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难经直解

卷之上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一难

一难曰: 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难,问难。十二经,谓手足三阴三阳,共十二经也。如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手厥阴心包络、手少阳三焦,此手之三阴三阳也。如足太阴脾、足阳明胃、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足少阳胆,此足之三阴三阳也。皆有动脉,如肺经之动脉太渊,大肠之动脉合谷,胃经之动脉冲阳,脾经之动脉冲门,心经之动脉极泉,小肠经之动脉天宗,膀胱经之动脉委中,肾经之动脉太溪,心包络之动脉劳宫,三焦经之动脉禾髎 [1] ,胆经之动脉听会,肝经之动脉太冲,此十二经之动脉也。寸口,谓两手寸关尺三部之位也。决,测也。言十二经既各皆有动脉,何以独取寸口三部之脉,以测藏府死生吉凶之法,其义何耶?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 [2] 也。

然,答辞。寸口,即寸关尺也。会,朝会也,谓肺朝百脉,脉会太渊,故谓脉之大会。然寸口三部之脉,乃独手太阴肺经之一脉也,非他经之脉动可知矣,学者当深究之。

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 [3] ,呼吸定息,脉 [4] 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人,平人也。人身之气,一呼一吸,谓之一息。度,谓分寸尺丈之数也。言脉之流行于身,其出入呼吸之间皆有定数,以一呼主脉行三寸,一吸主脉行三寸,呼吸定息则脉行六寸矣。平人之息数,出入于昼夜之间,其息凡一万三千五百息。度,然后知长短,言脉之行度,以尺寸计之,则五十度而周于身。以漏水计之,则主百刻。盖一度主二刻,一刻主一百三十五息,以一度计之,则息有二百七十息矣。一息主脉行六寸,则二六一十二丈,六七四丈二尺,则脉当行一十六丈二尺矣。五十度周于身,则脉之数当得八百十丈也。荣卫者,血荣气卫。人身之气血,血荣于内,气卫于外。以度计之,则脉之行于阳经之分,二十五度;行于阴经之分,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于身矣。盖一度脉行一小周于身,五十度脉行一大周于身也。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要知脉之流行于十二经之中,其气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厥阴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如环无端,转相灌溉,故脉行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而为五藏六府之所终始。故诊脉之法,独取于寸口者也。圣人持脉之道,以取寸口者,出于经脉流行之自然,非越人之臆见也。

二难

二难曰: 脉有尺寸,何谓也?

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

言脉有尺寸者,其义何也?然,尺寸者,寸主阳,尺主阴,而为阴阳之部位,上下之区分。人身之经络荣卫、五藏六府,莫不由于阴阳,而或大 [5] 过与不及,于尺寸见焉。阳寸阴尺,阳上阴下,故为脉之大要会也。

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

关者,关界乎中。尺者,尺泽穴也。从关至尺泽穴,得同身尺之一尺,故谓尺,此属阴分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穴,得同身寸之一寸,故谓寸,此属阳分之所治也。尺寸之名所自来矣。

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

分,犹别也。寸为阳,尺为阴。自鱼际穴起,一寸之后分为尺,自尺泽穴,一尺之前分为寸,故谓分寸为尺,分尺为寸。关界乎中,以为限也。

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

一寸者,十分也,阴数偶,故阴得尺内一寸;九分者,阳数也,阳数奇,故阳得寸内九分。

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寸为尺之始,尺者寸之终,以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实得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三难

三难曰: 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

太过不及,病脉也。乘,为乘虚而驾于上下也。关,闭也,格拒也。覆自上而入于下,溢自下而泛于上,覆溢、关格皆死脉也。关格之脉,在《六节藏象》篇曰:人迎与气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如此诸脉当主何病之吉凶也?

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

关前,寸脉也,寸为阳,脉当见九分而浮。九,阳数。过者,谓过于本位。减者,谓不及本位。过与不及皆病脉也。

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

遂,谓脉直上直下也。经曰: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也。以阳气不得营于阴,阴遂上出而溢于鱼际之分,为外关内格。外关内格者,谓阳外闭而不下,阴从内出以格拒之,此阴乘阳位之脉也。

关之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

关后,尺脉也,尺为阴,脉当见一寸而沉。一寸,阴数也。过与不及皆病脉也。

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

经曰:阳气太盛,则阴气不得相营也。以阴气不得营于阳,阳遂下入而覆于尺之分,内关外格也。内关外格者,谓阴内闭而不上,阳从外入以格拒之,此阳乘阴位之脉也。

故曰覆溢,是其真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

覆溢之脉,乃孤阴独阳之象,上下相离矣,故曰真藏之脉。真藏之脉谓无胃气以和之也。凡人得此脉者,即人虽不病,而亦未有不死者也。

四难

四难曰: 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

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 [6] 也,其脉在中。

此言藏位上下之阴阳。心肺居上,其脉为阳,阳主呼出;肾肝居下,其脉为阴,阴主吸入;脾为中州,主受谷味,故其脉在中。

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

浮为阳,沉为阴,脉以浮沉而分阴阳之义,故曰阴阳也。

心肺俱浮,何以别之?

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

肾肝俱沉,何以别之?

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举指来实者,肾也。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是阴阳之法也。

此言五藏之脉,浮中沉之分,形各不同。细以其象分之,即如心肺之脉,位居上焦,其脉俱系是浮。心者南方火,若脉来浮而大散者心也。心属火,大者火之令也,散者火之象也。肺者西方金,若脉来浮而短涩者肺也。肺属金,短者金之形也,涩者金之象也。即如肾肝之藏位居下焦,其脉俱系是沉。肝者东方木,若脉来牢而长,肝属木,牢者木之位也,长者木之象也。肾者北方水,若按之濡,举指来实者,肾属水,软者水之象也,实者水之沉实也。脾位居中,土之象也,故其脉不浮不沉而居中。如此分之,以别五藏阴阳之大法也。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言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所在,名病逆顺也。

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脉俱动耶?

然。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所谓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

又设问答以明阴阳见于三部者,不单至也,惟其不单至,故有此六脉相兼而见也。浮者轻手得之,长者过于本位,滑者往来流利,皆阳脉也。沉者重手得之,短者不及本位,涩者往来艰涩,皆阴脉也。惟其相兼故有一阴一阳,又一阳一阴,如是之不一也。夫脉之所至,病之所在也。以脉与病,及经络藏府参之,某为宜,某为不宜,四时相应以不相应,以名病之逆顺也。

五难

五难曰: 脉有轻重,何谓也?

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脉也。故曰轻重也。

此言持脉有轻重之法,与五藏相应相得,分上下之部位也。菽,豆也。以豆轻重之形,验脉浅深之象。肺最居上,假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盖肺主皮毛则知肺部之脉也。六菽则又重矣,与血脉相得者,心主血脉则知心部之脉也。九菽则又重矣,与肌肉相得者,脾主肌肉则知脾部之脉也。十二菽较更重矣,与筋平者,肝主筋则知肝部之脉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盖肾主骨,肾脉沉疾则知肾部之脉也,故曰轻重也。然此持法以轻重形之,即浮中沉之意也。

六难

六难曰: 脉有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何谓也?

然。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是阴阳虚实之意也。

脉有阴阳虚实之分,指有浮沉轻重之别。损小者不足之脉也,实大者有余之脉也。若脉来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浮为阳,沉为阴,故曰阴盛阳虚。若脉来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以此推之,是知阴阳虚实之大意也。

七难

七难曰: 《经》言少阳之至,乍大乍小 [7] ,乍短乍长;阳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阳之至,洪大而长。太阴之至,紧大而长 [8] 。少阴之至,紧细而微 [9] 。厥阴之至,沉短而敦 [10] 。此六者,是平脉耶?将病脉也?

《经》言者,盖引《平人气象论》之篇而言也。以三阳三阴之脉,各有王时,故设此六者之问,以启下文各王之义耳。

然。皆王脉 [11] 也。

其气以何月,各王几日?

然。冬至之后,得甲子 [12] 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日大要也。

上言六者之至,既皆王脉也。然其气当在何月?各王几许日以应之也?然,三阳三阴之气以一岁言之则阳生于子,则当在冬至之日为始。以甲子之后言之,则少阳之王当主正月二月也。少阳之至,阳气尚微,阴气犹盛,故其脉乍大乍小、乍短乍长而未定也。二得甲子阳明王,当主三月四月也。阳明之至,阳气虽已渐盛,而阴气犹存,故其脉浮大而短,浮大阳也,短者阴也。三得甲子太阳王,当主五月六月也。太阳之至,阳气极盛,故其脉洪大而长,俱阳也。夫阳极盛,则变而之阴矣。故四得甲子则太阴王,其时当主七月八月也。太阴之至,阴气尚微,阳气犹盛,故其脉紧大而长。紧者阴也,长者阳也。五得甲子少阴王,当主九月十月也。少阴之至,阴气渐盛,故其脉紧细而微,俱阴也。六得甲子厥阴王,当主十一月十二月也。厥阴之至,阳方始生,阴气盛极,故其脉沉短而敦。敦者,脉更沉石也。其王各六十日,正合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之法也。岁以六甲而终,盖少阳为阳之始,厥阴为阴之尽。少阳者胆也,甲木也,少阳主发生之气。厥阴者肝也,乙木也,故厥阴继冬而王。此一岁之中三阳三阴之王时日以应人身王脉之大要会也。

八难

八难曰: 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

然。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 [13] 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 [14] 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 [15] 。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 [16] 于内也。

肾间动气,人所得于天以生之气也。肾藏属水,其象若坎,即天一生水之象,而木火土金以次相生,所以为生气之原、十二经之根本也。呼吸之门,言人之生气,由于关元、丹田、气海之原气上升,则能呼出,肾气足则能复吸入归元,故谓呼吸之门。三焦之原者,乃肾间动气,即命门相火也。命门为相火之原,三焦为相火之用,三焦之气上升下降,其原本于肾间动气,故谓三焦之原。守邪之神,谓原气胜则邪气不能侵,原气绝则死,譬如树之根绝而茎叶自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谓尺脉已绝不起矣,故知生气独绝于内也。此寸口脉平,非谓寸关尺三部之脉俱平也。若三部之脉俱平,则人何便至于死也。本文虽不言尺,而尺脉已绝可知矣。此即十四难之后文云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死,义相通也。

九难

九难曰: 何以别知藏府之病耶?

