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十九划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识】唯识学立论,以为一切法相(世间一切现象)唯识所变,此在唯识理论上称为‘识’。欲了解识变,必先了解什么是‘识’。《大乘法苑义林章》曰:‘识者心也,由心集起彩画为主之根本,故经曰唯心;分别了达之根本,故论曰唯识。或经义通因果,总言唯心,论说唯在因,但称唯识。识了别义,在因位中识用强故,说识为唯,其义无二。二十论曰:心意识了,名之差别。’由上文可知,识即是心。但是,心又是什么呢?此心,非我人胸腔中的肉团心,亦非我人脑壳中的大脑,而是一种功能——功能二字,最早出现于无著论师的《摄大乘论》中。若以今日科学知识来看,所谓‘功能’,事实上就是能量(一种有功用的能量),在心识是一种能量的前题下,我们探讨识做功用如下:一、识非有质碍性之物,而是一种功能。识有四个名称,曰心、意、识、了。但此四者,都是指一种无质碍性的功能。唯识学解释心、意、识三种名称,谓积集义是心,思量义是意,了别义是识(如张见时钟,是名曰了,从而分别时刻,是名曰别。)八识各有此四种功能,各得通称为心、意、识、了,但以功能胜显说,则第八识集诸法种子,生起诸法,名之为心。第七识恒审思量,执著自我,名之为意。前六识了别别境、及粗显之境,名之为识。以上数者,只是一种能变的法性,是离开名称言说的境界。而唯识之教,是‘即用显体’。说到其体,名之为‘如如’,说到其用,名之为‘能变’。能则势力生起,运转不居;变则生灭如幻,非实有性。唯识立论,谓离识之外,无别有法。而所谓识,亦不过一能变的功能而已。二、识之功能,非局限于肉身,而交遍于法界:识与大脑之不同者,不仅是一有质碍、一无质碍,尤其重要的,是识的功能交遍法界,而大脑的作用仅局限于根身(如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其作用仅局限于我人的肉身。)什么叫做交遍法界?譬如我们登山临水,所见所闻,至远至广。举凡所见所闻,皆是我人眼识、耳识、意识(此处指五具意识)之所在。试问此所见所闻,是在我人大脑之内,抑在大脑之外?大脑不过方寸之地,与所见所闻比较,有如爪上尘与大地土,其不是大脑所能范围者,至为明了。因此,识的功用在大脑之外,又不可以十百千万里计。是故其量必同虚空而无极,因此称识的功用交遍法界(此系就种子而言,至于识的现行,则随量之大小而有局限。)三、识为种子之现行,而种子起现行,必待缘俱︰识为一种功能,此功能未起现行之前,不称识而称种子:种子起现行时,不称种子而称识。所以种子是潜在的功能,识是此潜在功能的发生作用(即现行)。而识之起现行,必待四缘俱备。参阅‘四缘’条。

【识支】十二因缘的第三支。识指五蕴中的识蕴──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身(后来的大乘佛教,指的是第八阿赖耶识)。识受业力牵引,‘纳识投胎’──就是投生。若以现代观念诠释识,识是以‘行’的造作──业力的牵引而纳识投胎,招感根身。识又为名色之缘,名色藉识而生起。佛陀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指出所谓生命,是‘识’与‘名色’互相依存而有的。此处所指的识,是‘纳识成胎’的业识。名色中亦有识,名色中含的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前六识。

【识食】四食之一,有漏识由段、触、思三食之势力而增长,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支持有情身命不坏者,如无色界及地狱之众生以识为食。换句话说:也就是地狱及无色界的众生,是以识支持命根。见‘四食’条。

【识无边处定】四无色定之一,又作识处定。此定超越空无边处定,而思惟‘识为无限大’,亦即思惟识无边之相。见‘四无色定’条。

【识蕴】为五蕴中的第三位。唯识宗于‘五位百法’中,立八识心王之名,此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唯识宗不说心而说识,在佛法上谓之方便。事实上,识即是心,亦即是意,心、意、识三者,同体而异名。小乘佛教建立六识,没有第七、八识,但在文字中已有七、八二识的含义,如《顺正理论》卷十一载:‘心、意、识体虽是一,而训词等义类有异,谓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集起故名心者,即是第八阿赖耶识;思量故名意者,即是第七识末那识;而了别故名识者,即是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大乘广五蕴论》曰:‘云何识蕴,谓与所缘,了别为性,亦名心,能采集故,亦名意,意所摄受。若胜心者,即阿赖耶识,此能采集诸行种子故。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故。又由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又令生死流转回还故。’

‘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摄藏我慢相故,又能缘身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识,执持身故。最胜意者,谓缘藏识为境之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相应,前后一类相续随转。除阿罗汉圣道,灭定现在前位。如是六转识,及染污意,阿赖耶识,此八名识蕴。’

