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古希腊史

第44章 亚历山大大帝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腓力二世驾崩后,他的儿子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大帝”。对于在腓力二世突然驾崩后继承马其顿王国王位的这位年轻人,希腊世界知之甚少。任何一位亲眼目睹喀罗尼亚战役中他猛攻底比斯方阵,或亲耳听闻他与盛气凌人的父亲唇枪舌剑的人都不会否认他热情如火且倔强顽固。然而,人们对这位年轻人的了解仅止于此:一位鲁莽自负的少年,充其量适合带领一支骑兵罢了。狄摩西尼欢欣鼓舞地祝贺雅典人,“马尔吉特斯”已经登上马其顿王国的王位。他用“马尔吉特斯”指代马其顿王国的新国王。据说,“马尔吉特斯”是荷马创作的著名喜剧诗歌中愚蠢吵闹的自夸者的名字。

第1节 亚历山大大帝的成长时期

事实上,腓力二世的权力落到一位比腓力二世还要伟大的人手中。他是迄今为止欧罗巴最非凡的人物之一,一位名垂青史并具有史诗般传奇经历的人(1)。即使是一位秉性比亚历山大大帝更平静的人,也会被亚历山大大帝的成长环境影响。亚历山大大帝的母亲是伊庇鲁斯公主奥林匹亚丝。她是一位充满激情并且野心勃勃的女人,同时也有些迷信。奥林匹亚丝告诉亚历山大大帝,他是特洛伊英雄阿喀琉斯经伊庇鲁斯历代国王流传下来的后裔,并嘱咐亚历山大大帝要努力赶超先人的丰功伟绩。据说,亚历山大大帝的首位导师总是用《伊利亚特》中的王子阿喀琉斯的名字称呼他,并称腓力二世为“珀琉斯”,即阿喀琉斯的父亲,还自称为“菲尼克斯”,即凤凰——传说中阿喀琉斯的训导者。这位导师也因此赢得亚历山大大帝的喜爱。

亚历山大大帝

毋庸置疑,亚历山大大帝的脑海里一直留存着阿喀琉斯的故事。我们将会注意到,在亚历山大大帝的一生中,他的行为举止不止一次受到祖先崇拜的影响。亚历山大大帝一直牢记着《伊利亚特》中的故事,总是在作战时带上一本,效仿那些充满激情的荷马式首领。除了具有古老传说中骑士的慷慨个性,亚历山大大帝的性格还有另外一面。那些挡在他前面或令他生疑的人都会被他毫不留情地清除干净。渐渐长大后,亚历山大越来越像他父亲一样无恶不作,甚至比腓力二世更加残暴。亚历山大不仅更大胆冒险、不择手段——正如之前五十位南征北战的历代马其顿国王一样,而且满怀对各种知识的无限渴望。亚历山大大帝还具有探究的精神。他纯粹出于个人喜好而搜集纷繁复杂的信息;他几乎像喜爱征服一样喜爱组织——这个秉性必然是在亚里士多德的教导下形成的。亚历山大年满十三岁时,腓力二世就让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担任亚历山大的导师。从植物学和形而上学到法令历史与伦理学,亚里士多德对各种知识都充满兴趣。这种兴趣也深深影响了亚历山大大帝。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亚历山大大帝,他们身上都萌生了这种机智、好学和躁动的希腊心智。

亚里士多德与亚历山大大帝

第2节 “伙伴骑兵”

然而,让亚历山大大帝名垂青史的还属他的军事天赋。亚历山大大帝是一位天生的将军,并且他的成长环境也对军事天赋的发展非常有利。亚历山大大帝从父亲腓力二世那里学到应对希腊和蛮族的方法,还学会如何完美使用腓力二世为他组建的巨大军事机器。亚历山大大帝擅长快速出击和随机应变。在亚历山大大帝的军事生涯中,他的长途行军或许是最大的特色。在亚历山大大帝的敦促下,他的大军所向披靡。他们的行军速度几乎快到令人难以置信。在亚历山大大帝的对手以为他在百英里外时,他已经出现在战场。而一旦抵达战场,亚历山大大帝像鹰一样犀利的目光便会找准出击时机。他几乎每次都能找准时机。亚历山大大帝的攻击看似鲁莽,但总能创造奇迹。总而言之,亚历山大大帝是一位骑兵将领。正是得益于亚历山大大帝的重装护卫势不可当的出击,再加上他本人驾着战车冲锋在前,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才能百战百胜。坚不可摧的马其顿方阵和牢不可破的长矛阵形仅仅是亚历山大大帝能够势如破竹的次要因素。众多步兵像刺猬般冲向对方中部,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击退对方的攻击并消耗对方的体力。马其顿骑兵疯狂进攻,为最终决胜保驾护航。这些马其顿骑兵由亚历山大大帝和他的“伙伴骑兵”组成。

马其顿方阵

然而,希腊人至今对自己即将面对的人一无所知。不久,希腊人便会意识到亚历山大大帝的坚定决绝和不择手段。一登基,亚历山大大帝就处决了每一位潜在的对手。其中包括腓力二世和克莱奥帕特拉所生的幼子、克莱奥帕特拉的叔父阿塔卢斯、腓力二世兄长的继承人阿明塔斯及其他一干人等。在马其顿王国的王室,谋杀非常普遍。因此,亚历山大大帝此举也并不特殊。接下来的一步才让人对亚历山大大帝心生敬畏。

腓力二世驾崩后,全部希腊人舒了一口气,并准备将马其顿人抛诸脑后,重新开始阴谋和战争。斯巴达开始暴动;阿尔戈斯和伊利斯武装起来;安布拉基亚人赶走了马其顿驻军;雅典人开始义愤填膺地演讲,并开始与波斯帝国密谋,以获取组建舰队的资本。然而,不等事态变得严重,亚历山大大帝就率领手下三万人马南下。毫无防备的希腊城邦被迫向亚历山大大帝重申与腓力二世缔结的条约,选举亚历山大大帝为希腊联盟的最高指挥官。亚历山大大帝在科林斯短暂逗留并参与了同盟的代表大会,然后快速行军绕行伯罗奔尼撒半岛。之后,亚历山大大帝匆匆赶回马其顿王国。公元前336年秋天,马其顿王国北部边境的蛮族再度暴乱,需要亚历山大大帝铁腕制止。

第3节 亚历山大大帝进攻底比斯

只花了半年时间,亚历山大大帝就压制住野蛮的北方近邻。而腓力二世做到同样的事情花了十年。通过短期战争,亚历山大大帝摧毁了色雷斯人和特里巴利人。亚历山大大帝甚至将马其顿大军带到多瑙河以外的土地。利用另一场战役,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好战尚武的伊利里亚人,迫使他们作为附庸向自己效忠。正当亚历山大大帝忙着应对北方蛮族时,“亚历山大大帝已经死亡”的谣言传到希腊。底比斯人立刻爆发叛乱,围攻了要塞内的马其顿驻军。底比斯人派人向雅典求助。狄摩西尼敦促雅典与马其顿王国开战,并未遭到公民大会的反对。然而,雅典小心翼翼且拖拖拉拉。除了狄摩西尼进入伯罗奔尼撒半岛说服阿卡狄亚联盟和伊利斯站在底比斯一方,雅典再没有其他进展。在人们还不知道亚历山大大帝尚且在世时,亚历山大大帝突然出现在维奥蒂亚。他径直从伊利里亚起兵,穿越重重关隘和峡谷,在十三天内行军二百五十英里。底比斯人虽然孤立无援,但仍然勇敢地面对亚历山大大帝的进攻。在城前加固堡垒后,底比斯人在城外与亚历山大大帝一决胜负。

