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维摩诘所说经注疏全集

维摩诘所说经注疏卷下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香积佛品第十

以香喻佛性也。

于是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于何食?’

什曰:‘舍利弗独发念者,其旨有三:一者结业之体,未能无资。二绝意大方,乐法不深。三推己有待,谓众亦然,处弟子之上,宜为众致供也。’

生曰:‘不念弟子者,以其自有乞食法。’

时维摩诘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杂欲食而闻法乎?

肇曰:‘佛说八解脱,乃是无欲之嘉肴,养法身之上鳝,仁者亲受,谓无多求,然方杂食想而欲听法,岂是元举来求之情乎?’

冰曰:‘明心见性,得八解脱,生死已了,杂欲已变为绝对佛性,故无食想,然非谓见性之后,便不饥不食也,如黄檗传心法要云:终日吃饭,未曾咬著一颗米,则此白米饭,即是香积饭矣。’

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

即佛性绝对之食也。

时维摩诘即入三昧。

入绝对本体。

以神通力。

发挥佛性妙用。

示诸大众上方界分。过四十二恒河沙佛土。

超过十信、十行、十地、十回向、等觉、妙觉,便是法身净土。

有国名众香。

绝对香也。

佛号香积。

绝对法身佛也。

今现在。

无时不在。

其国香气。比于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

最后之真实。

彼土无有声闻、辟支佛名。

无二乘脑筋分别作用。

唯有清净大菩萨众。佛为说法。

惟说法身妙理。

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

行住坐卧,皆是佛性。

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

一切皆变为佛性,无所不在。

时彼佛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供养彼佛及诸菩萨。

皆修大乘明心见性者。

此诸大众。莫不目见。时维摩诘问众菩萨:‘诸仁者。谁能致彼佛饭?’以文殊师利威神力故。咸皆默然。

上品维摩默然,此则文殊默然,互相呈示绝对之体,余诸菩萨尚未见性,然得文殊之力,亦皆默然。

维摩诘言:‘仁此大众。无乃可耻。’文殊师利曰:‘如佛所言:勿轻未学。’

虽未见性,然非无佛性也。

于是维摩诘不起于座。居众会前。

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

化作菩萨。相好光明。威德殊胜。蔽于众会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词曰: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致敬无量。问讯起居。少病少恼。气力安不?愿得世尊所食之余。当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乐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

以绝对之食,施于相对众生,使回相对为绝对。

时。化菩萨即于会前。升于上方。举众皆见其去。到众香界。礼彼佛足。又闻其言:‘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致敬无量。问讯起居。少病少恼。气力安不?愿得世尊所食之余。欲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使此乐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彼诸大士见化菩萨。叹未曾有。今此上人从何所来?娑婆世界为在何许?云何名为乐小法者?即以问佛。

绝对界中无相对者,故以为问。

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号释迦牟尼。今现在。于五浊恶世。为乐小法众生。敷演道教。彼有菩萨名维摩诘。住不可思议解脱。为诸菩萨说法。故遣化来。称扬我名。并赞此土。令彼菩萨增益功德。’

欲以绝对化相对。

彼菩萨言:‘其人何如?乃作是化。德力无畏。神足若斯。’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施作佛事。饶益众生。’

绝对佛性,普遍十方。

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时彼九百万菩萨俱发声言:‘我欲诣娑婆世界。供养释迦牟尼佛。并欲见维摩诘等诸菩萨众。’佛言:‘可往。摄汝身香。无令彼诸众生起惑著心。又当舍汝本形。勿使彼国求菩萨者。而自鄙耻。又汝于彼。莫怀轻贱而作碍想。所以者何?十方国土皆如虚空。又诸佛为欲化诸乐小法者。不尽现其清净土耳。’

恐相对界中人,闻绝对法而生疑惑,未能证入绝对,故以为嘱。

时。化菩萨既受钵饭。与彼九百万菩萨俱。承佛威神及维摩诘力。于彼世界。忽然不现。须臾之间。至维摩诘舍。时维摩诘即化作九百万师子之座。严好如前。诸菩萨皆坐其上。时。化菩萨以满钵香饭与维摩诘。饭香普熏毗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

绝对之香,无所不遍。

时毗耶离婆罗门居士等。闻是香气。身意快然。叹未曾有。于是长者主月盖。从八万四千人。来入维摩诘舍。

外道亦喜探求绝对本体之理。

见其室中菩萨甚多。诸师子座高广严好。皆大欢喜。礼众菩萨及大弟子。却住一面。

外道虽企图明白绝对本体,然未能悟入,仅能在本体之外,作观察而已。

诸地神、虚空神及欲色界诸天。闻此香气。亦皆来入维摩诘舍。

诸天神灵,皆为绝对所吸引,无能离于绝对本体者。

时维摩诘语舍利弗等诸大声闻:‘仁者可食。如来甘露味饭。

佛性绝对之味也。

大悲所薰。

乃绝对心所熏而成就者。

无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

绝对者,无限也。若以相对有限之意而视绝对,则绝对变为相对,无限变为有限了。圆觉经云:‘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

有异声闻念:‘是饮少。而此大众人人当食。’

声闻未证绝对,仍以多少数量之心测度绝对。

化菩萨曰:‘勿以声闻小德小智。称量如来无量福慧。

勿以相对心测度绝对也。

四海有竭。此饭无尽。使一切人食。搏若须弥。乃至一劫犹不能尽。

四海及须弥虽大,然是相对者,终有穷尽,可称量,是有限者,若绝对甘露味饭,则是无限,不可测量。

所以者何?无尽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功德具足者。所食之余。终不可尽。’

