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今昔物语

卷十七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第一篇

求地藏某僧人得遇真身

古时,西京附近住有一位僧人。此人素有向道之心,勤恳修行佛道,多年来尤其是对地藏菩萨抱有夙愿。他说:“我切望以我这个肉体凡胎,遇到地藏菩萨的真身,求得菩萨的超度。”因为有此心愿,他就打算云游四方,去寻访地藏显灵的圣地。当他把自己的心愿讲给别人听时,闻听此话的人,都嘲笑说:“你想得未免太愚蠢了,像你这样一个凡人,怎能遇到地藏菩萨的真身呢!”但是僧人并不改变他的初衷,终于往各国云游去了。

一天,僧人来到常陆国地面,当他正在信步前行时,天色已晚,便借宿在一个贫贱人家。这家除了一位年纪高迈的老妇人外,还有一年约十五六岁的牧牛童子。僧人进门后不久,只见有人前来将童子唤出,童子走后,紧接着传来一阵哭叫之声,不多时,只见童子哭着转回家来。僧人向老妇人问道:“这个孩童为何啼哭?”老妇人说:“因为他替主人放牛,经常挨打受骂,所以啼哭。这孩子的父亲早已去世,无依无靠。不过他降生在二十四日,因此取名地藏丸。”僧人听说童子的身世,不禁惊疑,心中暗想:“莫非是地藏菩萨因我多年的心愿化身为这个童子么?菩萨的誓愿不可思议,凡夫谁能知其究竟呢!”由于僧人觉得很是难解,便彻夜不停地祷念起地藏菩萨的佛号来。

深夜丑时光景只听牧童起身说:“我侍奉主人已经三年,总是挨打受骂,今天既然遇见这位借宿的僧人,我现在就该离去。”说完,并未听到出门,便一晃不见了。这时,僧人又惊又疑便去问老妇人童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不料老妇人也同样未见出门便无影无踪了。僧人一见此情,知道童子确是地藏菩萨的化身,但是,不论他如何高声呼喊,老妇人和牧童始终再未显露真身。

天亮后,僧人哭着将老妇人和童子双双失踪之事告诉了同村的乡邻人们。他说:“我信奉地藏菩萨多年,经常祈求见到地藏的真身,不料今天有了感应,终于见到菩萨的化身,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多么难能可贵!”乡邻们听罢,无不流泪称颂。

这虽然是一件难得之事,但只要诚心祈求,不论什么人都可以瞻仰菩萨的真身。如果缺乏诚心当然不可能遇到。

僧人进京后逢人就讲说此事,因而后来传闻于世。

第二篇

纪用方信奉地藏蒙受神恩

古时,尾张国有一位卸任的国守,名叫××××。此人在朝为官多年,后来出家为僧。这位官员家中,有一个凶猛的武士,名纪用方,号称武藏之介 [1] 。用方生性勇猛,邪见炽盛,从无丝毫善心。但是,后来不知何故,用方突然发起了坚固的道心,特别皈依了地藏菩萨。每月二十四日,用方断绝酒肉,不近女色,专心诚意地诵念地藏菩萨的佛号,并且还夜以继日地唱念阿弥佛号,经常持斋。但是,用方性情暴躁,谈话时也往往因事动怒,有如烈火一般。人们对此已然见惯,只是一笑置之,然而,用方不论在如何盛怒之时,也不忘祷念地藏菩萨。对于唱念佛号从不懈怠。

当时,有一圣僧叫作阿弥陀,不分昼夜云游各地,劝导世人念佛。一天,圣僧梦见了金身的地藏菩萨,亲自告诉阿弥陀圣僧说:“你应该知道你早晨走过小路时所遇见的人就是我的化身。”圣僧梦醒后,喜不自胜,庆幸自己即将看到菩萨的化身。

次日清晨,圣僧照例出门劝导世人念佛,当他行至一条小路时,迎面走来一个俗人,寺僧一见连忙问道:“请问贵姓高名?”俗人答道:“我是纪用方。”圣僧闻听立刻连连朝他礼拜,感激涕零地说:“这都是因我修积了善根,才能遇见菩萨,恳求菩萨一定超度我!”用方闻听此言,吃惊地说道:“我是一个极恶邪见的人,师父为何要如此悲泣向我礼拜呢?”这时,阿弥陀圣僧哭着说道:“我昨夜梦见金身的地藏菩萨,他告诉我说:‘你明晨在小路上所碰到的人就是我的化身。’我对此事深信不疑,如今果然遇到了你,所以知道你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

用方听罢,心中暗道:“我信奉地藏菩萨已有多年,莫非是这个缘故,地藏菩萨才把梦指点于他?”他这样想着离开了圣僧。从此以后,用方更无限度虔诚地信奉地藏菩萨。后来用方年岁渐老,终于出家为僧。十余年后,虽然染病在身,但毫无苦痛,仍面向西方,专心唱念弥陀佛号,最后,口念地藏菩萨的佛号,溘然长逝。

看见和闻听此事的人,不论道俗男女都感动得落下泪来。

第三篇

地藏变小僧以身受箭

古时,近江国依智郡的贺野村里,有座古庙,古庙中供奉一尊地藏菩萨。这座庙本是平诸道先祖的庙宇,诸道身任检非违使 [2] ,别号左卫门之尉 [3] 。

诸道的父亲是一个极其勇猛的武士,经常出征作战。一次,他率领部下征讨敌人,在交战之间,诸道父亲发现自己箭彀中的箭已然射尽,无计可施,便在心中祷告说:“家庙中的三宝地藏菩萨快来助我!”正在祷念之时,战场上突然出现一位小僧,把地上散落的箭拾起来递给诸道的父亲。诸道的父亲虽然感到事出离奇,仍是接过箭来射出,后来仔细看时,拾箭的小僧背上中了一箭,随后那小僧便忽然不见了。诸道父亲以为小僧必定是逃离战场,自己仍然继续作战,最后,他如愿以偿地惩罚了敌人,兴高采烈地得胜归来。

那个拾箭小僧究属谁家仆人,或是打从何地而来,诸道父亲一无所知,差人四处寻访仍然是无人知晓。这时,他不禁动了哀怜之心,惋惜地叹道:“小僧替我拾箭,以致背遭箭穿,想必已然死去!”但始终寻找不见,也只好作罢。后来,诸道父亲到家庙拜谒时,发现地藏菩萨的后背,插着一箭。这时,他才觉悟,在战场给自己拾箭的小僧,原来就是这尊地藏菩萨的化身,想到此处无限感动,不住地流泪礼拜。

附近一带看见和闻听此事的人,不分贵贱尊卑都感激落泪,此事确实令人感动。地藏菩萨为了普济众生,竟肯置身于恶人群中,为素有信心之人如此代受毒箭,世人如能诚心信奉,祈求来世,当有求必应。

第四篇

信奉地藏的奴仆免遭杀害

古时,备中国某郡,有一人叫藤原文时,别号大藤太。文时原本名门之后,家中富有,子孙蕃昌,他家坐落于津郡的宫乡。文时家中的奴仆当中,有一生性倔强的男子,时常触犯主人,此人住在文时家大门以内。一天,男仆又冲撞了主人,文时大怒,唤来一名勇猛的家将,吩咐道:“我命你立即将那个倔强的东西抓起来,带到津坂去一定杀掉,绝不许违背我的命令。”家将遵照主人的命令,捉住男仆,用绳捆缚,令其在马前奔跑,自己骑马在后押解,直向津坂而去。一路上,这个倔强的男仆哭着心中祷告说:“今天是本月的二十四日,正是地藏菩萨的诞辰,而我却要在今天被人杀死,难道地藏菩萨就不可怜我么?我恳求菩萨大发慈悲救我一命吧。那时我必定重塑金身。”男仆每走一步,便这样祷念一声,心中更无他念。且说那时文时家中突然来了两三名僧人,文时接见后,谈话间提起命人将倔强男仆带往津坂杀害之事,僧人闻听大惊,说道:“今日乃是地藏菩萨普度众生的吉日,因此,今天千万不能作恶。”文时听说大为惊恐,立即派另一仆人,乘骑骏马前去传令,着家将把男仆带回,不得杀害。仆人出门后快马加鞭飞奔追去,但因家将已然启程多时,加上路远,一时间很难赶到。

且说,家将带着奉命杀害的男仆,即将来到津坂地面时,忽听后面有人高声喊叫,侧耳细听,原来那人喊话说:“大老爷有令,不可杀害那个男仆。”家将闻听回头观看喊话人究竟是谁,原来是个十余岁的小僧,正在拼命地一边追一边喊叫。

这时,家将所乘骑的马匹渐渐慢下来,小僧却越跑越快,双方相距只有半里多远。家将惊疑地离开坐骑,逗留在路旁等候片刻。这时,乘骑骏马赶来的仆人追至跟前,立即传达了不可杀害男仆的命令,说罢再看追奔而来的小僧时,却已突然不见了。大家觉得奇异,便将那个倔强男仆带回府去,述说了小僧如何追来的情由,文时听罢,很觉惊疑,便将倔强的男仆召来询问,男仆流着眼泪答道:“这不是别的,是因我诚心祈求了地藏菩萨!”文时闻听此话,不禁深深感到地藏菩萨赐人恩泽的可贵。

看见和闻听此事的人,无不流涕称赞。从此,当地人不分贵贱尊卑,都绘制了地藏菩萨的佛像,虔诚地供奉起来。后来供奉地藏菩萨成为当地的风气,至今相沿未替。

那位倔强的男仆蒙地藏菩萨搭救,得保性命,心中不胜欢慰,越发虔诚地信奉起地藏菩萨来了。

第五篇

遵梦告土中挖出地藏佛像

古时,陆奥国有位卸任国守,名叫平朝臣孝义。孝义家中有一家将不知真名,号叫藤二,当孝义就任陆奥国守时,首先派遣藤二为检田使,下乡丈量土地。当藤二来到国中,站在田地里进行丈量时,突然发现泥土中有一尊长约尺许的地藏菩萨像,半身埋在土里,半身露在地面。藤二看了大惊,连忙下马命人将佛像从泥土中拖出,不料佛像竟重如巨石,使人拖拉不动。藤二召集了许多人一齐动手拖拉,但始终未能拖出,藤二其时十分惊讶,暗自祷告说:“看这尊地藏菩萨像的重量,不可能拖拉不出,如今拖拉不出,想必其中必有缘故,如果有何因由务求菩萨在今夜给我托梦相告!”祷告后,返回家去。

当夜,藤二在睡梦中,看见一个容貌端正的小僧,走来告诉藤二说:“我是住在泥土中的人,这块田地原本是我们寺庙的旧址,由于年久失修,寺庙已然坍塌,许多佛菩萨的像都被埋在泥土里面,假若你能将那些佛菩萨像都挖出来,我便可以随同出来。”藤二梦醒后心中不胜惊讶。翌日清晨,他征集了许多民夫,各带锹锄到田间挖掘,果然如梦中所言,从地下掘出佛菩萨像五十余尊,这时,地藏菩萨像也随之挖出。藤二和附近的人们看到这种情景,深深受到感动。大家立即在原地盖起一座简陋的草堂,将这些佛菩萨像安放在堂中,藤二特别信奉地藏,因而将这尊地藏菩萨像随身带回京中。六波罗密寺的寿久圣僧,与藤二交往甚密,藤二将地藏菩萨像送到寿久的庙中供奉,寿久闻听地藏菩萨像的来历,深感可贵。他在佛像上涂上彩色,安放在僧房之中,每日早晚虔诚地供养。这尊佛像至今仍然保存在六波罗密寺中。

第六篇

遇火灾地藏独自步出佛堂

古时,土佐国有一地方名叫室户津,该地有座草堂名叫津寺,草堂檐头,烧得焦黑。草堂建在海岸上,远离村镇,偏僻难行。有一次,住在室户津的一位老人谈起草堂檐头被烧焦之事。他说:有一年当地突然起了野火,漫山遍野俱被烧着。这时忽然来了一位小僧,在室户津挨户奔走,口中还喊叫说:“野火就要将津寺烧光了,乡邻们赶快去救火吧!”附近的人们闻所此话,赶来看时草堂四周的草木都已烧光,佛堂的檐头虽已烧得焦黑,但未起火,堂前的庭院中,站着自行走出佛堂的一人高的地藏菩萨和毗沙门天王像。当时,地藏已不立在莲花座上,毗沙门天王也不踏着那鬼形,津地人们看到这种情景,不禁感动得落泪,都说:“扑灭火灾必是天王所为,呼唤众人那是地藏的方便。”说着,四处寻找小僧,但是附近一带原无此人。

看见和闻听此事的人,都深受感动,称赞这是一件奇事。此事发生后,坐船路经津地的人以及有道心的僧俗男女,无不到寺中参拜,和这等地藏菩萨、毗沙门天王结下佛缘。虽说诸佛菩萨对众生所施的福泽不可思议,也多不胜计,但像这样在遭遇火灾时,竟自走出草堂站立院中,并且化身小僧去催人扑火的奇事,确实难得而罕见。由此看来,世人应当专诚信奉地藏菩萨。

第七篇

遵地藏教示创始播磨国清水寺

古时,近江国志贺郡,有一座崇福寺,寺中住一僧人名叫藏明。藏明心地慈悲,忍辱,而且喜好布施。但是,藏明家贫,身无半文积蓄,因此,虽有好施之心,始终是事与愿违。藏明唯一的修行即是念诵地藏菩萨的佛号,因此,世人称他为地藏圣僧。