马其顿军队与色雷斯人交战

然而,底比斯人寡不敌众且指挥不善,注定会失败。底比斯人战败后,马其顿人涌入城门。接着就是殊死巷战。然而,亚历山大大帝最终杀入集市区。六千底比斯人战死。整个底比斯落到亚历山大大帝手中。亚历山大大帝决心以儆效尤。他要求自己的希腊盟友——福基斯人及其他底比斯的邻邦与对手审判底比斯。经过投票表决,正如亚历山大大帝所料,底比斯应当被摧毁。三万底比斯人被残忍地变卖为奴;底比斯城墙和房屋均被摧毁;底比斯的领地被维奥蒂亚小型城市瓜分。伊巴密浓达的城市就这样消亡了,成为底比斯人的鲁莽和底比斯盟友拖延的牺牲品。亚历山大大帝仅仅留下神殿和诗人品达的住所。然而,很久之后,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为自己的暴行感到懊悔。他将原因归结为底比斯守护神狄俄尼索斯的愤怒。今后,这种酗酒发狂的行为还时常败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形象。

雅典人和其他希腊城邦中的亲底比斯派只是通过了反亚历山大大帝的法令,而亚历山大大帝宣称自己只会惩戒反马其顿王国派系的领袖。亚历山大大帝要求雅典包括狄摩西尼在内的八位主要公民立刻投降。不久,因为福基翁的干预,亚历山大大帝最终只驱逐了两位雅典人。伊利斯和阿卡狄亚的罪行与雅典相似。少数反对派首领遭到惩罚。城邦则安然无恙。通过一例严惩,之后再施以仁慈和宽容,亚历山大大帝成功使希腊人形成了自豪的文化心理。如今,希腊人确信自己要应对的是一位权谋家。有底比斯的废墟摆在眼前,他们也就不愿再继续自己的阴谋了。

第4节 亚历山大大帝计划入侵亚细亚

公元前335年秋末,亚历山大大帝宣布将在下一年继续执行腓力二世入侵亚细亚的大计。公元前337年,腓力二世曾向达达尼尔海峡派出马其顿大军。如今,这些大军仍然把持着密细亚的一些海岸城镇。亚历山大大帝开始向该地增兵,但直到公元前334年春天才让主力部队启程。

没有什么比攻打波斯帝国更让亚历山大大帝感到振奋了。首先,这个计划能立刻将亚历山大大帝带到前辈英雄阿喀琉斯曾战斗并牺牲的土地上;其次,这个计划也给予亚历山大大帝成功征战亚细亚以超越阿格西劳斯二世的机会——阿格西劳斯二世仍然被认为是到当时为止希腊最伟大的将军;最后,这个计划为亚历山大大帝提供了一个呼吁希腊各城邦衷心向自己提供支援的可信借口——亚历山大大帝在报复薛西斯一世对希腊的入侵。因此,这场战争立刻成为希腊主义对抗野蛮主义的圣战,一场进入富裕的“伟大的波斯王”的黄金国度的掠夺和冒险,以及一次深入未知地区的机会——这个机会对亚历山大大帝极具吸引力。对希腊人而言,海岸之外的亚细亚仍旧是无人涉足的土地。

如今,统治波斯帝国的是大流士三世。苏萨的宫廷里最近充满谋杀。大流士三世是波斯帝国前任君主的表弟。他突然从私人领地被召回,登上宝座。史称“大流士三世”。当时,大流士三世已经在位两年。他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大流士三世毫无军事才能,也没有道德勇气,虽然并不完全是一位懦夫,但极其缺乏决断力和积极性。帝国必会葬送在这样的人手中。

公元前334年春天,亚历山大大帝率领军队进入达达尼尔海峡。这支军队由腓力二世组建,作战经验丰富。亚历山大大帝麾下有三万步兵和四千五百名骑兵。其中近半数都是马其顿人。其余的则由一万两千名希腊人和七千蛮族后备军组成。这些蛮族后备军来自色雷斯人、伊利里亚人和巴尔干半岛的其他野蛮部落。亚历山大大帝军力的三分之二由这些蛮族构成,余下的三分之一军力则由安提帕特手下的一万二千名步兵和一千五百名骑兵构成。安提帕特的军队驻守着马其顿王国国都,威慑着难以驾驭的希腊人。

大流士三世

斯皮瑞达提斯

两年来,波斯帝国一直与马其顿王国交战,但大流士三世没有为反击做充足准备。毋庸置疑,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出乎他的意料。没有哪位亚细亚人会预见到这样一位刚刚得知其姓名的二十二岁青年就要席卷整个东方。在没有腓尼基的舰队封锁达达尼尔海峡,也没有小亚细亚内陆的总督们前来增兵支援的情况下,波斯人只好依靠现有资源拼尽全力。为迎战亚历山大大帝,达达尼尔-弗里吉亚总督艾尔希提斯、卡帕多西亚总督密特罗巴扎尼斯-吕底亚和伊奥尼亚总督斯皮瑞达提斯召集了两万波斯骑兵和近一万希腊雇佣步兵前来捍卫边境。

第5节 格拉尼库斯河之战

与此同时,亚历山大大帝率领军队穿越达达尼尔海峡,在特洛伊附近登陆。据说,该地就是阿伽门农大军驻扎的港口所在地。亚历山大大帝庄重地在阿喀琉斯的坟茔前祭奠,依照古老的当地习俗在坟茔上悬挂花圈,并围着古坟裸跑三圈。在伊利昂,亚历山大大帝向雅典娜庄严献祭,将自己的铠甲悬挂在雅典娜神殿,取下据说是进献给特洛伊英雄的古老盔甲。接着,带着荷马时期战争的全部记忆,亚历山大大帝举兵向前,迎战亚细亚大军。波斯帝国的总督们在格拉尼库斯河等候亚历山大大帝。该地位于内陆地区,离马尔马拉海十英里,临近扎雷亚镇。希腊雇佣军的首领门托尔请求波斯人放弃作战并撤退,同时毁坏亚历山大大帝军队周围的乡村,在集结更多兵力前拒不交战。然而,这些愚蠢的波斯帝国总督一心要在劣势中作战。波斯军队没有选择利于骑兵作战的平原地区,而是置身于格拉尼库斯河——一条可涉水而过的河流——蜿蜒的河岸上,并做好强渡的准备。波斯步兵被排在后面,对防御毫无用处的大批骑兵则沿着河边的陡坡一字排开。

亚历山大大帝一眼就看出波斯军队阵形中的漏洞。亚历山大大帝的步兵向河岸进发,并开始在波斯骑兵面前过河。抵达河岸时,他们遭到波斯骑兵攻击,但他们用萨里沙长矛(2)击退了波斯骑兵。波斯骑兵损失惨重。接着,亚历山大大帝率领骑兵跃入水中,猛冲上对面的陡坡。亚历山大大帝的骑兵势不可当。尽管蜂拥而至的波斯贵族包围了亚历山大大帝,这些贵族也全力作战,但他们还是牺牲在了马其顿骑兵的长矛之下,无法再做长时抵抗。然而,混战一度白热化。一位波斯帝国贵族砍掉了亚历山大大帝的白色羽饰。斯皮瑞达提斯拼命挤到亚历山大大帝背后,刚刚举起大刀,就被马其顿军官克雷塔斯立刻砍下了手。不久,波斯帝国的将领们纷纷倒下。波斯骑兵仓皇逃窜。接着,马其顿人包围了殿后的希腊雇佣步兵。亚历山大大帝没有宽恕他们,宣称这些希腊雇佣军是叛徒,因为他们背叛了以亚历山大大帝为将军的希腊联盟。在这批希腊雇佣步兵中,只有两千人免于一死。

