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佛说阿弥陀经要释

佛说阿弥陀经要释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斌宗

学佛的要旨在实行,然诸实行中,求其最方便、最简捷、最要妙、最圆顿的无不是念佛法门,所以在西域的诸大善知识们,都是以净土法门,奉为自行化他的无上要诀。

在我国自净土经典传入以来,实行奉持首倡念佛法门,则始于东晋慧远大师,继之有昙鸾、道绰、善导等诸大师力宏此宗,遂成为专宗—净土宗,或云莲宗,又称念佛宗。

在四种念佛中,三根普被收机最广,则持名一法,所以我极力弘扬持名念佛法门,在过去数年间,于各地不断的宣讲了十数次的阿弥陀经。须知本经是净土三经之一,在大藏教海中则世尊大畅本怀无问自说的一部,其内容是说:‘极乐世界依正二报种种的庄严。佛陀及众生的寿命悉皆无量。持名念佛的行者,若能念到一心不乱,即得生彼国土。六方诸佛皆异口同音的称赞,以及世尊特劝当时及未来的有情当发愿求生的劝词……’,由斯观之,这法门最适宜现代众生的修持,故略述之。

讲解之先当须分科:

┌初—经题分三 ┌初—明五重玄义分二───┐ ┌初—述意

甲┼二—译人 乙┼二—正解经题 └丙┤

└三—正文 └三—重约教理行果 └二—正明

现在就从经题中的五重玄义的第一段述意讲起:

1述意

佛说阿弥陀经这六字的题目,为本经文义之总纲;经文的内容是经题之别目。所以经题的意义若研究详细明白,则经文的内容就容易了解,故须先解释经题的意思在于斯。

我祖天台大师,深证如来的妙心,洞彻明达一切的经旨,在于解释经文之前,先用五重玄义,阐明经题,提示全经的大纲要,于经中幽微难见深有所以的奥妙真理,分析阐显,使研究教理的学者们,一见经题,就知道经中的大意,至于教乘、及宗要、功用等,莫不一目了然!这犹如:‘鱼网提其纲,则众目自张;若衣挈其领,则群缕必直。’以用五重释题,其理由亦复如是(述意竟)。

2正明

五重是一、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玄义是什么?幽微难见谓之玄;深含妙理谓之义。

(一)释名:释是解释;名是经名,是说解释此经的立名。如来的一切经典不出以七种立题。一、单人:如维摩经等(维摩是人,题中无法无喻)。二、单法:如般若经等(般若是法,题中无人无喻)。三、单喻:如梵网经等(梵网是喻,题中无法无人)。四、人法:如文殊问般若经等(文殊是人,般若是法,题中无喻)。五、人喻:即如来狮子吼经等(如来是人,狮子吼是喻,题中无法)。六、法喻:如妙法莲华经等(妙法是法,莲华是喻,题中无人)。七、人法喻:如大方广佛华严经等(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喻,题中人法喻具足)。佛经虽然如是广繁,以此七种立名,可以说赅括殆尽。那末,本经在七种中是属那种?本经题中的佛,即是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阿弥陀,是西方极乐的导师,前后二者,皆是究竟极果的人,题中无法无喻,故本经是属第一的单人立名。

(二)显体:显是显明,体是性体,亦名理体。离一切诸相曰性,众义之所归曰理,为诸法之主曰体,总之显明本经的要旨,统摄众义的所归趣谓之显体。前科的释名,是假立之名,属宾,乃能诠文字,如人的氏名。今显体,是实质义,为主,乃所诠之真理,如人的身体,盖一切经典若无体,则成邪倒无印,等于魔说,犹如人之但有其名,而无其身,则生张熟魏,莫知所指,必似等于龟毛兔角一样。须知经中文字无非名言,竟欲令人循名得体,犹如因筌得鱼,由指见月,如果逐名迷体,则徒费工夫,毫无实益!故释名之后,必须显体。然一经之体,岂是容易言说!法华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于此经句就知显体之难!虽是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为体,然细论之,各另有其体。如华严经:‘则以一真法界为体\’;楞严经:‘以如来藏妙真如性为体\’;涅槃经:‘以常住佛心为体\’。

然,本经当以何为体?古人多以实相为体,这亦是善,唯本经,无实相的明文,不足标示其特体,在愚意,以‘常、乐、我、净\’四德为体,最为恰当!四德是什么?无生无灭,恒而不变,曰常;寂灭永安,长离诸苦,曰乐;自在解脱,真实无碍,曰我;离一切尘,绝诸垢染,曰净。极乐世界,无论依报、正报,悉皆具足四德,所以我才指之。

先约,依报明四德:彼土无成住坏空,四相的迁变,即常义;有七宝楼阁,罗网行树,池鸟天乐等,无量庄严,一一称心适意,即乐义;极乐世界,殊胜庄严,般般如意,种种现成,无违逆之境,有随顺之乐,即我义;极乐世界,黄金为地,七宝为池,所有一切,悉皆清净庄严,有五清之乐,无五浊之苦,即净义。

次约,正报明四德:彼土的佛陀及往生的众生,寿命皆是无量,经穷劫而不尽,即常义;一切有情生彼国土,即得身心寂照,永无烦恼,即乐义;一生彼土,即得断灭五住,永离二死,得大自在(我即自在义),即我义;极乐世界,念佛得到往生的众生,皆是莲华化身,殊胜清妙,相好庄严,这岂是娑婆的众生,四大污秽假合之身,可能比拟,即净义。

复次:当知四德是自性弥陀,亦即我们各各本具之佛性,亦名法身。迷之而为众生,悟之即成诸佛,若人发心念佛,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华开见佛,得悟无生,亲证法身,此法身是不生不灭,无去无来,即常德;法身究竟寂灭,永离生死,即乐德;法身自在无碍,究竟解脱,即我德;法身绝诸垢染,清净本然,即净德。又法身随缘不变,照而常寂,即常德;不变随缘,寂而常照,即乐德;即照即寂,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即我德;非寂非照,非照非寂,非随缘非不变,非不变非随缘,即净德。由此推之,以常乐我净,定为本经不可思议功德的本体,最好没有!如本经所云:‘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常义;又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即乐义;又云:‘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我义;又云:‘一心不乱。\’即净义。

(三)明宗:明是明白,宗是宗要。含有义理之所诠曰宗;统摄宗旨之所归曰要。明宗正是阐明修行旨要,会纳本体之枢机。前显体、是显于性,属性德。现在明宗、是明于修,属修德。从性起修,全修在性,而性德是秉承之于先天,这每一个人都是所俱有,唯修德则不然,必须以人力进修,才能得到成就其德。如果修学佛法者,不识宗趣,犹如道路多分歧的亡羊是一样,怎能会得到,领纳不思议之妙体!这欲更使明白浅现,特取一个喻说之:以梁柱喻宗,虚空喻体,谁都知道虚空是随处皆遍,但必须施设建架以作栋宇,方能遮蔽风雨。如果唯有体而无宗,则如虽有广大之虚空,终不能得以一日的安住!故显体之后,必须明宗。本来一切诸经的宗趣各有所诠,如法华经‘以一乘因果为宗\’;金刚经‘以发菩提心为宗\’。然,本经以何为宗?则以信、愿、持名,为本经修行的宗要。信:即相信,愿:即发愿,持名:即修行念佛。经中的文义是先说陈明依正庄严以起信;次则特劝求生以发愿;再而详示念佛以立行。如本经中云:‘尔等皆当信受我语,当信是称赞(劝信);应当发愿(劝愿);执持名号(劝行)。’在本经中处处常有明示。这微妙的法门,若非深信断不能够启愿,非愿无由导行,非行不能满所愿,所欲思证必须深信。当知,信愿行三者,如鼎三足,缺一不可的。但是信、要深信,愿、要切愿,行、要力行。今不厌烦,略略述之:先、明信,次、明愿,三、明持名。

