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物语日本史

49 后醍醐天皇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天皇之亲政

蒙古自中国北方而起,马踏四方,遇国灭国,遇地便侵略,遇人则掠为奴隶,遇物则占为己有。终进入中国的中央,改国名为元,名副其实要统一全世界。无人能阻挡其前进的脚步,被其灭亡的国家不胜枚举。然而唯独日本,毅然拒绝元的要求,不屈服于它的威胁,漂亮地击退了文永、弘安两次侵略。弘安之役时,元的第二军约有十万人,最终生还三人,这结果震惊世人。同时,这也让日本信心倍增,“吾国乃神国”这样的信念越来越强,人们变得勇气百倍。但若深思日本的国体,却又不得不这样质疑,即朝廷和幕府相对立的这种不正常的状态果真无碍吗?更不可思议的是,朝廷上是上皇在施行院政,天皇和政治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些都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蒙古在文永、弘安年间的两次侵略,时逢龟山上皇的院政期。天皇是后宇多天皇,龟山上皇的皇子。文永十一年(1274)时天皇八岁,弘安四年(1281)时十五岁。面对巨大的国难,上皇是如何祈祷的,时宗是怎么应对的,将士们是怎样奋战的,关于这些天皇一定非常了解,也深思过。但后宇多天皇的这一代,时运还未成熟,于是他便把一切希望寄托到下一代天皇身上了吧。而这些是从何得知的?后宇多天皇驾崩之时,留下遗命,自称后宇多天皇。

当时,人们心目中日本的黄金时代是延喜、天历年间,也就是醍醐天皇、村上天皇的时代。村上天皇是醍醐天皇的儿子,而醍醐天皇则是宇多天皇的儿子。如今,天皇自称后宇多天皇,就是希望、期待自己的儿子成为后醍醐天皇,孙子成为后村上天皇的表现。若要实现此愿望,在后醍醐天皇的时代就必须停止院政,实行天皇亲政,设立记录所整理庄园,还必须废除幕府。

文保二年(1318)二月,后醍醐天皇即位,其父后宇多天皇施行了一段时间的院政,到了第四年的元享元年(1321)十二月,后宇多上皇停止院政,恢复了天皇的亲政。同月,朝廷里设立了记录所。两百五十年前,后三条天皇想要实行却未能实现的改革,从此由后醍醐天皇来实行。

世间很快传遍了后醍醐天皇欲实行政治改革,让国家回到正常的状态的消息。人们欢呼雀跃,满怀希望。此事从《元享释书》中可见一斑。《元享释书》是师炼的著作,他是一名出色的学者。他在三十三岁的时候,向从中国来的高僧一宁讨教问题。一宁逐一回答之后,说:“现在我自己也想提问。”于是问师炼日本的名僧有哪些,而师炼却没能很好地回答。一宁见此,说道:“你对于中国和印度这些外国的事情很了解,却对自己的国家一无所知,这不是忘本吗?”于是,师炼觉察到自己的学问和着眼点是不正确的。从那以后,他研究日本佛教史十六年,终在元享二年(1322)的秋天完成了伟大的《元享释书》共三十卷,献给朝廷。上表文中写道:“当今圣上的出现,让日本国得以中兴,回到了延喜和天历的盛世。国民感激不尽。”

在后醍醐天皇为了日本国的中兴前进的时候,是哪些人物辅佐朝廷呢?来看看正中元年(1324),天皇三十七岁时的情况:

大纳言  北畠亲房 三十二岁

中纳言  藤原师贤 二十四岁

权中纳言 日野资朝 三十五岁

少纳言  源具行  三十六岁

参议   藤原藤房 三十岁

蔵人头  平成辅  三十四岁

这些都是学问深厚、见多识广,且有勇气的名臣。另外,日野俊基尽管出身低微,却深得天皇信任,被提拔为蔵人。他侍奉在天皇身边,掌管机密。

正中之变

就这样,天皇招纳贤士,一方面奖励钻研学问有修养的人,另一方面召唤志同道合的人,拓宽道路。资朝和俊基化身为在山中修行之人,周游诸国,网罗勤王之士。这是因为一旦到了中兴日本之时,首先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倒幕。而倒幕之事须万分小心,秘密行事,不能公然成立参谋本部,于是就借研究学问之名集合商议此事。当时非常有名的学者玄惠法印是讲师,用韩退之的文集作教本,志同道合的人们就以听讲义为名聚集在一起。讲义听着听着,气氛融洽了,大家就商量战略,这被称作“无礼讲”。

