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濒湖脉学白话解

(一)经脉与脉气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作者简介】

作者李言闻,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父亲。他据崔嘉彦《脉诀》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成《四言举要》,今称四言脉诀,或称《四言诀》,后李时珍又撰写七言诗 ,或称七言诀,与《四言诀》合编,改书名为《濒湖脉学》。

【内容提要】

本歌诀从经脉与脉气,部位、诊法,五脉平脉,辨脉提纲,诸脉形态,诸脉主病,杂病脉象,妇人脉法,奇经八脉诊法,真脏绝脉十个方面进行论述,论脉简要,易学易记,故历代广为刊行。

建国后有影印本和排印本,原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基础理论教室,曾用白话文编译成《濒湖脉学白话解》,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 1961年出版, 1982年再版,先后 15次印刷,总印刷数过 275万多册,其发行量在中医书中名列前茅。

(一)经脉与脉气

脉乃血派,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1。其象法地2,血之府也。心之合也3,皮之部也。资始于肾4,资生于胃5。阳中之阴6,本乎营卫7。营者阴血,卫者阳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义。气如橐龠8,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十二经中,皆有动脉9,惟手太阴,寸口10取决。此经属肺,上系吭嗌。脉之大会,息之出入。一呼一吸,四至为息。日夜一万,三千五百。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日夜八百,十丈为准。

【提要】

本条文讲脉的生理以及独取寸口脉之原理。

【注释】

1气息应焉:气,指呼吸之气。息,人体一呼一吸称一息。气息,指呼吸运动。气息应焉,指脉搏与呼吸息息相关。

2其象法地:脉在人体的分布,就像大地上分布的江河一样。

3心之合也:言脉既内合于心,又为心所主。

4资始于肾:资,获得,取得。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言脉气的根源在肾。

5资生于胃:胃为“水谷之海”与脾同称“后天之本”,即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不断地滋养先天元气。言脉气不仅根源于肾还赖胃气的资培方能显示作用。

6阳中之阴:指脉气的阴阳属性。气属阳,而脉属阴,脉气又在脉内,故脉气属阳中之阴。

7本乎营卫:营,即营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行于脉中,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卫,卫气,由水谷悍气所化,行于脉外,具有调控、温煦血脉的作用。意指脉气以营气与卫气为本。

8橐龠( tuó yuè):即风箱。

9动脉:指十二经皆有经气到达体表血脉搏动之处。非现代医学动、静脉之“动脉”。

10寸口:又称气口、脉口。两手腕桡骨头桡动脉搏动之处,属手太阴肺经。肺经“太渊”穴去鱼际仅一寸,故称寸;口,意指出入往来之处。

吭嗌( há ngyì) :指喉咙。

【白话解】

脉乃指血脉,是气血运行的先决条件,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脉之搏动与呼吸息息相关。脉在脏腑、筋肉、四肢百骸分布的情形,犹如大地上百川派别,纵横交错,相互沟通,脉乃储血运血的器官,内合于心,为心所主,外行皮肤濡养皮肉。

脉气根源于先天之本的肾之元气,受滋养于后天之本之胃气。脉气属阳中之阴。脉气功能的发挥,亦要依赖行于脉中属阴之营气和行于脉外属阳之卫气的功能的实现。

血液在脉管不能独自运行,一定要受脉气推动才能运行。脉气鼓动,血液随之运行,故气为阳,血为阴,脉气行血,亦是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脉气的鼓动正如风箱之鼓动,血脉中血液受脉气之推动则波澜起伏,上下来去,往复无休地运行于周身脉管中。

全身十二正经中,每条经脉在体表所过部位都有可以切诊脉动的地方,但一般单单在手太阴脉所过的寸口处诊脉以决断病情。手太阴经属肺脏,上联系咽喉,是呼吸之气出入的要道,肺又“朝百脉”,为脉气聚会之处。因此,诊候肺经所过的“寸口”动脉,便可测知全身气血的盛衰变化。

人的一呼一吸间隔时间为一息,每一息的时间寸口脉搏动四次。人在一昼夜的时间内呼吸的息数为一万三千五百息。血液在脉中流行与呼吸的关系,大约一呼一吸血液流行前进六寸,在一昼夜里约共流行八百一十丈。

【解析】

此段提纲挈领地阐明了血液循环的路径,更重要的是,描述了以心肺为功能核心运行气血行使其功能的特征。

脉气以肾中元气为根,以水谷精微为资助。诊察脉象时,尺脉沉取应指有力,是为有“根”;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是为有“胃气”;脉象柔和有力,即所谓冲和之象,是为有“神”。若病中之人肾气犹存,先天之本不绝,为有根之脉,便还有生机。而诊察胃气的盛衰有无,对判断疾病的进退吉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诊脉时,察胃、神、根是最关键的。

脉气,作为一种气,其生成与肾中精气、脾胃运化的谷气及肺吸入的清气这些物质密切相关。而这些物质来源,又分别组成了元气、卫气、营气、宗气、经络之气、脏腑之气等。这正是原文论述脉气必及营卫、胃肾的主要原因。本段认为脉气的生成、功能都不能脱离整体联系而孤立的存在。五脏之气中,脾气、肺气、肾气在脉气的生成、功能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宗气之“贯心脉”助心行血;营行脉中之生血液、荣养血液;卫气行于脉外与营气阴阳相随对脉道、血液都起着温煦、调控的作用。 由于气的组成成分主次的差异,分布部位的不同,表现的作用亦有区别,而有许多不同名目的气,脉气就是其中之一。实际上人身内只有一气贯通全身,那就是元气,或称真气。因此不能孤立地认识人体内诸多不同名目的气,应从根本上去认识它们,就不至于困惑。如元气布于胸中则为宗气;宗气布于脉外则为卫气;贯于脉中则为营气;元气布于脏腑则为脏腑之气;布于经络则为经络之气;布于血脉则为脉气。