一天,藏明梦见一人前来对他说:“你赶紧去播磨国,那国的东北角有一座深山,山顶上有一块胜地,你可以在那里安身。”藏明遵照梦中指示,启程前往播磨,寻找那地方。当他找到胜地后,便在那里修盖了一间茅庵作为安身之处。后来,藏明在庵中勤修,时经多年而播磨国人却毫不知晓。后来,藏明梦见一个容貌端正的小僧,左手托着一颗宝珠向藏明走来,对他说:“你因前世罪孽,今世注定受穷。而今见你一心一意地念诵我的佛号,特赠你一颗宝珠,你拿它就可以实现好施的心愿。”藏明在梦中知道这是我佛地藏前来,赶忙跪在地上,哭着接过宝珠。这时,他从梦中醒来,感动万分,落泪不已,从此对地藏菩萨的祷念更加诚笃了。国人自然而然地闻听此事,都来皈依藏明。于是,藏明收了许多弟子和侍者,日益富足起来,后来终于盖起一座佛堂,并塑造了一尊一人高的地藏菩萨像供在其中。这座寺庙取名清水寺,后来,清水寺灵验昭著,利益众生,不可思议,因此,当地男女不论贵贱尊卑,全都俯首前往朝拜,一时香火云集,布施的物品堆得满山满谷,几乎容纳不下。藏明原本就富有施舍心,如今只要有人向他乞求,便随时施赠。这完全是出于地藏菩萨普救众生的缘故,世人一定要虔诚信奉地藏。清水寺的灵验昭然若揭,直到今日,播磨国人仍都俯首前来拜谒。

第八篇

地藏菩萨转化藏念沙弥

古时,陆奥国的都城中有座小松寺。中古时候,有一个沙弥住在寺中,名叫藏念。藏念是平将门的孙子良门之子,曾经书写供养过一部金字大般若经。

藏念沙弥诞生在二十四日,父母就因为他与地藏菩萨有缘,取名藏念。藏念自幼虔诚默念地藏菩萨的佛号,就连日常举动中,也都念念不忘,从无懈怠。藏念的容貌非常俊秀,见到他的人无不称赞,藏念的语音还非常美妙,婉转动听,听到的人都称赞可贵,因此,人们都称他为地藏小院。

藏念的行动非常奇怪,他经常挨门挨户去摇动锡杖,唱念地藏菩萨的佛号给人听。他还不分日夜地行走,口里吹着宝螺赞美地藏的悲愿。世上有许多人听他念诵地藏菩萨佛号后,发起了菩提心。就连喜好杀生和放荡的人,遇见这位沙弥也会立止恶念,发起善心,因此,世人称道他就是地藏菩萨的大悲的化身。

如此经过多年,藏念年满七十时,他独自走入深山,从此不见踪迹。当地人们不论贵贱、男女,都对沙弥的失踪感到惋惜,虽然他们到各地寻访但自始至终也未能遇见。于是众人双手合十,向僧人失踪的深山,悲叹礼拜。大家叹息说:“地藏小院确是生身的地藏菩萨,不过我们的罪孽太重,因此他才突然丢开我们,返回极乐净土去了。”此后,始终听不到藏念的信息,终于失踪了。这件奇异之事后来传闻于世。

第九篇

净源僧求地藏老母得绢

古时,比睿山的横川有一僧人,法号净源,俗姓纪氏。净源是庆祐阿阇梨的入室写瓶 [4] 弟子,多年来,住在山中学习显密二教的经文,而且道心非常坚固,修行佛法甚是诚笃。

当时,全国发生灾荒,饿死的人很多,死尸遍道。净源僧人的老母和胞妹住在京城,家贫无粮,眼看就要饿死。这时,净源深深凭信地藏菩萨的本誓,暗地修法祷告,祈求菩萨护助老母。当行法修满七天的夜晚,住在京中的老母偶得一梦,梦见一个容貌端正的小僧,手捧三匹美绢,走来对她说:“这些绢是上上之品,它是横川供奉僧官派我送来的,你可以速拿去换来稻米,以应急需。”当小僧说罢,将美绢递过来时净源的老母即从梦中醒来,将梦中情景告诉身边睡觉之人。过不多时,天光拂晓,她发现梦中得来的美绢,果真放在身边,正是三匹。见绢之人都双手合十仰天致敬,感到无限惊异。

老妇人心想,莫非真有人送来此绢,而自己睡意蒙眬误将真事认作梦境,便四处询问,结果并无人前来。老妇人心中虽然有些疑虑仍然差女仆拿去变卖,被一富户唤进门去,富家主人见绢非常喜爱,登时用三十石稻米的代价将绢买下。女仆运回稻米,从此一家人食用充足。

事后,老妇人仍然放心不下,便差人到横川述说得绢的缘由,净源闻听落泪,对地藏菩藏的有求必应无限感激,于是就到老母面前回禀说:“我为了帮助老母免遭饥饿之若,依照地藏的本誓,修法祷告,老母梦中得绢的夜晚,正是我行法修满七日的那天,这完全是地藏菩萨赏赐的。”老母听罢,不仅感念地藏菩萨利益众生的功德,还一面庆幸自己的儿子能有如此深厚的孝心。闻听此事的人无不感动落泪,都信奉了地藏菩萨。

第十篇

仁康僧祷地藏免于疫疠

古时,京城中有座祇陀林寺,寺中住一僧人法号仁康,是横川慈惠大僧正的弟子。仁康相信因果,崇敬三宝,修身持戒,怜悯众生,其心宛如神佛。治安三年四月,京都及各地疫疠流行,一时死者众多,路上陈尸不计其数。为此,世人不分贵贱尊卑,都仰天长叹,悲痛不已。

这时,仁康梦见一个容貌庄严的小僧,走进房中对他说:“你对人世间事,是否有无常之感?”仁康答道:“昨天看到的人,今天就不见,清晨刚遇到,傍晚就死去,这还不仅仅是近日的状况。”小僧笑着说:“从今以后就不必忧虑人世无常了,你如果遇事感到恐惧,可速塑一尊地藏菩萨像,在像前赞美菩萨的功德,如此,近者可以拯救执迷于五浊中的人,远者可以超度沉沦于三途的人。”说罢,仁康梦醒。

其后仁康发起道心,立即前往塑造佛像的名师康成家中,请他代为塑造地藏菩萨像,不多几日塑成一尊半金色的地藏菩萨像,随即开光供养。后来,仁康又开始举办地藏法会,僧侣男女全都俯首合掌前来结此缘。前时,祇陀林寺和仁康的房中,从未发现疫疠。仁康所得梦兆传出后,与仁康平素友好之人,横川的众僧,以及凡是与地藏法会结缘之人都不曾遭受疫疠之灾,俱说这事出奇。从此,地藏法会便日益繁盛起来。后来,仁康活到八十二岁,临终时一心不乱,面西端坐,口中一面念诵阿弥陀佛和地藏菩萨的佛号,一面入睡般地死去。

世人知道今生和来世的福泽都无过于地藏菩萨的本誓后,更应该虔诚信奉地藏菩萨了。

第十一篇

骏河富士神官皈依地藏

古时,骏河国富士神社有一神官名叫和气光时,光时夫妇虔诚信奉地藏菩萨虽已多年,但是,光时因为自己掌管神社,便按照神社自古流传的惯例,路遇僧人从不下马。

某次,光时在二十四日这天骑马出门,行至中途,望见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僧人徒步而来,光时仍然按例不曾下马,自己骑在马上和僧人说话,不料一转眼间,僧人突然不见了。光时一见惊惧地返回家去。当夜,光时梦见一位容貌端正的小僧对他说:“你今日在路上遇见的僧人,就是我,你平素虽然诚心信我,但见到其他僧人时却总不下马,你应知道,僧人都是十方诸佛穿着福田衣 [5] 的形象,供养他们的人可得无量功德,无量福德。何况我本身也是出家人的形象,你为何要蔑视僧人?从今以后,遇见出家人时切记要下马!”说罢梦醒。

其后光时流泪悔过,从此,不论高僧和小徒,只要遇见出家人走来,便远远下马施礼。

第十二篇

重涂地藏彩像某人得梦告

古时,有一人塑造阿弥佛像,顺便将一尊旧地藏菩萨像重新用彩色涂画,供奉在正法寺中。这尊地藏菩萨像原本放在三井寺的塔内,佛像的后臂和莲花座都已残缺不全。那时,庙里有一名叫实睿的供奉,发现这尊地藏菩萨像,便动手修补起来。后来,实睿梦见一个年约十四五岁的容貌端正的小僧走过来,坐在他膝盖上面,用手抱住他的脖颈说:“你认识我是谁吗?我就是三井寺里上座僧人的尼僧妻子所塑造的地藏。”实睿听到这里,望见小僧身后跟来一人,便问道:“你身后跟来的人是谁?”小僧回答说:“他就是从前塑造我的工匠,所以让他住在我的身影下,随时赐予福泽。”实睿再朝东北角一望,看见那里有二十余尊地藏菩萨,个个面南而坐。实睿醒后,感动得落下泪来,他感到此事非常可贵。

世人由此知道,不仅诚心发愿找人塑造佛像的人理应得福,塑佛工匠虽然毫无心愿,只收取材料替别人塑造佛像,但也能得到福泽,因此俱都称赞不已。

第十三篇

伊势国人蒙地藏救助保全性命

古时,伊势国的饭高郡里,住着一个卑贱的人,每月二十四日必定斋戒,虔诚祈祷地藏菩萨,多少年来勤行不懈。有一次,饭高郡的郡衙要挖掘水银,献纳朝廷,此人被郡守征为人夫。于是这个人和三个同乡一同来到挖掘水银的地方。他们在那里掘了个洞,便到里边去寻觅水银。当他们进入洞内十余丈深的时候,洞口的土突然坍塌下来封塞了入口,洞口被塞而洞内却很宽阔,三人在洞中,相对悲泣,他们认为已无出洞希望,自是必死,因此悲伤不已。

这时,此人心想:“多年来,每逢月之二十四日我总是斋戒,诚心祷念地藏菩萨发发慈悲来搭救我这条性命!”正在祷告之时,黑暗的洞中突然闪烁起火光,越来越亮,最后照得全洞通明。这时,只见一位年约十岁容貌端正的小僧手里拿着纸烛 [6] 走过来对此人说:“你赶快随我出去!”听说此话他又惊又喜,便跟在小僧的身后走出洞来,当他渐渐走近本村时,小僧突然不见了。当他想到自己能保全性命,原是仰仗地藏菩萨的救助,心中无限感激,流泪礼拜。此人看时,自己已经到了家门。他本以为两名伙伴也跟随小僧回到村中,但却看不见二人的踪影。原来,纸烛的火光早已在洞内消失,同伙的二人看不见光亮,所以未能走出洞来,这也是由于他们不信地藏,因而得不到神灵的护佑。家中的妻子,见丈夫安然归来,悲喜交集,打听脱难的经过。此人见问,便将情由述说了一遍。从此,他信奉地藏菩萨更加笃诚。

这人得救之事传出后,郡内人多塑造地藏菩萨像,每逢挖掘水银时,人们特别要向它虔诚祷告。

第十四篇

遵地藏佛教示某僧离镇西移往爱宕

古时,镇西肥前国的背振山,原是书写山性空圣僧修道的地方,山谷幽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圣地。因此,修行佛道的高贵圣僧经常来这座山中歇息。且说,中古时候,背振山上住着一位持诵法华经的僧人,此人日夜诵经,不论寤寐祷告地藏菩萨,如此修行终生不懈。后来,日渐衰老,当他年满六十时,越发顾虑后世,不想现生的事。一天,他在地藏菩萨像前祷告说:“请菩萨指点我应该死在何处!”僧人虔诚祈祷后,梦见一位容貌端庄的小僧走来指示他说:“你如果有意寻求临终的善地,可速往京城,到爱宕山的白云峰去,二十四日这天就是你命终之日。”说到此处,僧人从梦中醒来,感动得落泪,将梦中指示牢记在心。众弟子见师父哭泣,便问师父有何心事,僧人不作答复,只将梦中的言语抄录在一张纸上,秘密收藏在经箱之中,当晚半夜里,离山而去。僧人独自出山后直奔京城,行走数日在当月二十四日这天到达了爱宕山的白云峰。当晚他在一株树下过夜,翌日爱宕山上的僧人们走来,向他询问说:“你是从哪里来的?”僧人答道:“我从镇西前来。”说完此话,一语不发。山中常住僧们觉得此人可怜,每日早晚特备饮食送给他吃,这样过了多日,又到了下月的二十四日,这天大清早,山中有人来到树下,只见这位镇西僧人已然面西端坐合掌圆寂。这人发现此事非常惊异,连忙报知本山诸僧,众僧闻听此事多前来观看,僧人圆寂的姿态果然是高贵无比。后来众僧在他经袋之中,发现一张字条,打开字条一看,镇西僧人得梦的情由都记在上面。众僧看罢,越发感到高贵动人。大家哭着为他超度祈福,好像报答自己的恩师。僧人得此福泽,完全仰仗大悲地藏菩萨的护佑。这桩奇事传出后,世人竞相传颂,因而传闻于世。

第十五篇

遵地藏佛教示某僧离爱宕移往伯耆大山

古时,爱宕山住有一位僧人法号藏算,是仁和寺地上平救阿阇梨的弟子。藏算出身贫寒,生活无着,加之本身缺乏德行,很少有人对他施衣舍食,因此生活非常困苦。他想这必是前世孽因所致,于是信奉了地藏菩萨,每日以拜祷地藏为必修之课。后来,藏算年纪渐老,当他年满六十时,又染病在身,危在旦夕,为此日夜悲愁。一天,藏算梦见一个容貌端庄的小僧走来,指示他说:“你因前世有宿孽,才贫穷到老。如今你可以去拜谒伯耆国的大山,祈求今生和来世的福泽,大山的山神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人称大智明菩萨,他的大悲的愿力普度一切众生。”说到此处,藏算从梦中醒来,立即前去伯耆大山朝拜,在山上虔诚修道达六年之久,然后又返回爱宕山来。从此,藏算的佛法威名京城,成为众所皈依的杰出圣僧,由于他善于保佑世人,因此道俗男女对他敬如尊祖,藏算的声望日隆,举世无双,生活也富裕起来,永不受穷了。藏算知道这完全是大悲地藏菩萨的护佑,不禁深深感到庆幸可贵。

