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欧洲至暗时刻(1878—1923)

第12章 法西斯主义与国际联盟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会议外交 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的局势比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初期的形势更加动荡。1919年至1923年,许多高级政治家会议在欧洲召开(其中一次重要会议在美国召开)。1919年至1923年战后时期,与1815年至1822年的战后时期极其相似,见证了欧洲各国政府的尝试——会议外交。

世界大战波及面广,许多国家卷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因此,战争结果根本不可能令所有人心满意足,尤其是意大利人和南斯拉夫人之间的冲突很难协调。

《亚德里亚海条约》 意大利参战目的在于实现夙愿,夺回所有“沦陷区”。1915年4月26日,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秘密签订了《伦敦条约》。《伦敦条约》承诺意大利战后将获得特伦特与的里雅斯特及除阜姆以外的达尔马提亚沿岸地区。阜姆将归塞尔维亚。1915年5月,协约国陷入了困境。这时,正是根据《伦敦条约》(又称《亚得里亚海条约》),意大利信守诺言,义无反顾地投入战争。

《罗马协定》 《伦敦条约》的内容渐渐浮出水面。世界大战最后两年,《伦敦条约》的内容已经广为人知。得知达尔马提亚将归意大利,南斯拉夫人愤愤不平。因为一旦摆脱奥匈帝国的统治,南斯拉夫人想要并入“大塞尔维亚王国”,即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18年4月,塞尔维亚政要与意大利政要在罗马召开会议,从而产生了《罗马协定》。根据《罗马协定》,双方同意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罗马协定》让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南斯拉夫人振奋不已,最终促成了南斯拉夫人摆脱了奥匈帝国的统治。

当和平会议在巴黎召开时,人们发现,调解意大利人与南斯拉夫人之间的争端,绝非易事。意大利政府要求兑现1915年4月26日《伦敦条约》的承诺,因为这是意大利同意参战的条件。南斯拉夫人坚决反对将达尔马提亚割让给意大利,这获美国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公开支持。达尔马提亚主要居民为南斯拉夫人。如果这里的南斯拉夫人受意大利统治,不仅有悖于“十四点和平原则”精神与内容,而且与协约国坚持的所有原则背道而驰。

加布里埃尔·邓南遮与阜姆 有时,塞尔维亚与意大利之间的争吵激烈,战争一触即发。其实,民族之间的矛盾不应该指责两国政府。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首相维托里奥·埃曼努尔·奥兰多辞职,1919年6月弗朗西斯科·尼蒂继任首相。弗朗西斯科·尼蒂属于温和派,不喜欢惹是生非。然而,对阜姆港与达尔马提亚归属问题,意大利民众不依不饶。1919年9月12日,意大利著名诗人、小说家加布里埃尔·邓南遮率领狂热分子夺取了阜姆港。加布里埃尔·邓南遮像法国著名飞行员乔治·吉内梅一样,曾在世界大战中赢得“英雄飞行员”的荣誉称号。接下来的十五个月,加布里埃尔·邓南遮率领狂热分子一直占据阜姆这座港口城市。意大利狂热分子与外国冒险分子纷纷表示支持加布里埃·邓南遮,公开与欧洲其他国家对抗。意大利政府因为忌惮人民的力量,既不希望与加布里埃尔·邓南遮闹僵,也不敢对加布里埃尔·邓南遮动手。塞尔维亚政府则表现得极其克制,强行压制国人的怒火,避免了不必要的战争。

维托里奥·埃曼努尔·奥兰多

弗朗西斯科·尼蒂

《拉帕洛条约》 1920年5月,意大利首相弗朗西斯科·尼蒂下台。资深政治家乔瓦尼·乔利蒂继任首相。虽然乔瓦尼·乔利蒂缺乏决策能力,但十分善长协调各方的利益。1920年11月12日,乔瓦尼·乔利蒂与塞尔维亚代表签订了《拉帕洛条约》。双方均放弃了部分利益。除了扎拉(此地将归意大利),意大利承认塞尔维亚对达尔马提亚拥有主权。塞尔维亚同样摆出和解姿态,同意阜姆成为独立城邦,主权不属任何一方。

