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医方选要

卷之九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咽喉口齒門

夫咽喉者,一身之總要,氣與食出入之門戶也。咽以納氣,故嚥氣通於天;喉以納食,故喉氣通於地。自其風邪客於喉間,氣鬱而熱,則壅遏而為咽疼;自其熱氣生於肺胃,風毒蘊隆,則腫結而為喉痹。又有屍咽,谷賊之證。屍咽者,陰陽不和,脾肺壅盛,風熱毒氣不能宣通,故令屍蟲發動,上蝕於喉,或癢或疼,如䘌之候也。谷賊者,稻芒強澀,藏於米而誤食之,滯於咽間,不能傳化,故風熱並聚與血氣搏,遂令腫刺,如咽嗌之生谷刺也。胃脘實熱、薰炙上焦,發為白頭赤根,固有咽瘡之證。臟腑停寒,寒則氣縮,如物窒礙於其間,亦有喉痹之證。至若懸癰,生於上齶,雖不關於咽喉,所以暴腫者,抑亦熱氣使然也。咽喉懸癰,關要所繫,病不急療,皆能殺人。夫咽喉為病,其名甚多,有一十八種之證,惟乳蛾、纏喉風、走馬喉痹最為緊急。單蛾者,其形圓小如筋頭,生於咽喉關上,或左或右,雙蛾則兩邊俱生也,若生於關下為難治。纏喉風者,熱結於喉,腫繞於外,且麻且癢,腫而大也。走馬喉痹者,謂喉痹急甚,其死又速,故名走馬也。治療之法,微者可以咸軟之,大者可以辛散之,或去風痰,或解熱毒。至如走馬喉痹,其死生如人反掌之間耳,豈待藥之緩不及救耶!其最妙者,莫如用針針出毒血,病即時愈。若纏喉風腫甚,藥不能下者,以藥灌鼻中令吐之,外以拔毒之劑敷之,熱退腫消,必自愈矣。亦有陰證不虛,亦能令人喉痹,又當治其下寒,則痹自通矣,不可不知。

若夫口者,脾之竅。齒者,腎之標。諸經多有會於口者,其齒牙是也。蓋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運化津液,以養五氣。五氣者,五臟之氣也。節宣微爽,五臟之氣偏盛,由是諸疾生焉。故口臭者,乃臟腑臊腐之氣,蘊積於胸臆之間而生熱,沖發於口也。口瘡者,脾氣凝滯加之風熱而然也。治之當清胃瀉火是也,若夫齒者受病,實多有因胃熱而痛者,有因風邪而痛者,有蟲痛者,有腎虛者。大抵齒多屬手足陽明二經,胃熱火旺之故。且齒者骨之精華,骨乃腎之所主,外板則為牙,內床則為齒。人腎氣強,則齒自堅,衰則齒必為痛也。其有胃熱者,則齒動搖,縫中出血,或臭穢不可近,或齒自疏落,皆陽明經熱也。治法:當審其何部,胃熱者瀉其火,腎虛者補其水,風者祛而散之,蟲者毒而取之,在乎活法而施治之可也。

升麻散 治咽喉腫痛,上膈壅熱,口舌生瘡。

升麻 人參 乾葛 赤芍藥 桔梗(去蘆,各二錢) 甘草(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一盅,食後熱服。

清咽利膈湯 治咽喉腫痛,痰涎壅盛。

防風 荊芥 薄荷 桔梗 黃芩 黃連(各一錢半) 山梔 連翹 玄參 大黃 朴硝 牛蒡子 甘草(各七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遠服。

甘桔湯 治風痰上壅,咽喉腫痛,吞吐如有所礙。

苦桔梗(五錢) 甘草(一兩)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八分,食後熱服。

玄參升麻湯 治咽喉妨悶,會厭喉腫,舌赤。

玄參 殭蠶 甘草 鼠黏子(各七分) 桔梗 連翹(各一錢) 升麻 黃連(各一錢二分) 防風(五分) 黃芩(八分)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八分,稍熱噙漱,時時細嚥之即愈。

牛蒡子湯 治風熱上攻,咽喉腫痛,或生癰瘡,如有肉臠。

玄參 升麻 桔梗(炒) 牛蒡子(炒) 犀角(鎊) 黃芩 木通 甘草(各一錢)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八分,食後服。一方無犀角,有羌活。

清胃散 治因服補胃熱藥,致使牙齦上下疼痛難忍,牽引頭腦,滿面熱發大痛。足陽明之別絡於腦,喜寒惡熱,乃手足陽明經中熱盛而作痛也。

牡丹皮 升麻(各一錢) 當歸 生地黃 黃連(各一錢半)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八分,食遠服。

獨活散 治風毒牙疼,牙根腫痛。

川芎 獨活 羌活 防風(各一錢) 細辛 荊芥 薄荷 生地黃(各五分)

上㕮咀,用水二盅,煎至八分,食後稍熱漱牙,徐徐咽之。

犀角升麻湯 治陽明經受風熱,口唇頰車連牙腫痛。

犀角(二錢) 升麻(一錢半) 防風 羌活(各一錢) 川芎 白芷 黃芩 白附子(各七分) 甘草(五分)

上㕮咀,作一服,水二盅,煎八分,食後漱而服之。

柳花散 治口舌生瘡。

延胡索(一兩) 黃柏 黃連(各半兩) 青黛 密陀僧(各二錢)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敷貼瘡上,有津液吐去,再用。

甘露飲 治男婦小兒,胃中客熱,牙宣口氣,齒齦腫爛,時出膿血,及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又療脾胃受濕,瘀熱在裡,或醉飽多勞,濕熱相搏,致生疸病,身面皆黃,肢體微腫,大便不調,小便赤澀,或時身熱。

枇杷葉(拭去毛) 熟地黃 天門冬(去心) 枳殼(麩炒) 茵陳 生地黃 麥門冬(去心) 石斛 黃芩(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二盅,食後溫服。

解毒雄黃丸 治纏喉風、急喉痹,卒然倒僕,失音不語,牙失緊急,不省人事,並小兒喉嚨赤腫,及驚熱痰涎壅盛,並宜服之。

鬱金(二錢) 巴豆(去皮油,十四個) 雄黃(研飛,二錢半)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七丸,用熱茶清送下,吐出頑涎立蘇,未吐再服。如牙關緊閉,灌藥不下者,以刀尺鐵匙捾開口灌下。

二聖散 治纏喉風、急喉痹。

鴨嘴膽礬(二錢) 白殭蠶(炒,五錢)

上為末,吹入少許於喉中,立驗。

千兩金丸

蚵蚾草(嫩者,五錢) 銅青(五錢) 大黃(用錦紋好者) 牙硝(各五錢)

