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十二划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无分别心】此为离情念分别之心识。有二种,一为无漏之无分别心,一为有漏之无分别心。无漏之无分别心,又云无分别智,正体会真如之智也,有漏之无分别心,如定心之第六识或第八识及眼等之五识,称于境之自相,现量之心是也。分别为随念,计度,自性之三种。无分别者,无随念计度之二种,非无自性也。见《百法问答钞》卷二。

【无分别智】远离主观、客观的相对分别而直观空理的智慧。这种智慧是超越心识的相对分别而显,它的作用是直契绝对的真理。此又称为无分别心,这是佛教中认识真如的智慧,因为真如离一切相而不可分别,认识真如的智慧必须与真如之体相应,《摄大乘论释》十二曰:‘若智与所取不异平等起,是名无分别智。’是故无分别智,即证得能、所二取皆空,而正体会真如之智。真如离一切相,不可分别,故以分别之心,不能称其体性。无分别智离一切情念分别,故冥符于真如。

【无生法】谓真如之理,涅槃之体。以彼远离生灭故也。《楞严经长水疏》八曰:‘真如实相,名无生法。’

【无生法忍】指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曰无生法忍。为三忍之《大智度论》卷五十载:‘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卷十二载:‘从境为名,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载,不退转地之菩萨依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得本性、自然、烦恼苦垢三种之无生忍:一、本性无生忍,又作本来无生忍。谓观遍计所执之体性均无,而忍知本性无生者。二、自然无生忍,谓观依他之诸法因缘生,忍知非自然而生者。三、烦恼苦垢无生忍,又作惑苦无生忍。谓诸法实性之真如法性,系安住无为与一切杂染不相应,忍知本来寂静者。此乃忍知三无性之理,故称无生忍。

【无色有】三有之一。无色界之果报实在,谓之无色有。

【无色界】又作无色天,与欲界、色界共称三界。即指超越物质的世界,厌离物质之色想而修四无色定者死后所生的天界。此界有情的生存,固无色法、场所,从而无空间高下之别,然由果报的胜劣差别,则分为四层次,称为无色界四天,即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故又称四无色天、四无色处;若三界分为九地,则此四界即为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关于四天之寿命,各有异说,据《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四载,空无边处有二万劫,识无边处四万劫,无所有处六万劫,非想非非想处八万劫。

【无自性】指一切有为法无实在之自体。又作无本性、无性。谓诸法皆因缘所生,故无自性。凡山河大地皆由四大假合而成,四大相离,物即坏灭;人亦为四大所成,四大不调即成病,四大相离则亡。《中论》卷一称:‘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以无自性故,他性亦复无。’见《成唯识论》卷九。

【无因外道】印度二十种外道之一,为主张万物无因而生的外道。又称诸法无因宗、无因论师、此派论师以万物乃无因无缘,自然而生,为一种自然外道。古来印度即盛行无因论。据《外道小乘涅槃论》载,诸法系非因而生,无因无缘生一切物,无染因,亦无净因。如棘刺之针不待人作而自尖,孔雀无待人画色而自然美。六师外道中的末伽梨拘舍梨子即属此派。此外,有关无因论之思想,于诸经论中多有列举,例如《长阿含》卷十四《梵动经》所说六十二见外道中,无因论有初见、第二见之别,初见系万物由无而生,第二见系主张唯自然而生,别无他因。据《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四载,破十种之外道中,第二为自然外道,第四为无因果外道。又于《三论玄义》所举外道之四执中,第二为无因有果,第四为无因无果。

【无我】佛教主张无我,明示存在与缘起的关系,认为‘我’是依于一系列的因缘而存在,即所谓‘五蕴和合’而有,但在五蕴和合期间,其中没有一个实体的自我,因缘关系发生变化,五蕴离散,更没有一个实体的自我,所以佛教的基本理论‘三法印’的第二法印说:‘诸法无我’。

【无住处涅槃】为四种涅槃之一,谓断所知障所显现的真理。即断智之障,则得生死、涅槃无差别之深智,于二者无有欣厌,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唯常与大智大悲相辅,穷未来际,利乐有情,然虽起悲智二用而体性恒寂。见‘四种涅槃’条。

【无没识】第八识十八名之一。《成唯识了义灯》卷四曰:‘无没识者。无相论云:一切诸种子无所隐没,故无没也。’

【无明】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谛实业果。’《成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无明支】十二因缘的第一支。无明是迷昧、是不觉、是无所其明的意思。换句话说,明是智慧,无明就是没有智慧、是愚痴,也就是由烦恼而起的惑。《分别缘起经》曰:‘如是无明,隐覆真实,显现虚妄,以为形相。’若以现代观念诠释无明,可以说:明、是觉、是智慧。而无明是明之反,是不觉、无智慧,也就是愚痴、是迷昧不明。换句话说,无明就是迷昧颠倒。也就是我人烦恼不安的根本原因。我人的烦恼,来自贪婪、嗔恚、自私、执著,由于我们愚昧不明,所以终日在烦恼不安中讨生活。由于无明,使我们内而不了解自己,外而不认识环境。得意时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失意时怨天尤人,全不反省。我们不必说出世间法的智慧,即以世俗世间来说,立身处世,要有自知之明,也要有知人之明。如对事有先见之明,更可以趋吉避凶,减少烦恼。然而,我们徒以‘世智辩聪’为‘明’,又有几个人是以‘正觉’为明呢?所以,无明、正是世俗世界的最后本质。

【无所有处定】四无色定之一,又作少处定。此定超越识无边处定,与无所有相应,即思惟无所有之相而安住之。见‘四无色定’条。

【无性】指诸法无存在的实体。性者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因缘离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此复有下列三解:一、与‘无自性’同义。《成唯识论》卷九载: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二、唯识宗所立五种性的第五种。指不具三乘无漏种子的有情。全称无性有情。又作无有出世功德种性、人天乘性、无种性。以其唯具人天有漏种子,故不起出世无漏之智以解脱生死,而永远沉沦六道不能出离。然彼能修人间之善业,遂得人天之善果,此即所谓‘无性阐提’。三、为印度十大论师时代著名的论师,生卒年代不详,曾为无著的《摄大乘论》作注释,称为《摄大乘论释》,十卷,唐代玄奘三藏译。论释中曾引用陈那《掌中论》文字,故判断为陈那的后辈。

【无表色】指受戒时,以强盛之身口表业为缘,满身四大制造之一种色体也。此色体有防非止恶的功能,恒防止身口之过非,故以之为戒体,其物体外相不显,故名无表。又为由身内地水火风之四大而生者,故名为色。是非如他色有物质,有障碍,然由四大之色法而生,故摄于色法之中。此乃小乘有部宗之义。大乘唯论宗以之为第八阿赖耶识所有之思种子别作用,摄之于心法。此无表色有善恶,善性之无表色,有招乐果之业道功能,又有念念倍增之防非止恶功能。恶性之无表色,有招苦果之业道功能,又有念念倍增之防善止善功能。《俱舍论》卷一曰:‘无表虽以色业为性,如有表业,而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无表。’

【无表思】唯论宗之说。受戒之时,以第六识思心所隆盛之势力,于第八识熏其种子,此思心所之种子有防非止恶的功能,故以之为戒体。此戒体于外相无表示,故名无表思,顺小乘有部之义,名为无表色,彼宗以无表之戒体为色法故。

【无表业】业体有表业无表业二种,旧云作业无作业。小乘有部以二业皆以实之色性为体,故复名之曰表色无表色,成实宗以为以非色非心为体,大乘法相宗以为以心法为体,而假名曰表色无表色。