一、明信:信是断除一切疑,由智生解的意思,所谓:‘佛法如大海,信为能入。’如果不具信心,则如是胜妙的极乐世界,终久是不能到的。兹分七种来讲:(1)信佛言。(2)信佛愿。(3)信佛土。(4)信法门。(5)信自心。(6)信事理。(7)信因果。

(1)信佛言:信此念佛法门,非是一切邪魔外道所能得知,更不是鬼神等无稽之谈,这是释迦如来金口所亲说的。佛陀是大圣人,三界的大导师,四生的大慈父,可信之!决无妄语欺人,如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不异语。\’以现代之有道君子,尚不妄语,况佛是出世之大圣人,岂有妄语之为!故当深信,受佛真实教诲,勿生疑惑为善,古德云:‘佛言不信,谁言可信。’可惜!有一班未深达佛法者,尝疑此经是佛寓言,认为佛陀欲引诱众生入道,假设方便之谈,既如此则弥陀极乐终成想像,佛口金言亦属虚妄了。更有教宗门下之辈,自恃聪明,藐视此经,甚至排斥,例如日本僧日莲,毁谤此经是伪造,真是罪过也!似此,实令人可惊可叹!

当知佛为一大事因缘,所以才出现于世,如法华云:‘欲令众生,开佛之知见,示佛之知见,悟佛之知见,入佛之知见。’总而言之,是欲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的妙道。奈何!众生业重垢深,迷昧不觉,一时不能深入大法,成佛之道,直下不敢承当,故使如来四十九年不休息的说法,或权、或实、或渐、或顿、或偏、或圆,无不是对病与药,鉴机施教的。唯此弥陀一经来说,这岂不是如来慈悲至极之谈,特为怜愍末法的众生,根性钝劣,智慧浅薄,寿命短促,其余的法门难能深入,唯此持名念佛一法,最易得度,极为投机,故如来无问而自说。

复次当知,世尊说此最简便、最直捷、最妥当、最要妙的念佛法门,这是三根普被,万法圆收,诚如来一代普度众生之绝上无比的胜妙法门,同时又不是阿含权渐之说可能比拟!在当时说阿含,这即是权巧方便的法门,故法华有化城之喻,及至方等般若会上,佛陀则开始种种的弹斥,使令一切有情弃小向大,废权就实,及至法华会上,根机已纯熟,世尊就直接开示入佛之知见,凡有缘者,皆同成佛,咸能得著印可的授记别。所谓阿含权渐之教,终是必受弃斥的,唯此念佛殊胜的法门,不见他经余典,佛陀有所弹斥之语,这可证明此经非是权渐、引诱、假设之说!

盖佛说此经时,曾感动六方诸佛,异口同音,称扬赞叹。更有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的专门倡导此法的奥妙,至于妙冠群经,世称经王的法华,亦倡往生之说,彼云:‘诵斯经者,命终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更说是王于三藏,世称经母的华严,末后的普贤菩萨也以十大愿王,导引善财及华藏海众诸大菩萨,同归净土。胜于诸部,世称经宝的楞严,在势至念佛章,亦极致提倡念佛法门;彼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又鼓音王经云:‘若有四众受持阿弥陀名号,临命终时,佛与圣众接引往生。’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有一人得道,唯依念佛法门而得度脱生死。’般舟三昧经云:‘菩萨入是三昧,即见阿弥陀佛国。’目连所问经云:‘我说无量寿国易往易生,而人不能修行往生,反事九十六种外道,我说是人无眼无耳。’大云经云:‘西方世界,有国名安养,佛号无量寿,现在说法。’其余如悲华经、观佛三昧经、十住断结经、文殊般若经、宝积经、坐禅三昧经等也都提倡念佛法门。至于诸大乘论部,如龙树菩萨所造的大智度论说:‘念佛能除种种烦恼及灭先世罪业,乃至念佛有大福德,能度众生……诸三昧中无如念佛三昧福德。’又婆娑论、示念佛为易行道,速出生死,彼云:‘佛有无量法门,如世间行路有难有易,徒步则难,乘船则易,欲易生,疾当念阿弥陀佛。’至于马鸣,会宗百部的大乘经,而造大乘起信论,末后也示人专念弥陀,即可往生西方,彼云:‘生彼国者,常见佛故,终得不退。’乃至天亲菩萨所造的\‘往生净土论’,亦极力发挥净土庄严的利益,天台智者大师之‘十疑论\’更专志西方。摄大乘论、念佛三昧宝王论等,都是极力提倡念佛法门,其他劝修念佛法门的经论甚多,散见大藏,现在不便一一引证。又如诸菩萨中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他也向往西方,求生极乐,曾谓:‘诸修行门,无过念佛’,其求生偈说:‘愿我命终时,尽除诸烦恼,面见弥陀佛,往生安乐刹。’又云:‘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亲前授我记。’普贤菩萨发愿求生偈云:‘愿我临命欲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又云:‘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出华严行愿品)其余如观音、势至等诸大菩萨,亦莫不发大愿求生西方,亲近弥陀。至于西天东土历代的祖师,如龙树、马鸣,已如上说。其他,如庐山远公大师创立莲社专志弘扬净土。禅宗著名的百丈禅师,谓:修行以念佛为最稳当。宋永明禅师,著四料简,终身念佛。慈恩宗的窥基大师、贤首之清凉国师、律宗之灵芝律师、紫柏老人(见紫柏老人集)、憨山大师(见示念佛切要),他们都是弘扬本宗之列,极力赞扬净土。至于幽溪大师著圆中钞,智旭大师著要解,莲池大师著疏钞,这也不出是为专志弘扬净土。

再来谈谈近代禅宗的高僧,虚云和尚、台宗泰斗的谛闲法师(见开示念佛紧要)、唯识宗的太虚大师(见净土法门集)、律宗的弘一律师(人生最后)、毕生专弘净土的印光大师等,除印老外,他们虽各有专宗,然皆极力劝修念佛,赞颂弥陀的功德,称扬净土的胜妙。并且古今的贤哲,依之修持而得往生极乐的明验者,亦不可胜计(见往生净土圣贤录),由是观之,大藏经论中既处处称颂指归,又得历代贤圣,相继弘扬而修证,这怎能可以妄拟弥陀是理想?极乐是想像?释迦是寓言?这岂不自获罪戾,误人误己的一大不利!当知大觉世尊的妙言,句句是从慈悲心的底奥流出来的,无非为利益人天,使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祈敬重之!深信之!切勿轻生疑惑,而失去不可思议的利益!愿诸行者学者们,慎之思之!

