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真诰

卷之十三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真诰卷之十三。

稽神枢第三。

地下主者。复有三等。鬼帅之号。复有三等。并是世有功德。积行所锺。或身求长生。步道所及。或子弟善行。庸播祖祢。或讽明洞玄。化流昆祖(洞玄即大洞玄经。读之万{彳扁}。七祖已下。并得鍊质南宫。受化胎仙。非今世所称洞玄灵宝经也)夫求之者非一。而获之者多途矣。要由世积阴行。然后皆此广生矣。鬼帅武解。主者文解。俱仙之始也。度名东华。简刊上帝。不隶{宫。不受制三官之府也。(又别云。心勤于事。欲兼味于清正。华目以随世。畏死而希仙者。亦多作文武解主者)其一等地下主者。

散在外舍。闲停无业。不受九宫教制。不闻练化之业。虽俱在洞天。而是主者之下者。此自按四明法。一百四十年。依格得一进耳。一进始得步仙阶。给仙人之使令也。(依剑经。主者大有品秩。迁转年限。{贝余}促悬殊。此等数之目。异于品名。反以多为贵。如此阶秩矣)其二等地下主者。便径得行仙。阶级仙人。百四十年。进补管禁位。管禁之位。如世间散吏者也。此格即地下主者之中条也。李东等今在第一等中。(李东曲阿人。乃领户为祭酒。今犹有其章本。亦承用鲍南海法。东才乃凡劣。而心行清直。故得为最下主者使。是许家常所使。永昌元年。先生年二十三。就其受六甲阴阳行厨符。既相关悉。聊复及之耳)其第三等。地下主者之高者。

便得出入仙人之堂寝。游行神州之乡。出馆易迁童初二府。入晏东华上台。受学化形。濯景易气。十二年气摄神魂。十五年神束藏魄。

三十年棺中骨还附神气。四十年平复如生人。还游人间。五十年位补仙官。六十年得游广寒。百年得入昆盈之宫。此即主者之上者。

仙人之从容矣。

张姜子等先在第二等中。亦始得入易迁耳。

鬼帅之位次。亦如此矣。(主者之位。亦不限男女。按此年限。得棺中之骨。便得出生世中。亦往往有此。改变隐适。难已意量。殆入不可思议之境耳)易迁童初二宫。是男女之堂馆也。其中间静。东海青童君。一年再游。校此诸宫。观见群辈也。(一年再游。似依传中曰。而前书云。正月二十三日。东宫上人来。便是不必复有定期也)赵素台在易迁宫中。已四百年。不肯徙。自谓天下无复乐于此处也。赵素台是赵煕女。汉时为幽州刺史。有济穷人于河中。救王惠等于族诛。行阴德数十事。故其身得诣朱陵。儿子今并得在洞天中也。煕恒出入在定录府。素台数微服游行道巷。{目分}山泽以自足矣。(赵煕汉书不显。微服游行。盖谓在洞天中耳。不应乃出世中也)易迁中有高业而萧条者。有窦琼英。韩太华。刘春龙。王进贤。李奚子。郭叔香。此数人并天姿郁秀。澄上眇{进貌}。

才及拟胜。仪观骇众。此则主者之高者。仙官之可才。其次及得张善子辈。{登邑}伯苗母有善行。故后来人多宗{艹比}之。窦琼英者窦武妹也。

其七世祖有名峙者。以藏枯骨为业。以活死为事。故祚及于英身矣。(窦武字游平。窦融玄孙。峙则应是融祖也。

武亦恒以财物散施天下贫乏。灵帝时为大将军。与陈蕃俱被诛。其母产武时。并产一蛇。

蛇出即走上南山。至母死。无何而来。哀泣良久又去。亦所以为异。但未解俱承七世之庆。

兄戮而妹仙当)非道家之北斗也。鬼官别有北斗君。

以司生杀尔。(按孙皓败将张悌军人柳荣病死。已三日。且忽起大呼云。至北斗门下。见人缚悌来。因是惊误。尔日晩。悌战死。如此即应是第四宫也。今第五第六宫不显所主者。恐是考责之府也)

