六斗八合。

角斜

原额田一百九顷九十亩四分,重税夏麦六十五石三斗二升七合五勺,黄豆八十七石四斗五升六合七勺,秋米一十四石三斗三升六合一勺。

小海

原额田一十六顷八十二亩,税夏麦九十四石一斗,今黄豆一百二十石九斗六升七合七勺,秋米五石五斗四升八合。有明成化八年,灶户田粮,俱于泰州办纳,本朝因之不改。说详前总额内,存录于此。以备后人参考。

盐课

富安

盐额:旧制二万一千九百八十二引,明万历二十一年册二万三千七百一十六引,三十六年,康院简明册二万二千九百六十六引,本色一万六千六百三十九引一百斤,折色五千五犬四百四十六引一百斤,代办角斜九百八十四引,山加升课七百五十引,水乡七百八十引,征银。一百五十六两,附记水乡额粮,旧派十甲,递年一千五百石,四姓寄庄四百九十一石。水乡众户额粮一千一百一十四石,原属民里二十五区。后因推粮下场,坐催头办纳,屡遭侵兙。万历四十七年八月,水乡催头徐清等条陈剔厘积弊,分为十户,自封自兑,有新刊规格册籍颁行,人称便焉。常股七千九百四引一百四十二斤存积。一万三千二百九十七引五十八斤。

东台

盐额:明洪武二十一年一万四千七百四引,景泰二年增盐一百五十引,成化十五年再增六百二十引,共成一万五千四百七十四引。嘉靖二十九年三万九百四十八引,水乡三百二十引,征银六十四两,旧制,水乡灶户不谙煎盐者,每引纳工本银三钱五分,解送运司,给散灶丁,或年终汇解户部,转送大仓银库及各边支用。明正德七年,御史朱冠题准:水乡灶户每引折银二钱,盐课司年终解送运司,汇解赴部。常股一万一千四百一十八引一百九十八斤,存积一万九千二百九引二斤,升加盐一千四百一十七引,本色盐二万四千五百七十二引四十二斤。

安丰

额盐,旧制三万二千五百一十八引,明万历二十一年三万五千四百九十二引,三十六年三万三千五百八十九引,本色二万三千五百四十九引五十斤,折色七千八百四十九引一百五十斤,水乡二千一百九十引,征银四百三十八两,常股一万一千三百七引二十八斤,存积一万九千二十引一百七十二斤。

何垛

额盐,明嘉靖二十九年,额盐一万七千一百八二十二引,本色一万二千六百七十六引一百斤,水乡二百八十引,征银五十六两,常股六千三百一引一百九斤,存积一万六百引九十一斤。天启四年,本色盐一万三千四百六引七十九斤。

梁垛

额盐,旧制一万五千三百一十七引,后增至三万一千三百九十四引,水乡七百一十引,征银一百四十二两,常股一万一千四百三十九引七十四斤,存积一万九千二百九十二引。天启四年,本色盐二万三千九百一十三引七十三斤。

丁溪

额盐:明嘉靖元年,岁额大引盐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四引。天启四年二万四千五百八十八引,水乡四百引,征银八十两,水乡银每总入引,虚名无荡,包赔巳久。万历三十三年,灶民朱宾倡率刘永清等具呈盐院,清查均荡,内有豪强兼弁者,吐出四百引,给荡十二亩六分五厘。自是小灶享均荡之利,总催免包赔之苦。常股九千一十七引一百九十六斤,存积一万五千一百七十引四斤。

拼荼

额盐,旧制三万二千六百五十八引,水乡一八十引,征银三十六两,常股八千七引一百二十二斤,存积一万二千四百七十引七十八斤。

草堰

额盐,旧制一万八千四百六十八引,本色一万三千九百六十八引一百斤,折色四千三百八十九引一百斤,水乡一百一十引,征银二十二两,常股六千八百四十四引七十七斤,存积一万一千五百一十三引一百二十三斤。

