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选择本愿念佛集

选择本愿念佛集
关灯
护眼
字体:
没有了    回目录 没有了

法然上人

南无阿弥陀佛 往生之业 念佛为先

第一章二门章

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舍圣道正归净土

《安乐集》上云: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一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救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希: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驶雨。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

私云:窃计夫立教多少,随宗不同。且如「有相宗」立三时教,而判一代圣教,所谓有、空、中是也。如「无相宗」立二藏教,以判一代圣教,所谓菩萨藏、声闻藏是也。如「华严宗」立五教,而摄一切佛教,所谓小乘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是也。如「法华宗」立四教五味,以摄一切佛教,四教者,所谓藏、通、别、圆是也;五味者,所谓乳、酪、生、熟、醍醐是也。如「真言宗」立二教,而摄一切,所谓显教、密教是也。今此「净土宗」者,若依道绰禅师意,立二门而摄一切,所谓圣道门、净土门是也。

问曰:夫立宗名,本在华严天台等八宗九宗,未闻於净土之家,立其宗名。然今号一净土宗,有何证据也?

答曰:净土宗名,其证非一,元晓《游心安乐道》云:「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又慈恩《西方要决》云:依此一宗。」又迦才《净土论》云:「此之一宗,窃为要路。」其证如此,不足疑端。但诸宗立教,非今正意。且就净土宗,略明二门者,一者圣道门,二者净土门。

初「圣道门」者,就此有二:一者大乘,二者小乘。就大乘中,虽有显密权实等不同,今此集意,唯存显大,及以权大,故当历劫迂回之行。准是思之,应存密大,及以实大。然则今真言、佛心、天台、华严、三论、法相、地论、摄论,此等八家之意,正在此也,应知。次小乘者,总是小乘经律论之中,所明声闻、缘觉,断惑证理,入圣得果之道也;准上思之,亦可摄俱舍、成实诸部律宗而已。凡此圣道门大意者,不论大乘及以小乘,於此娑婆世界之中,修四乘道,得四乘果也。四乘者三乘之外加佛乘也。

次「往生净土门」者,就此有二:一者正明往生净土之教,二者傍明往生净土之教。

初「正明往生净土之教」者,谓「三经一论」是也。三经者。《无量寿经》、二《观无量寿经》、三《阿弥陀经》也。一论者:天亲《往生论》是也,或指此三经号「净土三部经」。

问曰:三部经名,亦有其例乎?答曰:三部经名,其例非一:一者法华三部,谓《无量义经》、《法华经》、《普贤观经》是也。二者大日三部,谓《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是也。三者镇国家三部,谓《法华经》、《仁王经》、《金光明经》是也。四者弥勒三部,谓《上生经》、《下生经》、《成佛经》是也。今者唯是弥陀三部,故名净土三部经也。弥陀三部者是净土正依经也。

次「傍明往生净土之教」者,《华严》、《法华》、《随求》、《尊胜》等明诸往生净土之行之诸经是也。又《起信论》、《宝性论》、《十住毗婆沙论》、《摄大乘论》等明诸往生净土之行之诸论是也。

凡此集中,「立圣道、净土二门意者,为令舍圣道入净土门」也。就此有二由: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此宗之中,立二门者,非独道绰,昙鸾、天台、迦才、慈恩等诸师皆有此意;且昙鸾法师《往生论注》云: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难行道者:谓於五浊之世,於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此中难行道者,即是「圣道门」也;易行道者,即是「净土门」也。难行易行、圣道净土,其言虽异,其意是同。天台、迦才同之,应知。又《西方要决》云:

「仰惟释迦启运,弘益有缘,教阐随方,并沾法润,亲逢圣化,道悟三乘,福薄因疏,劝归净土。作此业者,专念弥陀,一切善根,回生彼国。弥陀本愿,誓度娑婆,上尽现生一形,下至临终十念,俱能决定,皆得往生。」又同後序云:「夫以生居像季,去圣斯遥;道预三乘,无方契悟;人天两位,躁动不安,智博情弘,能堪久处。若也识痴行浅,恐溺□□□f必须远迹娑婆,栖心净域。」

此中三乘者即是圣道门意也;净土者即是净土门意也。三乘净土、圣道净土,其名虽异,其意亦同。净土宗学者,先须知此旨,设虽先学圣道门人,若於净土门有其志者,「须弃圣道,归於净土」。例如彼昙鸾法师,舍四论讲说,一向归净土;道绰禅师,搁涅盘广业,偏弘西方行。上古贤哲,犹以如此,末代愚鲁,宁不遵之哉!

问曰:圣道家诸宗,各有师资相承,谓如天台宗者慧文、南岳、天台、章安、智威、玄朗、湛然,次第相承。如真言宗者大日如来、金刚萨、龙树、龙智、金智、不空,次第相承。自余诸宗,又各有相承血脉,而今所言净土宗,有师资相承血脉谱乎?