亚历山大大帝率军涉渡格拉尼库斯河

亚历山大大帝率军抵达河岸,与波斯骑兵交战

格拉尼库斯河之战

在格拉尼库斯河之战中,马其顿王国的全部损失仅一百二十人。在波斯帝国一方,近两千骑兵倒下,步兵则全军覆没。然而,波斯帝国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几乎所有波斯帝国的军官都被杀害。三位波斯帝国的总督中有两位阵亡。第三位总督艾尔希提斯死里逃生,但于次日自刎,因为不愿面对自己的主人。小亚细亚已经无人指挥。整个小亚细亚半岛的防御完全混乱不堪。当亚历山大大帝继续从达达尼尔海峡向南进发时,一个个城镇相继归顺亚历山大大帝。首先是萨迪斯,接着是以弗所,最后是伊奥尼亚的所有其他城市。亚历山大大帝不费一兵一卒,只需接受这些城镇居民的臣服,然后选任新的总督。亚历山大大帝仅仅在一处遭到抗击。大流士三世的部下——希腊雇佣军的统帅梅姆农从格拉尼库斯之战中逃脱后,进入米利都。在米利都坚守数周后,梅姆农还未撤离便遭遇围城。两个月后,一支腓尼基舰队姗姗来迟。这之舰队本应在春天时到达,以封锁达达尼尔海峡。在腓尼基舰队的协助下,梅姆农先是固守米利都,接着又固守哈利卡尔纳索斯,给亚历山大大帝制造了不少麻烦。在亚细亚,攻打哈利卡尔纳索斯是马其顿人遇到的第一个真正的难题。历经殊死抵抗后,哈利卡尔纳索斯遭到突袭。公元前334年秋天,哈利卡尔纳索斯沦陷后,梅姆农和驻军乘船逃跑,在爱琴海地区制造了更多的麻烦。

马其顿军队攻陷米利都

公元前334年的最后几个月,亚历山大大帝一直忙于征服小亚细亚西部。亚历山大大帝将主力部队留在以弗所过冬,自己带领一支精锐部队穿过卡里亚,并获得当地统治者的效忠。接着,亚历山大大帝在深冬时节沿着吕西亚和潘菲利亚海岸艰难行进。除了冬季的严寒,亚历山大大帝几乎没有遇上任何阻碍。亚历山大大帝最危险的一次行军是沿着克莱马克斯山悬崖上蜿蜒的、被海浪冲击的小路进发。虽然路上满是积雪,但亚历山大大帝拒不回头,从齐腰深的水中继续前进。即使席卷而来的海浪将要吞没整支军队,他也毫不在意。亚历山大大帝就这样到达潘菲利亚沿岸城市。佩尔格和西迪立刻投降。不久,邻近高地上的部落也纷纷向亚历山大大帝投降。接着,亚历山大大帝转向北方,于公元前333年3月月初穿过了彼西底山间白雪覆盖的小径,抵达开阔的弗里吉亚高原时恰是春季。

梅姆农

第6节 戈尔迪之结

在弗里吉亚旧都戈尔迪乌姆,亚历山大大帝与帕尔梅尼奥从以弗所带来的主力部队会合。帕尔梅尼奥是一位作战经验丰富的将军。这支军队中原本主要从马其顿王国和希腊招募士兵,在公元前334年越过达达尼尔海峡后,又壮大了不少。亚历山大大帝的势如破竹使招兵买马变得非常容易。主动参军的人非常多。在亚历山大逗留戈尔迪乌姆期间,最引人瞩目的事件就是“戈尔迪之结”。戈尔迪乌姆保留着一架古老的战车。传说,这架战车由弗里吉亚首位国王戈尔迪(3)建造。联接战车车辕和车轭的是一条用山茱萸树皮编成的复杂绳结。据当地传说,能解开此结的人注定会成为全亚细亚的王。亚历山大大帝听说了这个传说。凝视片刻后,亚历山大大帝快速抽出佩剑,将绳结劈成两半。旁观的弗里吉亚人和希腊人惊呼预言已经实现。随后的电闪雷鸣更加肯定了他们的想法。正如他们所想,电闪雷鸣是在传达宙斯的旨意——他恩准亚历山大大帝成为全亚细亚的王。

亚历山大大帝来到戈尔迪之结前

亚历山大大帝将绳结劈成两半

短期内,由于梅姆农和爱琴海波斯舰队的军事行动,亚历山大大帝似乎还要被耽搁在小亚细亚。公元前333年春天,斗志昂扬的统帅梅姆农征服了希俄斯岛和莱斯博斯岛,赶走了两地的马其顿驻军。接着,梅姆农提议波斯舰队驶往希腊,借助斯巴达国王阿吉斯三世之力,煽动当地发起反亚历山大大帝的起义。然而,就在此时,梅姆农阵亡。梅姆农的离世似乎抽离了波斯舰队的所有力量。因此,亚历山大大帝在关键时刻摆脱危机,继续深入亚细亚腹地。

托鲁斯山

公元前334年的整个冬季,大流士三世一事无成。而他躁动不安的对手一直忙于征服小亚细亚西部。不过,公元前333年春于,大流士三世召集波斯帝国所有总督会师巴比伦。如今,大流士三世率领一支军队向幼发拉底河进发。在人数上,这支军队几乎接近薛西斯一世所率大军。谣传大流士三世拥兵六十万,其中不乏作战的好手,特别是一支希腊雇佣军——这支雇佣军拥有从各处搜罗来的近三万士兵。

大流士三世向西行进时,亚历山大大帝匆忙赶来迎战。从戈尔迪乌姆穿过小亚细亚中部高原后,亚历山大大帝一路急行,最终到达托鲁斯山脚下。在波斯军队中,原本应当迎战亚历山大大帝的是西里西亚总督。然而,当亚历山大大帝逼近时,这位叫“阿撒米斯”的懦夫逃走了,放弃了西里西亚关口崎岖的山中小径。马其顿军队立即从山上奔涌而下,进入肥沃的西里西亚平原,攻占了托罗斯。

第7节 伊苏斯之战

在托罗斯,由于得了一场大病,亚历山大大帝停止继续向前行军。一次急行结束后,亚历山大大帝跳入塞纳斯河冰冷的山涧中。很快他就受寒,接着发起高烧。一位叫“菲利普斯”的医师负责照料亚历山大大帝,但亚历山大大帝的病情一直反反复复。一封密信向亚历山大大帝报告,在波斯帝国重金贿赂下,菲利普斯给亚历山大大帝下了毒。然而,亚历山大大帝非常信任菲利普斯,并喝下菲利普斯开出的药剂。接着,亚历山大大帝将密信交给菲利普斯看。之后,亚历山大大帝迅速恢复了健康,不久便再次出征。

与此同时,大流士三世的所有大军都离亚历山大大帝不远。只有叙利亚和西里西亚间的艾马纳斯山横亘在亚历山大大帝和大流士三世之间。艾马纳斯山中有两条主路。一条是以南的“叙拉亚之门”,从迈利昂得鲁斯通往索契;另一条是以北的“阿马尼克之门”,从伊苏斯延伸到索契。亚历山大大帝料定大流士三世会在叙利亚北部的大平原作战。在该地,亚历山大大帝手下的大批骑兵尽可以自由驰骋。亚历山大大帝从未想过大流士三世会进入山区,在一处不利于波斯帝国大军的地方开战。于是,亚历山大大帝进入艾马纳斯山和大海之间狭窄的海岸平原,向“叙利亚之门”进发,想要进入叙利亚。然而,与此同时,大流士三世也开始启程。经过“阿马尼克之门”旁边的山区,大流士三世来到亚历山大大帝的后方伊苏斯,攻占了亚历山大大帝的补给库。对马其顿军队无比憎恶的大流士三世就此切断了亚历山大大帝与小亚细亚的联系。

