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方剂辞典

十六畫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橘皮湯 乾嘔噦若手足厥者主之。(金匱)

橘皮(四兩) 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

橘皮湯 治肺熱氣上咳息奔喘方。(千金)

橘皮 麻黃(各三兩) 柴胡 乾紫蘇(刪繁作干藍各三兩) 宿姜 杏仁(各四兩) 石膏(八兩)

上七味。㕮咀。以水九升。煮麻黃兩沸。去沫下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不差與兩劑。

橘皮湯 療妊娠嘔吐。不下食。(同上)

橘皮 竹茹 人參 白朮(各十八銖) 生薑(一兩) 厚朴(十二銖)

上六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差重作。

橘皮湯 治飲酒過度。酒毒積在腸胃。或嘔吐不食。渴多引飲。(聖濟)

陳橘皮(湯浸去白炒) 葛根(銼) 甘草(炙銼) 石膏(打碎各一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橘皮大黃朴硝方 鱠食之。在心胸間不化。吐復不出。速下除之。久成症病。治之方。(金匱)

橘皮(一兩) 大黃(二兩) 朴硝(二兩)

上三味。以水一大升。煮至小升。頓服即消。

橘皮枳實生薑湯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此湯亦主之。(同上)肘後千金曰。治胸痹。胸中愊愊如滿。噎食習習如癢。喉中澀。唾吐澡沫。(同上)

橘皮(一斤) 枳實(三兩) 生薑(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橘皮竹茹湯 噦逆者主之。(同上)

橘皮(二斤) 竹茹(二斤) 大棗(三十枚) 生薑汁(半斤) 甘草(五兩) 人參(一兩)

上六味。以水一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濟生方。無大棗。有枇杷葉。麥門冬。半夏。茯苓。俱九味。治胃熱。多渴。嘔噦。不食。

霍亂轉筋洗方。(濟生方)

蓼一把。去兩頭。水三升。煮取二升。放溫重洗。

獨活湯 治風腰腳疼痛不可忍。足脛痛痹方。(聖濟)

獨活(去蘆頭一分) 黃耆(銼半兩) 防風(去叉) 茯神(去木) 桂(去粗皮) 白蘚皮 羚羊角(鎊各一錢) 酸棗仁(炒半兩) 桃仁(去皮尖雙仁炒一兩)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空心日午夜臥各一。

獨參湯 治元氣虛弱。惡寒發熱。或作渴煩躁。痰喘氣促。或氣虛卒中不語口噤。或痰涎上湧。手足逆冷。或婦人難產。產後不醒。喘急等證。(薛氏)

人參(二兩)

上一味。水煎。人參性寒。故姜佐之。如不應。急用參附湯。 聖濟錄。治胃寒氣滿不能轉化。易飢不能食者方。人參末二錢。生附子末半錢。生薑二錢。水七合。煎二合。雞子清一枚。打轉空心服之。

獨活寄生湯 夫腰背痛者。皆由腎氣虛弱。臥冷濕地。當風得之。不以速治。能流入腳膝為偏枯。冷痹緩弱疼重。或腰痛攣。腳重痹。宜急服此方。(千金方)

獨活(三兩) 寄生(一作續斷) 杜仲 牛膝 細辛 秦艽 茯苓 桂心 防風 芎藭 乾地黃 人參 甘草 當歸 芍藥(各二兩)

上十五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二服。溫身勿冷風。虛下利者。除乾地黃服。復取蒴藋葉火燎。厚安席上。及熱眠上。冷復燎之。冬月取根。春取莖熬。臥之佳。其餘薄熨。不及蒴藋蒸為愈也。諸處風濕亦用此法。新產竟或患腹痛。不得轉動。及腳腰攣痛。不得屈伸痹弱者。宜服此湯。除風消血。(肘後。有附子一枚。無寄生。人參。甘草。當歸。)危氏得效方。去寄生。芍藥。用斷續。名萬金湯。治風補虛順榮衛。通血脈。並腰膝沉重。緩弱無力。及治手足風累效。血虛體弱。加鹿茸。肉蓯蓉。各半兩。

獨活散 治冷滯風氣攻刺腰胯疼痛。(聖惠方)

獨活(一兩) 牛膝(二兩) 附子(炮一兩) 川芎 桂心 芍藥 當歸(各三分) 桃仁(半兩)

上八味。每三錢。水一中盞。姜半分。煎六分。食前溫服。

澤漆湯 咳而脈浮者。厚朴麻黃湯主之。脈沉者。此方主之。(金匱咳嗽)

半夏(半升) 紫蘇(五兩一作紫菀) 澤漆(三斤以東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 生薑(五兩) 白前(五兩) 甘草 黃芩 人參 桂枝(各三兩)

上九味。㕮咀。內澤漆汁中。煮取五升。溫服五合。至夜盡。

澤瀉湯 心下有支飲。其人若冒眩者主之。(金匱痰飲)

澤瀉(五兩) 術(二兩)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澤瀉散 治妊娠氣壅。身體腹脅浮腫。喘急大便不通。小便赤澀宜服。(準繩)

澤瀉 木通 桑白皮 赤茯苓 枳殼 檳榔(各一錢半)