【无垢识】阿赖耶识异名之一。此识有染净二分,从有漏种而生者,是染第八识;从无漏种而生者,是净第八识,阿赖耶识转染成净,体性无垢,名无垢识。

【无相中作加行障】十地菩萨所断十种障的第八种。这也是俱生所知障中的一部分,使第七地于无相观不能任运生起。前五地的观心尚劣,所以有相观时多,无相观时少。进而到了第六地,有相观时少,无相观时多,更进而至于第七地中,断了生灭细相,才能作纯无相观。虽纯无相观恒时相续犹有加行,由于无相中还有加行之故,所以未能任运对一切庄严等相及净秽等土自在显现,这种加行能障第八地中的无功用道,令不得入。所以若得入第八地时,便能永远断除这加行障,获得任运现相、现土的二种自在。因此说第八地断二种愚及其粗重。二种愚者,一、于无相作功用愚,就是第七地中,于无相观尚有加行功用的那种愚痴。二、于相自在愚,就是能令于身、土相中,不得自在显现的那种愚痴。八地以上,纯无漏道任运现起,所以三界烦恼就永远不再现行了。不过第七识中的微细所知障还可以现行,因为八地的生空智果,与第七识的法执末那,不相违故。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十重障’条。

【无相唯识】十大论师中的难陀,于‘四分说’中是二分家,他依据《摄大乘论》的‘唯二依他性’之说,立相、见二分,并主张相分是依于识体,为识体所变的现象,本身并无体性,即相分与见分同一种子,所谓‘心实境虚’,后人称之为‘无相唯识’。

【无染净真如】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六地断粗相现行障所证,真如之体本无杂染,亦无清净。故名无染净真如。参阅‘十真如’条。

【无记】一切法的性质可分为善、不善、非善非不善三种。非善非不善法,因其不能记为善,不能记为恶,故称无记。对此,善或不善之法称为‘有记法’。无记分为有覆无记与无覆无记二种。所谓有覆无记,以其无记,故不引生异熟果,但能覆圣道、蔽心性,故为不净者,例如上二界的烦恼,及欲界的烦恼如身见、边见俱属之。无覆无记又作净无记,即纯粹的无记,绝不覆圣道,蔽心性,故不属不净。欲界的无覆无记心分为四种:一、异熟无记,即指异熟生心、报生心。依前世业因招感果报之心。二、威仪无记,又作威仪路无记。即威仪心、威仪路心。引起行住坐卧的威仪动作或缘此动作之心。三、工巧无记,又作工巧处无记。即指工巧心、工巧处心。为身、语工巧(工作、绘画、诗歌等)或缘此之心。四、通果无记,又作变化无记。即指能变化心、变化心、通果心。起入定得神通自在作用之心。见《俱舍论光记》卷七。又,法相宗对色、心等五位法中的无记作四种分类。《成唯识论》卷三,举出四种无记,即:一、能变无记,指无记之心、心所法。二、所变无记,又作所缘无记。指无记之色法及种子。三、分位无记,指名、句、文等无记性之不相应法。四、胜义无记,指虚空及非择灭,即拣别真如、择灭等之含摄胜义善。

【无恚行】菩萨修唯识行,此为十行位的第三位。此位菩萨,修忍辱行,谦卑恭敬,于怨亲都能忍辱,称无恚行。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十行’位条。

【无常】无常指世间事物的生灭迁流,变化无常。自有情而言,就是死。《大乘广五蕴论》曰:‘云何无常,谓彼诸行相续,谢灭为性。’又,为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一.无常指世间事物的生灭迁流,变化无常,自有情而言,就是死。《百法直解》曰:‘无常者,亦名为灭,依于色心暂有还无假立。’而《百法纂释》中曰:‘言无常者,今有后无,乃死之异名。盖生名为有,以有生必有死故,不如寂莫常住之无为,是恒有也。灭名为无,无非恒无。如人死此生彼,不如兔角之常无也,以不同无为之常有,不同兔角之常无,故曰无常。’无常,自有情而言曰死,自事物现象而言曰灭。

【无欲】指无贪欲,亦指无多欲而言。

【无贪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善心所之一。对于财色名利无贪著之心曰无贪。《成唯识论》曰:‘云何无贪,于有有具无著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有是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亦即是欲、色、无色三界,这是有情生存的处所;有具,是生于三有的原因,即是惑与业。无贪是对有情生存处所不生贪著,不造惑业。

【无执受】又作非执受。为‘有执受’的对称。执受,感觉之意。无执受,即对外境无有执著觉受者。如眼等五根及、色、香、味、触四境,于现在位堕有情处是有执受;于过去未来为无执受。总之,无感觉者即无执受。参阅‘有执受’条。

【无为】无造作之意。为‘有为’的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又作无为法。无为法原是涅槃的异名,后世更于涅槃以外立种种无为,于是产生三无为、六无为、九无为等诸说。一切有为法,均具‘生、住、异、灭四相,生灭无常,所以只是现象。而无为法无此四相,不生不灭,是一切现象的本体。本体不待因缘造作,故名无为。无为法亦即是真如,真者真实,如者如常,本体有真实如常之相,故名真如。有为法是世俗谛之法,是世俗所见世间的事相;无为法是胜义谛之法,是圣智所见的真实理性。无为法是体、是性、是理;有为法是用、是相、是事。如水与波,水是体、波是用,水是性、波是相,所以此二者是‘非一非异’。

【无为法】在五位百法中,第五位法是无为法。《百法明门论》:‘第五无为法,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无为法,是前四位法的真实法性,故称为识实性,即第五实性唯识。在五位法中,六位心所为识之相应,称相应唯识。十一种色法为识之所缘,称所缘唯识。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是识之分位,称分位唯识。而无为法是识之实性,故称实性唯识。

【无著】梵名阿僧伽 asaga,是印度笈多王朝(公元三二○至五○○年)中期的人,住世年代约在公元三六○至四六○年之间,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学派的创始人。无著是北印度健陀罗国富娄沙富城人,出身于婆罗门家庭,父名憍尸迦 kausika,居国师之位,有子三人,长名无著,次子世亲,幼子师子觉。无著先在小乘佛教化地部出家,相传他因思惟空义不能得入,曾欲自杀,后得遇宾头罗罗汉为讲小乘空观,他初闻悟入,然犹不能满意,传说兜率天宫的弥勒菩萨,降临中印度阿瑜遮那国的瑜遮那讲堂,为无著说五部大论,无著继承此说,集众宣之,由是大乘瑜伽法门传至四方。

无著晚年游化于中天竺的憍赏弥国,百余岁时始入圆寂。他的著作很多,时有千部论主之称。他所遗留的著作,主要者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大乘庄严经论》、《金刚般若论》、《能断金刚般若论颂》、《六门教授习定论颂》、《顺中论》等。

【无著八支】印度大乘有宗兴起后,构成瑜伽行派的八种重要著作,称‘无著八支’。唐代义净撰《南海寄归内法传》称:‘瑜伽毕学,体穷无著之八支。’意思是说,学习瑜伽行派理论到毕业程度,就得穷究无著这八本著作。这八本著作是:一、《摄大乘论》。二、《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三、《辨中边论》。四、《大庄严经论》。五、《缘起论》。六、《成业论》。七、《二十唯识论》。八、《三十唯论识》。事实上,这八种著作并不全是无著一人所造,其中包括著弥勒、世亲的著作在内,但当时都列入‘无著八支’之内。

【无著行】菩萨修唯识行,此为十行位的第七位。此位菩萨,修方便行,求法度生,心无厌足,悟诸法寂静,一无所著,称无著行。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十行位’条。