明心见性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皆是佛性妙用,应用无尽。

于是钵饭。悉饱众会。犹故不儩。其诸菩萨声闻天人食此饭者。身安快乐。譬如一切乐庄严国诸菩萨也。又诸毛孔皆出妙香。亦如众香国土诸树之香。

证绝对之后,其所发挥一语一默,皆不离绝对,即毛孔亦发出绝对妙香。

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彼菩萨曰:‘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

但以绝对之香,使人悟入,即直示佛性也。

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萨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触著机缘便悟绝对,证悟之后,一切不离绝对,功德圆满具足。

彼诸菩萨问维摩诘:‘今。世尊释迦牟尼以何说法?’维摩诘言:‘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

众生刚强难化,故说小乘二乘因果报应之事,以警戒之,说浊边过患以调伏之,其实自性清净,本无如许多过患也,凡此种种说法,皆相对者也,先以相对否定相对,然后悟相对之非。

言: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诸难处、是愚人生处、是身邪行、是身邪行报、是口邪行、是口邪行报、是意邪行、是意邪行报、是杀生、是杀生报、是不与取、是不与取报、是邪淫、是邪淫报、是妄语、是妄语报、是两舌、是两舌报、是恶口、是恶口报、是无义语、是无义语报、是贪嫉、是贪嫉报、是嗔恼、是嗔恼报、是邪见、是邪见报、是悭吝、是悭吝报、是毁戒、是毁戒报、是嗔恚、是嗔恚报、是懈怠、是懈怠报、是意乱、是意乱报、是愚痴、是愚痴报、是结戒、是持戒、是犯戒、是应作、是不应作、是障碍、是不障碍、是得罪、是离罪、是净、是垢、是有漏、是无漏、是邪道、是正道、是有为、是无为、是世间、是涅槃。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譬如象马。儱悷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后调伏。

什曰:‘马有五种:第一见鞭影即时调伏。第二得鞭乃伏。第三以利锥刺皮乃伏。第四穿肌乃伏。第五彻骨乃伏。众生利钝,亦有五品:第一但见他无常,其心便悟。第二见知识无常,其心乃悟。第三见兄弟亲戚无常,其心乃悟。第四见父母无常,其心乃悟。第五自身无常,极受苦恼,复加以苦言,然后乃悟也。’

如是刚强难化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彼诸菩萨闻说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释迦牟尼佛。隐其无量自在之力。乃以贫所乐法。度脱众生。

世尊隐其绝对无量之法门,而先以相对有限法门,调伏众生,皆绝对界中所无也,贫所乐法,即有限、贫乏之法,即智慧贫乏之人所乐之法也。

什曰:‘晦迹潜明,自同贫乞,自同贫乞则与相接,接则易邻,故为贫所信乐也。’未尽合。

斯诸菩萨亦能劳谦。以无量大悲生是佛土。’维摩诘言:‘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诚如所言。然其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

惟相对界中,才有矛盾不善之事,菩萨居此,其道大行,饶益周广,故有十事善法以度众生,若绝对净土中,则无矛盾及善不善,则无众生可度,无善法可立矣。

何等为十?以布施摄贫穷。以净戒摄毁禁。以忍辱摄嗔恚。以精进摄懈怠。以禅定摄乱意。以智慧摄愚痴。

六度皆相对界中法也,若绝对界中,则本无贫穷,故不用布施,本无毁禁,故不用净戒,本无嗔恚,故不用忍辱,本无懈怠,故不用精进,本无乱意,故不用禅定,本无愚痴,故不用智慧。

说除难法度八难者。以大乘法度乐小乘者。以诸善根济无德者。常以四摄成就众生。是为十。’

绝对界中,无八难,故不用除难法,无乐小乘者,故不用大乘法,无无德者,故不用善根,众生本来成就,故不用四摄法。

彼菩萨曰:‘菩萨成就几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

什曰:‘深行菩萨,非所疑也。今浅行者处不净国,恐其行浅功微,未能自拔,譬如少汤,投之大水,亦如少力之人,入水救溺,未能兼济,则与彼俱沦,故问以何为法得生净国也。’

维摩诘言:‘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何等为八?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等心众生、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所未闻经闻之不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常省己过、不讼彼短。

什曰:‘如一比丘,林中坐禅,时至须食,持钵出林,路逢恶贼,恶贼引弓射之,比丘怒己自责,不生恶心,又指腹语贼:汝应射此,我为彼出林,故致斯恼,此腹之罪耳。省己恕物,类如此也。不讼彼短,不如彼钝根维那,就地舐秽,求人短也。省己过,乃至求诸功德,通为一事。’

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是为八法。’

专一心志,以求明心见性。

维摩诘、文殊师利于大众中说是法时。百千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十千菩萨得无生法忍。

疏曰:‘未明心见性者,为杂欲所支配,明心见性者,离于杂欲食,惟以甘露饭为食,故黄檗禅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咬著一粒米。此品以香代表绝对佛性,香积佛国,即绝对净土也。其土超越于十信、十行、十地、十回向、等觉、妙觉之上,一切皆是绝对,故其大士不知相对为何物,有如娑婆世界小乘二乘之人不知绝对为何物也。释迦牟尼佛为一大事因缘出世,在娑婆世界为众生说法,使由相对而进入绝对,维摩居士亦欲以绝对饶益众生,故借彼绝对之香,以薰此会中大众,使咸舍有限之欲乐,证入绝对,享无限之快乐也,后世祖师擎拳、竖拂、打鼓、吹毛,皆与此同旨。’