答曰:如圣道血脉,净土宗亦有血脉,但於净土一宗,诸家不同:所谓庐山慧远法师、慈□三藏、道绰、善导等是也。今且依道绰、善导之一家,论师资相承血脉者。此亦有两说:一者菩提流支三藏、慧宠、道场法师、昙鸾法师、大海禅师、法上禅师。二者菩提流支三藏、昙鸾法师、道绰禅师、善导禅师、怀感法师、少康法师。

第二章二行章□□善导和尚立正杂二行,而舍杂行归正行

《观经疏》第四云: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

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後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私云:就此文有二意,一明「往生行相」,二判「二行得失」。初明「往生行相」者:依善导和尚意,往生之行虽多,大分为二:一正行,二杂行。初「正行」者,就此有开合二义:初开为五种,後合为二种。初开为五种:一读诵正行,二观察正行,三礼拜正行,四称名正行,五赞叹供养正行也。

第一读诵正行者:专读诵《观经》等也:即文云:「一心专读颂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是也。第二观察正行者:专观察彼国依正二报也:即文云:「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是也。第三礼拜正行者:专礼弥陀也「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是也。第四称名正行者:专称弥陀名号也:即文云:「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是也。第五赞叹供养正行者:专赞叹供养弥陀也:即文云:「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是也。今依合义,故云:五种。

次合为二种:一者正业,二者助业。

初「正业」者,以上五种之中第四称名为「正定之业」:即文云:「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之业,顺彼佛愿故」是也。

次「助业」者,除第四口称之外,以读诵等四种而为助业;即文云:「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是也。

问曰:何故五种之中,独以称名念佛为正定业乎?答曰:顺彼佛愿故。意云:「称名念佛是彼佛本愿行也。故修之者,乘彼佛愿,必得往生也。其本愿义,至下可知。

次「杂行」者,即文云:「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馀诸善,悉名杂行」是也;意云:杂行无量,不遑具述也。但今且翻对五种正行,以明五种杂行也:一读诵杂行,二观察杂行,三礼拜杂行,四称名杂行,五赞叹供养杂行也。

第一读诵杂行者:除上《观经》等,往生净土经以外,於大小乘,显密诸经,受持读诵,悉名读诵杂行。第二观察杂行者:除上极乐依正以外,大小显密事理观行,皆悉名观察杂行。第三礼拜杂行者:除上礼拜弥陀以外,於一切诸余佛菩萨等,及诸世天等礼拜恭敬,悉名礼拜杂行。第四称名杂行者:除上称弥陀名号以外,称自馀一切佛菩萨等,及诸世天等名号,悉名称名杂行。第五赞叹供养杂行者:除上弥陀佛以外,於一切诸佛余佛菩萨等,及诸世天等赞叹供养,悉名赞叹供养杂行。此外亦有布施、持戒等无量之行,皆可摄尽杂杂行之言。

次判「二行得失」者:「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後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即其文也。案此文意,就正杂二行,有五番相对:一亲疏对,二近远对,三有间无间对,四不回向回向对,五纯杂对也。

第一亲疏对者:先「亲」者,修「正助二行」者,於阿弥陀佛甚为「亲昵」。故《疏》上文云:「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次「疏」者,「杂行」也,众生口不称,佛即不闻之;身不礼佛,佛即不见之;心不念佛,佛即不知之。众生不忆念佛者,佛不忆念众生;彼此三业常相舍离,故名「疏行」也。

第二近远对者:先「近」者,修正助二行者,於阿弥陀佛甚为「邻近」。故《疏》上文云:「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次「远」者,「杂行」也。众生不愿见佛,佛即不应念,不现目前,故名远也。但亲近义,虽似是一,善导之意,分而为二,其旨见於《疏》文,故今所引释也。

第三无间有间对者:先「无间」者,修正助二行者,於弥陀佛忆念不间断,故云「名为无间」是也。次「有间」者,修杂行者,於阿弥陀佛忆念常间断,故云「心常间断」是也。

第四不回向回向者:修正助二行者,纵令不别用回向,自然成往生业。故《疏》上文云:「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次回向者,修杂行者,必用回向之时,成往生之因,若不用回向之时不成往生之因。故云:「虽可回向得生」是也。

第五纯杂对者:先「纯」者,修正助二行者,是纯极乐之行也。次「杂」者,是非纯极乐之行,通於人天及以三乘,亦通於十方净土故云杂也。然者西方行者,须「舍杂行修正行」也。

问曰:此纯杂义於经论中有其证据乎?

答曰:於大小乘,经律论之中,立纯杂二门,其例非一,大乘即於八藏之中而立杂藏,当知七藏是纯,一藏是杂。小乘即於四含之中而立杂含,当知三含是纯,一含是杂。律即立二十犍度以明戒行,其中前十九是纯,後一是杂犍度也。论则立八犍度明诸法性相,前七犍度是纯,後一是杂犍度是也。贤圣集中唐、宋传立十科法,明高僧行德,其中前九是纯,後一是杂科也。

乃至《大乘义章》,有五聚法门,前四聚是纯,後一是杂聚也。亦非啻显教,密教之中有纯杂法,谓山家《佛法血脉谱》云:一胎藏界曼陀罗血脉谱一首,二金刚界曼陀罗血脉谱一首,三杂曼陀罗血脉谱一首,前二首是纯,後一首是杂。

纯杂之例虽多,今略举小分而已。当知纯杂之义,随法不定,因兹今善导和尚意,且於净土行,论纯杂也。亦此纯杂名,不局内典,外典之中,其例甚多,恐繁不出矣。但於往生行,而分二行,不限善导一师,