第十六篇

伊豆大岛郡修建地藏寺

古时,伊豆国大岛郡,有座远离海岸的孤岛,这里远离海岸,连鸟兽都难以到达,是处极险恶的边地。岛上西南方有一块胜地,从前役优婆塞 [7] 被流放大岛时,经常飞到这里来修行道法。在嵯峨天皇朝代,岛上突然出现一名修道僧人,此人法号藏海,是这山的开山始祖。这座山形状奇幻,是神灵栖息之所,也有仙人居住之洞,另外还有神女常来戏游的庭院。藏海僧人在山上修建了一座寺院,取名地藏寺。殿堂中供奉着一尊一人高的地藏菩萨像,这尊地藏确实灵验昭著,国人全都俯首前来朝拜,只要虔诚祷告,无不有求必应,宛如生身的地藏菩萨。由此可见,地藏菩萨的本誓和大悲的心愿,不管地方多么偏僻,祈求的人多么贫贱,都能蒙受护佑。藏海在这里修行的时候,修道方法与众不同,他口中专门唱念地藏佛号,时刻不停,身上背负地藏佛像从不离身。后来,藏海寿满百岁,他在临终之时,一心不乱,面西端坐,合掌圆寂。当时,室内异香芬芳,庵上笼照着美妙的祥光,空中传来了乐声,紫色的云冉冉向西飘去。看到这番情景的人,个个感激流涕,闻听此事的人也都合掌礼拜。人们猜测地说:“这位藏海圣僧,一定是地藏菩萨为了利益众生转化到此地来的。”看来,末世之人必当专诚信奉地藏菩萨。

第十七篇

东大寺僧藏满蒙地藏救助死后复生

古时,东大寺中有一僧人法号藏满,是义藏律师的弟子。一日,藏满偶然离开东大寺赴京办事,途中,意外地遇见一位名叫登昭的相士。藏满见到登昭高兴地说:“我能遇见你真值得庆幸,请你替我相相吉凶祸福!”登昭道:“你研习佛法可以成为得道高僧,但是阳寿很短,活不过四十,如果你想长寿,必须虔诚地发起菩提心,至于其他,我就不必相了。”说罢,登昭走去,藏满听了这番话,心中非常忧伤,立即离开本寺到笠置山的石窟中发起菩提心,勤修苦炼,昼夜六时行道,专心诚意地唱念佛号,此外还经常持斋,每日清晨唱念地藏菩萨的佛号一百零八遍。这些都是每日必修的功课,一向坚持不懈。后来,藏满在三十岁那年的四月,偶然得了中风的病症,数日后力弱神衰,突然死去。其时只见来了两三名身穿青衣的官差,大为嗔怒,就把藏满捕去。藏满高声大叫道:“我是一个真正净行的僧人,从未触犯过三业天情。就拿从前的雄俊来说,他虽然是极恶邪见的人,而在临终前凭借念佛之力,竟能将地狱的猛火立即变作清风,并且得到佛祖的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去了。我唱念佛号,祈求地藏菩萨的大悲誓愿,难道这一切都落空了吗?如果我的愿望不能达到,那么三世诸佛和地藏菩萨的大悲的誓愿岂不是等于一无所有吗?”众官差闻听此话责问藏满道:“你这样说能找出真凭实据来吗?”藏满又说道:“诸佛菩萨的誓愿原本真实不虚,如果我的愿望终于不能实现,那么诸佛菩萨所谓真实不虚的真言,就完全成虚妄之谈了。”说到此处,突然走来一名小僧,生得端庄秀丽,身上放射着白光。和他容貌相似的小僧还有五六名,他们身旁另有三十余名小僧排成两列,浩浩荡荡合掌前来。众官差们看见来人当时便说:“这个僧人肯定是积下了大善根,所以南方的菩萨圣众才能驾临此地,现在我等丢开他赶快离开这里吧。”说罢,朝着这些菩萨合掌礼拜告别而去。这时,只见为首的菩萨指示藏满说:“你可认识我?我就是你每日清晨祷念的地藏菩萨。我因有大悲的誓愿,爱护你如爱护眼珠,你之所以生死轮回,是孽缘所致,故而今日才有官差前来捉你。如今你可速返人世,务必要脱离生死之界,达到往生极乐的愿望,切切不可再到这里来了。”藏满听罢,刹那间苏醒过来,原来自己已然死去一天一夜。从此,藏满的道心日益坚固,始终不退。后来,他虽然年满九十,但体健无疾,步履矫健,在寿终前预知死期,唱着佛号,并念地藏菩萨,面朝西方端坐,合十而逝。藏满能得如此,完全是地藏菩萨的救助,闻听此事的人感动得落下眼泪。

第十八篇

备中僧阿清蒙地藏救助死后复生

古时,备中国窟屋郡大市乡,有位老僧,道号阿清,俗姓百济。阿清原本是纪寺基胜律师的弟子,自从离开纪寺后便回到故乡居住。阿清生来喜好修道,不惜翻山过海去勤修苦炼。当他年至二十四五岁时,世上疫疠流行,一时死者不计其数,阿清恐怕自己染上疫疠,便决意返回本寺,途中行走不过数日,便身染重病,突然死去。当时阿清携带的弟子们唯恐瘟疫传身,不顾师父的尸体,逃奔而去。一二日后,阿清苏醒过来,他将过路行人唤住,告以自己的姓氏,并且说:“我从故乡前往本寺,途中突然得病死在此地。当时我只觉在宽敞的大道上独自向西北走去。不多时,来到一座大门前,院内有高大房屋,看光景很像检非违使厅的大堂。院子里并排坐着许多官人,正在提审多人,决定罪行的轻重。不少人当场被捆缚下狱,哭声震天。我瞧见这番情景,吓得毛发倒竖,魂飞魄散,几乎不辨东西。后来,我向左右稍一回顾,发现一个小僧,手里拿着一根锡杖和一卷经文,东奔西跑,仿佛正在替人争辩。小僧的身边还跟随着一个容貌俊秀的童子。这时我走上前去,向童子打听小僧究为何人,童子答道:‘难道你不认识吗?这就是地藏菩萨。’我听此话惶恐万分,连忙恭敬礼拜。这时,小僧怜悯地对我说:‘你现在正好离开此地,为什么又回来了!’说罢,将我带到官人面前陈述道:‘这位僧人是个虔诚的修行者,他为了修行佛道,在生前曾亲自朝拜过白山、立山等圣地,精勤修炼不止一次,另外,他爬山过海去修行佛法的事迹也多不胜举,而今他因命中注定中年丧命被带到此地,按情理应从速释放。他的一切功德在他修道日记上都有记载。’官人等听罢此话,便道:‘此僧确有这些功德,可以按照尊意立即释放。’我听说将我释放,当时感激得落下眼泪,这时小僧将我领出大堂,亲自指示说:‘你赶快回家,修积善根,千万不要再到此地来了。’我把话刚刚听完便苏醒过来。”过路人听阿清讲说后,深受感动,便分手而去。后来阿清回到故乡,将此事告诉乡邻,闻听此事的人,无不感动落泪。阿清知道这完全是仰仗地藏菩萨的救助,因而更加信奉地藏菩萨。

第十九篇

三井寺僧净照蒙地藏救助死后复生

古时,三井寺有一僧人,法号净照。净照在十一二岁尚未出家时,和年岁相同的孩童一起玩耍,游戏当中净照亲手雕成一尊佛像,取名叫地藏菩萨。然后又将它放在古庙的佛坛旁边,每当和孩童们戏耍之时,便摘取鲜花供养僧像,供养完毕便将僧像丢在那里,再跑去玩耍。其后出家,净照跟随师父学法修道,因他兼学显密二教的法文,终于成为杰出的僧人。这年,净照年满三十,偶然得病,缠绵多日不愈,以致精神恍惚。数日后,病势加剧,竟然死去。净照死后,只见来了两名大汉,捉住自己便向一座黑山角下赶去。黑山中有一漆黑的大地穴,大汉将净照推进了地穴。当时净照吓得心胆俱裂,失去知觉。当他稍稍苏醒后,发觉自己已死,便祷告说:“我在生前诵读法华经,虔诚信奉观音和地藏,这次请菩萨一定要搭救我!”净照坠入地穴后,穴中狂风猛烈,吹得他双目难睁,净照只得用双手遮着两眼,好久才坠落到万丈深渊的阎罗殿前,净照举目四望,只见无数罪犯在那里受刑,号哭之声有如雷响。正在这时,出现一名容貌端庄的小僧,告诉净照说:“你认识我吗?我就是你在幼年游戏时塑造的地藏。尽管你当时未发道心而是儿戏,但已因此结下佛缘,所以我日夜护守在你的身边,这也是我的大悲的誓愿。不论一时一刻也不可趋于恶趣,在这决定善恶的须臾间,绝对不可忘却佛土净地中菩萨的功德和庄严。本来我是在你身边护守,因为一时有事他往,你就在这期间被人召唤到此的。”净照闻听此话,匍匐地上,流泪叩拜。小僧将净照领至殿上,为他求情,请赦免此人。净照看到这里,登时苏醒过来。从此净照越发发起坚固的菩提心,离开本寺,云游诸山,漂游在外,自此修行佛道,永不懈弛。这难道不是地藏菩萨普度众生的功德吗?净照用木块雕刻僧像取名地藏,纯属儿戏,并未按佛法供奉,尚能获得地藏为此施恩,虔诚塑造佛像加以供奉的功德,就可想而知了。净照对人讲述此事后,辗转相传,后来传闻于世。

第二十篇

播磨僧公真蒙地藏救助死后复生

古时,播磨国邱南郡歌见浦地方有座寺院,名曰极乐寺。该寺中有一入道僧,法号公真。公真塑造了一尊身高三尺的彩色地藏菩萨像,安放在寺内,敬谨供奉日夜不怠。公真所以如此,其中有个缘由,早年,公真曾一度身染重病,缠绵多日不愈,一天,竟像睡梦般地死去,当时公真觉得自己独自到了阴间,来在阎罗殿前。他环顾四周,只见身旁有千万人在受责罚,嚎哭之声有如雷响,公真见此情景吓得茫然不知所措。这时,有一相貌端庄的小僧混在犯人群中向门外跑去。公真暗自向身旁的人战战兢兢地问道:“这位小僧是谁?”那人答道:“他就是地藏菩萨。”公真听说来到小僧面前,跪地禀告说:“我意想不到竟被带到此地来了,请地藏菩萨根据大悲的誓愿救救我吧,如果菩萨不能施恩方便,我怎么能逃出此地,再回故乡呢!”小僧听了拉住公真的双手,说道:“赦免生死轮回之苦,又有何难!你父重正正是安艺国伊调岛的神官,早年曾塑造了我的形象,并且开光供奉,为此,我已经对你父重正给予引导。对你,我也是经常守护,如今你因前世孽缘而被召至此地,我一定救你。”说罢立即带领公真到冥官面前求情,随后小僧亲自将公真送出大殿门外,用手摸抚公真的头顶说:“你赶快回转人世,今后要发起菩提心,皈依三宝,专心行善,切勿作恶,再不要到此地来了。”小僧说到这里,公真立即苏醒过来。公真复活后发起道心,委托佛师塑造了地藏菩萨像,不分昼夜虔诚敬奉。此事传出后,人人都信奉地藏菩藏。目前极乐寺中供奉的就是当年公真塑造的这尊地藏菩萨。

第二十一篇

但马前任国守国举蒙地藏救助死后复生

古时,但马国有一前任国守名叫××国举,多年以来,国举就是一面办理公事,一面照料家务。一天,他突然得病暴卒,立即被带到阎罗殿上,只见那里聚集着无数的罪犯,罪犯中有一位仪表端庄的小僧,手里拿着一卷经文,正在东奔西跑,仿佛替人争辩。这时,国举听见身边有人说:“这位小僧就是地藏菩萨。”国举听了急忙朝着小僧跪倒在地,哭诉道:“我没有想到会被带到这里来了,我请求菩萨根据大悲的誓愿,设法救助我吧!”国举虽然苦苦哀求,小僧却一语不答,对他厌恶地说道:“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只不过是一场梦境,而罪恶的孽因却宛如经过万劫的岩石,何况你时常贪恋女色,种下许多罪根。如今既已因罪被召唤至此,我焉能救你,且你在生前对我并无一点敬意,凭何来叫我救你。”说罢转过身去,站在那里。这里,国举益发感到悲悔,再次对小僧哀诉说:“如果您能大发慈悲,救我解脱此危难,等我回到故乡必定舍弃家财信奉三宝,一心一意皈依地藏菩萨。”小僧听说此话,又转过身来,面对国举道:“你的话如果是实,我可以替你请求一下,也许能放你回家。”说罢,立即到冥官面前求情,国举刚刚觉得有人赦免释放了自己,便苏醒过来,这时他已死去半日。

国举苏醒后并未对人言讲此事,立即削发出家修行。他还委托塑造佛像的名人完朝造了一尊一人高的涂金地藏菩萨像,并用色纸书写了一部法华经,还在六波罗密寺中,举办盛大的开光供奉法会。法会讲师由大原 [8] 的净源供奉担任,法会开启之日,该寺的庭院中聚集着信教的僧俗男女,俱都感动得落下泪来,虔诚信仰地藏菩萨的灵验。那尊地藏菩萨像,至今仍然安放在六波罗密寺中。

第二十二篇

贺茂盛孝蒙地藏救助死后复生

古时,有一人名叫贺茂盛孝,此人生性正直,通达事理,公私事务都处理得很好,因而家道非常富有。盛孝对人很有慈心,从不屠杀生物。由于他道心深厚,在每月二十四日这天必然斋戒,虔修佛事,对于地藏菩萨更是特别祷念。后来,盛孝年至四十三岁,这年的某月某日,他在沐浴起身的刹那间,突然身死。盛教当时只觉得自己头朝下,堕入一个大地穴中。霎时间,眼前出现一片烈火,耳边传来一阵嚎哭的声音,仿佛雷鸣一般,震动四方。盛孝一见此情,惊吓得魂飞魄散,肝胆俱碎,不禁放声痛哭,但是这又何济于事。过不多久,盛孝落到一座高楼的官衙庭院中,许多检非违使依次分班排列在东西两厢,看光景有些与当今升朝情形相似。盛孝在这里向四外环顾,不见一个熟人。正在此时,他望见一位小僧,容貌极其端正,向这边缓缓踱来。院内众人望见小僧,一齐跪倒在地,口称:“地藏菩萨驾到。”盛孝闻此大喜,来到小僧面前合掌跪下,哭诉道:“今日幸遇大师,可算有缘,现在正是大师超度我的时机,求地藏菩萨救我快回人世吧。”小僧答道:“这里是阎罗宝殿,来时容易去时难,你因生前获罪被召至此,我怎能任意将你释放呢?不过,我可以替你向冥官求情。”小僧携带盛孝奔向宝殿前庭,替他求情说:“此人是我多年施主,今日被召唤到此,我实在难以置之不顾,我希望能将他赦免。”众冥官说道:“众生的善恶因果本有定法,岂能更变,势必要自作自受,此人的罪孽现世已然决定了。”小僧闻听哭诉道:“既然确定要惩罚他,不能更动,我愿以身相代,哪怕是经过一劫,我也愿受其苦。”众冥官闻听大惊,立刻将盛孝移交小僧。这时小僧大悦,告诉盛孝道:“你从速返回本国,今后要皈依三宝,绝不可有所玩忽,凭借善根的力量,以免再到这里受难。”盛孝听到此处便苏醒过来,坐起身来哭着对亲族人等述说此事。接着邀请名僧为他削发,从此出家修道。盛孝出家后道心日益坚固,皈依三宝,祷念地藏从不懈怠。直到临终时仍然一心不乱,口中唱念着佛号便溘然长逝。