然而,只要加布里埃尔·邓南遮的影响力还在,不安于现状的意大利人就不会喜欢《拉帕洛条约》。两个月后,乔瓦尼·乔利蒂通过强制手段让国人接受了《拉帕洛条约》。最终,面对意大利政府派出的强大兵力,1921年1月加布里埃尔·邓南遮不得不逃离繁华的商业港城阜姆,他的黄粱美梦随之破灭。于是,《拉帕洛条约》正式生效。意大利政府成功改善了亚得里亚海地区混乱的局势。此后,加布里埃尔·邓南遮一直在阿布鲁齐山区的佩斯卡拉过着隐居生活。1923年8月,在贝尼托·墨索里尼引荐下,加布里埃尔·邓南遮重返政坛。

加布里埃尔·邓南遮

贝尼托·墨索里尼

意大利北部的工人罢工 《拉帕洛条约》签订及阜姆问题的和平解决提高了意大利的国际声望。不过,意大利国内依然问题重重。从世界大战结束到1922年仲夏,意大利每年都会发生具有政治色彩的严重罢工事件。在应对罢工事件方面,意大利首相弗朗西斯科·尼蒂一向从容自若。弗朗西斯科·尼蒂下台后,乔瓦尼·乔利蒂内阁遭遇了更严重的罢工事件。1920年下半年,伦巴第和皮埃蒙特几家大工厂相继被工人夺取。他们宣称从工人利益出发管理工厂。乔瓦尼·乔利蒂按兵不动,等待事实证明工人无法经营工厂,更不可能立足于世界贸易。事实上,几星期之后,工人便将工厂重新归还工厂主。除了个别不稳定因素,一切回归正常。或许正是因为乔瓦尼·乔利蒂能够静观其变,才避免了内战与革命。

法西斯主义 共产主义者大张旗鼓地制造声势。意大利政府对于共产主义宣传,甚至共产主义行动,却无动于衷。于是,很多人开始感到恐慌。面对极端社会主义分子的冷嘲热讽,参加过世界大战的年轻人愤愤不平。据说,身着军服的士兵经常遭受辱骂与虐待。意大利政府一直入不敷出。尽管弗朗西斯科·尼蒂和乔瓦尼·乔利蒂两届内阁一直在缩减开支,但大量闲散官员依然占据公职。里拉持续贬值,国家贸易与政府管理危如累卵。一些人对现存法律制度及财产制度坚信不疑,并且断言:必须团结救国。必要时,不惜使用武力。这些人被称为“法西斯党”。

贝尼托·墨索里尼 法西斯党或法西斯主义者因一群(“法西斯”一词的原意即“一捆”)议会议员而得名。在世界大战期间的卡波雷托战役中,意大利军队惨败。然而,一群议员联合起来,主张坚持战斗到底。他们与和平主义者或失败主义者针锋相对。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们依然蠢蠢欲动,在全国各地逐渐建立起法西斯俱乐部。法西斯俱乐部成员统一身穿黑衫。黑衫原本是意大利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踢足球时所穿,足球是时下流行的体育运动。然而,身着黑衫的法西斯党不是在足球俱乐部而是在军事机构内进行训练。每个法西斯俱乐部成员都知道如何用枪,并且许多人持有武器。因此,法西斯党拥有一支非常强大的武装力量。法西斯党的领袖是贝尼托·墨索里尼。世界大战爆发前,贝尼托·墨索里尼是温和社会党成员。贝尼托·墨索里尼参加了世界大战,并在战争中负伤。现在的贝尼托·墨索里尼很像奥利弗·克伦威尔,已经步入了新的思想境界。贝尼托·墨索里尼认为,必须充分发挥军队的价值,镇压祸国殃民的“平等派”。

法西斯政变 1922年10月27日,意大利大小城镇同时发生了有预谋的叛乱。许多地方政府里的社会党或共产主义者遭驱逐。市政厅、水厂、电厂和铁路均被法西斯党掌握。法西斯党取代中央官员与地方官员控制了各公共部门。

维克多·伊曼纽尔三世 当时,法西斯政变仅仅是一场革命,没有演变为内战。法西斯主义还未遭到全民抵制。首相路易吉·法克塔不可能纵容民间团体夺权。路易吉·法克塔发布了“戒严令”。为了能够调动军队,路易吉·法克塔向国王维克多·伊曼纽尔三世提交了一份法案,等待维克多·伊曼纽尔三世签字批准。摆在维克多·伊曼纽尔三世面前的是无比艰巨的责任。作为立宪政体下的君主,维克多·伊曼纽尔三世应接受内阁提议,由内阁担负起重任。然而,一旦维克多·伊曼纽尔三世签署了法案,必然引发内战,整个国家将四分五裂。国王维克多·伊曼纽尔三世最终拒绝签字。结果,内阁集体辞职。随后,维克多·伊曼纽尔三世便任命法西斯党首贝尼托·墨索里尼为首相。