(2)信佛愿:佛,是指西方教主的阿弥陀佛,愿,即愿力,这是说弥陀如来的愿力,称实无虚,我们可以信,他的依正庄严的极乐世界,是其大愿力用所造成就的。祂在过去久远世中为法藏比丘时,曾于世自在王佛前发大菩提心,誓立四十八种宏愿(四十八愿参看弥陀略历文),造成殊胜无比的极乐净土,为广度一切众生。经无量劫如一日的行菩萨道,世世依愿修行,不退初心,愿愿庄严净土,现在既是功行圆满成佛,号称阿弥陀,本经云:‘彼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当知!佛是万德之尊,决无虚誓。凡是世间一切事,无论大小,悉皆由愿誓力所能成。古云:‘有志竟成,有愿必酬。’斯言真不谬哉!况佛是大圣人,绝对无有其愿而不成其事之理。又弥陀所发四十八大愿,乃超绝十方诸佛(如鼓音王经明),故云:‘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愿大家当深信之!

(3)信佛土:谓信极乐国土殊胜庄严,超绝十方一切净土,无论是依报、正报,一一胜妙无比,这无他,是弥陀愿力的大作用,故能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如本经中明(广载在无量寿经)。

(4)信法门:谓信这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上至等觉,如观音、势至等;中而西域东土历代祖师,如马鸣、龙树、远公、智者、蕅益、莲池等;下至愚夫、愚妇,乃至五逆十恶、鹦鹉、八哥等;如是肯发大心念佛求生,也能够可以带业往生,蒙佛的慈悲能受接引的。虽是等觉菩萨,也不能越其阃,故信此法门是万法圆修,一句洪名则万德具备,众行齐赅,疏钞云:‘举其名兮众德而具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由斯可知这法门,最为方便,不论僧俗男女,无分贤愚老少,至于动静闲忙,均可修持,单念一句弥陀,则能往生极乐世界。信此法门,最为圆顿,不历三祇,不经次第,只是执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中,能得一心不乱,或临终十念心不颠倒,即得往生。信此法门,最为了义,能得到往生,即得不退转,直至成佛,所谓:‘一超直入如来地。\’信此法门,最为要妙,不必再用力修持另余的法门,可以永远度脱生死,究竟成佛,虽是说见思烦恼未断,亦可带业往生,横超三界的殊胜。

总而言之:信此念佛一法,是最殊胜无比的妙法门,扼要的说:它有三种殊胜,一、单持一佛号便可永了生死;二、可能带业往生,横超三界;三、一生极乐,即得不退转的大利益。

(5)信自心:这是说信自己现前一念灵觉不昧的本性,常住不变的真心,与弥陀是无二无别的,但自无始以来深被烦恼所蔽,所以枉受的生死不休。一念发心念佛,以万德之洪名的弥陀,可消亿劫深重的业障,同时惑尽自然会成正觉,亲见自心的弥陀,华严经所谓:‘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皆得现前。’当知此真心,人人本具,唯心净土,大家都有份,请勿说我是凡夫身,业重垢深,没有极乐的缘分,不肯诚实发心念佛修行,自愿永处生死,长受轮回,如来说:‘最为可怜愍者。\’我们虽是凡夫,迷昧倒惑,而此妙心不失,苟能一念回光返照,坚持佛号,这决定会往生的,切不可自卑自弃,而让能于诸佛菩萨才是。如儒书云:‘舜亦人也,我亦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换言之:‘佛亦人也,我亦人也,肯发心者亦若是。’总之,认得自心即是佛性,祈愿大家深信无疑吧!复次当知:吾人的心性,原本是不可思议,弥陀的愿力亦不可思议,弥陀六字的洪名更不可思议,以不思议心持不思议名号,往生到不思议佛力所成的极乐,最为当然,愿深信之!

(6)信事理:即信事理圆融。信事—这是信由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的西边,经过十万亿佛土之外,确实有一个极乐世界,国内的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为阿弥陀佛所化的清净国土,观音、势至,二大菩萨,暨清净海众,无量圣贤僧,时常共聚围绕,恭听佛陀说法,我们如果能够一生其中,即得清净莲花化身,永离苦难,得大解脱,依正二报,一一庄严无比,这无非皆由弥陀的大愿力,无量功德所造成就的。凡是有愿求生者,请至速发心念佛,千万不可执理废事,或作为幻海楼阁的观念!方不负如来叮咛开示的大恩德!

问曰:‘大乘般若\’是明一切法皆空,如心经、金刚经等,所明:‘既一切法皆空\’,为何又有西方净土的可说?又经论所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为何离心识之外,更有诸佛净土呢?答:噫!这皆是未能深明佛法圆融一贯的道理,须知佛法的明空正为破执故,是即有而说空,然有乃非有,是名妙有,空而不空,即是真空。须知一切法皆由因缘而生,本无自性,缘生则有,缘灭则空,以无自性所以能明一切法空。以因缘生故,明一切法有,所以说真空不离妙有,妙有不碍真空,则唯心不碍净土之有,净土亦不碍唯心之空。若云:唯心净土,净土唯心,则可以,若说:只有真空没有净土则就不成了。

复次:当知吾人现前的一念,这是不可穷尽的,而依心所现的十方世界亦不可穷尽,经云:‘虚空无尽,世界无量。’此则说非独指有一个西方极乐,而东方净琉璃世界等,无量诸世界,也无不一一当以称实,是名信事。

次:信理,前已上述法界唯心,既如是以吾人现前的一念心,即具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故云:‘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如是十万亿的国土岂非是在眼前乎!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以佛心周遍,我心亦遍,国土亦遍,一切众生心性莫不是皆遍,譬如在一室中设放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这是没有相妨碍的,此则符合西方依正主伴,皆是我们现前一念心中的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所谓:不劳跬步,当体即是极乐,这是说不须向外求自性,自己内心即是弥陀。莲池大师云:‘由念空真念,生入无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离生此。’是名信理。

复次:当知不可执理废事,亦不能著事迷理,如莲池大师云:‘著事迷理,类如蒙童读古圣之书,执理废事若贫人获家豪之卷。’于是执理废事,则理亦不能圆融,著事迷理,则功自不高。然著事而能够实行精勤,这是不负往生之望的!若执理而无实行,恐有招至落空之祸。所以必须深证事理圆融,自他无碍,则尽美尽善!学者当体会之!