第二十三篇

蒙地藏救助复生后塑造六地藏佛像

古时,周防国有座神社,供着玉祖大明神,该社的神官名叫玉祖唯高。唯高虽是神官的后裔,而他从少年时起,便立志皈依了三宝,其中特别笃信地藏菩萨,不仅日夜祷念,起居行动也是恭谨不怠。长德四年四月,唯高身染疾病,缠绵数日不愈,六七日后突然身死。当时,唯高只觉自己向阴间奔去,行至旷野荒郊,迷失了道路,辨认不出方向。唯高正在伤感悲泣之时,突然来了六位小僧。这六人个个生得容貌端正,无限庄严,朝着唯高缓缓走来,唯高仔细观看,只见一人手捧香炉,一人双手合十,一人手托宝珠,一人手执锡杖,一人手提花篮,一人手持念珠。六人之中手捧香炉的小僧向唯高问道:“你可认识我等么?”唯高答道:“我都不认识。”小僧道:“我等就是六地藏,为了拯救六道众生,化成六种形象。你虽然原是神官的后代,但多年来坚信我等的誓愿虔诚祷念,因此你可以从速返回本国,按照我等的模样塑造六尊佛像,虔诚供奉。我等的住处就在此南方。”唯高看见这番光景后便苏醒过来,不知不觉间已然过了三天三夜,苏醒后坐起,将死后经过告诉亲族人等,家属闻听此事,无不悲喜交集,感动泪流。随后,唯高立即修建了三间四方的草堂,塑造起六地藏等身高的彩色佛像供放在草堂之中,并举办了开光供奉的法会。这座草堂取名为六地藏堂。六尊地藏菩萨的形象就是按照唯高在冥途所见描绘成的。从此,远近各处的道俗男女都来聚会,供奉法会结缘之人,多不胜数。从此,唯高越发专心,不分日夜向地藏菩萨恭敬礼拜。当他年逾七十后,削发出家,永久抛弃尘世的产业,一心一意地祈求往生极乐。唯高在临终时,口中唱念着弥陀佛号,心中祷念着地藏本誓,面向西方端坐而逝。看见和闻听此事的人,都感动得落泪,称颂不已。当时三河有一位入道僧人法号寂照,此人道心坚固,厌弃尘世。他在梦境中曾看到唯高入道僧人往生极乐的情景,告诉了大家,大家都称赞说:“唯高是往生极乐无疑了。”实际说来,唯高身为神官掌管社务,有许多滥用神物之处,但凭借地藏菩萨的大悲的誓愿终于得以往生极乐。世人闻听此事,应该虔诚信奉地藏菩萨。

第二十四篇

对地藏偶起敬心死后复生

古时,有一人名叫源满仲朝臣,生性勇猛,武艺高强,为公私效力,无人可比。

当时,满仲身边有一家将,他的性情也非常刚强,并且酷嗜杀生,从不修积半点善缘。一天,这名家将到郊外射猎,发现一只野鹿。当他正要挽弓射去时,这只野鹿,逃奔而去。家将见野鹿逃走便纵马随后追来,路过一座寺庙,庙内立着一尊地藏菩萨像。家将侧眼望见佛像偶然发起敬意,当时用左手脱下头上的斗笠从庙前驰过。事后过了不久,这名家将染病在身,缠绵数日不愈终于死去。家将死后,立即到了阴间,来在阎罗宝殿前面,向庭院中四下回顾,只见无数罪犯正在按照罪情轻重接受惩处。家将看见这般光景,吓得目眩神迷,悲伤不已,这时,他暗自思忖道:“我这一生,只知作恶造孽,从来也未修积过善缘,如今只等受惩,哪里还有什么逃脱之路,我真是太惨啦!”当家将正在独自感叹时,突然来了一位容貌庄严的小僧,对他说:“我愿意搭救你,你可速速返回本国,忏悔多年所造下的罪恶。”家将闻听此话欣喜非常,问小僧道:“你是何人,肯来救我?”小僧答道:“难道你不认识我吗?我就是你纵马追鹿打从庙前经过时,仓促间望见的庙内那尊地藏菩萨。你多年所造的罪孽虽然十分严重,但因你在须臾间略微对我起了一些敬意脱下斗笠,所以我愿救你。”说罢便叫家将回去。这时他便苏醒过来,哭着对身旁的妻子述说死后的遭遇,感到无限悲伤。从此以后,这位家将突然发起道心,永断杀生之念,专心日夜祷念地藏菩萨,从不懈怠。由此看来,地藏菩萨对偶然发起敬心之人,尚且如此垂怜不弃,至于多年诚心祷念以及塑画佛像之人,无疑更能得到救助了。地藏菩萨的誓愿胜过一切,使人感到可依可靠。闻听此事之人,应该专心信奉地藏菩萨。

第二十五篇

某僧供养雕刻地藏木像的工师死后复生

古时,因幡国高草郡野坂乡有座寺院,名叫国隆寺,这座寺院原是该国前任国守××千色修建而成。国隆寺内住着一位住持僧,为了偿还夙愿,请来塑造佛像的工师雕刻地藏菩萨像。在这期间,住持僧的妻子被人抢去。住持焦急万分,精神恍惚。他只顾东奔西跑寻找妻子,早将刻造地藏菩萨像一事忘诸脑后。众工师虽然被邀至寺内中,但因缺乏施主的供养,没有食物以致挨饿。这时,寺中有一专管庙务的僧人,发现众人食物断绝,发起善心,便准备饭食供养工师,数日后,木像雕刻成功。当这尊木像还未及涂画彩色时,专管庙务的僧人竟突然得病死去。僧人的妻子虽然悲痛万分,也无补于事,她将丈夫成殓之后,棺木放在身边终日守在灵旁不忍埋葬,到了第六天的未时光景,这口棺木突然摇动起来,僧妻一见又惊又异,恐慌地走近棺前启盖窥视,原来死人已然苏醒过来。僧妻一见大喜,取过清水替他灌入口中,过了许久,僧人坐起身来对妻子说:“我死后,登时进来了两名可怕的大鬼,拿了我就走,当在旷野中行走之间,来了一位容貌端庄的小僧,向捉我的二鬼说:‘尔等鬼卒可释放此僧,我就是地藏菩萨。’二鬼闻听此话伏地而跪,立即把我放了。当时小僧告诉我说:‘你难道不认识我吗?在因幡国国隆寺刻造我的形象时,施主因有事将雕刻佛像之事忘却,幸亏你供养那些工师,才将我的形象雕刻成功,今后你务必将佛像涂上彩色供奉起来,那位施主绝不会再顾及造佛之事了,你切记要完成此事。’说罢,又指点道路叫我回家。正在这时,我便苏醒过来。”妻子闻听此事,落泪感动不已,后来,拿出自己的私蓄,将那尊地藏菩萨像涂成彩色,供奉起来。这尊地藏菩萨像至今仍然供放在国隆寺中。由此看来,地藏菩萨的誓愿灵验昭著,凡有道心之人不可不虔诚信奉。

第二十六篇

买龟放生人蒙地藏救助死后复生

古时,近江国甲贺郡,住着一个身份卑贱的人,因为家贫生活无着,全靠妻子经常替人织布度日。妻子在织布时,偷着设法为自己织了一匹土布。一天,她把这匹土布交给她的丈夫,并说道:“我家多年贫穷,生计无道,如今我私自织得这匹布,拿来给你。我听人说,近来箭桥湾有许多渔夫在那里打鱼,你不妨拿这匹布到那里去买些鲜鱼,回来变卖之后再换成稻米,今年耕种一两段 [9] 田地,也好度日。”丈夫按照妻子的言语,带着布匹前往箭桥湾,遇见渔夫说明情由,命渔夫代为捕鱼,渔夫没有捕得鱼,仅将一只大龟拽上岸来。渔夫看见乌龟登时就要宰杀,此人一见动了恻隐之心,说道:“我愿用这匹布买这只龟。”渔夫一听,高兴地接过布匹,将乌龟交给他。此人将乌龟买到手中,对它说:“乌龟是一种长寿的动物,凡有生命的东西,都以生命为至宝,我虽家贫也愿舍此布匹来搭救你的性命。”说罢将乌龟放进海里,赤手返回家中。妻子见丈夫归来便问:“怎么样,买回鱼来了吗?”此人回答道:“我用那匹布救了一只乌龟的性命。”妻子闻听此话登时大怒,责备丈夫不该如此,将他着实羞辱一番。事过不久,此人染病身亡,妻子将他抛弃在金山脚下。三日后,他竟自苏醒过来。当时,正值伊贺国守由京前往伊贺路经山下,发现有人死而复生,发起慈悲心肠,便汲取清水,给他灌入口中解渴。后来他的妻子闻知此事,来到山下将丈夫背回家去。此人过了片刻后,对妻子说:“我死之后,被官差捉去。官差赶着我在旷野行走,来到一所官衙门首。我见门前的庭院中,有许多被捆的人跪在那里,吓得我心惊胆战,恐惧万分。正在这时,来了一位容貌端庄的小僧,对官差说:‘我是地藏菩萨,这个人是我的恩人。我为了度化众生,在近江国的海边变化成一只大龟,不料被渔夫打捞上岸,正要被杀,多亏这人发起慈悲心肠,将龟买去放入海中救了性命,你等从速放了他吧!’官差闻听此话,立即将我释放,随后小僧又告诉我说:‘你快快回去,今后务必要修积善根,不可作孽。’指给我回家的路途时,又见有一个女子,年约二十岁,容貌俊秀,被绑缚着,两个鬼卒前后押着,我见了便打听她:‘你是何方人氏?’这时,女子哭哭啼啼地答道:‘我原是筑前国宗方郡郡守的女儿,一天,偶然离开父母,独自在昏暗的路上行走,就被鬼卒连赶带打捉到这里来了。’我听女子说得非常可怜,便向小僧请求说:‘我已年过半世,残年无几,这一女子年纪尚轻,前途远大,我愿代替她一死,请你将她放了吧!’小僧一听此话便说道:‘你的心地真是慈善,舍身助人确实可贵,既然你有此善心,我可以求官差将你二人一同放回。’说完便向鬼卒求情,结果我和女子同被释放。当时,女子喜极落泪,向我殷勤约誓后才分道而去。”

不久,此人想去寻找他在阴间相遇的女子,便动身前往筑前,按照女子在阴间所说的情况,果然找到了筑前国宗方郡郡守的家门。此人上前询问有无死而复生的女子,有人回答说:“郡守有一年轻小姐得病身死,不料过了二三天又复活了。”此人闻听后,请他传话进去告诉小姐,说阴间相遇之人前来相见。郡守的小姐闻听此话,茫然走出。此人一看,这女子果然和阴间相遇之人一模一样,小姐见他也和自己在阴间所遇之人不差分毫。二人见面不禁伤感落泪,互述阴间的遭遇。后来二人相互订下约誓,等此人回转故乡后,各自发起道心,共同信奉了地藏菩萨。

第二十七篇

堕入越中立山地狱的女子蒙地藏救助

古时,有一修道僧人法号延好,一次,延好来到越中国的立山,坐关修行。深夜丑时光景,延好隐约间看见一个人影来到自己面前。延好见了大惊,只见这人影向他哭诉道:“我原是家住京城七条附近的一个女子,路过七条街巷,在西洞院 [10] 的西北方有家住户,那便是我家,如今我的父母和兄弟仍然住在那里。我因果报已尽,所以夭亡,现在堕入这座山的地狱之中。我除了在生前去祇陀林寺参加过一两次地藏法会之外,其他没有修积过半点善根。但是,那位地藏菩萨却能亲到地狱来代替我受日夜三时之苦,现在,我请求圣僧到我的家中,将此事转告我的父母兄弟,请他们为我修积善根,超度我的苦难,果能如此,圣僧的恩德我永世也不相忘。”说罢忽然不见了。延好听了这番话,虽然非常害怕,但仍发起恻隐心肠,立即离开立山前往京都。延好在七条附近一打听,果然找到了女子讲述的地点,家中父母兄弟俱在,一如女子所说。延好和这家主人相见后,将女子的言语学说了一遍,女子的父母兄弟听了不禁悲喜交集,流泪不止。于是,立即请塑造佛像的工师塑造了一尊三尺高的地藏菩萨像,同时又抄写了三卷法华经,在亭子院 [11] 举办法会一并供奉起来。法会开启之日,担任法会讲师的是大原的净源供奉。当净源法师讲经说法时,与会听道之人无不感动落泪。

地藏菩萨利益众生胜于其他诸佛,对仅仅参加过一两次地藏法会的女子尚能代受苦难,对虔诚祷念,塑身画像的人,所施的恩泽之深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世人应该尽皆皈依地藏菩萨。