路易吉·法克塔

贝尼托·墨索里尼随即组建了新内阁。贝尼托·墨索里尼实行紧缩政策,并遵守国际公约,很快在整个欧洲赢得了赞誉。大权在握的贝尼托·墨索里尼才能兼备,使意大利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因此,贝尼托·墨索里尼像奥利弗·克伦威尔一样,“海外影响力超过了国内影响力”。然而,贝尼托·墨索里尼与奥利弗·克伦威尔又有所不同,因为在他之上还有意大利国王。1923年,这位法西斯独裁者只不过是君主立宪制政体下为国王工作的一名普通首相而已。

希土战争 正当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扩大影响时,地中海东部上演了一场悲剧。这场悲剧是希腊与土耳其斗争的一段漫长插曲。

《色佛尔条约》 1920年8月10日,《色佛尔条约》把土耳其的欧洲领土缩减至君士坦丁堡、马尔马拉海北岸及加里波利半岛。博斯普鲁斯海峡与达达尼尔海峡成为自由中立地带。中立地带的战略要地是达达尼尔海峡欧洲一侧的盖利博卢和亚洲一侧的恰纳卡莱。根据1918年10月30日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的《蒙德罗斯停战协定》,中立地带就已经存在,由协约国军队占领。君士坦丁堡由协约国军队代管,直到和平条约最终签订。

安哥拉政府 在君士坦丁堡,苏丹穆罕默德六世与土耳其内阁已经同意配合协约国行动。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的土耳其即将崩溃。士兵拿不到军饷,身心俱疲的土耳其人民已经绝望,准备接受任何条款。只有强硬的土耳其民族主义者拒绝接受协约国条款。土耳其民族主义者不承认君士坦丁堡政府,来到安达托利亚的安哥拉,建立起“大国民议会”,并声称:只有“大国民议会”才是土耳其唯一合法政府。大国民议会及内阁中最具影响力的领导人物是穆斯塔法·凯末尔。1915年,在保卫加里波利半岛的战役中,穆斯塔法·凯末尔名震一时。他是一位文韬武略的政治家。

苏丹穆罕默德六世

希腊的任务 协约国将强制执行《色佛尔条约》涉及欧洲领土的条款。协约国已经控制了中立地带和君士坦丁堡。希腊政府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占领阿德里安堡与色雷斯其他地区,因为《色佛尔条约》明确规定这些地方将并入希腊。

然而,小亚细亚是另一番景象。小亚细亚乡村地区不仅山多路少,而且人烟稀少,一片荒凉。根据《色佛尔条约》,士麦那归希腊管辖。既然希腊属于受益方,自然要强制执行《色佛尔条约》。1920年,希腊大军抵达士麦那,然后占领了整个士麦那省。

康斯坦丁一世 然而,不久,灾难便降临希腊。雅典发生多起袭击协约国海员事件。1917年6月11日,在协约国逼迫下,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被迫退位。康斯坦丁一世的次子亚历山大继位,史称“亚历山大一世”。康斯坦丁一世统治时,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曾被迫辞职。现在,他再次出任首相。聪明的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不愧为欧洲政坛最有远见的政治家之一。他维护着希腊与协约国之间的良好关系。于是,协约国给予希腊在精神上、物质上有力的支持。

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

亚历山大一世

然而,1920年10月25日,亚历山大一世突然驾崩。这时,退位后一直住在瑞士的康斯坦丁一世返回希腊,受到希腊人民的热烈欢迎。协约国自然不愿看到康斯坦丁一世复位。不过,协约国碍于情面,无法在希腊人民欢迎老国王回国时,阻止他复位。康斯坦丁一世复位后,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不可能继续担任首相,因为当年正是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一手促成康斯坦丁一世退位,而且他与康斯坦丁一世一向政见不合。