然。数者,府也;迟者,藏也。数则为热,迟则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以别知藏府之病也。

此言分别藏府之病,以脉之迟数而可知也。然数者阳脉也,主府之病,迟者阴脉也,主藏之病。脉数则为阳邪,脉迟则为阴邪。诸阳府之病则为热,诸阴藏之病则为寒。以此推之,可知藏府之病也。

十难

十难曰: 一脉为十变 [17] 者,何谓也?

然。五邪刚柔相逢 [18] 之意也。

五邪,谓虚实微正贼之五邪也。谓甚为刚,微为柔,非阳刚阴柔也。相逢者,为藏府之脉相逢,各干犯而为病也。五邪或甚或微,遂成十变,故云一脉为十变也。

假令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脉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

兹以心脉为例,则诸藏府之脉,皆可类推矣。心脉主王于夏,脉当洪大,急者弦急,肝脉也,以心而见急甚者,是知肝邪干心也。心与小肠相为表里,肝与胆相为表里。微急者,胆脉也,故知胆邪干小肠也。肝与胆,东方甲乙木也,心与小肠,南方丙丁火也,木生火,此从后来者,谓之虚邪。

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心脉微大者,小肠邪自干小肠也。

大,脉来洪大也。心脉洪大,是心邪自干心也。心脉微大,是小肠之邪自干小肠也。心自干心为正邪。

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心脉微缓者,胃邪干小肠也。

缓,迟缓,脾之脉也。以心而见缓甚者,是脾邪干心也。脾与胃相为表里,心脉微缓者,是胃邪干小肠也。脾胃,中央土也。火生土,此从前来者,谓之实邪。

心脉涩甚者,肺邪干心也;心脉微涩者,大肠邪干小肠也。

涩,艰涩,肺之脉也。以心而见涩甚者,是肺邪干心也。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心脉微涩者,是大肠干小肠也。肺与大肠,西方庚辛金也。火克金,此从其所胜者,谓之微邪。

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心脉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

沉,沉石,肾之脉也。以心而见沉甚者,是肾邪干心也。肾与膀胱相为表里,心脉微沉者,是膀胱邪干小肠也。肾与膀胱,北方壬癸水也。水克火,此从所不胜而来者,谓之贼邪。

五藏各有刚柔邪,故令一脉辄变为十也。

五藏之脉各有五邪,五邪各分刚柔,其邪之变,二五为十,故令一藏之脉辄变为十也。

十一难

十一难曰: 《经》言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藏无气者,何藏也?

然。人吸者随阴 [19] 入,呼者因阳 [20] 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故知一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

《经》言者,所引《灵枢·根结》篇而言也。动脉至也,五十动者,合天地造化大衍之数也,言人之脉息,昼夜循环,无少间断。若脉五十动而无止者,五藏皆受气;四十动一止者,一藏无气;三十动一止者,二藏无气;二十动一止者,三藏无气;十动一止者,四藏无气;不满十动一止者,五藏无气。今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者,是一藏无气也。平人之脉,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谓一动肺,一动心,一动肝,一动肾。一息五动者,脾位居中,脉在呼吸之间,其一动者脾脉也。故谓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故知一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尽,犹衰竭也,则不能自至于肾,故至肝而还也。

十二难

十二难曰: 《经》言五藏脉已绝于内 [21] ,用针者反实其外;五藏脉已绝于外 [22] ,用针者反实其内。内外之绝,何以别之?

《经》言者,此引《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篇而言也。此戒用针之误,以成实实虚虚之害,故设为此问也。

然。五藏脉已绝于内者,肾肝气已绝于内也,而医者反补其心肺。五藏脉已绝于外者,心肺气已绝于外也,而医反补其肾肝。阳绝补阴,阴绝补阳 [23] ,是谓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藏府有上下之位,心肺在上,肾肝在下。内外者,上下也。补泻因虚实之分,虚用补,实用泻,针之法也,理之当也。若以肝肾虚而反补心肺,心肺虚而反补肾肝,是谓实实虚虚。如此死者,宁非医杀之耶!用针用药其义实同,“绝”字当作“虚”字解。此篇前人有云当在六十难之后,合用针补泻之法,以类相从,必后人失序故也。

十三难

十三难曰: 《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得相生之脉者,病即自已 [24] 。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为之奈何?

《经》言者,此引《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篇而言也。色脉生克之见,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谓之相生;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谓之相克。克,胜也。五色者,如肝色青,心色赤,脾色黄,肺色白,肾色黑是也。五脉者,春脉弦,夏脉洪,四季脉缓,秋脉涩,冬脉石是也。设见其色,而不得其脉,谓色脉之不相得也。色脉既不相得,看得何脉,得相胜之脉即死,得相生之脉,病即自已。已,愈也。参,合也。

然。五藏有五色,皆见于面,亦当与寸口 [25] 、尺内 [26] 相应。假令色青,其脉当弦而急;色赤,其脉浮大而散;色黄,其脉中缓而大;色白,其脉浮涩而短;色黑,其脉沉濡而滑。此所谓五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也。

言五色之见于面上者,在外可征,五脉之诊于指下者,在内当合。假令色青脉弦,色赤脉大,色黄脉缓,色白脉涩,色黑脉沉,正色之与脉相应相合也。

脉数,尺之皮肤亦数 [27] ;脉急,尺之皮肤亦急;脉缓,尺之皮肤亦缓;脉涩,尺之皮肤亦涩;脉滑,尺之皮肤亦滑。

此言诊视之法,不但色之与脉,当相参相应,即尺内之皮肤,亦与脉当相应也,所谓形症色脉,俱相合也。

五藏各有声色臭 [28] 味,当与寸口尺内相应,其不相应者病也。

此言声色臭味,亦当与脉相应也。肝脉弦,其色青,其声呼,其臭臊,其味酸;心脉洪,其色赤,其声笑,其臭焦,其味苦;脾脉缓,其色黄,其声歌,其臭香,其味甘;肺脉涩,其色白,其声哭,其臭腥,其味辛;肾脉沉,其色黑,其声呻,其臭腐,其味咸。此谓相应也。若肺色白,多哭好辛喜腥,其声色臭味,皆肺之症,俱相应也。如以肺病而见心脉不相应者,故病也。

假令色青,其脉浮涩而短,若大而缓为相胜;浮大而散,若小而滑为相生也。

色青者肝也,其脉来浮涩而短,是肺之脉,金克木也,是为贼邪。又若大而缓,是脾脉,木克土也,是为微邪。此二者皆谓之相胜。其脉浮大而散,是心脉,木生火也。若脉来沉而滑,是肾脉,水生木也。此二者是谓之相生。举肝经之色为例,余可类推矣。

经言知一为下工,知二为中工,知三为上工。上工者十全 [29] 九,中工者十全八,下工者十全六,此之谓也。

复引经言以结上文之义。言上工者,能知五藏声色臭味,又知寸口、尺内脉之相应,又知相胜相生之理,知此三者,治病十可全九;中工者,能知五藏声色臭味,及寸口、尺内脉之相应,而不知相胜相生之理,则治病十可全八;下工者,但知五藏,声色臭味而已,故治病十可全六也。

十四难

十四难曰: 脉有损至,何谓也?

然。至之脉,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何谓损?一呼一至曰离经,再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绝,此损之脉也。至脉从下上 [30] ,损脉从上下 [31] 也。

平人之脉,一呼再至,一吸再至,呼吸定息,脉来四至,闰以太息,而五至者,皆平脉也。脉来息数,增于至数之上谓之至,减于至数之下谓之损。一呼三至者,脉出于常数之外,谓之离经。三至,即六至之脉也,其邪主热;四至者,即八至之脉也,主火盛水衰,故谓之夺精。五至者,呼吸则是十至也,脉数极矣,故主死;六至则又极矣,故曰命绝。此至数渐增之脉也,故随脉之至数,主上之相应如此。损脉减于常数,与至脉对待而言,正相反也。故呼吸二至曰离经,其曰夺精,曰死与命绝,其应亦皆相同,此至数渐减之脉也。言迟寒数热,脉理之常,至若损脉曰命绝之极,非独寒之谓也。要之,阳气衰绝,真元已脱,故曰命绝。至脉从下而逆于上,由肾而之肺也,损脉从上而减于下,由肺而之肾也。至脉之数,从下而渐增于上,损脉之数,从上而渐减于下,故曰至脉从下上,损脉从上下也。

损脉之为病奈何?

然。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藏六府;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反此者,至于收病也 [32] 。从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从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

此言损脉之为病也。五藏之位,肺居最上,肺主皮毛;心居肺下,心主血脉;脾胃居中,脾主肌肉;肝居脾下,肝主筋;肾居最下,肾主骨;各以其所主而见其所损也,故损脉之为病,从上下也。反此者,与至脉相反也。至于收病也,于收二字 [33] ,当作“至脉之病也”,故至脉则从下上也。

治损之法奈何?

