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慈航大师全集

捌、因明入门讲话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人类生存之维护厥赖知识之联系,知识门类繁多,“论理学”为其中之一。其应用如律师,如法官,如演说家,如传教师,尤以外交家为甚;如领事、大使、特使,一言兴邦辱国,其关于国家大计何其重而且大?学校中更用此为治学辩论之工具。

论理学规式,法分二流,即希腊之“逻辑”与印度之“因明”,而应用于社会中者,多采取“逻辑”。然“因明”之法式多应用于佛典,尤于《成唯识论》中常见;故凡研究“唯识”,必兼研究“因明”,如鸟之双翼、车之二轮,有不可相离之势。

唯因明法式文简义深,注疏亦不易阅,盖其举例,多引印度当时之人物,时移地异,诚有捍格之憾。航不揣固陋,随事援征,设问作答,聊助研究因明者,作一入门,亦无不可。

【何谓因明学?】

“因”就是“因由”。

“明”就是“明了”。

“学”就是“学问”。

“因明学”就是一种明了因由的学问。

测验一甚么叫做因?甚么叫做明?

甚么叫做学?甚么叫做因明学?

【何谓宗、因、喻三支?】

“宗”就是“宗旨”,也就是“主义”。

“因”就是“原因”,也就是“理由”。

“喻”就是“譬喻”,也就是“事实”。

“三支”就是因明学上三个基本条件——“宗、因、喻”。

测验一甚么叫做宗?甚么叫做因?

甚么叫做喻?甚么叫做三支?

【何谓“八名词”?】

(1)“前陈”(2)“后陈”(3)“有法”(4)“法”

(5)“所别”(6)“能别”(7)“自性”(8)“差别”

【何谓“前陈”与“后陈”?】

“陈”是“陈白”或“陈设”。

“前陈”就是安在句子前面。

“后陈”就是安在句子后面。

例如:“这花很美丽。”

“这花”就是“前陈”,也就是“主语”,叫做“前名词”。

“美丽”就是“后陈”,也就是“述语”,叫做“后名词”。

测验因明学上八种词类,是那八种?甚么叫做陈?

甚么叫做前陈?甚么叫做后陈?

前陈有几个名词?后陈有几个名词?

【“法”有二义,是什么?】

(1)“能持自性”,堪能保持法的自体。

(2)“轨生他解”,又能执范生他了解。

“前陈”但具一义,仅表自体,即是“能持自性”。

“后陈”具足二义,更助了解,即是“轨生他解”。

前例:“这花很美丽。”

“这花”是“能持自性”。

“美丽”是“轨生他解”。

【何谓“有法”与“法”?】

“有法”是“前陈”,“法”是“后陈”。就是说,前陈的名词但有作后陈述语法上的主语而已;换句话说,“前陈”可作“后陈”的“主语”,“后陈”可作“前陈”的“述语”。

测验法有几种意义?怎样叫做能持自性?

怎样叫做轨生他解?前陈为甚么要叫做有法?

后陈为甚么要叫做法?

【何谓“所别”与“能别”?】

“别”就是分别。“前陈”的“主语”是“所分别”,是给“后陈”分别的。“后陈”的“述语”是“能分别”,是能分别“前陈”的。

【何谓“自性”与“差别”?】

“所别”又名“自性”,就是“前陈”的“主语”。

“能别”又名“差别”,就是“后陈”的“意义”。

前例:“这花很美丽。”

“这花”是“前陈”的主体。

“美丽”是“后陈”的意义。

测验甚么叫做别?甚么叫做所别?

甚么叫做能别?甚么叫做自性?

甚么叫做差别?前陈是主语,还是述语?

后陈是述语,还是主语?

【何谓“宗依”与“宗体”?】

“依”是“依托”。

“体”是“全体”。

前例:“这花很美丽。”

“这花”是“前陈”的“宗依”。

“美丽”是“后陈”的“宗依”。

“这花”和“美丽”连起来,方叫“宗体”。

测验甚么叫做依?甚么叫做体?前陈是宗依,还是宗体?

后陈是宗依,还是宗体?前后陈连起来是宗依,还是宗体?