第二十八篇

京都女子蒙地藏救助死后复生

古时,京都太刀带街附近住一女子,原本是东国 [12] 人氏,由于某种机缘,迁居京城落户。女子颇有善心,一天,正是二十四日,她前往六波罗密寺参拜地藏法会听经,当她听到讲说地藏菩萨的誓愿时,深受感动,发起了菩提心,流着眼泪走回家去。后来她立下誓愿,决心塑造一尊地藏菩萨像,便将身上的衣服脱下赠予塑造佛像的工师,请代为刻制一尊一人半高的地藏菩萨像。佛像雕成后,未及开眼,女子突然得病,缠绵数日后,竟自死去。孩子们守在尸体旁边悲泣,大约过了三个时辰死人又苏醒过来。女子睁开眼睛便对孩子说:“我孤身一人在旷野行走,迷失了道路,正在不知方向的时候,来了一个戴冠的官差,把我抓了就走。这时,又来了一位容貌端正的小僧,开口道:‘这女子是我的母亲,必须从速释放。’官差闻听此话,取出一卷书来,对我说:‘你身犯二罪,应从速忏悔。所说二罪,一是淫荡之罪,必须塑造泥塔供奉起来;二是你在参加法会时,不等讲说完毕便自离去,这两件事你都应当忏悔。’说罢将我释放。当时小僧问我:‘你认识我吗?’我回答是不认识,小僧又道:‘我便是你塑造的地藏菩萨,因你塑造了我的形象,故而才前来救你。现在你可速速回去!’说罢,指明道路叫我返回家来。”

后来这个女子请云林院的一位僧人,塑造了一座泥塔供奉起来忏悔赎罪,同时,女子还供奉了地藏菩萨,从此虔诚礼拜。

第二十九篇

陆奥女子蒙地藏救助死后复生

古时,陆奥国有一座惠日寺,是由一位渡唐僧人修建而成,此人原是兴福寺的僧人,人称得一菩萨。这座佛寺的附近,住着一女尼,原是平将行 [13] 的第三个女儿。这女子生得容貌俊秀,心性温柔。在她尚未出家为尼的时候,父母就屡次要替她择配夫婿,但因她不愿出嫁,始终是独守闺中。一天,女子忽然得病,缠绵数日竟自死去。女子死后,自觉奔向阴曹来到阎罗殿前。她看见庭院中绑着无数罪犯,正在那里受审定罪。罪犯们悲泣哭号之声,仿佛雷鸣一般,女子瞧见这副惨状,只吓得魂飞魄散,肝胆俱碎,十分难受。

这时,在勘问罪犯的官人中出现了一位容貌端庄的小僧,只见他左手拿着锡杖,右手握着一卷经书,东奔西跑审定犯人的罪行,庭院中的人们望见小僧都说:“地藏菩萨到来了。”女子听说这是地藏菩萨,连忙双手合十跪伏在地,向小僧哭诉,连呼“南无归命顶礼地藏菩萨”。当时,小僧告诉女子说:“你大概不知我是何人,我就是拯救三途中受苦受难者的地藏菩萨,如今见你善根深厚,有意救你,不知你意下如何?”女子道:“我恳求菩萨慈悲,搭救我这条性命!”小僧听罢带领女子走到殿前,替她求情说:“这女子原是道心深厚的男子汉,虽然脱生女身,从未犯过淫荡之罪,而今被召至此地,我想不如速速放她回去叫她更加致力修积善根,不知尊意如何?”阎王便道:“但愿法旨。”于是小僧将女子带出殿门以外,重新指示说:“我有几句经文,你可愿学?”女子道:“我愿牢记不忘。”这时,小僧将他的经句读诵出来:“人身难受,佛教难值,一心精进,不惜身命。”接着又说:“因你有往生极乐的善缘,我方将这些要诀传授于你,切切不可忘记,光明磊落,一心不乱就是往生极乐之道。”说到这里,女子苏醒过来。

后来,女子拜一僧人为师,自己削发为尼,法号如藏。因她能一心笃信地藏,被世人称为“地藏尼君”。

如此过了多年,尼君活到八十有余。一天,她一心不乱端然正坐,口中唱念佛号,心中祷告地藏,便溘然长逝。

看见和闻听此事的人,无不称赞。

第三十篇

下野某僧得地藏佛教示预知死期

古时,下野国有座药师寺,是朝廷在那里首创戒坛的著名寺院。药师寺有一个沙弥,法号藏缘,藏缘信奉地藏菩萨多年,不论日夜寤寐,总是虔诚祷告,除此之外不做其他修行。藏缘满三十后,不知不觉间家道一天天地富裕起来,有了妻室后,生下子嗣,家道非常兴旺。这时,藏缘劝说亲族等共同出资修盖了一座佛堂,并聘请塑造佛像的工师塑造一尊一人高的地藏菩萨像,供放在佛堂里面经常供奉香花明灯,日夜不懈。每月二十四日这天,他便准备大量斋饭,召集许多僧侣,施舍僧斋,用来修持佛事,当天晚间,还举行地藏法会,附近的道俗都聚集到这里来听道,彻夜礼拜。后来,藏缘经常对人说自己要在二十四日这天往生极乐。听说此话的人,有人感动称赞,有人则不免嘲笑讥讽。后来,藏缘年老,直到年满九十,他的面色犹如壮年人一般,走起路来也还是壮健,对地藏仍然是虔诚礼拜,刻苦修道,毫无减退。看见和闻听此事的人都感到奇异。

延喜二年八月二十四日,藏缘准备许多肴馔,邀集远邻近舍相识的男女前来,酒饭已毕,他说道:“藏缘和诸位相会之日只有今天了。”应邀前来的宾客听藏缘言讲后,有人认为这是常谈,不介意地离席而去,也有人感到话中有因不禁落泪,但也各自返家。众人散后,藏缘步入地藏堂,溘然长逝。当时,并无一人知晓,翌日清晨,有人推开佛堂房门,只见藏缘在佛像前边,双手合十触额端坐而死,这人见了大惊,急忙告诉了众人。众人闻听全都赶来观看,无不感动落泪称赞可贵。人们说:“藏缘所言果然不差,看他在二十四日端然正坐地死于佛前,无疑是往生极乐去了。”藏缘能得如此,完全是多年祷念地藏菩萨的力量。

第三十一篇

讲经僧祥莲蒙地藏救助脱离苦难

古时,大和国吉野郡住着一个僧人,法号祥莲,专以讲解经文,维持生计。祥莲虽然经常讲经说法教化别人,而自己却不勤恳修道。后来,祥莲到了老年,身染重病,缠绵数日,竟自死去。死后过了两三年的光景,其妻女尼偶得一梦,梦见路过一座遥远的深山,竟暗无日光,后来,天色已晚,便独自宿在山岩之下,以待天明。这时,忽听身旁有人悲泣,女尼仔细一听,仿佛是亡夫祥莲的声音,于是悲切地问道:“你可是祥莲?”那人回答说:“我正是祥莲。我因生前不守清规,虽然受了许多人的信施而一无所报,由于这种罪过,如今堕落在这个孤独地狱中。可是,我在生前有时敬奉地藏菩萨,因此,每日三时,地藏菩萨前来替我受苦,除此之外,再得不到任何帮助。”说罢,又作歌道:

僻静深谷间,

荒凉罕人烟,

凄惨何时了,

顾影唯自怜。

女尼梦醒后,立即委托佛师,塑造了一尊三尺高的地藏菩萨像,连同抄写的一部法华经,一并送到川上地方日藏上人修道的分寺供奉起来。当夜,女尼又梦见死去的祥莲,笑容满面,身穿一件美丽袍服,前来告诉女尼说:“凭借你修积的善根的力量,我已得免罪孽,如今承蒙法华经和地藏菩萨相救,已经往生净土了。”

女尼梦醒后,很是高兴感激,信奉地藏菩萨更加诚笃了。闻听此事的人也都敬重女尼,对她倍加赞扬。

第三十二篇

上总国守书写法华经蒙地藏救助

古时,上总 [14] 有位国守名叫藤原时重朝臣,他身任国守,治国安民已有三载。这年,时重为了偿还夙愿,传下命令,要全国之内读诵一万卷法华经。于是,国内不分山寺和村庄,人人都读诵起法华经来。国守又传令说:“读过的卷数应该呈报上来。每读经一卷发给一斗稻谷。”本国和邻国的僧侣听说此事,不分上下俱都读起经来,报送的经卷数目仿佛繁星般地纷纷向府衙飞来,没有多久,已经读满万卷之数。国守见经数已满,心中大悦,在当月十日举办法会供奉起来。

法会开放的当天夜晚,国守梦见一位容貌端庄的小僧,手执一根锡杖,满面笑容地来对他说:“你所修的清净善根,使我非常喜悦。”随后小僧作歌道:

知奉一承法,

堪为现世师。

何须寻报乐,

静在一心中。

最后,又吟道:

君不见黄泉路上先辈去,

虚无缥缈似云烟。

小僧歌罢,走近国守身边,伸出自己的左手拉住国守的右手,然后说道:“你应当进一步看破红尘,修积来世。”国守闻听此话感激涕零,对小僧说:“你的教示,我当然深信不疑。”说到此处,国守从梦中醒来。这时,天光尚未破晓,太守立即请来许多有道高僧,告以梦中情景,众僧闻听后,都感动落泪,说这是地藏菩萨的指教,无限可贵。国守立即传唤佛师来,没有几日的工夫,塑成了一尊等身高的地藏菩萨像,接着举行了开光供奉的法会。自此以后,国守一家人全都合掌俯首,不论日夜寤寐地皈依了地藏菩萨。

由此可知,地藏菩萨为了超度众生也能吟诗作歌。闻听此事的人无不称赞。

第三十三篇

比睿山某僧蒙虚空藏救助获得智慧

古时,比睿山有一个年轻的僧人,他虽然自出家以后有志研习学问,但因性好嬉戏不能潜心向学,所以只学会了法华经。后来,僧人求学的志愿依然不衰,时常前往法轮寺,向虚空藏菩萨祈祷,但是,由于他不能下定决心探求学问,结果还是一个一无所成的僧人。

僧人为了此事非常发愁。九月间,又一次去法轮寺朝拜。他虽然打算早些回山,可是后来因为和熟识的寺僧谈话过久不觉间已日暮,于是,赶忙动身回去。走到了西京附近,天已昏黑,便到一个友人家中借宿,不料主人已然下乡,家中除了有一个看守门户的女仆之外,别无他人。僧人无奈只好投奔另一个熟识的人家,在路上他忽然发现前面有一户双扇门的人家,只见宅院的门首站着一个身穿夹衫、面容清秀的少女。僧人走近少女身边说道:“我从比睿山来,去法轮寺朝拜回来,天色已晚,可否留我在尊府借宿一宵。”少女答道:“请你稍候片刻,我去回禀一声,马上就来。”说罢,便走进宅去。少时,女子出来说道:“这算不了什么,就请赶快进来吧。”僧人闻听非常高兴地走进房去。走进房来一看,只见套房的外间点着蜡烛,陈设着一座四尺来高雅致的屏风,地下铺着几张镶着花边的草席。少时,那位俊秀少女走出房来,她上身穿着一件紧身小褂,下身系着一条裤裙,用高脚托盘端来了酒饭。当僧人用罢酒饭刚刚洗过手坐下来的时候,有人把里面的拉门推开,竖起了一座锦屏,只听见一个妇女问道:“请问这位前来借宿的是何人?”僧人答道:“我从比睿山中来参拜法轮寺,因归途天晚来此借宿。”那妇人接着道:“你如常去法轮寺,可以顺便到这里来歇脚。”说吧,她便拉紧拉门,进入内室。这里虽然隔着拉门,但是锦屏也未拉开。后来,夜渐渐地深了,僧人走出去,在南面的扳窗下伫立观看,恰巧窗有个圆孔,他便从窗孔中向房里望去,只见像是这里主人的一个女子正在躺着看书,身边放着一支矮矮的灯台。女子的年岁看来不过二十余岁,姿容秀媚仪态万千,她穿着一件藕紫色的绸衫睡着,托着长达衣边的缕缕青丝。女主人的前方,有两个女仆在锦屏的后边熟睡,她们旁边还睡着一个丫鬟,正是给自己端来酒饭的那个少女。室内的陈设更是非常考究,橱柜的上层摆着一个泥金漆的梳妆盒,一方宝砚也不散乱地放着。虽然看不见在什么地方焚香,可是阵阵芳香都扑鼻而来。僧人瞧见女主人后,不觉神魂颠倒,忘了一切,他想:这一定是前世之缘,不然焉能投宿这里巧遇上这样一个人。随后他又想:如果达不到我的心愿,岂不枉活一世。等到夜阑人静,约莫女主人也已睡熟,便推开那扇不曾紧闭的拉门,蹑手蹑脚地走进房去卧在女子身边。女子正在熟睡,丝毫也没感到有人。僧人卧在女子身旁,闻到她身上的香气不禁惊异。他虽然想和女子说些什么却又不敢开口,这时,他一边祷念着佛尊,一边把女子的衣服解开伸进手。女子惊问是谁,僧人就据实以告。女子道:“我原以为你是个可敬重的人,所以才留你借宿,谁知你竟会做出这种举动,真使我悔恨不及。”这时僧人虽然极力想要接近女子,但女子却将衣服紧紧地裹在身上,使他无法亲近。