上為末,以白梅肉爛研,一處搗勻,每一兩作五丸,以新綿裹,噙化咽津,有頑涎吐出。大治喉風,不問陰陽內外急難證腫塞,真起死回生之藥也。

絳雪 治纏喉腫痛,咽物妨礙及口舌生瘡。

片腦(半字) 蓬砂(一錢) 辰砂(三錢) 馬牙硝 寒水石(各二錢)

上為細末,研勻,每用一字摻於舌上,津液咽之,或吹入喉中亦可。

上清丸 治咽喉腫痛,痰涎壅盛。

薄荷(一斤) 川芎 防風(各二兩) 桔梗(五兩) 砂仁(半兩) 甘草(四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皂角子大,每服一丸,不拘時噙化。

一字散 治喉閉氣塞不通,飲食不下者,或咽喉疼。

雄黃(另研,二錢半) 蠍梢(七枚) 白礬(生,研) 藜蘆(各二錢) 豬牙皂角(七錠)

上為細末,每用一字吹入鼻中,即時吐出頑涎即愈。一方無蠍梢,亦治時氣纏喉風。累用救人,萬無一失。

牢牙散 治一切牙齒疼痛。

全蠍(去毒,七個) 細辛(三錢) 草烏(去皮,三個) 乳香(另研,二錢)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擦患處,須臾鹽湯漱之。

蟾酥丸 治牙疼不可忍。

蟾酥(一字) 生附子尖(二豆大) 巴豆(去殼研,一粒) 麝香(研,少許)

上為細末,蒸餅糊為丸如綠豆大,以新綿裹一丸咬痛處,有涎吐之。

香鹽散 常用治中牙,去風熱,蛀齲宣露,一切齒疾。

香附子(炒黑,四兩) 青鹽(二兩)

上二味為細末,每日如常法擦牙妙。

宣風牢牙散 此藥注顏堅腎,牢牙固齒。

青鹽 細辛(各七錢) 川芎 當歸(酒浸,焙,各一兩)

上為末,每用少許,清晨擦牙漱滿口,連藥咽之。

雄黃散 治諸般風腫牙疼。

雄黃 細辛 青鹽 石膏 良薑 蓽撥 胡椒(各等分) 麝香(少許)

上為極細末,早晚搽於牙上,漱三、五次,吐出再搽。

牙痛神效方

用蛇床子煎湯,稍熱頻頻漱之,立效。

碧玉散 治心肺積熱,上攻咽喉,腫痛閉塞,水漿不下;若或喉痹,重舌腫脹皆可服。

青黛 盆硝 蒲黃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研勻,每用少許吹入咽喉內,細細嚥下。若作丸用,砂糖為丸,每兩作五十丸,每服一丸,噙化嚥下。

玄參散 治懸癰腫痛不可忍。

玄參 升麻 射干 大黃(各一錢半) 甘草(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不拘時緩緩噙咽服。

玉粉丸 治冬月寒痰,咽喉不利,語音不出。《針經》云:寒氣客於會厭,卒然如啞。宜服。

官桂 草烏(各二錢半) 半夏(湯洗,五錢)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浸,蒸餅和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至夜噙化。多年不愈者,並皆治之。

奪命無憂散(一名玉屑無憂散) 治纏喉風,咽喉疼痛,風涎壅盛,口舌生瘡;心腹脹滿,脾積癥塊;小兒奶癖;誤吞骨屑,硬塞不下;熱盛喉閉,涎滿氣急,悶亂不省人事,並皆治之。

寒水石(煅,三兩) 玄參 貫眾 縮砂仁(去殼) 滑石(研) 黃連(去毛) 茯苓 山豆根 荊芥 甘草(炙,各半兩) 硼砂(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乾摻舌上後以新汲水嚥下,不拘時。任是百毒硬物可以除化,如吃著巴豆、杏仁,辛辣薑、桂、胡椒燥毒,蔥、韭、蒜等物,及諸藥毒、火毒亦可用此藥,每服半錢。能潤三焦,消五穀,除三尸,去八邪,殺九蟲,趕瘟疫事,專醫渴疾,其效如神。魯直號「金臺玉簡方」。

射干湯 治喉痹,腫塞不通、疼痛,不下飲食,並諸毒發動。

射干 白芷 當歸(切,焙,各一兩)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升麻 犀角(鎊) 甘草(炙,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柤,不拘時溫服,日三。忌海藻、菘菜。

如神散 治咽喉一切急患不得開。

雄黃 藜蘆 玄參 白殭蠶(炒) 白礬(生用,各二錢) 乳香(一字)

上為細末研勻,每用一字,兩鼻內嗅之,口含水及舌下擦,嚏出涎立效。

如聖湯 治痰去熱,利咽喉,治咽中有瘡,咽物不下,及咳嗽咯血,肺痿痰唾氣促,並小兒瘡疹,毒攻咽喉腫痛。

麥門冬(半兩) 牛蒡子(炒) 桔梗 甘草(生用,各一兩)

上為細末,沸湯調,細細服,入竹葉煎尤妙。

金鎖匙 治咽喉腫塞。

雄黃(研末,半分) 巴豆(去油,一粒)

上作一服,用生薑自然汁調灌下,或吐或利皆愈,一方細研,每遇急患不可針藥者,用酒瓶裝灰至瓶嘴下,裝火一炷焚藥,候煙起,將瓶嘴入一邊鼻中,以紙覆瓶口熏之愈。

救命散 治脾胃熱毒上攻,咽喉有瘡,並纏喉風。

膩粉(二錢) 五倍子(一分) 大黃(銼炒) 白殭蠶(直者,炒) 黃連(去須) 甘草(生,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字,大人以竹筒吸之,小兒以竹筒吹之。如餘毒攻心肺,咽有瘡,用男孩兒奶汁調藥一字,以雞翎探之,嘔者生,不嘔者死。

漱口玉池散 治風蛀牙疼,腫癢動搖,牙齦潰爛,宣露出血,口氣等疾。

當歸 川芎 防風 白芷 藁本 細辛 升麻 地骨皮 槐花 甘草(各等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黑豆三十粒,生薑二片,煎至一盅,去柤,不拘時漱口吐去。

秘方揩牙散 治牙齒疼痛,遇冷熱痛者。

良薑 細辛 胡椒 草烏尖(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擦牙疼處,噙良久,有涎吐去。

麝香白牙散 治牙疼、牙宣、口臭。

麝香(研,少許) 石膏(煅,半斤) 細辛 蒺藜(各一兩) 三奈 青鹽(炒,各半兩) 丁香 檀香 甘松 白芷(各三錢)

上為細末、研勻,以指蘸些少擦牙。加川芎半兩尤妙。

草烏頭散 治牙齒疼痛。

草烏頭(米泔浸一宿,去粗皮切作片,炒,一兩) 五靈脂 高良薑 白殭蠶 蓽撥 細辛(去苗,各半兩) 乳香(另研,一錢)

上為細末、研勻,每用一字擦牙,合口少時,去涎盡,以鹽湯漱口吐去。

麝膽散 治走馬牙疳危惡候。

麝香(少許) 膽礬(一錢) 銅綠(半兩) 白礬(生用,一分)

