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愚秃钞

愚秃钞下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闻贤者信 显愚秃心

贤者信 内贤外愚也

愚秃心 内愚外贤也

唐朝光明寺和尚观经义云

先就上品上生位中(乃至)一从佛告阿难已下。即双标二意。一明告命。二明辨定其位。此即修学大乘上善凡夫人也。三从若有众生下至即便往生已来。正明总举有生之类。即有其四。一明能信之人。二明求愿往生。三明发心多少。四明得生之益。四从何等为三下至必生彼国已来。正明辨定三心以为正因。即有二。一明世尊随机显益意密难知。非佛自问自征无由得解。二明如来还自答前三心之数。经云。一者至诚心。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灸头燃者。众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又真实有二种。一者自利真实。二者利他真实(文)。

就利他真实亦有二种

一者凡所施为趣求亦皆异实。二者不善三业必须真实心中舍。又若起善三业者。必须真实心中作。不简内外明闇。皆须真实故。名至诚心(文)。

言自利真实者复有二种

一者真实心中制舍自他诸恶及秽国等。行住坐卧想同一切菩萨制舍诸恶。我亦如是也。二者真实心中勤修自他凡圣等善。真实心中口业赞叹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口业毁厌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报苦恶之事。亦赞叹シ一切众生三业所为善。若非善业者。敬而远之。亦不随喜也。又真实心中身业合掌礼敬。四事等供养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身业轻慢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意业思想观察忆念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如现目前。又真实心中意业轻贱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文)。

一者至诚心者。至者真。诚者实。即真实也。

真实有二种

一者自利真实

难行道。圣道门。

竖超(即身是佛即身成佛)。自力也。竖出(自力中之渐教。历劫修行也)。

二者利他真实

易行道。净土门。

横超(如来誓愿。他力也)。横出(他力中之自力。定散诸行也)。

就自利真实复有二种

一者厌离真实

圣道门。难行道。竖出。自力。

竖出者难行道之教。以厌离为本。自力之心故也。

二者忻求真实

净土门。易行道。横出。他力。

横出者易行道之教。以忻求为本。何以故。由愿力令厌舍生死之故也。

又就横出真实复有三种

一者口业忻求真实。口业厌离真实。

二者身业忻求真实。身业厌离真实。

三者意业忻求真实。意业厌离真实。

按宗师释文。从一者真实心中已下至自他凡圣等善者。厌离为先忻求为后。则是难行道自力竖出之义也。从真实心中口业已下至自他依正二报者。则是易行道他力横出之义也。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文)。

今斯深信者。他力至极之金刚心。一乘无上之真实信海也。

按文意。就深信。有七深信。有六决定。

七深信者

第一深信。决定深信自身。即是自利信心也。

第二深信。决定深信乘彼愿力。即是利他信海也。

第三决定深信观经。

第四决定深信弥陀经。

第五唯信佛语决定依行。

第六依此经深信。

第七又深心深信者决定建立自心。

六决定者(已上如次应知)

就第五唯信佛语。有三遣·三随顺·三是名

三遣者

一佛遣舍者即舍。

二佛遣行者即行。

三佛遣去处即去。

三随顺者

一是名随顺佛教。

二随顺佛意。

三是名随顺佛愿。

三是名者

一是名真佛弟子。

上是名与此合三是名也。

就第六依此经深信。有六即·三印·三无·六正·二了

六即者

一若称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

二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说是义不如是。

三不印者即同无记无利无益之语。四佛印可者即随顺佛之正教。

五若佛所有言说即是正教。六若佛所说即是了教。

三印者

一即印可。二不印。三佛印可(三印者有上六即文中)。

三无者

一无记。二无利。三无益(三无者有六即文中)。

六正者

一正教。二正义。三正行。四正解。五正业。六正智。

二了者

一若佛所说即是了教。

二菩萨等说尽名不了教也。应知。

就第七又深心深信者。决定建立自心。有二别·三异·一问答

二别者

一别解。二别行。

三异者

一异学。二异见。三异执。

一问答中有四别·四信

四别者

一处别。二时别。三对机别。四利益别。

四信者

一往生信心(凡夫疑难也)。

二清净信心(地前菩萨罗汉辟支佛等疑难也)。

三上上信心(初地已上十地已来疑难也)。

四毕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也(报佛化佛疑难也)。

就上上信心有五实·二异

五实者

一真实决了义。二实知。三实解。四实见。五实证。

二异者

一异见。二异解。

就报化二佛疑难。引弥陀经劝信。有二专·四同·二所化·六恶·二同·三所

二专者

一专念。二专修(五种也)。

四同者

一同赞。二同劝。三同证。四同体。

二所化者

一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

二一切佛所化即是一佛化。

六恶者

一恶时。二恶世界。三恶众生。四恶见。

五恶烦恼。六恶邪无信盛时也。

二同者

一十方佛等同心。二同时各出舌相。

三所者

一所说。二所赞。三所证。

一佛所说即一切佛同证诚其事也。此名就人立信也。应知。

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

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就正行有五正行·六一心·六专修

五正行者

一一心专读诵。

二一心专观察。

三一心专礼佛。

四一心专称佛名。

五一心专赞叹供养。

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

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是名正定之业。

二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六一心者(如次一心也)

六专修者(如次专修也)