鬼官之太帝者北帝君也。治第一天宫中。总主诸六天宫。余四天宫。其四明公。各在其中治。(虽云各治一宫。又不显各在何宫。宫既并列。复不得依位作四方言之。寻其公次第高下。则第二宫名为西明公治。第三宫东明公治。第四宫北斗君治。及次南次北也)

二天宫立一官。六天凡立为三官。三官如今刑名之职。主诸考谪。常以真仙。司命兼以总御之也。并统仙府。共司生死之任也。大断制皆由仙官。(道家常呼三官者是此也。而消魔经云。岱宗又有左火官右水官及女官。亦名三官。并主考罚。今三茅君通掌之。大君为都统。保命为司察矣。所以隶仙官者。

以为天下人不尽皆死。其中应得真仙。则非北帝所诠。或有虽死而神化反质者。如此皆在真仙家简录。故司命之职。应而统之也)鬼官北斗君。乃是道家七辰北斗之考官。此鬼一官。又隶九星之精。

上属北晨玉君。(天上北斗有所司察。故鬼官亦置此职。以精象相应。统领既关{玉旋方}{玉几}。是以仰隶太上之曹也)□□□□□□□□□□府耳。未必尽径来也。别更一二密可示尔同气。令知斗处幽间之泰也。道业可不勖哉。(此三人外书并不显。后汉有李云。亦为白马令。以直言忤旨死。令示同气者。谓以告长史掾也)

七月二十四日夜。保命君告。(按前受。长史司马诸人。虽定录所告。而应是初说洞中事。是丑年十一月。今此说杂人。乃宜继后。反为七月。复不应是寅年。进退拯难详。从地下主者来凡十四条。并有掾写。共一卷也)含真台洞天中皆有。非独此也。此一台偏属太元府。隶司命耳。其中有女真二人总之。其一女真是张微子。汉昭帝时将作大匠张庆女也。微子好道。因得尸解法而来入此。亦先在易迁中。微子常服雾气。自云。雾气是山泽水火之华精。

金石之盈气也。久服之。则能散形入空。与云气合体。微子自言受此法于东海东华玉妃淳文期。文期青童之妹也。微子曾精思于寝静。诚心感灵。故文期降之。授以服雾之道也。

服雾之道授微子。微子亦时以教诸学在含真易迁中者。我昔尝得此方。乃佳可施用者也。

服雾法。常以平旦。于寝静之中。坐卧任己。先闭目内视。仿髴如见五脏。毕因口呼出气二十四过。临目为之。使目见五色之气。相绕缠在面上郁然。因又口内此五色气五十过。毕。

咽唾六十过。毕乃微咒曰。太霞发晖。灵雾四迁。结气宛屈。五色洞天。神烟合启。金石华真。

蔼郁紫空。鍊形保全。出景藏幽。五灵化分。合明扇虚。时乘六云。和摄我身。上升九天。毕又叩齿七通。咽液七过。乃开目事讫。此道神妙。

又神州玄都多有得此术者。尔可行此法邪。

久行之。常乘云雾而游。(此服雾法。已别抄用。事在第三篇中。今犹疑存此与本文相随也)其一女真是傅礼和。礼和是汉桓帝外甥侍中傅建女也。北地人。其家奉佛精进。女常旦夕洒扫佛前。勤勤祝誓。心愿仙化。神灵监其此心。亦得来此。久处易迁。今始得为含真台主也。常服五星气以得道。礼和善歌。歌则鸟兽飞聚而听声焉。

右定录君言。(张傅二人。外书不显。或应各在家谱中)

又一条有杨书。又掾写。

王衍为晋武帝尚书令。其女字进贤。为愍怀太子妃。洛阳乱。刘曜石勒略进贤。渡孟津河。

于河中欲妻之。进贤骂曰。我皇太子妇。司徒公之女。而胡羌小子敢欲干我乎。言毕。即投河中。其侍婢名六出。复言曰。大既有之。小亦宜然。复投河中。时遇嵩高女真韩西华出游而愍之。抚接二人。遂获内救。外示死形。体实密济。便将入嵩高山。今在华阳宫洞内易迁之中。六出时年二十二三许。体貌亦整。善有心节。本姓田。渔阳人。魏故浚仪令田讽之孙。