菩萨行品第十一

是时。佛说法于庵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入三昧也。

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瑞应?是处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佛告阿难:‘是维摩诘、文殊师利与诸大众。恭敬围绕。发意欲来。故先为此瑞应。’

明心见性之人,心心相应。

于是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可共见佛。与诸菩萨礼事供养。’文殊师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时。’

会中大众已受绝对香之薰,则可见佛矣。

维摩诘即以神力。持诸大众。并师子座。置于右掌。往诣佛所。到已著地。

佛性无所不遍,无所不在。

稽首佛足。右绕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其诸菩萨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绕七匝。于一面立。诸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于是。世尊如法慰问诸菩萨已。各令复坐。即皆受教。众坐已定。佛语舍利弗:‘汝见菩萨大士自在神力之所为乎?’

明心见性之无碍。

‘唯然。已见。’‘汝意云何?’‘世尊。我睹其为不可思议。非意所图。非度所测。’

真如佛性,非脑筋所能测度。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今所闻香。自昔未有。是为何香?’佛告阿难:‘是彼菩萨毛孔之香。’于是舍利弗语阿难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阿难言:‘此所从来?’曰:‘是长者维摩诘从众香国取佛余饭。于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阿难问维摩诘:‘是香气住当久如?’维摩诘言:‘至此饭消。’曰:‘此饭久如当消?’曰:‘此饭势力至于七日。然后乃消。

七日者,前七识也,一念无明范围。

又阿难。若声闻人未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入正位。然后乃消。

声闻入正位,六根已断,则香消矣。

已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心解脱。然后乃消。

心解脱者,断一念无明,落于空执,则香消矣。

若未发大乘意。食此饭者。至发意乃消。已发意。食此饭者。得无生忍。然后乃消。已得无生忍。食此饭者。至一生补处。然后乃消。譬如有药。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诸毒灭。然后乃消。此饭如是。灭除一切诸烦恼毒。然后乃消。’

各随众生根性而获益也。

阿难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

香可作佛事,则万事万物皆可作佛事,所谓随拈一法,皆是佛法。

佛言:‘如是如是。阿难。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

佛性绝对,如太阳,太阳光明一照,一切皆变为佛性。

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

有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曰:‘庭前柏树子。’

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

鸟窠吹布毛、古德展坐具、古德打禅床,皆是。

有以饭食而作佛事。

赵州吃茶去、婆子问点那个心,皆是。

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

扬眉舜目、举手垂足,皆是。

有以佛身而作佛事。

呵佛骂祖、丹霞烧佛,皆是。

有以虚空而作佛事。

禅师问:‘你解捏虚空否?’

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

此皆直接表示佛性,禅宗祖师以喝棒怒骂接引后学,皆直接方法也。

有以梦、幻、影向、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焰如是等喻而作佛事。

此以譬喻寓言,引导众生,此乃间接方法也。

楞严经云:‘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

有以声音、语言、文字而作佛事。

十二部经、三藏文字,皆是。

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

示以佛性本体也。

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

随拈一法,皆是佛法,一切不离佛性。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

什曰:‘烦恼根本有四,三毒及等分也,二万一千尘垢属一病,四病,故八万四千也,总说则八万四千,别相则无量,今言八万四千,则摄无量,故为门也。佛事有三种,一以善作佛事,光明神力说法等是也。二无记,虚空是也。三以不善,八万四千烦恼是也。譬如药师,或以良药,或以毒药,治人病也。佛亦如是以烦恼,如佛以爱度难佗也,嗔恚化恶龙比也。’

肇曰:‘众生皆以烦恼为病,而诸佛即以之为药,如淫女以欲为患,更极其情欲,然后悟道,毒龙以嗔为患,更增其忿恚,然后受化,此以欲除欲,以嗔除嗔,犹良医以毒除毒,斯佛事之无方也。’

冰曰:‘三毒、五阴、六根、一念无明,皆不消断,反可利用以破无始无明,明心见性后,皆变为佛性。’

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

证入绝对,明心见性。

菩萨入此门者。

证入绝对之门。

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未曾有也。诸佛如来功德平等。为教化众生故。而现佛土不同。

法身净土,平等不二,故净不足喜,不净不足忧,佛性本来平等,为教化众生,而有净不净耳。

阿难。汝见诸佛国土。地有若干而虚空无若干也。如是见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无碍慧无若干也。

若干者,相对也,佛土虽有若干,而佛性无若干,色身虽现若干,而法身绝对之慧无若干也。

阿难。诸佛色身、威相、种性、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具诸佛法悉皆向等。是故名为三藐三佛陀。

什曰:‘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今言三藐三佛陀,言正遍觉也。见法无差,故言正,智无不周,故言遍也,出生死梦,故言觉也。’

冰曰:‘法虽多种,明心见性,只有一种。’

名为多陀阿伽度。

肇曰:‘秦言如来,亦云如去,如法而来,如法而去,古今不改,千圣同辙,故名如来,亦名如去。’

什曰:‘多陀阿伽度,秦言如来,亦言如去,如法知、如法说,故名如也。诸佛以安隐道来,此佛亦如是来,彼佛安隐去,此佛亦如是去也。’