【何谓“立者”与“敌者”?】

“立者”是说话的人。

“敌者”是对话的人。

规则:

前后两个“宗依”是要立敌共许的。

“宗依”连成“宗体”,是要敌者反对的。

【何谓“差别性故”?】

例如“声是无常”:

是说“声”是“无常”,不是说“色”是“无常”。

是说“无常”之“声”,不是说“苦等”之“声”。

又例:

是说张二同李四,不是说同李大等。

是说李四同张二,不是说同张大等。

以上两例就叫做“差别性故”。

测验甚么叫做立者?甚么叫做敌者?

前后两宗依是要敌者反对吗?宗依连成之宗体是要敌者共许吗?

怎样叫做差别性故?试举差别性故之例。

【何谓“不相离性”?】

(1)“前陈宗依”,例如“头”。

(2)“后陈宗依”,例如“足”。

(3)“中间连词”,例如“腹”。

(4)头、腹、足三部分“相连”起来,方成“宗体”。

(5)头、腹、足三部分“缺一”或“相离”,都不成“宗体”。

数例:

(1)“龟毛很美丽”,这是缺“前陈”的“宗依”。

(2)“这梳篦是兔角”,这是缺“后陈”的“宗依”。

(3)“兔角上生龟毛”,这是缺“前、后陈”的“宗依”。

(4)“牛田”,这是缺“中间”的“连词”。

(5)“地球似方石”,地球和方石虽然是许有,然不许地球似方石,故成诤论了。

测验前陈譬如甚么?后陈譬如甚么?

连词譬如甚么?前后宗依可以缺吗?

要怎样方成宗体的条件?

【何谓“随自乐为所成立性”?】

“随”是“随从”,“自”是“自己”,“乐”是“欢喜”,“为”是“作为”,“所成立”是“宗体”,“能成立”是“因喻”。总起来说,就是“随从自己欢喜作为所立的宗旨”。要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道“宗”有四种:

(1)遍所许宗——这是大家所共承认的。

(2)先承禀宗——这是立敌共一个师承。

(3)傍准义宗——这是馍糊暧昧含混语。

(4)不顾论宗——这是依据正理诤论的。

“前三种”是不可立宗的,“后一种”是随自乐为的。

测验怎样叫做不相离性?怎样叫做随自乐为?

所成立是甚么?能成立是甚么?

怎样叫做遍所许宗?怎样叫做先承禀宗?

怎样叫做傍准义宗?怎样叫做不顾论宗?

前三种能够立宗吗?第四种可以立宗吗?

【“因”有“三相”,是什么?】

(1)遍是宗法性。

(2)同品定有性。

(3)异品遍无性。

“三相”之“相”,作“向”字解。就是说,“因”的性质要向三方向合乎规则:

(1)“遍是宗法性”:“遍”是“普遍”、“周遍”、“遍满”的意思。“宗法”就是宗上前陈有法的性质。意思就是说,“因”的性质要和“宗”上“前陈有法”上的“主语”及“后陈法”上的“述语”都要有联络的关系。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这所作性故的“因”和宗上前陈的“声”有关系。

(2)“同品定有性”:“同”是“相同”,“品”是“品类”,就是“同类”。“定”是“决定”。意思就是说,“因”的性质决定要和“同类”的东西有相同性。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这所作性的“因”要和“无常”的同类有关系。

(3)“异品遍无性”:“异品”就是“异类”的东西,要完全脱离“无常”的关系。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所作性的“因”要和“常”的性质完全没有。

测验因有三相,相字是甚么意思?遍是宗法性,遍字是甚么意思?

宗法是甚么?怎样叫做遍是宗法性?

品字是怎样解释?同品是甚么?

定有性是甚么性?异品是甚么?

遍无性是甚么性?同品为甚么要定有?

异品为甚么要遍无?

【“前陈”和“后陈”的范围如何?】

“前陈”的范围要比“后陈”的范围小。

例如: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中国”故。

表——前陈。——○后陈。

因为“前陈”的“上海”比“后陈”的“中国”范围小得多。

后例:如果说

宗——“中国”在“上海”。这样“后陈”的“上海”不能包括“前陈”的“中国”,在事理上是说不能的啊。

【“因”和“前陈”的范围如何?】

“因”的范围要大过“前陈”才对。

例如: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江苏省”故。

因为“江苏省”的“因”比“上海”的“前陈”范围大得多。

反例:如果说

宗——“江苏”在“中国”。

因——属“上海”故。

这样,“上海”的“因”,就不能包括“江苏”了!