不幸的是,同志中有一名懦弱的武士,把这件事跟自己妻子说漏嘴了。这妻子很担忧,就跟娘家的父亲商量。而这位父亲是幕府的官员,听说这事情之后忍无可忍,就跟镰仓幕府汇报了。正中元年(1324)九月十九日清晨,六波罗的军队分成两路,进攻了参加无礼讲的武士土岐和多治见。两人猝不及防,但仍沉着应战,奋勇杀敌,一家主仆,全部战死。被曝光名字的武士是这战死的二位,而公卿中被曝光姓名的有资朝和俊基。幕府将二人召唤到镰仓。资朝是个堂堂男子汉,斩钉截铁地说这全部都是他一个人的计划,除了土岐和多治见之外没有同伴,于是他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责任,被流放到了佐渡。多亏这样,其他的公卿和武士都得救了,连俊基也被释放,回到了京都。

元弘之变

天皇近侍中还有俊基,武士中还有足助,这对实行今后的计划非常有益。至今为止的计划都是以资朝为中心进行的,此后改由俊基来推进。大塔宫(即护良亲王)和妙法院宫宗良亲王入住比叡山,相继成为天台座主,统率一山,后醍醐天皇也去行幸。奈良方面,天皇到春日社、东大寺和兴福寺行幸,将他们拉入自己阵营。天皇把这些势力和诸国的勤王将士召集起来,以打倒幕府。然而在计划渐渐进行的时候,幕府觉察到了这一切。元弘元年(1331)五月,幕府逮捕了俊基,将其押送至镰仓。关于这段自古有名的历史,《太平记》里面有记载:“七月十一日,再次被逮捕至六波罗,送至关东。法令中已规定,再犯不会得赦免,不管如何辩解也不会得到原谅了吧。或在半路丧命,或在镰仓被斩,想必不离此二。俊基带着必死的觉悟离开京都去镰仓。”接下来是首七五调 [1] 的诗:

落花の雪に 踏み迷ふ

片野の春の 桜狩

紅葉の錦を 着て帰る

嵐の山の 秋の暮

一夜を明かす ほどだにも

旅寝となれば ものうきに

恩愛の契り 浅からぬ

我が故郷の 妻子をば

行衛も知らず 思ひ置き

年久しくも 住み馴れし

九重の 帝都をば

今を限りと かへりみて

思はぬ旅に 出で給ふ

心の中ぞ あはれなる

(迷步落花雪,觅樱片野春。身披红叶归,岚山入秋暮。夜若寝客舍,一宿亦难捱。况今离花都,难舍妻与子。犹恋故乡情,忧愁满胸膛。)

中略。

時雨もいたく 森山の

木下露に 袖ぬれて

風に露散る 篠原や

篠分くる道を 過ぎ行けば

鏡の山は ありとても

涙に曇りて 見えわかず

物を思へば 夜の間にも

老蘇の森の 下草に

駒をとどめて かへりみる

故郷を雲や 隔つらん

番馬、醒井 柏原

不破の関屋は 荒れ果てて

猶漏るものは 秋の雨の

いつか我身の 尾張なる

熱田の八剣 伏し拝み

潮干に今や 鳴海潟

傾く月に 道見えて

明けぬ暮ぬと 行く道の

末はいづくと 遠江

浜名の橋の 夕潮に

引く人もなき 捨小舟

沈みはてぬる 身にしあれば

誰か哀れと 夕暮の

晩鐘鳴れば 今はとて

池田の宿に 着き給ふ

(阵雨淋漓降青山,树下雨露湿衣袖。筱原风吹散露珠,小径蜿蜒过竹林。镜山耸立现眼前,泪眼蒙眬浑不见。夜深堵物思故乡,老苏林中生从草。勒马不前蓦回首,云雾缭绕隔故乡。番马醒井柏原去,不破关屋已荒芜。唯漏秋雨伴我身,静思吾命何时已。尾张热田拜八剑,潮汐退却鸣海泄。月光皎皎照路明,日明入暮问前路。远江滨名日落桥,夕潮扁舟系无人。吾身若似此舟沉。心伤哀泣有人无,晚钟沉沉及池田。)