角斜

额盐,旧制七千五百一十六引无,水乡,常股二千八百二引三十五斤,存积四千七百一一十三引一百六十斤。

小海

额盐,旧制八千六百二十六引,万历二十一年八千三百四十六引,本色六千三百九引一百斤,折色二千三百六十引一百斤,水乡二百八十引,征银五十六两,常股三千一百一引,存积五千三百三十四引七十五斤。右十场盐课,皆前朝旧额也。万历四十五年,泰例改折,其数目详见后折价内,存此以备考古者参稽云尔。附记:明嘉靖四年,御史张珩案开审户,以均煎办,五年一次,选委公廉仁明官三员,诣通、泰𤃭。

分司查审:各场每岁额办正盐若干,见在人丁若干,每总分为上中下三等。若场人丁多者,上户独办盐二十小引,中户二丁共办二十小引,下户三丁共办二十小引。场分人丁少者,上户独办盐二十小引,中户三丁,其办四十小引,下户二丁,共办二十小引。审编之后,或上、中户则逃亡等项,本名赈济,草荡、灰池,拨给本户户头管领,代办盐课。若是下户逃亡等项,户头代办不前,责令上中二户代办。上户代办六小引,中户代办四小引,赈银草荡亦给管领。灶丁十五以上方佥办课,六十以上优免名盐口。

嘉靖十三年,御史周桐委扬州府通判临场清丁,将清出空丁拨补代办马塘等八场逃亡盐三万五千二百八十六引一百斤。安丰诸场灶户有具本奏豁者,御史陈蕙行运使、判官临场审豁,各归原场,照旧召商买补。十八年闰七月,海潮泛涨,故灶遗课数多。御史焦琏将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丁溪、草堰、小海、刘庄、伍佑、新兴、庙湾十二场额外代办被灾角斜、拼、茶余、东三场逃亡盐一万五千二百一十三引十斤,自嘉靖二十年为始代纳二十四年,清丁通判分司判官,以刘庄场代办余东场盐仍归余东,照旧召商买补。御史刘存德将拼茶场清出新丁,顶补过梁垛、丁溪、草堰、小海、安丰、富安原代办本场盐共三千五百一十四引,照数归本场办,其余仍旧代办。按盐法条例载有正德七年,御史朱冠题准,逃亡灶户,空额引盐最壤盐法,行巡盐御史督同运司官,将递年有额无盐之课,待地方宁息,年岁丰收,设法煎补,各足原额之条。近年代办,以补逃亡灾伤规式,亦设法足额之一端也。

折价

富安

有明,原额三千五百二十一两九钱四分,今额三千五百二十八两七钱八分六厘七毫,水乡银一百五十六两,沙荡银二百六十一两五钱七分六厘。康熙二年带征徐渎折价银五十七两六钱二分五厘八丝七忽。五年带征吕四折价银六十一两六分三厘一毫四丝八忽。十一年带征余中折价银一十六两六钱五分二厘四毫。巳上六项,统计四千八十一两七钱五厘九毫二丝七忽。

东台

有明原额四千九百七十八两四钱四分二厘,今额四千九百二十三两九钱九分六厘七毫,水乡银六十四两,沙荡银一百七十二两九钱七分。康熙二年带征徐渎折价银八十两四钱八厘八毫六丝六忽一微。五年带征吕四折价银八十五两二钱六厘二毫六丝六忽八微。十一年带征余中折价银二十三两二钱三分六厘。三毫一丝。巳上六项,统计五千三百四十九两八钱八厘一毫四丝二忽九微。

安丰

有明原额四千九百三十三两二钱七分三,今额四千九百四十二两八钱六分三厘三毫。水乡银四百三十八两,沙荡银三百两六钱。康熙二年带征徐渎折价银八十两七钱一分六厘九毫六丝。五年带征吕四折价银八十五两五钱三分三厘。十一年带征余中折价银二十三两三钱二分五厘四毫一丝。巳上六项,统计五千八百七十一两三分八厘六毫七丝二忽九微。