(7)信因、果:能生为因如种子,其所成就曰果—收获。有因必有果,而果必是由因而来。又作事之初为因,感受后报是果。如种麻因收麻实果。斯因感斯果,这是自然的定理,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犹如我们自幼读书,则成士人;学稼、则成农夫;习艺、则成工匠;习贾、则成商人,世间的一切随人所为,从心所作,无不一一依因而成果。我们能发一念真心,念佛为‘因\’,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究竟成佛为‘果\’这是无疑的。须知散乱称名,犹为成就如来种子,便是念得一心不乱,何怕不生净土耶!是名信因、信果。(初明信竟)。

二、明愿:虽是说,已俱信心,如果不发愿,这也是为难成就,不能得到实益。如病人虽有良医告以妙药,只信药之妙,置之不服,想欲得却病健康,这是绝无其事的。窃以娑婆是苦、是秽,而苦须舍,秽须厌;西方极乐,乐当求,净当欣,所以我说应当发愿,愿厌离娑婆五浊之苦,愿欣求西方五清之乐,才是我们的目的。

兹更约六义明之:一、愿舍一切贪嗔痴等诸烦恼,一心求生极乐。二、愿从现时起永不作诸恶业,得免坠三恶道苦,求生极乐。三、愿所作善业,不求生神道,更不求再生人道受富贵,专心一意,愿求生极乐。四、愿任何的逆境灾难病苦等,终不改念佛之心。五、愿持戒、布施、诵经、礼佛等所得功德,悉皆回向净土,为往生之助。六、愿法界一切众生,秉发念佛之心,同生极乐。总之愿心确切,则往生无难矣!如果不发愿,或愿不切,则如斯殊胜庄严的极乐世界,终是不能得到的。虽然有信,亦属虚信,不能领纳实益,所以应当发愿。(明愿竟)

三、明持名:持,是执持;名,是名号。为什么要持名?即持念阿弥陀佛一句佛号,就是众德具备,百行齐收,这是弥陀如来的功德不可思议故。若只具信愿,而无真实修行,亦不能得到往生。犹如画饼不能充饥,更似终生为人数宝,而自己不能得富一样,何益于事!要须自己脚踏实地真诚修行,一心念佛方能得到往生。

盖念佛,有实相、观像、观想、持名,四种不同,然而一一功行成就即皆生净土。其中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极为容易,实方便中的第一方便!了义中的无上了义!圆顿中的最极圆顿!本经所明持名之行,我们能实行放下一切,发心念佛,无分昼夜,不论闲忙,只以六字洪名执持不忘,自然而然能得到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得蒙佛接引,决定往生。如果念心不真切,泛尔称名,则不得往生,虽是不得生,亦可能种植未来成佛的善根,故云:‘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讲到这里,只求行者信念要坚固,不为一切外道邪魔所诱惑,或毁谤而失道心;所发大愿要牢强,莫为逆境所动而退愿;不可为困苦而退愿;莫为名利而退愿;所持念佛要专切,不以艰难而不念;不以事牵而不念;不以灾患而不念。由此则知信愿行为往生的要素、更是本经之宗要,愿学者研讨之!(明宗竟)

(四)论用:精说曰论,用、是功用、力用,修成效果曰功,充足应用曰力。一切经典若无胜用,则是徒劳修行,谁肯苦心而为!所以在明宗之后,必须论用。一切诸经有各各的功用不同,如楞严:以‘离爱得脱\’为用,般若心经:以‘度苦破妄\’为用。然本经,以何为用?是以‘往生不退\’为用。本经文云:‘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又云:‘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今先来说明往生,次说明不退。因为念佛的行人,有勤惰、定散、事理、迷悟、带业、不带业的差异,故往生分有四土之殊,莲位有九品之设,现在略略来说明。先明四土,次明九品。

1四土往生(约四教说明):若执持名号,未能断除见思惑,带业往生者,只能生到同居净土,见化身弥陀,闻生灭三十七道品,悟偏空佛性,此藏教所摄。又随其往生者信心的深浅,愿力的大小,功行之勤怠,其中分为三辈九品,若持名至事一心不乱,见思惑,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净土,见劣应身弥陀,闻无生三十七道品,悟真空佛性,此属通教。若念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能生到实报庄严净土,亦得分证常寂光土,见胜应身弥陀,闻无量三十七道品,悟但中佛性,此别教所摄。若无明俱断尽,则生究竟常寂光净土,见法身弥陀,闻无作三十七道品,悟圆中佛性,此是圆教所摄。(明四土往生竟)

2九品往生:九品即上、中、下三品。每品各再分三:谓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最上三品的往生者,是宏智大悲的菩萨;中三品的往生者,乃断惑证真的圣众;下三品的往生者,则是带业的凡夫。

若细论之:上上品即等觉菩萨;上中品为登地菩萨;上下品为地前权教菩萨;中上品为缘觉圣者;中中品为阿罗汉圣者;中下品为初、二、三果的声闻众;下上品为国王大臣发心出家,俱足众戒,读诵大乘经典,修一切福德者;下中品为一般俱深信愿的念佛者;下下品为造了五逆十恶,应堕三恶道的罪人,忽然听著善知识的开导,顿起信心,发愿念至一心不乱者之往生。(明九品往生竟)

次明不退:不退有三:一、位不退:带业往生在同居土,依莲华托质,永不退堕人间。二、行不退:三界的见思既落,尘沙亦破,得生方便土,进趋极果,永不退堕同居。三、念不退:破无明,显法身,生实报土,分证如来寂光,心心流入萨婆若海(此云:一切种智,即诸佛究竟圆满极果之智)。

更有究竟不退:谓不论定心、散心、信心、不信心等,但念弥陀一声,或经耳根,虽是不能现世即生,在于千万年劫后,毕竟因斯功德,能得度脱而得往生。这犹如人们腹里贮藏著金刚,决定不能消除,念佛功德,亦复如是!

综上所说,因众生的根机有利钝,业有轻重,行有深浅的殊异,故报亦有优劣位有高下,才有四土之分,莲有九品之异,然既能得往生,不论任何即永久不退转,而成就究竟圆满菩提。虽然是带业的往生,既至同居土,则证位不退,由此可至一生补处的佛位。若能一到同居净土,即可进生于上三土。一证位不退,即可圆证三不退。可知生到安乐刹,则就是无事不办,无行不圆,如斯的胜力用,乃千经万论所未曾有,这若不是弥陀愿力,焉有如斯不可思议之功德,愿大家依教奉行!发愿念佛才不负如来一片大悲真实的老婆心。(明论用竟)

(五)判教:判是判别,教是教相。圣人所遗留之言曰教,分别一代圣教的次第曰相。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集为三藏十二部。其中大小乘、权实教,顿、渐、偏、圆之理,各各互陈,如果不一一判别,则怎能知道此经所诠的教理,是顿、是渐、或大、或小,这不免有混滥经旨之虞,所以论用后,必须判教。我祖天台大师,特具手眼,以通别五时,两种四教,判释如来一代教化的大纲,使研究佛理的学者们,方便容易深入法海,是有很多帮助而有益的。五时八教的详细请阅拙著般若心经要释附录。

然,本经在五时中,究竟是属何时?于八教中是属何教所摄?这更需要知道!盖华严时是世尊初成道,为诸法身大士,宣说圆顿的法门,这是单独针对大乘之根机,虽有小乘人在座,如聋若哑不知所以,而本经专为五浊众生念佛求生安养而说,是以一切有情为对象,三根普被的妙法门,非华严时所收摄;若阿含时,则专谈小乘法,而本经是说弥陀依正功德,往生不退,究竟成佛的妙旨,亦不能摄入为阿含时;若说般若时,则独谈菩萨法,而此经不论任何人,更不择何类的有情,能够一心念佛,都可以得到往生,这更非般若时可以收摄;法华时乃开权显实,直下开示佛之知见,而此经专示持名,亦不是法华时所收;又涅槃:即如来欲入般涅槃,中夜寂静中的最后顾嘱,而此经亦非是时说。然非上说四时所收,则就是在方等时所说,这是无疑明显的。