上為細末,研勻,上擦牙蝕處。

鶴蝨散 治牙齒風疳,膿血出,牙根有蟲。

鶴蝨 露蜂房(燒灰) 細辛(各半兩) 膩粉 麝香(細研,各一分)

上為細末、研勻,每用臨睡時剪紙如柳枝葉樣,塗藥貼所患處。一方以濕帛子摻藥貼患處。

安腎丸 治虛壅,牙齒浮腫疼痛。

桃仁(麩炒) 肉蓯蓉(酒浸,焙) 破故紙(炒) 乾山藥 石斛(去根) 白蒺藜(炒,去刺) 川萆薢 川烏(炮,去皮尖) 巴戟(去心) 白朮(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用鹽湯送下。

取牙不犯手

草烏 蓽撥(各一兩半) 川椒 細辛(各三兩)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揩患牙內外,其牙自落。

癰疽瘡癤門

夫癰疽瘡癤,其名甚多,然各有形。癰者,大而高起,屬乎陽,六腑之氣所生也,疽者,平而內發,屬乎陰,五臟之氣所成也。瘡者,其總名也。癤者,有頭小瘡也。《經》云:諸痛癢瘡,皆屬心火。蓋心主血而行氣,氣血凝滯,挾心火之熱而生癰疽之類也。然所感有淺深,故所發有陰陽、輕重、大小之不同耳。六腑積熱,騰出於外,肌肉之間,其發暴甚,腫皮光軟,侵袤廣大者,癰也。五臟風積熱攻焮於肌骨,風毒猛暴,初生一頭如㾦瘰,白色焦枯,觸之應心者,疽也。發熱於皮膚之間,是以浮腫根小,至大不過二、三寸者,癤也。夫癰發於六腑,若燎原之火,外潰肌肉。疽生於五臟,沉澀難療,若陶室之燧,內消骨髓。痛則易療,惟難將息而遲瘥,疽則難療,易得痊復。夫癤與癰,初生並宜灸之,謂其氣本浮,達以導其熱,令速暢也。疽則宜烙不宜灸,謂其氣本深,沉須達其原也。凡瘡疽生於外皆由熱毒蘊於內,明乎此三者,腫毒、丹疹可以類推矣。諸瘡之中惟背疽、疔瘡最為急證。其初發也,或先熱而後惡寒,或先癢而後作痛,若其不痛最為惡候。且如背瘡,始生如粟粒,才有覺時便用艾於痛處灸之,痛則灸至癢,癢則灸至痛,使毒氣隨火而散,最為良法。若失之於初,其瘡已成,又當審其虛實、寒熱、淺深而治之。至於疔瘡,其名甚多,必發於手足之間,初生黃疱,其中或紫黑色,有一條如紅絲直上,倉卒之際,急宜以針於紅絲所經之處刺出毒血,然後以蟾酥等藥於正瘡上塗之。針時以病者知痛出血為好,否則紅絲入腹,必致危殆。至若瘰癧、項疽、懸癰諸瘡之類,皆由七情怫鬱,積熱於內而發也。治之當流氣活血,解毒散熱,排膿內托,必使氣血宣通,熱毒外散,然後可也。其他如疥癬、臁瘡、風瘡、濕毒之類,亦當隨證按方治之。此特述其大略也。欲求其瘡之名證與夫治法之詳備,則有《外科精義》、《精要》等書在焉。

內補十宣散 治一切癰疽瘡癤未成者,自然消之;已成者,能令速潰。凡瘡癢者,多是血虛,此藥最能消風生血。

人參(去蘆) 黃耆 當歸(各一錢半) 厚朴(薑汁炙) 川芎 桔梗(去蘆) 防風(去蘆) 桂心(去皮) 白芷 甘草(生用,各七分半。)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八分,食遠服。

五香連翹湯 治諸瘡腫,初覺一、二日便厥逆,咽喉塞,發寒熱,及一切惡瘡、結核、瘰癧、癰疽並治之。

乳香 木通 大黃(各一錢) 連翹 沉香 木香(不見火) 獨活 桑寄生 丁香 射干 升麻 麝香 甘草(各七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一盅,不拘時服。

內托千金散 治腦、背癰疽、乳硬等惡瘡。

白芷 人參 當歸 黃耆 川芎 防風 甘草 栝蔞仁 芍藥 官桂 桔梗 金銀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七分,入酒半盅,再煎三、五沸,去柤,溫服。如痛甚,倍加當歸、芍藥,又加乳香,日進三服。瘡口內有黑血或遍身汗出,皆藥之效也。

漏蘆湯 治癰疽、發背、丹毒、惡腫、時行、瘰癧、目翳、吹奶,及無名一切惡瘡。與五香連翹湯兼服尤妙。

漏蘆 麻黃 升麻、赤芍藥 甘草(生) 白斂 白及 枳殼(米泔浸,各一錢) 大黃(二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八分,不拘時熱服。如熱盛而大便閉者,加芒硝服之。

十六味流氣飲 治無名惡瘡、癰疽等證。

川芎 當歸 芍藥 防風 人參 木香(不見火) 黃耆 官桂 桔梗 白芷 檳榔 厚朴 烏藥 紫蘇 枳殼 甘草(以上各八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 煎至一盅,食遠服。

托裡榮衛湯 治癰疽疔瘡及無名腫毒。

桂枝(七分) 人參 黃耆 紅花 蒼朮 柴胡 連翹 當歸身 羌活 黃芩 防風 甘草(以上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酒一盅,煎至一盅,食前服。

托裡溫中湯 治諸瘡為寒變而內陷者,膿出清解,皮膚涼。心下痞滿,腸鳴切痛,大便微溏,食則嘔,氣短,吃逆不絕,不得安臥,時發昏憒。

附子(炮,去皮臍,二錢) 乾薑(炮) 羌活(各一錢半) 丁香 沉香 木香(不見火) 茴香 陳皮 甘草(炙,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五片,煎至一盅,食遠服。

黃耆人參湯 治諸瘡破後,食少無睡,及有虛熱,穢氣所觸者。

黃耆(二錢) 人參 白朮 麥門冬(去心) 蒼朮(泔浸) 陳皮 升麻 五味子 當歸 黃柏(炒) 甘草(各一錢) 炒麵(五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遠服。

升麻和氣飲 治瘡腫諸毒,疥癬癢痛。

升麻 桔梗 蒼朮 乾葛 甘草 大黃(煨,各一錢) 陳皮(二錢) 當歸 半夏 茯苓 白芷 乾薑(炮) 枳殼(各五分) 芍藥(一錢半)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遠服。

當歸飲子 治瘡疥、風癬、濕毒燥癢。

當歸 川芎 芍藥 生地黃 防風 蒺藜 荊芥(各一錢半) 何首烏 黃耆 甘草(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遠服。