讽曾有阴德之行。以及于六出耳。(晋书云。王衍长女名景风。貌美。贾后为弟谧娶之。少女名惠风。以配愍怀太子。恨之。如此则不甚美也。永嘉五年六月。王弥刘曜石勒破洛。贼欲逼妃。妃拔刀曰。我太尉公之女。皇太子之妃。有死而已。

终不为逆虏所辱。遂见害。家人收葬于城西南洛水之北。追谥曰贞定妃。与此说小异)

范幼冲辽西人也。受胎化易形。今来在此。恒服三气。三气之法。存青气白气赤气各如{丝延}。

从东方日下来。直入口中。{手邑}之九十过。自饱便止。为之十年。身中自有三色之气。遂得神仙。此高元君太素内景法。旦旦为之。临目施行。视日亦佳。其法虽鲜。其事甚验。许侯可为之。(此法亦以重抄书。在第三篇修有事中)范监者即其人也。昔得为童初监。今在华阳中。(又别云。曾为汉尚书郎。善解地理。以冢宅为意。此亦在第三篇。右三条并杨书)河内李整。昔受守一法并洞房得道。初在洛阳山。近来入华阳中。又主诸考祟民间之事。整往为常道乡公傅。受道入山时。已年六十。(不知李作何位。亦应是监职。常道乡公。魏元帝本封也){网正}山东北有穴。通大句曲南之方山之南穴。姜伯真数在此山上取石脑。石脑在方山北穴下。繁阳子昔亦取服。(此{网正}山犹是大横山。故后云。掾恒与方山五人往来。但不知有路通洞天中不尔。繁阳子即鹿迹洞中何苗也)此北伫山中亦有此物。(未详伫山在何处。今句曲北鹿迹山西有名伫角山。

似当是其处也)石脑故如石。但小斑色而{车而大}耳。所在有之。服此。时时使人发热。又使人不渴。李整昔未入山时。得风痹疾。久久乃愈耳。此人先多房内事。殆不同今者疾之轻薄也。(石脑今大茅东亦有。形状圆小。如曾青而质色似钟乳床。下乃皎白。时有黑斑而虚{车而大}。服之乃热。为治亦似钟乳也)罗江大霍有洞台。中有五色隐芝。(此则南真及司命所任之处也)华阳洞亦有五种夜光芝。(此则司命所请以植句曲内外者也)良常山有{茔火}火芝。此物在地如{茔火}火状。其实似草而非也。大如豆形。紫华。夜视有光。得食一枚。心中一孔明。食七枚。七孔明。

可夜书。计得食四十七枚。寿万年。(从来未闻有见之者。

当是无至心寻求耳)包山中有白芝。又有隐泉之水。正紫色。(此即林屋山也。在吴大湖中耳)华阳雷平山有田公泉水。饮之除腹中三虫。与隐泉水同味。云是玉砂之流津也。用以浣衣。不用灰。以此为异矣。

(此水今从地涌出。状如沸水。味异美。取浣垢衣。便自得净。即所呼为柳谷者。在长史宅东南一里许也)昔高辛时。有仙人展上公者。于伏龙地植李。弥满其地。展先生今为九宫内右司保。其常向人说。昔在华阳下。食白李。味异美。

忆之未久。而忽已三千年矣。(诸历检课谓尧元年戊戌至齐之己卯岁二千八百三年。高辛即尧父。说此语时。又应在晋世而己。云三千年。即是尧至今不啻二千八百年。外历容或不定。如此丁亥之数。不将已过乎。汲〈家〉[冢]纪年正二千六百四十三年。弥复大悬也)后有郭四朝。又于其处种五果。

又此地可种{木示}。所谓福乡之{木示}。以除灾{厂万}。秦时有道士周太宾。及巴陵侯姜叔茂者。来住句曲山下。又种五果并五辛菜。叔茂以秦孝王时封侯。今名此地为姜巴者是矣。以其因叔茂而名地焉。(地号今亦存。有大路从小茅后通延陵。即呼为姜巴路也。