若依道绰禅师意者,往生之行虽多,束而为二:一谓「念佛往生」,二谓「万行往生」。

若依怀感禅师意,往生之行虽多,束而为二:一谓「念佛往生」,二谓「诸行往生」

如是三师,各立二行,摄往生行,甚得其旨,自馀诸师不然,行者应思之。

《往生礼赞》云: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五三。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嗔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心故;又不相续念佛报彼佛恩故;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何以故?馀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此二行得失,如前已辨,仰愿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愿生彼国者,行住坐卧,必须励心克己,昼夜莫废,毕命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终,後念即生彼国。长时永劫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不经生死,岂非快哉!应知。

私云:见此文弥须「舍杂修专」,岂舍百即百生专修正行,而坚执千中无一杂修杂行乎!行者能思量之。

第三章本愿章□□弥陀如来不以馀行为往生本愿,唯以念佛为往生本愿

《无量寿经》上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观念法门》引上文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往生礼赞》同引上文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私云:一切诸佛各有总别二种之愿;总者,四弘誓愿是也;别者,如释迦五百大愿,药师十二上愿等是也。今此四十八愿者,是弥陀别愿也。

问曰:弥陀如来,於何时何佛所,而发此愿乎?

答曰:《寿经》云:「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锭光如来,兴出於世,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乃取灭度。次有如来,名曰光远。次名处世,如此诸佛皆悉已过,尔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诣世自在王如来所。乃於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时彼比丘「三个鹿」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阿难白佛:彼佛国土,寿量几何?佛言:其佛寿命四十二劫,时法藏比丘,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

又《大阿弥陀经》云:「其佛即选择二百一十亿佛国土中,诸天人民之善恶,国土之好丑,为选择心中所欣愿。楼夷亘罗佛说经毕,昙摩迦便一其心,即得天眼彻视,悉自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中,诸天人民之善恶,国土之好丑。即选择心中所愿,便结得是二十四愿经。」

此中「选择」者,即是「取舍」义也。谓於二百一十亿诸佛净土之中,舍人天之恶,而取人天之善,而取国土之好。《大阿弥陀经》选择义如此,《双卷经》意亦有选择义,谓云:「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是也。选择与摄取,其言虽异,其意是同。然则,舍不清净行,而取清净之行也,上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其义亦然,准是应知。

大约四十八愿,一往各论选择选择摄取之义者:

第一「无三恶趣愿」者:即於所睹见之二百一十亿土中,或有有三恶趣之国土,或有无三恶趣之国土,即选舍其有三恶趣粗恶国土,选取其无恶趣善妙国土,故云选择也。

第二「不更恶趣愿」者:於彼诸佛土中,或有虽国中无三恶道,其国人天寿终之,从其国去,复更三恶趣之土。或有不更恶道之土,即选舍其更恶道粗恶国土,选取其不更恶道善妙国土,故云选择也。

第三「悉皆金色愿」者:於彼诸佛土中,或有一土之中,有黄白二类人天之国土,或有纯黄金色之国土,即选舍黄白二类粗恶国土,选取黄金一色善妙国土,故云选择也。

第四「无有好丑愿」者:於彼诸佛土中,或有人天形色好丑不同之国土,或有形色一类无有好丑之国土,即选舍好丑不同粗恶国土,选取无有好丑善妙国土,故云选择也。

乃至第十八「念佛往生愿」者:於彼诸佛土中,或有以布施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持戒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忍辱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精进为往生行之士,或有以禅定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般若为往生之土,或有以菩提心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六念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持经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持咒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起立塔像饭食沙门,及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等种种之行,各为往生行之国土等,或有专称其国佛名为往生行之土,如此以一行配一佛土者,且是一往之义也。

再往论之其义不定,或有一佛土中,以多行为往生行之土,或有多佛土後,以一行通为往生行之土,如是往生之行,种种不同,不可具述也。即今选舍前布施持戒乃至孝养父母等诸行,而「选取专称佛号」,故云选择也;且约五愿,略论选择,其义如是,自余诸愿,准是应知。

问曰:普约诸愿,选舍粗恶,而选取善妙,其理可然。何故第十八愿,选舍一切诸行,唯偏选取念佛一行,为往生本愿乎?

答曰:圣意难测,不能辄解,虽然今试以二义解之,一者「胜劣」义,二者「难易」义。

初「胜劣」者:念佛是胜,馀行是劣,所以者何?名号者是万德之所归也。然则弥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内证功德,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摄在阿弥陀佛名号之中,故名号功德最为胜也。馀行不然,各守一隅,是以为劣也;譬如世间屋舍名字之中摄栋梁椽柱等一切家俱,而栋梁等一一名字中不能摄一切,以是应知。然则佛名功德,胜余一切功德,故「舍劣取胜」以为本愿欤!

次「难易」义者:念佛易修,诸行难修,是故《往生礼赞》云:

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难观成就也。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又《往生要集》:一切善业,各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劝念佛一门?

答曰:今劝念佛,非是遮馀种种妙行,只是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诸缘,修之不难;乃至临终,愿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

故知念佛易故,通於一切;诸行难故,不通诸机。然则为令一切众生「平等往生」,「舍难取易」以为本愿欤?!