僧人烦恼难忍,但他恐怕被人听见有失颜面,因而才不敢强逼。女子道:“我并非不从你意,只因我丈夫去春才死,后来,虽然有不少人曾向我求亲,可是我总找不到适当的人,因此才寡居至今。虽然如此,我却很尊敬像你这样的高僧,今天并不是我拒绝你,但不知你能否背诵法华经,经声是否动人。如果我看不出你是个看重法华经的人,我怎能答应和你成欢?!”僧人说:“我虽然学过法华经,但不能背诵。”女子问道:“是否由于难于记忆?”僧人道:“并非什么难于记忆,只因我性好嬉戏,不曾用心背诵。”女子道:“你从速回山,将全部法华经熟读后再来,那时,我愿悄悄地顺从你心愿与你成欢。”僧人闻听这话,就止住欲念,这时,天将破晓,僧人说声一言为定,悄悄退出房去。清晨,女子命人给他预备了早餐,僧人用罢就离开女家。回山以后,女子的音容笑貌一直盘旋在僧人的心里,他想,无论如论也要及早学好法华经,以便和她相会。于是他就倾注全力背诵起来,不到二十几天,就将法华经全部经文记住。僧人背诵经文的期间也不忘女子,经常寄给她书简,而女子回信时,每次都在口袋装来一些麻布和干粮送他,僧人看到这些物品觉得女子对自己果有情意,心中无限喜悦。在他将法华经经文全部记牢之后,又照例去参拜法轮寺,归途中仍然来到女子家中。这家照例款待了他饭食。女子仍旧出来跟他闲谈,直到夜静更深才走回房去。僧人洗手后便坐在那里读诵经文,读经的声音虽然非常动人,但他心中却另有所思。夜阑人静后约莫全家已然睡熟,便和上次一样,轻轻推开拉门悄悄走进房去。僧人见无人察觉,便来到女子身边躺下,这时,女子惊醒过来。僧人以为女子正在等待自己,心中大喜连忙去探她怀中,女子用衣服紧缠身躯使僧人无法贴近,接着她说道:“我有话讲,你要仔细听着。不错,你是按照我的意思学会了经文,但是如果我因为这些许小事和你相亲,落得难舍难分,不免要被人耻笑。我与其没有丈夫,恐怕也不愿因和你这样徒有虚名的僧人为侣而受到玷污。虽然你读过些经书,但我要想一个智慧绝顶的人,如果和你结成夫妇,岂不抱恨终身。但愿你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有道高僧,然后也可仕官朝廷,为国效力才是正理。如果我将一个刚会读经的人留在家里,不叫他前去修道实与情理不合。承你这样相爱,我也很高兴,我想你一定也能体谅我的苦心,如果你是真心想念我,就隐避山中三年,日夜修炼,变成一位高僧之后再来见我。那时可以商量,若是做不到这点,纵然将我杀死也不能相从。在你隐居山中的期间,我可以经常与你通信,对你的困难也一定会加以照顾。”僧人听了,觉得女子所言句句合情合理,他想:“女子既然如此为自己打算,自己又怎能忍心强其所难,何况自己生活还须仰仗她来供养,这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想到此处,和女子反复叮咛后才离开闺房。天亮后,僧人吃罢早饭,便回转本山。

从此,他立即发奋钻研道法,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僧人盼望和女子相会的心情,急如星火。因此,他费尽心思刻苦钻研,二年后,僧人已然成为得道高僧。由于他天资聪慧,所以如此迅速地求得了道法。三年届满时,他果然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非凡圣僧。僧人每次出任内论义 [15] 州讲的讲师时,都因胜过其他讲师而博得无限赞许,在同辈道友中,也都称他为独一无二的杰出人物,因而誉满金山。

三年岁月转瞬逝去,在他隐居深山修道期间,那位女子经常差人前来探访,女子的照顾使他生活有靠,可以一心无挂地安静修道。三年期限已满,自己也成了高僧,为了和女子相会,僧人又照例前往法轮寺朝拜,归途中,天已黄昏,僧人来到女子家中,因为事前曾经提及要来拜访,故而仍旧坐在套房之中,隔着锦屏谈起一别数载的情景。这位女主人大概不愿叫人知道他们如此亲近,命一仆妇传出话来说:“圣僧屡次光临,未能亲身接待想必见怪,这次一定要亲自接待。”僧人闻听此话,惊喜地答了句:“我必当遵命。”仆妇请僧人进内室叙话,僧人高兴地走进去,房中放着睡枕,枕边竖着锦屏,雅洁的席子上摆着一个蒲团,屏风的背后放着一盏灯台,女子一个人坐在后边。僧人进去坐在蒲团之上,这时,女主人开口道:“多年未见,听说你已然成了圣僧,我非常敬爱。”僧人听女子称赞,心如悬旌,身体颤动,答道:“虽然乏善可陈,但是也曾出任内论义州讲的讲师,被人称赞嘉许过。”女主人说:“真是可喜可贺。我有许多不明之事想请教于你,你能解答我的提问,那更使我相信你是个高僧,否则只会读经的人是不能令我满意的。”女子说罢,从法华经的序品开始,将一切疑难地方提出来一一质问,僧人按照自己所学对答如流,当女子又进一步提问深奥的法理时,僧人一面思考一面解答,有些地方还引证了古圣先贤的典故。女主人听罢称赞道:“果然变成一位极其杰出的圣僧了。仅仅二三年光景,怎么就会有这么大的成就呢!看来你真是聪明过人。”这时僧人暗想:自己万没料到她虽然身为女子,却能深通道法,如果能和她亲近畅谈,定能受益不浅,也可有助于研求道法。于是,二人谈讲直达深夜。僧人见夜静更深,悄悄潜入锦屏,他见女子一声不响地躺卧下来,不禁心中大悦,便躺在女子身旁。女子说:“我们暂且先这样谈谈。”说罢二人一面闲谈一面交臂而卧。僧人从法轮寺出来,赶到这里已然走得疲倦,不觉沉沉睡去。

一觉醒来,僧人惊奇自己竟会如此酣睡,以致耽误了大事。他睁大眼睛一望,只见自己搂着一团乱草睡在地上。他很是惊异,翘起头来向四下回顾,万想不到自己原来独自睡在一片荒无人烟的荒野中。这时,僧人吓得胆破魂飞,心神无主。当他坐起身来发现自己的脱下的衣服扔在一边。僧人抓起袍服,站在草地上仔细端详,原来他睡在嵯峨 [16] 平原江东渡口的野地里。这真是奇怪万分。其时,一轮残月挂在空际,三月天气寒气袭人,僧人不住抖颤,一时间,想不出投奔何处。后来僧人想起这里离法轮寺不远,便决定先往寺中去等待天明。于是跑到梅津地方,蹚过水深及腰的桂川,哆哆嗦嗦地挨到了法轮寺。僧人进得佛堂,跪卧在佛前祷告说:“我遇见一件悲惨可怕的事!求佛尊搭救我吧!”祷毕睡去,梦见佛帐中走出一个年纪很轻、相貌端庄的小僧,来到僧人身边说道:“你今夜的事不是妖狐鬼怪作祟,乃是我使的法术。你虽然生性聪慧,却一向贪恋嬉游不求学问,因此难成高僧。但是你又不肯甘休,经常到这里来求我赏赐才智,为此我曾思索,后来见你喜爱接近女子,所以才想出用女子来劝导你求得智慧的办法。你不必害怕,从速回山去吧,今后务必要更加努力研习道法。”说罢,僧人从梦中醒来,他想想虚空藏菩萨为了帮助自己多年来施展法术,化作女子身形,自己不禁万分感愧,悲痛落泪。天光明亮后,僧人返回本山,从此越发专心向道,果然成为一位超人出众的高僧。

虚空藏菩萨的计谋,并非无稽之谈。虚空藏经文中明明载道:“信奉我者,临于命终,如被病魔所缠,目不能见,耳不能听,口不能诵经时,我必变化其人的父母妻子,紧靠其人身边劝说念佛。”由此看来,菩萨按照僧人所好变化女子劝他求得道法,正合经文中的意旨,诚然可贵,令人感动。僧人亲口对人言讲此事,因而传闻于世。

第三十四篇

弥勒菩萨现影树上

古时,近江国坂田郡表江村有一员外,家财万贯极为富有,这人曾发过誓愿要书写瑜伽论 [17] 经文,但他终日忙于公私事务始终未能偿还心愿,过了多年,这人的家道日渐凋零,结果落得衣食无着。

阿倍天皇朝代,天平神护二年九月间,这人去到一座山寺中安身。过了数日,山寺中生长出一株矮树,枝上忽然现出弥勒菩萨的影像。这人瞧见影像,仰望矮树梢头深深感动。众人闻知此事,都前来瞻仰弥勒影像,恭敬礼拜。这时,有人送来稻谷,或送来白米,或施舍衣物,供养的财物种类繁多。这人将所有财物收在一起,用来书写瑜伽论百卷供养起来,其后弥勒影像突然消失不现。可见弥勒菩萨显露影像是为了使此人完遂誓愿。

由此看来,弥勒菩萨虽然身在兜率天上,为了利益众生也不惜现形于苦海凡尘,所以世人当虔诚崇信弥勒菩萨。

第三十五篇

贼人捣毁铜像弥勒呼痛

古时,圣武天皇朝代,京都奈良有一差官奉旨在京中巡夜。一天夜里,差官正在巡视,半夜时分忽从葛木尼庵前边的蓼草原中传来哭叫的声音:“我痛啊!痛啊!”巡夜差官闻听赶忙前去观看,发现蓼草原中藏有一人,巡夜差官见此人形迹可疑,便上前拿了细加盘问,原来这人是一个盗贼,偷盗了寺院中的弥勒菩萨铜像,正在那里捣毁。巡夜差官当时将贼人扭送官衙,收监入狱,并将此事奏禀天皇,佛像仍然送回原寺供放。

菩萨铜像既非血肉之躯,岂能感觉疼痛,可是这不过是为了教化凡夫,并且对贼人略施薄惩,以免将来陷于重罪而已。世人闻听此事,俱都称赞奇异可贵。

第三十六篇

文殊菩萨转化行基看破女子恶态

古时,有一位圣僧人称行基大师。行基原来是五台山文殊菩萨的化身,为了普度日本众生,才生在日本。一次,古都的元兴寺有人修持法会,聘请行基大师讲道七日。当时,附近一带的道俗男女全都集聚前来听道,其中,有一年轻女子,头发上涂抹猪油,在庭院的人群中听经。行基大师瞧见女子便道:“那个女人头上涂着血水,我闻着确实腥臭不堪,快快将她赶得远些。”女子听说此话,很是羞耻,立即离开庭院走去。看见和闻听此事的人都称赞这位大师不是凡人。

由此可知,肉眼凡胎虽然看不见猪油有色,而圣僧的慧眼却明显地看出它是一片血光。人们称道行基大师就是化生日本国的隐身圣僧,此事后来传闻于世。

第三十七篇

行基大师指点某女子舍弃亲生儿

古时,有位文殊菩萨化身的行基大师。一日,大师去难波海滨 [18] 讲道说法,教化人们疏浚海道修建码头。当时,不论贫富贵贱、道俗男女全都汇集到海边来听道。其中有一女子是河内国若江郡川派乡的人氏,她怀抱一子来到举行法会的庭院中听道。这个孩子哭闹不休,不让他母亲安心听道,虽然他年龄已有十余岁,但仍然不能行立,经常哭闹,无时无刻不在要东西吃。这时,只见行基大师告诉孩子的母亲说:“你赶快把这孩子扔到深渊里去吧!”众人闻听此话都议论道:“既是慈悲广大的圣僧,为何叫人抛弃亲生之子呢!”女子也不忍心将亲生的儿子抛弃,仍然抱着听道。第二天,女子又将他抱来听法,这个孩子仍然哭叫不休,听道的人被哭号声所扰,也听不出教义何在。这时,行基大师又道:“那个女子,不将你子丢在深渊中去更待何时!”女子闻听觉得事出离奇,不能再置之不理,于是,去到深渊将儿子扔进水中。这孩子被投进深渊后,立即漂浮到水面,搓拳跺足,二目圆睁,恶狠狠地叫道:“真可恨,我是向你来讨三年债务的。”母亲闻听此话惊异不解,当她回来听道的时候,大师问道:“你是否已将孩子抛弃了呢?”女子便把孩子浮出水面声言讨债之事,据实说了。大师道:“你前世欠他东西未还,因此今世他才投生你子前来讨食。他就是你昔日的债主。”

闻听此话的人,都深感大师能知晓前世而指教世人,实在难能可贵,越发相信大师确实是菩萨的化身,因此无限尊崇。由此可见,欠人物件不得不还,否则在后世也要这样被人讨还。

第三十八篇

清范律师原是文殊菩萨化身

古时,山阶寺僧人中,有一位清范律师,是博学多闻的僧人,后来做了清水寺的住持。清范心性聪敏,智慧渊博,怜悯众生之情宛如佛心,尤其是善于讲经说法,举世无比。清范律师为了唤起世人向道之心,云游各地讲经说法。当时,有一入道僧人寂照,俗名大江定基。定基为人多才,精干无比,曾在朝为官,后来由于求道心切,便自出家为僧。寂照僧在俗之时,就与清范律师成为莫逆,彼此间从无隔阂,清范律师曾将自用念珠赠予寂照。后来,清范律师先行逝世。过了四五年,寂照僧人渡海前往震旦,他将清范律师相赠的念珠携带身边。当寂照亲见震旦天子的时候,只见一个年约四五岁的太子跑出殿来,望见寂照便用日本话说:“那串念珠你还保存着没有丢失啊!”寂照闻听惊异地回答说:“不知太子所言何事?”太子道:“你手中拿的念珠是我亲自奉送的。”寂照当时心想这串念珠原是清范律师所赠,那么,这位太子必是律师转生了。想罢问道:“尊驾为何来到此地?”太子道:“这个国土上有许多应当施福的众生,因此来到这里。”说罢,便跑回宫中去了。

这时,寂照心想:人们曾经说清范律师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而且他讲经时又是那样微妙精辟,能使人发起修道之心,看来他确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无疑了。寂照想到此处,感动落泪,朝着太子跑进的那方施礼叩拜。

这确是一件难得而可贵的事情,随寂照僧同往震旦的人回国后亲口讲述此事,故而才传闻于世。

第三十九篇

西石藏仙久僧原是普贤菩萨化身

古时,京城西山有座西石藏山寺,寺中住着一位持诵法华经的僧人名叫仙久。仙久在山寺中居住多年,日夜读诵法华经从不懈怠,仙久原本是某寺僧人,曾学习过经书法典,因而虽然身居山寺中,也不断浏览经典研讨学问,而且他道心深厚无可比拟,富有慈悲心肠,怜悯众生有如父母一般。不仅如此,仙久不分寤寐虔诚祈求往生极乐,无时无刻不在唱念佛号,他在僧房旁边修盖了一座茅庵,庵中悬挂着法华八曼荼罗 [19] 画像,画像前供着八炉香火,修行道法。当仙久如此想尽方法虔诚修道供佛时,许多人都梦见有人指点说:“如果有人想瞻仰普贤菩萨,就可以去见在西石藏山寺中居住的仙久圣僧。他是普贤的化身,理当虔诚拜见。”这种梦兆传出后,不论京都还是乡村,各地前来和仙久结缘之人络绎不绝。