何垛

有明原额三千六百八十一两六钱七分三厘,今额二千六百八十六两四钱九分一厘七毫五丝。水乡银五十六两,沙荡银三百九十四两三钱五分一厘六毫三丝。康熙二年带征徐渎折价银四十三两八钱七分四毫二丝,五年带征吕四折价银四十六两四钱八分七厘八毫三丝二忽二微。十一年带征余中折价银一十二两六钱七分七厘六毫。巳上六项,统计三千二百三十九两八钱七分九厘二毫三丝二忽二微。

梁垛

有明原额四千七百八十六两七分三厘一,今额四千七百九十五两六钱三分三厘,水乡银一百四十二两,沙荡银一百一十八两一分八厘。康熙二年带征徐渎折价银七十八两三钱一分四厘,五年带征吕四折价银八十二两九钱八分六厘。十一年带征余中折价银二十二两六钱三分六毫。巳上六项,统计五千二百三十九两五钱八分七厘。

丁溪

有明原额三千六百八十一两六钱七分,今额三千六百八十八两八钱三分二毫。水乡银八十两,沙荡银五百八十三两八分六厘。康熙二年带征徐渎折价银六十两二钱三分八厘五毫九丝七忽。五年带征吕四折价银六十三两八钱三分二厘五毫九丝七忽。十一年带征余中折价银一十七两四钱七厘六毫。巳上六项,统计四千四百九十三两三钱九分四厘九毫八丝四忽。

拼茶

有明原额三千二百八十六两五钱七分三厘,今额三千二百九十二两九钱六分二厘一毫。水乡银三十六两,无沙荡。康熙二年带征徐渎折价银五十三两七钱七分四厘七丝。五年带征吕四折价银五十六两九钱八分二厘三毫七丝一忽一微。十一年带征余中折价银一十五两五钱三分九厘。巳上五项,统计三千四百五十四两一钱五分三厘五毫四丝一忽一微。

草堰

有明原额二千七百九十七两一钱八分三厘,今额二千八百二两六钱一分八厘。水乡银二十二两,沙荡银二百四十六两二钱五分五厘。康熙二年带征徐渎折价银四十五两七钱六分六厘六毫四丝。三、五年带征吕四折价银四十八两四钱九分七厘一毫七丝六忽二微,十一年带征余中折价银一十三两二钱二分五厘三毫八丝。巳上六项,统计三千一百七十八两三钱六分二厘一毫九丝六忽二微。

角斜

有明原额一千四两九钱二分,今额一千六两八钱七分二厘二毫。氏水乡无,沙荡无。康熙二年带征徐渎折价银十六两四钱四分二厘。二毫。五年带征吕四折价银一十七两四钱二分三厘。十一年带征余中折价银四两七钱五分一厘。巳上四项,统计一千四十五两四钱八分九厘七丝八忽三微。

小海

有明原额一千二百六十五两三钱七分五厘,今额一千二百六十七两八钱三分二厘八毫五丝。水乡银五十六两,沙荡银三百五十一两七钱九分六厘。羊康熙二年带征徐渎折价银二十两七钱三厘七毫三丝。价五年带徽吕四折价银二十一两九钱三分八厘九毫五丝。四十一年带征余中折价银五两九钱八分二厘九毫。

巳上六项,统计一千七百二十四两二钱五分四厘四毫三丝。

按前朝旧制,原系征盐入仓,以俟商支,苟岁久消折,则负累灶总,征收不足,则参罚所司,积逋久□,则病商损国。万历四十五年,盐法道袁详议改为折价,自后遂以为例。

草荡

富安

原额八千一百二十七顷,东至李家堡,南至泰州二十九都,西北俱至安丰。明万历二十一年,额五千一百二十八顷二十四亩三分八厘五毫。天启四年,额四千七百六十顷六十亩七分五厘。新涨沙荡九十二顷四十三亩七分五厘。康熙四年丈量,实在见额五千一百二十八顷二十四亩三分八厘五毫。