希腊军队进攻受阻 康斯坦丁一世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军人。复位之后,他采取了“主动出击”政策。希腊军队从士麦那省长驱直入小亚细亚腹地,眼看就要攻入安哥拉了。然而,自从1912年以来,小战不断的希腊人民再也经受不起长时间的消耗。大规模现代战争十分耗费人力与物力。经济实力不强的希腊无法承受战争压力。与此同时,在穆斯塔法·凯末尔领导下,土耳其军队战斗力的恢复速度惊人。1921年夏,希腊军队沿小亚细亚的萨卡里卡河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但被土耳其军队击溃。

穆斯塔法·凯末尔

库塔哈埃斯克塞尔战场上的希腊骑兵

1922年上半年,小亚细亚前线战事看似陷入僵局。实际上,希腊一直消耗着人力与物力,尽管情况并不严重。相比之下,土耳其军队士气高涨,加上有俄国供应军火,实力大增。

希腊溃败 1922年8月26日,希腊遭遇致命打击。穆斯塔法·凯末尔在库塔哈埃斯克塞尔对希腊军队发起猛攻。随后三天,进攻全线展开。希腊军团节节败退。1922年8月30日前,土耳其军队一直在追击希腊军队,直到希腊军队彻底溃败。随后历史上一场骇人的悲剧发生了。一支希腊军队被逼至小亚细亚的港口。随之而来的还有成千上万的基督教家庭,他们一无所有,饥寒交迫,万分恐慌,不知所措。士麦那四处充斥着难民。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希腊人、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乘船逃往希腊。希腊军队损失惨重,残部返回了希腊。

希腊处决事件 随着“大希腊”梦想破灭,康斯坦丁一世的王位岌岌可危。1922年9月28日,康斯坦丁一世第二次宣布退位,一艘英国军舰将其安全带离希腊。康斯坦丁一世长子乔治继位,史称“乔治二世”。新国王继位不久,便发生了一场血腥的恐怖事件。希腊军中几名上校愤愤不平,认为战争部决策失误,煽动起民众的不满情绪。他们认为,因为国家背叛人民,所以灾难才会降临。当康斯坦丁一世被迫退位时,季米特里奥斯·古纳里斯内阁也倒台了,由军队“三巨头”取而代之。希腊小亚细亚军队总司令乔治斯·哈泽亚尼斯提斯及前首相季米特里奥斯·古纳里斯受到军事法庭审判,受到指控的罪名为:明知必然失败,仍然误导民众,导致国家灾难。希腊政府声称这次政治色彩浓厚的审判十分公正。审判过后,五名前部长(包括首相季米特里奥斯·古纳里斯)及小亚细亚军队总司令乔治斯·哈泽亚尼斯提斯罪名成立,1922年11月28日被枪决。

乔治二世

查纳克危机 在希土战争中,土耳其军队接连获胜。1922年9月14日,土耳其军队进入士麦那。士麦那燃起了熊熊大火,很快大半个城市便化为灰烬。土耳其的一支部队因打了胜仗而得意洋洋,陶醉于成功的喜悦之中,一路向达达尼尔海峡进发,1922年9月24日进入了中立地区查纳克。查纳克有数千名欧洲士兵。他们作为西方文明代表,捍卫着国际法。得意忘形的土耳其军队目中无人,甚至打算挑战欧洲秩序。世界再次面临战争的威胁。一旦查纳克的欧洲部队被迫撤退,西欧各国必将信誉扫地。土耳其军队如潮水般涌入查纳克时,必将与君士坦丁堡的民众遥相呼应。这样一来,土耳其军队入侵欧洲的可怕历史将重现,屠杀、战争与饥荒必定会接踵而来。

英国的决定 然而,如果欧洲部队坚决抵抗,必然会动用枪炮,战争同样不可避免。谁又能预见到最终结果呢?欧洲各国政府面临艰难抉择。此时,世界命运掌握在两位政治家——法国总理雷蒙·普恩加莱和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手中。法国总理雷蒙·普恩加莱做出了“空前绝后之举”——将法军从查纳克撤出。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一边命令英国部队坚守待援,一边派出一支两万人的援军。此时,小亚细亚还有一位政治家穆斯塔法·凯末尔——土耳其胜利之师的统帅。穆斯塔法·凯末尔也必须做出决定:要么使土耳其的胜利之师停止前进的步伐;要么挑战西欧在达达尼尔海峡建立秩序的代表——英国。穆斯塔法·凯末尔最终选择阻止土耳其军队行动,取得了比阿菲乌姆-卡拉希萨尔战役与加里波利半岛战役更伟大的胜利。穆斯塔法·凯末尔守住了国际法尊严,令整个欧洲心服口服。最后关键时刻,果敢的英国政府为风雨飘摇的世界带来了风平浪静。