但秦孝公时。未并楚置郡。巴陵县始晋初。不知那有巴陵之封。恐是巴蜀之巴故也)此二人并已得仙。今在蓬莱为左卿。今南郑诸姜。则叔茂之后。茂曾作书与太极官僚云。昔学道于鬼谷。道成于少室。养{鬲羽}于华阳。待举于逸域。时乘飙轮。宴我句曲。悟言永叹代谢之速。物存人亡。我劳如何。太宾亦有才艺。善鼓琴。昔教糜长生孙广田。广田即孙登也。独弦能弹而成八音。真奇事也。(孙登即{稽山}康所谓长啸者。亦云见弹一弦之琴。斯言非虚矣)叔茂种五辛菜。常卖以市丹砂而用之。今山间犹有韭薤。即其遗种邪。(今呼为韭山。在大茅西。甚多大韭。又余处亦有蒜薤耳。非〈山〉[出]姜巴一处也)今舍前有塘。乃郭四朝所造也。高其墙岸。盖水得深。但历代久远。塘墙颓下耳。(今舍语似是论长史宅。宅前今乃有塘。近西为堤墙。即是遏柳水。而去郭千甚远。郭千在北洞西北。今有大陂塘。四朝先应住此。

未解舍前之意。恐长史于彼复立田业。又有说在后)四朝常乘小船。游戏其中。毎叩船而歌曰。清池带灵岫。长林郁青葱。玄鸟藏幽野。悟言出从容。鼓{木辑戈}乘神波。

稽首希晨风。未获解脱期。逍遥丘林中。(晨风谓上清玉晨之风。非毛诗所谓{宛鸟}彼晨风之鸟也)浪神九垓外。研道遂金真。此灵凤羽。藏我华龙鳞。高举方寸物。

万吹皆垢尘。顾哀朝生惠。孰尽汝车轮。(女宠不币席。男爱不尽轮。朝生蜉蝣也。以喻人之在世。易致消歇耳)游空落飞飙。灵步无形方。圆景焕明霞。九凤唱朝阳。晖{鬲羽}扇天津。庵蔼庆云翔。遂造大微宇。{手邑}此金{黎木}浆。

逍遥玄垓表。不存亦不亡。(玄垓九垓。皆八极之外。九霞之顶名也。飞登木星。亦名玄朗东阳之垓。故若士语卢敖云。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上矣)驾{火火火欠}舞神霄。披霞带九日。高皇齐龙轮。遂造北华室。神虎洞琼林。风云合成一。开阖幽冥户。

灵变玄迹灭。(四朝为玉台执盖郎。故云高皇齐龙轮)定录言。(右十二条掾写。共一篇)

四朝燕国人也。兄弟四人并得道。四朝是长兄也。真法其司三官者。六百年无违。坐超迁之。四朝职满。上补九宫左仙公。领玉台执盖郎。中间久阙无人。后以思和代四朝也。山下居民。今犹呼一平泽地为郭千者。是四朝之姓。尚存于民口也。四朝往曾使人种植于此地也。年年四朝毎行。皆过诣此山。以造思和。

游看原阜。(此是茅传中言也。按如此说。郭千止是种植处。非居止也。住处则长史宅果应是矣。今塘墙既颓决。水不复甚停。人皆以为田耳。然其地汗阔。小壅犹自成池。

可得泛舟而歌。但无人能追踪远世。可叹如何。后云此四朝年年行过游看。是上补去后。

犹复忆羡旧居。所以数宴良常。眷{目分}朋好)张玄宾者。定襄人也。魏武帝时。曾举茂才。归乡里。事师西河蓟公。服朮饵。兼行洞房白元之事。后遇真人樊子明于少室。授以遁变隐景之道。昔在天柱山中。