然。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 [34] 。

此言治损之法也。肺主气,损肺当益元气。心主血脉,损心当调气血。脾主肌肉,损脾当调和饮食,以适其四时之寒温。肝主筋,又主怒,损肝当舒其筋,平其怒,和其中气,故损其肝者缓其中。缓者,和缓也。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义也。肾主精,损肾当益其精,此治损之大法也。再吸一至;有呼吸再至 [35] 。脉来如此,何以别知其病也?

脉有一呼再至,一吸再至;有一呼三至,一吸三至;有一呼四至,一吸四至;有一呼五至,一吸五至;有一呼六至,一吸六至;有一呼一至,一吸一至;有再呼一至,

此重言损至之脉为问,其曰呼吸再至,即一呼一至,一吸一至之谓,据本 [36] 文而言,当有三呼一至,三再至,必后人之误也。

然。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一呼三至,一吸三至,为适得病。前大后小,即头痛目眩;前小后大 [37] ,即胸满短气。

脉来一息四至,不大不小,至数调匀,平人之脉也。若一息六至,数脉也,适得病,未甚也。前谓寸,后谓尺。寸大尺小,其邪在上,故主头痛目眩;寸小尺大,其邪在内,故主胸满气短。

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病欲甚,脉洪大者,苦烦满;沉细者,腹中痛;滑者伤热;涩者中雾露。

此言八至之脉也。病主渐进于甚,脉若洪大有余,病在三阳,为阳盛之脉,故主心腹烦满不宁之苦。脉若沉细在下者,病在三阴,为阴盛之脉,故主腹中作痛。滑者阳气有余,故主伤热。涩者阴气有余,故主中雾露。雾露之寒伤人荣血,血受寒,故脉涩也。

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当困,沉细夜加,浮大昼加,不大不小,虽困可治,其有大小者,为难治。

脉有十至,邪热过盛,其人自当困矣。若沉细者,其邪在里,故病主夜剧;脉若浮大者,其邪在阳,故病主昼剧。不大不小,谓脉不浮不沉,不大不细,病虽困极,犹为可治,惟大小不一者为难治。

一呼六至,一吸六至,为死脉也,沉细夜死,浮大昼死也。

一息脉有十二至,阳亢极也,故为死脉。沉细主阴,故夜死;浮大主阳,故昼死也。

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曰损,人虽能行,犹当着床,所以然者,血气皆不足故也。

一息脉来二至,所谓损者,血气皆耗损矣,故名曰损。脉已见损,其人虽能强行,犹当着床而卧矣。所以着床者,正惟血气皆不足故也,

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再呼吸至 [38] ,名曰无魂,无魂者当死也,人虽能行,名曰行尸。

两息之间,脉来两动,损之极也,故名曰无魂,脉既无魂,其死必矣。即或人虽能行,此则尸之行也,故曰行尸。

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稿 [39] ,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

上部寸也,下部尺也,寸脉有而尺脉无,要知邪在上焦,其气上逆,故主当吐。若不吐者而尺脉无,必因肾气已绝,故当死。若寸脉无而尺脉有,其人元气虽虚,而肾元根本之脉尚在,故未至于害。人之尺脉,犹树之有根,枝叶喻寸脉也,寸脉虽无而尺脉根本未伤,枝叶之发将自生也。脉有根本,人之元气未伤,故知不死。

十五难

十五难曰: 《经》言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是王脉耶?将病脉也?

《经》言者,引《素问》“平人气象”“玉机 [40] 真藏”二篇,参错其文而言也。设问弦钩毛石之四脉,是四时之王脉耶?抑将 [41] 为病之脉也?

然。弦钩毛石者,是四时之脉也。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故其脉之来,濡弱而长,故曰弦。

天布四时之令,人气应之,脉有弦钩毛石者,是则四时之正气也。弦脉者,天气应于春,人气应于肝,地气应于木。木者,春之令也。万物始生之时,枝叶未敷,故其脉之来,其力软弱,如枝之长,而应指和缓,故名曰弦。

夏脉钩者,心南方火也,万物之所茂,垂枝布叶,皆下曲如钩。故其脉之来疾去迟 [42] ,故曰钩。

钩脉者,天气应于夏,人气应于心,地气应于火。火者,夏之令也。万物皆已茂盛,其枝叶垂布,下曲如钩,故其脉之应,来疾去迟,如钩之象,故名曰钩。

秋脉毛者,肺西方金也,万物之所终,草木华叶,皆秋而落,其枝独在,若毫毛也。故其脉之来,轻虚以浮,故曰毛。

毛脉者,天气应于秋,人气应于肺,地气应于金。金者,秋之令也。草木华叶,至秋皆落,其枝若毫毛之状,故其脉之应,力来轻虚浮涩,如毛之象,故名曰毛。

冬脉石者,肾北方水也,万物之所藏也,盛冬之时,水凝如石,故其脉之来,沉濡而滑,故曰石。此四时之脉也。

石脉者,天气应于冬,人气应于肾,地气应于水。水者,冬之令也。万物至冬皆藏,水凝如石之状,故其脉之来,沉软而滑,如石之象,故名曰石。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此皆四时之王脉也。

如有变奈何?

脉逆四时谓之变,如脉有变于四时,其主病之变奈何?

然。春脉弦,反者为病,何谓反?

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气来厌厌聂聂 [43] ,如循 [44] 榆叶曰平;益 [45] 实而滑,如循长竿 [46] 曰病;急而劲益强,如新张弓弦曰死。春脉微弦曰平,弦多胃气 [47] 少曰病,但弦无胃气曰死,春以胃气为本。

脉弦而和缓,春时之正脉也。若脉气之来,实强太过者,其病之邪,主是邪在外来;脉气之来,虚微不及者,其病之邪,主是内生。厌厌聂聂,取喻榆叶和柔之象,故曰平人无病之脉。若脉来益实有力,如循长竿之状,即是肝气有余,故曰病。急,弦急也。若劲急而益强有力,如新张弓弦之状,此即纯弦之脉,全无胃气以和之,故主曰死。所以春令之脉,贵乎微弦而有胃气曰平。若弦脉过多,胃气衰少曰病。若但纯弦而无胃气者曰死。所谓胃气者,弦不甚弦,其中自有冲和之气,故春令之脉,必以冲和胃气为本。

夏脉钩,反者为病,何谓反?

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其脉累累如环 [48] ,如循琅玕 [49] 曰平;来而益数,如鸡举足者 [50] 曰病;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死。夏脉微钩曰平,钩多胃气少曰病,但钩无胃气曰死,夏以胃气为本。

脉洪而和缓,夏时之正脉也。太过不及,皆病脉也,所谓举一隅,则三隅可知。累累如环,谓脉形如珠,累累如环之象。如循琅玕,又如循玉滑润和柔之意,故谓平人无病之脉。如鸡举足者,言脉形劲而有力,故主有病之脉。前曲后居,谓按之坚而搏,寻之实而据,象如操钩,故曰死。所以夏令之脉,贵乎微洪而有胃气曰平。若钩脉过多,胃气衰少曰病。但钩而无胃气曰死。故夏令之脉,必以冲和胃气为本。

秋脉毛,反者为病,何谓反?

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其脉来蔼蔼如车盖,按之益大曰平;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病;按之萧索,如风吹毛曰死。秋脉微毛曰平,毛多胃气少曰病,但毛无胃气曰死,秋以胃气为本。

蔼蔼,谓脉之形,如草丛杂貌。车盖,形圆之意。益大谓微毛之象,故曰平。不上不下,谓脉涩滞不利,如不上下之形。鸡羽,谓如循鸡羽之劲而有力,即太过也,故曰病。萧索者,谓脉力萧索不振之貌,又如风吹毛,谓轻浮无力,全无胃气以和之,故曰死。所以秋令之脉,贵乎微毛而有胃气曰平。若毛脉过多,胃气衰少曰病。但毛而无胃气者曰死。故秋令之脉,必以冲和胃气为本。

冬脉石, 反者为病, 何谓反?

然。 其气来实强, 是谓太过, 病在外; 气来虚微, 是谓不及, 病在内。 脉来上大下锐 [51] , 濡滑如雀之喙曰平;啄啄连属, 其中微曲曰病; 来如解索, 去如弹石曰死。 冬脉微石曰平, 石多胃气少曰病, 但石无胃气曰死, 冬以胃气为本。

雀啄之形,言上大下小,软滑似雀嘴之象,故曰平。诸本皆写啄字,误也,考 《平人气象》》 [52] ,其义可知也。啄啄连属,言脉来频频数至而顿一止者,是病脉也,故曰病。解索,如索之解而分散。弹石为脉之应指,搏击有力。解索弹石,一属虚极,一属太过,皆无胃气者,故曰死。所以冬令之脉,贵乎微石而有胃气曰平。若石脉过多,胃气衰少曰病。但石而无胃气者曰死。故冬令之脉,必以冲和胃气为本。其来如解索,去如弹石,此二句在《四言举要》又云:来如弹石,去如解索。二义相通,兹故不改。

胃者,水谷之海,主禀。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是谓四时之变,病、死、生之要会也。

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水谷,故谓水谷之海。四时之脉皆以胃气为本,胃气主禀于四时,是故四时之变病,而以胃气为主,以决人死生之要会也。

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见,衰乃见耳,来如雀之啄,如水之下漏,是脾之衰见也。

脾位居中,故谓中州。脾土寄王于四季,不得独主于四时,若四藏之脉和平,则脾脉在其中矣,故平和不可得见。衰乃见者,其脉之来,如雀之啄木,连啄数至而顿止;如屋水之下漏,停顷少时而复来。此二者,乃脾衰之见脉也,雀啄屋漏,命能久乎?

