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利器之轮

卷二 利器之轮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嘎汪达耶格西著

前言

这部论著是学问渊博的嘎汪达耶格西,于一九七八年五月九日至十七日,在他的【文殊师利园】寓所,慈悲地为一群达兰萨拉西藏文献图书馆的学生所作的藏文演讲,由罗桑嘉千(lobsang gyaltsen)英译。本文根据上课时的笔记加以整理编辑而成,若有误译及遗漏之处,皆为编者之失。感谢罗桑嘉千的翻译,嘉措泽仁(gyatso tsering)和葛连穆林(glenn h.mullin)两位先生的润笔及鼓励,菲力帕·罗塞尔(philippa russell)的打字及安尼拉·乌苏拉(anila ursulla)之复打。

杰勒米·罗塞尔(jeremy russell)一九八一 于日本驹根

就佛法的观点,《利器之轮》是一部极杰出的作品,故应以菩提心趣入。宗喀巴大师(tsong khapa, 一三五七-一四一三)曾说:‘仅听闻大乘法是不够的,闻法者唯具有大乘心的高超思想和动机,才能从中摘取最大的效益。’顾名思义,【利器之轮】一如武器能戳穿敌人的躯体般,此法门也能斩断障道的双重执著--我执和我爱。波周藏巴(purchok jhamps)仁波切(一六八三--一七六二)和他的弟子在世时,经常传授此教法,后继者却寥寥无几,甚至十八世纪的坦巴洛嘉(tenpa rabagay),瑞廷(reting)仁波切二世(他的前世曾为达赖喇嘛七世【一七零八--一七五七】的家庭教师)才注意到此教法的稀有可贵,于是敦请喀桑诸布(kalsaang norbu,十六--十八世纪)讲授,因而此法门得以再度盛行。由于上述三位大师的慈悲,此教法才能延续至今。本论系由曼拉(manla)仁波切(生于十九世纪中叶)自安多(amdo)处得到。安多将此论传授给达赖喇嘛十四世的两位老师:林(kyabje ling)仁波切及崔蒋(kyabje trijang)仁波切。我(嘎汪达耶格西)是由崔蒋仁波切所教授的。本论的传承难能可贵,因此法脉可直溯至释伽牟尼佛的密教化身--金刚总持。本书类属心智训练,因它可降服粗心。由印度的瑜伽大师法护授与印度大师若无遮阿底峡时,被命名为【利器之轮】,因它是催毁两个死敌--我执和我爱的最佳法门。为了有效地摧毁敌人,要像伐木工人、屠夫、魔术师一样神乎其技地正中要害。例如:生长在东印度的塔拉树(tala tree),除非准确地正中要害,否则它又会重生。同样地,屠夫对动物的重要经脉了然于心,就易下刀;反之,技术拙劣,会延长死亡的痛苦。而魔术家精于幻术,知道精确的进入之点,才能以魔术圈围住一座王宫。以此类推,本文昭示藉由武器能摧毁内在的最大敌人。‘阎曼德迦,我至诚地礼敬您’,这是礼敬对抗我执和我爱两种负面能态度的大怒天神。所有的菩萨都因知道我执和我爱的弊害而愤恨不已,故资粮道上的菩萨都是‘愤怒者’,而阎曼德迦明王是大愤怒者,因他是死神的刽子手。阎魔可分三方面:外在、内在和秘密。阎曼德迦明王则与这三种阎魔誓不两立。外在阎魔是永恒的死神,居住在南方地下七层铁宫之内,随时伺机夺取生命;内在阎魔是追求欲望等事;秘密阎魔则是具有三知的微妙二元识。阎曼德迦明王已弃除这三种阎魔,并与它们誓不两立。阎曼德迦明王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明王是诸佛智慧之决定识;广义的明王则为空乐不二之智,常以画像或佛像或愤怒天神之身。此尊崇不只包含对空乐不二之智的礼敬,也包括了对它的祈求。值此五浊恶世,【利器之轮】诚不可缺也!

001孔雀漫步于毒草丛中,不为药草或他种植物所诱;只因依鸩毒为生,故生命得以茁壮,羽毛更增光采。

002同样地,伟大而无畏的诸菩萨全然不为自我私利,全心全力地关怀他人,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而那些舞动有形武器的人则不然。当这些真正的英雄漫步于尘世之林时,却不为诱人的事物所惑,是因为他们已了解其所产生的弊端。正如孔雀依鸩毒而茁壮,菩萨也以困境为长养菩提心的逆增上缘。我们必须了解自私自利之害及关爱他人之利,以磨炼我们的心志。一切佛无不具菩提心,因此它是最珍贵的宝藏。

003无始以来,我们追求飞黄腾达,却难免偶遭痛苦,身为懦夫的我们不关心他人,一味追求享乐,逃避痛苦。如果我们现在不能面对痛苦,痛苦将永无止息。伟大的菩萨为众生受苦,却因此常得快乐。由于他能易位处之,所以能速得成就。

004除非我们已发心修学下士道和中士道,以脱离恶道轮回,证悟涅磐,否则我们将永远无法了悟大乘思想,也不能以苦恼等为修行法门。唯有已发心的勇猛菩萨,能以苦恼为修行法门。贪欲如毒草,乌鸦吃了毒草必定丧命;同样地,未达资格者欲修此法门,将使他与解脱绝缘。人必先去私心,方能以贪欲为修行法门。欲以贪欲为密教修行法门者,这是特别重要的。

005这并非只为那些热衷于一己幸福的人所设,因为那种人是无法得到解脱的,只有英勇无畏的菩萨能以妄想为修行法门。如果懦夫想尝试此法门,不仅无法证悟,甚至无法自苦恼中解脱。故就无上瑜伽密教的修行来说,以贪欲为法门是独一无二的。

006将大菩萨喻为孔雀,因为菩萨宁可处于最苦恼的环境,而将它转化为利益众生的场所。举我们所处环境为例,如果我们居住在一栋华厦内,且有所眷恋,我们应作如是想:直到今日,我因被贪执等俗念所左右,而在生死中轮回;自今以后,为利益众生,我将善用此屋作为证悟的工具。相同地,我们对食物也应作如是想:为利益他人而食用。孔雀与菩萨相似之处甚多:如同孔雀的华丽使人赏心悦目,菩萨也令众生由衷崇拜;孔雀以毒为食,却不伤害他人,一如菩萨坚持居住娑婆,只为利他;孔雀的冠羽有五支,正如菩萨道有五门。西元一零四二年当阿底峡抵达西藏时,他特地将一位惹人厌的印度教师带在身边,以增进他的忍辱行。后来阿底峡将其修忍辱行的物件送回印度,他说:‘认识藏人后,便无须劳驾印度人了。’我们也应效法阿底峡,欣然面对苦恼妄想,继而将之降伏,断除。上述六首诗为修行法门及道次第的概观,以下则是概括性的解释。

007当身不由己,毫无选择地流浪在生死轮回中,令我们深陷于无所不在的痛苦中,我们须调伏我爱的态度,因它攸关三道次第的证悟。我爱及我执是问题的随从和主脑,我执是内心的独裁者,而我爱则是外在随从,故我爱和我执之魔常常狼狈为奸,我们必须下定坚强的决心,不为二者所动。

008无始以来,我们即为业力所追逐。我们之所以受生死轮回及种种障碍所束缚,不得自由,仍因相续不断的惑业。故应归咎于一味追求自我快乐的私心,并决意消灭它。

009每当心中升起私念时,要对它有所警觉,不予以理睬,并把它驱除。如想避开涌起的私念,可奉献所有的善根以利益众生。例如,你从受惠的众生中所得到的尽是伤害的回报,要如如不动,不要以怨报怨,而应视为我爱念头从中作祟的果报。要憎恶这种态度,而不是怨恨众生。

010当我们的身体因疾病而痛苦或羸弱时,乃因在今生或过去世中,我们曾经鞭挞、囚禁且多方面伤害众生。要观想过去伤害众生恶业的利器已回转向你,正如一把平常的武器能夺取我们的生命,业的利器也能扼杀我们的幸福,故应自己承担所有的痛苦。观想在虚空中,你的上师坐在你的面前,你向他请求:但愿承受自他的一切疾病。当你由左鼻孔呼气时,常观想光芒照耀一切众生;当你由右鼻孔吸气时,将一切痛苦和疾病化为黑烟吸入体内,在承受痛苦中将黑烟化为乌有。再度自左鼻孔呼气,将快乐化为光芒,照耀一切众生。

011当我们在精神上受到干扰时,它们必然会现形,因我们曾扰乱我们的上师、父母、同参等人的心绪,现在毅然地承受这些痛苦,并再次恳请你的上师和诸本尊加持。训练心智时,永勿将他人视为己非之源,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与其归咎于他人,不如对所有众生升起大悲心。所有身心的痛苦来自先前扰乱他人的身心以及破戒所致,对这个百利无害于身心的教法应善思之。龙树(nagarjuna)菩萨说:‘启发刹那菩提心的功德,即使是佛陀也难以算计出来。’八世纪时寂天(shantideva)问到:‘渔夫和农夫等众生,为区区生计忍受煎熬,为什么我们不能为这个更伟大的目标--开悟而承受痛苦呢?’