今来华阳内。为理禁伯。理禁伯主诸水雨官也。此人善能论空无。乃谈士常执本无理云。

无者大有之宅。小有所以生焉。积小有以养小无。见大有以本大无。有有亦无无焉。无无亦有有焉。所以我目都不见物。物亦不见无。

寄有以成无。寄无以得无。于是无则无宅也。

太空亦宅无矣。我未生时。天下皆无无也。其所论端据如此。桐柏诸灵。亦不能折也。自云。

昔曾诣蓬莱宋晨生。晨生者蓬莱左公也。与其论无。粗得人意。过此已去。尚未能本有。安能本无邪。与余人论空无。天下中皆无人焉。

其高气秉理如此。东卿君紫微玄清亦莫得而〈千〉[干]也。理禁伯官亦保命之监国也。(此论空无之理。

乃殊得无宗。而玄玄固难可曲核矣。真人之才义。亦是甚有优劣。东卿桐柏紫微玄清。盖相推并言谈之英辩者。故举此为标也。按左传称君之世子。从曰抚军。守曰监国。监国之任。则是副贰。疑此监国或因作监司也)赵威伯者东郡人也。少学邯郸张先生。先生得道之人耳。晩在中岳。

授玉佩金铛经于范丘林。丘林乃是汉楼船将军卫行道妇也。学道得仙。遂授行{手邑}日月之道。又服九灵明镜华。遂得[仙]。昔亦来在华阳内。为保命丞。河图云。吴楚多有得见太平者。

其常语人云。此语不虚。此验不久。(如此诸学者。何可不弥加勤励也)其存明镜。非世间常法也。受范丘林口诀云。善啸。啸如百鸟杂鸣。或如风激众林。

或如伐鼓之音。时在天市坛上。奋然北向。长啸呼风。须臾云翔其上。冲气动林。或冥雾飙合。或零雨其蒙矣。保命有四丞。此一人主为暴雨水。及领五芝金玉草。若欲致洪雨者。将可辞诣之也。(又理禁伯亦主雨水。若请雨。宜并为辞也)其一丞是咸阳乐长治。东卿司命君乡里人也。为小君所举用。汉桓帝中书郎。晩从中岳李先生受道。行七元法得仙。(相去二百余年。犹蒙卿{圭邑}之泽也)一人是孟君入室弟子郑雉正者。孟君所属用。(孟君京兆人。或呼为孟先生。不知何名位)其一人是西山唐房。(此则神仙传所载。是蜀人。奉事李八百者也)乐长治主灾害。郑雉正主考注。唐公房主生死。赵威伯主仙籍。并记学道者。并暴雨水灵芝草。(洞宫官寮。司察吴越非民。在任不过此四丞也。

其下则有四师。事在第三篇中)

定录道此。(右此有掾写。依纸墨亦言前篇。而中间有此失缺。此行后又割。

恐别复有事。并遗落。深可恨惜耳)

杜〈契〉[{圭刀大}]者字广平。京兆杜陵人。建安之初。来渡江东。依孙策入会稽。尝从之。后为孙权作立信校尉。黄武二年。渐学道。遇介{玉炎}先生。授之以玄白术。隐居大茅山之东面也。守玄白者能隐形。亦数见身出此市里。〈契〉[{圭刀大}]与徐宗度晏贤生合三人。俱在茅山之中。时得入洞耳。或自采伐。货易衣粮于虚曲。而人自不知之耳。

犹{玉炎}者即白羊公弟子也。今在建安方山中也。({玉炎}即禁山符云。为孙权所杀。化形而去。往建安方山。寻白羊公。杜必当于此时受道也。〈契〉[{圭刀大}]音薛。即与舜同。〈契〉[{}]字四画。契三画。分亳有异也)徐宗度晋陵人。作孙皓左典军吕悌司马。受风谷先生气禁道。

故得〈契〉[{圭刀大}]俱。晏贤生是步陟外甥。即宗度之弟子也。

〈契〉[{圭刀大}]弟子二人。一人孙贲孙女寒华也。少时密与〈契〉[{圭刀大}]通情。后学道。受介{玉炎}法。又以法受寒华。

寒华初去时。先叛入建安。依邵武长张毅。毅即〈契〉[{圭刀大}]通亲。故得免脱。事平乃归茅山耳。寒华行玄白法而有少容。今尝俱处也。玄白道忌房室。自〈契〉[{圭刀大}]受道。不得行此。(吴豫章太守孙贲之子也。山阴王孙奚之子寒华也。寻此二人。乃因奔淫无应。入道而用志。能自抑断如此。此宜其阶也。贲是权同堂兄。有子四人。各名邻安煕疏而无奚。或是小名。又无奚或为王者也)其弟一子是陈世京。世京孙休时侍郎。少好道。数入佛寺中。与〈契〉[{圭刀大}]乡里。故晩又授法。〈契〉[{圭刀大}]初将寒华入建安之时。时亦同举。实赖世京济其密计焉。此数子今处茅山之外。非常在洞中之客也。亦时得入耳。亦数至长史舍屋间游戏。