又复就正杂二行复有二行

一者定行。二者散行也。

又复就正杂复有二种

一念佛。二观佛。

又就念佛复有二种

一弥陀念佛。二诸佛念佛。

法身报身应身化身。

又复就弥陀念佛有二种

一正行定心念佛。

二正行散心念佛。

弥陀定散念佛。是曰净土真门。亦名一向专修也。应知。

又复就诸佛念佛有二种

一杂行定心念佛。

二杂行散心念佛。

诸佛定散念佛是杂中之专行也。应知。

又复就观佛复有二种

一正之观佛。二杂之观佛。

又复就正观佛复有二种

一真观。二假观。

又复就真假有十三观想

日想。水想。地想。宝树想。宝池。

宝楼。华座。像想。真观。

观音。势至。普观。杂观。

又复就正散行有四种

读诵。礼拜。赞叹。供养。

上来定散六种兼行故曰杂修。是名助业。名为方便假门。亦名净土要门也。应知。

又复就杂观佛有二种(又有真假)

一无想离念。二立相住心。

又复就杂散行有三福

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上来一切定散诸善悉名杂行。对六种正应有六种杂。杂行之言。人天菩萨等解行杂故曰杂也。自元来非净土业因。是名发愿行。亦名回心行。故名净土杂行。是名净土方便假门。亦名净土要门也。凡圣道净土正杂定散。皆是回心之行也。应知。

三者回向发愿心者。言回向发愿心者有二种

一过去今生自他所作善根。皆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

二回向发愿生者。必须决定真实心中回向愿作得生想。

就回向发愿生者有信心

信心者

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刚。

就此深信。有一譬喻·二异·二别·一问答·二回向

一譬喻者

此心深信由若金刚。

二异者

一异见。二异学。

二别者

一别解。二别行。

就一问答。有七恶·六譬·二门·四有缘·二所求·二所爱·二欲学·二必

七恶者

一十恶。二五逆。三四重。

四破戒。五破见。六谤法。七阐提。

六譬者

一明能破闇。二空能含有。

三地能载养。四水能生润。

五火能成坏。六二河(水河火河)。

二门者

一随出一门。即出一烦恼门也。

二随入一门。即入一解脱智慧门也。

四有缘者

一汝何以乃将非有缘之要行。障惑于我。

二然我之所爱即是我有缘之行。即非汝所求。

三汝之所爱即是汝有缘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随所乐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脱也。

四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文)。

二所求者(如上文)

二所爱者(如上文)

二欲学者

一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

二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乃至)。

二必者(如上文)

就此深信中。二回向者

一常作此想常作此解故。名回向发愿心。

二又言回向者。生彼国已。还起大悲回入生死教化众生。亦名回向也。

就二河中。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

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亦长百步(文)

百步者

譬人寿百岁也。

群贼恶兽者

群贼者。别解别行异见异执恶见邪心定散自力之心也。

恶兽者。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也。

常随恶友者

恶友者对善友。杂毒虚假之人也。

言无人空迥泽者

恶友也。不值真善知识也。真言对假对伪。善知识者对恶知识也。

真善知识。正善知识。

实善知识。是善知识。

善善知识。善性人也。

恶知识者。假善知识。

伪善知识。邪善知识。

虚善知识。非善知识。

恶善知识。恶性人也。

言白道四五寸者

白道者。白言对黑。道言对路。白者则是六度万行定散也。斯则自力小善路也。黑者则是六趣四生二十五有十二类生黑恶道也。

四五寸者。四言譬四大毒蛇也。五言喻五阴恶兽也。

言能生清净愿往生心者

发起无上信心金刚真心也。斯如来回向之信乐也。

言或行一分二分者

喻年岁时节也。

言恶见人等者

憍慢懈怠邪见疑心之人也。

言又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者。西岸上有人唤言者。阿弥陀如来誓愿也。汝言行者也。斯则名必定菩萨。龙树大士十住毗婆沙论曰即时入必定。昙鸾菩萨论曰入正定聚之数。善导和尚言希有人也。最胜人也。妙好人也。好人也。上上人也。真佛弟子也。一心言真实信心也。正念言选择摄取本愿也。又第一希有行也。金刚不坏心也。直言对回对迂也。又直言舍方便假门归如来大愿他力。欲使显诸佛出世之直说也。来言对去对往也。又欲令还来报土也。我言尽十方无碍光如来也。不可思议光佛也。能言对不堪也。疑心之人也。护言显阿弥陀佛果成之正意也。亦形摄取不舍之貌也。则是现生护念也。念道言念他力白道也。庆乐者。庆言印可之言也。获得之言也。乐言悦喜之言也。欢喜踊跃也。

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者顺也。又藉弥陀悲心招唤者信也。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

就至诚心。难易对。彼此对。去来对。毒药对。内外对

难易对

难者三业修善不真实之心也。

易者如来愿力回向之心也。

彼此对

彼者净邦也。此者秽国也。

去来对

去者释迦佛也。来者弥陀也。

毒药对

毒者善恶杂心也。药者纯一专心也。

内外对

内外道外佛教。内圣道外净土。

内疑情外信心。内恶性外善性。

内邪外正。内虚外实。

内非外是。内伪外真。

内杂外专。内愚外贤。

内假外真。内退外进。

内疏外亲。内远外近。

内迂外直。内违外随。

内逆外顺。内轻外重。

内浅外深。内苦外乐。

内毒外药。内怯弱外强刚。

内懈怠外勇猛。内间断外无间。

内自力。外他力。

凡就心有二种三心

一者自利三心。二者利他三信。

又有二种往生

一者即往生。二者便往生。

窃按观经三心往生者。是则诸机自力各别之三心也。为归大经三信也。劝诱诸机欲使通入三信也。三信者。斯则金刚真心不可思议信心海也。亦即往生者。斯则难思议往生真报土也。便往生者。即是诸机各别业因果成土。胎宫边地懈慢界双树林下往生。亦难思往生也。应知。

(本书)

建长七岁(乙卯)八月二十七日书之。愚秃亲鸾(八十三岁)

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