苏丹统治的终结 1922年9月最后一周直至1922年10月上旬,近东战争一触即发。一旦政治形势恶化,军队警戒哨的枪声极有可能引发战争。远在安哥拉的大国民议会一直关注着前线军队的动态。土耳其军队接连获胜令大国民议会夜郎自大。君士坦丁堡的民众蠢蠢欲动,准备反抗来自基督世界的守城部队。苏丹穆罕默德六世乘坐英国军舰逃往马耳他。安哥拉大国民议会立穆罕默德六世的堂弟阿卜杜勒·迈吉德为哈里发,却一直将苏丹的位子空置。

查尔斯·哈林顿将军 驻君士坦丁堡英军总司令查尔斯·哈林顿将军在承担军事职责之外,还必须施展高超的外交手段。1922年10月11日,查尔斯·哈林顿与穆斯塔法·凯末尔就《穆达尼亚停战协定》达成一致意见。根据《穆达尼亚停战协定》,一旦十五天后希腊军队从色雷斯撤退,土耳其军队将不再向前推进,而最终条款将在和平会议上确定。

查尔斯·哈林顿

洛桑会议 和平会议在瑞士洛桑举行,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始于1922年11月20日,一直持续到1923年。在此期间,会议由英国外交大臣乔治·纳撒尼尔·寇松主持。法国代表、意大利代表、希腊代表和土耳其代表出席会议。第二阶段始于1923年4月。会议由英国驻君士坦丁堡大使霍勒斯·朗博尔德主持。在洛桑会议的两个阶段,土耳其主要代表是伊斯麦特·伊诺努。这场谈判拖延了很久。战争不止一次似乎一触即发。1923年5月月底,一方面,希腊军队声称要跨过马里查河,攻打色雷斯的土耳其军队;另一方面,希腊政府表示同意割让阿德里安堡(按照之前答应的条件),并答应将位于马里查河希腊一侧的卡拉加奇火车站割让给土耳其。就此,希腊与土耳其化干戈为玉帛。洛桑会议最终成功落下帷幕。

霍勒斯·朗博尔德

伊斯麦特·伊诺努

《洛桑条约》 《洛桑条约》签订于1923年7月24日。《洛桑条约》确定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包括阿德里安堡和卡拉加奇,直到马里查河。小亚细亚的士麦那省依然归土耳其。协约国同意从君士坦丁堡撤军。《色佛尔条约》(保护土耳其的外国人及其特权的特殊规定)被废止。因此,除一项规定以外,土耳其彻底从各种国际制约和“奴役”中解脱出来。这项规定涉及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协约国将与土耳其一起通过海峡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

土耳其是《洛桑条约》最大受益者。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土耳其曾被打得一败涂地。全世界的穆斯林纷纷称赞《洛桑条约》是土耳其取得的最大胜利。阿加汗三世曾在书中写道:“在土耳其历史上,《洛桑条约》可谓开历史之先河,充分体现了土耳其与西欧列强的地位是平等的。”

协约国从君士坦丁堡撤军时间为1923年8月25日至8月30日,英军总司令查尔斯·哈林顿率领英军撤离君士坦丁堡。几乎同一时间,法军与意大利军队也撤离了君士坦丁堡。

阿加汗三世

美国与欧洲 然而,1919年至1923年的战后状况与人们在战争期间的期待大相径庭。在一次著名的政治演讲中,德国历史学家海因里希·冯·特赖奇克曾说:“欧洲依然是整个世界核心,全世界对此了然于心。”海因里希·冯·特赖奇克的这番话恰好与1919年至1923年的这段历史不谋而合。在战争的最后几年及召开和平会议时期,人们曾经希望美国能够与欧洲强国共同致力于国际事务,并且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确实努力而为之。然而,不幸的是,阻止美国参与欧洲事务的旧势力太过强大。美国国会因此拒绝加入国际联盟。尽管如此,美国依然积极投身于欧洲的赈灾事业,为奥地利、马其顿、俄国等遭受饥荒威胁的国家提供救援物资,充分体现了无私的人道主义精神。