【无著无缚解脱心回向】修唯识行,十回向位的第九位。此位菩萨,于所摄善根,离憍慢等所有缚著,得解脱心,行所修诸善,以无缚著解脱之心,回向饶益一切众生。参阅‘十回向’条。

【无想天】为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一。亦称无想报,是修无想定所得的果报。《百法直解》曰:‘无想报者,外道修无想定既得成就,舍此身后,生在第四禅天,五百劫中,前六识及彼心所一切不行,惟第七识俱生我执,与第八识仍在,揽彼第四禅中微细色质为身,彼微细色,即是第八识所变相分。’在《百法纂释》中则谓:‘言无想报者,由在欲界修彼无想定,故感彼无想天果,名无想报。’生无想天,是心识处于无想的状态。

【无想定】为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这是外道所修的一种禅定,令前六识心及心所不起现行。《百法直解》曰:‘无想定者,外道厌恶想心,作意求灭,功用淳熟,令前六识心及心所一切不行,惟第七识俱生我执,与第八识仍在,不离根身,依此身心分位假立。’在《百法纂释》中谓:‘言无想定者,谓六识心王不行,令其身心安隐调和,亦名定,想等心聚悉皆不行。而云无想者何也,谓此外道厌想如病,祈求无想,以为微妙,以灭想为首,故立无想定名,非实灭也。’此为欲证得无想果,而致于使一切精神活动停止的禅定。外道修无想定,以色界第四禅的无想天为涅槃之果。

【无想果】指修无想定,死后升入无想天的一种果报。又作无想报。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之一。谓生无想天者,其心、心所悉灭,而呈无意识状态。外道谓此为真涅槃界,故于现世修无想定,死后则生于无想天。盖以无想定为因,感得一种非色非心的境界,使心、心所不生,此非色非心的境界,乃无想定的异熟果,故称无想果。

【无愧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中随烦恼心所之一。无愧是愧之反,没有廉耻之心,不顾世间清议,不畏社会舆论。《成唯识论》卷六曰:‘云何无愧,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谓于世间无所顾者,崇重暴恶,不耻过罪,障愧生长诸恶行为业。’见《成唯识论》卷六。

【无种性】又作无有出世功德种性、人天乘种性,为唯识所立的众生之五种种性之一。无种性者虽无三乘无漏种子,然具有可成人天果的有漏种子。

【无惭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中随烦恼心所之一。无惭是惭之反,即没有羞恶之心,不顾本身人格尊严,拒绝贤人的教诲,不接受世间出世间善法。《成唯识论》曰:‘云何无惭,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谓于自法无所顾者,轻拒贤善,不耻过恶,障惭生长诸恶行故。’见《成唯识论》卷六。

【无漏】为‘有漏’的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为烦恼的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见《大乘义章》卷五。

【无漏善】指远离烦恼过非的善法。为‘有漏善’的对称。是‘见道’以上之圣者所生起之善。在小乘指四向三果的圣者所起之有学善、阿罗汉果所起的无学善,及涅槃之胜义善;在大乘则为初地以上菩萨所修的六度等之无漏有为及无为涅槃法。《成唯识论述记》卷五载:‘无漏有为、无为亦尔,此世、他世违越生死,有得、有证,及由涅槃获二世益,非生恶趣等,故并名为善。’

【无漏九地】指色界四禅天中的未至定、中间定、四根本定,以及四无色定中之下三无色定(不包括有顶天)等九地。此九地虽皆属有漏定,但其境地乃为生起无漏定的强力依处,亦为无漏正智之所依,故称无漏。于小乘,认为欲界及无色界之有顶天皆无无漏法,此因前者为‘散地’之故,后者以微细昧劣之故。又二禅以上之近分定,所以无无漏法,乃因其无厌背自地之法。然大乘于有顶天尚有‘游观无漏’之说,此则异于小乘所说。

【无漏果】指由无漏因所证得之果德。即四谛中的灭谛,亦即涅槃。又指阿罗汉果。

【无漏种子】无漏种子是能生菩提之因的种子,此有三种,一者生空无漏种子,即我空无漏,此属见道位无漏种子。二者法空无漏,此属修道位无漏种子。三者二空(我空、法空)无漏种子,此为无学道无漏种子.无漏种子依附于异熟识的自体分,而非异熟识性所摄持。以无漏种子,其性唯善,不是无记性,故不与异熟识之体性相顺,体性既不相顺,故此无漏种子与异熟识体不可相即,无漏种子依于异熟识的自体分,以非异熟识所摄持,亦不为异熟识之见分所缘。

【无尽行】菩萨修唯识行,此为十行位的第四位。此位菩萨,修精进行,历经多劫,受诸剧苦,而不退其上求下化之心,称无尽行。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十行位。

【无尽功德藏回向】修唯识行,十回向位的第五位。此位菩萨,修悔过善根,离一切业障,于诸如来一切众生所有善根,皆悉随喜,回向此随喜善根,庄严诸佛净土,常作佛事,具诸功德,得无尽善根。参阅‘十回向’条。

【无余依涅槃】为四种涅槃之一,略称无余涅槃。谓出离生死苦所显现之真理。即烦恼断尽,所余五阴之身亦灭,失去一切有为法之所依,自然归于灭尽,众苦永寂。见‘四种涅槃’条。

【无嗔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十一善心所之一.逆境当前,不生恚恨之心,谓之无嗔。《成唯识论》曰:‘云何无嗔,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恚,作善为业。’苦者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苦具,即生苦之因。对于苦及生苦之因,不起嗔恚之心,于诸有情,常存慈愍,曰无嗔。见《成唯识论》卷六。

【无质独影】三境之一。独影境分为二种,即无质独影与有质独影。无质独影,如第六识独头意识所缘的龟毛、兔角、空华,以及过去、未来种种,其相分与第六识的见分同种而生,称独影境。再者,龟毛兔角等根本是幻想的影像,无其本质,故称无质独影。

【无学】为‘有学’的对称。虽已知佛教之真理,但未断迷惑,尚有所学者,称为有学。相对于此,无学指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声闻乘四果中之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见《俱舍论》卷二十四。

【无学果】即声闻四果中的阿罗汉果。以其学道圆满,不更修学,故称无学果。

【无学道】又作无学位、无学地。为佛教修行阶位之一。与见道、修道合称为三道。系尽证真谛之理,解脱一切烦恼,学道圆满,而不更修学胜果之道,即指阿罗汉果。大小乘规定无学道之内容有所不同,小乘以阿罗汉果位为无学道,以其余四向三果为有学道。大乘则以菩萨修行阶位之第十地最后所得之佛果为无学道。见《成唯识论》卷六。

【无覆无记】为‘有覆无记’的对称。若以道德之性质为准则,一切诸法可大别为善、恶、无记等三大类。其中,无记系指非善非不善,不能记为善业或恶业之法,又可分为有覆与无覆两种。无覆无记,即指不覆障圣道的非善非恶之法。据《俱舍论》卷七载,无覆无记可分为有为与无为两类:一、有为无记,即由因缘造作所生的无记法;二、无为无记,即非由因缘造作所生的无记法。八识中的第八阿赖耶识,即是非善非不善的‘无覆无记’。《成唯识论》曰:‘于善不善损益中,不可记别,故名无记。’《俱舍论》曰:‘无记者,不可记为善不善性,故名无记。有说,不能成异熟果,故名无记。’无记有二种,一曰有覆无记,指第七识,以有四烦恼常俱故;一曰无覆无记,指第八识之自体。