若夫以「造像起塔」而为本愿,则贫穷困乏之类定绝往生望;然富贵者少,贫贱者甚多。

若以「智慧高才」而为本愿,则愚钝下智者定绝往生望;然多闻者少,少闻者甚多。

若以「多闻多见」而为本愿,则少闻少见辈定绝往生望;然多闻者少,少闻者甚多。

若以「持戒持律」而为本愿,则破戒无戒人定绝往生望;然持戒者少,破戒者甚多。自余诸行,准是应知。当知以上诸行等而为本愿,则得往生者少,不往生者甚多。

然者弥陀如来法藏比丘之昔,被催平等慈悲,为普摄於一切,不以造像起塔等诸行为往生本愿,唯以称名念佛一行为其本愿也。故法照禅师《五会法事赞》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问曰:一切菩萨虽立其愿,或有已成就,亦有未成就,未审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为已成就,将为未成就也?

答曰:法藏誓愿一一成就,何者?极乐界中既无三恶趣,当知是则成就无三恶趣之愿也。何以得知?即愿成就文云:「亦无地狱、饿鬼、畜牲诸难之趣」是也。又彼国人天寿终之後无更三恶趣,当知是则成就不更恶趣之愿也。何以得知?即愿成就文云:「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更恶趣」是也。又极乐人天无有一人不具三十二相,当知是则成就具三十二相愿也。何以得知?

即愿成就文云:「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是也。如是初自无三恶趣愿,终至得三法忍愿,一一誓愿皆悉成就。第十八念佛往生愿岂独不成就乎?然则,念佛之人皆当往生,何以得知?

即念佛往生愿成就文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是也。凡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阁无非愿力,何於其中独可疑惑念佛往生愿乎!

加之一一愿终云:「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而阿弥陀佛,成佛已来,於今十劫,成佛之誓,既以成就,当知一一之愿,不可虚设。故善导云:「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问曰:《经》云:「十念」,《释》云:「十声」,「念声」之义如何?

答曰:「念声是一」,何以得知?《观经》下品下生云:「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今依此文,声即念,念即是声,其意明矣!加之《大集月藏经》云:「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感师释云:「大念者大声念佛,小念者小声念佛」,故知念即是唱也。

问曰:《经》云:「乃至」,《释》云「下至」,其意如何?

答曰:乃至与下至,其意是一。《经》云:「乃至」者「从多向少」之言也;多者上至一形也,少者下至十声一声等也。《释》云:「下至」者:「下者对上」之言;「下者」下至十声一声等也,「上者」上尽一形也,上下相对之文,其例惟多。宿命通愿云:「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识宿命,『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如是五神通,及以光明寿命等愿中,一一置「下至」之言,是则「从多至少」「以下对上」之义也。例上八种之愿,今此愿「乃至」者即是「下至」也,是故今善导所引释「下至」之言,其意不相违。但善导与诸师,其意不同,诸师之释别云:「十念往生愿」。善导独总云:「念佛往生愿」。诸师别云十念往生愿者,其意即不周也。所以然者,上舍一形,下舍一念故也。善导总言「念佛往生愿」者,其意即周也,所以然者,上取一形,下取一念故也。

第四章三辈章□□三辈念佛往生

《无量寿经》下云: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於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於今生,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佛语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佛告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私问曰:上辈文中,念佛之外,亦有舍家弃欲等馀行;中辈文中,亦有起立塔像等馀行;下辈文中,亦有菩提心等馀行,何故唯云念佛?

答曰:善导和尚《观念法门》云:「又此经下卷初云: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依此释意,三辈俱云念佛往生也。

问曰:此释未遮前难,何弃馀行,唯云念佛乎?

答曰:此有三意,一为废诸行归於念佛而说诸行也,二为助成念佛而说诸行也,三约念佛诸行二门各为立三品而说诸行也。

一「为废诸行归於念佛」而说诸行者:准云善导《观经疏》中:「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释意且解之者。上辈之中虽说菩提心等馀行,望上本愿意,唯在众生,专称弥陀名,而本愿中更无馀行。三辈俱依上本愿,故云「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也;一向者对二向、三向等之言也。例如彼五竺有三种寺,一者一向大乘寺,此寺之中无学小乘;二者一向小乖寺,此寺之中无学大乘;三者大小兼行寺,此寺之中大小兼学,故云兼行寺。当知大小两寺有一向之言,兼行之寺无一向之言,今此经中一向亦然,若念佛外亦加馀行即非一向若准寺者可云兼行。既云一向,不兼馀明矣。虽先说馀行,後云「一向专念」,明知废诸行,唯用念佛,故云一向,若不然者,一向之言,最以叵消欤!