亚历山大大帝喝下菲利普斯开出的药剂

然而,大流士三世的行动并没有难倒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唯一庆幸的是大流士三世居然会将大军置于大海与山地之间,即伊苏斯和迈利昂得鲁斯间狭窄的海岸地区。放弃“叙利亚之门”后,亚历山大大帝重返伊苏斯。在伊苏斯以南十英里处的比纳鲁斯河附近,亚历山大大帝与波斯军队相遇,而波斯军队的前锋部队不过九万人。在波斯军队中,希腊雇佣军及波斯帝国本土军队中的骑兵与步兵呈作战阵形,而波斯帝国附属国的军队则封锁大路,绵延数英里,几乎置身战场外。亚历山大大帝麾下的士兵则完全可以填满大海和山地间的两英里土地,但不会太过拥堵。亚历山大大帝将马其顿方阵布置在中部,他自己则率领右翼骑兵,将临海的左翼交给老将帕尔梅尼奥。之后,亚历山大大帝发起进攻。

伊苏斯之战比格拉尼库斯河之战更激烈。就重要性而言,与格拉尼库斯河之战相比,伊苏斯之战并不逊色。马其顿方阵直逼波斯军队阵列中部,与大流士三世手下的希腊雇佣军激烈交战。海岸边的帕尔梅尼奥与波斯骑兵的主力部队在坡地交战,被迫让步。然而,亚历山大大帝自己通过一系列的猛攻突破了波斯军队的左翼,转而从侧翼和后方攻打波斯军队中部。当看到马其顿的长矛轻骑兵向自己高高的战车逼近时,大流士三世头脑一片空白。他跳下战车,爬上了战马。看到空空如也的战车时,波斯人以为大流士三世已经被杀。波斯军队已经完全战败的呼喊声传到每位士兵耳中。作战阵形也随之解散。现场一片混乱。波斯军队中负责殿后的附庸国军队原本并没有停止作战,但随即也开始向山上溃逃。大流士三世——他几乎是第一个当的逃兵——舍弃了营地、财物和女眷,逃往幼发拉底河附近的塔普萨卡斯。大量逃兵被杀。前线的波斯帝国本地人和希腊雇佣军几乎阵亡过半。据保守估计,大流士三世的军队至少损失三万人,而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中只有四百五十人倒在了战场上。

伊苏斯之战

在波斯军队的营地中,亚历山大大帝得到的第一批巨额战利品是三千塔连特(4)。此外,营地中还有数不清的盘碟珠宝,以及大流士三世的眷属。这些大流士三世的眷属是至关重要的俘虏。其中包含大流士三世的母亲西西冈比斯和妻子斯塔蒂拉。亚历山大大帝对这些女眷礼遇有加,不仅因为她们孤立无助的处境唤起了亚历山大大帝本能的宽仁之心,而且他必然也想到这些女眷都将是自己与大流士三世未来进行交涉时最珍贵的人质。

亚历山大大帝看望被俘的大流士三世家眷

当亚历山大大帝以胜利者的姿态站立在伊苏斯海湾的上方时,摆在他眼前的路有两条。一条是继续东征,追击大流士三世到巴比伦,留下旁边未被征服的叙利亚不管;另一条是在直插波斯帝国的心脏前,南下征服叙利亚和埃及。亚历山大大帝选择了后一条路。如今,他已经了解大流士三世的秉性,认为在大流士三世刚刚溃败后,自己大可以对他置之不理几个月。亚历山大大帝的推测是对的。短时间内,大流士三世都会卑微地向亚历山大大帝求和。他表示愿意以一万塔连特的重金赎回自己的家眷,并将女儿巴西妮嫁给亚历山大大帝。嫁妆是幼发拉底河以西的所有省份。亚历山大大帝告诉了手下军官们波斯帝国的提议。老将帕尔梅尼奥惊呼:“如果我是亚历山大大帝,我就会接受这个提议。”然而,亚历山大大帝回答道:“如果我是帕尔梅尼奥,我也会接受这个提议。”马其顿王国的将领们已经因征服的巨大领地而头晕目眩,但他们年轻的国王对此仍然不屑一顾。亚历山大大帝认为,与自己今后将得到的一切相比,如今所得不过占了一小部分。亚历山大大帝打发走波斯帝国使臣,准备继续作战。

第8节 提尔城

波斯特使找到亚历山大大帝的地方正是提尔城前。面对亚历山大大帝,整个叙利亚北部已经不战而降。腓尼基诸城中的西顿、拜布鲁斯和阿拉杜斯也已经对亚历山大大帝敞开城门。然而,提尔不愿放弃在波斯帝国统治下的半独立状态,虽然宣布向亚历山大大帝效忠,但不允许马其顿驻军进入城内。亚历山大大帝回应道自己必须入城,因为他打算向麦尔卡斯献祭——这一麦尔卡特斯与希腊人信奉的赫拉克勒斯差不多,而麦尔卡斯的神殿就在提尔岛。对此,提尔人回应道,异邦人均不得进入提尔城。不过,在陆上提尔旧城的废墟中,有一个比新城中麦尔卡斯神殿更古老也更受人敬仰的麦尔卡斯神殿。亚历山大大帝对此毫不理会,宣称自己将武力入城。

提尔牢不可破。该城因之前经历的长期围城而闻名于世:一位亚述帝国君主封锁提尔二十多年却无功而返。提尔地处离海岸七百码的海岛上,四面城墙高达一百五十英尺。提尔人拥有一支由一百艘船组成的装备精良的舰队。这支舰队刚刚从爱琴海归来——伊苏斯的消息使西部海域的波斯军队纷纷解体。

由于没有舰队,亚历山大大帝企图从大陆修建一条防波堤以攻陷提尔。这条防波堤需要横跨一条狭窄的海峡——这条海峡守卫着提尔。最初的工程很简单。但没过不久,防波堤就进入深海区,开始触及修建在城墙周围的军事设施。工匠损失众多。亚历山大不得不修建木塔保护防波堤的头部。然而,木塔刚建完,提尔人就用火船将木塔付之一炬,接着奋力用小船划行,摧毁了大半条堤道。亚历山大大帝确信,要想征服提尔,就必须获得制海权。于是,他迫使西顿人和塞浦路斯人派出舰队支援自己,随即派出二百一十艘船将提尔人赶进他们自己的港口。之后的工程因而变得简单了。防波堤开始重新大规模地修建,一直延伸到提尔城墙脚下。正如迦太基人抵抗西庇阿或犹太人抗击提图斯率领的罗马人时表现出来的英勇一样,提尔人以闪米特人特有的狂热英勇作战。然而,结局已经不可逆转。约公元前332年7月,城墙有了缺口后,被围困还不满七个月,提尔就遭到突袭。马其顿人损失了四百人。八千提尔人在街巷中丧命。残暴的征服者绞死了两千战俘,并将其余人口变卖为奴。

围攻提尔

第9节 亚历山大大帝进入埃及

提尔陷落后,提尔以南的所有领地立刻被恐慌笼罩。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归顺了亚历山大大帝。除了被用来封锁前往埃及道路的南部要塞加沙,所有腓力斯人都归顺了亚历山大。一位忠于职守的总督巴提斯为大流士三世坚守着加沙。巴提斯抵御了亚历山大大帝三个月,极大地激怒了亚历山大大帝。加沙沦陷后,亚历山大大帝决心模仿阿喀琉斯最令人不齿的行径。亚历山大大帝将巴提斯绑在自己战车的尾部,直到将他拖死。阿喀琉斯就曾这样对待赫克托耳的尸体。从此刻起,亚历山大大帝身上残暴的性格似乎越来越明显。

埃及不战而降。埃及人将马其顿人看作自己的救星。埃及人一直处于波斯帝国的桎梏下,并为摆脱波斯帝国的束缚作了长期的斗争。因此,他们像朋友般迎接马其顿人的到来。亚历山大大帝胜利进入孟斐斯,接着沿尼罗河驶向西部出海口。对于出海口气势磅礴的河水,亚历山大大帝惊叹不已。他计划建立一个大型海上城市,并以自己的名字为该城市命名。亚历山德里亚由此诞生,成为迄今为止亚历山大大帝为自己建造的最不朽的丰碑。