名为佛陀。

什曰:‘佛陀,秦言觉也,凡得道名为觉,觉有二种:一于四谛中觉,二于一切法中觉,觉而不尽,则非真觉,故无觉名也,如佛问舍利弗,三问不答,天女问,默然无言,此未免于睡也。言遍、言如、言觉,此三名则是体极之称,足以明诸佛同等,异于二乘也。’

阿难。若我广说此三句义。汝以劫寿。不能尽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一。得念总持。此诸人等。以劫之寿。亦不能受。

三句表示绝对无限,劫寿乃相对者、有限者,故相对不能容纳绝对,有限不能测量无限也。

如是阿难。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限量。智慧辩才不可思议。’阿难白佛言:‘我从今已往。不敢自谓以为多闻。’佛告阿难:‘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说汝于声闻中为最多闻。非谓菩萨。且止。阿难。其有智者。不应限度诸菩萨也。一切海渊尚可测量。菩萨禅定、智慧、总持、辩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阿难。汝等舍置菩萨所行。是维摩诘一时所现神通之力。一切声闻辟支佛于百千劫。尽力变化所不能作。’

相对者,无论如何,不能测量绝对也。

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想。今日悔责。舍离是心。所以者何?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为度众生故。随其所应现佛国异。唯然。世尊。愿赐少法。还于彼土。当念如来。’

众香世界菩萨得体未得用。

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有尽无尽,即是相对,超越有尽与无尽,则入绝对。

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有为无为是相对,是两头话,菩萨不断有为,亦不住无为,无取无舍,体用一如。

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不悲。

明心见性之后,以大慈大悲度众生,仍属有为。

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

虽入大定,而能起用以度众生,不忽不忘。

教化众生终不厌倦。于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无有疲厌。

使众生植善根也。

志常安住方便回向。求法不懈。说法无吝。勤供诸佛。故入生死而无所畏。

以绝对心,行相对法,出生入死,以度众生。

于诸荣辱。心无忧喜。

八风不能动。

不轻未学。敬学如佛。堕烦恼者。令发正念。于远离乐。不以为贵。

二乘禅定远离妄想,得清净乐,耽著净境,不能度生,故不以为贵也。

不著己乐。庆于彼乐。

不贪著禅味己乐,而以他人能见性为乐。

在诸禅定。如地狱想。

什曰:‘禅定有三种:一大乘,二小乘,三凡夫。凡夫禅,生高慢我心,小乘禅,独善求证,能烧众善,坏无上道根,于菩萨则为恶趣,故视之如地狱也。’

冰曰:‘小乘二乘禅定,落于法执空执,祖师所谓黑漆桶底、黮黮黑暗深坑,实可怖畏。’

楞伽经曰:‘宁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有增上慢空见。’即此意也。

于生死中。如园观想。

出生入死,如游园林。

见来求者。为善师想。

什曰:‘本无施意,因彼来求,发我施心,则于我为师,故起师想。如月氏王出行游观,有数千乞人在路侧,举手唱声,各请所须,王问大臣:此是何人?何所陈说?答言:乞人也。王智慧利根,即解其意。语大臣曰:彼等我大师,非乞人也,汝不解其言耳,彼所须者,为我说法,非为乞也。彼言:我等前世亦作国王,不修布施,故受斯报,王今不施,后亦当耳,以此故,当知是我大师也。’

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

舍一切相对者,而成就绝对智。

见毁戒人。起救护想。

不憎恶而起救护之想。

诸波罗蜜。为父母想。

什曰:‘取其能生法身也,亦云:子有所须,则咨之父母。菩萨所须,则求之六度。取其饶益,比之父母也。’

道品之法。为眷属想。

生曰:‘助成我者,三十七道品,犹人有眷属,相助成者也。’

发行善根。无有齐限。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

善根虽无齐限,必达绝对而后止。

行无限施。具足相好。

无限施者,绝对之施也。即不住相布施,故具足相好。

除一切恶。净身口意。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

为度众生,流转生死而不退,故是大勇。

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以一念无明打破无始无明也。

出阴界入。荷负众生。永使解脱。

无始无明打破,明心见性,阴界入皆变为佛性,则利用以度众生。

以大精进摧伏魔军。常求无念实相智慧。

由绝对佛性本体所起之念,不离绝对,故名‘无念’。释迦牟尼佛依一实相发挥四乘法门,便是从佛性中流露出者,六祖坛经及荷泽一派,皆以无念为宗,即本此。

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不坏威仪而能随俗。

已明心见性,不为物转,故能随俗无碍。

神起通慧。引导众生。得念总持。所闻不忘。善别诸根。断众生疑。以乐说辩。演法无碍。净十善道。受人天福。修四无量。开梵天道。

不尽有为也。

劝请说法。随善赞善。得佛音声。

说法不离绝对。

身口意善。得佛威仪。

身口意业还源为绝对,一切威仪,皆在绝对中。

深修善法。所行转胜。以大乘教成菩萨僧。心无放逸。不失众善。行如此法。是名菩萨不尽有为。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

二乘落于空执,错认无始无明为佛性,乃以空为证也。菩萨知空执是病,无始无明非佛性,故不以空为证。

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

说无相无作者,为否定有相有作耳,若以无相无作为佛性,则落于无始无明境界,因为无始无明境界,表面亦是无相无作也,至若绝对佛性,无此等名称,相同无相,作同无作,有体有用,本来如此,故不假证明。