二「为助成念佛」说此诸行者;此亦有二意:一以同类善根助成念佛,二以异类善根助成念佛。初「同类助成」者,善导和尚《观经疏》中,举五种助行,助成念佛一行是也;具如上正杂二行之中说。次「异类助成」者,先就上辈而论正助者,「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者是正行也,亦是所助也。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等者是助行也,亦是能助也。谓「往生之业,念佛为本」,故为一向修念佛,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又发菩提心等也。就中出发心等者,且指初出及以初发,念佛是长时不退之行,甯容妨碍念佛也;中辈之中亦有起立塔像、悬缯、燃灯、散华、烧香等诸行,是则助成念佛也;其旨见於《往生要集》,谓助念方法中,方处供具等是。下辈之中亦有发心,亦有念佛,助正之义,准前可知。

三「约念佛诸行各为立三品」而说诸行者;先约念佛立三品者,谓此三辈中通皆云:「一向专念无量寿佛」,是则约念佛门立其三品也。故《往生要集》「念佛证据门」云:「《双卷经》三辈之业虽有浅深,然通皆云:『一向专念无量寿佛』。」次约诸行门立三品者,谓此三辈中通皆有菩提心等诸行,是则约诸行立其三品也。故《往生要集》「诸行往生门」云:「《双卷经》三辈亦不出此。」

凡如此三义,虽有不同,俱是所以为「一向念佛」也。初义即是「为废立而说」,谓诸行为废而说,念佛为立而说;次义即是「为助正而说」,谓为助念佛之正业,而说诸行之助业;後义即是「为傍正而说」,谓虽说念佛诸行二门,以念佛而为正,以诸行而为傍。故云:「三辈通皆念佛」也。

但此等三义,殿最难知,请诸学者,取舍在心。今若依善,以初为正耳。

问曰:「三辈之业,皆云念佛」,其义可然。但《观经》九品与《寿经》三辈,本是开合异也,若尔者何《寿经》三辈之中皆云念佛?至《观经》九品,上中二品不说念佛,而至下品始说念佛也?

答曰:此有二义:

一如问端云:《双卷》三辈,《观经》九品,开合异者,以此应知。九品之中,皆可有念佛,云何得知?三辈之中皆有念佛,九品之中无念佛乎!故《往生要集》云:「问:念佛之行,於九品中,是何品摄?答:若如说行,理当上上,如是随其胜劣,应分九品。然经所说,九品行业,是示一端,理实无量。」故知念佛亦可通九品。

二《观经》之意:初广说定散之行,普逗众机;後废定散二善,归念佛一行;所谓「汝好持是语」等之文是也。其义如下具述,故知「九品之行,唯在念佛」矣。

第五章利益章□□念佛利益

《无量寿经》下云:佛语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

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善导《礼赞》云:

其有得闻彼弥陀佛名号欢喜至一念皆当得生彼

私问曰:准上三辈文,念佛之外举菩提心等功德,何不叹彼等功德,唯独赞念佛功德乎?

答曰:圣意难测,定有深意,且依善导一意而谓之者,原夫佛意虽唯欲正直说念佛之行,而一往随机说菩提心等诸行,分别三辈浅深不同。然今於诸行者既舍而不叹,置而不可论者也。唯就念佛一行,既选而赞叹,思而容分别者也。若约念佛分别三辈,此有二意:一随「观念深浅」而分别之,二以「念佛多少」而分别之。

「浅深」者如上所引:「若如说行,理当上上」是也。

次「多少」者,下辈文中既有十念乃至一念之数,上、中两辈,准此随增。《观念法门》云:「日别念一万遍佛,亦须依时礼赞净土庄严事。大须精进,或得三万六万十万者,皆是上品上生人。」当知三万以上,是上品上生业;三万已去,是上品已下业。既随念佛数多少,分别品位是明矣。

今此言「一念」者,是指上念佛愿成就之中所言「一念」,与下辈之中所明「一念」。愿成就文中虽云一念,未说功德大利;又下辈文中虽云一念,亦不说功德大利;至此一念说为「大利」,叹为「无上」,当知是指上一念也。

此「大利」者是对小利之言也,然则以菩提心等诸行而为小利,以乃至一念而为大利也。

又「无上功德」者是对有上之言也,以馀行而为有上,以念佛而为无上也。既以一念为一无上,当知以十念为十无上,又以百念为百无上,又以千念为千无上,如是辗转,从少至多,念佛□沙,无上功德,复应□沙,如是应知。然则诸愿求往生之人,何废无上大利念佛,强修有上小利馀行乎!

第六章特留章□□末法万年後,馀行悉灭,特留念佛

《无量寿经》下卷云: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私问曰:经唯云:「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全不云:「特留念佛」,止住百岁,然今何云特留念佛哉?

答曰:此经所诠,全在念佛,其旨见前,不能再出,善导,怀感、专心等意,亦复如是。然则「此经止住」者,即「念佛止住」也。所以然者,此经虽有菩提心之言,未说菩提心之行相。又虽有持戒之言,未说持戒之行相。说菩提心行相者,广在菩提心经等,彼经先灭,菩提心之言,何因修之;又说持戒行相者,广在大小戒律,彼戒律先灭,持戒之行,何因修之。自余诸行,准是应知。故善导和尚《往生礼赞》释此文云:

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

又释此文,略有四意:一者圣道、净土二教,住灭前後;二者十方、西方二教,住灭前後;三者兜率、西方二教,住灭前後;四者念佛、诸行二行,住灭前後也。

一、圣道、净土二教,住灭前後者:谓圣道门诸经先灭,故云经道灭尽;净土门此经特留,故云止住百岁也。当知圣道机缘浅薄,净土机缘深厚也。

二、十方、西方二教,住灭前後者:谓十方净土往生诸教先灭,故云经道灭尽;西方净土往生,此经特留,故云止住百岁也。当知十方净土,机缘浅薄;西方净土,机缘深厚也。

三、兜率、西方二教,住灭前後者:谓《上生》《心地》等上生兜率诸教先灭,故云经道灭尽;往生西方,此经特留,故云止住百岁也。当知兜率,虽近缘浅;极乐虽远缘深也。

四、念佛、诸行二行,住灭前後者;谓诸行往生,诸教先灭,故云经道灭尽;念佛往生,此经特留,故云止住百岁也。

当知诸行往生,机缘最浅;念佛往生,机缘甚深也。加之诸行往生缘少,念佛往生缘多;又诸行往生,近局末法万年之时;念佛往生,远沾法灭百岁之代也。

问曰:既云「我以慈悲哀□,特留此经,止住百岁。」若尔者释尊以慈悲而留经教,何经何教而不留也?而不留馀经,唯留此经乎?

答曰:纵令留何经,别指一经,则亦不避此难,但特留此经,有甚深意欤!若依善导和尚意者,此经之中,已说弥陀如来念佛往生本愿,释迦慈悲,为留念佛,特留此经。馀经之中,未说弥陀如来念佛往生本愿,故释尊慈悲而不留之也。凡四十八愿皆虽本愿,殊以「念佛为往生规」。故善导释云: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

故知四十八愿中,既以念佛往生愿而为「本愿中王」也。是以释迦慈悲,特以此经止住百岁也。例如彼《观无量寿经》中,不付嘱定散之行,唯独付嘱念佛之行;是即顺彼佛,故付嘱念佛之行也。

问曰:百岁之间,特留念佛,其理可然。此念佛行,唯为被彼时机,将为通於正、像、末法之机也。

答曰:可广通於正、像、末法,举後劝今,其义应知。

第七章摄取章□□弥陀光明不照馀行者,唯摄取念佛行者。

《观无量寿经》云: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同经《疏》云:从无量寿佛,下至摄取不舍以来。正明观身别相,光益有缘,即有其五:一明相多少,二明相好多少,三明光多少,四明光照远近,五明光所及处,偏蒙摄益。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

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二明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二明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自馀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校也。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十方□沙诸佛证诚不虚也。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例非一也。广显念佛三昧竟。

《观念法门》云:又如前身相等光,一一遍照十方世界。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私问曰:佛光明「唯照念佛」者,「不照馀行」者,有何意乎?

答曰:解有二义,一者亲缘等三义如文。二者「本愿义」:谓馀行非本愿,故不照摄之,念佛是本愿,故照摄之。故善导和尚《六时礼赞》云: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又所引文中言:「自馀众善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校也」者,意云是约净土门诸行而所以比论也。念佛是既二百一十亿中所选取妙行也,诸行是既二百一十亿中所选舍粗行也,故云全非比校也;又念佛是本愿行,诸行非本愿,故云全非比校也。

第八章三心章□□念佛行者必可具足三心

《观无量寿经》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同经《疏》云:《经》云:

一者至诚心:「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嗔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者,众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

又真实有二种:一者自利真实,二者利他真实。

言自利真实者复有二种:

一者真实心中,制舍自他诸恶及秽国等,行住坐卧想同一切菩萨制舍诸恶,我亦如是也。

二者真实心中,勤修自他凡圣等善,真实心中,口业赞叹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

又真实心中,口业毁厌三界六道,自他依正二报苦恶之事;亦赞叹一切众生,三业所为善,若非善业者,敬而远之,亦不随喜也。

又真实心中,身业合掌礼敬,四事等供养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

又真实心中,身业轻慢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

又真实心中,意业思想观察忆念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如现目前。

又真实心中,意业轻贱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

不善三业,必须真实心中舍,又若起善三业者,必须真实心中作。不简内外明暗,皆须真实,故名至诚心。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又决定深信: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

又决定深信:《弥陀经》中十方□沙诸佛证劝,一切凡夫,决定得生。

又深信者,仰愿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语,不顾身命,决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是名随顺佛教、随顺佛意,是名随顺佛愿,是名真佛弟子。

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经》深信行者,必不误众生也。何以故?佛是满足大悲人故,实语故;除佛已还,智行未满,在其学地,由有正习二障未除,果愿未圆,此等凡圣,纵使测量诸佛教意,未能决了;虽有平章,要须请诸佛为定也。若称佛意即印可言:如是!若不可佛意,即言:汝等所说,是义不如是!不印者即同无记、无利、无益之语。佛印可者,即随顺佛之正教。若佛所有言说即是正教、正义、正行、正解、正智。若多若少,众不问菩萨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说即是了教,菩萨等说尽名不了教也。应知。

是故今时仰劝一切有缘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语,专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以为疑碍,抱憾自迷,废失往生之大益也。

又深信者,决定建立自心,顺教修行,永除疑错,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之所退失倾动也。

问曰:凡夫智浅,惑障处深,若逢解行不同之人,多引经论来相

妨难证云:一切罪障凡夫,不得往生者,云何对治彼难,成就信心,决定直进,不生怯退也?