后来,圣僧年纪渐老,自然而然得到了法华经的薰修 [20] ,临终时,一心不乱,口中读诵经文便溘然长逝。

据说世人闻知此事后益发发起了向道的信心。

第四十篇

光空僧蒙普贤菩萨救助保全性命

古时,近江国有座山寺名叫金胜寺,寺中有一位持诵法华经的僧人,名叫光空。多年来,这位僧人一直住在山寺里,不分日夜地读诵法华经,从来也不懈怠。光空读经的声音美妙动人,凡是听到他的经声,人人称赞可贵。不仅如此,僧人的性情还非常慈善,深知哀怜众生。当时,近江国某郡有一位勇猛的武将名叫兵平介,这人恰似当年的平将门,性情刚猛,缺乏恻隐之心,每到清晨便往山野去射鹿鸟,傍晚去江边捉捕鱼贝。兵平介虽然是一个性恶之人,却被光空僧人的经声所感动,终于皈依了他。起初,经常往山寺中听经,后来索性将光空迎到家来,替自己读诵法华经,多年来一直如此。

兵平介的妻子正在青春,一天,兵平介手下的仆从向主人密告,言说夫人和光空私有奸情,兵平介一听此言,登时大怒,也不问此事是否属实,立刻要杀死光空,于是定下一计,佯言邀光空前去山寺。兵平介将这位僧人带到山中后,突然将他拿下,捆在树上。光空一见这种情景惊恐万分,心中不胜哀伤,当他正在惊疑不解之时,只听兵平介高声喝道:“赶快照准他的心窝射!”这时只见家丁中的一名头目,挽弓搭箭,对准僧人的腹部拉满弓射去,不料这支箭落在光空的身边并未射中,这时家丁头目一边说着“奇怪”,一边又射出一箭,结果第二支箭仍然落地不中。当时,光空僧人一心不乱,醒悟自己无缘无故遭此杀害,必然是前世的果报,于是高声念起法华经,他读道:“于此命终,即往生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兵平介的家将闻听经声都感动得几乎要哭,但惧怕主人,不曾哭出声来。兵平介见一连两箭未中,登时大怒,喝道:“真乃是无用的蠢材!”说罢取过弓箭亲自射去,不料这支箭又和先前一样落在地上。这时,兵平介不禁大惊,丢开弓箭说:“此事绝非偶然,相隔这样近竟能连射三箭不中,想必有护法尊神保佑。”说罢立即放了光空,随后他向这位僧人发誓说:“我今天犯了大过,我对大师发誓,从今以后不再生恶念。”说着流泪忏悔,和僧人一道返回家去。

当天晚上,兵平介梦见金色的普贤菩萨,骑着一只白象,金身上插着三支箭。兵平介在梦中向菩萨问道:“菩萨的佛身为何插着箭呀?”普贤菩萨亲自答道:“你昨日无端射杀僧人时,是我用自己的身体代他受箭的。”

兵平介梦醒后,越发感到恐惧,他知道由于自己凭空要谋杀僧人,普贤菩萨竟显示了灵验,不禁深受感动,便向光空诉说了梦境,流泪忏悔。随后,他惩处了那个捏造事实的仆从,将他永远赶出门去。

过了二三日,光空经过反复思索,深深厌弃了尘世,一个深夜,他带着佛像和经书,悄悄离开这里。兵平介就在这天夜里,又得了一梦,梦见普贤菩萨告诉他说:“你对我供奉多年,论功德理应接引于你,但是,你却凭空无故要谋杀我。正如诸佛所说‘见恶则去,见善则来’,所以我要离开你家,永远到他方去了。”

兵平介梦醒后,异常惊奇,慌忙点起灯烛,到僧人房中观看,原来光空早已不在了,佛像和经书也都不知去向。天光大亮后,兵平介到处寻找,结果杳无踪影。这时他哀伤地哭泣起来,追悔不已。后来又寻访了许多年,但始终未能找到。

由此看来,不论谁说什么事情,首先应该查明虚实,然后相信,切不可轻易动怒,恣意作恶。

第四十一篇

贞远僧蒙普贤菩萨救助免遭横祸

古时,比睿山的西塔,有一个贞远僧人。贞远本是三河国人氏,从小离开故乡登上了比睿山。他在出家受戒之后跟随师父受习了法华经,从此不分日夜读诵,最后将全部经文背诵下来。贞远的口齿非常流利,别人读一卷经的时间他可以读完两三卷,因此,在一日之内就能读三四十卷。贞远还学习了真言密法,每日做法从不间断,可以说三业 [21] 相应六根 [22] 清净。贞远长大后,偶然离开本山,回到了故乡,隐避在祖先祠堂里,静修后世。一天,贞远因事骑马离村外出,走在途中,正值当地国守出衙。国守见贞远看见自己仍然骑在马上未动,心中不悦,立刻命随从将贞远拖下马来责打,然后又命人将贞远叫到身边,羞辱他说:“全国的僧俗不论贵贱都得顺从本府,你是个何等样人竟敢和我同骑并坐,真是目无官长!”喝罢,将贞远赶在马前,带回府衙,当时押进马棚命人鞭挞起来,僧人贞远见自己无故遭此横祸,领悟到这是前世的孽报,便虔诚地念起法华经来。

当夜,国守梦见自己命人将普贤菩萨的佛像放在一只白象身上,随后搁到马棚里去了。当时,门首又来了一位普贤菩萨,身骑白象放着金光,向门里打听将那位普贤拘禁起来的情由,这时,国守从梦中醒来。

国守梦醒后万分惊惧,立即在深夜间命人释放了僧人,并将他请到清净的房中,问道:“不知圣僧有何道术?”贞远答道:“我并没有什么道法,只不过从小信奉法华经,日夜不断读诵。”国守闻听此话,越发感到惊奇,慨叹道:“我这凡夫愚昧无知,看不出圣人的高德,以至使你遭受无枉之灾,但愿能饶恕我的罪过。”说罢,又将梦中的情景说了出来。后来国守特别皈依了贞远,将他迎至府中赠衣供食,恭敬地奉养起来。三河国人闻听此事都感到无限尊敬。

由此看来,出家人纵然犯了重大的过失,也万不可强加鞭挞。

第四十二篇

但马古寺毗沙门天王降伏牛头鬼搭救僧人

古时,在但马国某郡的一个乡里,有座山寺。这座山寺修建了已有一百余年,由于寺中住有鬼怪,很久以来无人敢去。一天,有两个赶路的僧人,行至山寺附近时,天色已晚。这两个僧人不知庙内有鬼,便进寺里过夜。其中,有位僧人年纪不大,是持诵法华经的僧人,另外的一位老僧是个修道之人。入夜之后,二人分别卧在东西两面的铺上,睡到夜半三更时分,就听有人穿壁而入,随着就是一阵扑鼻的血腥气味,喘息的声音仿佛是头牛。当时屋中漆黑,也看不出鬼怪的身形模样。这鬼走进屋中来到年轻僧人的身边,僧人大惊,赶忙聚精会神读诵起法华经来,祷念菩萨前来搭救。只见这个恶鬼丢开年轻僧人,朝向老僧那边走去。恶鬼来到跟前一把抓起老僧,剥开衣服立刻大嚼起来,老僧虽高声喊叫,但无人前来解救,终于被恶鬼吞食了。年轻僧人心中暗想,恶鬼吃完老僧无疑要来吞食自己,但一时间想不出如何逃避,于是,赶忙登上佛坛,将身躯藏在佛像中间,他抱住一尊佛像的腰祷告,心中念诵着法华经祈求菩萨前来搭救。这时,恶鬼已把老僧吃光,接着便直奔向这个年轻僧人而来。僧人听见恶鬼走近前来,几乎吓昏过去,但他心中仍然默念着法华经。后来,只听恶鬼在佛坛前面摔倒在地,随后便一声不响了。僧人暗想,这个恶鬼必然是在寻找我的所在,因而一声不响地在那里偷听。僧人想到此处越发感到恐惧,连呼吸都唯恐发出声音来,只是紧抱佛腰一心念诵法华经等待天明。这时,僧人觉得仿佛过了多少年似的。昏昏迷迷地好容易熬过了一夜,天光破晓之后,他首先望望自己搂抱的佛身,原来是尊毗沙门天王 [23] ,再看佛坛前面,躺着一个牛头鬼,全身已被裁成三段,毗沙门天王手中所持的那根金刚杵的杵头上染满了鲜血。这时,僧人才知道原来毗沙门天王为了搭救自己,杀死了恶鬼,想到这里心中无限感动,觉得非常可贵。僧人这时的确明白这是毗沙门天王对持诵法华经僧人的加护,完全符合天王的“令百由旬 [24] 内无诸衰患”的宏愿。

后来,僧人跑到村里,将这件事告诉了当地人们。乡人闻听此事都前来观看,果然和僧人所说一般无二,众人看罢各自称奇无限惊讶。这时僧人感激涕零地拜谢了毗沙门天王,离寺而去。后来,当地国守听说此事,将这尊毗沙门天王神像迎往京城作为主佛虔诚地供奉起来,据说这位僧人从此更加坚持不懈地读起法华经来。

第四十三篇

隐居鞍马寺某僧人逃脱罗刹鬼难

古时,鞍马寺里隐居着一位修道僧人,一天夜里僧人拾了些树枝,正在那里打火烧柴取暖,不觉已经到了深夜。有一个罗刹鬼变化成一个女子模样来到僧人跟前,坐在火堆的对面。僧人瞧见女子,疑惑她不是什么寻常女子,非鬼即怪,便将铁禅杖的一端放在火中烧红,朝着妖鬼的胸膛猛然刺去,随后便脱身逃出,僧人跑到佛堂以西的一株枯树下,悄悄蹲下身来,藏在树后。妖鬼一见自己被火红的禅杖刺进胸膛,登时大怒,顺着僧人逃跑的足迹追赶前来。妖鬼发现僧人藏在树后,便张开大口,想将僧人吞食下去。僧人大为恐惧,赶忙定神祷念毗沙门天王前来搭救。其时,枯树突然倒下,正打在罗刹鬼的身上。罗刹鬼被压立即毙命。僧人保全性命后越发祷念起毗沙门天王来了。天光大亮之后,僧人一看果然枯树已倒,确实压死了一个妖鬼。僧人看到这班光景,不禁感激涕零,朝着毗沙门天王礼拜后离寺他去。

看见和听闻此事的人,越发相信毗沙门天王的灵验昭著,深深感到可贵。

第四十四篇

蒙毗沙门天王相助某僧人生产金子

古时,比睿山某寺有一僧人,虽然已经成为博学多闻的高僧,却十分贫困,因为缺少有势力的檀越接济,不能久居山中,后来便离山进京,栖身在云林院中。僧人不仅父母死亡,而且缺乏亲友,生活无依无靠。他为此事多年来到鞍马山寺祷告。

一年的九月初十,僧人又去参拜鞍马山寺。当他拜毕归来,行经出云路的附近,天色已晚,隐约地望见前面有一小僧在赶路,不多时明月上升,僧人放快脚步,匆忙地奔回山寺。当他走到一条大路以北的一条小道上,方才看清前面走的原是一个年约十六七岁的童子。只见他生得十分清秀,身上穿着一件零乱不齐的白衫,腰间系着一根衣带,独自在那里行路。僧人见童子单身一人,不见有同行的师父,心中有些诧异。这时,只见童子走近僧人身边,问道:“师父意欲何往?”僧人回答说:“我回云林院去。”童子说:“请师父带我前去。”僧人闻听此话,暗想,我与他素不相识凭空如何使得,便向童子道:“我虽然高兴带你前去,但不知你家住何处,如今是去师父那里还是走娘亲那里,如果日后被他们知晓,岂不招惹出是非来。”童子说:“师父所言,甚是有理,但是多少年来,我和我侍奉的僧人总是不能情意相投,因此我便离开那里,在外漂泊已有十来天了。我家中虽有老人,但从小就将我送出去不管,不论是什么地方只要有人怜惜我,我都愿意跟随前去。”僧人听罢,便道:“听你之言,我非常高兴。往后,即使有人知道,也不能责怪我僧人了,不过我的僧房之中,除了我这个贫贱的小僧之外别无他人。难道你不嫌寂寞无聊吗?”僧人和童子二人一面行路一面交谈,僧人见童子的心意非常坚决,不禁动了心,心想何不暂时带他前去。于是将童子带到云林院的僧房中。

僧人点上了灯烛一看,见童子生得面如满月,肤色白皙,妖媚动人,神情高雅。僧人看罢心中大喜,暗想,看光景此子的出身绝非下贱,但是尽管他再三向童子探询他父亲的名姓,童子始终不肯对他言讲。当夜,僧人将自己的被褥从平日间的位置移过来,躺在童子的身边,二人闲聊之间蒙眬睡去。翌日天明,隔壁的僧人们瞧见童子,都赞不绝口。

僧人唯恐有人瞧见童子,甚至连房廊下也不准许他走出来。僧人心中时时刻刻在怜爱着童子,到了第二天傍晚,僧人走近他的身边时,发现童子的一举一动都那么温柔和顺。当时感到惊异,便对童子说:“我这一生,除了在母亲怀抱之外,从未接触过女子,也不知其中的详情,但是我奇怪的是,在你身边总不像接触一般童子,不知为什么,我总想接近你。是不是因为你是个女子?果真如此,就请实说了吧!我自从见到你之后,片刻也不想离开你,这真使我奇异难解。”童子闻听笑着说:“假若我是个女子,难道就不能使你满意吗?”僧人道:“如果我领着一个女子,势必有人要说长道短,这可不能不谨慎,俟时恐怕也难免遭到三宝的惩罚。”童子说:“三宝所惩罚的人,必当是有心为恶的,至于别人从表面看来,你不是仍然携带着一个书童吗!即使是个女子,你也可以装出对童子说话的神情来呀!”童子说着,自己觉得好笑,僧人闻听此话已然领会童子是个女人之身,心中说不出的恐惧和懊悔,但是他心坎上已经深深种上了童子的形影,为他费尽了心思,又怎肯将他赶出门去。僧人知道童子是个女人之后,就寝时和衣而卧,尽管如此,僧人毕竟是个凡夫俗子,终于和这个童子成其好事。从此,僧人知道童子的美貌是理所当然,再不用苦费心思了。这时,邻舍的僧人们都议论说:“他穷到这般光景,用什么来养活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