【识变】识变,是唯识宗所世的独特法门,意谓一切诸法,皆是识所变现,称为识变。《成唯识论》卷二曰:‘然依识变,对遣妄执真实我法说假似言。’识变是由识转变、转化、变现的意思。《唯识三十颂》首颂曰:‘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成唯识论》释云:‘转谓随缘施设有异’。意思是、随不同的因缘,而有种种不同的名言安立,就叫做转。识论又解释识变曰:‘变谓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证起故,依斯二分施设我法,彼二离此无所依故。’上段论文是说:八识心王及各各相应心所,皆能从自体转变(变现)出似有实无(似实实假)的相分和见分。见分是能认识的作用,相分是似外境的影像,依此二分施设(假说)我、法,而此相见二分,是识体转变出来的,离开识体也就没有相见二分,这就是识变。

【识体四分】为唯识宗所立的教义。唯识宗认为,构成我人认识作用的心识,其认识作用有四种分类(说到识,包括各各的相应心所在内)。这四种作用,是在‘识变’时生起的,即:一、相分,相即相状;所缘之义。为认识的对象(客体);亦即被主体的心所认识的客体形相。此又分为影像相分及本质相分二种。二、见分,见即见照;能缘之义。为认识的主体(即八识的能缘作用);亦即认识、照知相分的主体作用。三、自证分,又作自体分,自者自体之义;证者证知之义。即自体上证知见分的作用;亦即自体能证知自己的认识活动(见分缘相分之作用)。四、证自证分,即证知自证分之认识作用;亦即自证分之再证知。于八识及其相应心所,皆各具此四分。心、心所认识作用的四种分类,若换一个解释方法,则为:一、相分:这是客观的外境,唯此外境非实有,而是内识所变现的。二、见分:这是主观的认识作用,它所认识的境,就是所变现的相分。三、自证分:这是对主观的认识作用加以证知的作用,它也就是识的自体。四、证自证分:这是识的自体对自证分再度证知的一种作用。

【愿波罗蜜多】为十波罗蜜多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修十种胜行,十胜行即是十波罗蜜多,其中第八即是愿波罗蜜多。此有二种:一、求菩提愿,就是菩萨发愿成无上佛道。二、利乐有情愿,就是菩萨发愿度无量众生。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十波罗蜜多’。

【坏苦】为苦苦、坏苦、行苦等三苦之一。又作变异苦,乐境变坏的苦。对所爱的人或物,因死亡破坏的变化所生起的苦感。又身中地、水、火、风等四大互侵、互坏之苦,亦称坏苦。此外,诸可意之乐受法,生时为乐,坏时逼恼身心之苦,亦称坏苦。见《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参阅‘三苦’条。

【痴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根本烦恼心所之一.痴又称无明,以无明故,对事理颠倒,因果迷乱,义理全乖。《成唯识论》曰:‘云何为痴,于诸理事,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谓由无明起疑、邪见、贪等烦恼,随烦恼业,能招后生杂染法故。’无明为十二缘起之首,为有情生死流转的根本。无明即是迷昧不觉,对世间道理及佛法义理迷惑不解,由此引起种种烦恼,即‘一切杂染所依为业’。无明就是没有智慧,也即是愚痴。愚痴有两种,一者是俱生无明,是先天性与生俱来的无明;一者是分别起的无明,是后天受环境习染的无明。

【边见】五见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首为身见——即我见:有了我见,即计度我为死后常住不灭者,或计度我为死后断灭者,此即佛教所破斥的常见或断见。《成唯识论》曰:‘二边执见,谓即于彼随执断、常,障处中行,出离为业。’

【颠倒】指违背常道、正理,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反于本真事理的妄见,这是产生烦恼的根本。对于颠倒妄见的分类,诸经论所说不一。一般多说三颠倒。即:一、想颠倒,对于对象错误之想法。二、见颠倒,错误的见解。三、心颠倒,以邪心妄识认识事物,这是颠倒的根本。

【类无别真如】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五地断下乘般涅槃障所证的真如。第五地证生死涅槃平等无差别迷悟一如之理,由此了知真如类无差别,非如眼等随诸有情相续差别各各有异,故名类无别真如。参阅‘十真如’条。

【难陀】梵名 nanda,意译欢喜,唯识十大论师之一,约与安慧、净月同时。《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称:‘梵云难陀,唐言欢喜,胜军祖习,故于后卷新熏种子,北师所说,造《瑜伽释》等,大有制作。’时安慧对于心识唯立自体分,难陀与净月则主张立见、相二分,并主张相分无体,见分无形相,故被称为‘无相唯识’。关于种子来源,他否定种子本有,唯主新熏。即主张种子系由现行之熏习而新生者,因此他主张废除‘五种姓’之说。故古来称之为新熏家。在唯识学理论上他维持世亲旧说,故称‘唯识古学’。他的著述甚多,曾注释《唯识三十颂》、《瑜伽师地论》等。参阅‘十大论师’条。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