012当我们因吝啬、掠夺他人的行为而遭受饥渴等困扰时,这是利器之轮回转到我们身上。这些痛苦是因为我们错误的态度以及吝啬所导致的结果,也是沦为饿鬼或贫者的原因。宗喀巴大师说:‘吝啬导致贫穷而非富有,布施导致富有而非贫穷。’十二世纪著名的萨迦(sakya)学者曾在其作品中提到:‘布施的结果总是富有,吝啬的结果总是贫穷,此乃不变的法则。’龙树菩萨也曾提过:‘富有来自布施,上品的出身来自美德。’故我们应欣喜地接纳饥渴的煎熬,并实践【施与受】;祈求承受众生的饥渴,并将所有的善意回向给他们。当作此观想时,亦可进行绝食。许多藏人一年之中有十六天即依此修持--整天绝食和隔日一食互相交替。当饥渴交加难耐时,修持【施与受】,并感谢良机难得。为了增进个人在佛道上的修持,应体悟经由上师和三宝的慈悲加被,而使饥渴的承受成为修道上的逆增上缘。

013当我们被囚禁,失去自由,又受到制于他人时,要明白事出必有因,这是因为我们轻视卑贱者,役使他们做不愉快的事,故利器之轮回转到我们身上。自今以后,决意为他人奉献自己的生命。寂天曾写道:为众生奉献出自己的生命,无论他们鞭挞或以其他种种方式对待我,皆任其处置。

014当我们无法免于恶毒的辱骂,并常常听到刺人的、贬低的、威胁的和咒骂的话时,是因为过去世中,我们曾论人长短和挑拨离间,同时也因我们曾恶毒地辱骂、中伤及瞧不起他人而起。如今,类似的果报回转到自己身上。自今以后,要谦卑,不可出言不逊,不屑疾言厉语。善妒者的福报有限,他们常常贬低他人,但最后遭受伤害的还是自己而不是他人,甚至毁了自己的声誉。一个常攻击批评他人者,终将失去他人的信赖。

015我们的出生地之所以不净、不吸引人,乃因我执及偏见。我们缺乏密法的正见--视万物皆纯净无垢。自今以后,观想一切皆洁净无瑕。一旦我们开始非难他人时,就会发现他人的缺失永无止尽。如果你有一个敌人,正确的认知是将他想成佛菩萨的化身,来啖尽你的恶业之果。就密宗修行者而言,应以金刚总持超越的眼光,视万物为空乐不二。假如在此屋内有人证得密教的最高圆满境界,这间房屋就是色究竟天净土。例如:七世纪松赞干布王(srong tsen gammpo)时代,拉萨就是净土。十一世纪时,密勒日巴(milarepa)的弟子惹琼巴(rechungpa),曾于入明光定中来到一处净土,在那里有五位少女正在倾听佛陀说法。他们正在讨论诸佛于三大阿僧祗劫证悟,是何等的殊胜;而密勒日巴能在一生一世中证果更是殊胜之至。其中有一位少女问密勒日巴居于何处?住在色究竟天净土。惹琼巴一向只知他师父在西藏只是一位平凡的瑜伽师,而对他的高层次境界却一无所知。当出定后,他因自己对上师落俗看法的不敬而饮泣不已。

016我们常常毫无选择地被迫与最亲密的朋友分离,或朋友们常以死相别,这是因过去世中,我们将上师的徒众、侍者占为己有,现今果报回转到自己身上。自今以后,永不拆散手足知己,也不离间师徒或以恶劣的态度对待上师的侍者。

017尽管有时候我们无法取悦我们的上师或其他圣贤,我们不可找上师的麻烦,而应检讨自己。在过去世,我们未曾遇见或追随神圣的上师,我们不但轻忽上师,反而结交恶友。于今,我们遭此恶行的果报,甚至今天我们仍不追随善知识,反而与损友一道。自今以后,虽决心不跟随那些使你背离正道的人,但应慈悲对待他们,才不违菩萨誓愿。在咏念每一首诗偈时,要落实【施与受】的修持,并立下坚固誓愿。

018有时我们会无故受到非难,或成为某事件的代罪羔羊。过去有一位比丘就曾蒙冤被指控,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次,当他正在浸染他的外袍时,正巧上游有一户人家丢失了一只小牛,他们到处寻找,发现比丘的袍子上尽是血迹,因此把他监禁了七个月。随后当小牛被寻获时,他才被释放。此乃多生以前,另一位比丘曾遭他误控,而被囚禁七日之故。

019当我们日用所需不敷时,这是利器之轮回转到我们身上,我们曾侵害他人而图利自己,并只求个人脱苦离难。现今应尽我们能力所及,使他人都能满足物质所需。

020当我们不快乐,却追究不出真正原因时;当我们心志昏沉,无法观想阎曼德迦明王时;当恶念历历在前,而善念难起时;当祈愿背诵导致昏睡,却能赌博两夜仍保持清醒时,皆归咎于我们趋恶避善之潜在倾向。正如天气燠热,不想去听经闻法,但如是娱乐所在,必立即趋往。导致这些相互混淆的状况,乃因我们曾伤害到诸位护法。我执是邪恶之首,故我们体验到干扰现象。恶名昭彰的我执作恶多端,令我们冒犯了诸护法。当我们认清自身的问题时,无须转告他人,只须坦诚面对,并决心克服它。

021常常我们觉得心烦意乱或全然受挫,例如为人父母将子女送入大学,希望他能成为学者,但他却退学。同样地,我们经商谋利,经营不当反致血本无归;我们下种期待好收成,却为干旱所摧。在过去世,我们曾阻扰讲经说法,而且干扰他人的课诵、研修与禅坐,正因如此,我们今日才会遭受挫折。自今以后,避免干扰或阻碍他人的善行,应进一步随喜赞叹,鼓励他们从善如流。

022即使用尽各种方法,仍无法取悦你的上师时,不要归咎于上师,也不要挑他的错。因为过去世,我们对佛法的态度表里不一,在上师面前,我们装得像只驯服的猫,然而在背后,我们举止粗俗地如狗如猪。上师给予我们明确的忠告,我们也决心奉行它,但在背后,我们却一心反其道而行。故利器之轮回转到我们身上。自今以后,要避免伪善,且全心投入佛法中。在龙树菩萨的《友好信函》中,曾提及四种圆熟,最理想的一种是内外皆已熟透,仅是外表成熟而内在青涩,则非吉兆。

023纵使我们未曾犯错,却被他人公开指责我们的缺点,这是利器之轮回转到我们身上,因我们曾漠视、看轻他人,特别是同参道友。要有惭愧之心,记住凡所作所为都展现在佛陀和老师跟前。自今以后,应避免不如法的行为。

024当我们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起嗔心时,我们感受到这种粗心的态度所造成的后果会影响他人。我们应以慈悲及温和的态度待人,而非敌视、冒犯他人。

025假如我们的双亲和所有的朋友,皆背离我们而去,不可因此而自怜自叹;在过去世中,我们曾期盼以仇恨的心态,去伤害、损害他人的人格。我们应该决意不再从事虚夸和不正当的行为。虚饰即是不向他人认错的心理,而虚伪是假装拥有实无的品格。

026当我们蒙受痛风或其他毛病之苦时,这是利器之轮回转到我们身上,因过去我们非但不顾后果地享用他人尽心的供养,而且泯失天良,故自今以后,让我们不再把三宝的供养物挪为私用。在菩提伽耶鹿野苑,我们燃烛供佛,但当我们转身之际,蜡烛就被取走了。故切勿擅取三宝物,尤其是僧众之物。因对佛宝及法宝的误行,可经由心灵的修行来净化,但如对僧众犯下错误,则必须承担有待净化之果,故要常恭敬僧宝。礼敬三世诸佛亦是如此,不敬僧宝,即是不敬诸佛。

027我们罹患昏晕及脑中风等毛病,乃因在现世或过去世中,我们曾破戒,违背了一己的誓言和对上师的誓约。为发要向上师宣誓,我们无须置金刚杵于头上来加持,即使在家戒的誓言亦应如此遵行。故奉行上师的誓约,对成功的修行而言,有其重要性,因此应断绝诸多导致我们破戒毁信的恶端。

028如果我们认真修持,却无法思虑或背诵一字,或无法如其他同学般获得知识;或在坐禅时,却感到一片昏暗,有如瓶子置于头上般,这时,必须自我承认,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他人能为这些事负责,这些情况之所以会发生,乃因过去世中,我们曾蔑视佛法,每当生命中要舍弃某物时,我们总是舍弃佛法。自今以后,要听闻佛法并加以思考,而目前无能力研读,乃因过去未薰习,故现今如不下功夫,将来我们的困难将更艰巨。当我们口渴时,我们无需饮尽整条溪水;同样地,我们无须凡事尽知,只求理解,趋向于解脱之道次第即可。

029假如我们在进行正当的活动,如诵经和听经时频频打瞌睡,这显示我们过去曾对佛经不敬,或许在经书上放置杂物或把经书放在地上,这些习惯是藐视佛法的传播,是对智慧法门不敬,等于轻视拥有它的人。自今以后,应为佛法忍受所有的艰辛以代替对佛法的不敬。虽然噶当派(kadampa)的上师们已经年纪很大,但是每当他们取出经典时,必定站起来以示恭敬。我们对三宝愈尊敬,别人也愈尊重我们。这个教导的重点是,我们所有的苦难皆归咎于我爱的态度。在此五浊恶世,我们要特别小心,不可批评僧团乃至任何一位出家人,不可对他们心存恶念,否则,将种下无法亲近僧人之因。在锡兰(今斯里兰卡)和缅甸,僧人是深受尊敬的。在西藏,第四十七任藏王引进了七户人家供养一僧人的习俗。金刚总持(vajradhara)和很多上师都说过,一旦触怒上师,我们此生开悟的希望便成泡影了。还有《利器之轮》一书的主要评论者坦巴洛嘉说道:‘假如我只依赖世俗的权力,我现在便会像一只羊那么笨,但是我和普通僧人一样读书和供养我的上师们,因此现在虽然我既老又盲,你们仍尊称我为多杰姜(dorje chang, 意指活佛)。’阿底峡尊者说过:‘为了解脱,我放弃了太子般的生活,又经历了许多苦难。因为积集了很多功德,我遇到了神圣的法护上师,他给我佛法的启蒙并改变了我的知见。我毫无偏见地细读所有的教理,发现在这五浊恶世中,把我爱改为利他是最有效的戒律。’阿底峡尊者只传法给种敦巴优婆塞,他善于调伏住在边远地区的居民。阿底峡尊者说虽然他也为其他弟子灌顶,但他只传【修心】法(lojong)给种敦巴。【修心】法的精要是把教理和心灵结合起来,假如这中间有隔阂,便会失去这教法的精华。发心的动机是最重要的,愿你能运用这教法,在此生发菩提心,并为一切众生证悟佛道。为能拥有此难得的机会感到庆幸。