上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五片。煎至一鍾。食前服。

龍膽湯 治嬰兒出腹血脈盛實。寒熱溫壯。四肢驚掣。發熱大吐哯者。若已能進哺。中食不消。壯熱及變蒸不解。中客人鬼氣。並諸驚癇方。悉主之。十歲已下小兒。皆服之。小兒龍膽湯第一。是新出腹嬰兒方。若日月長大者。以次依此為例。若必知客忤及有魃氣者。可加人參當歸。各加龍膽多少也。一百日兒。加三銖。二百日兒加六銖。一歲兒。加半兩。余藥准此。(千金)

龍膽 鉤藤 柴胡 黃芩 桔梗 芍藥 茯神 甘草(炙各六銖) 蜣螂(二枚) 大黃(一兩)

上十味。㕮咀。以水一升。煮取五合為劑也。服之如有節度。藥有虛實。虛藥宜足數合水也。兒生一日至七日。分一合為三服。兒生八日至十五日。分一合半為三服。兒生十六日至二十日。分二合為三服。兒生二十日至三十日。分三合為三服。兒生三十日至四十日。盡五合為三服。皆得下即止。勿再服也。

龍膽瀉肝湯 治肝經濕熱。玉莖患瘡或便毒。懸癰。小便赤澀。或久潰爛不愈。又治陰囊腫痛。紅熱甚者並效。(正宗)治婦人陰癃癢痛。(薛己)

龍膽草 連翹 生地黃 澤瀉(各一錢) 車前子 木通 歸尾 山梔 甘草 黃連 黃芩(各五分) 大黃(二錢便秘加)

水二鍾。煎八分。食前服。

導赤各半湯 治患傷寒後。心下不硬。腹中不滿。大小便如常。身無寒熱。漸變神昏不語。或睡中獨語一二句。目赤唇焦。舌乾不飲水。稀粥與之則咽。不與則不思。形如醉人。庸醫不識而誤人者多。不知熱傳手少陰心經。心火上而逼肺金。所以神昏。名越經證。無人知之。(六書)

黃連 山梔 黃芩 滑石 甘草 知母 犀角 茯神 麥門冬 人參

水二鍾。薑棗煎之。槌法。加燈心一握。龍眼肉十枚。煎沸熱服。(壽世保元名瀉心導赤散。無龍眼肉。生用地黃汁。三匕。)

導痰湯 治一切痰厥。頭目旋運。或痰飲留積不散。胸膈痞塞。脅肋脹滿。頭痛吐逆喘急。痰嗽涕唾稠黏。坐臥不安。飲食不思。(濟生方)

半夏(湯洗七次四兩) 天南星(炮去皮) 枳實(去瓤麩炒) 赤茯苓(去皮) 橘紅(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二盞。姜十片。煎八合。溫服食後。按百一選方。無南星。有桂。又入門。加香附子。烏藥。木香。名順氣導痰湯。又加黃芩黃連。名清熱導痰湯。又加羌活。防風。白朮。名祛風導痰湯。又加遠志。菖蒲。黃芩。黃連。硃砂。名寧心導痰湯。皆後世方名也。

頭風神方。(廣筆記)

土茯苓(忌鐵四兩) 金銀花(三錢) 蔓荊子(一錢) 玄參(八分) 防風(一錢) 明天麻(一錢) 辛荑 川芎(各五分) 黑豆(四十九粒) 燈心(二十撮) 芽茶(五錢)

河水井水各一鍾半。煎一鍾服。

頭風摩散。(金匱)

大附子(一枚炮) 鹽(等分)

上二味。為散。沐了以方寸匕。已摩疾上。令藥力行。

樺皮散 治肺藏風毒。遍身瘡疥。及癮疹瘙癢。瘙之成瘡。又治頭上風刺。及婦人粉刺。(局方)

荊芥 杏仁(去皮尖用水二碗於銅鍋內熬候減水一半急取出放令乾各二兩) 甘草(炙半兩) 枳實(去穰用炭火燒存性取出於濕紙上令冷) 樺皮(燒灰秤各四兩)

上藥除杏仁外。並搗羅為末。卻將杏仁別研。令極細。次用諸藥末。旋旋入研令勻。每服二錢。食後調下。溫酒服。日進三服。瘡疥甚者。每日頻服。

歷節諸風方 療歷節諸風。百節痠痛。不可忍。(外臺)

松脂(卅斤煉五十遍不能三十遍亦可用)

上一味。以煉酥三升。溫和脂三升。熟攪令極調。且空腹酒服方寸匕。日三。數食麵粥為佳。慎魚腥。生冷。酢物。果子。一百日瘥。

積年患氣。發作有時。心腹絞痛。忽然氣絕。腹中堅實。醫所不治。復謂之蠱方。(千金方)

檳榔(大者四十枚) 附子(一枚) 半夏(一升) 柴胡(三兩) 生薑(八兩) 橘皮 甘草 桂心 當歸 枳實(各二兩)

上十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五日一劑。服三劑。永除根本。

錢氏白朮散 治小兒脾胃久虛。嘔吐泄瀉。頻並不止。津液枯竭。煩渴多燥。但欲飲水。乳食不進。羸困少力。 因而失治。變成風癇。不問陰陽虛實。並宜服之。(同上)

白茯苓(去皮) 人參(去蘆) 白朮(不見火) 藿香(去土梗) 木香(不見火) 甘草(炙各一兩) 乾薑(銼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半盞。去滓通口服。不拘時。更量兒大小加減。渴甚者並煎。任意飲之。

燒褌散 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主之。(傷寒)

取婦人中褌近陰處火燒作灰

上姜水煎。又小兒骨蒸。勞熱肌瘦。減食者。每服一錢。加小麥。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