【“因”和“后陈”的范围如何?】

“因”的范围,要比“后陈”的范围小。

前例: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江苏省”故。

因为“江苏省”的“因”,比“中国”的“后陈”,范围小得多。(p248)

后例:如果说

宗——“上海”在“江苏”。

因——属“中国”故。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中国”故。

这样,“江苏省”的范围就不能包括“中国”了。

测验前陈比后陈那一个范围要大?因的范围比前陈那一个要大?

因的范围比后陈那一个要大?

【“前陈”和“后陈”要有联络,是如何?】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前陈”的“声”和“后陈”的“无常”是有联络的。

表——前陈——后陈(——符号,代表联络语字及意义)

反例:如果说(p249)

宗——“虚空”是“无常”。

那“前陈”的“虚空”就和“后陈”的“无常”是没有联络了。

【“因”和“前陈”要有联络,是如何?】

前例: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江苏省”故。

“江苏省”的“因”和“上海”的“前陈”是有联络的。

表——前陈——因

反例:如果说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福建省”故。

这样,福建省的“因”和上海的“前陈”就没有联络了。

【“因”和“后陈”要有联络,是如何?】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这“所作性”的“因”和“后陈”的“无常”是有联络的。

表——因——后陈

反例:如果说

宗——声是常,

因——所作性故。

那“所作性”的“因”对于“后陈”的“常”就没有联络了。

测验前陈和后陈要有联络吗?因和前陈要有联络吗?

因和后陈要有联络吗?

【“同喻”和“宗”要有关系,是如何?】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同喻——如瓶。

“瓶”的“同喻”和“无常”的“宗体”是有关系的。

表——同喻——宗

若说如“空”,那就和“无常”,没有关系了。

【“同喻”和“因”要有关系,是如何?】

例如:

因——所作性故,

同喻——如瓶。

瓶的“同喻”和“所作性”的“因”是有关系的。

表——同喻——因

若说如“空”,那就和“所作性”没有关系了。

【“异喻”和“宗”要无关系,是如何?】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异喻——如虚空。

“虚空”的“异喻”和“无常”的“宗体”是没有关系的。

表——异喻……宗

“异喻”若说“如瓶”,那就和“无常”的“宗”有关系,即是不对了。

【“异喻”和“因”要无关系,是如何?】

例如:

因——所作性故,

异喻——如虚空。

“虚空”的“异喻”和“所作性”的“因”是没有关系的。

表——异喻……因

“异喻”若说“如瓶”,那就和“所作性”的“因”有关系,即是不对了。

测验同喻要和宗有关系吗?同喻要和因有关系吗?

异喻要和宗有关系吗?异喻要和因有关系吗?

【“因明”有“三十三过”,是什么?】

(1)“宗”有“九过”。

(2)“因”有“十四过”。

(3)“喻”有“十过”。

“宗”有“九过”,是如何?

(1)“现量相违”

例:

宗——人有两翼。

人本来没有两翼,现在说有两翼,是违背“现见的事实”,故名“现量相违”。

(2)“比量相违”

例:

宗——人永不死。

人本来是会死,现在说不死,是违背“比较的推理”,故名“比量相违”。

(3)“自教相违”

例:

宗——善因会招恶果。

善因招善果,恶因招恶果,这是佛教的宗旨。现在佛教徒自己说“善因会招恶果”,岂不是违背“佛教自己的宗旨”?所以叫做“自教相违”。

测验因明共有多少过?宗有几过?

因有几过?喻有几过?

怎样叫做现量相违?怎样叫做比量相违?

怎样叫做自教相违?

(4)“世间相违”

例:

宗——人用不着饮食。

人决定要有饮食,现在说“人用不着饮食”,这岂不是违背“世间上一切人的事实”?故名“世间相违”。

(5)“自语相违”

例:

宗——君子就是小人。

君子当然不是小人,小人也当然不是君子。现在“前陈”说“君子”,而“后陈”又说“小人”,这岂不是“前后自语相违”吗?