海因里希·冯·特赖奇克

中华民国 在太平洋地区,美国不仅与欧洲携手合作,而且起到了主导作用。1911年以来,大清帝国已经濒临灭亡。很快,皇室被推翻。中国仿照西方建立了民主立宪政体,设立了总统、内阁及议会。

新政体破坏了中国人平静的生活。曾经有几千中国人在英国和美国留学,接受了高等教育。他们完全能够运作民主立宪制。然而,对三亿五千万中国人来说,民主政府不合时宜。人们习惯已久的旧官僚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各派军阀其豢养的军队。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混乱与秩序 在中国,虽然绝大多数内陆省份充斥着暴力和压迫,但港口城镇因欧洲战舰的存在而相对安宁。中国海关控制在欧洲人手中(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司长是英国人)。在兵荒马乱之下,中国海关依然创造出几百万英镑的关税收入,充分证明了中国的地大物博。正是依靠海关收入,北平中央政府才得以维系并偿还债务。

法国政治派系与政党 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四年时间里,欧洲依然困难重重。正如意大利首相弗朗西斯科·尼蒂在一本书中形容的那样,欧洲依然“不太平”。鲁尔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欧洲的命运取决于法国与德国。谈及当代欧洲历史,法国政治必定是着墨最多、最引人瞩目的部分。1914年世界大战打响以来,法国政治的脉络十分清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主导法国政坛的是诸多政治派系而非组织严密的政党。不过,随着世界大战的到来,法国面临亡国的危机。各政治派系团结一致组成了类似“党派体系”的组织。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党派体系依然处于发展阶段。也就是说,当英国政党分裂成各个政治派系时,法国政治派系正在逐渐形成不同的政党。

法国右翼 1914年以来,法国主要党派首先是右翼,之所以称之为“右翼”,是因为该派议员在下议院和参议院的座位居右。右翼是保王党。他们一面循规蹈矩,一面公开宣称:更倾向于由君主立宪制取代共和制。右翼首领是莱昂·都德,著名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的儿子。右翼刊物是《法兰西行动》。右翼成员主要来自朗格多克、旺代和布列塔尼。他们以“国王的卡美洛”自居。

法国中间党派 法国前总统弗朗索瓦·菲利·福尔和前总理亚历山大·里博都属于中间派。中间党派还融合了自由主义党派,形成了一个政党,被称作“民主共和联盟”。出自该党的著名人物有法国财政部部长盖伊·德·拉斯泰里和爱德华·德·卡斯泰诺将军。

法国左翼 左翼是党派联盟,被称作“左翼共和党”。皮埃尔·瓦尔德克-卢梭和泰奥菲勒·德尔卡斯曾经是左翼共和党。著名的左翼共和党首领是夏尔·若纳尔。目前,左翼党派成员还有莫里斯·巴雷、著名政治家雷蒙·普恩加莱、亚历山大·米勒兰以及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安德烈·塔迪厄也是左翼党派。还有一些像傅安德一样颇有前途的小政治家加入左翼党派。

爱德华·德·卡斯泰诺将军

泰奥菲勒·德尔卡斯

法国民族集团 随着世界大战爆发,法国中间党派与左翼联合,共同组成民族集团。民族集团虽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政党,但至少能主宰参议院与众议院。

法国激进社会党 除了左翼党派,法国还有激进社会党。世界大战爆发前,激进社会党的党首是约瑟夫·卡约。约瑟夫·卡约本人因战争期间的个人行为,被剥夺政治权利十年。不过,他依然是激进社会党的幕后领袖。在议会中,激进社会党的领袖是年轻有为的爱德华·赫里欧。激进社会党派虽然支持雷蒙·普恩加莱的“鲁尔政策”,但一直倾向于通过经济手段而非军事手段解决德国赔款问题。从socialist这个单词的英文意义来看,激进社会党几乎不是社会主义者。他们主张保护私有财产与实行有限自由贸易的制度。

莫里斯·巴雷

亚历山大·米勒兰

安德烈·塔迪厄

约瑟夫·卡约

法国社会主义党派 法国社会主义党派的真正领袖是让·饶勒斯。不幸的是,世界大战爆发初期,让·饶勒斯遇刺身亡。社会主义党派的极端分子是共产主义者。不过,议会中的共产主义者寥寥无几。社会主义党派中的温和派领袖是律师约瑟夫·保罗-邦库尔。