《内经》中有“三部九候”遍诊法,即将人体分为“上部头”、“中部手”、“下部足”三个大部分,以对应“天”、“人”、“地”三个主要诊察疾病之“动脉”,称为“三部九候”。仲景《伤寒杂病论》有“三部相参法”。三部即“人迎”(颈动脉搏动处)以候胃气;“寸口”(桡动脉搏动处)以候十二经;“趺阳”(足背动脉搏动处)以候胃气。

此段指出了脉的搏动与呼吸运动息息相应。对此问题的具体理解,可参考“一呼一吸,四至为息,日夜一万,三千五百。一呼一息,脉行六寸,日夜八百,十丈为准。”古人将一呼一吸称为“一息”,正常人“一息之间,脉动四至”,一昼夜共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血液在脉中的运行,一息之间约前进六寸,一昼夜共向前流行八百一十丈。古人的这一认识,无论是每昼夜的呼吸次数还是每昼夜的血行距离,均与现代医学的认识相去甚远。但是,对于呼吸与脉搏之间的比例为 1∶ 4(一息四至 )还是与现代医学认识相一致的。

此段还指出了脉在人体的存在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器官。脉在内与心相连通 (心之合也 ),在外分布于皮肤、肌肉之间,贯通网络全身上下,保证人身各处的营养物质的正常供应 (皮之部也 )。这一认识,与现代医学循环系统的功能是耦合的。此段还指出了脉气的生成及其属性。脉气是依赖于肾中先天之气而生的 (资始于肾 ),因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中所藏元气又是人一身之气的根本。脉气生成后,要正常发挥其生理效应,又需要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不断培育 (资生于胃 )。脉气为人体气的一种,气属阳,脉气亦当为阳,因为脉气只是内居脉中,又当归阴。所以,脉气属性为阳中之阴。

气血相互关系的体现。脉道本来不会自行搏动,它的搏动是随着气的鼓动而搏动的,有气的鼓动脉才能与之相应而产生搏动。所以,概括而言,脉搏的形成,完全是阴血与阳气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就是所谓“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义”。另外,脉搏的产生除依赖于脉气外,也与营卫二气密切相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循环则脉生生不息。血在脉中之所以能够循环不息,终生往复,全赖气的推动作用。气就像鼓风机一样,不断地产生动力,推动着血液,保证血行正常。然而气之所以在人体内输布全身各处,以发挥其营养、固摄、温煦、气化、防御等作用,又必须以血液为载体。可见,气血在运行过程中关系极为密切,血无气不生,气无血则不运,这也是人体气血阴阳互根互用的道理。

此段还提出了血液在脉管中的运行,并不是很平静地流动着的形象,而是犹如江河之波澜一波一波地向前涌进。这一认识与现代医学对人体血液循环的认识基本一致。现代医学认为,血液之所以在人体内沿着血管循环运行,是出于心脏的节律性舒张收缩引起压力的变化而产生血液循环动力的结果。心脏在快速射血期,由于心室肌快速的收缩,驱使着心腔内大部分血液快速射入主动脉内,导致大动脉内血量与内压迅速增加。当快速射血之后,由于心室肌继续收缩,但这时的收缩力和室内压开始下降,射血速度随之减慢。在心室肌舒张时,动脉管壁因弹性回缩而容积缩小,迫使在射血期大动脉内所贮存的那部分血液向外周动脉流动,从而使其血容量与内压逐渐低于快速射血期。当下一次心功周期开始,又会出现下一个心脏快速射血,再次使主动脉与大动脉内血容量与内压急剧增高。由于心脏规律性的收缩与舒张,每收缩一次,主动脉与大动脉的血量就会迅速增多一次。这样就形成了血液运行犹如波澜的状态。动脉的脉搏形成,实质也就是由于大动脉的血管壁随着心室的舒缩而出现周期性的回缩和扩张的结果。中医诊脉所取的“寸口脉”其形成与意义虽与动脉脉搏不同,然而其脉搏波的扩布仍然是如同水波一样的扩布,从而出现“寸口脉”节律性的跳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中医“独取寸口”理论的一个方面,关于“寸口脉”意义本书下文另有论述。

文中还论述了独取寸口脉诊病的原理。第二段中,寸口位于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此处为肺经所过之处,中医临床把它作为诊脉的主要部位。为什么诊寸口脉,探察其脉象变化就能判断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呢 ?本段对其机制进行了分析。寸口为“此属肺经,上系吭溢,脉之大会,息之出入。”这一解释,应来源于《难经》,如《难经·一难》中说:“十二经脉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之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另外,《素问·五脏别论》也指出:“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归纳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诊寸口脉所以能够判断疾病,其原理主要是:寸口属手太阴肺经,为经气终始大会之处,又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中焦乃全身气血生化的发源地,且“肺朝百脉”、“经气归于肺”,所以寸口可以反映五脏六腑气血盛衰。

“独取寸口”理论是有一定优势的,一是有系统理论支持;二是可执简驽繁,“牵一脉而动全身”。然人体结构功能毕竟极其复杂,故医者临床每每当四诊合参才能真正把握病证。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