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脉贯

卷七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督脈

〔經論〕督脈尺、寸、中央三部俱浮,直上直下。

〔經脈〕張潔古曰:督者,都也,為陽脈之都綱。《內經》曰:督脈起於下極之腧,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腦上巔循額,至鼻柱,極於上齒縫中齦交穴。

〔主病〕為外感風寒之邪。王叔和為腰脊強痛,不得俯仰,大人癲病,小兒風癇。《內經》謂:實則脊強反折,虛則頭痛。寸關尺三部皆浮,且直上直下者,為弦長之象,故主外邪。

任脈

〔經論〕任脈寸口脈緊細實長至關。又曰:寸口邊丸丸。

〔經脈〕任者,妊也,為陰脈之海也。《內經》謂:任脈起於中極之下,循腹裡,由關元上咽,至承漿下齦交,極目下承泣穴,為陰脈之都綱也。

〔主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王叔和為少腹繞臍下引陰中痛。又曰:苦腹中有氣,如指上搶心,不得俯仰,拘急。又緊細實長者,中寒而氣結也。寸口丸丸,即動脈也。狀如豆粒,厥厥動搖,故主氣上衝心。

衝脈

〔經論〕衝脈尺、寸、中央俱牢,直上直下。(牢脈似沉似伏,實大而長微弦,乃三部之脈皆沉有力。直上直下,弦實之象也。)

〔經脈〕衝脈起於氣街(在少腹毛中兩旁各二寸),俠臍左右上行,至胸中而散,為十二經之根本。故稱經脈之海,亦稱血海也。

〔主病〕《靈樞》曰:衝脈血盛則滲灌皮膚,生毫毛,女子數脫血,不榮其口唇,故髭鬚不生。宦者去其宗筋,傷其衝脈,故須亦不生。越人曰:衝脈為病,逆氣而裡急。東垣曰:凡逆氣上衝,或兼裡急,或作躁熱,皆衝脈逆也,宜補中益氣湯加知柏。王叔和曰:衝脈用事,則十二經不復朝於寸口,其人若恍惚狂癡。衝脈與督脈無異,但督脈浮而衝脈沉耳。

陽蹺脈

〔經論〕陽蹺脈寸部左右彈(彈者,緊脈之象)。

〔經脈〕陽蹺脈起於跟中,上外踝,循脅,上肩,夾口吻,至目,極於耳後風池穴。

〔主病〕越人曰: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王叔和注曰:當從外踝以上急,內踝以上緩。又曰:寸口脈前部左右彈者,陽蹺也。苦腰背痛、癲癇、僵仆、惡風、偏枯、𤸷痹、體強。左右彈,即緊脈之象。

陰蹺脈

〔經論〕陰蹺脈尺部左右彈。

〔經脈〕陰蹺脈起於足跟,上內踝,循陰,上胸,至咽,極於目內眥睛明穴。

〔主病〕越人曰: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叔和注曰:當從內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緩。又曰:寸口脈後部左右彈者,陰蹺也。苦癲癇、寒熱、皮膚淫痹、少腹痛、裡急、腰及髖窌下連陰痛,男子陰疝,女子漏下。張潔古云:蹺者,捷疾也。二蹺之脈起於足,使人蹺捷也。陽蹺在肌肉之上,陽脈所行通貫六腑,主持諸表;陰蹺在肌肉之下,陰脈所行通貫五臟,主持諸里。

帶脈

〔經論〕帶脈關脈左右彈。

〔經脈〕帶脈起於季脅,周圍一周,如束帶然。

〔主病〕越人曰:帶之為病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明堂》曰:女人少腹痛、裡急、瘛瘲、月事不調、赤白帶下。楊氏曰:帶脈總束諸脈,使不妄行,如人束帶而前垂。此脈若固,即無帶下漏經之症矣。