九珍散 治一切癰疽腫毒,因氣壅血熱而生者。

川芎 當歸 赤芍藥 生地黃 白芷 大黃 栝蔞實 黃芩 甘草(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酒半盅,同煎至一盅,食遠溫服。婦人乳癰尤宜服之。

神效托裡散 治癰疽、發背、腸癰、奶癰、無名腫毒,焮作疼痛,憎寒發熱。不同老幼虛人並治。

忍冬葉(去梗) 黃耆(各三錢) 當歸(七分半) 甘草(炙,五分)

上為粗末,作一服,用酒二盞,煎至一盞,隨病上下,食前服,服後留柤外敷。

內疏黃連湯 治諸瘡皮色腫硬,發熱而嘔,大便閉,脈洪實者。

黃連 當歸 芍藥 檳榔 木香(不見火) 黃芩 梔子 薄荷 桔梗 甘草(各一錢) 連翹 大黃(各二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一盅,食遠服。

乳香止痛散 治一切瘡腫,疼痛不止。

乳香 沒藥(各一錢) 丁香(不見火,五分) 粟殼 白芷 陳皮 甘草(炙,各二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遠服。

竹葉黃耆湯 治發背渴甚,通治諸瘡大渴。

竹葉(半錢) 生地黃(二錢) 麥門冬 黃耆 當歸 川芎 甘草 黃芩 芍藥 人參 半夏 石膏(以上各七分半)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遠服。

榮衛返魂湯 治流注、癰疽、發背、傷折,非此不能效。至於救壞病,活死肌,弭患於未萌之前,拔根於既愈之後,中間全君臣佐使,如四時五行更相迭旺,真神仙妙劑,隨證加減,其效無窮。何則?此藥大能順氣勻血故也。

何首烏(不犯鐵) 當歸(酒洗) 木通 赤芍藥(炒) 白芷(不見火) 茴香(炒) 烏藥(炒) 枳殼(麩炒,噁心薑汁炒) 甘草(各等分)

上方止此九味,各等分㕮咀,每服五、六錢,或酒或水隨證煎服;或為末,每服三錢,酒湯任下。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食前服。若流注加獨活,其他癰疽、疔腫,隨證虛實寒熱,斟酌加減,無不愈矣。

千金托裡散 治一切癰腫、發背、疔瘡。

黃耆(一兩半) 厚朴(制) 防風 桔梗(各二兩) 川芎(一兩) 白芷(一兩二錢) 連翹(二兩二錢) 芍藥 官桂 甘草 人參(各一兩) 木香(不見火) 沒藥(各三錢) 乳香(二錢) 當歸(五錢)

上㕮咀,每服五錢,用水一盞,酒一盞,煎至一盞,不拘時服;或為末,每服三錢,酒一盞,煎三、五沸服亦可。

復元通氣散 治髮乳、癰疽,一切腫毒。

木香 茴香 青皮 穿山甲(酥炙) 陳皮 白芷 甘草(各一錢) 貝母(去心) 漏蘆(各一錢二分)

上作一服,用水一盅半,煎至八分,入酒一小盅,食遠服;或為末,酒調二錢服亦可。

四聖散 治便毒初起,發寒熱,服之即愈。

栝蔞實(去殼) 大黃 木鱉子(去殼) 白殭蠶(各三錢)

上㕮咀,作一服,用酒一盅,水一盅,煎至一盅,食遠熱服,被蓋得汗為妙。一方無栝蔞實有貝母。

雙解散 治便毒,內蘊熱氣,外挾寒邪,精血交錯,腫結疼痛。

辣桂 大黃 芍藥(白) 澤瀉 牽牛(炒,搗破) 桃仁(去皮尖,各一錢半) 甘草(四分) 乾薑(七分)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八分,食前服。

薏苡仁湯 治腸癰,腹中㽲痛,煩毒不安,或脹滿不食,小便澀。婦人產後虛熱,多有此病,縱非是癰證,疑似間便可服。

薏苡仁(三錢) 壯丹皮 桃仁(去皮尖,炒,各二錢) 栝蔞仁(一錢半)

上㕮咀,作一服,水二盅,煎至八分,去柤,食前溫服。

涼血飲 治心癰,乃心肺有熱,或作寒熱,口乾好飲水,渾身疼痛,內熱頭面赤。

木通 瞿麥 荊芥 天花粉 薄荷 白芷 甘草 麥門冬(去心) 芍藥 山梔 連翹 生地黃 車前子(各一錢)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一盅,竹葉二十片、燈心二十莖,煎至一盅,不拘時服。如虛弱及年老,加當歸,羌活煎。

射干湯 治胃脘壅熱成癰,腐敗成膿,身皮甲錯,咳嗽膿血。

射干(各一錢半) 山梔子 赤茯苓 升麻(各一錢半) 赤芍藥(二錢) 白朮(一錢)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八分,入地黃汁一合、蜜少許,食遠溫服。

連翹飲 治諸惡瘡,痛癢不定,心煩口乾,及婦人血風,紅斑圓點,開爛成瘡,流黃汁。

川芎 當歸 芍藥 生地黃 防風 荊芥 連翹 牛蒡子(炒,研破) 山梔 黃芩 瞿麥 栝蔞根 木通 甘草 麥門冬(去心,以上各八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燈心二十莖,煎至一盅,不拘時服。

散腫潰堅湯 治馬刀瘡,結硬如石,或在耳下至缺盆中,或至肩上,或於脅下,皆手、足少陽經中,及瘰癧遍於頦或至頰車,堅而不潰,在足陽明經中所出,或二瘡已破,乃流膿水,及生癭瘤,大如升,久不潰消者,並皆治之。

知母(酒炒) 黃柏(酒炒) 昆布(冷水洗) 栝蔞根(酒洗) 桔梗(各半兩) 廣朮(炒) 三稜(酒洗,炒) 連翹(各三錢) 升麻(六分) 黃連 芍藥(白) 葛根(各二錢) 當歸(用梢) 柴胡 甘草(各半錢) 草龍膽(酒洗,炒,四錢) 黃芩(用梢,一半酒洗一半生用,一錢半)

上㕮咀,每服七錢,用水二盅,先浸多半日,煎至一盅,去柤熱服,於臥處伸足在高處,頭微低,每噙一口作十次咽,至服畢,依常安臥,取藥在胸中停蓄故也。另攢一料為細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一百丸或百五十丸,此藥湯留一口下,更加海藻半兩(炒)。

赤芍藥湯 治一切疔瘡癰疽,初覺憎寒疼痛。

金銀花 赤芍藥(各二錢) 大黃(二錢半) 栝蔞(半個) 當歸 甘草 枳殼(炒,各一錢)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一盅,酒一盅,煎至一盅,不拘時服。