十六难

十六难曰: 脉有三部九候,有阴阳,有轻重,有六十首,一脉变为四时,离圣久远,各自是其法,何以别之?

三部,寸关尺也。九候,浮中沉也,每部各有浮中沉,三三则为九候。脉有阴阳,浮大动滑数为阳,沉涩弱弦微为阴。轻重者,如三菽、六菽轻重之类也。一脉变为四时,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之四时也。六十首,按《素问·方盛衰》篇曰:圣人持诊之道,先后阴阳而持之,奇恒之势,乃六十首。王注为奇恒之势六十首,今世不存。则失其传者,由来远矣。童注谓:七难,冬至后得甲子少阳主之类,六甲而终者,非也。此篇之问,本文无答,盖缺文也。

然。是其病,有内外证。

此盖答辞,然与前不相合,当别有问辞也。

其病为之奈何?

问内外证之详也。

然。假令得肝脉,其外证:善潔 [53] ,面青善怒;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 [54] ;其病:四肢满 [55] ,闭淋,溲便难,转筋。有是者肝也,无是者非也。

此言五藏色脉形证之应验。得肝脉,诊得弦脉也,肝属木。洁,清洁。青,肝色也。肝主怒,肝病故善怒。脐左有动气,即肝之积,名曰肥气,按之不移而牢若痛。牢,谓牢守其位。脾主四肢,肝病故令四肢满。闭,气闷而不通。淋,小便痛者为淋。溲,即小便也。便难,大 [56] 便闭涩而难通。肝主筋,肝病则令转筋而抽掣也。凡有是症者,则主肝之病也,无是者,非肝也。

假令得心脉,其外证:面赤,口干,喜笑;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烦心,心痛,掌中热而啘。有是者心也,无是者非也。

得心脉,诊得洪脉也。心属火,故面赤。心有火,故令口干。心主喜,心火盛,故喜笑。脐上有动气,即心之积,名曰伏梁,故按之不移而牢若痛。心病,故令烦心而懊 不宁。心热,故令心痛。掌中乃手心主劳宫穴也。盖真心不受邪,受邪者,心包络也。啘,干呕也。心病则火盛,故作干啘。有是病者,则心之病也,无是者非也。

假令得脾脉,其外证:面黄,善噫,善思,善味 [57] ;其内证: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胀满,食不消,体重节痛,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无是者非也。

得脾脉,诊得缓脉也。脾属土,面故黄。噫,嗳声也。脾气不运,故作嗳声。脾主思,故善思。脾主谷,故善味。当脐有动气,即脾之积,名曰痞气,故按不移而牢若痛。脾为中州,脾病则中气不运,故作胀满。脾主消磨,脾气弱,故令食不消。脾主肌肉,故令体重,而令肢节作痛。怠惰,倦懒无力。嗜卧,好睡也。脾主四肢,四肢不收,谓手足酸软无力,而不能收持。有是症者,则脾之病也,无是者非也。

假令得肺脉,其外证: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其内证: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洒淅寒热。有是者肺也,无是者非也。

得肺脉,诊得涩脉也。肺属金,故色白。肺气虚,故作嚏。肺主悲,故令悲愁不乐,欲哭。脐右有动气,即肺之积,名曰息贲,故按之而牢若痛。喘,肺气壅塞作喘。咳,气逆上也。洒淅寒热,谓洒洒恶寒,淅淅发热。肺主皮毛,故主洒淅寒热。有是症者,则肺之病也,无是者非也。

假令得肾脉,其外证:面黑,喜恐欠;其内证: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气,少腹急痛,泄如下重,足胫寒而逆。有是者肾也,无是者非也。

得肾脉,诊得沉脉也。肾属水,故面黑。肾气不足则为恐,阴阳相引则为欠。脐下有动气,即肾之积,名曰贲豚,故按之不移而牢若痛。逆气,谓气不归元,故令气逆上行,谓之逆气。小腹,肾所司也。急痛,腹内里急作痛。泄,大便泄泻。下重,气下坠也。足胫,足胫之内踝,肾之太溪穴也。肾病,则寒从足胫而逆于上。有是者,则肾之病也,无是者非也。

十七难

十七难曰: 经言病或有死,或有不治自愈,或连年月不已,其死生存亡,可切脉而知之耶?

然。可尽知也。

此篇所问者三,答云可尽知也,而止答病之死症,余无所见,当有缺漏。

诊病若闭目不欲见人者,脉当得肝脉弦急而长,而反得肺脉浮短而涩者,死也。

闭目不欲见人者,肝病也。肝病脉当得弦长,此脉症相应,而反得肺脉,浮短而涩者,是金克木,故主死。

病若开目而渴,心下牢者,脉当得紧实而数,反得沉涩而微者,死也。

开目而渴,心下牢实者,心病也。脉宜实大而数,此脉症相应,反得沉涩而微者,是肾水克心火,故死。

病若吐血,复鼽衄血者,脉当得沉细,而反浮大而牢者,死也。

吐血者,血从口吐出也。鼽衄者,血从鼻中流出也。凡失血症,脉宜芤虚沉细不足,脉症相应。若反浮大而牢实有余,此系正气不足,而反邪气有余,故主死。

病若谵言妄语,身当有热,脉当洪大,而反手足厥逆,脉沉细而微者,死也。

谵言妄语及伤寒症热邪传里,阳明胃经之病,故宜身热。脉洪而大,是症脉相应。而反手寒至肘,足寒过膝,谓之厥逆。脉来沉细而微者,是阳症得阴脉,故死。

病若大腹而泄者,脉当微细而涩,而反得紧大而滑者,死也。

大腹,腹胀也。病本脾虚,中气不运,肠胃积滞不消,更兼肠胃不实而作泄泻,是症之脉,宜乎微细而涩。若反紧大而滑者,此系邪有余而正不足,故死也。

十八难

十八难曰: 脉有三部,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足有太阳少阴,为上下部,何谓也?

三部者,以寸关尺分上下之部也。四经者,谓每部相对,合为四经也,手有太阴肺也、阳明大肠也,足有太阳膀胱也、少阴肾也。肺与大肠,其候在右寸,肾与膀胱,其候在左尺,而为上下部,其义何也?

然。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

此明上文部有四经之义。以肺居右寸之部位而言,故以太阴为首也。然手太阴肺也,阳明大肠也,皆属金。足少阴肾也,太阳膀胱也,皆属水。金生水,水性流下而不能上,故肾与膀胱而在左尺下部也。足厥阴肝也,少阳胆也,皆属木。手太阳小肠也,少阴心也,皆属火。木生火,火性炎上而不能下,故心与小肠,而在左寸上部也。手心主心包络也,少阳三焦也,皆属相火。足太阴脾也,阳明胃也,火生土,土居中宫,故脾与胃而在右关之中部也。所谓部有四经,以三部合之,则共十二经也。而右关中部之土,复生右寸之金,此皆五行子母相生相养之理也。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鬲 [58] 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刺之者也。

脉有三部九候,各何所主之?

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

此一节,当是十六难中答辞,错简在此。三部,寸、关、尺也。九候,每部各有天、地、人,谓之九候。审明也,刺针也,言三部之疾,各当审明其部而针刺之者也。

人病有沉滞 [59] 久积聚,可切脉而知之耶?

此下问答,亦未详所属。或曰:当是十七难中“或连年月不已”答辞耶。

然。诊病 [60] 在右胁有积气,得肺脉结 [61] ,脉结甚则积甚,结微则气微。

右胁,肺部也。结主有积聚之脉,诊肺脉见结,当知右胁有积气。盖积气有微甚,脉必从而应之。

诊不得肺脉,而右胁有积气者,何也?

然。肺脉虽不见,右手脉当沉伏。

肺脉虽不见结,右手脉当见沉伏,沉伏亦主积聚之脉,右手所以候肺也。

其外痼疾同法耶?将异也?

此承上文,复问外之痼疾与内之积聚,同此一法耶,抑各异也。

然。结者,脉来去时一止,无常数,名曰结也。伏者,脉行筋下也。浮者,脉在肉上行也。左右表里,法皆如此。

结者,脉来缓时一止,名曰结也,脉主里有结聚。伏者,脉行筋下。浮者,脉行肉上。伏主里,浮主表,所以异也。举前右胁为例,故此云左右表里,法皆如此。

假令脉结伏者,内无积聚;脉浮结者,外无痼疾;有积聚脉不结伏;有痼疾脉不浮结。为脉不应病,病不应脉,是为死病也 [62] 。

有是脉,无是病;有是病,无是脉。脉病不相应,故为死病也。

十九难

十九难曰: 经言脉有逆顺,男女有恒 [63] ,而反者,何谓也?

脉有逆顺,男女有恒,言男女之脉,各有恒常之道也。男子尺脉恒弱,女子尺脉常盛,是其常也。若不顺而反常,其故何也?

然。男子生于寅,寅为木,阳也;女子生于申,申为金,阴也。故男脉在关上,女脉在关下。是以男子尺脉恒弱,女子尺脉恒盛,是其常也。

此言男女阴阳尺寸脉之不同。以男子生于寅,寅为三阳,乾之体也,故男子生于寅,义取此也。以女子生于申,申为三阴,坤之体也,故女子生于申,义亦取此。阳寸阴尺,男脉主于关上,故男子之脉恒盛于寸,寸为阳也;女脉主于关下,故女子之脉恒盛于尺,尺为阴也,此属阴阳之常道,若虞氏之图说则似乎鉴矣。

反者,男得女脉,女得男脉也。

其为病何如?

所谓反者,男子反得女脉而盛于尺,女子反得男脉而盛于寸,是谓相反也。复言反脉之为病,其症当何如?