答曰:若有人多引经论证云不生者,行者即报云:仁者虽将经论来证导不生,如我意者决定不受汝破。何以故?然我亦不是不信彼诸经论,尽皆仰信;然佛说彼经时,处别、时别、对机别、利益别。又说彼经时,即非说《观经》、《弥陀经》等时。然佛说备机,时亦不同,彼即通说人天菩萨之解行,今说《观经》定散二善,唯为韦提,是佛灭後,五浊五苦等,一切凡夫,证言得生。为此因缘,我今一心,依此佛教,决定奉行。纵使汝等百千万亿导不生者,唯增长成就我往生信心也。

又行者更向言说,仁者善听,我今为汝更说决定信相,纵使地前菩萨、罗汉、辟支等,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皆引经论证言不生者,我亦未起一念疑心,唯增长成就我清净信心。何以故?由佛语决定成就了义,不为一切所破坏故。

又行者善听,纵使初地以上十地以来,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异口同声,皆云释迦佛指赞弥陀,毁砦三界六道,劝励众生专心念佛及修余善,毕此一身,後必定生彼国者此必虚妄,不可依信也。我虽闻此等所说,亦不生一念疑心,唯增长成就我决定上上信心。何以故?乃由佛语真实决了义故。佛是实知、实解、实见、实证,非是疑惑心中语故。又不为一切菩萨,异见异解之所以破坏,若实是菩萨者,众不违佛教也。

又置此事,行者当知,纵使化佛报佛,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各各辉光吐舌,遍覆十方,一一说言,释迦所说相赞,劝发一切凡夫,专心念佛,又修馀善回愿,得生彼净土者,此虚妄定无此事也。我虽闻此等诸佛所说,毕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畏不得生彼国也。何以故?一佛一切佛,所有知见、解行、证悟、果位、大悲,等同无少差别,是故一佛所制,即一切佛同制。如似前佛制断杀生十恶等罪,毕竟不犯不行者,即名十善、十行,随顺六度之义,若有後佛出世,岂可改前十善令行十恶也!

以此道理推验明知,诸佛言行不相违失,纵令释迦指劝一切凡夫,尽此一身,专念专修,舍命以後定生彼国者,即十方诸佛悉同赞、同劝、同证。何以故?同体大悲故。一佛所化,即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一佛所化,即《弥陀经》中说: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又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同赞释迦能於五浊,恶时、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盛时,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即是其证也。

又十方佛等,恐畏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即共同心同时,各出舌相,遍满三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释迦所说、所赞、所证,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是故一佛所说,即一切佛同证诚其事也。

此名就人立信也,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云云如前二行之中所引,恐繁不载,见人得意。)

三者回向发愿心:言「回向发愿心」者,过去及今生,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随喜他一切凡圣,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土,故名回向发愿心也。又回向发愿愿生者,必须决定真实心中,回向愿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唯是决定一心,投正直进,不得闻彼人语,即有进退,心生怯弱,回顾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问曰:若有解行不同,邪杂人等来相惑乱,或说种种疑难导不得往生,或云汝等众生,旷劫已来,及以今生,身口意业,於一切凡圣身上,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罪,未能除尽,然此等之罪,系属三界恶道,云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入彼无漏无生之国,永得证悟不退位也。

答曰:诸佛教行,数越尘沙,禀识机缘,随情非一;譬如世间人,眼可见可信者,如明能破暗,空能含有,地能载养,水能生润,火能成坏。如此等事,悉名待对之法,即目可见,千差万别,何况佛法不思议之力,岂无种种益也。随出一门者,即出一烦恼门也,随入一门者,即入一解脱门智慧门也。为此随缘起行,各求解脱,汝何以乃将非有缘之要行,障惑於我,然我之所爱,即是我有缘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爱,即是汝有缘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随所乐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脱也。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何者是也:

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忽然中路,见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阔百步,各深无底,南北无边。正水火中间,有一白道,河阔四五寸许,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亦长百步。其水波浪,交过湿道,其火焰亦来烧道,水火相交,常无休息。此人既至,空旷迥处,更无人物,多有群贼恶兽,见此人单独,竞来欲杀。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见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见边畔,中间见一白道,极是狭小,二岸相去虽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正欲到回,群贼恶兽,渐渐来逼;正欲南北避走,恶兽毒□,竞来向我;正欲向西,寻道而去,复恐堕此水火二河。当时惶恐,不复可言,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种不免者,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作此念时,东岸忽有人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又西岸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生不畏堕於水火之难。」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自正当身心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或行一分二分,东岸群贼等唤言:「仁者回来,此道险恶不得过,必死不疑。我等众无恶心相向」。此人虽闻唤声,亦不回顾,一心直进,念道而行,须臾即到西岸,永离诸难,善友相见,庆乐无已。此是喻也。

次合喻者,言「东岸」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极乐宝国也。言「群贼、恶兽诈亲」者,即喻众生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言「无人空迥泽」,即喻常随恶友,不值善知识也。言「水火二河」者,即喻众生贪爱如水,嗔憎如火也。中间「白道」四五寸者,即喻众生贪嗔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乃由贪瞠强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湿道」者,即喻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焰常烧道」者,即喻嗔嫌之心能烧功德之法财也。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即喻释迦已灭,後人不见,由有教法可寻,即喻之如声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即喻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见解,迭相惑乱,及自造罪退失也。言「西岸上有人唤」者,即喻弥陀愿意也。言「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者,即喻众生久沉生死,旷劫轮回,迷倒自缠,无由解脱,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已後,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又一切行者,行住坐卧,三业所修,无间昼夜时节,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回向发愿心。

又言回向者,生彼国已,还起大悲,回入生死,教化众生,亦名回向也。

三心即具,无行不成。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

又此三心亦通摄定散之义。应知。

《往生礼赞》云:问曰:今欲劝人往生者,未知若为安心、起行、作业,定得往生彼国土也?