加沙遗址

亚历山大大帝在孟斐斯神殿祭拜神牛

逗留亚历山德里亚期间,亚历山大大帝决心拜访闻名于世且地处利比亚沙漠中的宙斯-阿蒙(5)神示所。亚历山大大帝带领一支精锐部队,行军五天穿过沙漠,安全到达肥沃绿洲中棕榈树丛掩盖下的宙斯-阿蒙神示所。神谕称亚历山大大帝为宙斯之子,并嘱咐他继续向前,征服全世界。因为直到众神召唤他之前,没有人能够匹敌亚历山大大帝。神谕还要求亚历山大大帝的同伴敬他为神,并向亚历山大大帝献祭。这些言过其实的阿谀奉承似乎第一次冲昏了亚历山大大帝的头脑。值得注意的是,亚历山大大帝对待神谕非常严肃。之后,再有人称亚历山大大帝为“阿蒙之子”时,他就会欣喜不已。

公元前331年春天,亚历山大大帝从埃及出发,经过巴勒斯坦和叙利亚,最终重返幼发拉底河。在塔普萨卡斯,亚历山大大帝穿过幼发拉底河继续向东进发,之后又经过底格里斯河。亚历山大大帝之所以这样行军是为了避免经过美索不达米亚荒漠。一旦通过这条路线,亚历山大大帝就能在一条补给充足的道路上进军巴比伦。

第10节 高加米拉之战

大流士三世有近两年的时间重组一支新的军队。如今,他已经集结一支军队。这支军队比伊苏斯战役中的波斯帝国军队还要强大。大流士三世这次决定将战场选在平原地区,以使自己的骑兵有充足的空间驰骋。接着,大流士三世在阿尔比勒镇前一处叫“高加米拉(6)”的平坦沙地等待亚历山大大帝。整支东方军队呈作战阵形排列。大流士三世站在战车上,居于中部。四周是他的护卫。两翼是希腊雇佣军的余部。大流士三世的南北两侧是由米底人、巴克特里亚人、波斯人和印度人组成的绵长的骑兵阵列,后方是波斯帝国东方总督麾下数不胜数的步兵。战车和大象间隔排布在大军前。大流士三世希望能攻破马其顿人的紧密阵形——这是马其顿军队的优势。

高加米拉之战

迎战这支大军的亚历山大大帝只有四万步兵和七千骑兵。显而易见,波斯军队将从右翼发起包抄,再以左翼的兵力优势压垮亚历山大大帝。然而,亚历山大大帝以近似空心方阵的阵形前进。马其顿方阵作为前锋。右翼是亚历山大大帝和马其顿王国的精锐骑兵。左翼是帕尔梅尼奥和希腊联盟的骑兵。马其顿方阵的四周是由希腊人、色雷斯人和伊利里亚人组成的步兵队伍和骑兵队伍——他们的使命就是击退所有来自侧翼的攻击,并确保亚历山大大帝免受后方的袭击。马其顿方阵的后方是一列单薄的色雷斯步兵。

马其顿人以该阵形猛攻波斯大军中部。主要目标就是大流士三世。大象和战车毫无招架之力。当波斯步兵从两翼对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进行夹击时,整个战场上到处都在激烈交战。帕尔梅尼奥受到围攻,几乎被波斯军队右翼击垮。一支由帕提亚人和印度人组成的骑兵大部队冲进马其顿方阵内部。如果不是突然开始洗劫希腊军营,他们似乎会制造更大的麻烦。然而,在中部战场,亚历山大大帝势如破竹。与在格拉尼库斯河之战和伊苏斯之战中表现的一样,亚历山大大帝势不可当。他率领护卫和马其顿方阵的右翼部队直逼波斯阵列,向大流士三世的战车靠近。愚蠢的大流士三世再次决定留下性命,他日再战。虽然大流士三世的部下仍然在拼尽全力,但他本人还是离开了战车,骑上战马绝尘而去。大流士三世的大军紧随其后,也选择了逃跑。亚历山大大帝再次获胜。亚历山大大帝战胜了一支一百万人的大军,杀死了其中的四万,而他自己的军队中只有五百人死亡和四五千人受伤。

亚历山大大帝第三次大败大流士三世后,两百年来保持波斯帝国统一的魔咒似乎也突然消散。谣言传遍了东方行省。波斯帝国注定步入末日。各地封臣纷纷宣布独立。总督们企图将自己的行省变为小型王国。如今,亚历山大大帝要应对的已经不是波斯帝国。波斯帝国这一实体已经不复存在。如今,亚历山大大帝要面对的是一群令人眼花缭乱的混乱部落和城市。为了刚刚获得的自由,它们或抵抗,或屈服。大流士三世逃到米底的埃克巴坦纳。然而,他再也集结不起一支新的军队,只留下一千人陪在他左右。这些人都是大流士三世和仍然依附大流士三世的总督的贴身侍从。此外,大流士三世的性命和地位都岌岌可危。大流士三世的表亲——巴克特里亚总督贝苏斯决心废黜大流士三世,以期新任君主能够挽救波斯帝国。

高加米拉之战中波斯军队中的大象

第11节 亚历山大大帝进入巴比伦

与此同时,亚历山大大帝进军巴比伦。迦勒底亚人打开城门,用花环和颂歌迎接亚历山大大帝。对于公元前6世纪时波斯帝国对巴比伦的两次洗劫,巴比伦从来没有原谅。巴比伦将亚历山大大帝看作解放者。人们原来以为苏萨或许会表现得不同。然而,阿尔比勒的魔咒笼罩着苏萨人。苏萨人不战而降,并将堆积在大流士三世宫殿中无尽的财产交付至亚历山大大帝的手中。财产总计至少五万塔连特,折合为一千一百五十万英镑,这也是阿契美尼斯家族九代人的所有积蓄。

亚历山大大帝进入巴比伦

如今,亚历山大大帝暂作停歇,重组打下的帝国。再没有人质疑他的“大帝”身份。大流士三世不过是一位失去宝座的不幸的冒牌君主。亚历山大大帝采取的原则就是肯定了所有归顺他的总督拥有公民权。不过在本地统治者之外,他还要额外派出一位希腊军官,以主管当地的军务。因此,在巴比伦和苏萨,原来的总督马扎亚斯和阿布力泰斯仍然握有权力,但要受到两位将军阿波罗多罗斯和阿奇劳斯的监督。对于这个安排,马其顿人并不完全同意。他们认为所有有利可图的地区都该据为己有。此外,对于亚历山大大帝染上所谓的“大帝”的浮夸习气一事。以及他承认亚细亚人是忠诚有功的臣民一事,马其顿人心存不满。

波斯帝国中部仍然需要征服。波斯帝国中部不是由躲在埃克巴坦纳的、可怜的大流士三世控制,而是由波斯帝国最后一位英雄阿里奥巴尔扎尼斯镇守。阿里奥巴尔扎尼斯并不是为任何宗主而战,而是为自己战斗。他召集了波斯帝国古老王室家族的最后一支队伍走上沙场。由波斯帝国本地人组成的大军的余部把持着从苏萨到波斯波利斯的关隘,连续五天将亚历山大大帝牵制在叫“苏萨之门”的山中小径上。然而,这个“波斯温泉关”与希腊原型一样结局悲惨。亚历山大大帝发现了一条绕过关隘的迂回路线,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了镇守者的后方。英勇作战的波斯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阿里奥巴尔扎尼斯带领少数同伴突出重围,并试图捍卫波斯波利斯的城门。约公元前330年2月,在波斯波利斯,阿里奥巴尔扎尼斯寡不敌众,仍战斗到底。作为一场注定失败的战役中的最后一位首领,阿里奥巴尔扎尼斯壮烈牺牲。如果大流士三世铁骨铮铮,那么应该是他本人——而不是这位总督——得到这个光荣的结局。

