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脉义简摩

卷二 診法類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早宴

黃帝曰:夫診脈常以平旦,何也?岐伯曰:平旦者,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血氣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以觀五臟之有餘不足,六腑之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素問·脈要精微論》

精明,穴名,在兩目內眥。此數語,切脈,視色,觀形,審證,診法已無不備。而陰氣未動數語,義旨精微,極宜潛玩。

凡診平人之脈,常以平旦。若診病脈,則不以晝夜。《刊誤》

《靈樞·終始》曰:乘車來者,臥而休之,如食頃,乃刺之。出行來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頃,乃刺之。此亦通於診法也。

平臂

病者側臥,則在下之臂被壓,而脈不能行;若覆其手,則腕扭而脈行不利;若低其手,則血下注而脈滯;若舉其手,則氣上竄而脈馳;若身覆,則氣壓而脈困;若身動,則氣擾而脈忙。故病輕者,宜正坐直腕仰掌。病重者,宜正臥直腕仰掌,乃可診脈。《醫存》

布指

欲診三部,先以中指揣得高骨,名為關上;既得高骨,微微抬起中指,以食指於高骨之前,取寸口脈。診寸口畢,則微微抬起食指,再下中指,取關上脈。診關上畢,復微微抬起中指,又下無名指於高骨之後,取尺中脈。診候之時,不可正對患人,要隨左右偏向兩旁。隨左右而偏兩旁,診時氣及婦女尤宜慎之。慎容止,調鼻息,專念慮,然後徐徐診視。若乖張失次,則非法矣。汪石山

察病之法,先單按以知各經隱曲,次總按以決虛實死生。然脈有單按浮,總按沉者;有總按浮,單按沉者;遲數亦然。要之,審決虛實,惟總按可憑。況脈不單生,必曰沉而緊遲而細浮而弦之類,其大綱不出浮沉遲數滑澀以別之,而其類可推矣。《脈如》

高骨為關之說,始於王叔和,述於《千金方》及高陽生《脈訣》,而朱子一言,遂成千古定論。究竟臂短者緊排其指,臂長者松排其指,恆須量其臂之長短,以定排指之鬆緊,固不必拘於一寸九分之說。即前後略有參差,而亦自不相違。

人中指上兩節長,無名、食指上兩節短。此參差之不易齊者。若按尺排指疏,則逾一寸九分之定位;排指密,則又不及尺寸三停之界分。此猶其小者。顧指節之參差,雖疏與密,咸難舉按,不但腕不能舒,肘亦牽於轉動,必藉肩之提攝,或得指頭上下,久則腕節不仁,臂亦痠痟罔覺矣,又何能別形體、紀至數、循往來、度部位、驗舉按以及去來乎?是必三指齊截,斯中節翹出,而後節節相對,自不待腕之能舒,而節無不轉,轉無不靈矣。第食指肉薄而靈,中指則厚,無名指更厚木,故必用指端稜起如線者,名曰指目,以按脈之脊。無論洪大弦革,即細小絲微,咸有脊焉。不啻睛之視物,妍媸畢判。故古法稱診脈曰看脈。每見有惜爪甲之長美,留而不去者,只用指厚肉分,或指節下,以憑診視,業屬不慧,反藉口謂診視一法,不過敲門磚耳。豈慈憫為行者耶?《學古診則》

醫者三指頭內,亦有動脈。須心有分別,勿誤作病人之脈。《醫存》

盧氏所用指目,正人指內動脈所出之處。若此脈正與病者之脈相擊,將疑病脈之大而有力矣。似不如用螺紋略前者,正壓脈上,為常法也。但指在脈上,須有進退展轉,巧為探取之法,心靈手敏,而不涉成見,庶得之矣。

平息

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調病人。醫不病,故為病人平息以調之。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曰少氣。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脈澀,曰痹。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素問·平人氣象論》