神仙追毒丸(又名聖授丹,又名神仙解毒萬病丸) 能解一切毒,如被狐貍毒、鼠蟒毒、惡菌、河豚毒,食疫死牛馬肉毒,或蛇犬惡蟲所傷;又治癰疽、發背,及療魚臍瘡,人多不識,喚作癰疽,致命殺人者;及治諸風癮疹赤腫、瘤等。

文蛤(一名五倍子,捶破洗、焙,淨秤,三兩) 山茨菇(去皮,淨,二兩) 千金子(一名續隨子,去殼研去油,取霜秤,一兩) 紅芽大戟(去蘆,洗淨,焙乾秤,一兩半) 麝香(另研入,三錢)

上除千金子、麝香外,三味為細末,卻入研藥令勻,用糯米煮濃飲為丸,分為四十粒,每服一丸,研生薑、薄荷汁,井華水研服,干薄荷濃煎湯,冷磨服亦佳。通利一兩行無妨,只用溫白粥止住。合時宜用端午、七夕、重陽日合,或遇天德、月德日亦佳;合時要在淨室焚香,至誠修制,毋令婦人、雞、犬見。效驗不可具述,宜珍藏之。喻良能云:裴丞相傳此以為濟世衛生之寶。凡人居家或出入,不可無此藥。如毒藥最多,若遊宦岑表,才覺意思不快,便服之即安。二廣山谷間有草曰胡蔓,又名斷腸草,若以毒人,急水吞之急死,緩水吞之緩死。又曰毒蛇,殺之以草覆上,以水灌之,數日,菌生其上,取為末,調酒以毒人,始以無患,再飲酒,即毒發立死。其俗淫婦人多自配合,此人與之情相好,多不肯逐此人回,陰以藥置食中,比還,即戒之曰:子復來,若從其言,即復以藥解之,若過期不往,必死矣。名曰定年藥。若人屆彼,亦宜志之,若覺中毒,四大不調,即便服之,或於雞、豚、魚、羊、鵝、鴨等肉內下藥,再食此物,即觸發其毒,急服此藥一粒,或吐或下,隨手便瘥。一方加雄黃、硃砂各五錢亦妙。

一方,一女子久年病癆瘵,命在旦夕,為血屍蟲所噬。磨一粒服之,一時間吐下小蟲千條,大者正為兩段。後更服蘇合香丸,半月遂愈。

別具湯使於後:菌蕈菇子、金石(砒也) 毒,吃疫死牛馬肉、河豚魚毒,時行瘟疫,山嵐瘴氣,急喉閉,纏喉風,脾病黃腫,赤眼,瘡癤,沖冒寒暑,熱毒上攻,自縊、溺水、打折傷死,但心頭微暖,未隔宿者,以上並用生薑、蜜水磨一粒灌之,須臾復甦。癰疽,發背未破,魚臍瘡,諸般惡瘡腫毒,湯火所傷,百蟲、犬、鼠、蛇傷,以上並用東流水磨塗,並服一粒,良久覺癢立消。打撲顛損傷折,炒松節,酒磨下半粒,仍以東流水磨塗。男子婦人顛邪,鬼氣,鬼胎,暖酒磨下一丸,可分作兩服,有毒即吐下自止。

苦參丸 治腎水虛少,下焦濕熱,以致腿足生瘡,積年不愈,及久患血風疥癬,或漸成癩風。常服補腎水,散濕熱,祛毒療風,不可盡述。

苦參(四兩) 防風 荊芥 赤芍藥 白芷 川烏(去皮生用) 川芎 何首烏 獨活 山梔 牙皂 蔓荊子 茯苓 山藥 蒺藜(各一兩) 草烏(炮,三錢) 黃耆 羌活 白附子(各一兩)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好酒送下,如不飲酒,以好茶代之,日進二、三服。

麝香輕粉散 治一切癰瘡、傷折,瘡口不合。用藥洗後,以此藥乾摻,能生肌合口,止痛祛風。

乳香(三錢) 沒藥(三錢) 白芷(五錢) 五倍子(五錢) 輕粉(三錢) 國丹(水飛,五錢) 麝香(一錢) 赤石脂(三錢) 檳榔(三錢) 當歸(酒浸,五錢) 血竭(二錢) 海螵蛸(三錢) 赤芍藥(五錢)

上研為細末,摻瘡口邊。

內固清心散 治惡瘡熱盛,焮腫作痛,煩渴,此藥解毒神效。

辰砂(另研) 茯苓 人參 白豆蔻 雄黃(另研) 綠豆 朴硝(另研) 甘草(以上各五錢) 皂角(四錢) 片腦(另研) 麝香(另研,各一錢)

上研勻為細末,每服一錢,不拘時用蜜湯調下。

拔毒消腫藥 治諸般癰疽發腫赤痛不可忍。未成即散,已成即破,用至平復而止。

白及 白蘞 荊芥 赤芍藥 黃柏 當歸 大黃 白芷 南星 赤斂 草烏 赤小豆 商陸 寒水石(煅,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地黃汁調塗四畔,中留瘡口,如未潰遍塗之,或用商陸根汁調亦可。

烏龍膏 治一切腫毒,收赤暈神效。

木鱉子(去殼) 半夏(各一兩) 水粉(即磨坊中小粉,四兩) 草烏(半兩)

上四味於鐵銚內慢火炒,令焦黑色,為細末出火毒,再研細,以新汲水調敷,一日一換。凡上藥必先自外向里塗之,須留瘡頂出毒氣。

雞清散 治癰疽、發背、丹毒、惡腫、時行熱毒、吹奶。急敷內消。

赤小豆 黃藥子 大黃 盆硝 皂角(去皮弦,酥炙) 木鱉子(去殼,研,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雞子清調服。

神仙太乙膏 治八發、癰疽,一切惡瘡、軟癤。不問年月深遠,已成膿,未成膿,貼之即效。蛇、虎、蠍,犬、湯火、刀斧所傷,並可內服。外貼發背,先以溫水洗瘡,拭乾用帛紙攤藥貼,仍用水下。血氣不通酒下。赤白帶當歸酒下。咳嗽、喉閉,纏喉風,並綿裹噙化。一切風赤眼貼太陽穴,後用山梔子湯下。打撲傷損貼藥,仍用橘皮湯下。諸漏先以鹽湯洗淨,並諸瘡癤,並量大小以紙攤藥貼之,並每服一丸,旋丸如櫻桃大,以蛤粉為衣。其藥可收十年不壞,愈久愈烈,神效不可具述。

玄參 白芷 當歸 赤芍藥 肉桂(去皮) 大黃 生地黃(各一兩)

上㕮咀,用麻油二斤浸之,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用文武火熬,待白芷焦色,離火候冷,濾去滓,再熬數沸,候油稍溫,旋旋下好黃丹一斤,用柳木棍不住手攪,以藥滴水中不散為度。黃丹務要以湯泡過,炒令紫色,研之極細方好。

