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

【第十一讲】发大乘心,普济一切—化自私为慈悲、化烦恼为菩提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1)生死炽然,苦恼无量

《八大人觉经》八段经文,我们已经介绍了七段,现在介绍最后一段经文。此段的重点在介绍‘发大乘心,普济一切’。于此,我们先从‘生死炽然,苦恼无量’说起。

关于人之生死问题,我们在第七讲‘十二缘生’中已经介绍过。即所谓‘不从天生,不从自生,非无缘生,从因缘生;因于欲有色有无色有业生。’生、是业因之果。而死,又是以生为本,‘若离于生,则无老死’。佛经上说:‘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坏,有聚必有散,有合必有离。’法尔如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而我人沉浮在生死苦海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六道轮回,有如车轮之旋转,永无休止。这生死大苦的煎熬,有如烈火燃烧,苦恼无量。

苦恼,事来逼身,是名为苦;烦恼缠缚,是名为恼。佛经中,有二苦、三苦、八苦、十苦诸说,十苦是《释氏要览》中记载的,其中除了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之外,尚有愁苦、怨苦、受苦、忧苦、病恼苦、生死流转苦。所以,生死炽然,实在是苦恼无量。

有人说,佛教是专门说苦的宗教,其实不然,佛陀是医生,他诊病的时候,不夸张病情,也不隐瞒病情,他只是把实际的病况告诉病人。早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史密斯教授,著有《人类的宗教》一书,其中有一段对于苦的看法,书中说:

佛陀并不怀疑人生可以过得愉快,过得愉快就是享受快乐,然而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人生含有多少可以享受的成分?二、即使我们能享受快乐,这一种快乐能达到什么程度?佛陀认为这个程度是很肤浅的。对兽类讲,它是丰富的,但留给人的只是缺陷、空虚、彷徨。根据这一了解,甚至于可以说快乐只是饮鸩止渴而已。恰如朱蒙drummond所说:‘人世最甜蜜的欢乐,只不过是痛苦的粉饰。’而雪莱shelley则称:‘人类把不安错认为愉快’。眩目的霓虹灯后面全是黑暗;我们必须记取,人生的核心(非现实的核心),只有不幸。所以人类不断追求短暂的剌激,为的是想忘掉这藏在心灵深处的‘面目’。有的人可以能将这种黑暗忘记一段长时间,但是它仍旧在冲淡人们心中的快乐……

(2)发大乘心—大乘与小乘之别

佛法有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以世间法为权假,以出世间法为究竟;出世间法有小乘与大乘,以小乘为权假,以大乘为究竟。或有人问,这小乘与大乘的分别何在呢?《大智度论》中解释称:‘佛法皆一种一味,所谓苦尽解脱味,此解脱味有二种,一者但为自身,二者兼为一切众生。’原来在同一解脱法门中,因有自利利他的差异,遂有小乘大乘的分别。而大乘的根本精神,亦于此可见。

《妙法莲华经》称:‘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

《十二门论》称:‘摩诃衍者,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为大;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为大;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与大利益事,故名为大……’

大乘就是菩萨乘,上求大觉,下化众生的行者,即名菩萨。所以大乘二字,即以自度度他,自利利人为本义。兹将大乘小乘的内容分述如下:

〈1〉小乘佛教概要:

1、主要经论:以四阿含经,及‘阿毗达磨’诸论、《俱舍论》、《成实论》等为主要经典。

2、修行起因:为自度自利—拔一己之苦,得一己之乐。

3、修观:修四念处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4、修行法门:修四圣谛、十二因缘。

5、破执:但破我执,未破法执。

6、断障:但断烦恼障。

7、明空:但明我空。

8、证果:证清净果—证声闻四果,辟支佛果。

〈2〉大乘佛教概要:

1、主要经论:以《华严》、《方等》、《般若》、《法华》、《涅槃》诸经,及《中观论》、《瑜伽师地论》、《大乘起信论》等经论为主要论典。

2、修行起因:自度兼以度他,自利兼以利人。

3、修观:究竟观一切法。

4、修行法门:修六度万行。

5、破执:破我法二执。

6、断障:断烦恼、所知二障。

7、明空:明我法二空。

8、证果:证大觉果—成佛。

(3)什么是大乘心

大乘菩萨道的精神,简单的说就是利他的精神。利他精神要以菩提心为基础,所以所谓大乘心者,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亦称为道心、觉心,但这只是略称,全称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是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如发此心常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

世亲菩萨著《发菩提心论》,告诉我们如何发菩提心,归纳起来可列为十点,即一者亲近善知识,二者供养诸佛,三者修集善根,四者志求正法,五者心常柔和,六者遭苦能忍,七者慈悲淳厚,八者深心平等,九者信乐大乘,十者求佛智慧。

发了菩提心,进一步要修集菩提—修正觉之法,在‘发菩提心论’中说:

〈1〉观我自身过患:

1、自观我身,五阴四大,俱能兴造无量恶业,欲舍离故。

2、自观我身,九孔常流臭秽不净,生厌离故。

3、自观我身,有贪嗔痴,无量烦恼,烧燃善心,欲除灭故。

4、自观我身,如泡如沫,念念生灭,是可舍法,欲弃捐故。

5、自观我身,无明所覆,常造恶业,轮回六趣,无利益故。

〈2〉思维诸佛成就:

1、思维十方三世诸佛,初始发心,具烦恼性,亦如我今。而终成正觉,为无上尊。

2、思维一切三世诸佛,发大勇猛,各各能得无上菩提,若此菩提是可得法,我亦应得。

3、思维一切三世诸佛,于无明š,建立信心,积集苦行,皆能自拔,超出三界,我亦如是,当自拔济。

4、思维一切三世诸佛,为人中雄,皆度生死烦恼大海,我亦丈夫,亦当能度。

5、思维一切三世诸佛,发大精进,舍身命财,求一切智,我今亦当随学诸佛。

〈3〉上求最上道果:

1、见诸如来相好庄严,光明清澈,为修习故。

2、见诸如来法身常住,清净无染,为修习故。

3、见诸如来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清净法聚,为修习故。

4、见诸如来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为修习故。

5、见诸如来有一切智,怜愍众生,慈悲普覆,能为一切愚迷正导,为修习故。

〈4〉下化愚痴众生:

1、见诸众生,为痴爱所惑、受剧大苦;不信因果,造作恶业;舍离正法,信受邪道;于生死海,长夜漂流。

2、见诸众生,畏老病死,不求解脱;忧悲苦恼,而常造作;爱别离苦,而不觉悟;怨憎会苦,更复造怨。

3、见诸众生,为爱欲故,造作恶业;知欲生苦,而不舍离;虽欲求乐,不具足戒;虽不乐苦,造苦不息。

4、见诸众生,毁犯重戒,而犹放逸;造无间业,不生惭愧;谤毁大乘,而起憍慢;虽怀聪哲,而断善根。

5、见诸众生,生于八难,不知修善;闻说正法,不能受持;习染外道,不知出离;善报既尽,还堕三途。

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是因‘见诸众生,无明造业,长夜受苦,舍离正法,迷于出路,为此缘故,发大誓愿,上求大觉,下化有情,一切众生,有苦恼者,我当拔济,令无有余。’以上所说,就是菩提心,也即是大乘心。

(4)化自私为慈悲,化烦恼为菩提

大乘行者的基本精神,是在于利他—牺牲自己,成全别人。无奈我人先天所具有的自私利己的天性,就成了修行的障碍。我们说自私利己是先天所具的,事实上就是我们心识功能的一部分。唯识学上说,我们的心识,有八种主要的功能,五十一种配合的功能—就是‘八识心王’,和‘五十一相应心所’。八识心王的第七识,梵音末那识,它是第六意识之根,它依于第八阿赖耶识而生起,它的作用是‘恒审思量’。

末那识思量些什么呢?它的‘见分’缘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误认为第八识是常、一、主宰的‘我’,因而恒审思量,念念不忘。再加上‘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个相应心所的配合,就使这第七识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痴迷倨傲的中心。

第七识本身并不造作罪恶,但它是第六意识之根,由于它自私自利,影响到第六识的善心也发不起来,每当第六识发心为善时,第七识就出面阻挡。原来第六识中有二十六个烦恼心所,有十一个善心所(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本来烦恼就比善心多,再加以第七识处处只为自己著想,利他行的善心愈加难以生起了。

如何化自私利己为利他?这事开头最难。我们的行为有一种‘惯性’作用,凡事作习惯了,也就习以为常了。究竟我们还有十一个善心所,时时提醒自己,促发善心生起。这就是‘四正勤’所说的:‘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为生,已生善令增长。’一切善恶行为,对八识种子都是一种薰习,时日长久之后,八识种子逐渐转染成净,自然就‘化自私为慈悲’,自利之念日减,也就是我执之念日轻,我执减少,烦恼也日少。到功夫日深,自然而然的‘化自私为慈悲,化烦恼为菩提’了。

(5)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释迦牟尼世尊,成道后游行教化,曾发四愿,一愿济众生困厄,二愿除众生惑障,三愿断众生邪见,四愿度众生苦轮。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人,也应有此宏愿,普遍救济一切众生,使之远离一切身心苦痛,使之获得究竟安乐。佛菩萨观见众生有无量苦恼,即视为自己觉道未圆。如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如普贤菩萨‘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菩萨度化一切众生,使之证得无上菩提,毕竟大乐,才尽到度生的责任,这都是慈悲心最高的表现。这种利他行为,也正是增长自己的福德,所以度人即是自度,利人也是利己。

大乐,有别于小乐,也不同于短暂的乐,而是涅槃四德‘常乐我净’的乐,是《唯识三十论》所称:‘安乐解脱身’的安乐,事实上就是证得佛果了。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廿二日撰稿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