然多在大茅之间。(建安初至孙休即位六十二年。杜初从孙策。不减年二十左右。则逃时已年八十许矣。不容此尔)世京今服朮泽泻。寒华无所服。(茅山通无石室。则必应起庐舍。既有服饵。使须药具。兼犹资衣粮。不容都为隐默。但于时林{艹仍}幽阻。无人寻迹耳)守玄白之道。常旦旦坐卧任意。在泥丸中有黑气。存心中有白气。

脐中有黄气。三气俱〈仙〉[生]如云。以覆身上。因变成火。火又绕身。身通洞彻。内外如〈此〉[一]。旦行之。

至日向中乃止。于是服气百二十过。都毕。道〈止〉[正]如此。使人长生不死。辟却万害。所谓知白守黑。求死不得。知黑守白。万邪消却。尤〈食〉[禁]六畜肉及五辛之菜。当别寝静思。尤忌房室。房室即死。

此道与守一相似。但如为径要以减之耳。忌房室甚于守一。守一之忌。在于节之耳。初存气出如小豆。渐大冲天。三气缠烟绕身。共同成一混沌。忽生火在三烟之内。又合景以鍊一身。一身之里。五脏照彻。此亦要道也。此数人并已三百余年。正玄白之力也。并是不死之学者。未及于仙道。(玄白事已重抄出在第三篇修用中。计杜于建安初可年二十许。至晋兴宁三年。始一百九十岁。诸人又晩学。而此云并三百余年。恐长三字。亦强可是二耳)若欲守玄白者。当与其经。经亦少许耳。自可兼行。以除万邪。却千害。行之三十年。匿身隐形。日行五百里。(一名此道为胎精中景玄白法也)

八月十四日夜。保命仙君告。(此告必应是告牙。亦可是试以戏长史尔)牙守一。竟未起别寝邪。(此一诰是论玄白守一事。忽然忆寅兽。寅兽当是未免房中。因而及此也)渟景翳广林。暧暧东霞升。晨风舞六烟。{孛攴}郁八道腾。五岳何必秀。名山亦足凌。矫手摄洞阜。栖心潜中兴。吐纳胎精。玄白谁能胜。右杜广平恒喜歌吟此。今疏相示。

右定录君道此。(此亦应同十四夜告。从杜来九条。并有掾写。共一篇)

峨峨岑山。幽岩岭芳。卓卓先生。乘和来翔。散发颓颖。躬耕陵堽。三餐自足。不期裹粮。玉迹东映。凤响西彰。公侯招之。凌风振裳。处不矜{口黑}。出不希扬。被褐容与。杖策颉颃。(此一篇有异手书。乃接前诗后。而后又仍接以萧寂{艹毕}门事。既真书止说前一篇。已自右毕。则此诗非复是杜所作。而不知其义是谁)近所标静舍地。此金乡之至室。

若非许长史父子。岂得居之。后世当有赤子贤者。乃得居此乡。尔子孙事秘之。不可轻泄。(按此所标。即应是后云长史所营屋宅处也。金陵之地乃广。则此为最胜之地。非真仙不得居。

