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僧祇律(Mahasangha-vinaya)】 Mohesengqilu 佛教戒律书。简称《僧祇律》,意译《大众律》。东晋佛陀跋陀罗与法显共译,40卷,为印度佛教大众部所传的广律。早在三国魏嘉平二年(250),有昙柯迦罗于洛阳白马寺译出《僧祇戒本》1卷。东晋咸康中又有僧建于月支国得《僧祇尼羯磨》及《戒本》,于升平元年(357)在洛阳译出。但这些译本均已佚失。法显于隆安三年(399)去中印度
摩诃僧祇律转载自网络,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让更多读者阅读欣赏,本站愿与您一起共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天下书楼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您的权益,请联系网页底部邮箱,我们将尽快删除。
【摩诃僧祇律(Mahasangha-vinaya)】 Mohesengqilu 佛教戒律书。简称《僧祇律》,意译《大众律》。东晋佛陀跋陀罗与法显共译,40卷,为印度佛教大众部所传的广律。早在三国魏嘉平二年(250),有昙柯迦罗于洛阳白马寺译出《僧祇戒本》1卷。东晋咸康中又有僧建于月支国得《僧祇尼羯磨》及《戒本》,于升平元年(357)在洛阳译出。但这些译本均已佚失。法显于隆安三年(399)去中印度抄得《摩诃僧祇律》梵本,义熙十四年(418)与佛陀跋陀罗共同译出。全书分为比丘戒法和比丘尼戒法两大部分。卷一至卷三十五为比丘戒法,列举比丘戒218条,杂诵跋渠(vagga)法113条,威仪法50条;卷三十六至卷四十为比丘尼戒法,列举比丘尼戒277条,杂跋渠法34条。此律为大众部所奉持,其中多处含有大乘经意,为大乘说法的萌芽。在解释中有53处引用《本生经》,为其显著特点。又书中引用《沙门果经》和《中阿含经》等,可见此律集成时间较晚。但所载第二次结集,佛本生故事等,对研究印度佛教史有一定价值。
摩诃僧祇律转载自网络,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让更多读者阅读欣赏,本站愿与您一起共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天下书楼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您的权益,请联系网页底部邮箱,我们将尽快删除。
- 卷第一(初比丘僧戒法学)
- 卷第二
- 卷第三
- 卷第四
- 卷第五
- 卷第六
- 卷第七
- 卷第八
- 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