030我们常被妄念吸引而生起贪念及欲望。我们往往妒嫉敌人的成功,而对他们的失败感到痛快。过度耽于睡眠是封闭心态的另一例。它们之所以发生是由于我们尚未对死亡警觉。否则我们不会那么嗜睡。我们喜好妄想,而且易于分心,以致没时间修行佛法,而以追求事业等代替,反映出我们已经把死亡遗忘了。由于恶行的驱使,利器之轮回转到我们身上--想想【施与受】吧!从此,努力地培养出离心和割断俗缘。永不离无常想,对无常的觉察是任何修行层次所必须修持的。假如在早上不思死亡,整个上午便在俗务上浪费掉了。假如在中午和晚上忘了对死亡的警觉,整个下午和晚上也同样地虚度了。培养无常的观念,虽然你很年轻,不论期待与否,岁月不饶人。从前有一僧人,懒惰了一辈子,但当他老了,才开始哭泣和惋惜岁月不再,因他从没预期老年的来临。从进入母亲子宫的刹那起,我们即日渐老去。岁月仿佛过得很快,我们已一分一秒地接近死亡,我们必定要建立无常的观念。

031不管我们多么希望在修行上有所进展,它们却总是不断地恶化。世间事也是如此,想要获得利益,结果却连老本也赔了;播了种子以为会有大丰收,却赔了夫人又折兵。然而别人却处处逢源,这种情形的产生意味著在表面的条件以外还有别的因素存在,这便是因果律的运作。每一个人都想获得最好的,但由于从前的所作所为,使他无法如愿。在过去生中我们不重视因果,我们对其他众生加以打、杀,并犯了偷窃、纵欲等恶行。这是利器之轮回转到我们身上,因为过去我们做了十不善业。现在,为了佛法,我们要尊重并遵守因果律,忍受一切艰辛。

032我们希望以种种礼拜仪式来消灾免难,但往往徒劳无功,甚至病情反而加重。我们不应曲解礼拜的意义。礼拜无效是因为我们过去积聚了许多恶业。这时候我们应该修持【施与受】,并同时想想利器之轮因我们习惯倾向于邪见而如何回转到我们身上。此后,我们尽量避免造恶业。

033纵使我们一再祈求三宝加被,让我们长寿、富贵,但我们却一无所得,这是因为我们过去对三宝不敬,支援歪曲的教义,不信教法,信心薄弱。自今以后,下定决心无论面对任何处境,我们只以三宝为依皈,以佛陀为导师,佛法为指引、僧团为益友,如是以亲近三宝作为我们的修持重心。

034由于我们退失了愿心与承诺,故遭受中风、类似苦恼和魔障所缠。很多人因邪灵的侵占而疯狂,其起因乃由于对本尊及咒语持否定态度,以及低估了它们的效力。咒语(mantraya 曼袒罗)是什么?【曼】(man)指心,【袒罗】(traya)指保护者或向导。这心灵的守护者指三乘之道及陛位。在密教的修行中,我们要去除一般的执著,而在显教中,圆满修行之道是要降伏所有的邪见。假如我们能这样去修行,便可达到崇高的境界。

035当我们失去自由,被人放逐或毫无选择地沦为奴仆时,意味著我们过去曾经逼使我们的上师及父母离开他们的住所,并驱逐他人远离家园。自今以后,我们非但不应驱逐他人离开其住所,反而要协助他们寻找依止的归宿。

036我们再三地遭受旱灾、雹灾及其他天然灾害。或许我们的牛长得不健壮,我们所播的种子被昆虫吃了,以及我们得不到任何收成,这是利器之轮的回转。从前我们不遵守道德,而且没有信守对上师许下的诺言。若我们的道德漏洞百出,果报成熟时,会在我们的器世间现行。从此刻开始,尽可能清净地维持对密教的承诺和遵守所持的戒。在家居士应清净地遵守他们的清净戒、这些戒条是佛应众生所需而制定的,因此是可修持的。

037当我们祈求富贵却毫无成效,仍贫困如故,这是过去世吝啬的行为所致。过去我们没有供养三宝,也没有布施给穷苦的人。我们应该观想【施于受】,并切记一味吝啬而造成今日的果报。我们应从今朝起尽未来际供养三宝、僧伽和穷人。阿底峡尊者曾说:‘积聚财富是没有用的,因为当我们死后,财富并不能伴随我们,而在现世中,将财富布施却是未来的宝藏。’佛陀时代,有一对夫妇住在一座富丽堂皇足可比美财神的寓所。虽然女主人知道阿者世王是个贪婪、易怒的人,但屋主不顾妻子的规劝,仍邀请阿者世王前来。国王到来时,女主人边倒茶,边掉眼泪,并连忙致歉:我并非不欢迎您,只因您的衣服沾满了烟味。阿者世王后来命令这对夫妇把他们的房子和王宫对换,结果国王得到的房子竟变成了一栋平凡的石屋,而夫妇两人得到的王宫却变得更加富丽堂皇,这乃因这对夫妇过去曾布施住所给佛陀及众生的缘故。供养的发心比所供的东西更重要,例如:有一对很贫穷的夫妇,穷得只有一件衣服可穿,他们只好轮流穿出去行乞。有一天,世尊来到这个城市,很多人来供养佛陀。老妇人见了非常欢喜,深知自己因缺乏福报造成她无以供养,遂想效行供养以免来生更加贫困。便问阿难她可否供养这件满布跳虱的臭衣服,而且为了避免在佛陀前裸露,还商定次日将衣服摆在石头上。一切依言进行后,佛陀非常地欣慰,并以他的金手拿著这件衣服走了一里多的路。我们当行清净的布施,伯达瓦格西(geshes potawa)说过:‘不要布施青绿蔬菜的枯黄部分,或奶油的绿色部分(变坏的奶油)。’他又说:‘不要供养连你自己都不能忍受它的气味的香。’同样地,不要为了省钱而吝于在佛前供养,这会使你的功德减少。无论何时,饮用食物之前,我们总应先行供养。

038我们可能长得极为丑陋,常为别人所嘲笑;而相好乃是吸引信徒的八种特质之一。释迦学者说:‘人即使有很多的优点,但身相丑陋,仍会被别人所鄙视。’密勒日巴的弟子惹琼巴相貌庄严,比他的师父更受护法信徒的欢迎。有一次,他进入一户人家去乞食,不小心使那家的牛踢翻了牛奶桶,这家的女主人很生气的走出来骂他,但见到他后即转变态度,反过来供养他。无论我们长得多丑陋,盲、跛、没有鼻子,或有其他的缺陷,甚至连我们的仆从也鄙视我们,我们应该了解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建造佛塔和塑造佛像之故。对于佛像任意地批评、比较,或对经书不敬。从此,我们应为上师及诸佛造像,并予以赞叹,我们不应粗野地对待他人,要经常保持亲切的态度。下定决心之余,还要修行【施与受】。我们乘火车时可发现由于长相的差异而遭到不同待遇,相貌庄严的人常被所有的人尊敬,连收票员也不例外。反之,长相难看的人便往往遭受鄙视。

039有时无论我们如何对抗自己的执著,不但无法抑制反而使它更加强,这是我们过去太纵容我爱所致,我们不应再让死敌--我爱的态度所操纵,因为它是所有祸患的根源。

040同样地,无论我们多么用功地修习道次第,乃至修持密教的圆满陛位,我们可能仍无法获得任何进展。这是因为我们于现在世及过去世中卑下的发心动机及恶念所导致,利器之轮回转使我们无能为力。自今以后,我们所作的一切善行,不应存有任何私念,一切以利益众生为要。

041我们尝试行善,但心灵上并没有得到正面的影响,只因过去及现在,除了偶尔为之,我们都没有积极去行善或完成人生的目标,而只是迷醉于此生的物质利益上,因此我们的心灵并未改善。切记修持【施与受】,并下定决心,不被世俗利益所诱,专注于去除无明以达无住涅磐,应一心一意如此地修行。

042在我们开始做一些善行,如读经书闭关打坐时,我们期望成为学者或能看到天神的示现。可是我们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悔不当初。正如在上山修行时,根本没有一点的出离心,后来发觉既不能安住下去,又下不了山。我们该怎么办?由于过去的三心两意,使我们产生这样的困惑:开始时很热心,但瞬间即失去兴趣并出言毁谤。我们的修行并没有达到真正的目标,也没有改变我们的思想。前往听经只是因为被一些特别的名目所吸引。假如对尚未成就的修行自我吹嘘,我们将一无所获,因为我们并没有经过正式的训练。这好比我们接受观世音菩萨法的灌顶,并修习观音法门,稍后又接受文殊师利法灌顶,改修文殊法门,数月后又转修金刚手法门,这样我们是不可能有所成就得。十一世纪的大译师(ra lotsawa)曾说:不要像猎人一样,起初想捕鹰,然后转移目标捕捉狐狸,继而追逐麝香鹿,结果是空手而回。我们应固定地跟随本尊法修行。假使上师建议我们修更高深的禅定而我们尚在初学的阶段,仍应保持平常的修持。为了对上师有信,也须花点时间在上师所建议的专案上,但不应经常更换新的修行法门。