故唯长史掾可居耳。赤子贤者。莫测为谁。或是姓赤。或是大人。或将来英贤应运者。乃当复得居之。既方是后世子孙时事。则非今所宜预言。兼以此地福重。不欲宣广。使人滥住。

致有犯秽故也)许长史今所营屋宅。对东面有小山。

名雷平山。周时有雷氏养龙。来在此山。后有姜叔茂田翁亦居焉。其山北有柳水。或名曰田公泉。以其人曾居此山。取此水故也。(雷平山在小茅北。基址相连。田公泉今具存。左右甚多水柳树。故名柳。此泉即前所云浣衣不用灰者。长史宅自湮毁之后。无人的知处。至宋初。长沙景王檀太妃。供养道士姓陈。为立道士廨于雷平西北。即是今北廨也。后又有句容山。其王文清后为此廨主。见传记。知许昔于此立宅。因博访耆宿。至大明七年。有术虚老公徐偶云。其先祖伏事许长史。相传识此宅只在今廨前。乌柏树处应是。似犹有斋堂前井存。于时草莱芜没。王即芟除寻觅。

果得砖井。〈上〉[土]已欲满。仍掘治。更加甓累。今有好水。水色小白。或是所云似凤门外水味也。

于是审知是故宅。从来空废。无敢居者。既云金乡至室。便为伏龙之膏腴矣。其西北即有长冈连亘。呼为长隐者也)雷平山之东北有山。俗人呼为大横山。其实名郁冈山也。名山记云。所谓冈山者也。下有泉水。昔李明于此下合神丹。而升玄洲。水边今犹有处所。此山正东面有古时越翳王冢。(本墓字。后人作冢。此山今连延甚长。后云古人合丹。犹应是此。李明但言在方隅。则疑其小近南。水边不复见有基迹。或渐芜没故也。越翳王是句践四世孙。初不肯立。逃入菁山穴。越人董出之。后于吴徙还会稽。以周宣王十一年。为孙诸咎所杀。越人又杀诸咎。不知那得远来葬此。或当有神异处故也。今寻视未见指的坟冢。

而如有兆域处者)

右定录君言。(右三条有掾写)

华阳中玉碣文。在童初府西向。一云四面。其文曰。解带被褐。寻生理活。养存三亦。洞我玉文。领理八老。二十四真。不眠内视。微气绵绵把录太素。玄之又玄。神道在今。子来乃臻。

易迁云。{登邑}夫人语之。解此则得仙。此仙之要言。易迁不解此。许侯可解注之。(易迁则长史妻也。{登邑}夫人即{登邑}芝母也。此碣文乃粗可领解。皆上道中事。但下挺者无由究知之。故令长史解释。亦或试以戏之耳)

右一条有某书。

隐居今所安经昭灵台前。欲立小石碣子。刻书华阳颂十五篇。皆赞述此山洞内外事。庶以标诚灵府。永垂远世。而未{辩力}作石。今且载其文于此曰。

河篇征往册。孔记昭昔名。三宿丽天序。两金标地英。右枢域。

宅无乃生有。在有则还空。灵构不待匠。虚形自成功。右质象。

总神列三府。分途交五便。阴晖迎夜皙。晨精望晓悬。右形位。

南峰秀玄鼎。北岭横秦璧。表里玉沙津。周回隐轮迹。右标贯。

左带柳水。右浚阳谷川。土怀北{亡邑}色。井洌凤门泉。右区别。

郭千峙流岸。姜巴亘远踪。庙貌或时飨。别宅乃恒恭。右迹号。

吴居非知地。越家{言巨}隐迁。树盖徒低荫。石灶未尝烟。右类附。

果林郁余{木木示}。蔬圃蔓遗辛。{茔火}芝可烛夜。田泉常澣尘。右物轨。

降辔龟山客。解驾青华童。寝宴含真馆。高会萧闲宫。右游集。

清歌翔羽集。长啸归云翻。孑弦有逸调。空谈无与论。右才英。

标舍雷平下。立静连石阴。上道已冲念。飞华当轸心。右学禀。

方嵎游琼刃。华阳栖隐居。重离傥或似。七元乃扶胥。右挺契。

号期行当满。亥数未终丁。乃承唐世。将宾来圣庭。右机萌。

济神既有在。去留从所宜。灵迹何显晦。冥途自相知。右业运。

刊石玄窗上。显诚曲阶门。动静顾矜录。不负保举恩。右诚期。

右此十五首下各两字。是其一篇中意。篇中字字。皆有义旨。后之人自以篇中事求之。

真诰卷之十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