追毒萬應針頭丸 治一切腦、背疽,惡毒歹瘡欲死,一粒即愈。

麝香(二錢) 血竭 蟾酥 輕粉 硇砂(各三錢) 片腦(一錢) 全蠍 蜈蚣(全用,各一對)

上為細末,煉蜜和為劑。如瘡有頭者,用針挑破,微有血出,將藥一黍米大內於挑破針眼內,上用紙蓋,周圍用津唾黏住,不過一時即愈。

托裡護心散 治諸疔腫發背,曾經汗下,毒氣攻心,迷悶嘔吐而痛,可服一、二服。

乳香(明淨者) 一兩 真綠豆粉(四兩)

上研細和勻,每服三錢,不拘時甘草湯調服。

神仙蠟礬丸 治一切癰疽,發背,及腸癰、痔漏神效。此藥不問老幼皆可服之,無不作效,最止疼痛,不動臟。

黃蠟(要黃色好者,七錢) 白礬(要明者,研為細末,一兩)

上將蠟用慢火熔化,離火入礬末和勻,眾手乘熱丸如梧桐子大,每報二十丸,漸加至三、五十丸,食遠用溫白湯送下。

豬蹄湯 治一切癰疽腫毒,惡肉膿血不淨,便須用此湯頻洗為妙。

香白芷(不見火) 黃芩 赤芍藥 露蜂房 當歸(去蘆) 羌活 生甘草(各等分)

上㕮咀,看疽大小用藥,如疽大加料用。先將獖豬前蹄兩隻一斤,只用白水三升煮軟,將汁分作二次,澄去面上油花及下面肉滓,每次用藥一兩投汁中,再用文武火煎十數沸,去滓,以舊軟絹帛蘸藥湯,溫溫徐徐揩瘡上,死肉惡血隨洗而下,淨洗訖,以帛挹干,仍避風,忌人口氣吹之,有狐臭人並月經見行婦人及貓犬並不許入病人房,洗瘡切勿以手觸著洗。疽之方所傳甚多,惟此方極效。其用露蜂房有理,蓋以毒驅毒者也。

返魂丹 治十三種疔瘡。

硃砂 膽礬(各一兩半) 血竭 銅綠 蝸牛(生用,各一兩) 雄黃 白礬(枯,各二兩) 沒藥 蟾酥(各半兩) 麝香(少許) 輕粉(半兩)

上將蝸牛、蟾酥研爛,余藥研為細末,同研和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令病人先嚼蔥白三寸,吐在手心內,將藥丸裹在蔥內,用熱酒一盞吞下,如重車行五里許,有汗出即瘥。如不能嚼,將蔥研爛裹藥服之,極有效驗。

生肌紅玉散 治諸瘡蝕爛,不生肌肉,及金瘡出血並杖瘡、火瘡俱治之。

寒水石(煅,三錢) 黃丹(五分)

上為細末,乾摻患處。一方有龍骨、輕粉各一錢,治法同。

十四味臁瘡膏 治臁瘡久不愈,及刀斧傷損、湯燙、杖瘡皆可治之,甚妙。

清油(一兩) 黃蠟(三錢,過夏天加三錢) 銀硃(另研) 黃丹(各一錢) 乳香(另研) 沒藥(另研) 黃連 當歸(用須) 血竭 龍骨(另研) 黃柏 輕粉(冷定下,另研,各五錢)

瘡患四、五年不愈者,方加豬、羊膽各一個。

上為細末,先將蠟油用瓦器熔沸,先下銀硃、黃丹,次下乳香等七味,用竹棒攪,冷定方下輕粉,仍攪勻為膏,用油紙攤,量瘡大小貼患處。效不可盡述,止可用溫茶湯洗淨貼。

如聖散 治肺臟風毒,血氣凝滯。瘡疥瘙癢,搔之皮起作痂。此藥活血脈,潤皮膚,散風邪,止瘙癢。

蛇床子(取末,五錢) 黃連(取末,七錢半) 胡粉(一兩) 水銀(同胡粉研令黑,二錢半)

上四味同研勻,用香油調和稀滑,先以鹽漿水洗瘡淨後,以藥塗之,干即再換。

神異膏 治一切瘡疥。

全蠍(去毒,七個) 皂角(捶碎,一錠) 巴豆(去殼,七個) 蛇床子(取末,二錢) 香油(一兩) 黃蠟(半兩) 輕粉(研,半字) 雄黃(另研細,三錢)

上件先用全蠍、皂角、巴豆煎油變色,去柤入蠟,化開取出,冷處入雄黃、輕粉、蛇床,和勻成膏。每用少許,搽瘡上須先煎苦參湯洗過,然後擦藥。

苦參湯方

苦參 蛇床子 白礬(研) 荊芥(各等分)

上㕮咀,煎湯放溫洗。

治漏瘡

上以五倍子末和血竭末填塞之,效。

飛龍奪命丹 專治疔瘡、發背、腦疽、乳癰、附骨疽。一切無頭腫毒惡瘡,服之便有頭。不痛者,服之便痛。已成者,服之立愈。此乃惡證藥中至寶,病危者服之立可矣,萬無失一。此乃家傳之秘方,一生受用,不敢輕泄,神速之驗,即愈立效。

蟾酥(乾者,老酒化,二錢) 血竭(一錢) 乳香(二錢) 沒藥(二錢) 雄黃(三錢) 輕粉(半錢) 膽礬(一錢) 麝香(半錢) 銅綠(二錢) 寒水石(一錢) 硃砂(為衣,一錢) 海羊(蝸牛即是,連殼用之,二十一個) 腦子(無亦可,半錢) 天龍(酒浸炙黃,去頭足,一條)

上為細末,先將海羊研為泥,和前藥為丸如綠豆大,如丸不就,入酒打麵糊為丸。每服二丸,先用蔥白三寸,令病人嚼爛吐於手心,男左女右,將藥丸裹在蔥白內,用無灰熱酒三、四盞送下。於避風處,以衣蓋覆之,約人行五里之久,再用熱酒數杯以助藥力,發熱大汗出為度矣。

初覺二丸即消。如汗不出,重者,再服二丸,汗出即效。三、五日病重者,再服二丸,即愈。如疔瘡走黃,過心者難治之,汗出冷者亦死矣。如病人不能嚼蔥,擂碎裹藥丸在內,熱酒送下。瘡在上,食後服。瘡在下,食前服。服此藥後,忌冷水、黃瓜、茄子、油膩、雞、魚、肉、濕面,一切發風,發瘡毒類之物,不可食之。又忌婦人洗換、狐臭。百發百中,此藥活人多矣。

歌曰:血竭蟾酥輕粉,雄黃銅綠硃砂,膽礬寒水麝香加,三七海羊研化。專治疔瘡惡毒,腦疽發背無差。如綠豆大二丸佳,細嚼蔥酒送下。衣被蓋之汗出,返魂救死堪誇。神仙傳與世人家,奪命金丹無價。