方等是可通初后,因弥陀一经是圆顿的妙理,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前承华严,后通法华,所以应当判为属通方等时摄,最为圆融的。于化仪四教中属顿教,非顿教部摄,是渐时非渐教,虽是摄在方等时说,而所说之理,无渐教相,有秘密咒(往生咒),无秘密相,是决定教(念佛决定往生),而非不定教。于化法四教中是收摄藏、通、别的三根,归入圆教,其中的义理正属圆教。约味:方等则属生酥,但本经所说俱足含有圆教之理,故应以大乘生酥为教相。

复次当知:本经虽是属于方等,但义理实际诠入圆教,非由渐教历进别教的法门,正是融渐归圆的妙理,无妨说是生酥毒发,味同醍醐。于是判以‘生酥毒发有上醍醐诠圆\’为教相,最为合理,唯异与法华无上醍醐纯圆独妙而已!(释五重玄义竟)

经│…释名。此经以单人立名。

五│…显体。此经以常乐我净四德为体。

重│…明宗。此经以信愿持名为宗。

玄│…论用。此经以往生不退为用。

义│…判教。此经以大乘生酥为教相。

乙二:正解经题

经的题目有通题和别题。通是相通,别是各别。佛说阿弥陀这五字是别题,别题所诠之法各有春秋的差异。经一字为通题,乃全藏一切的圣典悉皆称经。现在把经题用分释、合释,二种来讲解:分释—即将经题六字分开讲释。初、佛,二、说,三、阿弥陀,四、经。

1先讲佛字,我们学佛人对此佛字的意义,必须要弄个明白,今略约事、理、因、果四种释之:

约事: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通号,可是现在所说的,非是他方的佛陀,专指我们的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

约理:佛是梵语,完全应称佛陀,因为我国好略,单称为佛。梵语佛陀,译为觉者,其实当译为大觉者,才算恰当其称的。觉、是觉悟,者就是人,合之称为觉悟的人。何故不译为‘觉人\’而译为‘觉者?’因为\‘人’的范围比较小,‘者\’的范围来得大,‘者\’字可以概括人类以外的一切有情,经云:‘凡有心(知觉)者皆能作佛。’如译为觉人,则人类以外的其他一切有知觉的它们,是不是就不能成佛!这与佛说蠢动含灵皆有佛性的理论是会发生矛盾的。如说不妨碍它们的成佛,那末,以龙身成佛的众生—如龙女八岁成佛,就应该称它为觉龙了!或者以×身×身……而成佛的众生亦当一一依其原有的身份而称它为觉×觉×……了吗!?那未免太不成体统了!因此,故译为觉者,而不译为觉人。

佛陀到底觉些什么?即是觉悟宇宙真理和人生实相罢了!它将宇宙人生的内容观察的非常清楚,洞彻的非常明白,但宇宙的真理,人生的实相究竟是什么一回事?老实说:就是缘起性空!此为佛陀观察宇宙人生的一种正确结论。一切有情迷了缘起性空的道理,妄认宇宙万有的现象为实法,四大假合的幻躯为实我,处处迷恋取著,胡闹一场,佛陀觉悟了这些道理,而不被所迷,故称他为觉者。同时也可说是觉悟人生是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众生迷昧不了三界火宅,众苦充满,认苦为乐;不了万有缘生全体是空,认假作真;不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无常计常;不了四大皆空,本无有我,无我计我;于中颠倒是非。这些虚妄从无始来,一向为众生迷梦不醒者,竟一旦被佛陀明明白白地看穿了—觉悟宇宙万有,人生一切不过如此!佛陀的觉悟可说是突破人生迷团,揭穿宇宙秘密,这就是被称为觉者的理由。按觉的意义有三:

一、自觉:外而觉悟一切诸法幻化无常等如上所说,内而觉悟人人有个不生不灭的常住佛性。

二、觉他:就是以先觉觉后觉的意思;众生不能解脱,就因为无有觉悟。佛陀不忍自己解脱安乐而坐视著沉沦苦海里受苦的一群痴迷众生而不顾!所以将自己所觉悟的道理一一启示他们,积极展开救济活动,要使大地众生一同觉悟起来!而获到解脱安乐。

三、觉满:在自觉觉他的两种功德都做到究竟圆满—自觉慧满;觉他福满。自觉慧满者,由最初发菩提心依本觉理起始觉智,依智断惑,先断见思,次断尘沙,终断无明,三惑圆断,三智圆证,觉至一心本源,智慧圆满,此为自觉慧满。觉他福满者,从自觉后,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利生为事业,弘法是家务,经三祇劫,广修六度万行,普遍开觉法界有情,功德圆满,此为觉他福满。自觉,觉他福慧圆满,所谓三觉圆万德具,名之曰佛。现在举释迦世尊为实例来说:从出家至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为自觉;从初转*轮至涅槃前于中四十九年之说法为觉他;直至应缘既毕鹤林示寂为觉满。

自觉是异凡夫之迷而不觉,则超六凡法界;觉他是异二乘之自觉,则超声闻法界;觉满是异菩萨之分证,则超菩萨法界。总之!约佛陀的自证说就是自觉;约佛陀的化他说就是觉他;自行化他的工作做到彻底就是觉满。自觉是就理智(觉悟)方面讲,以宇宙人生为其觉悟的对象;觉他是就其悲行(化度)方面讲,以一切有情为其救度的对象;觉满是就其知行合一方面讲,以自利、利他,福慧圆满为其唯一的目标。由此观之!佛陀确为一个究竟觉悟人生真理,做到圆满利人的伟大人格的圣者。

就因为佛陀是具足一切‘智慧\’,故能开示一切众生,破迷启悟,揭妄显真,佛陀是具足一切‘福德\’,故能普利十方有情—四生六道,一律平等拔苦与乐。至于神通威德、愿行等,莫不一一不可思议!

据上所说:佛陀觉悟的主要,即在外悟一切缘起性空之理,内悟自心本具佛性。

但觉是迷的反面,众生痴迷长受生死痛苦,佛陀觉悟永得解脱安乐;有觉悟的佛陀才显出了痴迷的众生。本来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的,究其分野就在这迷悟之间。要知道佛性人人本具,我们如能从迷梦中醒转来,同时又能仿效佛陀的救世精神,自利利他实行做到彻底,也就是佛!

复次:二乘不也是有了觉悟吗?何故不能称为佛陀—觉者?因为它的觉悟仅仅得到偏空真理(自觉未圆),尤其是只顾自利—解脱生死(觉他全无),所以不够称为佛陀—觉者。菩萨不也是做了觉他的事业吗?何故亦不能称为佛陀?因为觉他的功德还未做到圆满(福未足),同时尚有微细无明未断,所证未圆,如十四夜月(慧未足),因此也同样不能称为佛陀!