东台

原额三千二十四顷,东止海滩,西止马桥,长七十里,计二万五千二百步,南止梁垛场烽燧墩,北止何垛张毛港,阔八里,计二千八百八十步,筑立封墩一十七处。明弘治间,淮北军民占据,巡盐御史史简泰放分司徐鹏举分拨既均,遂为定额。共计二千九百九顷六十六亩。康熙四年丈量,实在见额二千五百九十五顷七十亩六分九厘六毫。

安丰

原额三千三十二顷八十亩,东至海沙,南至富安侯家港,西至于家庄,北至梁垛减水口。天启年额三千三百五十七顷一十七亩二分,今额如旧。

何垛

原额一千八百九十顷,东至海滩,西至防潮岸,南至东台界子河,北至丁溪朱家舍。自后定额二千二顷五百九十九亩九分六厘。自嘉靖戊午巡无李按院马清查本场草荡,东至海沙滩,西至韩庄口,南至东台界,北至丁溪芦苗港,碑立盐课司。万历癸巳盐院綦提纲数,计三千三百六顷一十七亩五分二厘,今数同。

梁垛

原额二千二百六十八顷,东至天鹅荡,西抵范公隄,南至安丰界,北至东台界。天启年额二千一百一十七顷一十九亩六分。顺治十六年丈出沙荡三十九顷二十三亩八分九厘九毫。南至安丰界,北至东台界,西至额荡,东至海沙,统计二千一百五十六顷四十三亩四分九厘九毫。

丁溪

有明原额三千九十五顷,东至海沙滩,西至公隄,南至赵家庄河口,北至小海界。万历三十一年清查三千六十二顷二十亩八厘外,瘠薄光沙三十二顷七十九亩九分二厘。康熙九年丈量,实在见额三千六十顷九十四亩五分二厘。

拚茶

有明原额嘉靖辛亥二千二百二十三顷五十一亩,见盐法志。万历癸巳二千一百三十三顷三十一亩三分,见綦院盐法提纲册。有嘉靖戊午清荡碑,隆庆四年查荡明白,改正碑。今数同。

草堰

有明原额嘉靖二十九年二百一十三顷九十亩四分,东至海,西至范公隄,南至北胜团刘家河,北至白驹界。万历二十一年二千一百九十一项九十四亩五分二厘,今数同。

角斜

有明原额四百三十三顷二十四亩三分。东北至海,南至拼茶、许泠圃,西至杨家河。天启年额四百九十二顷六十五亩三。康熙九年丈量,见额五百五十一顷十亩九分。

小海

有明原额嘉靖二十九年一千八百三十六顷。东至海滩,西至泰州民田,南至丁溪、曹家卤□□□至草堰、北胜团。万历二十一年一千八百三十三顷二亩五分。康熙九年丈量,数同。贡课:孝陵神宫监盐三千五百斤,内府供应库盐二万斤,南京孝陵寺盐一万八千斤,菜台盐二千斤,拖卤鲥鱼盐六千二百一十三斤,共盐四万九千七百一十三斤。十场同数。以上前朝贡盐。旧制,各场三十年轮解皇盐一回,至南京光录寺交付。天启元年,每场每年解运司经费银一十六两,南京铺户王聘买解,不差总灶,其盐在于应轮场分收买,本朝悉免。