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

若以无起为证,则落于无始无明境界,佛性绝对,起亦是绝对,故说无起,其实起同无起,起是佛性自己原因,无可为证也。

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

知常与无常,其性不二,则不入断灭,不入断灭则常行大乘而不厌退。

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寂灭而不永寂灭。

苦乐生死,相对也,佛性中本无苦乐生死也。我、无我、寂灭、不寂灭,亦是相对者,佛性中无所谓我与无我等等也。然为度生故,故说苦、无我、寂灭等法耳,是为不住无为,不尽有为。

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

什曰:‘远离有三:一离人间五欲。二离烦恼。三诸法性空远离。今观性空远离而不离善也。’

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

佛性绝对,无所归,然欲见佛性,必归趣大乘善法。

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

佛性无生,然为度生故,故以生法荷负一切众生。

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

佛性无漏,然菩萨为度众生出入生死,不断诸漏。

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

佛性无所修行,而教化众生,说修行法。

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

佛性相空,而不舍大悲度生之心。

观正法位而不随小乘。

肇曰:‘正法位者,观无为取证之地也。’

什曰:‘谓无生灭取证法也。’

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又具福德故不住无为。具智慧故不尽有为。大慈悲故不住无为。满本愿故不尽有为。集法药故不住无为。随授药故不尽有为。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

无为者体也,有为者用也,明心见性,体用一如,故不住无为,不尽有为。

诸正士。菩萨已修此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是名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尔时。彼诸菩萨闻说是法。皆大欢喜。以众妙华若干种色、若干种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此经法。并诸菩萨已。稽首佛足。叹未曾有。言:‘释迦牟尼佛乃能于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现。还到彼国。

疏曰:‘此品发挥不住无为,不尽有为二语,乃菩萨修行度生之标的也。未明心见性者,言有为便著有为,言无为便著无为,其实佛性绝对平等,无为有为,其性不二,见性之后,以无为为体,有为为用,由体起用,故能度众生不厌,故不住无为,不尽有为,众香世界菩萨,但住无为,有体而无用,未宏度生之愿,故佛以此为训也。’

见阿佛品第十二

阿佛即绝对佛性。

尔时。世尊问维摩诘:‘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化身实相与法身同。

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不观受想行识、不观识如、不观识性。

绝对佛性,超越三际,三际皆脑筋比较而知,是相对者。色、色如、色性以至受想行识等如性,皆脑筋分别作用,皆本源佛性也。

非四大起。同于虚空。

绝对佛性本来如然,无造无起,故是绝对,若有起者,则是相对。

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

明心见性之后,六根皆还元为佛性,故无积蓄者。

不在三界。三垢已离。

绝对佛性已超越三界,故无我执、法执、空执。

顺三脱门。具足三明与无明等。

明心见性后,一切皆还元为佛性,故三明与无明等。

三明者:诸佛明、菩萨明、无明明是也。

不一相。不异相。

一异是相对,佛性绝对,故无一异。

不自相。不他相。

自他是相对,佛性绝对,故无自相他相。

非无相。非取相。

无相取相,皆相对者,佛性绝对,故非无相取相。

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众生。

此彼中,皆相对者,佛性绝对,故不在此彼,不在中间,又此岸生死,彼岸涅槃,中流结使,皆是假名,佛性绝对,无有彼此中流。

观于寂灭。亦不永灭。

佛性由体起用,故不永灭。

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

绝对佛性,其体是第一原因,其用亦是第一原因,非于佛性之外,另有原因也。

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

非思想认识所能及。

无晦无明。无名无相。无强无弱。非净非秽。

晦明、名相、强弱、净秽,皆是相对者,佛性绝对,故无此种种名相。

不在方。不离方。

佛性超越空间,故不在方,空间还元为佛性,故不离方。

非有为。非无为。

有为无为是相对,佛性绝对,故非有为无为。

无示无说。

有示有说,皆是相对,故无示无说。

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进不怠。不定不乱。不智不愚。不诚不欺。不来不去。不出不入。

施悭、戒犯等等皆相对者,佛性绝对,故无此等等名相。

一切言语道断。

非言语所能表达。

非福田。非不福田。

佛性绝对,无所谓福田,一切还元为绝对,故福田亦是佛性。

六祖云:‘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非应供养。非不应供养。

佛性无须供养,然供养亦不离佛性。

非取非舍。非有相。非无相。

取舍有无皆相对者,佛性绝对,故非取舍有无。

同真际。等法性。不可称。不可量。过诸称量。

绝对佛性无所不包,无能超越,故同真际,等法性,非言语可及,超越数量体积之外,故不可计算度量。

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

以上所言一切相对者,皆出自见闻觉知分别比较而得,无有真正之标准,不是最究极之实在,故应加否定,佛性绝对,本来如然,非出自见闻觉知,乃最真实、最究极者,故又名真如。

离众结缚。

一切结缚,皆相对者,出自见闻觉知,佛性离见闻觉知,故离众结缚。

等诸智。同众生。

佛性绝对平等,故一切智皆平等,佛与众生亦平等。

于诸法无分别。

一切皆还元为绝对,故无分别,分别亦是绝对。

一切无失、无浊、无恼、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畏、无忧、无喜、无厌、无已有、无当有、无今有。