043我们受到别人的欺骗,乃因过去我们曾表现过于自负和自大;我们自以为自己最聪明、最英俊等等。我们一直贪婪地接受别人的东西,如今利器之轮回转。自今到未来际,应行【施与受】,减少贪欲及自大,并学习知足。

044如果闻法或讲经法去除妄心反更激起妄念;如果对于老师或他人所得的法感到又嫉又羡,那是因为现在与过去世中,我们不曾观照我爱的弊害与可怕,反而任其孳长。应修习到【施与受】,自今到未来,去除妄念,观想其害处,并舍弃我爱的态度。

045有些时候,我们的善意只会招来他人的不快。相同地,即使善心的老师出于关心和责任,也曾遭到我们的怨恨。不要因对别人好未得感恩而气馁,这是利器之轮的回转。应作如是想:虽然众生皆曾是我们的母亲,却因互相不认得而对他们不近人情,所以现在我们遭到了报应。即使被别人辱骂,也要尊重对方。现在所受的苦恼都是从前所作恶业的果报。

046当我们被出其不意的处境所打击,就好比铁匠被自己所锻炼的武器所杀害一样,我们被自己的恶行所造的利器的回转所害。一切皆是自作自受,各人的恶行需自己去承担其果报。任何令我们伤心苦恼的事一旦发生,都应自我谴责过去的错误,同时应观想【施与受】。以后要真诚地戒除一切恶行。良心是心灵的专注与警觉,它将我们的善行连在一起,粗心鲁莽即是背道而弛。噶当派的喇嘛曾说过,心智的训练是所有成就中的瑰宝。假如不加以训练,它便会因过度敏感而受创,易为欢乐及忧恼所困。未经训练的心智,较易被微小的变化所征服。如有修心养性的修养,面对伤害时,我们懂得观想苦是轮回的本质,因而不受困扰。我们应注意我爱的障碍及害处。正如寂天说:‘世界上所有的灾害,皆源于我爱的态度,而幸福则降临在能宽容爱众生者的身上。这是不用诸多解释的,只要拿佛陀的成就和我们的比一比便可知悉。’宗喀巴大师说过:‘得人身之珍贵远比获得如意珠更宝贵。如意珠只能满足这一生的需求,但得人身却有成佛的机会,而且这可能是无数劫来的第一次机会,实在是难遭难遇!此机会消失之快一如闪电。我们应如此观想,视俗务为糟糠,在昼夜六时中把握开悟时机是非常重要的。身为一个瑜伽行者,我是这样地做,其他欲解脱者也应当如此。’噶当派的喇嘛说:‘现在是分辨人兽的时机到了!’

047生在恶道须忍受无边的痛苦,如果不能从轮回中解脱,千万种痛苦将紧随而来。我们不能怪别人,只能怨自己,因为我们如没有造恶业,便不会堕入恶道。若到恶趣,佛陀再大的能量都无法使我们解脱,好比射手被自己所造的毒箭所伤,这是利器之轮的回转。谨慎防止堕入恶趣之因,远离罪恶,因为它是一切痛苦之源。当第五世达赖喇嘛被问及什么是他最感畏惧的,他回答:‘恶业。’

048我们可能被家庭中伴侣、儿女的问题所困扰。有些小孩虽受到父母的宠爱,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早已深受无明的影响。轻微的责骂会触发他们的嗔恨心,甚至生起杀害父母的念头。杀亲是五逆罪之一,起因是过去不曾和善相待,而导致利器之轮的回转。应慎防两个陷阱:出家僧尼可能会陷入较小的陷阱中,就是负责寺务行政管理等工作。在家人要照顾家庭妻小,则是个较大的陷阱。古时候的袈裟(rishis)是出家人不著世俗的部分表征,和现代的僧袍不同。真正的喜悦可藉纯正的修行而来,而真正的修行是无须向人阿谀献媚的。若欲行善,缘起法可确保我们向前迈进。自今以后,应发出离心以脱离世俗生活,并持净戒。坦巴洛嘉在他的论著中提到本书中引为比喻的武器只限于弓、箭、剑等,因为这本书时印度还没有枪,而神像也没有持枪的,故未提及。剑象征胜义菩提心,剑能斩物,胜义菩提心也能切断轮回的根源。正如矛与箭可以穿透物体,世俗菩提心也可以消灭我爱。

049所有的堕落和逆境是我爱所引致的果报,明白这道理后,不可低估我爱多带来的害处。应作如是说:‘从前因为未认清我爱这个敌人,但由于上师的慈悲和对佛法的理解让我逮到了它。如今我已逮捕到了这个能潜入思想中将我的善业偷走的贼。我终于抓到了这个罪首恶敌。世间的贼只能偷走此世的物质财产,但我爱却能劫取千载一时的机会。’如今我已抓到了这个骗子,它表面上是我的朋友,但却从无始以来一直在欺骗我,影响我造恶,另我受很大的痛苦。正如奸臣般令人难以识破,今天我所逮到的我爱之敌也是如此。如今我已认清这个叛徒,我被它所骗,还以为它是关怀我的。从今起我决定不再被这个邪念支配。‘喔!能够抓到这个我从未怀疑过的骗子实在是太庆幸了。幸亏有上师及佛法的威力,才能成就。’菩提心的价值可从阿底峡尊者的生平中看出。每当提到法护,阿底峡尊者便会合掌,毛发竖立,颤抖流泪,但对他另外一百五十五位上师则没有这些反应。他说他对每一位上师的信心并无分别,但如果他有一点点的慈悲心应归功于他的上师--法护。同样的,崔蒋喇嘛,第十四世现任达赖喇嘛的初级亲教师,每当他提到帕波仁波切(kyabje pa-bongkha rinpoche)时都会把双手高举在头冠上合掌。他是一位伟大的喇嘛,无人能及,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和哲蚌寺)的喇嘛和格西无一不是他的学生。有一次,他在水底洞穴中经历了九天的阎曼德迦明王应化显现,而他自己现噜迦明王身(heruka chkrasambhava)。之后,他又见到金刚瑜珈母(vajra yogini)的示现,并告诉他如把萨迦派的教理和格鲁(gelug)的金刚瑜珈母教法融合为禅定修持,会带来更多的好处。又有一次,当他在拉萨附近一尊呬噜迦像旁举行一场大供养时,法身真的进入神像中,使神像舞动起来,并告诉他,任何人从他受呬噜迦灌顶,一直到第七代都可达到空行母净界(dakini realms)。

050法护也是精于阎曼德迦法门。他用来修法的画像直到最近还放在瑞廷寺(reting monastery)中。有一次,当回教徒人入侵印度时,他用手拍了一下画像,战争便被阻止了。此后画中便留下他的手印。现在就向阎曼德迦祈求:‘请转动您头上的利器之轮,用力摧毁您嫉恶如仇的物件--众生的我执、我爱。’这愤怒的物件并非针对任何人,而是针对妄念而言。我们要把对自我的关爱转为关心他人,以长养菩提心,因此我们要祈求阎曼德迦的帮助。‘愤怒的三转您顶上之轮,摧毁我执及我爱。’为了摧毁我执和我爱的态度,我们要发胜义菩提心、发世俗菩提心,以及这二者的融合。阎曼德迦三转利器之轮即象征此三要件。阎曼德迦的双脚象征两个真理,左脚屈曲代表世俗菩提心,右脚伸开即胜义菩提心。两种菩提心应平等均衡,故他锐利的双眼燃起智慧与方便之火,也表示二者是平等平行的。

051阎曼德迦的四颗尖牙象征四种抵抗力量。请求他:‘请用您的武器掷向我的敌人。’虽然某些本尊示现愤怒相,他们的愤怒是慈悲的表现。反过来,面带微笑的阎魔王却是众生的刽子手。从前有一只老猫,老得不能再抓老鼠了,便告诉老鼠们,它已发愿不再杀生,它们可以每天围绕在它附近走动,这么一来,它便把所有的老鼠都逮住了。死亡之神--阎魔王正是如此。为了我们的利益,上师有时也会现出本尊的愤怒相。

052‘请抓住这个令我在轮回中打滚的敌人,请除去这个到处跟著我,可恶、致命的我执,逮捕这个狡猾者,他是令自他堕落的罪魁,当下杀掉他吧!’‘诱引他出来吧!可畏的阎曼德迦!’--如此地重覆著,暗示著世俗和胜义菩提心的作用。【去掉这腐化的虚荣之言与错误的想法吧!】

053【打它,拍它,把这个我执我爱的心撕碎!在这诡诈自私的念头上跳舞!踩它,踏它,除去它!】就如一只大象先用象鼻抓住一个人,然后把他踩死。假如我爱的思想倡狂地蔓延,我们便无法生起助人的心、即使为之,动机也是不纯正。因此,【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抛却,它扼杀了我们最终的解脱。】我执就是我们的敌人,我爱即是它的随从。