然。男得女脉为不足,病在内。左得之,病则在左;右得之,病则在右,随脉言之也。女得男脉为太过,病在四肢。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随脉言之,此之谓也。

男子尺脉恒弱,若反得女脉,是尺脉盛也,男子尺脉盛为不足者,是肾水不足,相火偏旺,故谓不足,其病主在内。女子寸脉恒弱,若反得男脉,是寸脉盛也,女子寸脉盛为太过者,是阴乘阳位,故谓太过。阳主外,故病在四肢,病之在左在右,各随脉而言之也。

二十难

二十难曰: 经言脉有伏匿,伏匿于何藏而言伏匿耶?

然。为阴阳更相乘,更相伏也。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为阳乘阴也;虽阳脉时沉涩而短,此谓阳中伏阴也。脉居阳部而反阴脉见者,为阴乘阳也;虽阴脉时浮滑而长,此谓阴中伏阳也 [64] 。

此言脉有阴阳乘伏之义。伏,隐于其中也。匿,藏也。乘,驾于其上也。居,犹在也。阴,尺部也;阳,寸部也。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谓尺脉而反见浮滑长等之阳脉,此阳脉乘于阴位也。其尺部之脉,虽或时有偶见沉涩而短之阴脉,此谓阳中伏阴之脉也。脉居阳部而反阴脉见者,谓寸部而反见沉涩短之等脉,此阴脉乘于阳也。其寸部之脉,虽或时有偶见浮滑而长之阳脉,此谓阴中伏阳之脉也。

重阳 [65] 者狂,重阴 [66] 者癫。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

狂病属阳,故重阳者狂;癫病属阴,故重阴者癫。脱阳者,阳气绝也,故见幽阴之鬼;脱阴者,阴精绝也,故目盲无所见也。此五十九难之文,或错简在此。

二十一难

二十一难曰: 经言人形病,脉不病,曰生;脉病,形不病,曰死。何谓也?

然。人形病,脉不病,非有不病者也,谓息数不应脉数也。此大法。

形病脉不病,谓人颜色憔悴,是形有病也,诊其脉来息数调和,虽外貌有病,其人不久自愈,故曰生。脉病形不病,谓人外貌虽若无病,诊其脉或大、或小、或结、或促、或代止而有常数,怪异不一,残贼冲和之气,是脉不与形相应,乃脉病人不病也,故曰死。仲景曰: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气,神虽困无苦。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短命则死。正此之谓也。

二十二难

二十二难曰: 《经》 言脉有是动, 有所生病 [67] , 一脉变为二病者, 何也?

然。 经言是动者, 气也; 所生病者, 血也。 邪在气,气为是动; 邪在血, 血为所生病。 气主呴 [68] 之, 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 为气先病也; 血壅而不濡者, 为血后病也。 故先为是动, 后所生病 [69] 也。

此引 《灵枢·经脉》篇而言也。言是动者,如肺经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 [70] 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各经皆有是动,主所生病之类,此难以是动为气,所生病者血也。马玄台引经断为非,张三锡著《六要》 [71] ,其《经络考》 [72] 云最是,此篇不必强解。

二十三难

二十三难曰: 手足三阴三阳,脉之度数 [73] ,可晓以不?

此《灵枢·脉度》篇之文。第一难曰: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谓一度主二百七十息,以一息六寸计之,则二六一十二丈,六七四丈二尺,此一度计行十六丈二尺也。此篇言十二经脉长短之数,亦合十六丈二尺也。手足三阴三阳,谓手有三阴三阳,足有三阴三阳,而十二经脉长短之度数,可晓其所以然否。

然。手三阳之脉,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合三丈。

手三阴之脉,从手至胸中,长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

足三阳之脉,从足至头,长八尺,六八四丈八尺。

足三阴之脉,从足至胸中,长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

人两足脉 [74] ,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

督脉、任脉,各长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

凡脉长十六丈二尺,此所谓经脉长短之数也 [75] 。

按:经脉之流行,手之三阳,从手至头;手之三阴,从胸走至手;足之三阳,从头下走至足;足之三阴,从足上走入腹。此举经脉之度数,故皆自手足。言人两 脉,指阴 脉也。阴 脉起于跟中,自然谷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循腹,上胸里,行缺盆,出人迎之前,入 内廉,属目内眦,合足太阳脉,为足少阴之别络也。足三阳之脉,从足至头,长八尺。以同身之尺寸而言之,此所谓十二经脉长短之数,以合十六丈二尺之度数也。

经脉十二,络脉十五,何始何穷 [76] 也?

然。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

别络十五,皆因其原 [77] ,如环无端,转相灌溉,朝于寸口、人迎 [78] ,以处 [79] 百病,而决死生也。

此因上文经脉之寸度,而又推言经脉之行度也。直行者为之经,旁行者为之络。经有十二络,兼阳络阴络,脾之大络,为十五络也。言经脉之流行,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以次传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其义已解在第一难,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之内矣。其别络十五,皆各因其原,始于传注,如环之无端,转相灌溉于身,复朝会于寸口、人迎。右关之前一分为气口,左关之前一分为人迎,以诊藏府之百病,以决人之死生吉凶也。

《经》云:明知终始,阴阳定矣。何谓也?

然。终始者,脉之纪 [80] 也。寸口、人迎,阴阳之气通于朝使 [81] ,如环无端,故曰始也。终者,三阴三阳之脉绝,绝则死,死各有形,故曰终也。

此又复引《灵枢·终始》第九篇曰:“凡刺之道,毕于终始,五藏为纪,阴阳定矣。”其义何所谓也?然,终始者,乃经脉流行之大纪纲也。寸口、人迎,乃阴阳之气通于朝使。朝,谓气血之朝会。使,谓阴阳之相使。始,如生物之始;终,如生物之终。欲知生死,以脉候之,阴阳之气通于朝使,如环之无端,则不病。一或不相朝使,则病矣。况三阴三阳之脉绝乎,绝必死矣。其死之形状,俱如下篇,尤宜参看也。

二十四难

二十四难曰: 手足三阴三阳气以绝 [82] ,何以为候?可知其吉凶不?

上言三阴三阳之气绝,绝则死,兹复明其死之候,其吉凶之验,可知其形状日期之相应否。

然。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温 [83] 于骨髓,故骨髓不温,即肉不着骨,骨肉不相亲,即肉濡而却 [84] ,肉濡而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润泽,无润泽者,骨先死。戊日笃,己 [85] 日死。

此下共七节,与《灵枢·经脉》篇之文大同小异。濡,即软字。少阴者肾也,肾主骨,其华在发。肾气绝,则内不能充满于骨,外不能荣润于发。肉濡而却,谓骨肉不相着而肉离却骨,故齿长而枯。肾属水,戊己土也。土克水,故以所不胜之日笃,己日死。

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营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营,则肌肉不滑泽,肌肉不滑泽,则肉满,肉满 [86] 则唇反 [87] ,唇反则肉先死。甲日笃,乙日死。

脾主肌肉,其华在唇四白,脾绝则肉满唇反也。肉满,谓肌肉不润泽,而紧急䐜 矣。脾属土,木克土,故甲乙之胜日而死也。 [88] ,此筋先死。庚日笃,辛日死。

足厥阴气绝,即筋缩引卵与舌。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络于舌本。故脉不营,则筋缩急,筋缩急即引卵与舌,故舌卷卵缩

肝者筋之合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筋者,聚于阴器而络于舌本,肝绝则筋缩引卵与舌也。肝属木,金克木,故庚辛之笃日而死也。

手太阴气绝,即皮毛焦。太阴者,肺也,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气弗营 [89] 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津液去则皮节伤 [90] ,皮节伤则皮枯毛折,毛折者则气 [91] 先死。丙日笃,丁日死。

肺者气之本,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肺绝则皮毛焦而津液去,皮节伤,以津液皆会于节也。肺属金,火克金,故丙丁之笃日而死也。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泽去,故面色黑如黧 [92] ,此血先死。壬日笃,癸日死。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心绝则脉不通,血不流则色泽去。心属火,水克火,故壬癸之笃日而死也。

三 [93] 阴气俱绝者,则目眩转目瞑 [94] 。目瞑者为失志 [95] ,失志者则志先死,死即目瞑也。

三阴,通手足而言也。《灵枢·经脉》篇作五阴气俱绝,以手厥阴与手少阴同心经也。目眩转目瞑者,即所谓脱阴者目盲,此又其甚者也。故云目瞑者失志,而志先死也。陈氏曰:五藏阴气俱绝,则其志丧,目不见人而死矣。

六阳气俱绝者,则阴与阳相离。阴阳相离则腠理泄,绝汗 [96] 乃出,大如贯珠,转出不流,即气先死。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人之有生,惟赖真阳之气,气存则生,气亡则死。若手足六阳之气俱绝,则阴与阳相离而不合矣。阴阳相离,则腠理不固而汗自泄。绝汗出者,其形在额,大如贯珠而不流转,汗出不转,则气先死矣。其症旦见则主夕死,夕见则主旦死,真气一绝,则立死矣。

二十五难

二十五难曰: 有十二经,五藏六府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

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

此篇言手足三阴三阳,乃十二经也。若人但言五藏六府,则是十一经耳。其一经者,是何等经也?此一问答,盖为发明手厥阴心包络之一经也。然此一经,乃手少阴与心主包络也,其经相连,其脉各往,故凡心病者,非心病也,乃邪干包络之为病也。愚按《经络考》云:心包络之藏在心下,横膜之上,竖膜之下。与横膜相粘而黄脂裹者,心也。其脂膜之外,有细筋如丝,与心肺相连者,心包络也。此经本有名有形,而言无形者,得非与心肺相连,以其藏形不甚显耶?其经络之起止,则起于腋下之天池穴,而止于手中指之中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相为表里,故言经有十二也。

二十六难

二十六难曰: 经有十二,络有十五,余三络者,是何等络也?