(6)“能别不极成”

例:

宗——世界上有一个乌托邦。

“前陈”的“世界”是大家公认的,而“后陈”的“乌托邦”是不共许的,所以叫做“能别不极成”——“能别”是指“后陈”的“能分别”。

测验怎样叫做世间相违?怎样叫做自语相违?

怎样叫做能别不极成?能别是指甚么?

(7)“所别不极成”

例:

宗——空花能结果。

“后陈”的“果子”大家是公认有的,而“前陈”的“空花”是决不会赞成,所以叫做“所别不极成”——“所别”是指“前陈”的“所分别”。

(8)“俱不极成”

例:

宗——水月现空花。

“前陈”的“水月”固然是没有,就是“后陈”的“空花”,又何尝是有呢?前后两个“宗依”都是没有,所以叫做“俱不极成”。

(9)“相符极成”

例:

宗——食饭可以充饥。

“宗依”要立、敌共许,“宗体”是要敌者反对,这在前面讲了许多。

现在说“食饭可以充饥”,这是人人共许的,用不着“立宗”,所以叫做立和敌“相符极成”。

上面宗上九过是“宗”上犯过,不过前面五过是遣除一切法的“自相”,及障碍他人的“智慧”;中间三过是没有“宗依”,而不容许成立“宗体”;后面一过是人人已知,徒劳无“果”。这九种都叫做“似立宗”。

测验怎样叫做所别不极成?怎样叫做俱不极成?

怎样叫做相符极成?怎样叫做遣诸法自相门?

怎样叫做不容成?怎样叫做立无果?

【“因”有“十四过”,是如何?】

现在来说“因”的过,共有三种:

(1)“不成”有四过。

(2)“不定”有六过。

(3)“相违”有四过。

“不成”有“四过”,是如何?

(1)“两俱不成”

例:

宗——人头有作用,

因——可以行路故。

前面“宗”过只要举一支,现在“因”过就要举两支了。宗的“前陈”既然是“人头”,举的“因”是“行路”,人头会行路,立同敌两家,俱不共许,所以叫做“两俱不成”。

(2)“随一不成”

例:

宗——女子不必读书,

因——无才便是德故。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已成过去的废话,现代新青年女子就不会赞成的,所以叫做“随一不成”。

(3)“犹豫不成”

例:

宗——草中有人,

因——有人行故。

你说草中有人行,是不是的确?假定是蛇行或是风动,难道也是人行吗?这是“因”上自己先犯了狐疑不定的过失,所以叫做“犹豫不成”。

(4)“所依不成”

例:

宗——龟毛有作用,

因——可做笔故。

笔依毛做,笔是“能依”,毛是“所依”。龟毛既是没有,怎样可以做笔?

所以叫做“所依不成”。

测验因中十四过分为几类?不成有几?

不定有几?相违有几?

怎样叫做两俱不成?怎样叫做随一不成?

怎样叫做犹豫不成?怎样叫做所依不成?

“不定”有“六过”,是如何?

(1)“共不定”

例:

宗——我是人,

因——有眼故。

人有眼,畜生也有眼;有眼的“因”可以成立你是“人”,亦可以成立你是“非人”,故名“共不定”。

(2)“不共不定”

例:

宗——我是人,

因——有四目故。

无论是人或不是人,都没有四个眼,所以叫做“不共不定”,人与非人都不共此“因”故。

(3)“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

例:

宗——我是在家人,

因——剃光头故。

在家人是“同品”,有一部分人“剃光头”;出家人是“异品”,完全“剃光头”。因明上的规则,“异品”要“遍无性”;现在异品倒遍有了,剃光了头,岂不是犯了“异品遍有”的过吗?所以叫做“异品遍转”。即是应当“无”,而现在反转成“有”了。

(4)“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

例:

宗——我不是学佛的人,

因——住在家人的房屋故。

不学佛的人是“同品”,固然是住在家人的屋;学佛的人是“异品”,也有一部分住在家人的屋。因为学佛的人有出家学佛和在家学佛,所以“异品”也有“一分”。

(5)“俱品一分转”