054【吽吽!(hum hum)】第一音节代表世俗发心,第二音节代表胜义发心。‘啊!伟大的阎曼德迦神,请示现您所有的神力,并以此来征服两个敌人:我执和我爱的邪思。’【喳喳(dza dza)】指迫切的请求神祗的示现。‘请以世俗及胜义菩提心来诱导他们,将他们困住永不释放。’【呸呸(phat phat)】即透过世俗和胜义菩提心去降服他们。‘啊!阎曼德迦,伟大的克死之神,将我从我爱思想的束缚中释放出来,以世俗和胜义菩提心解开束缚,并切断对我爱执著的心结与思想。’

055【伟大的护法神,请示现吧!我对您仍有所祈求。】由于业力和愚痴,使我们陷入轮回的流沙中。我们被愚痴的臭皮囊所拖累,我执及我爱使我们因此沉沦。请立即把这个臭皮囊切除,透过两种菩提心以获得解脱。

056虽然我们一再地被牵引到恶趣去,并遭受到很大的苦难,我们仍无法认清我执和我爱的害处。我们非但不畏苦难一再重覆地造下恶趣的果报。是什么迫使我们如此作为呢?是对我爱执取的态度。【踩它,踏它,杀死并把这个敌人和其侍者一起消灭掉!】

057我们渴望速疾成佛。一开始学习,便希望被尊为大学者;闭关时期望灵神的显现。纵然有所期待,可是我们却缺乏精进和毅力来成就它,通常经过数天后便生起厌倦之心而把它放弃掉。我们有很多的计划但却一无结果。我们试著在辩论派的寺院中学习,然后又进入密教的寺院,到头来却一无所得。导致失败的力量便是那邪恶的我爱:【踩它,踏它......。】

058我们渴望财富与快乐,却没有世间透过布施或做其他好事来广植善缘。我们往往缺乏耐心及恒心,只透过一段短短时间的学习或闭关,便放弃初衷。我们被欲望所引导,顽固地贪取能力所不及的东西,作出种种的奢求。对事情有所期待却从未种下善因,只能说是一种奢求,正如一个目不识丁的拾荒者想成为首相一样。奢求是由我爱所产生。【踩它,踏它......。】

059我们没有事先观察就随意结交朋友,或未加选择便轻易拜师。因此造成初时和朋友难舍难分,但不久却无法忍受对方。我们贪求食物、衣服和财富,却未曾种下善因,如供养三宝及布施贫苦。我们掠夺别人的财富且到处追求利益。这都归咎于我爱的思想在作祟:【踩它,踏它......。】在这里所要强调的不只是我爱是导致堕落的罪魁,并指出关爱他人是所有快乐和成功的因素。

060我们善于靠奉承来获得所需,虽不向他人鲁莽地要求但会间接地暗示:‘你去年给我的东西很管用。’正如寂天所说,对佛法修行者来说这种利用不正当的方法获利是很糟糕的。我们非但不应假藉权势取得不当的财富,例如国王征收不合理的税收;也不可以不正当的方式图利,如施恩望报或藉由伪善而获得利益,例如因知道有信徒要来,便特地早起准备食物,藉以打动对方。我们靠五种不正命为生,然而却自认为在捱饿。常以为自己很贫乏,有衣服不穿反而将它们锁在柜子里;同样地,把食物囤积起来舍不得吃。由于吝啬,我们纵有一些钱财和物品,但却舍不得慷慨地拿出来布施供养。所有这些错误都由于我爱的态度所使然:【再次踩它,踏它......。】

061我们声称帮忙寺院做这做那,却行无功迹,只是在口头上宣扬;或以恶劣的态度提醒别人我们曾经如何的帮助他们。我们不应如此地提醒别人,因为我们已承诺要帮助众生获得解脱。虽无所事事,也要言过其实地吹嘘一番。这种自大的行为乃由我爱所致:【践踏这自私的我爱,它扼杀了我解脱的机会......。】

062我们有很多上师,但能持续地保持对他们许下的诺言,实在是少得可怜!我们有很多的亲戚和弟子,但我们对他们几乎都没有好好地表示关怀过。我们关心名誉甚于精神上的需求;纵有一大群徒众,但在精神和物质上都没有给予关怀。在十一至十四世纪的噶当派喇嘛时期,想要成为一位上师的弟子是很困难的,除非受到引荐,并一心一意地亲近他。

063我们答应信守精神上的承诺后,却反悔食言。虽然我们曾经承诺度一切众生,实际上我们本身都没有把戒律持好。我们的恶行连邪魔都感到震惊,更何况是超越的神祗们!我们应找寻一个能帮助我们的上师,以消除无明,而不是让无明继续增长。宗喀巴大师说过:‘我们所选择的上师,必须是能使我们的无明退灭,并令善念增长者。’

了解到我爱的思想是各种堕落的原因,【踩它,踏它......。】假如这些教法都不能改变我们的心,还有什么可以产生效用呢?我们一直把它束之高阁而不放在心上,又哪里会发挥作用呢?最起码要迫切加强培养基本菩提心和去除我爱的念头。宗喀巴大师曾说:‘菩提心是大乘法门的生命石(当佛像开光时,放在佛像中的一块石头),是横遍十方不可思议法门,是积集福德资粮的万灵药,因为以此动机来做最小善事可获得很大的功德,因此是吸引和积集所有资粮的真正宝藏。理解了这个道理,伟大、无畏的菩萨以此作为他们的修行。我身为一个瑜迦行者也依此法而修,任何希求解脱者也必须如此做。’菩提心是数百种不同法门的精要。假如没有菩提心,就算同时修三个本尊法,也不能达到资粮位,更不用说成为一位大乘行者。聆听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的教法的功德远超过生于梵天界的功德。虽然拥有显赫的名声,我们的修行却很差劲,而我们的恶行连魔鬼都感到震惊,这都是由我爱的念头所引起的,【践踏它和撕开它的心吧!】假如身为老师的我们也不修持这些教法,就好比将神变成了魔鬼。我们不需要一位元使我们的欲望和嗔恨增长的老师,所需要的是一位元能够帮助我们减低无明的上师。法护的话很有力量,而且正中我们的要害。他是个模范老师。老师及他的教法二者皆须不偏不倚地直捣黄龙。假如他们对缺点姑息,显示他们缺乏慈悲心,就如让盲人走向断崖一样。

064虽然我们只听了一点点的教法,却很权威地乱放厥词,而不是满足徒众所需。反过来说,假如我们曾经听过完美的教法,便不会茫然不知如何去教导他人。我们因为听得太少、太偏狭,因此在懵懂的情况下胡乱地发表了种种不如法的演绎。以下的例子是说明缺乏智识的后果:有一个人被要求依据律法加持僧袍,他不愿承认自己的无知,而叫人把花瓶拿来并把水洒在袍上。由于我爱的态度,我们也向人宣称歪曲不实的证悟等等,【踩它,踏它......。】

065我们可能有很多的侍者和徒众,在物质和精神上均给予同等的关怀,但他们却变得粗暴蛮横且不听劝告,甚至我们一向很仁慈,也会收到无礼的回报。同样地,我们平日建立了友谊,但在需要帮助时,却得不到援手。正如瑞廷仁波切所说:‘不要对人类有所期望,惟有三宝才值得我们信赖。’我爱是造成这些不幸的原因:【践踏它,把这屠夫的心撕开。】

066我们虽有很高的资历但实际上知识却没有比鬼多。坦巴洛嘉(第二任瑞廷仁波切,第十二世达赖喇嘛的摄政和新教师)说过:‘假如我因我的履历而感到自满的话,我今天恐怕什么成就都没有。因为我在修持上解行并重,你们才尊我为多杰姜,而且我在教授时能够无所障碍。’第三任瑞廷仁波切是崔蒋多杰姜的亲教师,而负责找寻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则是第四任瑞廷仁波切。光有履历而没有知识是一文不值的。自称是大喇嘛,但欲望和嗔恨比起鬼及魔来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此魔是所有无明的综合体。是谁把我们弄至如斯境况?是我爱的态度。再次【踩它,踏它......。】

067正当我们恃才傲物之际,我们的这种行为其实比狗还不如。诸如此类的人很多。我们谈玄说妙:谓世上没有真实的存在等,并吹嘘已深入高层密教的金刚乘,但是我们的行为却完全蔑视因果律和道德的存在。不但招惹放荡的女人,且喝得酩酊大醉以致在街上呕吐。把道德观念抛诸脑后,而他们今生或来世获得成就的希望也随风而逝。这都是由我爱所引起:【踩它,踏它......。】在进入金刚乘前我们要十分谨慎。第五世达赖喇嘛(十七世纪)说:‘在没有接受过一般修行法门训练之前便进入密教的修行法门,就好比将一个小孩放在野象背上。’摩托车虽跑地很快,但不会骑的人去骑它时,他很快便会掉到沟渠内。如果我们步上密教修行之途,应特别注意波罗提木叉(戒律)、菩萨和密教的誓愿。金刚总持对上述誓愿及密教经典,从不教人掉以轻心,低估或违犯佛陀的嘱咐,在密教而言,是根本堕落。在此须强调,值此五浊恶世,醉酒不耻之徒反被称扬,而大善知识却备受冷落。依据密教,我们尚须注意一点,即唯有达到某种证悟的程度之后,才能以女人和酒作为意识上能受控的修行法门。反之,如缺乏这些体认,诸如五花八门的男女双修法门,将是导致往生恶趣的主因。纵使本身已具有双修法的先决条件,与之共修的女人,除了要有共同的训练及领受灌顶之外,尚须能护持密教的誓言,如护眼中珠一样。此外,男众必须是已经证悟空性,女众亦然。密勒日巴尊者说:‘欲正确的训练气脉必须具足三条件,未合格者修行此法门就有如在地狱中攀爬剑山一样。’假如可能的话,我们应依据《密集金刚密续》(guhya samaja tantra汉译《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根本经典里的忠告来修行。外观为无懈可击的声闻僧,而内在则有空乐之证悟。