「玉機真臟論」曰:人一息脈五六至,其形雖不脫,真臟雖不見,猶死也。黃帝、扁鵲脈法皆以再動為一至也。一至一動者,始於《難經》也。

陳修園曰:閏以太息脈五動,非彼之脈數,乃我之息長也。

張仲景曰: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蓋每十動主一臟,五十動而五臟之氣見矣。診老病及虛損病,尤為要法。《靈樞·根結》曰: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臟無氣。《脈經》曰:卻後四歲死。《難經》曰:腎氣不至也。三十動一代者,二臟無氣。卻後三歲死,肝氣不至也。二十動一代者,三臟無氣。卻後二歲死。十動一代者,四臟無氣。歲中死。五動一代者,五臟皆無氣。五日死矣。李瀕湖曰:脈一息五動,肺心脾肝腎五臟之氣皆足。五十動而一息,合大衍之數。夫經明言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蓋五十動而不代,則無代矣,非五十動後必當有一代也。乃云五十動而一息合大衍之數,何其陋耶?但人苟一臟無氣,當不可以旦夕存矣。此云卻後至四歲、三歲、二歲、一歲之久,則不可曉。

舉按尋推附七候

輕手取之曰舉,重手取之曰按,不輕不重,委曲求之曰尋。汪石山本滑伯仁

陳修園曰:輕下手於皮膚之上曰舉,以診心肺之氣也。略重按於肌肉之間曰按,以診脾胃之氣也。重手推於筋骨之下曰尋,以診肝腎之氣也。按汪說有尋而遺推,陳說合尋推為一。均未當也。今取汪說,而以《素問》補之。

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甲乙經》作下而不上,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甲乙經》作上而不下,頭項痛也。《素問·脈要精微論》

王冰注云:脈附臂筋,取之不審。推筋令遠,使脈外行。內而不出外者,心腹有積也。脈遠臂筋,推之令近。遠而不近,是陽氣有餘,故身有熱也。推筋按之,尋之而上,脈上湧盛,是陽氣有餘,故腰足冷也。推筋按之,尋之而下,脈沉下掣,是陰氣有餘,故頭項痛也。

內而不外,脈內曲也;外而不內,脈外曲也。上而不下,寸脈盛也;下而不上,尺脈盛也。王注以上下為浮沉,於推義未協,其合推尋為一,即陳氏所本也。

無求子於三部,每部以浮中沉及四旁,分為七候。先浮按消息之,次中按消息之,次重按消息之,次上竟消息之,次下竟消息之,次推指外消息之,次推指內消息之。此合經中諸法以為定法也。《刊誤》

無求子,宋·朱肱也。浮中沉,本《難經》。上竟下竟,內推外推,本「脈要精微論」。

脈分陰陽

浮者陽也;沉者陰也。浮之損小,沉之實大,故曰:陰盛陽虛。沉之損小,浮之實大,故曰:陽盛陰虛。《難經》

此以浮沉分陰陽也。

關之前者,陽之動也。脈當見九分而浮。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上魚,為溢,為外關內格,此陰乘之脈也。關之後者,陰之動也。脈當見一寸而沉,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入尺,為覆,為內關外格,此陽乘之脈也。《難經》

此以尺寸分陰陽也。張靜齋曰:外關內格者,陽外閉而不下,陰內出以格拒之也;內關外格者,陰當作陽。內閉而不出,陽當作陰。外入以格拒之也。

此陰陽俱有餘,以其太過者言之也。「辨脈」曰:病有灑淅惡寒而復發熱者何?答曰:陰脈不足,陽往乘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何謂陽不足?曰: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何謂陰不足?曰:假令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此陰陽俱不足,內傷之惡寒發熱也。東垣論之最詳。

浮滑長,陽也;沉短澀,陰也。一陰一陽者,謂脈來沉而滑也。一陰二陽者,謂脈來沉滑而長也。一陰三陽者,謂脈來浮滑而長,時一沉也。一陽一陰者,謂脈來浮而澀也。一陽二陰者,謂脈來長而沉澀也。一陽三陰者,謂脈來沉澀而短,時一浮也。各以其經所在,名病逆順也。《難經》

此以形體分陰陽也。徐靈胎曰:須知諸脈,止有浮沉可以並見,余不能並見也。「辨脈」曰:凡脈,大浮數動滑,此名陽也;脈沉澀弱弦微,此名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寸口脈,浮大而疾者,名曰陽中之陽;沉細者,名曰陽中之陰。尺中脈,沉細者,名曰陰中之陰;滑而浮大者,名曰陰中之陽。尺脈牢而長,關上無有,謂無有牢長之形也,下義同此,此為陰乾陽;寸口脈壯大,尺中無有,此為陽干陰。《脈經》