得失浊恼等等,皆相对者,佛性绝对平等,故无此种种名相。

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

任何言说皆不能显示绝对佛性,惟圣智内自证,方能知之。

世尊。如来身为若此。作如是观。以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此段发挥法身绝对妙理。

尔时。舍利弗问维摩诘:‘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什曰:‘见其神德奇绝,来处必尊,故问其所从也。维摩恐人人存没生,故下反问,以明无没生。亦云或有谓维摩生分未尽,故问其没生,下答不尽善、不长恶,明生分尽也。不直答者,一欲屈声闻,二不欲自显所从之美也。’

维摩诘言:‘汝所得法。有没生乎?’舍利弗言:‘无没生也。’‘若诸法无没生相。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因缘所生之法,本来空寂,无有没生。

于意云何?譬如幻师。幻作男女。宁没生耶?’舍利弗言:‘无没生也。’‘汝岂不闻佛说:诸法如幻相乎。’答曰:‘如是。’‘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舍利弗。没者。为虚诳法败坏之相。生者。为虚诳法相续之相。

生灭皆脑筋作用,虚妄不实。

菩萨虽没。不尽善本。虽生。不长诸恶。’

明心见性菩萨,念起念灭,皆是绝对佛性,善恶皆还原为佛性,故无所攀缘,真实不虚。

是时。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

法身净土也。

佛号无动。

绝对本体,离于动静。

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

维摩乃法身大士,故能由体起用,游戏神通。

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舍清净土。而来乐此多怒害处。’

维摩为度生故,不住无为,不尽有为。

维摩诘语舍利弗:‘于意云何?日光出时。与冥合乎?’答曰:‘不也。日光出时。则无众冥。’维摩诘言:‘夫曰何故行阎浮提?’答曰:‘欲以明照。为之除冥。’维摩诘言:‘菩萨如是。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不与愚闇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闇耳。’

菩萨不入涅槃,出入生死秽土,为破众生无明迷妄,如日光照阎浮提,为除冥闇也,故菩萨不住无为。

是时。大众渴仰。欲见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及其菩萨声闻之众。佛知一切众会所念。告维摩诘言:‘善男子。为此众会。现妙喜国无动如来。及诸菩萨声闻之众。众皆欲见。’

令示以佛性本体也。

于是维摩诘心念:‘吾当不起于座。接妙喜国铁围、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须弥诸山及日月星宿、天龙鬼神、梵天等宫。并诸菩萨声闻之众。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无动如来。及菩提树、诸妙莲华。能于十方作佛事者。三道宝阶。

即三乘禅定之法,能历三界诸天。

从阎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宝阶。诸天来下。悉为礼敬无动如来。听受经法。阎浮提人亦登其阶。上升忉利。见彼诸天。妙喜世界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上至阿迦尼叱天。下至水际。以右手断取。如陶家轮。入此世界。犹得华鬘。示一切众。’

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相同,直接表示佛性本体也。

作是念已。入于三昧。现神通力。以其右手断取妙喜世界。置于此土。彼得神通菩萨及声闻众并余天人。俱发声言:‘唯然。世尊。谁取我去?愿见救护。’无动佛言:‘非我所为。是维摩诘神力所作。’其余未得神通者。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妙喜世界虽入此土而不增减。于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无异。

此表示由体起用,一切皆不离绝对,惟明心见性者,乃能知之。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诸大众:‘汝等且观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其国严饰。菩萨行净。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见。’佛言:‘若菩萨欲得如是清净佛土。当学无动如来所行之道。’

欲得法身,必须明心见性,欲明心见性,必须打破无始无明也。

现此妙喜国时。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愿生于妙喜佛土。释迦牟尼佛即记之曰:‘当生彼国。’时妙喜世界于此国土所应饶益。其事讫已。还复本处。举众皆见。佛告舍利弗:‘汝见此妙喜世界及无动佛不?’‘唯然。已见。世尊。愿使一切众生。得清净土如无动佛。获神通力如维摩诘。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见是人亲近供养。其诸众生。若今现在。若佛灭后。闻此经者。亦得善利。况复闻已。信解、受持、读诵、解说、如法修行。若有手得是经典者。便为已得法宝之藏。若有读诵、解释其义、如说修行。则为诸佛之所护念。其有供养如是人者。当知则为供养于佛。其有书持此经卷者。当知其室即有如来。若闻是经能随喜者。斯人则为趣一切智。若能信解此经。乃至一四句偈。为他说者。当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疏曰:‘此品发挥绝对佛性体用,与拈花示众同旨,阿佛者,即法身如来也。首明法身绝对,一切相对者皆不能立足,次明佛性无生灭,盖生灭皆还元为绝对故也。妙喜世界无动如来,此即佛性本体也,惟明心见性者见之。’

法供养品第十三

尔时。释提桓因于大众中。白佛言:‘世尊。我虽从佛及文殊师利。闻百千经。未曾闻此不可思议、自在神通、决定实相经典。

此经直接表示绝对,达于究极决定之域,故超越三乘,乃最上乘经也。

如我解佛所说义趣。若有众生闻此经法。信解受持读诵之者。必得是法不疑。何况如说修行。斯人则为闭众恶趣、开诸善门。

舍小乘,修大乘也。

常为诸佛之所护念。降伏外学。摧灭魔怨。修治菩提。安处道场。履践如来所行之迹。世尊。若有受持读诵、如说修行者。我当与诸眷属。供养给事所在聚落、城邑、山林、旷野。有是经处。我亦与诸眷属。听受法故。共到其所。其未信者。当令生信。其已信者。当为作护。’佛言:‘善哉善哉。天帝。如汝所说。吾助尔喜。此经广说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不可思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天帝。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供养是经者。则为供养去来今佛。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譬如甘蔗、竹苇、稻麻、丛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以一劫。或减一劫。恭敬尊重。赞叹供养。奉诸所安。至诸佛灭后。以一一全身舍利。起七宝塔。纵广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刹庄严。