068我们重视个人的利益与成功,而无视于作为一个大乘行者的事实,便是要承担利益一切众生,而把所有损失皆归诸于己。我们试图找他人来承担错误,并为自己的坏名誉寻找代罪羔羊。不可令别人成为自己的代罪羔羊,不可说:‘我做了很多而他却没有,所以一事无成。’,这是心智训练的二十二条戒律中之一条。所有这些堕落皆由我爱所造成:【践踏这位使我们无解脱机会的破坏者。】

069/070其次是要谴责那些僧众,虽然身著黄袍,他们不依循三宝,反而寻求魔鬼之指示。举例来说,当一个僧人寻求神谕及衷心地尊崇礼拜邪魔时,便是与他的皈依相违了。我们既然已经发了三皈依的誓愿,又不遵守戒律,行为和恶魔般邪恶。这些错误是由我爱态度所引起。【踩它,踏它......。】

071正试图隐居时,我们却常常上街并沉迷于世俗的享乐,同时自称为隐士。虽然我们接受了伟大的教法,却不曾尝试去实践它,反而继续从事星相、问卜和为俗人作佛事。我爱必须承担这些过咎。【在它的头上跳舞......。】

072假使能坚守戒律的话,便可获得解脱,但我们却放弃持戒,如此一来,即放弃了解脱及其善因。追随苦恼,我们失去了寻求现世的和永恒的良机。理解了这愚蠢的行为,是因我爱而起,【在它的头上跳舞及去除它。】

073佛法乃解脱之门,正如运河是水的通路一样,但是我们杜绝它,并以商务的追求取代之。放弃了佛法,又不在乎蒙受痛苦和灾难,于是我们从事商业活动并制造往生恶趣的因。

074同样地,我们放弃陪伴及教导我们的精神导师,而宁愿浪费时间在市集中玩乐。这也是源自我爱,【践踏它的头并撕碎它的心。】

075把食物和贵重物品安全地收藏起来,我们还剥夺了僧伽的供养和生计。更而甚之,犯了偷窃等罪。这些堕落皆因我爱而起,【踩它,踏它......。】

076我们期望拥有神通,而其主因是经由打坐而来。然而我们并没有足够的忍耐力,而且希望获得神通,不外是想藉此来骚扰他人。情况是我们可能反被邪魔所干扰,并经历巨大、奇异的幻觉。尽管如此,根据戒律,公开宣扬自己已经证悟是一种堕落。假如我们真的能如此快速地做到,我们应可即刻达到证悟。但在仓猝之间,我们根本还未达到初禅。此时此刻,我们也许正在印度、美国、菩提伽耶和世界各地梦想飞速证道。我爱态度是其因,【踩它,踏它......。】

077别人给予我们有利的劝告时,不但充耳不闻还严厉地加以反击。我们从没有说过一些关心的话,然而别人却以阿谀之词来欺骗我们。这些俗人没有能力分辨善恶,我爱是其根源。【践踏它并在它的头上跳舞......。】

078我们予以信赖托付秘密的心腹顺从,却倒戈投向我们的死敌;同样地,爱徒们会将上师的秘密教导泄漏出去。我们应经常保守机密,因为一旦泄露出去,它势必会传开,而当初托付予你的人,将对你失去信心。种敦巴曾说过:‘如果你能保守秘密,使得令郎也不知晓,你就能贯彻始终。’从前有一位传教士欲试探他妻子的忠贞,于是他先隐藏国王最珍爱的鸟,另外杀死一只鸟,将鸟肉揣回家中。他向妻子解释该肉即为国王最珍爱的鸟之尸身,为了他们二人的生命请她务必保密。之后,国王宣告爱鸟失踪,并以高价或皇后的皇冠悬赏提供该鸟下落的人。妻子终于出卖了先生,但身陷囹圄的传教士托出其实验的原委之后,反因他的睿智而获晋升。我们与他人为友,并视之为知己,之后却因挑剔他人的毛病而与之决裂,这种人实为我爱所左右的心贼。【在它的头上跳舞......。】

079当我们似邪灵般生气和妒嫉时,就易于被他人所恼,甚至于看到他们就感到不舒服;我们被疑心及迷信所淹没,导致对他人的不友善及不适应,此乃我爱作祟之故。【在它的头上跳舞......。】噶当派的喇嘛说:‘我们应该对他人采取友善和开放的态度并以关爱待之。’

080虽被劝导遵行戒律,我们非但忽视它,且还恶意地背道而驰。当有人欲接近我们以寻求意见时,理应对他仁慈,可是,反而想尽方法与他作对并羞辱他,此亦为我执在作祟,【践踏它并撕碎它的心......。】

081当我们发觉他人的活动对我们形成干扰,且为他的所作所为恼怒时,便会对他的言行产生负面的感受,继而心怀敌意。圣者龙树菩萨曾说过:‘心态有二种:其一如把文字刻于石上,另一则如写在水上;我们消极的心态应如写在水上的文字,而积极的心态应如刻在石上之铭文。’对他人的怀恨应归咎于我爱的态度,【踩它,踏它......。】

082因他人的努力用功及修行所获致的崇高地位,我们常有压迫感,非但不能分享他的喜悦,甚至因妒嫉他而加以毁谤。将圣者视为具威胁性的敌人,而非被尊敬的物件。同时我们又被赤裸的贪欲所蒙蔽,而随意寻求性伴侣。此等皆因我爱而产生,【践踏它并撕碎它的心......。】本注释的作者说:‘每当大学者们在大殿里雄辩时,我总是感到欣喜并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如此;我对他人的演说感到欢喜,且祈求宝座的拥有者能佑我也有如是成就,我从未对他人的高位心怀恶念。’

083我们因朋友的小瑕疵而无法友谊长存,并对新朋友冷热无常,且不信守承诺,起初发现对方很吸引人,但不久却因我爱而与他疏远。【踩它,踏它......。】

084虽然我们没有神通,却从事占卜,然而由于虚假的预言,我们终究要面对果报。如果我们够慈悲,就会避免伤害自己的同伴,但若完全缺乏或微具善心,则当被人伤害时,我们便试图报复。忘恩负义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在此五浊恶世,找寻一位具大慈悲心的上师是很重要的,因为尽管我们十分愚钝,只有他才会关切我们。同时,应视我爱之态度为最大的敌人,要不遗余力地将之根除。

085由于我们把教义当耳旁风,故常未澄清即予以推测。我们研读只为打发时间,或欺骗、取悦他人。日后,当我们自己教导时,纰漏百出,让饱学之士尴尬不已;只学到皮毛之经典,和接受些微之传承,我们就质疑它们的价值;又因见闻历炼浅薄,而以邪见误导徒弟,诸如告之学习是非必须的,只要一味枯坐。此乃我爱之故,【踩它,踏它......。】

086若有人想证取无上正觉,就须对教义多听闻,多思考,融会贯通,然而因我们习于发怒,感情用事,所学便有偏差,而且每当与对手讨论佛法时,变成恶意相向;又因善嫉,我们往往对他人的错失过度夸张及反应。此皆因我爱所致,【在它的头上跳舞......】若有人曾是粗俗不堪,经过修持,精神境界已提升不少,我们仍然怀疑他,对他无法信任。甚至佛陀都曾为凡夫,故我们不该因某人过去的记录而藐视他,应以他目前之作为来论断。我们应认知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并以此教义训练个人心智。伟大的龙树菩萨曾说:‘若你欲为自己及他人证取正觉,应加强菩提心的根本修行。’此乃因在过去诸十中,我们太惯于和憎恨、贪欲为伍,蔑视他人,自以为是,此亦我爱之故。憎恨是发展和增长菩提心的最大障碍,尤其是当我们不断地伤害他人,且暗中破坏他人的优点时。我们并非有意滋养妒嫉心而是不惯于见他人好。《菩提行经》云:‘当为一切有情发菩提心,令诸得快乐,云何忌有情?’然而,因为善嫉,使我们对他人加以否定、毁谤和淩辱。我们有时既高估了人,有时又轻视他人,夸张其短处,低估其长处,皆是由我爱所引起,故我们应在逆贼的头上跳舞,是它使我们丧失最终解脱的良机。

087因未经广泛的研习,使我们低估了学习的价值;由于未经透彻的了解,对有必要学习的特殊领域发表不当的言论。不尊重善知识,故轻视他们的传法,我们对灌顶、传承等观念非但荒谬,且将此偏见转告他人,诚乃为害最深。若不渴求与够资格的善知识交往,则无法获得佛法上的体证。此事记载于《华严经》及其他经典上,阳光具有能使棉花燃烧的能源,然若无放大镜将之汇聚一处,则不可能产生火。【应在这自私的念头上跳舞......。】

088我们的教导与经律论‘三藏’大相径庭,由于与之大唱反调,我们宣称具有来自梦中和天书的幻像体验。此种不实的‘自我体证’,是极端有害的。我们没有长养他人善念,反而采取冷嘲热讽的态度。对于他人的教理与修行,我们应心存善念。因为种种的错误皆来自我爱,【在它的头上跳舞......。】

089对违背佛法的作为,我们非但不排斥,反而一厢情愿地赞同它,正如当我们忆起曾对所厌恶者的恶言相向时,尚沾沾自喜,以伤害他人为乐事;同样的,当我们终于捕捉到一只恼人的虱子时,即很高兴地把它捏死。这也是我爱之故,【在它的头上跳舞......。】