【无类别真如】参阅‘十真如’条。

【无痴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善心所之一。无痴,是明达事理,不为迷惑。《成唯识论》曰:‘云何无痴,于诸理事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所谓明解理事,是指明确理解四圣谛、八正道等佛教义理而言。

【无摄受真如】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四地断微细烦恼现行障所证,此真如非我执等所依处,亦非我执取,无所系缚,故名无摄受。参阅‘十真如’条。

【无体随情假】二种假之一。无体随情假,乃世间所称的我法,世间之人于心外之境执为实我实法,此法体但是妄情,为遍计所执性摄,而无实体,世人随此妄情而执虚假之我法,故称无体随情假。参阅‘二假’条。

【善心】以惭愧之二法及无贪等之三根为善之自性,与之相应而生起之一切心心所,名曰善心。

【善心所】六位心所的第三位,计有十一种,即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何谓善,随顺法理,于此世他世顺益于自他者,谓之善;反之,于此世他世损害于自他者,名不善。故以上十一种善心所,赅括世出世间一切善法,其自体远离一切秽恶,而聚集一切功德。见《成唯识论》卷六。参阅‘十一善’条。

【善因】为善根招善果之因。《本业经》下曰:‘善果从善因生。’

【善法】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

【善法行】菩萨修唯识行,此为十行位的第九位。此位菩萨,修力行,成就四无碍陀罗尼门诸善法慧,护持此法,令佛种不断,称善法行。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十行’位条。

【善果】依善业所招之善妙结果也。《本业经》曰:‘是故善果从善因生。’

【善根】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注曰:‘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

【善现行】菩萨修唯识行,此为十行位的第六位。此位菩萨,修智慧行,悟入法无自性,三业寂静,不受系缚染著,而随机教化众生,称善现行。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十行’条。

【善恶二业】善业即十善业道,恶业即十不善业道,见‘十善业’及‘十恶业’条。

【善恶无记三性】在唯识学上,三性有两种,一者是称为‘三自性’的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一者是善、不善、非善非不善的三性。不善即是恶,非善非不善即是无记,所以三性又称善、恶、无记三性。一、善:善是能顺益此世、他世之法,其定义是指能于现在世、未来世中,给与自他利益者。善与恶,都有理、事之分,理是分析善恶的性质,事是说明善恶的行为。先以善来说,在理的一面,《俱舍论》十三,把善分为四种,一者胜义善,二者自性善,三者相应善,四者等起善。在事的一面来说,修唯识行,持五戒、行十善,是基本的行持。十善是:不杀生,进而行放生、救生、护生。不偷盗,进而行施舍,财施、法施、无畏施。不邪淫,进而修梵(清净)行,出家人则完全断淫。不妄言,进而说诚实语。不绮语,进而说质直语。不两舌,进而说调解语。不恶口,进而说柔软语。不贪,进而修不净观,以对治贪欲。不嗔,进而修慈悲观,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不痴,进而修因缘观。二、不善又称为恶,指其能违损此世他世之法。《成唯识论》中称:‘违损此世、他世为恶。’《俱舍论》十三,把恶也分为四种,即一者胜义不善,二者自性不善,三者相应不善,四者等起不善。在事相一面,与十善相对者即是十恶。十恶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婪、嗔恚、愚痴。三、无记:非善非不善,不能记为善,不能记为恶,故称无记。

【善恶无记三业】指善、不善、无记等三业。即:善业又作安稳业。能得可爱异熟及涅槃之业。不善业,又作不安稳业。能招非爱异熟之业。无记业为非善、非恶之业,称为无记,即不招结果之业。换一方式解说:一、善业:此由无贪、无嗔、无痴等善心所为因缘所造作之业,具体言之,有十善业之说,参阅‘十善业’条。二、恶业:此由贪、嗔、痴等烦恼心所为因缘,所造作之业,具体言之,有十恶业之说,见‘十恶业’条。三、无记业:此为非无贪、无嗔、无痴等之因缘;亦非贪、嗔、痴等为因缘造作之业,称无记业。见《成唯识论》卷五。参阅‘三性’条。

【善恶业果位】指为善恶的异熟业所支配招感的果位,由凡夫到二乘无学位圣者,大乘十地菩萨的第八识,为此位摄,此位名毗播迦(vipaka)识,义译为异熟。到了佛果位,此识纯净无漏,不是有漏业所支配招感的异熟果,就不名异熟识,而名阿陀那识了。

【善业】指善之作业,为‘恶业’、‘不善业’的对称。即能招感善果的身、口、意业。据《瑜伽师地论》卷九十载,善业之建立,系依如理作意,如实了知所缘之境,并明其结果。反之,恶业即依邪执著之心,于所缘之境不能如实了知所致。一般有五戒、十善等不同种类。

【善慧地】修唯识行,于第四修习位中十地的第九位。此位菩萨,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随有情之机宜,自在说法。如《解深密经》云:于一切种说法自在,获得无碍广大智慧,是故第九名善慧。唐代遁伦撰著《瑜伽论记》,有云:‘于一切种说法自在解善,获得无碍广大智慧,解慧,慧是体,善是义,体义得名。’

【异生】此在佛经中指‘凡夫’而言,谓不同于圣者的生类,亦称‘异生类’。又、凡夫造作种种善恶之业,造善业者生人天善趣,造恶业者生三途恶趣,以其趣生的场所不同,故亦名异生。

【异生性】为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一。异生性是不同的生性,如五趣众生,异于圣者的生性。《百法直解》曰︰‘异生性者,妄计我法,不与圣人二空智性相同,依于彼此相似假立。’而《百法纂释》中则谓:‘言异生性者,烦恼所知二障种子上一分功能,令六趣十二类之差别不同,故云异生性。此性非指佛性,乃习与性成之性,如人轻躁从狝猴中来,如人狠毒从蛇蝎中来,此乃习气所使,故云异生性也。’

【异生性障】十地菩萨所断十重障的第一种,就是由分别起的所知、烦恼二障,依其种子建立异生性,所以名为‘异生性障’。声闻、缘觉二乘见道出现在前时,唯能断除烦恼障种,称为获得圣性;菩萨入初地欢喜地,于见道现在前时,断除烦恼、所知二障种子,称为获得圣性。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十重障’条。

【异境非唯难】这是‘唯识九难’的第九难。外人问难:既然离开自己心识之外有他人心识之境,怎么可以叫做唯识呢?论主答:那有像你这样固执的人触处生疑呢?岂是唯识的教理,但说我一人之识呢?外人问:不是这样是什么?论主答,你仔细听,假如是唯我一人有识,怎么会有十方凡圣,和尊卑因果,色心的种种差别呢?谁来说法,谁来听法,更有谁来求法呢?唯识的言说,有深妙的意趣。‘识’字的意趣,是总显一切有情各有五法,即八识心王,六位心所,自体所变的相、见二分,色、心分位的二十四种不相应行,彼二无我空理所显的真如。由识的自相,建立了识的自体;由识的相应法,建立了六位心所;由心、心所自体的所变,建立了相、见二分,由自体相、见二分的色心分位,建立了不相应行。由自体、相、见、不相应行,这四种实性,建立了真如。因为这五法都不离识,所以才总立一个识的名称。‘唯’字的意趣,是唯遮愚法二乘及一切凡夫,他们所执定那离开识外的实有色境。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唯识九难’条。

【异熟】旧译为果报,音译为毗播迦,新译为异熟。即依过去的善、恶而得果报的总称。异熟有种种解释,据《成唯识论》卷二载,所谓异熟,谓‘因’变为‘果’,此‘果’的性质异于‘因’的性质;‘因’有善有恶,而‘果’为非善非恶的之无记性,故自‘因’成熟为‘果’,其性质已变异为别类,故称为异熟。简单的说:果异于因曰异熟。