陰維脈

〔經論〕陰維脈尺外斜上至寸(斜上者,不由正位而上,斜向大指,名曰尺外斜,小指名曰尺內)。叔和曰:寸口脈從少陽斜至厥陰,是陰維脈也。

〔經脈〕陰維起於諸陰之交,發於內踝上五寸,循股入少腹,循脅上胸,至頂前而終。

〔主病〕叔和曰:動苦癲癇、僵仆、羊鳴,又苦僵仆、失音、肌肉痹癢,應時自發,汗出、惡風,身洗洗然也。取陽白、金門、僕參。又曰:陰維脈沉大而實者,主胸中痛,脅下支滿,心痛。脈如貫珠者,男子兩脅下實,腰中痛;女子陰中痛,如有瘡狀。

陽維脈

〔經論〕陽維脈尺內斜上至寸。叔和云:寸口脈從少陰斜至太陽,是陽維脈也。

或言從右手手少陽三焦斜至寸上手厥陰心包之位為陰維,從左手足少陰腎斜至寸上手太陽小腸之位為陽維也。

〔經脈〕陽維脈起於諸陽之會,發於足外踝下一寸五分,循膝上髀厭,抵少腹,循頭入耳,至本神而止。

〔主病〕叔和曰:動苦肌肉痹癢,皮膚痛,下部不仁,汗出而寒。又苦癲僕、羊鳴,手足相引,甚者失音不能言,宜取客主人。潔古云:衛為陽,主表。陽維受邪為病在表,故苦寒熱。營為陰,主裡。陰維受邪為病在裡,故苦心痛。陰陽相維,則營衛和諧;營衛不諧,則悵然失志,不能自收持矣。

人身有經脈、絡脈。直行曰經,旁支曰絡。經凡十二,手之三陰三陽,足之三陰三陽是也;絡凡十五,乃十二經各有一別絡,而脾又有一大絡,並任、督二絡為十五也。共二十七氣相隨上下,如泉之流,不得休息。陰脈營於五臟,陽脈營於六腑,陰陽相貫,如環無端,其流溢之氣入於奇經,轉相灌溉。奇經凡八脈,不拘制於十二正經,無表裡配合,故謂之奇經。正經猶溝渠,奇經猶河澤。正經之脈隆盛,則溢於奇經,故秦越人比之天雨溝渠溢滿霶霈河澤,此《靈》《素》未發之旨也。

陽維起於諸陽之會,由外踝而上行於衛分;陰維起於諸陰之交,由內踝而上行於營分,為一身之綱維也。(營衛俱陰陽相維也,則知陽脈之維於頭目、手足、頸項、肩背,諸陽無一不到。其脈不榮,則不能維在頭目,無維則眩,在頸項肩背無維則僵,在手足無維則僕矣。則知陰脈之維於胸腹,諸陰無一不到。其脈不榮則不能維,在胸腹脅失所維則動築而刺痛矣。是以陽維絡一身之陽,陰維絡一身之陰也。)

陽蹺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於身之左右。陰蹺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於身之左右。所以使機關之蹺捷也。

督脈起於會陰,循背而行於身之後,為陽脈之總督,故曰:陽脈之海。

任脈起於會陰,循腹而行身之前,為陰脈之承任,故曰:陰脈之海。

衝脈起於會陰,夾臍而行,直衝於上,為諸脈之衝要,故曰:十二經脈之海。

帶脈則橫圍於腰,狀如束帶,所以總約諸脈者也。

是故陽維主一身之表,陰維主一身之裡,以乾坤言也。陽蹺主一身左右之陽,陰蹺主一身左右之陰,以東西言也。督脈主身後之陽,任脈主身前之陰,以南北言也。帶脈橫束諸脈,以六合言也。是故醫而知乎八脈,則十二經、十五絡之大旨無不得也。

反關脈

脈有反關,動在臂後,別由列缺,不幹證候。

按:反關脈者,脈不行於寸口,由列缺絡入臂後手陽明大腸之經也。以其不順行於關上,故曰:反關。有一手反關者,有兩手反關者。此得於有生之初,非病脈也,令病人復手診之,方可見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