090即不视尴尬之物为可耻,也不因沉溺其中而感到羞惭,特别是对违反佛菩萨的誓愿而无动于衷,对己之堕落却引以为豪,矜矜自夸;反之,对无须羞耻之事反觉尴尬。譬如当一位富者被引渡学佛并割舍他的财物时,我们竟为之感到尴尬羞惭。缺乏财富并不可耻。姜巴嘉措(cyalwa thampa gyatso)是第八世达赖喇嘛,有一次提及他的老师:‘我的老师比密勒日巴生活更清苦,至少后者还有可口的荨汤,有时还有糌粑可吃,而我的老师连这些都得不到。’他的塑像确实看起来羸弱不堪。这位老师有一次从昌(tsang,地名)旅行至西藏中部,去向另一位上师求教。路上遇见由他的亲戚所组成的沙漠商队,正自另一方走来,他们不但未赞美他,反而取笑他的贫穷潦倒。当他抵达上师住处后,便聊赖小碗糌粑的供养为生。在另一场合,他碰到西藏王(上师的化身),王给了他诸多供养,他因此陶然自得地想道:‘我似乎还有些名望。’之后,他的上师斥责他自以为有名而收到诸多供养,其实是来自上师的慈悲心之故。当这位老师终于成为达赖喇嘛的亲教师时,他发觉突然有不少人找上门来,并自称是他的亲戚。若我们虔诚地修行,我们的力量和加持会源源而来,因为上师们和本尊等其他诸神,皆会支助我们这些虔诚的修道者使永不虞饿死。释迦牟尼佛将他的六万次能转世为宇宙之王的功德回向供养实修者,即使当饥荒发生时,须用一大斗的珍珠换取一大斗的米。在大寺院中的喇嘛惯于刻苦自励,常常连续几天断粮,但他们都会坚持下去。对该引以为耻的行为毫不在意,却对不应介意之事感到羞耻,此乃我爱之故。坦巴洛嘉曾说:‘对那些由我爱态度所造成的弊端,实在难尽。’

091我们不曾做些有意义的事,如成就解脱和开悟之道。无始以来,我们即放纵于不正当和不善的行为。此乃源于我爱的态度。直至本诗偈为止,我们都在谈论我爱的缺失及认清它的种种缺点,现在让我们向阎曼德迦明王祈求吧!

092‘啊!能比往昔更清楚地了解我爱的缺失,是多么殊胜!真庆幸能认识您,伟大盛怒的阎曼德迦明王,您有一切优点去克服我爱及其伤害,结识如此一位有效率的伏魔者,一位具极乐超身的自在解脱者,真是难能可贵!’极乐超前的观点是基于放弃二种烦恼:全知障碍和解脱障碍。而伟大的阎曼德迦明王具有极乐超前乃至无所不知的自由解脱。更肯定地说,阎曼德迦王空乐不二,具诸佛的知见和智慧。无我的智慧在显密二道是普遍的,尤其对密教最高思想而言,智慧是实现空性的最大喜悦,而粉碎我爱及我执的工具,为无我和喜空不二互结的智慧,它藉著阎曼德迦王挥舞著镶有头颅的棍棒作为表征。我们恳求阎曼德迦王在他头上挥舞三次,依据一般解释,第一次的挥动是粉碎我执;第二次是我执之果,即为我爱的态度;第三次则是降伏前二者所造成的染污识蕴;而较不适修之说法,为这三次挥动分别代表幻身、明光及总结合。

093‘啊!伟大的阎曼德迦明王,当您采取愤怒的站姿,张著尖牙,怒发冲冠时,请就此一次助我把我爱根除。并以无限的慈悲心保护我们,指引我们远离痛苦。’故我祈求伟大的阎曼德迦明王:‘请将我及所有众生,自我爱的果报中解救出来,于今始知此种态度是我们的死敌,请即刻将它自我的心中逐出。’

094集聚世间一切的痛苦,将它堆积在我爱的态度上,以便将之消除殆尽。在修炼【施与受】的当时,自左鼻孔散发出强大光线,而右鼻孔则吸入所有众生的痛苦,把毒素等吸进后,将它堆积在心中我爱态度之上,并将五惑囤积在我爱之上,此五惑即三毒根:贪、嗔、痴,加上慢、疑。

095透过大慈悲的上师和阎曼德迦明王,我们已能辨识出我爱的念头为我们堕落的原因。我们已确知此种思想是我们的死敌,但如果我们仍倾向于执持此种思想时,请助我们平息它,并令我们舍弃对它的拥护。

096所有的退堕皆应归咎于我爱的思想,且责无旁贷。观想所有众生三世以来皆是善良的。由于过去世中所有众生皆曾仁慈地协助我们完成德行,今生我们才能转世为宝贵的人身,故应对一切众生起慈悲之念。基于此,我们应有效地修习【施与受】,代众生受苦、受折磨。并为众生的利益,经由呼吸的媒介,将三世的德行皆回向给他们。如果我们能发起一念菩提心修习【施与受】,则有助于它的发展。

097孔雀因摄取鸩毒而健旺、美丽,将三世众生的恶业与妄念纳入自己的意识流中,这些毒素会转变成德行的助缘。为了一切众生,愿我们能证悟。

098我们也应该常常把奉献的祈祷文扩及一切。一只乌鸦吃了毒药几乎致死,幸好及时发现解药,‘愿我们散发的德行,同样地令所有众生受益。他们的善根濒临崩溃,乃因遭业力及妄想所淹覆而处于水深火热中,在我们的关爱下,愿所有众生都能发起这两种菩提心并获得证悟。’我们应如此无私的祷告。

099‘当我们和所有曾为吾等母亲的众生居于色究竟的净域时,藉著菩萨广大的功德,愿我们能成就无上正觉。’‘愿所有正被业力及敌意所支配而轮回于六道的众生,能彼此相亲相爱,愿他们能互为彼此成就证悟的因缘。’这是最上乘的祷词。

100以下是鼓励的祷词:‘直到我成佛为止,纵或为了一只虱子,我必须堕入恶道,愿我能欣然接受。当我身陷恶道,帮助他人时,不寄望于任何的协助,也不离广大的菩萨道,愿我能引导所有众生离开恶道。’为了利益众生,我们该如此大胆的祈愿,因它迟早会兑现,故不需太胆怯。

101在地狱折磨他人的狱卒,一见到我进入地狱最炽热的一层时,他们愤恨的情绪终被降服,愿他们能视我如上师一般,当他们问及:‘尊者您为何来此?’我回答说:‘此地众生正遭受极苦,故我必须前来拯救他们。’闻此,狱卒们遂释放被俘者,终止对受刑人用刑,而众多如雨般的武器皆变成香花雨,高温的火花也化成一片清凉,愿所有众生皆为清凉所包围,此为菩提心的果报。

102藉著我的力量,愿诸地狱众生,能收摄到五神通的威力,愿他们能转世为神或人,并能为众生发愿证悟;愿他们实践菩萨道的六度波罗蜜及四摄法。藉著回向功德,愿他们能常住于清凉的菩提心与广大的愿行中。并接受我为他们的上师,且以正当无偏的态度与我交往,愿他们能圆满次第,成就佛道。

103愿我能像利益地狱众生般嘉惠一切众生。当我为他们努力时,但愿他们也能尽一份力量帮助他人,不因世俗的欲乐而分心,及满足于安逸。愿我也因认知此两者空无自性的真理,而了解世俗的存在与自我满足的安宁是平等不二的。

104如能如此,我们就能降服自己的成见和敌人,但若反其道而行,则绝不能压制我爱的思想。共同修习大安乐法和无我的智慧行,定会到达大圆满。当所有因缘汇聚时,果报就会出现。直至本诗偈为止,我爱的态度和利他的优点皆已说明,因此应著重于【自他互换】的修习,并加强回向众生的心。然而,纵使我们具有清净无瑕的世俗菩提心,而不修习胜义菩提心,则将无法获至最上乘的果报。二者缺一就像鸟缺一翅,绝对飞不起来。本书作者法护是唯识学家,他基本上偏重开悟思想的钻研,但他对空性具有自发性的领悟,并已成就初地菩萨位。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两者是开悟所必备的条件,以下诸诗偈是有关胜义菩提心及空性的领悟。

105我执、我爱的思想能同时引发种种的成见,一切皆仰赖因缘,而互为因果。缘起相关性乃指所有现象皆只是表面上的存在,它们并没有任何实体。上述诸事皆因缘起而有,然而对缘起不了解的人,一听到‘空’字,即联想到虚无或断灭,如我们了解了缘起,就较易看透空性;例如,我们提及西藏图书馆,它有玄关、柱子、横梁等等,当这些都被凑和在一起时,才被称为图书馆,而单独各部分却无法构成图书馆。同样地,当我们说一个人的存在时,意指他仰赖五蕴或部分的五蕴存在,所有现象皆可以此类推。一物是有可能转变成另一物,因它没有实体的存在。如果万物皆单独存在,则无互为交换的可能性;例如,当天空布满黑云时,我们称它为阴天,云层消逝后,我们即说它是晴天,这种情况的发生皆是因为缘起而来,乃因天空和云皆无实体。当我们挥动火把时,火轮则出现了;同样地,所有现象仅是‘表像’而已。《菩提行经》云:‘若无此道,则三解脱或三成就都不可能,此道即是了解空性的智慧。’