【异熟三义】《成唯识论述记》卷二载,异熟一词有三义:一、异时而熟︰谓‘因’与‘果’必隔世于异时而熟。即有情所造善恶之业,由造业到果熟受报,要经过相当的时间,或隔生而熟,或二、三生而熟,由造业到成果的时间不同,曰异时而熟。二、变异而熟︰谓‘果’为‘因’所变异而熟。有情由造业到受果,既然隔世,其性质必有变异,曰变异而熟。三、异类而熟,有情作善恶诸业,善业感乐果,恶业感苦果。而苦乐之果非善非恶,是无记性,此无记之果对善恶之因而言,曰异类而熟。

【异熟生】大小乘对异熟生的解释不同。大乘唯识宗的看法:指由异熟所生。唯识宗以第八识为总报的果体,称为异熟,或称真异熟;由此所生的前六识别报之果,即称异熟生。《成唯识论》卷二载:‘异熟习气为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立异熟名;感前六识,酬满业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小乘俱舍的看法:指由异熟因所生者称异熟生,故与‘异熟果’为同义词。《俱舍论》卷二以四义解释其名:一、系由异熟因之所生,故称为异熟生。如牛所驾之车,称为牛车。二、所造之业至得果之时,变化而能成熟,称为异熟;此果从异熟而生,故称异熟生。三、所得之果与因互为别类,且系由因所成熟,故称异熟;此异熟即‘生’之义,故称异熟生。四、于因之上假立果之名,故既称‘因’为异熟因,所生之果即称异熟生。参阅‘异熟果’条。

【异熟因】为小乘所立诸法生起的六因之一。指善、恶二种能招感苦、乐二果报的业因,即招感异熟无记果的善恶有漏法。唯识宗认为异熟果含有无记之亲因,即以善恶的业种子,于未来世招感苦乐之果,唯识宗视此‘因’为‘同类因’而非异熟因。但由善恶之种子所生起善恶之现行为‘疏因缘’,复以之令生起无记种子,故对无记之现行而言,即是异熟因,而与‘业种子’、‘异熟习气’、‘有支习气’等为同义之语。而《俱舍论》卷六载,仅诸不善及善之有漏法为异熟因。而‘无记’由于其力薄劣,如朽败之种子,故不招感异熟;又无漏法由于无爱润作用,故亦不招感异熟,如真实之种子,无水之润沃,故不生。除此之外,其余之法具有善与不善,故能招感异熟,如真实之种子,由水之润沃而能生。因为小乘俱舍等不承认有无记因、无记果,故仅以不善及有漏善为‘亲因缘’而招感当来之果。见《成唯识论》卷二、《俱舍论》卷二。

【异熟果】梵语 vipaka-phala 。指由异熟因所招感之果报。又作报果。五果之一。俱舍宗以五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七心界(即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无间灭之意根)等之‘无覆无记性’为异熟果。然在大乘唯识宗,一切有情总报的果体(即第八识),称为真异熟;从真异熟所生的前六识别报,称为异熟生。真异熟与异熟生合称为异熟果;而第七识并非异熟之种子所引生,故非异熟果。由此知异熟果即指第八识,以此识能含藏一切诸法种子而成熟诸根识之果。如眼等诸根,由过去世所作善、恶之因,招感今世苦、乐之果;今世所作善、恶之因,亦招感当来世苦、乐之果,故称异熟果。见《大毗婆沙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二、卷八。参阅‘五果’条。

【异熟能变】唯识宗所立的三能变识之一,异熟能变为初能变,亦即是第八阿赖耶识的变。异熟,旧译为果报,新译为异熟,这是依过去善恶的业力、招感而得果报的总名,此异熟果,即第八阿赖耶识。异熟能变,即阿赖耶识的变。

【异熟习气】为‘等流习气’的对称。此指能招感三界异熟果的业种即前六识的有漏善、恶业熏习第八识而生的业种子。习气,是种子的异名,以其具有熏习之义,故又称习气。此业种子即是第六识相应的善恶等思心所的种子,乃招感第八异熟识之增上缘,而第八异熟识则是一切有情总报的果体。

此种子的功能有二:一、自生现行的功能。二、资助其他异熟无记种子令生现行的功能。其中自生现行的种子,称为等流习气;资助其他异熟无记种子的,称为异熟习气。事实上乃是一体之二用,并非远离等流习气而另有别体。所谓资助所生之其他无记之果,系指总报的第八识与别报的前六识;而第七识仅为无记,故非异熟因所摄,又具有覆蔽圣道之性质,故亦非异熟果。又总果之第八识,称为异熟或真异熟;别果之前六识,称为异熟生。此异熟与异熟生,合称异熟果。见《成唯识论》卷二。

【异熟无记】异熟,为果报的异称。记,即判断、断定之意。无记,指不可断定为善,亦不可断定为恶,而为非善非恶之性。异熟无记,为无覆无记(无所谓染净之无记性)之一,乃由前世业因所招感之身心果报,其性为非善非恶、不障圣道、不蔽心性之无记性。

【异熟识】阿赖耶识的异名,为因果业报的主体。唯识宗以阿赖耶识系由善恶业所熏习,以业种子为增上缘而招感异熟果,故称异熟识,为阿赖耶识的果相。前六识虽亦为异熟果,然仅为别报而有间断,故非‘真异熟’;相对于前六识者,有情总报的果体(即第八识)方是真异熟,以其具有业果义、不间断义、三界义等三义,故称异熟识。然而到究竟佛果的前一刹那,即舍异熟之名,如八识规矩颂所言:‘金刚道后异熟空’。见《成唯识论》卷八。

【胜子】梵名jinaputra,音译辰那弗多罗,唯识十大论师之一,曾为《唯识三十颂》造释论,为窥基揉译入‘成唯识论’中;并造《瑜伽师地论释》一卷,唐玄奘译。

【胜友】梵名 visesamitra,音译毗世沙密多罗,唯识十大论师之一,曾在那烂陀寺,依护法学习唯识教义,与智月等为同学。为《唯识三十颂》造释论,为窥基揉译入《成唯识论》中。

【胜军】梵名jayasena,音译阇那犀那,七世纪时印度著名居士、论师。在《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以及《成唯识论述记》等书中,对他都有片断的介绍。他是西天竺苏剌佗国人,刹帝利种姓,自幼好学,初依贤爱论师学习‘因明’之学,后来从戒贤学《瑜伽师地论》,又从安慧学声明及大小乘论典。此外对四吠陀、天文地理,医方数学等尽皆通达,为当时的摩揭陀国满胄王所礼重,欲迎为国师,并封二十大邑,胜军不受。后来戒日王即位,亦欲迎为国师,并封乌荼国八十大邑,胜军亦不受。后居杖林山设帐授徒,从学者数百人。玄奘三藏游学印度时,曾师事胜军,从学《唯识抉择论》、《意义理成论》、《十二因缘论》、《庄严经论》等唯识教义二年。

【胜流真如】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三地断闇钝障所证的真如,此显胜流教法所依真如,第三地得殊胜三慧,照了真如所流大乘教法,由所流教法,于余教法,最为殊胜,故名其根本曰胜流。参阅‘十真如’条。

【胜解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别境心所之一。胜者殊胜,解者见解,即是殊胜的见解。《成唯识论》曰:‘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所谓决定境,即于所缘实境、或义理境,无所犹豫。如缘青色,计此为青,不疑为红为蓝;如受某种学说影响,对其义理承受无疑,均名决定境。心识于缘虑决定境时,有审决印持的作用,此即胜解的自性。既经审决印可,即不可引转,即其业用。于犹豫境,则不起胜解。