在这三乘圣格中独显出佛陀的崇高伟大!所以我上面说:‘佛陀当译为大觉者才算恰当其称。\’就因为此。

这三觉的道理,正与大学的‘在明明德\’(自觉),‘在亲民\’(觉他),‘在止于至善\’(觉满)的道理相同。

复有三身佛,天台四教六即佛,华严十身佛等,现在略之。

三、约因:因是因地(指现世),即教主释迦如来的一大因缘事迹,我们为佛弟子,对于教祖的史迹不可不知!故不嫌麻烦而略述之,世尊是于尘点劫前就早已成就佛道的,因为欲救度一切众生的缘故,非生现生非灭示灭(参照法华经如来寿量品)。据以现世因地来说明:在民国前二千四百五十五年(公元前五百四十四年)的四月初八日,垂迹于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蓝毗尼园,诞生为净饭大王的太子,母后是摩耶夫人。太子生后才七日,摩耶夫人即就离开世间,之后,受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代为乳养。

太子幼名称为悉达多,成道后称为牟尼。释迦是他的姓,少时聪明绝伦,读书习技,闻一知十,非唯博通一切的学问,亦兼精通武艺,实在是世间罕见罕闻的大伟人。在壮年的一日,出游于郊野,观见农夫耕田,在土中翻出伤虫,而飞鸟竞相啄食,太子睹状,深深感慨世间的无情,知一切有情日日都是为著生存而竞争!为这众生弱肉强食之苦,太子不觉心生悲愍!之后,复次出游四门,再见老、病、死种种的苦,更加畏惧忧恼万分!遂深悟人生的苦恼,诸法的无常,即于阎浮树下休息半天,静思默想,在此世间上何人才能得逃出种种的诸苦?何处才是可以安身立命之处所!?何种法才是世间究竟安乐之法?悒悒在怀。事后,得知沙门有出世法可修,得能了除生死等苦,忽然大喜,欣慕斯道!即时坚决立志,思欲出家修道,以达所愿而后已!

时十九岁,于二月初八夜,毅然舍弃皇宫尊贵的安乐,在半夜踰城而去,初参外道数年,知道非究竟法(外道即婆罗门。世尊出家,最初于苦行林,访跋伽婆仙人,见彼等所修,一切是无益的苦行,不能达其目的,一宿而别;继之参访阿罗罗迦兰仙人,学习非非想定,这是求生无想天,福报享尽后终还坠落,不能免除轮回,亦非究竟之法。)后于伽耶山中(或谓雪山,在尼莲河附近之南斯那村),修了六年的苦行,在日中只食一麻一面,随任芦芽穿膝,鹊鸟巢顶而不管。最后于摩揭陀国的佛陀伽耶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菩提树:又云毕波罗树。金刚座即大磐石。),结跏趺座,发誓说:‘吾若不成正觉不起此座。\’经过三七、二十一日间,果于十二月八日的清晓,在万籁俱寂,身心清快之际,忽睹明星廓然大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世尊三十岁),作偈叹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因颠倒、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世尊自成道三七日后,住海印三昧定中,为法身大士说大方广佛华严经,之后去到波罗奈城,鹿野苑中三转四谛*轮,及十二因缘,度五比丘(阿若憍陈如,鞍鞞,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自是以后到处弘化利生,说法四十九年如一日,谈经三百余会,转无量*轮,度无数众生,至八十岁二月十五夜,化缘已毕,非灭示灭,于拘尸那竭国,城北娑罗双树下(世尊入灭时,树华俄然,大开满林,成白色如白鹤之群居,故又名鹤林),入大般涅槃(此翻为入灭,又云灭度,灭五住烦恼,度二种生死)。

四、约果:即究竟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极果。详细待讲到经文中才说明。

2说:说是讲解的意思。谓释迦世尊金口所亲宣讲出来的话。又说是悦也,得著机缘成熟而说,这是谓如来以救度众生为怀,知道末世的众生,应当依此念佛的一法,最易得度而解脱,所以畅悦本怀,未待请问而自说。

3阿弥陀:阿弥陀译为无量寿,是说寿命无量。经云:‘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又译为无量光,是说光明无量。经云:‘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此只是引证本经中,光寿二事的说明,实则弥陀不可思议功德,无论智慧神通等,一一都是无量。弥陀以四十八种大愿,造成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接度信愿念佛的众生,往生彼土亦是无量(详细请看弥陀略历)。

4经:这是通题。通于一切经藏,部部同称为经故。即佛所说教法三藏之一。梵语修多罗,翻为契经。因为我国好略,所以但称经。契经—契是契合,谓上契诸佛所说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所谓契机契理是妙合佛心,巧被根性。若但契理不契机,则如俗训世典;或但契机不契理,便同类于牧曲樵歌没有价值,不能称为契经。现在所讲的弥陀经,则上契弥陀释迦慈愿度生之理,下契众生信愿念佛往生之机。据杂心论的解释,经则有五义:一、出生,二、显示,三、涌泉,四、绳墨,五、结鬘,今避烦不述。但取贯摄常法四义来说明:‘贯\’则如线贯珠,贯穿,这是说,凡是所讲的义理令不散失的意思(妙理如无结集成经,怎能流传至今);‘摄\’则如磁吸石摄持,所应度的众生令不坠落(佛说一切经典无非欲度一切众生出苦,令不坠落);‘常\’则三世不易其理,佛所说法皆从大悲心流出称性的极谈,理真义实,虽然历千古,而不能改变其道;‘法\’则十界同遵其轨,此契理契机微妙的法,普利一切有情,所以得著十界共仰同遵!这就是说万古不灭的真理,发为永久不变的定论谓之经。

又经字另有一说,可以通径字解,谓经为修行成佛的路径,在这里所说持名念佛法门,为修行成佛的捷径,就是通往西方极乐世界的捷径。

复次当知!十方诸佛,皆有通别二号,现在经题之首的佛字是通号,因佛佛同称故。阿弥陀三字是别名,与他佛不同故。为什么?释迦但举其通号,而弥陀则就举出其别号,怎样不称释迦佛说阿弥陀佛经呢?这是因为释迦是我们的教主,众人所知道的,只举通号就可以无须称别,这尤其是一种的表示尊重;弥陀是他方极乐的导师,如果不把其全号举出来,恐有人不知道,故隐略通号但称别名,这亦是翻译家一种省略文法的妙笔。(释别题竟)

次合讲: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宣说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国土,依正庄严,只能念佛就可往生的妙法门,所以称为佛说阿弥陀经。(正解经题竟)

乙三:重约教理行果明之:

凡是圣人传留的示语悉称为教;其语言有旨趣曰理;从理起修曰行;由行克证曰果。佛所说法,于全藏中,无论是那一部经,都是具足有教理行果的四义,才能使人信解修证,所谓依教明理,从理起行,由行证果。如果经若没有如是四个目的程序,则同邪说,对于我们是毫无实益,亦无存在的价值与研究的必要,于是学者必须先明四义,否则怎能判别诸部的优劣,洞达本经的旨要!