然。有阳络,有阴络,有脾之大络。阳络者,阳 之络也;阴络者,阴 之络也,故络有十五焉。

直行者谓之经,旁出者谓之络。每经皆有络,十二经有十二络。如手太阴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络肺之类。今云络有十五,以其有阳 之络、有阴 之络及脾之大络也。阳 之络,统诸阳络;阴 之络,统诸阴络。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又总统阴阳诸络,由脾之能溉养五藏也。

二十七难

二十七难曰: 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也?

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 ,有阴 ,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

脉有奇正,十二经者,正脉也。奇经者,八脉也。奇经八脉,不拘于十二经,故曰奇经。奇正不相合,其义何也?然此八脉者,其一有阳维,盖阳维之脉,起于诸阳之会,由外踝而上行于卫分。其一有阴维,其阴维之脉,起于诸阴之交,由内踝而上行于荣分。阳维、阴维者,所以为一身之纲维也。其一有阳 ,其阳 之脉,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左右。其一有阴 ,而阴 之脉,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于身之左右。阳 、阴 者,所以使机关之 捷也。其一有督脉,而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行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而为阳脉之海。其一有任脉,而任脉亦起于会阴,循腹而行于身之前,为阴脉之承任,而为阴脉之海。其一有冲脉,而冲脉亦起于会阴,夹脐而行,直冲于上,为诸脉之冲要,而为十二经之海。其一有带脉,而带脉横围于腰,状如束带,所以总约诸脉者也。此八脉者,故曰奇经八脉也。

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于经也?

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虞 [97] ,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 霈妄行 [98] ,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满溢,诸经不能复拘也。

经络之行,自有常道。奇经之不拘于常道者,譬如圣人图设沟渠,以备通利水道之用。若天雨骤然降下,而 霈妄行,则沟渠满溢,诸经不能复拘也。沟渠,喻十二经也。络脉满溢,喻奇经八脉也。

二十八难

二十八难曰: 其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十二经,皆何起何继也?

此承上章而言奇经八脉,既不由于十二经之拘,则奇经之行皆从何所起,复从何所而相继也。

然。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督之为言都也,为阳脉之海,所以都纲乎阳脉也。其脉起于下极之俞,下极,乃长强穴之下也。俞,穴俞也。督脉有二十七穴:其始本于 长强 穴(其穴在尾骶骨端),与足少阴会,并于脊里上行。历 腰俞 (其穴在二十一椎下), 阳关 (穴在十六椎下), 命门 (穴在十四椎下), 悬枢 (穴在十三椎下), 脊中 (穴在十一椎下),中枢(十椎下) [99] , 筋缩 (在九椎下), 至阳 (在七椎下), 灵台 (在六椎下), 神道 (在五椎下), 身柱 (在三椎下), 陶道 (在大椎下), 大椎 (在一椎下),与手足三阳会合。 上痖 [100] 门 (在项后入发际五分),会阳维,入系舌本,上至 风府 (在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会足太阳、阳维,同入脑中,循 脑户 (脑户在枕骨上), 强间 (在百会后三寸),至 后顶 (在百会后一寸五分),上巅历 百会 (穴在顶中央旋毛中),至 前顶 (在百会前一寸五分),上 囟会 (百会前三寸,即囟门),至 上星 (在囟会前一寸),至 神庭 (囟会前二寸,直鼻上,入发际五分),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循额中 [101] 至鼻柱,经 素髎 (穴在鼻准头也),下 水沟 (穴即人中),会手足阳明,至 兑端 (在唇上端),入 龈交 (上齿缝中),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此督脉之起止也。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咽。

任者,妊也。为人生养之本,而为阴脉之海。其脉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会阴之分。任脉有二十四穴:其始本起于 会阴 (穴在两阴之间),上行而外出,循 曲骨 (在横骨上毛际陷中),上毛际,至 中极( 脐下四寸,膀胱之募),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腹里,循 关元 (脐下三寸,小肠之募,三阴、任脉之会),历 石门 (即丹田也。在脐下二寸,三焦之募也),上 气海 (脐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气之海),会足少阳、冲脉于 阴交 (脐下一寸,当膀胱上口,三焦之募)。循 神厥 (当脐中央),上 水分 (在脐上一寸,当小肠下口),会足太阴于 下脘 (脐上二寸,当胃下口)。历 建里 (脐上三寸),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于 中脘 (脐上四寸,胃之募也)。至 上脘 (脐上五寸), 巨阙 (鸠尾下一寸,心之募也), 鸠尾 (蔽骨下五分), 中庭 (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 膻中 (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中间), 玉堂 (紫宫下一寸六分), 紫宫 (华盖下一寸六分), 华盖 (璇玑下一寸), 璇玑 (天突下一寸),上喉咙,会阴维于 天突、廉泉 (天突在结喉下四寸宛宛中,廉泉在结喉上,舌下中央)。上颐,循 承浆 (在唇下陷中),与手足阳明会于督脉,此任脉之起止也。

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

冲,为经脉之海,又曰血海。其脉与任脉,皆起于少腹之内胞中。其浮而外者,起于 气冲 (气冲穴,在少腹毛中两旁各二寸,横骨两端,动脉宛宛中,足阳明穴也)。并足阳明、少阴二经之间。循腹上行至 横骨 (足阳明去腹中行二寸,少阴去腹中行五分,冲脉行于二经之间也。横骨在阴上横骨中,宛如偃月,去腹中行一寸五分)。夹脐左右各五分,上行历 大赫 (横骨上一寸,去腹中行一寸五分), 气穴 (即胞门,一名子户,大赫上一寸,去腹中行一寸五分,少阴冲脉之会), 四满 (气穴上一寸), 中注 (四满上一寸), 肓俞 (中注上一寸), 商曲 (肓俞上一寸), 石关 (商曲上一寸), 阴都 (石关上一寸), 通谷 (阴都上一寸), 幽门 (通谷上一寸,夹巨阙两旁,各五分陷中),至胸中而散。冲脉无穴,其所行之穴,皆足少阴肾经之穴也。故阴虚弱症,气不归元,气逆上行而作喘,即冲脉之为病也。故冲脉为病,逆气而里急。左右凡二十四穴,此冲脉之起止也。

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

带脉者 [102] 起于季胁足厥阴之 章门 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章门,足厥阴、少阳之会,在季胁骨端,肘尖尽处是穴。 带脉 穴,属足少阳经,在季胁下一寸八分陷中)。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又与足 [103] 少阳会于 五枢 (在带脉下三寸), 维道 (在章门下五寸三分)。左右凡八穴,皆足少阳之穴,此带脉之回身一周也。

阳 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阳 者,足太阳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出于外踝下,足太阳 申脉 穴(在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白肉际)。当踝后绕跟,以 仆参 为本(仆参穴,在跟骨下陷中,拱足得之)。上外踝上三寸,以 附阳 为郄(附阳穴,在外踝上三寸,足太阳之穴也)。直上循股外廉,循胁后胛,上会手太阳、阳维于 臑俞 (在肩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上行肩髆 [104] 外廉,会手阳明于 巨骨 (在肩尖端上行,又骨罅间陷中),会手阳明少阳于 肩髃 (在髆骨头肩端上,两骨罅陷 [105] 宛宛中,举臂取之有空)。上人迎,夹口吻,会手足阳明、任脉于 地仓 (夹口吻旁四分外,如近下有微脉动处)。同足阳明上而行 巨 [106] (夹鼻孔旁八分,直瞳子,平水沟),复会任脉于 承泣 (在目下五分,直瞳子陷中)。至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阴 五脉,会于 睛明 穴(见阴 下)。从睛明上行入发际,下耳后,入于 风池 而终(风池在耳后,夹玉枕骨下,发际陷中)。左右凡二十二穴,此阳 脉之起止也。

阴 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

阴 者,足少阴之别脉。其脉亦起于跟中,足少阴 然谷 穴之后(然谷穴在内踝前下一寸陷中),同足少阴循内踝下 照海 穴(在内踝下五分),上内踝之上二寸,以 交信 为郄(交信在内踝骨上,少阴前,太阴后廉筋骨间)。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至咽喉,交贯冲脉,入 内廉,上行属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阳五脉,会于 睛明 而上行(睛明,在目内眦外一分,宛宛中)。左右凡八穴,此阴 脉之起止也。

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 [107] 。故阳维起于诸阳会 [108] 也,阴维起于诸阴交 [109] 也。

阳维,起于诸阳之会,其脉发于足太阳 金门 穴,在足外踝下一寸五分,上外踝七寸会足少阳于 阳交 ,为阳维之郄(在外踝上七寸,斜属二阳之间)。循膝外廉,上髀厌,抵少腹侧,会足少阳于 居髎 (在章门下八寸,监骨 [110] 上陷中)。循胁肋,斜上肘上,会手阳明、手、足太阳于 臂臑 (在肘上七寸,两筋罅陷中,肩髃下一寸),过肩前,与手少阳会于 臑会、天髎 (臑会在肩前廉,去肩端三寸宛宛中。天髎在缺盆中上毖骨际 [111] ,陷中央),却会手、足少阳、足阳明于 肩井 (在肩上陷中央,缺盆上、大骨前一寸五分)。入肩后,会手太阳、阳于 臑俞 (在肩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上循耳后,会手足少阳于风池(在耳后发际陷中)。上 脑空 (承灵后一寸半,夹玉枕骨下后中), 承灵 (正营后一寸五分), 正营 (目窗后一寸), 目窗 (临泣后一寸), 临泣 (在瞳人直上,入发际五分陷中)。下额,与手足少阳、阳明五脉会于 阳白 (眉上一寸,直瞳人相对)。循头入耳,上至 本神 而止(本神直耳上,入发际中)。左右凡三十二穴,此阳维脉之起止也。