【胜义】又作第一义、真实。指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最胜真实道理。即无相之所行,不可言说,绝诸表示,息诸诤论,超越一切寻思之境相。据《显扬圣教论》卷十九载,如圣道、涅槃、真如等,均为超越世间习俗的真理,故称胜义谛;反之,世间通俗的道理,则称为世俗谛。

【胜义世俗谛】四种世俗谛之一,又名假名非安立谛,这是二空真如:空我而得之我空真如,空法而得之法空真如。这是离诸相(非安立)而为圣者所觉,故曰胜义;唯尚以假相安立,体非离言(未离假名),故名世俗。参阅‘四种世俗谛’。

【胜义根】又称正根。小乘有部等将眼、耳、鼻、舌、身五根,分为扶尘根与胜义根,扶尘根即我们彼此可见的眼睛、耳朵、鼻子、 身体等可见部分,胜义根则以扶尘根为所依处,以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之净色为体,具有发识取境之作用。故知扶尘根乃胜义根之所依处,具有扶持助成之功能,如上记所说之眼球等,皆为色、香、味、触、四尘所成之肉团,其体粗显,本身无感觉认识作用;胜义根则以扶尘根为所依处,取外界之境,而于内界发起识,故胜义根质净而细,犹如琉璃,肉跟不可见,惟佛眼天眼可见之。乃四大种所造极微之集合,系五根所据以产生感觉认识作用的实体,相当于现代所称之五官的神经。唯识宗十大论师中,护法论师根据唯识大乘的教义,主张扶尘根为根之依处,胜义根为四大种所造之现行清净色,此一说法与小乘有部大致相同,惟护法并未如小乘所认为:根之极微乃具有实体之心外色法。又同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的难陀论师,则主张眼等五根唯有种子,而别无现行之净色。见《俱舍论》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

【胜义胜义谛】四种胜义谛之一,又名废诠归旨谛,此即是一真法界,妙体离言,超绝法相,故为胜义。此为圣者之内智,胜于前第四俗谛,故曰胜义。参阅‘四种胜义谛’。见《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

【胜义无自性】唯识宗所立三无性之一,又作胜义无自性性。此是依圆成实性而安立的。圆成实性即是真如,真如为圆为常,为一切有为法的实性,是绝待的、永恒的理体,为我、法二空所显,自然没有自性。《解深密经》曰:‘复有诸法圆成实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亦得名为无自性性,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所显故,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胜义谛】参阅‘二谛’条。

【恶】为三性之一,相对于‘善’、‘无记’,与‘不善’同义。即能招感苦果或可厌毁的不善法,及恶思之所作。其性质包括违理背法、违损自他、与贪、嗔等烦恼相应、能障害圣道等。《俱舍论》卷十六载︰‘由此能感非爱果故,是聪慧者所诃厌故,此行即恶,故名恶行。’。善,即所有善界之善行。反之,恶,则为破坏人伦秩序之一切品格、心意与行为。恶有‘身二、口四、意三’等十种恶业,即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常与害母、害父、害阿罗汉、破僧、恶心出佛身血等五逆罪并提。

【恶口】十恶业之一,即口出粗恶语毁訾他人。据《大乘义章》卷七载,言辞粗鄙,故视为恶;其恶从口而生,故称之为恶口。

【恶叉聚】恶叉,树名,亦为果实名。其果实皆三粒同一蒂,且落地后多聚集于一处,故称恶叉聚,用以譬喻惑、业、苦三者间之互相关连。《瑜伽师地论》卷九十六载︰‘譬如世间大恶叉聚,于此聚中有多品类。’《成唯识论》卷二载︰‘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恶叉聚之果实呈紫色,印度人多取以染物或榨油,其果核可作念珠之用。

【恶见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大随烦恼心所之一。恶见又称不正见,亦称为邪见。《成唯识论》曰:‘云何恶见,于诸谛理,颠倒推求,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恶见心所是依慧心所假立的,故云以染慧为性。而慧通于善、恶、无记三性,此慧是染分之慧,非善性所摄,染慧能障善见,招感苦果,故称招苦为业。恶见可开为五种,即:萨伽耶见(译曰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见《成唯识论》卷六。参阅五见分释条。

【恶取空】又作僻取空。取恶空之义。为‘善取空’的对称。沙门或婆罗门,若否定因果报应,不知缘生无性之理而谬解空义,执著于断空之见。这就是恶取空。《成唯识论》卷七载,否定真俗二谛,是为恶取空,诸佛认为这都是不可救药之人。见《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

【恶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恶法之性。五逆、十恶等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恶性。

【恶业】为‘善业’之对称。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的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

【恶道】乘恶行而往之道途。地狱,畜生等是也。《大乘义章》卷八曰:‘地狱等报,为道所语,故名为道。故地持言,乘恶行往,名为恶道。’与恶趣同。

【恶缘】恶缘者,指诱我为恶事的外界事物,是谓恶缘。

【智】智谓于事理作决断也。《大乘义章》卷九:‘慧心安法,名之为忍。于境决断,说之为智。’《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曰:‘忍言智以决断故。’

【智月】梵名 jnanacandra,音译若那战达罗,唯识十大论师之一。据《成唯识论》卷一所载,他是护法的弟子,为那烂陀寺学僧,在同学中以‘风鉴明敏’称著,颇著声誉,曾著有《唯识三十颂》释论,为窥基揉译入‘成唯识论’中。

【智自在所依真如】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九地断不欲行障所证,若证得此真如已,则于四无碍解,皆得自在,故名智自在所依真如。参阅‘十真如’条。

【智果】涅槃曰断果,菩提曰智果。以菩提为佛智,由因地修行而生之妙果也。

【智周】唐代唯识宗三祖,俗姓徐,濮阳人,唐高宗总章元年(六六八)生。出家后初学天台,后依慧沼为师。著有《成唯识论演秘》、《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三卷、《因明入正理论疏后记》三卷,及《大乘入道次第章》等十种。他的《成唯识论演秘》,与窥基的《枢要》及慧沼的《了义灯》,合称为《唯识三疏》。他示寂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七二三),世寿五十六岁。

【智波罗蜜多】为十波罗蜜多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修十种胜行,十胜行即是十波罗蜜多,其中第十即是智波罗蜜多,此有二种:变受用法乐智,就是由六度所成立的殊胜妙智,于佛大集会中,变化种种受用法乐,是为自利。二、成熟有情智,就是以此妙智,使有情由善因而成熟为果,而解脱生死,是为利他。参阅‘十波罗蜜多’。

【智增悲增】又作智增上、悲增上;或称智增上菩萨、悲增上菩萨。依唯识宗之说,八地以前的菩萨,分为智慧增上菩萨、慈悲增上菩萨,合称为二增菩萨。此智增、悲增二者,可各配于顿悟(直往)与渐悟(回心)。若依顿悟菩萨而言,其大智增上,断恶证理自利之善根较多者,在初地伏尽俱生起烦恼障之现行,立即受变易身,称为智增上菩萨。其大悲增上,愿永住生死,救度有情而做方便行,至第七地之满心,始伏尽俱生起烦恼障之现行,称为悲增上菩萨。《成唯识论》卷七载:‘或有乃至七地满心,方能永伏一切烦恼,虽未永断欲界修惑,而如已断能起此定。……有从初地即能永伏一切烦恼,如阿罗汉,彼十地中皆起此定。’此即表示智增菩萨有断烦恼、至涅槃之智慧,而悲增菩萨则有住生死、救众生之慈悲。