此合尺寸浮沉形體以辨陰陽也。陰乾陽者,陰抑其陽,使不得上升也;陽干陰者,陽擾其陰,使不得內斂也。《難經》曰:脈居陰部,而反陽脈見者,為陽乘陰也。脈雖時沉澀而短,此為陽中伏陰也。脈居陽部,而反陰脈見者,為陰乘陽也。脈雖時浮滑而長,此為陰中伏陽也。皆診法之最密者也。

察脈須識「上、下、去、來、至、止」六字。不明此六字,則陰陽虛實不別也。上者為陽,來者為陽,至者為陽;下者為陰,去者為陰,止者為陰也。上者,自尺部上於寸口,陽生於陰也;下者,自寸口下於尺部,陰生於陽也。來者,自骨肉之分而出於皮膚之際,氣之升也;去者,自皮膚之際而還於骨肉之分,氣之降也。應曰至,息曰止也。《脈神》引滑氏《樞要》。

此以脈之動勢分陰陽也。「辨脈」曰: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此「上」、「下」之義也。「陰陽別論」曰:去者為陰,至者為陽;靜者為陰,動者為陽;遲者為陰,數者為陽。「脈要精微論」曰:來疾去徐,上實下虛;來徐去疾,上虛下實。「平脈」曰:初持脈,來疾去遲,此出疾入遲,為內虛外實也;初持脈,來遲去疾,此出遲入疾,為內實外虛也。《難經》曰: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凡脈來盛去衰者,心肺有餘,肝腎不足也;來不盛去反盛者,心肺不足,肝腎有餘也。此「去」、來」之義也。成無己曰:《正理論》謂陽氣先至,陰氣後至,則脈前為陽氣,脈後為陰氣。脈來前大後細,為陽氣有餘,陰氣不足。《脈如》曰:動前脈盛,氣有餘;動前脈衰,氣不足。應後脈盛,血有餘。應後脈衰,血不足。此「至」、「止」之義也。此數說者,皆陽噓陰吸之大義也。脈學之上乘,診家之慧業也。

陽盛者,氣必由之而漸充;陰虛者,血必由之而漸敗。血氣固不外陰陽,而陰陽究不可板分血氣也。若欲於指下,別其病之在氣在血,前人尚無明論,此篇只是辨陰陽之氣之升降出入而已。

脈分臟腑

脈何以知臟腑之病也?然數者腑也,遲者臟也;數即有熱,遲即生寒;諸陽為熱,諸陰為寒。故以別知臟腑之病也。《脈經》引《難經》。

此以遲數分臟腑也。「辨脈」曰: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在腑,遲為在臟。

一脈十變者,何謂也?然五邪剛柔相逢之意也。假令心脈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脈微急者,膽邪干小腸也。心脈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心脈微大者,小腸邪自干小腸也。心脈緩甚者,脾邪干心也。心脈微緩者,胃邪干小腸也。心脈澀甚者,肺邪干心也。心脈微澀者,大腸邪干小腸也。心脈沉甚者,腎邪干心也。心脈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腸也。五臟各有剛柔邪,故令一脈輒變為十也。《難經》

此以脈象之微甚分臟腑也。

又有以浮沉分臟腑者。如左寸,沉候心,浮候小腸;右寸,沉候肺,浮候大腸是也。

又有以每部前後分臟腑者。如左寸,前三分候小腸,近關三分候心;左關,近寸三分候膽,近尺三分候肝是也。更有以前三分候臟,後三分候腑者。蓋謂臟清居上,腑濁居下也。

夫浮沉之義,與微甚近,甚者浮沉皆然。微者,但浮診然也。此不易之定法,即遲數亦必兼浮沉者也。至以前後部位分者,恐有未協,姑存以備考。

病之在十二經也,有氣分,有血分。其在臟腑也,只可以在氣分,而不可以在血分。在血分,則臟壞而死矣。書凡言在某腑某臟血分者,仍指其經絡言之也。在腑者,為腸癰胃癰及淋濁也。在臟者,為肺癰肺痿也。諸證已難治多死,餘臟血分,豈可有此乎?