总催

富安原额三名,后增至三十名,今如旧。

东台原额六名,后增至六十名,今如旧。

安丰原额五十名,今如旧。

何垛原额三名,今三十名。

梁垛原额六名,今六十名。

丁溪原额五名,今五十名。

拼茶原额四十名,今如旧。

草堰原额四名,今四十名。

角斜原额十名,今如旧。

小海原额一名,今十名。

工脚

有明洪武元年,额设工脚。各场除先年投充灶户外,十户一丁,奉旨由帖在场扛抬引盐,看守仓库。弘治二年,巡盐御史史简奏请补场逃灶名役。嘉靖三十九年,额于各场所隶州县均遥内,岁审工脚佥替,一年一换。其目有七:解运贡盐者曰纲甲,雇募商船者曰埠头,统率脚夫者曰脚头;堆垛商盐者曰堆头,估直证募者曰经纪;出地屯盐者曰地主,邸万商旅者曰店户。富安三人佥于泰州,东台十八佥于兴化。安丰三人佥于泰州,何垛十人佥于兴化。梁垛三人,佥于泰州,丁溪三人,佥于泰州;拼茶三人,佥于泰州,草堰三人,佥于兴化,角斜三人。佥于如皋,小海四人,佥于兴化。按工脚乃仓盐应役之夫也,自改折之后,悉裁不用矣。

灰𪣹

富安

原设一千五百二面,增至一千六百一十四面,今存一百三十面。

东台

原设五百六十面,今数同。

安丰

原设七百五十面,增至八百五十面、三百三十面。

何垛

原设三百七十面细,后存三百一十三面,今数同。

梁垛

原设九百八十七面,增置三百四十二面,后存六百五十面,今数同。

丁溪

原设五百八十二面,减至一百二十面,见今二百五十面。

拚茶

原设五百八十五面,今数同。

草堰

原设八百八十四面也,见今四百三十面。

角斜

原设一百五面,减至八十一面,后又增至一百二十八面,见今一百二十面。

小海

原设一百二十面,今今数同。

卤池

富安旧额三百六十四口今同。

东台旧额八百一十二口,减至五百六十二口今同。

安丰旧额三百二十四口今同。

何垛旧额三百六口今同。

梁垛旧额六百六十口今同。

丁溪旧额五百五十口,后存三百口,今二百口。

拼茶旧额五百八十五口,今同。

草堰旧额四百四十口,今三百十口。

角斜旧额一百六十五口,后减至八十口,后又增至一百二十口今同。

小海旧额八十三口,今二十口。

灶房

富安百四十座,东台八十四座,计草房百八十六间。安丰三百三十座,何垛七十四座,梁垛三百五十座。谓丁溪二百四座人,拼茶二百四十间,草堰四十座,角斜一百二十座,小海二十座。

盘铁

煎盐盘铁俱有明洪武四年,照各场盐额颁给供办者。自锅𬭯盛行,盘铁渐置不用。年久锈烂,存毁居半。今录其数,用备参考。

富安原额六十五角四分,增二十二角三分,后额九。十二角,今尽废。

东台原额一百七十四角,凑全四十三盘零二角,后额一百二十九角五分九厘。

安丰原额无考,今存三百一十三角五分三厘。

何垛原额六十六角七分,计一百二十九块,后存隐之四四十三角五分。

梁垛原额一百二十角,计三百三十三块,后额二百三十三角九分一厘,今同。

丁溪原额一百一十六角七分,计一百七十九块,今存七十四角。

拚茶原额八十角五分,计一百五十六块,今存八十角。

草堰原额六十五角八分,计一百三十五块。

角斜原额二十八角七分,计三十一八角。

小海原额三十一角五分,计六十五块,今俱废无存。

锅𬭯

富安旧四百三口,今七百八十二口。

东台旧五百口,今一千一百二十口。

安丰旧四百一十六口,今二千五百六十二口。

何垛旧五十三口,今一千三百三十三口。

梁垛旧二百八十八口,今一百二口。丁溪旧二百二十七口,后存一百四十四口,今二百五十口。

拼茶旧二百八十口,今同。

草堰旧一百六十口今同。

角斜旧并无,今一百二十口。

小海旧七十四口,后存一十八口,今六十二口。

逸史氏曰:余录中十场盐赋,盖逾于旧额者四千两有奇矣。乃时时有羡,移,以代邻封,如徐渎、吕四余□,当何时巳乎?况频年夹水旱相仍,小民半菽不饱,此

中赤子又将畴代也。

朝廷仁恩四霈,不难于发赈蠲租,倘能有举十场加代之课,循例以入告,岂非今日之急务乎?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