亚历山大大帝之所以对波斯波利斯大肆烧杀抢掠,不是因为这个城市的反抗,而是出于施政者的冷酷。在给家人写信时,亚历山大大帝从容地写道,没有什么比洗劫波斯帝国都城(7)和屠杀都城居民更能显示出波斯帝国统治的覆灭。亚历山大大帝内心或许沾沾自喜,因为与自己的榜样阿喀琉斯不同的是,他才是幸存下来并亲眼见到自己的“特洛伊”被洗劫而扬扬自得的人。亚历山大大帝对希腊世界宣称,对波斯波利斯的暴行是为了报复一百五十年前薛西斯一世对雅典的摧毁,尽管这场报复长期被推迟。因此,波斯波利斯成了下一个尼尼微城(8),而波斯帝国和亚述帝国一样会销声匿迹。在苏萨,亚历山大大帝收获了一笔更大的财富。在这个已经变为一片废墟的城市中,至少十二万塔连特的财物被亚历山大大帝耀武扬威地夺走。

波斯波利斯

第12节 大流士三世之死

虽然波斯帝国已经不复存在,但大流士三世幸存了下来。如今,亚历山大大帝最迫切的愿望就是看到这位昔日的对手臣服在他的脚下,并祈求他的宽恕。洗劫波斯波利斯后,亚历山大大帝开始北上前往埃克巴坦纳搜寻大流士三世。然而,亚历山大大帝一靠近,大流士三世便立刻逃走。大流士三世企图在阿姆河之外的土地寻求藏身之所。大流士三世为数不多的追随者对他的懦弱深感厌恶,转而将大流士三世绑起来,并决心拥立大流士三世野心勃勃的表亲,即东方之王贝苏斯为君主。然而,亚历山大大帝穷追不舍,不仅赶上了这些追随者,而且差点抓住被罢黜的君主大流士三世。然而,贝苏斯看到了身边的大流士三世。他刺伤了大流士三世,然后逃跑了。亚历山大大帝赶到时,正好目睹了这位昔日的对手咽气身亡。与阿喀琉斯对待赫克托耳的尸体一样,亚历山大大帝体贴地将大流士三世的尸体交给大流士三世年迈的母亲西西冈比斯厚葬。

埃克巴坦纳遗址

亚历山大大帝目睹大流士三世身亡

命中注定,亚历山大大帝只比大流士三世多活了七年。除了最后的十五个月,在这七年里,亚历山大大帝一直忙于东征西讨。他穿梭在鞑靼地区(9)、阿富汗和旁遮普的山地与平原之间。只要还有尚未征服的土地,亚历山大大帝就不会停歇。我们无法推测,如果不是因为亚历山大大帝手下军队最终叛变并拒绝前进,那么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终点将在哪里。在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前四年,他旨在征服波斯帝国的东方行省。首当其冲的就是贝苏斯。当时,贝苏斯已经成为新的君主。他将名字改为统治者的名称“阿尔塔薛西斯”,并在巴克特里亚宣告登基。亚历山大大帝只花了一年时间就摧毁了这位篡位者,征服了他从阿塔考纳(10)到马拉坎达(11)的领土。公元前329年5月,贝苏斯士气低落的亲随将这位大流士三世的谋杀者交给了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用木枷套在贝苏斯的脖子上,并在贝苏斯的都城巴克特拉(12)公开对他施以鞭刑,之后处决了他。毋庸置疑,征服贝苏斯使亚历山大大帝经历了一场恶战和一次严酷的行军。亚历山大大帝曾穿越白雪皑皑的帕勒帕迈塞斯山脉。帕勒帕迈塞斯山脉位于巴克特里亚和阿里亚之间。这场行军发生在冬季,尤其恐怖,一直让人难以忘却。甚至有人将这次行军等同于汉尼拔穿越阿尔卑斯山(13)。

处决贝苏斯

第13节 帕尔梅尼奥和菲罗塔斯

处决贝苏斯之前,亚历山大实施了一桩恶行。这桩恶行不仅更残暴,而且并不公正。在亚历山大大帝众多的主将中,有一位在伊苏斯之战和阿尔比勒之战中表现出色的将领——老将帕尔梅尼奥的儿子菲罗塔斯。菲罗塔斯天性自由洒脱且直言不讳。对于亚历山大大帝与日俱增的虚荣和鲁莽,他曾多次进谏。在他的众多言行中,“正是有了其父帕尔梅尼奥及菲罗塔斯本人才征服了亚细亚”的言论极大地冒犯了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突然控诉菲罗塔斯意图谋害自己的性命,接着就对菲罗塔斯施刑折磨。最终,刑具上的菲罗塔斯身心交瘁,承认自己和父亲帕尔梅尼奥确实有意谋反。接着,菲罗塔斯遭到审判和处决。亚历山大大帝还派信使去埃克巴坦纳刺杀米底总督——年迈的帕尔梅尼奥。阅读信使送来的信时,帕尔梅尼奥被人从背后刺杀。毋庸置疑,帕尔梅尼奥从未图谋造反,而他的儿子菲罗塔斯很可能也是无辜的。由于受到冒犯,亚历山大大帝杀死了菲罗塔斯。至于再杀死帕尔梅尼奥,则似乎是防止他为菲罗塔斯报仇。

公元前329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巴克特里亚。公元前328年,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帝国最后一处东北行省索格底亚纳。接着,亚历山大大帝引兵跨过波斯帝国往日的边界,进入游牧民族赛西亚人的土地。迫使赛西亚首领投诚后,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新城亚历山德里亚-埃斯哈达(14),以覆盖这片边境地区。接着,亚历山大大帝开始南下。他的下一个远征目标就是印度。

自从拜访了宙斯-阿蒙神示所,亚历山大大帝的傲慢和虚荣与日俱增。近来,亚历山大大帝的行为越来越显现出君权神授的特质。像东方君主一样,亚历山大大帝穿上紫袍,戴上皇冠,置身一群朝臣的簇拥之中。这些行为让亚历山大大帝的战友感到极其不适。亚历山大大帝的正室妻子罗克姗娜——亚历山大大帝已经有后宫——不是希腊人,而是一位巴克特里亚贵族的美貌女儿。人们窃窃私语道,亚历山大大帝皇位的继承人将会是一位混血亚细亚人。与此同时,亚历山大大帝开始大量招募东方军队。他不仅将东方军队作为后备军,还将东方人选调进方阵和骑兵队伍。此举差点让马其顿老兵疯狂。这种不满表现在一场怪异的事件中。一天夜里,为庆祝狄奥斯库里节,亚历山大大帝和众将领喝得酩酊大醉。觥筹交错之时,溜须拍马者愈发口若悬河。他们说的全是让亚历山大大帝喜不自禁的谄媚之词。最终,骑兵指挥官克雷塔斯忍无可忍。克雷塔斯当面对亚历山大说道,亚历山大大帝的节节胜利应当归功于腓力二世组建的军队和训练的将领;他杀死的帕尔梅尼奥和菲罗塔斯帮助他征服了亚细亚,而如果格拉尼库斯河之战中没有人从斯皮瑞达提斯的大刀下救了亚历山大大帝,那亚历山大大帝也活不到今日。因为亚历山大大帝和克雷塔斯都醉意沉沉,满面通红,所以这场口角最终以悲剧结束。亚历山大大帝从卧榻上跳了起来,抓住一柄剑。他的友人拉住了他,并催促克雷塔斯速速离开。然而,这位愤怒的将军又冲了回来,再次出言不逊,并且满嘴嘲讽。亚历山大大帝抓起一支长矛刺死了克雷塔斯。疯狂的杀戮后,亚历山大大帝突然情绪大变。他在卧榻上嚎啕大哭,随之绝食三天。不过,亚历山大大帝仍然没有改变东方习气和纵饮酗酒的习惯。