例:

宗——我是男人,

因——穿长衫故。

男人的“同品”固然有一部分的人穿长衫,而女人的“异品”也有一部分的人穿长衫,所以叫做“俱品一分转”。同品异品各有一分,也是犯了“异品遍有”之过。

(6)“相违决定”

这个例要立两个。

1立者例

宗——和尚无工作,

因——无农工商职业故,

喻——如游手好闲之人。

对方的人若承认其“因”,没有农工商之职业,则无工作之“宗”,便已成立。

2敌者例

宗——和尚有工作,

因——传教布道故,

喻——如牧师神父。

立者若承认其“因”——传教布道,则有工作之“宗”亦能成立。彼此互相决定,互相违背,双方都不能成立。但立者是“立”,敌者是“破”,

故立者失败,不能成立其“宗”,所以叫做“相违决定”。

测验怎样叫做共不定?怎样叫做不共不定?

怎样叫做转?怎样叫做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

怎样叫做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怎样叫做俱品一分转?

怎样叫做相违决定?

【“相违”有“四过”,是如何?】

(1)“法自相相违”

例:

宗——强盗也是慈悲,

因——害人故。

强盗固然是害人,但害人的不可称他是“慈悲”,实是违背“后陈”的“自相”——“言上表陈”,所以叫做“法自相相违”。

(2)“法差别相违”

例:

宗——贤君是前王,

因——利益民众故。

利益民众的前王如“尧舜”固然是“贤君”,若指前王如“桀纣”,恐怕不是“贤君”吧?这举出来的“因”,同“后陈”的“前王”内容有冲突啊。因为“桀纣”是没有利益民众的,并且违背“后陈”的“差别”——“意中含许”,所以叫做“法差别相违”。

(3)“有法自相相违”

例:

宗——君子不是好人,

因——害人故。

“害人”的固然不是“好人”,但害人的怎样可称为“君子”呢?这害人的“因”,岂不是违背“前陈有法”的“君子”吗?所以叫做“有法自相相违”。

(4)“有法差别相违”

例:

宗——古人是好人,

因——有道德故。

“有道德”的固然是“好人”,但古人如颜回固然有道德,若古人如盗跖也算有道德吗?这有道德的“因”,指古之颜回则可,若指古之盗跖则不可。此因对于宗上前陈的“古人”带了“差别相违”——“意中含许”——盗跖故,所以叫做“有法差别相违”。

测验怎样叫做相违?有法是甚么?

法是甚么?怎样叫做自相?

怎样叫做差别?怎样叫做法自相相违因?

怎样叫做法差别相违因?怎样叫做有法自相相违因?

怎样叫做有法差别相违因?

【“喻”有“十过”,是如何?】

现在来说“喻”过,共有二种:

(1)“同法喻”有“五过”。

(2)“异法喻”有“五过”。

【“同法喻”有“五过”,是如何?】

(1)“能立法下成”

例:

宗——桌子有四只脚,

因——是木料做的,

喻——同喻如藤椅。

“藤椅”固然有“四只脚”,与“宗”相同,然而“藤椅”不是“木料”做的,与“因”相反。“宗”为“所立”,“因”为“能立”这藤椅的“同喻”与“宗”同,与“因”不同,所以叫做“能立法不成”。

(2)“所立法不成”

例:

宗——这是铜香炉,

因——有三只脚故,

喻——同喻如铁香炉。

“铁香炉”固然有“三只脚”,但不是“铜”做的。这“喻”有违背“宗”,所以叫做“所立法不成”。

(3)“俱不成”

例:

宗——这笔可以写字,

因——羊毛做成故,

喻——同喻如香炉。

“香炉”固然不是“羊毛”做的,但也不能“写字”,这“喻”对于“宗”和“因”都没有关系,所以叫做“俱不成”。

(4)“无合”

例:

宗——某某有读书,

因——当教员故,

喻——见当教员,见有读书,如某某。

“合”是要把“因”和“宗”两样连合起来,应说“凡当教员者,皆能读书,如某某”,这样才叫做有“合”。现在不说“凡”和“皆”字,只由两个“见”字,是不能把“因”和“宗”连合起来的,所以叫做“无合”。

(5)“倒台”

例:

宗——某人有读书,

因——当教员故,

喻——凡有读书者,皆当教员,如某某。

同喻要先说“因”,后说“宗”,应说“凡当教员者,皆有读书”,方合正理。若说“凡有读书的,皆当教员”,是不合正理的,因为读书的也有不当教员,所以叫做“倒台”。

测验喻有几过?甚么叫做同法喻?