須察真假

醫不明脈,固無以治病;而不明真假疑似之脈,又無以別脈。其奚以察元氣之虛實,而洞明生死吉凶之機要哉?東坡云:大實有羸狀,至虛有盛候。此處關頭一差,死生反掌,為醫之難,職是故耳。《脈如》

持脈之道,先要會二十八脈形體於胸中,更須明乎常變。凡眾人之脈,有素大素小素陰素陽,此其賦自先天,各成一局,常也。邪變之脈,有倏緩倏急乍進乍退者,此其病之驟至,脈隨氣見,變也。故凡診脈者,必須先識臟脈,而後可以察病脈;先識常脈,而後可以察變脈。於常脈中,可以察人之器局壽夭;於變脈中,可以察人之疾病吉凶。此診家之大要也。《脈神》

經曰:脈從而病反,其診何如?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脈至而從者,陽證見陽脈也。然使按之無力不能鼓指,則脈雖浮大,便非陽證,不可作熱治。凡諸脈之似陽非陽者皆然也。曰:諸陰之反,其脈何如?曰:脈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也。陰證陰脈,從矣。然鼓指有力,亦非陰證。凡脈從陰陽,病易已。謂陽證得陽脈,陰證得陰脈也。若逆陰陽,病難已。《脈神》

經,《素問·至真要論》也。不鼓與鼓甚而盛,當於滑氏「上、下、去、來、至、止」六字中求之。再曰按之可見,察脈真假,必以沉候為準。假於外,不能假於內也。

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多熱,遲為多寒,弦強為實,細微為虛,是固然矣。然疑似之中,尤當真辨。此其關係非輕,不可不察。如浮雖屬表,而凡陰虛血少、中氣虧損者,必浮而無力,是浮不可以概言表也。沉雖屬裡,而凡外邪初感之深者,寒束經絡,脈不能達,必見沉緊,是沉不可以概言里也。數為熱,而真熱者未必數。凡虛損之證,陰陽俱困,氣血張皇,虛甚者,數愈甚。是數不可以概言熱也。遲為寒,而凡傷寒初退,餘熱未清,脈多遲滑,是遲不可以概言寒也。弦強類實,而真陰胃氣大虧,及陰陽關格等證,脈必豁大而弦健,是強不皆實也。微細類虛,而凡痛極氣閉,榮衛壅滯不通者,脈必伏匿,是伏未必虛也。由此推之,凡諸脈中,皆有疑似,皆須真辨,診能及此,其庶幾乎!雖然,脈有真假,而實由人見之不真耳。脈亦何從假哉?《脈神》

真熱者未必數,如風溫濕溫,脈皆洪滑而緩,「平人氣象」曰滑而緩曰熱中是也。遲未必寒,如水穀停滯,血結痰凝或熱病驟服苦寒,熱為所郁也。

治病之法,有舍證從脈者,有舍脈從證者,何也?蓋有陰證陽脈,陽證陰脈,有證虛脈實,證實脈虛。彼此差互,急宜詳辨。大都證實脈虛,必假實證也;脈實證虛,必假實脈也。夫外雖煩熱,而脈見微弱,必火虛也;腹雖脹滿,而脈見芤澀,必胃虛也。此宜從脈者也。有本無煩熱,而脈見洪數,非火邪也;本無脹滿,而脈見弦強,非內實也。此宜從證者也。雖真實假虛,非曰必無,但輕者可從證,重者必從脈,方為切當。此《脈神》論治病法也。與察脈真假相發,附記於此。

本無煩熱而脈洪數,本無脹滿而脈弦強,安知非邪鬱於內而未及發耶?大抵急證,如癲厥霍亂,宜從證,而參素體之強弱,以定用藥之重輕。緩證,則未有不脈證兼權者也。

兼察色證

經言: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相勝之脈者死;得相生之脈者,病即自已。色之與脈,當參相應者:色青,其脈當弦而急;色赤,其脈當浮大而散;色黃,其脈當中緩而大;色白,其脈當浮澀而短;色黑,其脈當沉濡而滑。此色之與脈,當參相應也。