七宝塔者,代表佛性也。佛性横遍十方,竖穷三界,庄严无比。

以一切华香、璎珞、幢旛、伎乐。微妙第一。若一劫、若减一劫而供养之。天帝。于意云何?其人植福。宁为多不?’释提桓因言:‘多矣。世尊。彼之福德。若以百千亿劫。说不能尽。’佛告天帝:‘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闻是不可思议解脱经典。信解受持读诵修行。福多于彼。所以者何?诸佛菩提皆从此生。菩提之相不可限量。以是因缘。福不可量。’

佛性绝对,不可测量,故福亦无量。

佛告天帝:‘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曰药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佛十名也。

世界名大庄严。

佛性也,法身净土也。

劫名庄严。佛寿二十小劫。其声闻僧三十六亿那由他。菩萨僧有十二亿。天帝。是时有转轮圣王。名曰宝盖。七宝具足。主四天下。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敌。尔时。宝盖与其眷属。供养药王如来。施诸所安。至满五劫。

五戒也。

过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当如我。以深心供养于佛。”于是千子受父王命。供养药王如来。复满五劫。

十戒也。

一切施安。其王一子。名曰月盖。独坐思惟:“宁有供养?殊过此者。”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养。胜诸供养。”

法能使人明心见性,达于绝对,故最胜。

即问:“何谓法之供养?”天曰:“汝可往问药王如来。当广为汝说法之供养。”即时。月盖王子行诣药王如来。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诸供养中。法供养胜。云何名为法之供养?”佛言:“善男子。法供养者。说佛所说深经。

发挥绝对佛性之了义经也。

一切世间。难信难受。

因为直接表示绝对,故非小根所能领受,如释迦拈花示众,惟迦叶破颜,余皆罔措,说法华经,退者三千。

微妙难见。清净无染。

佛性虽现一切众生前,而众生为无始无明所蔽,故难见。佛性本来清净,不受薰染。

非但分别思惟之所能得。

佛性绝对,非脑筋思想所能分别,亦非穷思尽智之所能得。

菩萨法藏所摄。陀罗尼印印之。

大乘明心见性,度己度人之法也。陀罗尼译为总持,佛性绝对,总摄一切,故名总持,了义经典,不违绝对,心心相印,如合符契也。

至不退转。成就六度。善分别义。

善能分别四乘法相,及众生种性。

顺菩提法。众经之上。

最上乘法,故超越众经。

入大慈悲。离众魔事及诸邪见。顺因缘法。

绝对佛性,本无因缘,然为度生破迷,故说因缘法。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

四相皆非佛性。

空、无相、无作、无起。

佛性本体如此。

能令众生。坐于道场而转法轮。

明心见性,度众生也。

诸天龙神。乾闼婆等。所共叹誉。能令众生入佛法藏。摄诸贤圣一切智慧。

明白四乘道理。

说众菩萨所行之道。

行大乘道。

依于诸法实相之义。

说法全由自性流出,随拈一法,不离佛性,如六祖坛经宗旨。

明宣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之法。

佛性本体虽无生灭,为度迷妄,为说四非常之义。

能救一切毁禁众生。

什曰:‘小乘法中,五逆罪及犯四重禁,则皆弃而不救。大乘深法,则无不救也。’

诸魔外道及贪著者。能使怖畏。

唯大乘能摧伏外道邪说。

诸佛贤圣所共称叹。背生死苦。示涅槃乐。十方三世诸佛所说。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

闻大乘经而能悟者,是法之供养。

又于诸法。如说修行。

闻大乘经已解悟,然尚须如说修行,方能证悟。

随顺十二因缘。离诸邪见。得无生忍。决定无我、无有众生。

先明一切相对者,皆由十二因缘而起,十二因缘起于无明,一念无明即脑筋作用,虚妄不实,变化莫测,若能明此,则知我及众生,皆是虚妄,不为邪见所转。

而于因缘果报。无违无诤。离诸我所。

佛性绝对,虽无因果,然未见性时,仍受因果支配,故虽明十二因缘本体空寂,然对无违无诤,不必将一念无明断灭,明心见性之后,十二因缘变为佛性妙用,自然离我及我所。

依于义。不依语。

语言文字,皆相对者,不能表达绝对本体。义者,绝对之体也,故修法应依义,不应依语。

依于智。不依识。

未明心见性时是识,已明心见性则转识成智,识是一念无明根尘作用,智是佛性妙用,智是真,识是妄,智是绝对者,识是相对者,故应依智,不应依识。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发挥绝对者是了义经,未达绝对者是不了义经。

依于法。不依人。

什曰:‘佛言:我泥洹后,当依止四法,以为大师,所谓四依法也。明此四法,可依止、可信受也。依于法不依人者,法谓经教也,当依经法,不可以人胜,故背法依人也。法有二种,一文字语言,二义法。莫依语也,义亦有二种,一识所知义,二智所知义。识则唯求虚妄五欲,不求实利,智能求实利,弃五欲,故依智所知义,不依识所知义,为求智所知义,故依智也。智所知义亦有二种,一了义经,二不了义经。不了义经,如佛说杀父母无罪,未分别,是不了义也,若言无明是父,爱是母,生死根本,故名父母,断其本,则生死尽,故言杀之无罪,既分别,是了义经也。复次,若佛言:佛是人中第一,涅槃是法中第一,如是等,皆名了义也,是故当依了义经,莫依不了义经。’