让·饶勒斯遇刺

迄今为止,在法国政治生活中,稳定的政党体系还未形成。维系党派内部团结的纽带是人,不是制度。毫无疑问,法国政坛异常活跃,绝不存在漠视政治的现象。

华盛顿会议 与近东土耳其问题一样迫在眉睫的是远东中国问题。中国问题已经存在了一百年,亟需公平解决。中国的军阀混战不仅会导致亚洲秩序混乱,而且很有可能引发欧洲列强瓜分中国的战争。为了阻止这场灾难,美国总统沃伦·g.哈定及国务卿查尔斯·埃文斯·休斯邀请欧洲列强与中国和日本,参加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在1921年到1922年的冬季举行。与会列强均同意维护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协调在中国的利益。1921年12月13日及1922年2月6日,列强要求根据统一标准限制各国海军舰队的吨位,如英国舰队和美国舰队的排水量上限都是五十二万五千吨。日本舰队的排水量上限是三十一万五千吨。法国舰队与意大利舰队的排水量都是十七万五千吨。最终,欧洲列强虽然未能就限制陆军军备达成一致意见,但列强就限制海军军备达成了共识。

华盛顿会议已经证明,世界文明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休戚与共。在国际联盟协助下,各国共同努力重建走向衰落的奥地利,彰显了团结的力量。

奥地利的悲惨下场 曾经辉煌的哈布斯堡帝国,如今变成了内陆共和国。奥地利不仅领土锐减,而且战后三年经济每况愈下。生活在乡村地区的奥地利人,像施蒂利亚人与蒂罗尔人,可以依靠土地生存。不过,他们没有充足的农产品进行贸易。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拥有两百万人口,曾是许多民族向往的大都市。如今,维也纳已经成为奥地利的沉重负担。三年来,奥地利中产阶级的净收入几乎为零,完全依靠国外慈善机构的救济粮。救济粮主要来自意大利、法国、英国和美国。人类从未见证过这种景象:刚刚从一场残酷战争走出的奥地利人民,收到了曾经不共戴天的敌人及时提供的援助物资。

请求国际联盟帮助 然而,奥地利不能一直依靠其他国家的援助,因为其他国家的处境也很窘迫。奥地利必须自力更生,否则迟早会走向崩溃。1922年8月,奥地利政府在绝望中对外求援。英国政府已经向奥地利提供了一千二百万英镑的援助,但未能缓解奥地利的窘境,无力继续帮助奥地利了。此时,英国政府不得不解决国内一百多万失业工人的问题。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对自己的超长任期即将结束并不知情,实施了最后几项举措。其中一项措施是将奥地利问题提交国际联盟。

奥地利重建 只有秉承公正的态度,才能最终解决奥地利问题。显然,国际联盟最适合承担这项工作。世界著名金融专家组成了国际联盟代表委员会。在全面评估奥地利问题后,国际联盟代表委员会制订了计划,并得到欧洲列强全票通过。奥地利勉强接受了该计划。计划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为奥地利从国外选一名独立金融监督员;第二,大量裁减奥地利公务员;第三,向奥地利发放国际贷款,直到1925年年底奥地利财政实现收支平衡为止。

国际贷款 奥地利政府与议会同意接受上述条件。经验丰富的荷兰鹿特丹市市长齐默尔曼被任命为金融监督员。奥地利共和国虽小,但公务员数量几乎与战前哈布斯堡帝国时期一样多。因此奥地利公务员分批裁减,一次一万人。被裁者将获得充足的补贴,能够在国内外开始新的职业生涯。贷款分别由法国、意大利、英国、荷兰、西班牙、瑞士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提供。虽然贷款来自各国公民,但各国政府将分担部分贷款利息。

政治家与公民职责 国际联盟提出了重建奥地利的计划,由西北欧主要国家于1923年开始实施。这项计划属于国际合作。如果欧洲国家承认,作为文明世界的成员,各国同属有共同理想与道德的民族大家庭,那么,欧洲内部战争将永远成为历史。如果欧洲国家及主宰世界的强国承认同属利益共同体,备受困扰的人类将真正拥有幸福的未来。不辞劳苦的真正政治家最终将收获胜利的果实。在人类解决国家内部和平的基础之上,未来的政治家、国际律师和知识分子要解决的问题将是维护和平、友好的国际关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