今先约一经明教理行果,次约一题明之:从如是我闻起至作礼而去止,全经的文句名言属教,所诠即方便顿圆之教(没论是何等人都可以修持,称念一句弥陀能得往生,直至究竟成佛这才是方便圆顿)。本经所明,即常乐我净四德之理(详见本玄义),经文中所示的法门是持名念佛之行(具如本经中明),本经所证,即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果(本经云: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次约一题明之:佛、属理、属果,即法身德(佛是觉义即理,佛是究竟极果之人即果)。阿弥陀即行,执持名号是本经特示的妙行,即般若德。说字与经字属教,即解脱德。若配合三般若来说:佛即实相般若;阿弥陀即观照般若;说与经即文字般若。经题的义理含有如此的微妙,全经的文义亦复如是!讲者听者请勿忽诸!(甲初总释经题竟)

附录 阿弥陀佛的略历

阿弥陀佛于未成佛前,在过去无量劫中,为妙喜国的国王,名为憍尸迦,他的父王名为月上转轮王,母亲是殊胜妙颜。在当时有一尊佛出世,称为世自在王如来(定光佛以下第五十三佛)。憍尸迦王听著佛说法,心怀畅悦,心地开朗,遂发无上菩提心,弃舍了国王位,皈投世自在王佛而出家,被赐号法藏比丘。他的修行意志在救度一切众生之苦,而发广大愿力。他自因地起不好修持寻常之行;成就寻常之佛,正是希望达成最极无上的佛陀。又对于沉沦苦海中的苦恼众生,尤欲赐与极上无比的大安乐与利益,方才满足他的心愿!于是他仔细思维,欲达成此目的,必须先建立一个殊胜极乐世界来摄度众生才可以,又遂复立定一种最简要的行门,能够使一切众生,易于修持而喜欢生到我的国土。尔时法藏比丘唯不知道何尊的佛土最为超绝,修持如何法门最为简易,方能达到大愿,克成伟业,于是法藏比丘,重诣佛前,顶礼已毕,长跪合掌,以颂赞佛,赞已,禀白佛言:‘我发无上正觉之心,唯愿世尊广为宣演十方诸佛如来庄严的净土,并诸修证的法门,我闻已当如说修行,成满所愿,令我速成正觉,拔诸众苦。’时世自在王佛,感念其壮志,知他的高明,即细为开示诸修行门,并广说二百一十万亿诸佛刹土的境界。尔时法藏比丘,仗佛不思议神力,而其一念真诚感应的心愿,诸佛国土即时悉现与眼前,法藏比丘闻佛所说,更加欢喜踊跃,发起无上胜愿,遂于诸佛国土中,精细选择其胜舍其劣,则唯有西方净土,最为殊胜,最为适意。又于过去因行中,细心检定,舍其难而选取其最易的行门,莫过于称名念佛一法最为方便。是时即再白佛说:‘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时佛告法藏,汝今可说:‘悦诸大众。\’法藏比丘白佛言:‘唯垂察听如我所愿,遂于佛前广发四十八愿。’创设新的极乐世界广度九品含灵,愿愿庄严极乐,愿愿拔度众生。尔时法藏深自思维,若非绝胜殊妙的净土,则希望往生者就少,或且是因行难为修持,虽则是殊胜的净土,如何的壮丽,亦不能广摄众生求生我国。如是奈何能酬兹大愿呢!于是就以庄严西方极乐世界,为一切众生的归宿处—果,提倡念佛法门为一切众生修行往生之因,如此绝世的大业,非是大愿大力,岂容易成就!所以法藏即时发大道心,依本誓愿力,历劫修行,勇猛精进,忍力无倦,善行不退,或生为王,或为豪富,或为比丘,或为天人等,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广修万行,多植德本,乃至修诸艰难的苦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苦行都修持过,由此可知法藏的用心了。

法藏比丘曾于过去的久远世,在善持劫中,世界的名称为删提岚,当时的教主号称宝藏如来,同时法藏比丘为转轮王,宝藏如来曾为授记说:‘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无量寿,世界名安乐(极乐又名安乐),国土清净。’

须知法藏比丘欲达成此超世绝大的宏愿,已非是一劫二劫乃至百千万劫而修来,实由无央无数劫中,长期的修积,方能成就此不可思议,万行功德来庄严此绝胜西方的净土,现时说来已是圆满成就伟业,更在极乐国中,垂手殷勤,说法度生,已是十劫之久,我们为何不早速发愿求生,而甘心长久愿作醉生梦死之辈,流浪在生死苦海中的呢!

附录 四十八愿

一、无三恶趣愿。二、不更恶趣愿。三、悉皆金色愿。四、无有好丑愿。五、宿命智通愿。六、天眼智通愿。七、天耳智通愿。八、他心智通愿。九、神境智通愿(神足智通愿)。十、漏尽智通愿。十一、住正定聚愿(必至灭度愿)。十二、光明无量愿。十三、寿命无量愿。十四、声闻无数愿。十五、眷属长寿愿。十六、无诸不善愿。十七、诸佛称扬愿。十八、念佛往生愿。十九、来迎引接愿(修诸功德愿)。二十、系念定生愿。二十一、三十二相好愿(具足诸相愿)。二十二、必至补处愿。二十三、供养诸佛愿。二十四、供具如意愿。二十五、说一切智愿(说法如佛愿)。二十六、那罗延身愿(得那罗延力愿,那罗延是天上力士之名,译云:人生本。谓梵王是众生的祖父,故云生本)。二十七、所须严净愿。二十八、见道场树愿。二十九、得辩才智愿。三十、智辩无穷愿。三十一、国土清净愿。三十二、国土严饰愿(万物庄严愿)。三十三、触光柔软愿。三十四、闻名得忍愿。三十五、女人往生愿。三十六、常修梵行愿。三十七、人天致敬愿。三十八、衣服随念愿。三十九、受乐无染愿。四十、见诸佛土愿。四十一、诸根具足愿。四十二、住定供佛愿。四十三、生尊贵愿。四十四、具足德本愿。四十五、住定见佛愿。四十六、随意闻法愿。四十七、得不退转愿。四十八、得三法忍愿。

在这四十八愿中,举要的说:即摄法身愿;摄净土愿;摄众生愿。若集中统一说:第十八愿的念佛往生愿,为其本愿,称为愿王。(经题竟)

甲二、译人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序言

讲说本经,怎样须要解释译人呢?当知!我们得能研究本经无上的净土要妙法门,都是这位罗什法师的功德所赐!这又是怎样说呢?本来一切经典都是梵文,不经过翻译,我们是不能知道如来无上的法味,他—罗什法师,不惜辛苦,自龟兹越山过岭来到我国,将梵文的经典,翻为华文,使二千年来的我国学者们,能得容易研究教义得到入理益,如是莫大的贡献!为尊崇感戴恩泽起见,凡是他翻译的经典仅以他的名字载于经首,以为饮水知源而纪念他的厚德!故须讲解。现在将译人十一字分为四段来解释:一、姚秦,二、三藏法师,三、鸠摩罗什,四、译。

一、姚秦(标翻译的时代):在周朝的时候有周孝王封非子于陕西,国号称秦,这为嬴秦(非子即伯益之后,精通马术,甚受孝王之器重,封邑于陕)。南北朝时代(东晋时,据有南方之地为宋齐梁陈四朝,皆汉族是为南朝。据有北方之地为后魏分东西魏,东魏为北齐所灭,西魏为北周所篡,北齐又为北周所灭是为北朝。隋朝文帝替周灭陈统一天下,称为隋朝),亦有秦,更分为前秦后秦。前秦亦称苻秦,这是苻坚奉仕晋王,后来僭据关中,得位国号称秦。现在所说姚秦是后秦。姚是姓,即姚兴在位亦称秦(国都长安即今陕西省中部,河南省南部,甘肃省东部,传三世三十四年。当时正统的执政者是东晋安帝)。当时什法师译经在姚都的缘故所以称姚秦。