亚历山大大帝与罗克姗娜

亚历山大大帝刺死克雷塔斯

第14节 亚历山大大帝进入印度

在对印度的远征中,亚历山大大帝收获了富饶的行省旁遮普。这个行省是亚历山大大帝以武力从若干首领手中夺来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首领是杰赫勒姆河东部领地的英勇的国王波鲁斯。波鲁斯率领五万步兵、三百战车和一百三十头战象捍卫着杰赫勒姆河一线,抗击马其顿人。波鲁斯虽然战败,但也消耗了亚历山大大帝一千士兵。这个人数比亚历山大大帝在伊苏斯和阿尔比勒与大流士三世的数场交手中损失得更多。波鲁斯受伤被俘。不过,出于本能,亚历山大大帝仍然心存慷慨。公元前327年,他不仅宽恕了波鲁斯,还将波鲁斯的王国一并交还,并加送了一个新的行省给波鲁斯。

波鲁斯和他的战象

波鲁斯受伤被俘

在波鲁斯的领地外,亚历山大大帝还要征服其他东方王国。因此,我们发现亚历山大大帝不断催促麾下疲惫不堪的队伍继续向太阳升起的未知领地进发。到当时为止,希腊人对这片未知地区的了解仅限地名。如果不出意外,恒河流域的印度小国不久就会感受到亚历山大大帝的力量。在旁遮普最东端的希达斯皮斯河畔,马其顿人最终爆发兵变。七年来,亚历山大大帝一直将他们拖着往前走。他们离家越来越远。无论亚历山大大帝如何威逼利诱,如今的马其顿人已经不愿再多走一步。与亚历山大大帝不同,马其顿人并不渴望征服更多的领地。他们渴求的不过是停下来,享受已经得到的一切。马其顿人的决心不可撼动。公元前326年,亚历山大大帝不得不掉头,以“远行有凶兆”这个合乎时宜的借口掩盖自己对掉头返回这一行为的憎恶。

由于太过躁动不安和热爱冒险,亚历山大大帝不会选择原路返回。他决定从新的路线抵达巴比伦,即顺印度河而下,直到出海口,接着经格德罗西亚西行。在印度河上,亚历山大大帝准备了一支舰队,并让陆军护送舰队沿河而下。途中,舰队与陆军合作,征服了旁遮普和信德南部的各个独立部落。约公元前326年11月,当突袭马利(15)要塞时,亚历山大大帝遭遇到目前为止最大的危险。按照惯例,亚历山大大帝率领猛攻者冲锋在前,只带着三位同伴登上城墙。梯子随之断裂。亚历山大大帝跳进守城士兵中间。接着,他的身边箭如雨下。一支箭刺穿了亚历山大大帝的胸甲,插进了他的肺部;另一支箭杀死了三位贴身侍卫之一。其余两位幸存者普塞斯塔和列昂纳托拼死保护亚历山大大帝,抗击众多印度人。直到搭好新的梯子,其他猛攻者闯了进来,救下失去知觉的亚历山大大帝,并屠杀了所有印度驻军。起初,亚历山大大帝危在旦夕,但强健的体格让他最终康复。几周内,亚历山大大帝就又能下地行走。

士兵们恳求亚历山大大帝结束征战,返回故乡

制伏了信德的所有小国后,亚历山大大帝抵达印度河出海口。他建了一个叫“亚历山德里亚”的小镇。这个小镇地处三角洲的优良地带,注定会成为一个主宰印度洋军事和商贸的港口。亚历山大大帝派手下的海军大将尼阿库斯率领舰队探索厄立特里亚海、波斯湾及远至幼发拉底河出海口的区域,因为亚历山大大帝脑中满是开辟印度和巴比伦之间海上航线的想法。亚历山大大帝自己则决定展开相似的探索之旅,只不过路线是在陆上。他率领一支精锐部队,试图在格德罗西亚山区与大海之间找到一条道路。亚历山大大帝的主力军队由克拉特鲁斯带领,按通往内陆的普通路线行军。这条路从印度通往波斯,途径阿拉霍西亚(16)和德兰吉亚纳(17)。

梯子断裂,亚历山大大帝跳进守城士兵中间

第15节 亚历山大大帝离开印度

似乎一旦开始走回头路,亚历山大大帝就不如先前那样幸运。归程一开始,亚历山大大帝就受到了当时为止他受过的最重的伤。归程过半时,他又被厄运缠身。在比鲁基斯坦(18)人迹罕至的沙漠中,亚历山大大帝迷了路,在贫瘠的山谷和更贫瘠的山地中行军两个月,既无食物,也无水源。据我们所知,井与井之间相隔达四十英里。亚历山大大帝的部队将奄奄一息的中暑士兵丢在路旁。所有驮运物资的动物纷纷死去。生病受伤的人因缺乏运输工具而被抛弃。数以千计的掉队者全部丧生。据说,还没有穿过原波斯帝国边境行省卡曼尼亚,亚历山大大帝就损失了行军部队的四分之三。这场遭遇算是亚历山大大帝收到的关于他无休止地进行探险的初次警示:要在沙漠中养活一支部队毫无希望;此处就连通过一支车队也要大费周章。

一旦穿过格德罗西亚沙漠,前往波斯波利斯和苏萨的路途便毫不费力。公元前325年春天,亚历山大大帝再次回到自己帝国的中心。一回去,亚历山大大帝就开始严格调查本地总督和希腊将军们的言行举止。在亚历山大大帝不在时,正是这些人管理亚细亚。在本地总督和希腊将军中,有不少人因侵吞公款和残暴无度而被革职。部分希腊人和亚细亚人甚至因自己行为失当被处以死刑。

第16节 希腊与亚细亚的融合

亚历山大大帝仅在自己缔造的帝国上享受了两年。然而,亚历山大大帝生前就已经显示出自己的意图。亚历山大大帝根本不想重回佩拉,像世袭国王一样居住在直言不讳的马其顿人中间。亚历山大大帝的抱负是建立一个新的横跨希腊和亚细亚的国家。在这个国家,蛮族人将和希腊人享受同等的权利。亚历山大大帝将自己定位成东方属民的开化者和保护者。他虚饰的外表都是为了唤起东方臣民的这种想象与共鸣。亚历山大大帝成功了。在波斯后世传说中,“双角的伊斯坎达尔”——人们对亚历山大大帝的称呼(19)——成了一位本地英雄,据说还是波斯的荣耀之一。亚历山大大帝让希腊人和亚细亚人和平共处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鼓励通婚。亚历山大大帝给波斯帝国的公主们配以巨额嫁妆嫁给自己的副将们。在自己的一万名士兵中,只要有与亚细亚女子婚配的,亚历山大大帝都将赐予婚姻双方丰厚奖赏。亚历山大大帝已经娶巴克特里亚的罗克姗娜为妻。如今,他又将大流士三世的长女斯塔蒂拉和大流士三世前任君主欧克士之女帕丽萨蒂斯(20)收入后宫。亚历山大大帝融合希腊与东方的另一种方式是在帝国建立新的城市,以此鼓励解散的希腊士兵和具有冒险精神的希腊商人在远方安家,并与当地居民融合。像这样的城镇有近二十个。多数以“亚历山德里亚”命名。这些城镇在东部行省纷纷崛起。其中不少城镇一直留存至今。譬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坎大哈、亚历山德里亚-阿拉科提亚、赫拉特和亚历山德里亚-伊利昂。亚历山大大帝的这项工程成效显著。在亚历山大大帝广袤的领地里,一支混血希腊民族发展起来。在长达一百年的时间内,希腊文明看似会主宰整个东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希腊人口稀少,并不足以永久提升东方文明,或与亚细亚人融合。唯一永久希腊化的区域就是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在其他地区,本土因素渐渐在与希腊文明的混合中显现出来,并最终回归到先前的状态。然而,就算在远东地区,亚历山大大帝努力的成果仍然不可轻视。直至公元前25年,印度仍然有希腊国王。直到2世纪,希腊语仍然是帕提亚人的官方语言。