立馬回疔丹 治疔瘡走胤不止。

金腳信 蟾酥 血竭 硃砂 沒藥(以上各半錢) 輕粉 龍腦 麝香(以上各一字)

上為細末,用生草烏頭汁和作錠子如麥粒大。用時將瘡頂刺破,將藥一錠於瘡口內,第二日瘡腫是效。

隔紙膏 治內外臁瘡。

當歸 白芷 黃連 五倍子 雄黃 沒藥 血竭 海螵蛸 白及 白蘞 黃柏 厚朴(以上各五錢) 黃丹(六錢) 乳香(研,二錢五分) 輕粉(一錢)

上為細末,研勻,用清油調成膏,用油紙貼藥敷瘡上,絹帛縛定,有膿水,解開刮去不潔,再貼藥,如此數次即愈。須先用燒鹽湯洗淨,片帛拭乾,待片時水氣干,然後貼藥。

神效當歸膏 治湯火瘡,初起瘭漿,熱毒侵展,焮赤痛,毒氣壅盛,腐化成膿。此藥斂口生肌,拔熱毒,止疼痛。

當歸 黃蠟(各一兩) 麻油(四兩)

上將當歸入油煎,令焦黑去滓,次入黃蠟,急攪化,放冷以磁盒盛,用時以布帛紙攤貼。一方用白蠟。

蛤粉散 治湯火傷。

上以蛤蜊殼不拘多少,炙焦黃色,搗為細末,用生油調和如膏,敷之如冰,仍無痕。一方以蜜水調敷之,疼立止,不膿不瘕。吳內翰居鄉中,鄰家釜翻,一小兒自頭至踵皆傷,急以敷之,啼立止,遂無恙。唯才傷,隨手用即效,少緩即不及,當預先合以備用耳。

雞黃油 治湯火傷。

上用雞子煮熟,去白用黃,於銀石鍋內炒乾,再炒直待都化作油,去火毒,毛翎掃下,入韶粉、夜明沙,為末,香油調敷,濕則乾摻之。

南星膏 治皮膚頭面上瘡,瘤大者如拳,小者如慄,或軟或硬,不疼不痛,可用,神效。

上用生大南星一枚細研,入米醋五、七滴為膏,攤紙上貼患處。如無生者,用干南星為細末醋調貼。先將小針刺瘡瘤上,令透氣,卻以藥量大小貼之,神效。

桔梗湯 治男子婦人咳而胸膈隱痛,兩腳腫滿,咽乾口燥,煩悶多渴,時出濁唾腥臭,名曰肺癰,小便赤黃,大便多澀。

桔梗 貝母 當歸(酒浸) 栝蔞仁 枳殼(麩炒) 薏苡仁(微炒) 桑白皮 甘草節 防己(去粗皮,各一兩) 百合(蒸) 黃耆(各一兩半) 北五味子 甜葶藶 地骨皮 知母 杏仁(各半兩)

上銼碎,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七分,不拘時溫服。咳者加百藥煎,熱加黃芩,大便不利加煨大黃少許,小便澀甚加木通、車前子煎,煩躁加白茅根煎,咳而疼甚加人參、白芷煎。

四順湯 治肺癰吐膿,五心煩熱,壅悶咳嗽。

貝母(去心) 紫菀(去苗土) 桔梗(炒,各一兩) 甘草(炙,銼,半兩)

上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五、七沸,去柤,不拘時稍冷服。如咳嗽甚,加去皮尖杏仁三枚同煎,小兒量減。

黃蠟膏 治冬月手足折裂。

上用清油半兩,盞內慢火煎沸,入黃蠟一塊同煎,熔入光粉、五倍子末少許,熬令稠,紫色為度。先以熱湯洗,火上烘乾,即用藥敷,以紙貼之,其痛立止,入水亦不落。若合藥入粉多則硬而成塊,旋以火炙動,挑敷不妨,一方無五倍子。

摩風膏 摩風止癢,消腫定疼,治頭面唇鼻諸瘡,肌肉裂破。

當歸(去蘆) 白芷 杏仁(去皮尖) 桃仁(去皮尖) 藿香(去土) 檀香 零陵香 川芎(各三錢) 沉香 木香 白附子 天麻 獨活 白及 白蘞(各一錢半) 黃耆(去粗皮,二錢) 防風 茅香 白芍藥 甘草(各二錢半) 木通(二錢) 栝蔞(穰銼一個) 龍腦(研,四錢) 黃蠟(夏十二兩冬九兩)

上銼藥,用清油二斤二兩浸七日,淨石器、銀器中慢火煎,候白芷微黃,綿濾去柤,乾淨磁罐內密封,澄一宿再濾過於磁碗中,慢火再輕溫熬動,次下黃蠟攪勻放溫,次下研細龍腦,摻面於磁盒內盛,每用少許,摩擦患處。

天南星膏 治風毒癰癤。

大天南星(一兩) 厚黃柏(半兩) 赤小豆(二錢半) 皂角(不蛀者,燒灰存性,一挺)

上為細末,以新汲水調成膏,皮紙貼之。已結即破,未結即散之,立效。

神異膏 治發背癰疽,諸般惡毒瘡癤,其效如神。治疽疾,先以麥飯石膏塗敷,俟其瘡根腳漸收止於徑寸大,卻用神異膏貼之收口。此藥隨其人病深淺取效,合時不可與婦人、雞、犬、貓、厭穢物見之。

玄參(半兩) 綿黃耆(一分) 杏仁(去皮尖,切,一兩) 全蛇蛻(鹽水浸,焙,半兩) 男子亂髮(洗淨焙乾,半兩) 露蜂房(淨銼,用有蜂兒者為妙,一兩) 黃丹(飛羅細,五兩) 真麻油(一斤)

上將麻油同發入銀銚中,文武火熬,候發焦熔盡,以杏仁投入,候變黑色,用好綿濾去滓。再將所熬清油入銚內,然後入玄參、黃耆慢火熬一、二時取出,銚子安冷爐上半時久,火力稍息,旋入露蜂房、蛇蛻二味,將柳枝急攪,卻移銚於火上,不住手攪,慢火熬至紫黃色,用綿濾過,復入清油在銚內,乘冷投黃丹,急攪片時,又移銚於火上,以文武慢火熬,不住手柳枝攪千餘轉,候藥油變黑色,滴於水中凝結成珠,則是膏成就。若珠子稀,再熬少時,必候其得所,然後磁器內收封待用。或恐偶然熬火太過,稍硬難於用,卻少將蠟熬麻油在內,以磁器盛封蓋,於甑上蒸,乘熱攪調收用,膏藥熬成了,須連所盛磁器置淨水中,出火毒一晝夜,歇三日,方可用,日換兩次,夜換一次。熬此膏藥極難,於火候須耐煩看火緊慢,火猛則藥中火發,不特失藥性,又傷人面目,救助不及,千萬謹戒。膏藥方甚多,不下數十,治疽之時,神效無出於此方,千金不換,杖瘡尤妙。