【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修唯识行,十回向位的第七位。此位菩萨,能增长一切善根,永离颠倒不著诸行,一切善根,皆悉回向,为一切众生作功德藏,普覆一切,拔出生死,令得众善,等无差异。参阅‘十回向’条。

【等流】等者等同之义;流者流类之义。等流,即同一流类之义,简单的说,果同于因称等流。《俱舍论》卷二十一载:‘无惭、悭、掉举,是贪之等流。’即谓无惭等系由贪所流出,以无惭等皆为具有同于‘贪’之法,故称等流。

【等流习气】为‘异熟习气’之对称。此又作名言习气、名言种子。即瑜伽行派与唯识宗所说,由‘七转识’之善、恶、无记等三性为同类因,而熏成第八识中之名言种子。等流,谓流类相等或相似;习气,为种子之异称。由前六识所招感异熟果之习气,称为异熟习气;由七转识所引生等流果之习气,称为等流习气。此习气乃第八识所藏之生果功能,故谓之种子;此习气与由其所生之果(即现行法)流类相似,例如由善因则生善果,由恶因则生恶果,由无记因则生无记果,故谓之等流。如是依善、恶、无记等各种性质而熏成与之流类相似之种子者,即是具有‘能熏’作用的七转识,故《成唯识论》卷八谓,等流习气系由七识中之善、恶、无记三性所熏而生之种子。见《成唯识论述记》卷二。

【等无间缘】唯识宗所立四缘之一,又作次第缘。指由前念之心法开路、避让而引生后念心法的作用。等,同等之义。前念与后念的心与心所之数,虽有增减,而各自之体用同等一样,并无一法而二体并起者。前念、后念各为一而相等者,即称为等;前后二念之间,念念生灭,刹那不停,无有间隔,称为无间。无间缘者,前心与后心之间,无有间隔,纵经若干时,前念之心法直与后念之心法为生起之缘。《成唯识论义演》曰:‘此缘,约四义辨,一前念于后,二自类无间,三等而开导,四令彼后念心定生。参阅‘四缘’条。

【等诸佛回向】修唯识行,十回向位的第三位。此位菩萨,学三世诸佛悲智双行,不著生死,不离菩提,修回向事。参阅‘十回向’条。

【等觉菩萨】等觉有二解,一者又作等正觉,为佛十号之一,即是佛位,为菩萨修行至极位之称;二者,为菩萨修行五十二位之第五十一位,称等觉者,意谓与佛相等,而修行上尚逊一筹。亦称有上士,以妙觉佛陀称有上士,故等觉称有上士。亦称一生补处,意谓次一生将成佛。

【菩提】梵语bodhi,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的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大智度论》卷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卷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这是照见法性——真如的最高真理的智慧。

【菩提流支】又作菩提留支,译曰道希,北天竺人,北魏宣武帝时来到洛阳,翻译经典。永平元年,与勒那摩提合译《十地经论》十二卷。后来记载,对二人合译一节颇多异说。《历代三宝记》卷九称:‘已上二论(指十地经论与宝积经论),菩提留支(与勒那摩提)并译,且二德争名,不相询访,其间隐没,互有不同,致缀文言,亦有异处,后人始合。’而《续高僧传》卷一、菩提流支传则称:‘当翻经日,于洛阳内殿,各传师习,不相询访。帝弘法之盛,略叙曲烦。敕三处各翻,讫乃参校。其间隐没,互有不同,致有文旨,时兼异缀,后人合之,共成通部。’这把二人合译说成三人(与勒那摩提及佛陀扇多)合译。实际的情形,见崔光的《十地经论》序,序文云:‘以永平元年(公元五零八年)岁次玄枵(戊子)四月上日,命三藏法师菩提留支、魏云道希,中天竺勒那摩提、魏译宝意,及传译沙门北天竺伏陀扇多(按:即佛陀扇多),并义学缁素一十余人,在太极紫庭译出斯论十有余卷,斯二三岁并以通俗之量,高步道门,群藏渊部,网不研揽,善会地情,妙尽论旨,皆手持梵文,口自敷唱,片辞只说,辩旨蔑遗,于时皇上,亲纡玄藻,区翰轮首,臣僧徒毗赞下风,四年首夏,翻译周讫。’由此可知,此论译于魏永平年间(五○九至五一一),由菩提留支和勒那摩提,在洛阳合译,而由佛陀扇多协助传译。事后菩提留支和勒那摩提都宣讲《十地经论》,由于讲解上的意见不同,而形成为以后的‘相州南派’与‘相州北派’。

【菩萨所观四智】这是菩萨悟入唯识之理以前,所成就的四种智慧。唯识宗主张诸法皆由心识所变现,故否认心外有实法之说,为破除外道对‘实我实法’之执著,遂揭示此四智之说,以一一驳斥外道的见解。一、违识相智,就是鬼、人、天等共见河水,随其业感的差别,而所见各异。如鬼看见的是脓血,鱼虾等看见的是其宅舍,人看见的是河水,天看见的是琉璃宝地。假使外境实有,所见各异的相违识相如何成立?二、无所缘识智,一切所缘过去、未来,以及梦中的境,镜中的像,都不是实有,不过是唯识所现而已。彼梦中的境,镜中的像既然不是实有,其余的现前境界,当知也不是实有。三、自应无倒智,如果虚妄颠倒的愚痴凡夫,若能缘得不是虚妄的实境,他应当自然成就无颠倒智,不用修行,就可以解脱生死了。四、随三智转智。这是说菩萨能令虚妄之境,随三种智慧而转变,称为随三智转智。一者随自在者智转智。就是已经证得了心自在的八地以上菩萨,他随心所欲,能把大地河山,转变为金银琉璃,及各种珍宝。二者随观察者智转智。就是得了胜妙禅定并在定中修法观者,他们随观一境,都有无常、苦、空、无我等相现前。三者随无分别智转智。意谓菩萨证得无分别智时,一切境相都不现前。由上所述,可见境非实有。

【菩萨乘种性】请参阅‘如来乘定性’条。

【集法忍】集,即招集之义。谓观欲界集谛,见、思之惑,真如理显,生无漏法忍,是名集法忍。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起诸贪爱思惑者,谓曰思惑也。

【集法智】为观三界之四谛所发十六心之一,八智之一。集指四谛中之集谛。乃缘欲界之集谛而观之,断除迷惑集谛之见惑,而印证集谛之理所得之无漏智。见《俱舍论》卷二十三。

【集类忍】谓观欲界集谛之后,复观上二界集谛,生无漏法忍,是欲界集法忍之流类,是名集类忍。

【集类智】谓观欲界集谛之后,复观上二界集谛,真智明发,是欲界集法智之流类,是名集类智。

【发心住】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位的第一位,此位菩萨,初发大菩提心,修十信行,所谓十信者,一、信心,谓信四谛三宝。二、精进心,谓善心勇悍,三业共励,三、念心,谓忆念三宝等,不忘菩提。四、慧心,谓正慧。五、定心,谓心寂静。六、施心,谓乐布施财宝教法等。七、戒心,谓三聚净戒无缺。八、护心,谓能护持正法,又护余九心,且守护六根门令不起烦恼,九、愿心,谓发度断知证四弘誓愿。十、回向心,谓上回向菩提,下回向有情。参阅‘十住’条。

【发光地】修唯识行,于第四修习位中十地的第三位。此位菩萨,成就胜定,及殊妙教四种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如《解深密经》云:由彼所得三摩地及闻持陀罗尼,能为无量智光依止,是故第三名发光地。唐代遁伦撰著《瑜伽论记》,有云:‘三地得定及闻持,闻持还是定中差别,依此诸定,能发智光,名发光地。’