甚么叫做异法喻?所立是甚么?

能立是甚么?甚么叫做能立法不成?

甚么叫做所立法不成?甚么叫做俱不成?

甚么叫做无合?甚么叫做倒台?

【“异法喻”有“五过”,是如何?】

(1)“前立不遣”

例:

宗——毛笔有用,

因——可写字故,

喻——异喻如香炉。

“香炉”固然不可“写字”,但是也有用,可以“插香”。“遣”是“远离”义,现在“异喻”既不能远离“宗”,故名“所立不遣”。

(2)“能立不遣”

例:

宗——碗是磁器做的,

因——食饭有用故,

喻——异喻如筷子。

筷子固然不是“磁器”做的,但是食饭也有用,对于“能立”之“因”,不能远离,故名“能立不遣”。

(3)“俱不遣”

例:

宗——火车上可坐人,

因——钢铁做成故,

喻——异喻如飞机。

“异喻”的“飞机”固然可以坐人,并且也是钢铁做成的,对于“宗”和“因”都不能远离,所以叫做“俱不遣”。

(4)“不离”

例:

宗——和尚会念经,

因——出家故,

喻——见不会念经,见不出家者,异喻如某人。

同喻固然要用“凡”“皆”二字,才有连合,但“异喻”也要用“凡”及“皆”二字,才能远离。现在也是用两个“见”字,故名“不离”。“凡”不会念经者“皆”未出家,异喻如某人,这样才叫做“有离”。

(5)“倒离”

例:

宗——和尚会念经,

因——出家故,

喻——凡不出家者,皆不会念经,异喻如某人。

不出家者会念经的也很多,但可说“凡不会念经者,皆未出家”,不可说“凡不出家者,皆不会念经”,这是叫做“倒离”。

测验甚么叫做所立不遣?甚么叫做能立不遣?

甚么叫做俱不遣?甚么叫做不离?

甚么叫做倒离?

以上宗、因、喻三十三过讲完了,现在再总说如后。

(1)真能立:怎样叫做“真能立”呢?宗因喻三支无缺,三十三过,一过都不犯,这叫做“真能立”。

(2)似能立:怎样叫做“似能立”呢?宗因喻互缺一支,三十三过,随生一过,这叫做“似能立”。

(3)真能破:怎样叫做“真能破”呢?立者,宗因喻三支或有缺,或有过,破者能显示其谬,或立量破,或显过破,这叫做“真能破”。

(4)似能破:怎样叫做“似能破”呢?立者无过,虚妄指摘,反自陷过,这叫做“似能破”。

(5)真现量:怎样叫做“真现量”呢?现量照境,不假推度,如灯照物,直取其境,不起名言种类,这叫做“真现量”。

(6)似现量:怎样叫做“似现量”呢?不是直觉照境,要假第六意识去思量卜度,计较种种名言,这叫做“似现量”。

(7)真比量:怎样叫做“真比量”呢?照前面的宗因喻,三支无缺,不犯一过,这叫做“真比量”。

(8)似比量:怎样叫做“似比量”呢?反过来说,就是宗因喻三支互缺,并且带过,出言有过,这叫做“似比量”。

测验真能立要甚么条件?似能立要甚么条件?

真能破要甚么条件?似能破要甚么条件?

怎样叫做真现量?怎样叫做似现量?

怎样叫做真比量?怎样叫做似比量?

以上把因明上“正”和“反”两方面的“真能立”和“似能立”道理简单讲完了,其余的理论可参考《因明入正理论讲话》,以及窥基《大疏》并其他各种著述方可。

即说偈曰:

【希望世界人个个学因明

破邪及显正人类享和平】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