二、三藏法师(是显示其德):三藏是佛教一切经典之总称,即经律论。三是数目,藏是含藏。这是说此三者在形式上,都是含有许多文字卷帙,在实质上则是含藏著一切义理,故曰三藏。经藏是世尊一代说法所记录起来的;律藏是佛陀为诸弟子制定的禁令;论藏是如来与诸弟子讨论教理及历代祖师的著述。三藏所明之理,不出戒定慧三学,经即契明一心为定学摄,律是规定三业为戒学摄,论是示别邪正为慧学摄。

法师:法是轨持义即三藏妙法;师是师表模范的尊称。讲解法师二字当约自利与利他两方面来说明:若通达三藏的法,以法为师,依之受持,是为自利的法师。若能以三藏的法为人演讲,作人天师范是为利他的法师。译主—罗什法师是自他二利兼备的法师,故以三藏法师称之。

三、鸠摩罗什(是标出师名):鸠摩罗具足应云:鸠摩罗耆婆,翻为童寿。意义是说:小童的年纪而有老年的德行;什是善能识别我国文字的一种称呼。

按罗什法师本传云:法师的父亲鸠摩罗琰,是中天竺人,世代为相国。他—罗琰,不愿意当宰相,请求出游诸国,来至龟兹(今新疆省库车县)。龟兹国王慕他的德学,请至宫中,优待以国师礼,并以皇妹嫁他为妻。后来所生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罗什法师。

什法师幼而神异,在七岁的时候,曾随其母亲,到佛寺去礼佛。在佛座前,有一个铁钵,他见钵奇异将钵举起,继而一想,我少少年纪,怎能举起这么大而重的钵?遂不胜其力,铁钵堕地,于是他豁然大悟万法唯心的妙旨。

不久他的父亲去世。他的母亲感觉人生富贵犹如春梦,如果不努力修学,求得解脱,是不能得到安然的归宿。于是他母子都出了家。

什法师九岁的时候,随其母亲到天竺各处去参访学道。最初到罽宾国礼槃头达多学习诸小乘经论,之后从须梨耶苏摩学习大乘,再从卑摩罗学律。

聪明智慧异常的什法师,日诵千偈,博通三藏的妙法,深达大乘之理,兼通四韦陀典五明等等的学问。法师辩才无碍,学识超绝,曾降伏当时著名的外道,一时名震五天竺,在远近归投者甚众。

不久他的母亲也去世。在未去世的前刻,对什法师说:‘你教化的因缘在东方,可是佛法因你而流通,但与你自身不利。’他悲哀的向母亲说:‘母亲请您放心!佛法能得流通,儿子虽是碎骨粉身,也所不辞!’他自母亲去世后,就向东方渐渐来,仍然回到龟兹国,龟兹王大喜,请至宫中,看作国宝,每遇诸王会合的时候,即请什法师说法,自己必先礼拜长跪合掌谛听,由此可知,法师受龟兹王的敬重。

当时割据陕西,独立称王的苻坚(国号秦—前秦),在建元十九年,于西南方每夜有毫光烛天的异星出现,大家称奇!经太史官占卜,奏说:‘当有大德智人,入辅我国。’秦王苻坚说:‘朕闻龟兹有罗什法师,必定此人。’遂遣大使往聘,而龟兹王不许其请,于是秦王苻坚就派骁骑将军吕光,带领大军七万,征伐龟兹国。临出发时,坚对吕光说:‘朕非贪地用兵,将军到龟兹不得伤害百姓,只要迎请法师入秦。’吕光破龟兹后,请法师归至凉州(现在的甘肃省泰安县),闻主公苻坚被姚苌所杀。吕光遂不肯回京,即据凉州自立称为三河王。苌亦闻法师的大名曾遣大使,欲请法师入京,而吕光不许。

后来姚苌死了,其子姚兴即皇帝位,复以国师礼欲请法师入京,而吕光亦不允,不久吕光死了,其侄吕隆继位,姚兴知道吕光已死,即时遣兵攻打凉国,当时吕隆是小国,不敌秦兵遂降,奉送什法师入秦京(时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法师五十八岁)。姚兴尊法师为国师,供养于西明阁、逍遥园。遂召集国内大德沙门八百余人,从法师学习大乘法。时法师见我国旧译经论,文义甚多与梵本不相应,故开始重译,他译的共有九十八部三百九十余卷。其中流传最广而为人所爱奉的要推法华经、维摩经、金刚经,以及现在所讲的阿弥陀经。

当在翻译期中,姚兴皇帝,时常亲到译场,参究教理,或和法师闲谈。姚兴对于法师的智慧极为拜伏。他想这样大智慧的法师,如果死了,则智慧种子就断绝,于是选了十个宫女,强迫法师接受,要他留下智慧种子。法师为维持佛法,不得已的接受了。在形式上虽是接受十个宫女,住了华丽的宫阁,我想深证大乘教理解脱自在的什法师,对于自己宝贵的戒体是绝对没有瑕疵的道理。古来对于法师的传记,因为史家见地的差殊,写得差太多了!学者当须注意!

什法师将入涅槃前,召集大众说:‘自知愚昧,谬充传译,愿所翻经,传于后世,咸共流通!今对大众之前,发诚实誓:“若所译经论,无背佛意,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以弘始十五年(或云十一、十三、十四年入灭,以十四年尚有译出大品般若,似此则取十五年为合理)八月二十日下午三时圆寂,寿七十有四,于逍遥园举行荼毗典礼,果然薪尽形灭,而舌根完整如生,这可以证明法师的翻译真实可信了!

四、译:译是将梵文易为华言。在我国古时的制度,掌四方的语言官名称不同,东方官曰寄,南方曰像;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然一切佛经皆由印度传来,照理当属西方官办理,应云狄鞮,何故不说狄鞮而称为译呢?因为汉朝时代,摩、兰二法师来时是由北方进入我国,承北方官兼通西语而证译,故到现在还是尊古而称为译,不说狄鞮!

然本经在什法师,一代翻译中是在什么时候译出呢?这是弘始四年(公元四○二年,民前一五一○年)二月八日于草堂寺译出。

复次:本经古来有秦译(现在研究本是)、宋译、唐译三种的译本,现在缺失宋本求那跋陀罗译的小无量寿经一卷。唐三藏法师玄奘译的名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和秦本的内容、文义是大同小异,但自古至今,所尊弘扬流传的都是秦本,这有什么意思?因为本经旨趣,正示执持弥陀圣号的法门,用此立名容易使人乐闻信受,所以得四海内外同遵秦本,广为流通,这也是什法师的善巧方便度众的妙法。

甲三:正文

佛法自汉明帝时代传入以来,弘扬圣教的法师们,悉以顺文直讲,没有分科的解释法,直至晋朝道安法师(公元三一三—三八五),才首说一切佛经,皆俱三分(序分、正宗、流通)之说,在当时很多的学者们,都是讥毁安师,自恃聪明,乱判圣教,后至唐朝,从印度传来一部亲光菩萨所造佛心地论,内容果然详细说著:‘凡是佛经,没分大小部,皆悉俱足三分。’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