色青,其脈浮澀而短,為肺金克肝木,脈勝色也;大而緩,為肝木克脾土,色勝脈也。浮而大散,為肝木生心火,色生脈也;濡而滑,為腎水生肝木,脈生色也。

色赤,其脈沉小而滑,為腎水克心火,脈勝色也;浮澀而短,為心火克肺金,色勝脈也。中緩而大,為心火生脾土,色生脈也;弦而急,為肝木生心火,脈生色也。

色黃,其脈弦而急,為肝木克脾土,脈勝色也;沉濡而滑,為脾土克腎水,色勝脈也。浮澀而短,為脾土生肺金,色生脈也;浮大而散,為心火生脾土,脈生色也。

色白,其脈浮大而散,為心火克肺金,脈勝色也;弦而急,為肺金克肝木,色勝脈也。沉小而滑,為肺金生腎水,色生脈也;中緩而大,為脾土生肺金,脈生色也。

色黑,其脈中緩而大,為脾土克腎水,脈勝色也;浮大而散,為腎水克心火,色勝脈也。弦而急,為腎水生肝木,色生脈也;浮澀而短,為肺金生腎水,脈生色也。

此色脈之相生相勝,可以驗生死者也。然猶有要焉:色克脈者,其死速;脈克色者,其死遲;色生脈者,其愈速;脈生色者,其愈遲。故曰:能合色脈,可以萬全。《脈如》本《難經·十三難》。

此色脈生克之大義也。脈主氣,色主血。

假令得肝脈,其外證,善潔面青,善怒;其內證,臍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滿閉,淋溲便難,轉筋。有是者肝也,無是者非也。滿閉,即滿痹。謂脹腫麻木痠痛皆是也。淋溲,如淋之溲也。

假令得心脈,其外證,面赤,口乾,喜笑;其內證,臍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啘。有是者心也,無是者非也。病字證字,指點清晰。

假令得脾脈,其外證,面黃,善噫,善思,善味;其內證,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脹滿,食不消,體重節痛,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肺脈,其外證,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其內證,臍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灑淅寒熱。有是者肺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腎脈,其外證,面黑,善恐,欠;其內證,臍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氣,少腹急痛,泄而下重,足脛寒而逆。有是者腎也,無是者非也。《難經·十六難》,逆者,不順也。微僵而屈伸不利也。

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風得之?然其色當赤。何以言之?肝主色,自入為青,入心為赤,入脾為黃,入肺為白,入腎為黑。肝為心邪,故知當赤色也。其病身熱,心也。脅下滿痛,肝也。其脈浮心也。而弦。肝也。

何以知傷暑得之?然當惡臭。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為焦臭,入脾為香臭,入肝為臊臭,入腎為腐臭,入肺為腥臭。故知心病傷暑得之,當惡臭。其病身熱而煩,心痛,其脈浮大而散。心也。

何以知飲食勞倦得之?然當喜味苦也。虛為不欲食,實為欲食。何以言之?脾主味,入肝為酸,入心為苦,入肺為辛,入腎為咸,自入為甘。故知脾邪入心,為喜味苦也。其病身熱,心也。而體重嗜臥,四肢不收,脾也。其脈浮大心也。而緩。脾也。

何以知傷寒得之?然當譫言妄語。何以言之?肺主聲,入肝為呼,入心為言,入脾為歌,入腎為呻,自入為哭。故知肺邪入心,為譫言妄語也。其病身熱,心也。洒洒惡寒,甚則喘咳,肺也。其脈浮大心也。而澀。肺也。

何以知中濕得之?然當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腎主濕,入肝為泣,入脾為涎,入肺為涕,入心為汗,自入為唾。故知腎邪入心,為汗出不可止也。其病身熱,心也。小腹痛,足脛寒而逆,腎也。其脈沉濡腎也。而大。心也。《難經·四十九難》

「十六難」據證而察其何臟?此據臟而察其何邪?迴環指示,語意諄切,義緒詳明,舉心為例,而余可類推矣。徐靈胎曰:此法一開,而察脈審證之法,始密而無遺矣。真足繼往聖,開來學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