随顺法相。无所入。无所归。

一切法皆因缘会合而生,因缘本空,故无所入、无所归。

无明毕竟灭故。诸行亦毕竟灭。乃至生毕竟灭故。老死亦毕竟灭。

自无明以至老死十二支体性本空,无生无灭,生灭者,乃脑筋作用也。

作如是观。十二因缘无有尽相。

能作如是观,则十二因缘与佛性绝对本体无异,十二因缘还原为绝对,故无有尽相。

不复起相。

佛性绝对,无有缘起。

是名最上法之供养。”’

明心见性,证悟绝对,是最上法之供养。

佛告天帝:‘王子月盖从药王佛。闻如是法。得柔顺忍。

什曰:‘柔谓软钝也,于实相法,未能深入,软智软信,随顺不违,故名柔顺忍也。’

即解宝衣严身之具。以供养佛。白佛言:“世尊。如来灭后。我当行法供养。守护正法。愿以威神加哀建立。令我得降伏魔怨。修菩萨行。”佛知其深心所念。而记之曰:“汝之末后。守护法城。”天帝。时王子月盖见法清净。闻佛授记。以信出家。修习善法。精进不久。得五神通。具菩萨道。得陀罗尼无断辩才。

由佛性体上发挥,故辩才无碍,横说竖说,不离佛性。

于佛灭后。以其所得神通总持辩才之力。满十小劫。药王如来所转法轮。随而分布。月盖比丘以守护法。勤行精进。即于此身化百万亿人。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转。十四那由他人深发声闻、辟支佛心。无量众生得生天上。天帝。时王宝盖岂异人乎?今现得佛。号宝焰如来。其王千子。即贤劫中千佛是也。从迦罗鸠孙驮为始得佛。最后如来。号曰楼至。月盖比丘。则我身是。如是天帝。当知此要。以法供养。于诸供养为上为最。第一无比。是故天帝。当以法之供养。供养于佛。’

疏曰:‘世出世间宇宙万有,皆是相对者,惟真如佛性是绝对,超越一切,至高至上,欲证绝对,惟有持大乘经,修大乘行,持大乘经而能解悟,是法之供养,修大乘行而能明心见性,证悟绝对,则是最上法之供养,世间供养,皆相对者,惟最上法供养是绝对者,故超越一切,第一无比。’

嘱累品第十四

流通分。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我今以是无量亿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付嘱于汝。

什曰:‘不付阿难,以其无有神力,不能广宣,故不付也。维摩非此土菩萨,故不嘱也。文殊游无定方,故不嘱。嘱弥勒者,以于此成佛故,佛自以神力宣布,欲成弥勒功业故也。’

如是辈经。于佛灭后。末世之中。汝等当以神力。广宣流布于阎浮提。无令断绝。所以者何?未来世中。当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龙鬼神、乾闼婆、罗刹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乐于大法。若使不闻如是等经。则失善利。

此经全由绝对本体发挥,若不闻此经,或坠相对窠臼中,故失善利。

如此辈人闻是等经。必多信乐。发希有心。当以顶受。随诸众生所应得利而为广说。弥勒当知。菩萨有二相。何谓为二?一者好于杂句文饰之事。二者不畏深义。如实能入。若好杂句文饰事者。当知是为新学菩萨。若于如是无染、无著甚深经典。无有恐畏。能入其中。闻已心净。受持读诵、如说修行。当知是为久修道行。弥勒。复有二法。名新学者不能决定于甚深法。何等为二?一者所未闻深经。闻之惊怖生疑。不能随顺。毁谤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闻。从何所来?二者若有护持解说如是深经者。不肯亲近供养恭敬。或时于中。说其过恶。有此二法。当知是新学菩萨为自毁伤。不能于深法中调伏其心。弥勒。复有二法。菩萨虽信解深法。犹自毁伤。而不能得无生法忍。何等为二?一者轻慢新学菩萨而不教诲。二者虽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别。是为二法。’

虽解悟而未证悟,故取相分别,未见性也。

弥勒菩萨闻说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佛所说。我当远离如斯之恶。奉持如来无数阿僧祗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若未来世。善男子善女人求大乘者。当令手得如是等经。与其念力。使受持读诵。为他广说。世尊。若后末世。有能受持读诵为他说者。当知是弥勒神力之所建立。’佛言:‘善哉善哉。弥勒。如汝所说。佛助尔喜。’

于是一切菩萨合掌白佛:‘我等亦于如来灭后。十方国土。广宣流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复当开导诸说法者。令得是经。’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在在处处。城邑、聚落、山林、旷野有是经卷。读诵解说者。我当率诸官属。为听法故。往诣其所。拥护其人。面百由旬。令无伺求。得其便者。’是时。佛告阿难:‘受持是经。广宣流布。’阿难言:‘唯。我已受持要者。世尊。当何名斯经?’佛言:‘阿难。是经名为维摩诘所说。亦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如是受持。’佛说是经已。长者维摩诘、文殊师利、舍利弗、阿难等。及诸天人阿修罗。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维摩诘所说经注疏卷下 终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