后文比较长,这里就省略了。往返于京都和镰仓之间的人不计其数,而《太平记》却特别地花了很多笔墨描述俊基的东下,还作了凄美的诗句来描述俊基的路途。这是出于对必死的俊基朝臣的赴死之旅的深深同情吧。俊基离开京都是七月十一日,于当月二十六日到达镰仓,然后就被斩杀了。

之前,倒幕计划的中心人物是资朝,而正中元年他被流放到佐渡之后,接替他的中心位置的是俊基。而俊基落到镰仓那边之后,计划就由权中纳言源具行(北畠)来负责。具行当时四十二岁,他领兵攻向六波罗的时候,在元弘元年八月二十四日的夜晚,接到密告说,幕府的军队要攻入宫中。而朝廷还没做好应对的准备,他马上决定让天皇移驾到奈良,让大纳言师贤假装行幸的样子前往比叡山,混淆贼兵的耳目,同时又把比叡山拉入自己阵营。后来师贤认为奈良仍不安全,又让天皇前往和束的鹫峰山,可此处也有诸多不便,就决定让其转移到笠置寺去。笠置山地势天险,可作为天然的城郭,非常适合打防御战。

六波罗得知此事后,兵分四路,从四面围攻笠置寺。官军奋勇迎战,特别是三河国的住人足助重范的强弓震慑了贼军。镰仓的北条高时听说之后,就加派了关东的大批部队。若是等待这关东的大部队来支援的话,现在进攻中的六波罗军队就没有脸面了,于是他们一急之下火攻笠置寺。整座山都被烟雾包围,官军也终于败下阵来。

移驾隐岐

后醍醐天皇在藤房、季房兄弟的陪同下小心翼翼地逃出了笠置山,想前往河内的赤坂。但是贼军的搜索非常严密,他们只能在夜里赶路。《太平记》里有和歌记载了当时的情景:

风吹过松树梢,陛下便问可是要下雨了。进入丛林后,殿下被树下的露水湿了衣袖。陛下见此,说:

さしてゆく 笠置の山を 出でしより

あめが下には かくれがも無し

(披着斗笠,出了这笠置山后,这天下已经没有可以避雨之地了。)

藤房卿听后,回应陛下:

いかにせん 憑む陰とて 立ちよれば

なほ袖ぬらす 松の下露

(这可如何是好。以为是能避雨的树荫,来到后却被树下的露水湿了衣袖,泪满襟。)

贼军最终还是发现了天皇一行,把天皇送到了京都。次年春天,天皇被流放到遥远的隐岐。京中的人们都哭泣着送行,依依不舍。

连天皇都被流放到隐岐,可见幕府处置的严厉程度。日野资朝早在九年前就被软禁在佐渡,元弘二年(1332)夏天,北条高时下令让守护本间山城入道将资朝斩杀。当时资朝的儿子阿新丸才十三岁,听说父亲临危,无论如何都想见一面,就来到佐渡,但是守护不允许他们见面。之后,父亲被斩杀,阿新丸满心怒火,要杀了守护,却未能成功,于是就将斩杀了父亲的刽子手本间三郎杀死,穿过竹林越过山沟,在山中修行者的帮助下回到了京都。

日野俊基在镰仓被斩,北畠具行在近江的柏原被斩,平成辅在伊豆被斩。深得天皇信任的花山院师贤被流放到下总,不久就去世了。藤房和其弟弟季房分别被流放到常陆和下野。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被判了死刑或者流放。

后醍醐天皇亲政十一年,为了让日本国回到正常的状态,费劲苦心,不懈努力,却换来这样令人痛心的结果。天皇前往在此一百年前后鸟羽上皇被流放的隐岐,怀着同样的志向与悲叹。而《太平记》在记录了这段天皇移驾隐岐的故事之后感慨道:

今年到底是什么样的年啊?百官无罪,却被流放到他乡,在那遥望着明月流泪。天子退位,被异乡的风吹得烦恼。开天辟地以来,从没听说过如此不可思议之事。天上的日月光辉都要黯然失色,无情的草木也为圣上被流放而伤悲,忘却了要开花。

* * *

[1] 七五調(しちごちょう),反复以七音节、五音节构成格律的句式。——译者注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