后来童子的神情渐渐有些反常而且不思茶饭,僧人非常惊异,这时童子说:“我已身怀有孕,因而如此。”僧人闻听,不觉一怔,说道:“几个月来大家都知道你是个童子,这样岂不令人惊疑,而且,到临产时又该当如何呢?”童子说:“这有何难,不管怎样,一定不叫人知道,到那时我会一声不响。”僧人听了,心里又难过又感觉童子可怜。这时怀孕期满,童子也仿佛失掉了主张,讲出许多伤心话来,悲泣不止,僧人听了也无限感伤。当二人正在对泣之时,童子觉得腹中疼痛,说是就要临盆,僧人一时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童子说:“你不必这般惊慌,只在库房里铺上一张席子就可了事。”僧人按照童子的吩咐,在库房中铺好席位,童子来到席上,为时不久,便产生了一子。童子脱下衣服将婴儿包好,放在席上,便转眼不见了。僧人见童子失踪,惊疑地走近婴儿身边,轻轻掀开襁褓一看,谁知里面不是婴儿,却是一块大如枕头的石块。僧人又惊又怕,天光大亮后,他发现石头上闪闪发着荧光,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块真金。

童子失踪后,僧人想起童子在日的音容笑貌、举止动作,心中无限怀念和伤情,但是他知道这完全是鞍马寺中的毗沙门天王在设法帮助自己。后来,他将金块砸碎,边砸边卖,果然成了一个百万富翁。

起初,金子只叫作黄金,大概从此事发生后,才称为“金子” [25] 的。这件事是由僧人的一个弟子传说出来的。毗沙门天王的灵验昭著由此可见一斑。

第四十五篇

某人亵渎吉祥天女神像

古时,圣武天皇朝代,和泉国和泉郡的血渟上山寺里有一尊吉祥天女的塑像。当时,有一人因事从信浓国来到了和泉,当他路过血渟上山寺时,瞧见吉祥天女的塑像,偶然起了爱慕之心。这人自从看到神像后,便念念不忘,朝思暮想,经常祈求上天赐给他一个和天女一般无二的美貌女子。后来,他梦见自己去到那座山寺,和天女交欢。这人梦醒后,心中非常惊异,第二天便去山寺,仔细观看天女塑像,发现天女腰部的衣衫上,果然有一块房事后的污迹。这人目睹此情,追悔不已,悲泣地祷告说:“我看见天女的像,起了爱慕之心,祈求上天赐我一位和天女一般的美貌女子,万没想到天女会来亲身和我交欢,真叫我恐惧悔恨不已。”这人自觉此事很不光彩,虽然坚决不对人讲,但是终于被他的一个亲信徒弟偶然偷听了去。其后,便对师父无礼,这人见徒弟如此,便将他赶出村去。徒弟到了外乡,大肆宣扬此事,诽谤他的师父。该乡的人们听说这件事便跑到他师父那里探向此事是否属实,而且还到天女像前寻找那块涂污的痕迹。师父见无法隐瞒,只好实说,众人听了都觉得此事出奇,确是由于他的诚心所至,感动得神女从权示理,由此看来,纵然是一个好色之徒,看见美貌女人而产生爱慕之情,也切不可强求不忘,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第四十六篇

王女信奉吉祥天女获得财物

古时,圣武天皇朝代,有二十二位王子和一位王女,同心相约,在各人府中轮流设宴。王女虽然参加了轮流设宴的约会,但因家贫无力筹备盛宴,后来,二十二位王子都已举办了欢宴,只剩王女一人不能设宴。王女见自己遭报受穷,心中羞惭,于是亲往奈良左京的服部佛堂参拜,对着吉祥天女的塑像,哭着祷告说:“我知道我前世种下贫穷之因,今生才遭到贫困之报。可是,我们二十三个人约定轮流摆宴,我虽然加入其中,却无力筹备,白吃了人家的食物,自己不能如愿设宴,我请求天女大发慈悲,××××”王女有一子,正在这时突然跑来,对她说:“××××从旧京带来许多食品。”王女闻听此话××××,原来是喂养王女的乳娘来到她家,乳娘告诉王女说自己已经送来酒饭,可以随意宴请宾客。王女听罢,心中无限喜悦。乳娘送来的菜肴滋味鲜美,种类繁多,无一不备,盛菜的器皿都是金属制的,由三十八个差役挑着送来。王女见了欢喜非常,立即邀请众家王子到来,吃了酒饭,觉得比以前的任何一次酒宴都更美味,于是皆大欢喜,称赞她为富王。诸王子饱餐已毕,又歌舞游戏,有人将袍服脱下赠予王女,有人还赠送了钱、绸、布、棉,王女欣喜地收下财物,暗想这完全仰仗乳娘的功德,便手捧得来的袍服,让乳娘穿用。乳娘穿上,立即回去。后来,王女想到应该去拜谢吉祥天女,来到服部斋堂一看,发现自己叫乳娘穿去的袍服,正披在天女像上,不由惊疑地转回家来,连忙差人到乳娘那里去问明究竟,乳娘回答说自己根本不曾送过什么酒饭。这时,王女这才知道原是天女暗中帮助自己,于是感动得流下泪来,从此,越发虔诚地信奉了天女。后来,王女越来越富裕,终于家财万贯,再不用为贫穷发愁了。

看见和闻听此事的人,都深受感动,他们称赞这是一件奇异可贵的事情。

第四十七篇

生江世经信奉吉祥天女致富

古时,越前国有一人名叫生江世经。这人后来身为加贺郡的掾史,但他起初家道贫寒,以至食不得饱。然而,世经却能虔诚信奉吉祥天女,因而终于成为一个家财万贯的富人。

起初,世经在贫穷的时候,××××信奉吉祥天女,一天,他向天女祷告求助××××。当时,门首来了一个容貌端正的女子,言说要送给主人东西××××,世经不知来者是谁,出来看时果然是个美貌女子,××××女子说道:“这里有一碗饭,你在饥饿时可食用。”说罢,将饭食送给世经,世经非常喜悦,将这碗饭拿进屋中,刚刚吃了几口,便觉得腹中饱满起来,过了两三日仍然觉不出饥饿。世经将这碗饭收藏起来,慢慢食用,但是多日之后,这碗饭终于吃光。世经吃完这碗饭仍无处觅食,只好又和上次一样去祷告吉祥天女,这时,又有人前来告诉他说:“先前说给主人送东西的那个女子,现在门外。”世经听说上次的女子来到门口,正是欣喜,赶忙出门观看。先前的女子见世经迎出门来便对他说:“我很可怜你,总想帮助你一下,这次可以赠给你一张领取俸米的执照。”女子递过执照,世经展开观看,只见上面写着:“凭照发给稻米三斗”。世经看罢,问道:“不知要到何处领取?”女子道:“从此处往北,越过山峰,其中有一座高峰,你登上高峰之后,连呼几声‘修陀’,那时必有人出来回答,你可以向他索取。”世经听了这番话,遵照指示的方向走去,果然遇到一座高峰。他攀上高峰站在那里,按照女子的所嘱,大声呼唤:“修陀!修陀!”这时,只听有人答应了一声,响亮得十分可怕。出来看时,原来是一个额生独角,一只眼睛,腰间系着一件大红兜裆的巨鬼。巨鬼出来跪倒在世经的面前,世经一见虽然万分恐惧,心中却在祷告,他镇静地说:“这里有一张执照,叫你付米!”巨鬼道:“必当遵命。”说罢,接过执照观看,执照上虽然写着“凭照发给稻米三斗”的字样,而巨鬼却答应只给一斗,他将一斗米装进粮袋之中,交与世经。世经得米后,回转家中,从此,每逢他取米之后,粮袋便自然涨满,不论取用多少,也永远取之不尽。取出的大米有成千上万石之多××××,而这斗米却永不见减少,为时不久,世经便积满××××。这时,当地国守某人闻知此事,××××对世经说:“你手中有这样一条口袋,应当从速卖给我。”××××世经因是国中的子民,不便拒绝国守所求,因而将口袋奉送国守,国守得袋大喜,赠世经稻米百石作为报酬。粮袋到国守手中,同样是取一斗出一斗,总也取之不尽。国守瞧见这般光景,心中暗想,这回总算能够发财致富了,不料百石稻米取完后,袋中原来的那斗米也被取净,从此再也无米可取。国守一看事与愿违,虽然感到无限惋惜,但也无可奈何,只好把口袋又送还给了世经。世经重新获得这条口袋,把它收在家中,照样从里面随意持取,袋中的稻米仍旧是取之不尽。后来,世经拥有无数的财宝,终于成为一个举世罕见的富人。

看来,太守是个极其愚蠢的人,世经信奉吉祥天女所获得的神赐的宝物,岂能被他强行夺取。由此可见,诚心祷告上苍的人,就能获此巨富。

第四十八篇

蒙妙见菩萨相助失绢复得

古时,纪伊国安谛郡有座寺院叫私部寺,寺院前面,有一家富户。一天,盗贼潜入这家人家,偷去十匹绢绸,但是偷绢贼究竟是谁,家人都无从得知。这个富户的主人原本信奉妙见菩萨,多少年来如一日,他看绢绸被人盗去,便虔诚地向妙见菩萨祷告起来。且说,那个偷绢贼将绢拿到寺院以北的市场上去卖,正当有人要买绢之时,突然市场上刮起一阵狂风,将绢卷入天空,直向南方吹去,最后,落在绢主的房院之中。这时,离失盗之日还不满七天,绢主得绢大喜,知道事非偶然,乃是妙见菩萨的保佑,××××更加发起信奉心。市场上,打算买绢之人×××××听说绢绸原是贼赃,××××也就作罢。

看来,这件事确是一件奇异事情,如果能诚心祷告上苍××××。

第四十九篇

金鹫优婆塞向执金刚神求道

古时,圣武天皇朝代,在奈良京城的东山上,有座山寺,山寺里住着一个优婆塞,名叫金鹫。金鹫优婆塞修造了这座山寺之后,便在寺中居住下来,当时,东大寺尚未建成,因此,金鹫行者便住在这座寺中修道念佛,山寺里有一尊执金刚神的塑像,行者金鹫在执金刚的腿上拴了一根线绳,用手拉着绳子一端,不分昼夜地修道念佛。这时,从执金刚神像的腿上,放射出一道白光。这道白光一直射进了天皇的殿中,天皇望见白光,不知白光究竟来自何处,心中诧异,便派使臣前去寻访。使臣奉旨沿着白光射来的路线,找到了那座山寺。使臣走进山寺去看,原来是一位优婆塞正在那里拉着拴在执金刚神像腿上的线绳,礼拜修道。使臣看罢这番光景回宫奏禀了天皇,天皇闻听此事,立刻传旨召见这位金鹫行者进宫,天皇问他道:“不知你有何心愿要为此修行?”金鹫答道:“我希望能出家修道,因而如此。”天皇听罢,称赞了一番,当时传旨准许金鹫出家为僧。这时,金鹫行者终于如愿以偿,出家做了和尚。当时,国人看见和闻听此事,××××,天皇对这位金鹫菩萨××××。

后来,那尊放射白光的执金刚神像,移供于东大寺 索堂的北门前,是一座值得人们专诚参拜的神像。 索堂就是金鹫行者昔日居住的山寺旧址。古代出家之事必须获得天皇的恩准,否则不能任意而行,所以,金鹫行者才如此虔诚祈祷。

第五十篇

元兴寺中门夜叉显灵

古时,元兴寺的中门两侧,有多闻天王和增长天王两尊塑像,二天王的使者是一个夜叉。由于夜叉的灵验昭著,不论寺中的僧侣还是乡里的男女,都前来参拜。有的操持佛事,有的准备香供,所有的祷告,都是有求必应。因此××××(以下缺文)

* * *

[1] 日本武士通用名。

[2] 日本古时掌管保安、监察和审判等事的官职。

[3] 日本武士的通称。

[4] 佛教术语,又作“泻瓶”。指师父对弟子传法无遗漏,如同一瓶水泻于另一瓶,涅槃经四十说:“如写瓶水置之一瓶。”“入室写瓶弟子”指得到了师父真传的弟子。

[5] 袈裟的异称。佛教以僧人为世上的福田,所以称僧人穿的袈裟为“福田衣”。

[6] 纸烛亦作脂烛,系古时一种简单的燃明用具,用松木所制,长约一尺五寸,上端烧焦浸油点火,略如“登粹”,后来简单化为纸燃浸油,近世尚有之。

[7] 见本书卷十一第三篇译注。

[8] 日本京都市左京区地名,原名爱宕郡,该地景物幽邃,有后鸟羽天皇陵墓及寂光院、来迎院、三千院等古刹。

[9] 日本土地面积单位,每段合9.915公亩。

[10] 街道名,日本贵族藤原北家的后裔府宅所在处。

[11] 佛寺名,原来是宇多法皇的离宫。

[12] 日本京都以东的地区。

[13] 元亨释书作平将门。

[14] 日本地名,在关东地区,现归千叶县管辖。

[15] 古时日本天皇在大极殿上召集高僧讲解经文,多在正月十四日御斋会结愿之日。

[16] 嵯峨在京都市的西北隅。

[17] 佛典名,瑜伽师地论的略名,共百卷,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

[18] 日本大阪地区海面的古称。

[19] 法华会座的画像,即指东方之文殊、东南方之药王、南方之妙音、西南方之精进、西方之无尽意、西北方之观音、北方之普贤、东北方之弥勒等八大菩萨像而言。

[20] 佛教术语,薰为薰习,如薰香于衣;修为修行,是以法薰身修行的意思。

[21] 佛教术语,指身口意三者而言。

[22] 佛教术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官而言。

[23] 佛教中护法之天神,又名多闻天,是四天王之一。

[24] 佛教术语,印度古代计算里程的单位名称,也叫作逾缮那。有代表四十里、三十里、十六里三种不同说法。

[25] “金子”原作“子金”,读作kogané,与“黄金”一字读法相同,由此附会出来的一种“民间字源”解释。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