【发业润生】谓由惑起业,由惑润生。即由烦恼滋润业,而引生未来之果。此系惑之两种作用,唯识宗以此说明众生流转生死之根源。所谓发业,系指发业之惑之作用,乃以分别起的烦恼为主,其中更以与第六识相应之分别无明所发之业为主,又通于俱生起之烦恼。以分别起之烦恼为主者,此系就行相增胜而言;以分别无明为主者,则是由于与他惑相比而有殊胜之作用。

所谓润生,是指润生之惑的作用,即俱生起之惑,乃以与第六识相应之贪烦恼为主,例如临终若有贪爱之惑,顾恋自体及境界等,由之遂润‘中有’之生,此为增上之用。相当于十二因缘之爱、取二支,能滋润五果的种子,令生现行,故称润生。其中,有正润与助润之别,‘正润生’为俱生起之惑,于修道时断除之;‘助润生’通于分别起之惑,为见道时所断除。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

【散位独头意识】四种意识之一,为散乱心中的第六意识。意识有明了、定中、独散、梦中等四种分别,其中,明了意识与眼、耳等五识俱起,故称五俱意识;定中、独散、梦中等三意识不与五识俱起,故称独头意识。此散位独头意识,即不与前五识俱起,而单独发生作用,或追忆过去,或筹计未来,或比较推度种种想像分别,或意念游走东想西想,此称为散位独头意谶。见《百法问答钞》卷一。

【散乱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大随烦恼心所之一。散乱即不专心,令心流荡,障碍正定,阻止善慧,增长恶慧。《成唯识论》曰:‘云何散乱?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谓散乱者发恶慧故。’见《成唯识论》卷六。

【惑】惑即烦恼。迷妄之心,迷于所对之境而颠倒事理者,谓之惑。亦即指身心恼乱的状态,或总称妨碍一切觉悟心的作用。《成唯识论》卷八载:‘生死相续,由惑、业、苦;发业润生,烦恼名惑。’以众生迷惑于事理,发有漏之业,润当来之‘有’,而为生死相续、展转不已之因者,称之为惑;即特指因不知佛教义理与信仰,以致迷惑于认识之对象而言。在十二缘起中,无明为发业之惑,称为等起因;爱、取二者为润生之惑,称为生起因。又由修行阶段之差异,惑有见惑、修惑二种,其迷于苦、集、灭、道四谛之理者,称为见惑,或称迷理之惑;迷于一切事理者,称为修惑,又称迷事之惑。十随眠中,贪、嗔、痴、慢、疑五种为修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则属见惑。其中贪、嗔、慢三种唯缘各别之事而生,不能遍行三世诸事,故称为自相惑;五见、疑、无明等七种,则缘多事而生,能遍缚三世诸事,故称为共相惑。

生死相续第一原因,是惑。惑是根本烦恼和随烦恼活动的后果,但烦恼不是心外之法,只不过是妄执投影于心识的相分,由此而起迷执。迷执有二,即我执与法执。由此二执,而有生死流转。由我执所起的惑名烦恼障,由法执所起的惑名所知障,见‘二障’条。

【惑杂染】惑即烦恼,生死相续的因果,是惑、业、苦,由惑造诸恶业,由业招生死苦,唯识家称此三者为三‘三杂染’,三杂惑以惑杂染居首,故惑杂染为生死流转之因。《成唯识论》曰:‘生死相续,由惑、业、苦,发业润生烦恼,名惑;能感后有诸业,名业;业所引生众苦,名苦。’

【斯陀含向】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谓此人将入斯陀含道,未至本位,不称为果,但称为向,言其从此向第二果也。

【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心起贪爱,迷惑不了也。九品者,于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须陀洹向】指入见道时,初见四圣谛之理,得无漏清净法眼之阶位。又因其直至预流果,不堕于三恶趣,故又称无退堕法。但因此位之圣者尚未证入其果位,故不称果,而称为向,盖取其趣向于初果之义。

【须陀洹果】预流果,又称初果,指断尽三界之见惑,预入圣道之法流,以第十六心入无漏圣道之阶位。预流果圣者之轮回生死,最长仅于人界与天界中各往返七度;此即言十四生间必证得阿罗汉果,绝无第八度再受生者,故称极七返有、极七返生。

【恼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小随烦恼心所之一.恼者恼怒,于忿恨之后,遇违逆事,因而爆怒,凶狠暴戾,有如蝎子螫人。此在《成唯识论》曰:‘云何为恼,忿恨为先,追触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蛆螫为业,谓追往恶,触现违缘,心便狠戾,多发嚣暴,凶鄙粗言,蛆螫他故。’见《成唯识论》卷六。

【寻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不定心所之一。寻者寻求,对事理粗略的思考。《成唯识论》曰:‘寻谓寻求,令心偬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见《成唯识论》卷六。

【喜受】五受之一。即于顺境,其心适悦的感受;为受心所对苦、乐、忧、喜、舍五受之一。在欲界、初禅及第二禅中,凡与意识相应所起的心悦,称为喜受。见《俱舍论》卷三。参阅‘五受’条。

【量】量的诠释有广狭二义,狭义而言,量是认识,是知识,亦是测量之意。量有量果,即认识作用的结果。亦可说是知识或知识的内容;广义而言,则指认识作用的形式、过程、结果,及判断知识真伪之标准等。印度自古以来,在认知范畴中,一般皆将量知对象加以认识论证,泛称为量。此量知的主体,称为能量;被量知的事物,称为所量;量知的结果,或了知其结果,称为量果。以上三者称为三量。

【最胜真如】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二地断邪行障所证的真如,此真如极净尸罗,极净尸罗,足无边功德于一切法中最胜,故名最胜。参阅‘十真如’条。

【尊重行】菩萨修唯识行,此为十行位的第八位。此位菩萨,修愿力行,尊重善根智慧,更为修习,增益自利利他事业,称尊重行。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十行位》条。

【童真住】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位的第八位,此位菩萨,自发心起,始终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三业清净,悟情器二世间,无虚伪,无染著。参阅‘十住’条。

【庵摩罗识】又作阿摩罗识、阿末罗识。译曰清净识、无垢识、真如识等,为‘摄论九识’中的第九识。《金刚三昧经》曰︰‘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罗。’《宗镜录》五十六曰:‘庵摩罗,翻无垢识,体非一异,名真如识’。旧译家以阿赖耶识之外别有此识,而建立九识;新译家谓此是阿赖耶识果上之名,不别立此识。《成唯识论》卷三举第八识之异名曰:‘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

【黑白四业】指四种不同的业果报应。依业的善与不善来分:一、黑黑异熟业,又作黑黑业。此为欲界的不善业,以其因、果皆为黑秽,染污其性而招感苦果,即黑业(恶业)招感黑异熟(不可意的异熟果),故称黑黑异熟业。如堕阿鼻地狱、畜生、饿鬼等黑业业果,皆系由于黑业业因所致。二、白白异熟业,又作白白业。色界的善业,称为白业;其因果皆净白不杂黑,因善业而感乐果,故称白白异熟业,如色、无色界及欲界部分之人、天所感之果。三、黑白黑白异熟业,又作黑白业。乃欲之善业杂有恶业者,以其善恶交参,故感白黑间杂之果,如人趣、天趣等。四、非黑非白无异熟业,又作不黑不白无报业。以其永断前三业,性不染污,故称非黑;亦不招白之异熟果,故称非白。此为离黑白相之清净无漏业,即为达到涅槃境界之修习。以上,前三业为所对治,后一业为能对治。见《瑜伽师地论》卷九。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