马其顿大军穿越格德罗西亚沙漠

亚历山大大帝与斯塔蒂拉的婚礼

第17节 兵变

亚历山大大帝的士兵不见得会欣赏他的大计,或是为与东方人平起平坐而感到欣喜。公元前324年夏天,在巴比伦附近的奥皮斯,亚历山大大帝的士兵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兵变以宣泄自己的不满。招募大量亚细亚军团后,亚历山大大帝提议将手下的多数老兵送回希腊,并且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和津贴。士兵纷纷认为,亚历山大大帝此举标志着他希望今后不再依靠希腊军队,而是通过一支东方军来统治自己的希腊臣民。兵变者们讽刺亚历山大大帝,请求他遣送所有马其顿人,再带领一群波斯人继续作战。此外,还有他的父亲宙斯-阿蒙无价的庇佑伴随他左右。一直以来,亚历山大大帝对兵变者的演说都是作为激烈雄辩的典范令人们铭记于心。亚历山大大帝告诉这些兵变者,他们大可以离去,因为自己并不需要他们。此外,亚历山大大帝还提醒他们,是自己的父王腓力二世将他们从马其顿山区可怜的、穿着兽皮的牧羊人变成希腊的主宰;而他自己做的更是腓力二世的四倍之多;他让这群人变成了东方的主宰——所有的东方财富都可以任由他们支配;自己赢得的一切都与他们分享——还有他的荣耀,而这个荣耀他们似乎全不在乎;除了紫袍皇冠,他一无所有。通过这次演说,亚历山大大帝获得了胜利。兵变最终平息。即使亚历山大大帝处决兵变头目,他们也毫无怨言。

第18节 亚历山大大帝驾崩

兵变过后,亚历山大大帝计划巡视并整顿所有新近征服的行省。亚历山大大帝沿幼发拉底河而下,到达出海口,与从印度来的尼阿库斯的舰队汇合。接着,亚历山大大帝行军到埃克巴坦纳。在埃克巴坦纳,他的至交战友赫菲斯提昂离世。亚历山大大帝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厚葬了友人。据说,葬礼花费了一万两千塔连特。随后,亚历山大大帝制服了苏锡安纳和米底间山区的强盗部落,然后回到巴比伦过冬。据我们所知,在城门,亚历山大大帝遇到了迦勒底亚的先知。先知恳求亚历山大大帝不要进城,因为他们从星象中得知如果亚历山大大帝此时进入巴比伦,那么厄运将会随他而至。亚历山大大帝对预言置之不理,在这个选定的都城里度日。公元前323年春天,亚历山大大帝前去勘探幼发拉底河沼泽丛生的三角洲地带的水路。他计划在该地建造新的港口和运河。在沼泽中,亚历山大大帝染上了致命的疟疾。起初,亚历山大大帝不以为然。他高估了自己的体力,并尝试以习以为常的过量饮酒来抵消疾病。此举让亚历山大大帝十三年来长期东征西讨的身体不堪重负。亚历山大大帝不久便病倒。公元前323年6月,在初次病发仅十一天后,这位东方的征服者便驾崩了,将自己的帝国留给了尚在襁褓的儿子和一群野心勃勃且不择手段的将领。

赫菲斯提昂

亚历山大大帝驾崩

亚历山大大帝的葬礼

亚历山大大帝中途暴毙,年仅三十二岁,并正期待着新一轮的征服和冒险。弥留之际,亚历山大大帝正打算远征阿拉伯,脑中正酝酿着更大的宏图伟略。如果其中之一的计划——远征意大利——能够实现,那么世界史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历代历史学家总是乐于想象,如果亚历山大大帝和正在崛起的、当时正忙于撒姆尼人战争的罗马交手,将会发生什么。

与此同时,希腊的前景彻底改变。马其顿王国对东方的征服改变了希腊小城邦之间及希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如今,地方自治的旧有体制和常年争战都无法维持权力的均衡。公民的爱国主义遭受重创。然而,作为交换,无论对于城邦还是个人,马其顿王国的征服都作了众多弥补。如果个人愿意忘记自己是一位雅典人或科林斯人,而仅需记住自己是一位希腊人,那么还有什么能比看到东方帝国由一位马其顿王子主宰而更让人感到自豪的呢?马其顿王子率领的军队中有大批的希腊将领,且其中三分之二的兵力都是由希腊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构成。还有什么能比看到希腊殖民热情尚未熄灭,以及征服者们掌控着从爱琴海到印度河的每个行省,并在这些行省建造和希腊祖国同样伟大而富有生机的希腊城市更让人振奋的呢?对于那些愿意效忠马其顿王国的个人而言,奖赏更是不可估量。无论是士兵,还是将领、诗人、画家、抄书人、修辞家、商人或水手,都会有方便、可敬和报酬丰厚的职业。

当再次回望“权力制衡”和无尽战争的旧时光时,那些投身于征服亚细亚的新生活的人们会觉得旧时光中的事务琐碎而荒谬。亚历山大大帝在阿尔比勒大获全胜不久,希腊发生战事的消息就传来了。斯巴达国王阿吉斯三世及手下五千多位勇士战死。然而,亚历山大大帝对自己的将领们说:“当我们征服‘大王’时,阿卡狄亚正在爆发某些‘群鼠之战’。”亚历山大大帝赢得东方,建立世界帝国后,希腊人之间因一处边界堡垒或一方牧场草地而进行的战争看起来就不过是由妒忌和愚蠢掀起的涟漪罢了。

讲述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时,我们几乎忽略了希腊。从亚历山大大帝开始,希腊的历史不再孤立,是成为更大整体的一部分。引起事态发展的起因已经不在希腊境内,而必须要从远方寻求。雅典遭到围城或科林斯遭受洗劫必然是亚细亚或埃及某些政变的结果。简而言之,希腊的历史已经不能单独书写,而是要作为从第勒尼安海到印度河的整个希腊化世界的一部分去书写。波力比阿斯(21)的风格必然要取代修昔底德的风格。希腊历史的主题已经不再是我们目前为止记录的爱琴海周边的简单编年史,而是需要另一种讲述方法和另一部独立著作来阐明。

* * *

(1) 在“希腊化运动”中,亚历山大大帝对叙利亚、小亚细亚和埃及进行改造的成效一直延续到7世纪,直到伊斯兰教徒征服了这些地区。——原注

(2) 长度约四米至六米的长矛,由腓力二世引入马其顿方阵。

(3) 戈尔迪(gordius,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公元前2000年,传说中点石成金的弥达斯王的父亲。

(4) 价值七十万英镑。——原注

(5) 阿蒙神为古埃及的主神,在古希腊语中被译为宙斯,因为二位都是最高神。古希腊人在祭祀时便称阿蒙神为“宙斯-阿蒙”。

(6) 意为“骆驼之家”。——原注

(7) 此处指波斯波利斯,是波斯帝国举行仪式的都城,于公元前518年由大流士大帝建立。位于伊朗城市设拉子东北部约六十公里处。

(8) 尼尼微城为亚述古城,位于今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的郊区,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元前612年毁于亚述内战。

(9) 此处指亚细亚北部及中部地区。

(10) 今赫拉特,位于阿富汗西北部。——原注

(11) 今萨马尔罕。——原注

(12) 今巴尔赫。——原注

(13) 发生于公元前218年,为第二次迦太基战争期间的大事件之一,也是古代军事史上的一大壮举。

(14) 意为“亚历山大的边境”。——原注

(15) 今木尔坦。——原注

(16) 今坎大哈。——原注

(17) 今锡斯坦。——原注

(18) 今俾路支省。

(19) 因为亚历山大大帝酷爱戴上“其父”宙斯-阿蒙的双角。——原注

(20) 与大流士三世之妻同名。

(21) 波力比阿斯(polybius,约公元前200——公元前118),古希腊历史学家,代表作为《历史》。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