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其脉发于足少阴 筑宾 穴,为阴维之郄,在内踝上五寸,腨肉分中。上循股内廉,上行入小腹,会足太阴、厥阴、少阴、阳明于 府舍 (在腹哀下三寸,去腹中行四寸五分),上会足太阴于 大横、腹哀 (大横,在腹哀下一寸五分。腹哀,在日月下一寸五分,并去腹中行四寸半)。循胁肋会足厥阴于 期门 (直乳下一寸半)。上胸膈挟咽,与任脉会于 天突、廉泉, 上至顶前而终(天突,在结喉下四寸半宛宛中。廉泉,在结喉下二寸中央是穴)。左右凡一十四穴,此阴维脉之起止也。

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 [112] ,入于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之。其受邪气,畜 [113] 则肿热,砭射之也。

奇经八脉,惟督、任二经有穴,余六经皆系于十二经之穴,但与六经之交会,非冲脉、带脉、阳 、阴 、阳维、阴维之自有穴也。细考经络穴名,其义自得。然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若二维之脉,或值满溢,或有畜止,则气血之行,即不能环流以灌溉诸经者也。其奇经八脉,溢畜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譬如圣人图设沟渠,以利水道,设遇天雨降下,沟渠满溢,流于深湖,即圣人亦不能复拘而通利也。八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能环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之。其八脉各有所受邪气,则遂畜止而不环周,畜则必变,肿而为热矣,是知经脉不可畜止,止则急当砭石以射之。射之者,即刺出肿热之血也。

二十九难

二十九难曰: 奇经之为病何如?

然。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 [114] ,溶溶不能自收持 [115] 。

此言奇经之为病也。维,持 [116] 也。阴若不能维于阴,则怅然失志;阳设不能维于阳,则溶溶不能自收持。溶溶,懈慢之貌。

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若心痛。阴 为病,阳缓而阴急 [117] 。阳 为病,阴缓而阳急。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督之为病,脊强而厥。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 [118] ,女子为瘕聚 [119] 。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 [120] 若坐水中。此奇经八脉之为病也 [121] 。

阳维行诸阳而主卫,卫主气,气主表,故阳维为病,苦发寒热。阴维行诸阴而主荣,荣为血,血属心,故阴维为病,苦主心痛。两 脉病,若在阳则阳结急,在阴则阴结急。受病者急,不病者自和缓也。冲脉起于气冲,夹脐上行,至胸中,故逆气而里急。督脉行背,主脊里,故脊强而厥。任脉起于会阴,循腹里,上关元,故病苦内结,男为七疝,女为瘕聚也。带脉围身一周,病主在腰,故病腹满腰溶溶。溶溶,又水盛也,故如在水中之状。此奇经八脉之为病也。

三十难

三十难曰: 荣气之行,常与卫气相随不?

然,《经》言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于

[122] 五藏六府,五藏六府皆受于气。其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息,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之无端,故知荣卫相随也。

此引《灵枢·荣卫生会》第十八篇而言也,此篇之旨发明宗气、卫气之不同。荣气者,宗气也;卫气者,谷气也。盖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行则行,气止则止。然人荣卫之气,皆禀受于水谷之气之所化也。凡谷入于胃,而脾为胃行其津液,乃传于五藏六府,其五藏六府皆受水谷精华之气。其升降之用,清浊之化,气之清者为荣,而行于内,气之浊者为卫,而行于外。荣者阴血,阴性精专,故荣行脉中;卫者阳气,阳性慓悍,不随宗气而行,而自行于各经皮肤、分肉之间,故卫行脉外。人身之气,所以有荣气、卫气之分,故荣气者,宗气也,而宗气之行于脉中,卫气之行于脉外也。其血气之荣周于身,昼夜流行,无一息之间断,脉行五十度而周于身,而复大会于肺经之太渊穴,阴阳转相贯通,如环之无端,故知荣卫之相随,而有宗气、卫气之别也。故《素问》曰:荣者,水谷之精气则清;卫者,水谷之悍气则浊。精气行于脉中,悍气行于脉外。是故荣行脉中,卫行脉外也。

[1]禾髎:系手少阳三焦经“和髎”的别名,在耳门前上方,鬓发后缘,动脉后缘。并非手阳明大肠经“禾髎”穴。

[2]脉动:《脉经》卷一《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作“动脉”。

[3]人一呼……脉行三寸:《灵枢·五十营》作“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

[4]脉:《灵枢·五十营》作“气”字。后句“脉行五十度周于身”,“脉”亦作“气”。

[5]大:通“太”。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道经》:“往而不害,平安大。”大,通行本作“太”。

[6]受谷味:清代徐大椿《难经经释》:“按‘受谷味’三字,亦属赘辞。”莫氏注文按正文处理,于义为长。

[7]乍大乍小:《素问·平人气象论》作“乍数乍疏”。

[8]太阴……紧大而长:《脉经》卷五《扁鹊阴阳脉法第二》作“太阴之脉,紧细以长”。脉来曰“至”。

[9]少阴……紧细而微:《脉经》卷五《扁鹊阴阳脉法第二》作“少阴之脉,紧细”。

[10]而敦:《脉经》卷第五《扁鹊阴阳脉法第二》作“以紧”。

[11]王脉:指人体适应气象正常变化所表现的脉象,又称为旺脉。王,通“旺”,旺盛之意。下同。

[12]得甲子:甲为十天干首位,子为十二地支首位,甲子,干支依次相配,古人用来纪日或纪年,本处用于纪日。从甲子开始,至癸亥止,共六十日,六十次轮一遍,一年中有六个甲子周,共三百六十日。《难经》明刻《医要集览六种》本“得”前有“初”字。

[13]生气:即原气,又称元气。除本难外,尚可参阅一十四难、三十六难、三十八难、六十六难。

[14]肾间动气:指两肾之间所藏的元阳之气。《难经集注》卷之一丁德用注:“肾间动气者,谓左为肾,右为命门。”

[15]守邪之神:元气盛,抗邪之力强,邪气勿能侵犯,故名守邪之神。守,防守,防卫之意。

[16]独绝:独,惟独。绝,缺乏。《圣济总录》卷十三《劳风》引“绝”作“弱”,引申为非常虚弱。

[17]一脉为十变:指一脏的脉象变为十种脉象。本难举心与小肠为例,论述五脏、五腑之邪互相干犯所出现十种不同的脉象变化。

[18]五邪刚柔相逢:指脏腑失调可以相互传变。五邪,指脏腑失调的病气。刚柔,指脏腑,腑属阳为刚,脏属阴为柔。相逢,即下文的“相干”,相互侵犯之意。

[19]阴:指肝肾。四难云:“吸入肾与肝。”

[20]阳:指心肺。四难云:“呼出心与肺。”

[21]五藏脉已绝于内:五藏,据下文是指肝肾之脉。内,五难指脉的深层,为肝气与肾气所行之部。绝于内,指脉象极为微弱,重按时指端难以感觉到。

[22]绝于外:指脉象极为微弱,轻按不得。外,指脉的浅层,是心气与肺气所行之部。

[23]阳绝……补阳:阳为外,指心与肺;阴为内,指肾与肝。

[24]相胜……病即自已:这是根据五脏及色脉的五行所属,分析其相生相克关系。如肝色青,得心脉为木生火,得肾脉为水生木,两者均为相生之脉。得肺脉为金克木,得脾脉为木克土,均为相胜之脉。

[25]寸口:指寸口脉,包括寸关尺三部。

[26]尺内:指前臂内侧从腕横纹至肘横纹的皮肤。

[27]脉数……皮肤亦数:《难经集注》卷之二丁德用注:“数即心也,所以臂内皮肤热也。”《难经经释》:“数者,一息六七至之谓,若皮肤热如何能数?此必传写之误,不然,则文义且难通矣。”丁注将数字释为热,于医理尚通,今姑从之。

[28]臭(xiù秀):同“嗅”。指鼻部嗅觉能感知的气味,分为臊、焦、香、腥、腐,统称“五臭”。下同。

[29]全:“痊”的古字,痊愈。

[30]从下上:指病自下向上传变,即症状出现次序由骨、筋、肌肉至皮毛。

[31]从上下:指病自上向下传变,即症状出现次序由皮毛、血脉、肌肉、筋至骨。

[32]至于收病也:《难经本义》滑寿注:“至于收病也,当作至脉之病也。”

[33]于收二字:《难经本义》滑寿注:“疑为衍文,当删。”

[34]此治损之法也:宋代李子野《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作“此损至之法也”。《难经经释》:“言治损而不言治至者,盖损至之脉,虽有从上下、从下上之殊,而两者之病状则一,故言治损,而治至之法亦备矣。”

[35]有呼吸再至:《难经本义》滑寿注:“其曰呼吸再至,即一呼一至,一吸一至之谓,疑衍文也。”

[36]本:原作“不”,据手抄本改。

[37]前大后小……前小后大:前后,指寸口脉的关前关后,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大小,指脉象,即大脉、小脉(又称细脉)。

[38]再呼吸至:《难经本义》滑寿注:“此四字见前衍文。”明本《难经》《脉经》并无。

[39]稿:古通“槁”,干枯。下同。《难经本义》作“槁”字。

[40]机:原作“肌”,据《素问·玉机真藏论》改。

[41]抑将:还是。

[42]来疾去迟:言脉的每次搏动过程中,脉波由起始至高峰为来,由高峰至回落为去。来、去,指脉的来、去。疾、迟,即快、慢。

[43]厌厌聂聂(zhè浙):厌厌,软弱的样子。聂聂,柔和的样子。

[44]循:抚摩。《经籍籑诂》卷十一:“循,谓摩顺也。”