106一块湿透的木材是无用的,因它不能发挥木材的功用,而且不久就会腐朽掉。我们的生命在逆境中亦迅速消失,所有如果不及早启发世俗及胜义菩提心,我们就平白辜负了此生。就如水泡之易于破灭,生命也会倏忽终止,我们不能期盼长久或永恒的生命,顶多能活到七、八十岁而已。山中的雾看似实存,但我们一接近它时,它却无处可觅;机能上的现象,乍看似实存在,但经分析后,亦无一物。对感官认知的存在而言,如热沙、阳光、流水浮现在海市蜃楼中,然一旦接近它,却一滴水也没有。同样地,由因缘而产生的机能现象,看似具有实体,一经分析后并非如此。

107当我们不加以分析细察本体时,看起来它似乎是具有实体的存在,但经检查后却什么都没有。当一面毫无瑕疵的镜子与人的面孔凑和在一起时,看起来脸孔就像是在镜子里。实际上,镜子里并没有脸孔的存在,故尽管所有现象看似真实,就它们本身而言,甚至连最小的原子亦非实体的存在。天空的云、山径的雾,看起来像是永远的存在,但几分钟内就消失了。机能上的现象看似不变,但若细察之,就会发现事实上它们是时刻都在起伏不定。我执有如我们的敌人,我爱思想有如屠夫,我执的物件就是世俗所谓的‘我’,看来皆似实体的存在,但若察之,将发现它们过去既不曾真正地存在过,未来亦无,现在更是不存在,它们本来就不曾真实过。

108业力和愚痴是轮回的苦因,看似具有本体,却缺乏真正实体的存在,他们仅是表像而已。至此,我们以各种不同的推理,来证实终极的真理。对于机能作用的层次而言,事物虽是存在的,但却是无实体的存在。

109虽然世间和超世间的现象是无实体的存在,但它们并非是全然不存在的。在清澈的湖中,可以看到月亮的倒影;同样地,因果也只是表像,故我们应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来证实之。

110/111在梦中,我们的身体被地狱之火烧得死去活来,但对未入睡者而言,此火则不存在;尽管火拼不真正存在,对作梦者而言,仍经历到焚烧的痛苦与恐惧。同样地,地狱炽热的地层和饿鬼道,并未真正地、实质地或终极地存在,但对造恶业者来说,当遭到烧、煮或剁碎的痛苦时,他会感受到强烈的恐惧。故我们不应做坏事而造下恶业。寂天提到地狱炽热的铁层时说:‘所有恐惧皆是负面心态的产物。’饱受恐惧之苦的人,感到他被拖入地牢中,尽管它并未真正地发生。故诸如无明、妄想、我执等应被舍弃诸事,皆无实体,但就世俗的观点而言,它们造成各种负面的影响及无休止的痛苦。藉三慧之助,我们应避免重蹈覆辙。能了解空性的智慧为闻、思、修三慧之果,它能断除我爱及我执。

112当一位音乐家演奏小提琴时,他以悦耳的音乐来安抚悲伤的心灵,而音乐来自何处?非由乐器本身,也非由琴弦、琴弓或音乐家的辛苦而来。音乐非由这些单独部分产生,而是因它们的众缘和合而成。当我们沮丧时,美丽的事物可安抚并鼓舞我们。经由推理,我们基本上需认知并无固有的实体,而这与世俗和机能作用的效力是不可分割的。

113当我们检视现象界实体存在的因果时,将发现到此因果并不存在。然而就世俗的观点而言,生灭是有的。在本篇中曾提到两次‘表像’,一为因,一为果。同样地,纵使善行与恶行皆是无固有之实,在世俗的层次里,我们可强烈地体验到它们引致果报。如果我们能对【利器之轮】予以重视,则会发现它非但有趣而且效应无穷。

114当把水注入花瓶时,它非由第一滴水或第二、第三滴水......个别装满的,而是一滴一滴的水累积而成。

115我们对快乐于痛苦的体验非由个别的因素而来,而是众缘和合而成的体验。譬如在冬天,并非第一阵寒风就会使我们颤抖,而是风持续吹了一阵子之后,才使我们感到又冷又冻。

116能对相辅相成的表像与空性,持彼此不相矛盾的认知,是多么的殊胜。在世间或超世间的事物中,能见到它们的共存,真是微妙之极。虽然仅是世俗的表像,绝无固有的实体,但对那些我执甚深者而言,却看似有实体的存在。能觉察空性与缘起的互补性不相违背,是难能可贵。少智者或对教理少知少见者无法觉知此事,此知见乃上乘之最。

117当我们开始冥思空性时,应有基本上的了解。首先,透过恰当的推理来证实空性,然后再从事凝神一处的冥思,在一心的冥思之中,相对的现象不会呈现,因它专注于空性上,而空性只有在深度冥思时才会呈现,且只有圣者才具此超绝之力。

118正如物体的无实体性,空性本身也只是名相与概念的转嫁者,故亦无实体存在。当十一世纪的冈波巴(gampopa)即将出发至西藏中部时,他的上师密勒日巴赠言:‘当你忆起你的上师时,观想他现在你的头冠上,但记住他也是无实在的本体。当你想到食物时,无论它的味道是甜是苦,须能加以区别,纵使它是虚幻的,最好能以三摩地为食。’就真实存在的观点而言,我们无法说什么是可为或什么不可为;但从原始的领域来说,最好将心置于空无上,且重覆做,不久,你就会成为对空性有绝对不变观点的大成就者。这种卓越是可成就的,但通常我们都缺乏坚定的毅力。目前因对己或对人的无力感而使我们处于可悲的状况,此乃源自不努力去培养二种菩提心之故。诸佛皆有坚毅力,而我们却无。

119如前所释,我爱是所有衰败和堕落的根源,而利他却是所有优美品质的源泉。藉由自他互换的修行,为扩充世俗菩提心而打坐,经由逻辑的推理、举例等,以及经由闻思修三慧的洞察力和适当积聚福德,即可修成佛的法身与化身,如此,即可为自他两利。愿我们都能实现此理想!

卷二 后记

瑜伽大师法护,是在他的丛林隐居处写下本书。外在的丛林是野兽成群,而内在的丛林则为我们的心境。值此五浊恶世,丛林是邪恶横行处。瑜伽大师了知所有大乘教义,且领受全部的传承和教导,他全心投入于法之领域故被称为‘瑜伽’。他的名字是法护,即意指护法者,而他的另一个名字,西勒拉克西达,则意指‘护戒者’。自修行的初阶直至大圆满的证悟,他皆心护持佛法,故以前名称之。戒律是所有证悟的基础,而他严持三种戒,绝不轻易违犯,因此以另一名称之。衡诸所学的全部教理,这位杰出的心灵至友,以诗偈的形式将它们摘录。处此五花八门的末法时代,人们习于为非作歹,他们的妄念其实就是一个丛林。瑜伽上师此志不渝,甚至把调伏最愚痴、粗野的六道众生当做他全部修行的目标,谆谆教诲而不弃舍。后来他将之传授给教理之王,已证得两种菩提心的阿底峡尊者,由后者将教理传入西藏。阿底峡的受戒法名为迪般卡拉·斯里南那那,他生于柴霍(zahor,今印度孟加拉省)国王家族中,他的父亲是‘法王’,财富可比美宇宙王。然而阿底峡如唾弃尘土般地割舍了优渥的生活而投向佛法。他曾自述道:‘为严朴放弃尊贵,甚至露宿于坟场为法备尽艰辛。之后,因宿世累积的福德,我遇见了最优秀的法护上师。’法护成为阿底峡的主要心灵导师,乃因上师授予阿底峡这些有关心灵训练的大乘教理。阿底峡说:‘在所有显密教理中,此两种菩提心的教义是佛陀整体思想的精华,能把妄念净化如饮甘露。因他的赋予,故我现在能从中受用,而不再成为我爱的奴隶。’既然我们已受加被,就应停止被捕我爱的念头所操纵。而所有加被中,又以心灵的加持为最上乘。以阿底峡尊者为榜样,我们应如此修行。‘在看到超越其他的至尊的两种菩提心教法在印度和西藏盛行前,我阿底峡已传播它。’‘在大、小乘和显密教理中,我尽可能广泛地学习,不予以宗派之见。’为了了解我们自己的思想体系,我们应多学习其他的教义思想。我认为它们皆具优点,特别是一般或罕见的大乘教义。但逢此腐化猖獗的五浊恶世,最深奥的密续教义,对于愚痴的学习者来说,有如毒药之于乌鸦般的难以消化。但诸如【利器之轮】的教理,于引领他人开悟方面是无与伦比的,且对任何人皆非鸩毒。当此之时,我们一味渴求著名的经典,而忽视此教义,并非可喜之事,尤其是当一个人对于修道的三原则(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慧)全然不知时,却寻求密续教义,此非好事。阿底峡尊者受荐于他的本尊,尤其是圣度母,而将此文与其传统传授给种敦巴,裨能驯伏偏远地区的蛮民。伟大的优婆塞种敦巴亦被称为‘教理的胜利旗帜’,当时是其最适切的弟子,故将机密教理传授给他。他行之有名后,传给噶当巴的三兄弟--搏多瓦格西(geshe potawa)、切喀瓦格西(geshe chekawa)普穷瓦格西(geshe purchnngwa)。之后,又将教理信托于伟大的喇嘛宗喀巴及其法子们。如此,该教理藉著新旧代的噶当派广益流布。种敦巴和阿底峡尊者将本书由梵文译成西藏文。既领受本教义,我们就该付诸实行。人身难得,上师难求,佛法难闻,报师恩的最佳方式就是依教奉行。

回向偈谨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以报身,同登极乐国

在此末法时代,特别以此功德回向世界和平,正法长驻!阿弥陀佛。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