金絲萬應膏 治顛撲傷損手足肩背,並寒濕腳氣疼痛不可忍:小兒脾疳、瀉痢、咳嗽不肯服藥者。

瀝青(二斤半) 威靈仙(二兩) 蓖麻子(去皮殼研,一百枚) 黃蠟(二兩) 木鱉子(去殼切片,研,二十八枚) 沒藥 乳香(另研,各一兩) 麻油(夏一兩春秋三兩冬四兩)

上先將瀝青同威靈仙下鍋熬化,以槐柳條攪,候焦黑色,重綿濾過,以瀝青入水盆候冷成塊取出,秤三斤淨,再下鍋熔開,下麻油、黃蠟、蓖麻、木鱉子泥,不住手槐柳枝攪勻,須慢火滴入水中不黏手,扯拔如金絲狀方可。如硬再旋加油少許,如軟加瀝青,試得如法,卻下乳、沒末,起鍋,在灰火上,再用槐柳條攪數百次,又以粗布濾膏,在水盆內扯撥如金絲,頻換水浸二日,卻用小銚盛頓。如落馬墜車,於被傷疼痛處,火上炙熱貼透骨肉為驗,連換熱水數次浴之,則熱血聚處自消。小兒脾疳貼患處,瀉痢貼肚上,咳嗽貼背心上。

秘方善應膏 治諸惡瘡腫毒,發背腦疽,瀝子打撲,接骨閃肭,刀傷杖瘡,蛇蟲毒,犬馬咬傷、湯火、漆瘡、疥癬,貼之即愈。吹乳,丸如梧桐子大,新汲水下二十丸;肺癰、腸癰,亦丸吞服,酒米飲或桔梗甘草湯皆可下。不可犯葷腥手及火焰。

黃丹(八兩) 白膠香 沒藥 乳香(並另研) 當歸 白芷 杏仁(去皮尖) 大黃 草烏 川烏 赤芍藥 檳榔 生地黃 川芎 瀝青(另研入) 亂髮(淨洗,各一兩)

上除乳、沒、白膠香、瀝青、丹外,將瓷石銚盛真油一斤,浸藥一宿,慢火煎熬黑色,再入蔥白,亂髮煎少時,用絹濾去柤,留下一兩藥油,復將濾油於慢火上,卻將丹入油內,用長條柳枝、槐枝不住手攪,候有微煙起,滴水成珠為度,再攪無煙出,卻入乳、沒、膠香、瀝青攪勻,傾入瓷器內,將留下香油一併收入器內,坐新汲水中浸三日,一日一換水,出火毒方可用。如膏藥硬,約量加蠟、香油熬,攪勻,得所煎膏藥最難,須耐煩看火緊慢,倘火猛則藥中火起,不可不小心謹慎。

援生膏 治諸般惡瘡及瘰癧鼠瘡,才起者點破即愈。

血竭(一錢) 蟾酥(三錢) 麝香(五分) 雄黃(五錢) 輕粉(三錢) 乳香(二錢) 沒藥(二錢)

上用蕎麥秸灰,或真炭灰一斗三升,淋灰湯八、九碗,用慄柴或桑柴文武火煎作三碗,取一碗收留,將一碗盛於好磁器內,候溫,將前七味藥碾為極細末入灰湯內,用鐵瓢或桑柳枝右攪,又用好細石灰一升入藥灰湯,攪勻取出,候冷過宿,盛於小白磁罐內。凡遇諸惡瘡,點在當頭,一日二次,次日又一次,瘡頭食破約五分,血水出為妙。恐日久藥干,將前收留灰湯和用。

神功散 專治發背、癰疽,一切疔毒,並瘰癧等瘡已、未成患者。效驗不可備述。

川烏(火內炮,裂紋為度) 川黃柏(火炙,去粗皮)

上二味為細末後,各等分用。小兒或大人唾津調成膏,如唾少,漱口水亦可。發背、癰疽等瘡才起者,敷於患處留頭,候藥干,用淘米水時常潤濕,每日換藥敷一次。如瘡已成重患,將潰爛者先將槐枝、艾葉煎湯頓溫,將瘡洗淨,用絹帛展去膿血,以香油潤患處,用綿紙仍照患處剪成圓錢留頭貼上,後用藥塗於紙。如干,依前用淘米水潤,日換一次,聽其自然。流膿不可手擠。如敷藥後,病人瘡覺住疼減熱即愈。如生肌則腐肉自落,腐而不落者,剪割亦可,最不宜用針。發背不宜貼膏藥。凡醫瘡,屏去別醫,止飲別藥可治。忌氣怒、房事、勞復,並孝服、體氣、飲酒之人;飲食忌酒,並羊、雞、魚、肉、瓜、茄、薑辣之物。若因氣怒反復發腫者,依前治之。如治對口並腦疽,不必洗去舊藥,逐次添藥,恐動瘡口惹風也。

是齋立應散 治瘰癧神效,已破未破皆可服。

連翹 赤芍藥 川芎 當歸 甘草(炙) 滑石(研,各半兩) 黃芩(三錢) 白牽午(生取末) 土蜂房(蜜水洗,飯上蒸,曬乾,各二錢半) 地膽(去頭翅足,用米炒米黃為度,去米秤,三錢) 川烏尖(七個)

上為細末,每服抄一大錢匕,濃煎木通湯調下。臨臥服,毒根從小便中出,澀痛不妨。毒根如粉片、塊血、爛肉是也。如未效,後再服,繼以薄荷丹解其風熱。且地膽性帶毒,濟以烏尖,或衝上麻悶,不能強制,嚼蔥白一寸,茶清下以解之。如小便澀,燈心煎湯調五苓散服。瘡處用好膏藥貼。若療癰疽,用此宣導惡毒,本方去黃芩不用。

薄荷丹 解瘰癧風熱之毒,自小便宣毒後常須服。

杜薄荷 皂角(不蛀者,去弦皮) 連翹 何首烏(米泔浸一宿) 蔓荊子 京三稜(煨) 荊芥(各一兩)

上為末,好豉二兩半,以米醋煎沸,灑豉淹令軟,研如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三十丸,食後熟水下,日一服。病雖愈,常服之。

金線錠子 此藥乃牙疳之神藥也。不愈,日取效。

人言(制,一錢) 雄黃(二錢半) 干胭脂(半錢) 飛羅面(四錢)

上為細末,滴水為劑,搓成條子,用米泔水漱淨齒,次用錠,掐如米粒大貼之。曾試累有驗。

一掃光

硫磺(九錢) 人言(制,一錢) 巴豆(去殼,十粒) 草烏(二錢) 荊芥穗(一錢) 白礬(枯,三錢)

上為細末,先用草火熏體,後用豬脂油調搽疥上。此藥性緊,不便處不可多搽。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