[45]益:《素问·平人气象论》作“盈”。

[46]如循长竿:形容弦滑而直的脉象。

[47]胃气:反映为脾胃功能的元气,称为胃气。全身及五脏皆禀气于胃,四季脉均以胃气为本。从本难论述可知,胃气脉为从容柔和、均匀流利、有神有根的脉象。

[48]累累如环:累累,连续不断。如环,如玉环滚动。

[49]琅玕:如玉的美石。

[50]者:原脱,据《素问·平人气象论》、《难经集注》卷之二、《难经本义》补。

[51]上大下锐:即轻按脉形宽大,重按细小的脉象。上、下,指脉的浅部、深部。

[52]平人气象:即 《素问·平人气象论》。

[53]潔:瘈疭抽搐之证。潔,《难经本义》同。《难经集注》作“ ”。按《广韵·屑韵》:“潔,经典用絜”。《玉篇·冫部》:“ ,俗絜字”。据此, 、潔、絜三字并同。李今庸《读古医书随笔·难经析疑一则》“这里当是 字省疒旁而挈,又借作絜”。善潔,瘈疭多发之证。

[54]牢若痛:即坚硬而疼痛。若,同连词“而”。

[55]四肢满:即四肢肿。

[56]大:原作“小”,据手抄本改。

[57]善味:喜欢重味、美味。加藤宗博《卢经裒腋》:“脾气不足而食无味,故好思有味物也。”

[58]鬲:通“膈”。此指横膈膜。下同。

[59]沉滞:指沉伏体内积滞之病。

[60]病:原脱,据明本《难经》补。

[61]肺脉结:即寸口脉见浮短而涩的肺脉时,出现不规则的歇止脉。据四难、十三难、十七难,作“浮短而涩”为宜。

[62]人病……是为死病也:《难经经释》:“人病以下至末,与前文不类,疑是五十二、五十五、五十六难等难内错简。”

[63]恒:常。《难经集注》卷之二作“常”。

[64]虽阳脉……伏阳也:虽阳脉、虽阴脉,原作“脉虽”二字。张山雷《难经汇注笺正》:“考《千金翼》则作虽阳脉时沉涩而短;虽阴脉时浮滑而长。乃始明白了解,可证今本《难经》之讹。”为是,据改。

[65]重阳:指尺寸阴阳部位俱见阳脉。重,重复之意。

[66]重阴:指尺寸阴阳部位俱见阴脉。

[67]《经》言……有所生病:本难认为经脉是动是病在气,所生病是病在血。历代注释认为本难 “经言”是指 《灵枢经》,但两者所述,在概念上有不尽相合之处。《灵枢·经脉》作 “是动则病”“是主某所生病者”。是主,即此经脉腧穴主治的意思。明代张景岳 《类经》总结是动是 “变常而为病”,所生病是 “凡在五脏则各言脏所生病;凡在六腑,则或言气,或言血,或脉或筋,或骨或津液”。《难经经释》: “是动诸病,乃本经之病。所生之病,则以类推而旁及他经者。”各家所述可资参考。

[68]呴(xu许):同 “煦”,温暖的意思。

[69]病:原脱,据本难及 《难经集注》卷之三补。

[70]膨:此后原有 “然”字,据 《灵枢·经脉》删。

[71]六要:即明代医家张三锡(叔承)著《医学六要》。

[72]经络考:指《医学六要·经络考》:“是动则为肺胀等症者,是经变动,则有此等。《难经》以是动为气,马玄台引经断为非,最是。”

[73]度数:即度量经脉长短的尺寸数。

[74]两足 脉:莫熺据《难经本义》作“阴 脉”解。熊宗立《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认为指阳 。二说均未说明理由。《灵枢·脉度》云: 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岐伯答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杨上善注云:“男子以阳 为经,以阴 为络。女子以阴 为经,以阳 为络也。”脉长十六丈二尺,不包括络脉在内, 脉计数时,男子取阳 ,女子取阴 ,所以只计二条。此说与二十六难络脉有阳 、阴 相符。

[75]此所谓……之数也:谓后原有“十二”二字,上文所述经脉共计十六条,已超过十二经之数,显然与正文不合,今据《医要集览》删。《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三《身度》“此所谓十二经脉长短之数也”十二字并作“此气之大经隧也”。

[76]穷:终极。

[77]因其原:指别络顺着经脉的来源流向一起运行。因,随顺。原,来源。

[78]人迎:有二说。一指足阳明胃经经穴,在挟喉两旁动脉处,是古代诊脉的部位。《难经本义》滑寿注:“愚谓昔人所以取人迎气口者,盖人迎为足阳明胃经,受谷气而养五脏者也;气口为手太阴肺经,朝百脉而平权衡者也。”二是莫氏据晋代王叔和的解释“左关之前一分为人迎”。

[79]处:决断,诊断。

[80]纪:法度,纲领。

[81]朝使:谓经脉气血的聚集与分出。

[82]手足……气已绝:已,原作“以”,据《难经集注》卷之三、《难经本义》改。以通“已”。下文回答中三阴气绝缺手厥阴气绝。《灵枢·邪客》云:“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可见本难手少阴气绝之候,实已包括手厥阴气绝在内。关于三阳经气绝的证候,尚可参见《素问·诊要经终论》。原文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疭,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纵,目寰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狂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

[83]温:《灵枢·经脉》、《脉经》卷三《肾膀胱部第五》并作“濡”字。下句“骨髓不温”,“温”亦作“濡”。

[84]却:退缩,引申为“萎缩”。

[85]己:原作“巳”字,据明本《难经》《难经本义》改。下同。己,天干的第六位。

[86]肉满:《灵枢·经脉》作“人中满”。从下句“唇反”症状看,肉满当指人中部位的皮肉肿满。

[87]唇反:指口唇外翻。反,义同“翻”。

[88]卵缩:指阴囊、睾丸收缩。

[89]弗营:《灵枢·经脉》作“不荣”。《难经本义》作“不营”,《难经集注》作“弗荣”。弗同“不”,营通“荣”。

[90]皮节伤:皮肤关节损伤。

[91]气:《灵枢·经脉》《难经本义》并作“毛”。《脉经》卷三《肺大肠部第四》、《外台秘要》卷十六《虚劳上四十九》、《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肺脏《肺脏脉论第一》、《难经集注》卷之三、《难经直解》各种版本并作“气”。且与下文手少阴气绝“血先死”体例相合,莫氏改毛为气,于义为长。

[92]黧:指黑中带黄的颜色。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黧,黄黑也”。

[93]三:《灵枢·经脉》、《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肾脏《精极第四》、《外台秘要》卷十六《虚劳上四十九》并作“五”。

[94]目眩转目瞑:眩,眼花。转,眼球向上翻。目暝,闭上眼睛。

[95]失志:丧失意识。《素问·评热病论》“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

[96]绝汗:指病危或濒死前的出汗,可见汗出如珠,着身而不流,或汗出如油不止。

[97]不虞:预料不到。虞,原作“然”,据《脉经》卷二《平奇经八脉病第四》改。

[98] 霈妄行: 霈,同“滂沛”,形容水流湍急。妄行,指雨水泛滥妄行的水灾。“行”,原作“作”,《难经本义》同,据《难经集注》卷之三改。

[99]中枢十椎下:原脱,据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补。

[100]痖:同“哑”。

[101]中:原作“上”,据李时珍《奇经八脉考》改。

[102]者:原脱,据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补。

[103]足:原脱,据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补。

[104]髆:同“膊”。肩膀,肩胛。

[105]罅(xià下)陷:缝隙的凹陷处。罅,缝隙。

[106] :同“髎”。

[107]溢蓄……诸经者也:明代熊宗立《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此十二字或云衍文,或云当在下文亦不能拘之之下。”可参考。

[108]诸阳会:各阳经相会之处的金门穴。

[109]诸阴交:各阴经相交之处的筑宾穴。

[110]监骨:即髂骨。《释骨》:“两髁其旁临两股者,曰监骨,曰大骨,曰髂”

[111]毖(bì必)骨际:此指肩胛骨的内上角。

[112]盛:原脱,据《难经集注》卷之三、《难经本义》补。

[113]畜:通“蓄”。积聚。下同。

[114]怅然失志:怅然,神志恍惚的样子。失志,即失意,不得志。

[115]溶溶不能自收持:不能自己控制。溶溶,倦怠乏力的样子。

[116]持:扶助。

[117]阳缓而阴急:阳脉弛缓而阴脉急缩拘挛。

[118]七疝:七种疝病。《诸病源候论》卷之二十《疝病》:“厥疝、癥疝寒疝、气疝、盘疝、胕疝、狼疝。”

[119]瘕聚:指腹部包块,聚散无常,推移可动的一类病症。

[120]腰溶溶:古林正祯《难经或问》:“溶者,是谓腰缓慢无力,若坐水中而不便利也。”

[121]此奇经八脉之为病也:关于奇经八脉的病症,本难所述并未完全包括,如《素问·刺腰痛》谓:“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肿”。《灵枢·大惑论》载“阳气满则阳 盛”致目不瞑,“阴气盛则阴 满”致目闭。《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灵枢·五音五味》:(妇人)“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天宦者“其任冲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不生。”说明奇经病证尚与腰痛、睡眠、男女生殖生育等病症有关,可参阅。

[122]于:《灵枢·营卫生会》、《难经集注》卷之三、《难经本义》作“与”。于,通“与”,作“给”解。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