答曰:必欲生彼国土者,如《观经》说者,具三心必得往生。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所谓身业礼拜彼佛,口业赞叹称扬彼佛,意业专念观察彼佛。凡起三业,必须真实,故名至诚心。

二者深心,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愿往生,故名回向发愿心。

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如《观经》具说应知。

私云:所引「三心」者,是行者至要也,所以者何?《经》则云:「具三心者,必生彼国」;明知具三,必应得生。《释》则云:「若少一心,即不得生」;明知一少,是更不可。因兹欲生极乐之人,可全具足三心也。

其中「至诚心者」是真实心也,其相如彼文。但「外现贤善精进相,内怀虚假」者,外者对内之辞也,谓外相与内心不调之意,即是外智内愚也;贤者对愚之辞也,谓外是贤内即愚也;善者对恶之辞也,谓外是善内即恶也;精进者对懈怠之辞也,谓外示精进相,内即怀懈怠心也。若夫翻外蓄内者,祗应备出要。「内怀虚假」等者,内者对外之辞也,谓内心与外相不调之意,即是内虚外实也。虚者对实之辞也,谓内虚外实者也;假者对真之辞也,谓内假外真也;假者对真之辞也,谓内假外真也。若夫翻内播外者,亦可足出要。

次「深心」者谓深信之心,当知:生死之家,以疑为所止;涅磐之城,以信为能入。

故今建立二种信心,决定九品往生者也。又此中言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等者,是指圣道门解、行、学、见也,其馀即是净土门意,在文可见。明知善导之意,亦不出此二门也。

「回向发愿心」之义不可俟别释,行者应知。

此三心者,总而言之,通诸行法,别而言之,在往生行。今举通摄别,意即周矣。行者能用心,敢勿忽绪。

第九章四修章□□念佛行者,可行用四修法

善导《往生礼赞》云:又劝行四修法,何者为四?

一者「恭敬修」:所谓恭敬礼拜彼佛,及彼一切圣众等,故名恭敬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

二者「无馀修」:所谓专称彼佛名,专念、专想、专礼、专赞彼佛及一切圣众等,不杂馀业,故名无馀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

三者「无间修」:所谓相续恭敬礼拜,称名赞叹,忆念观察,回向发愿,心心相续,不以馀业来间,故名无间修;又不以贪瞠烦恼来间,随犯随忏,不令隔念、隔时、隔日,常使清净,亦名无间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

《西方要诀》云:但修四修以为正业:

一者「长时修」:从初发心,乃至菩提,□作净因,终无退转。

二者「恭敬修」:此复有五:

一敬有缘圣人:谓行住坐卧,不背西方,涕唾便痢,不向西方也

二敬有缘像教:谓造西方弥陀像变,不能广作,但作一佛二菩萨亦得;教者《弥陀经》等,五色袋盛,自读教他,此之经像,安置室中,六时礼忏,香华供养,特生尊重。

三敬有缘善知识:谓宣净土教者,若千由旬、十由旬以来,并须敬重亲近供养,别学之者总起敬心,与已不同但知深敬也;若生轻慢得罪无穷,故须总敬,即除行障。

四敬同缘伴:谓同修业者,自虽障重,独业不成,要藉良朋,方能作行。扶危救厄,助力相资,同伴善缘,深相保重。

五敬三宝:同体别相,并合深敬,不能具录,为浅行者,不果依修,住持三宝者,与今浅识,作大因缘。今粗料简言:「佛宝」者,谓雕檀、绣绮、素质、金容、镂玉、图缯、磨石、削土,此之灵像,特可尊承。暂尔观形,罪消增福;若生少慢,长恶善亡;但想尊容,当见真佛。言「法宝」者,三乘教旨,法界所流,名句所诠,能生解缘,故须珍仰,以发慧基。抄写尊经,□安净室。箱箧盛贮,并合严敬。读诵之时,身手清洁。言「僧宝」者,圣僧菩萨,破戒之流,等心起敬,勿生慢想。

三者「无间修」:谓常念佛,作往生心,於一切时,心□想巧。譬若有人,被他抄掠,身为下贱,备受艰辛,忽思父母,欲赴归国,行装未办,由在他乡,日夜思稚,苦不堪忍,无时暂舍,不念爷娘。为计既成,便归得达,亲近父母,纵任欢娱,行者亦然,往因烦恼,坏乱善心,福智珍财,并皆散失,久流生死,制不自由;□与魔王,而作仆使,驱驰六道,苦切身心,今遇善缘,忽闻弥陀慈父,不违弘愿,济拔群生,日夜惊忙,发心愿生。所以精勤不倦,当念佛恩,报尽为期,心□计念。

四者「无馀修」:谓专求极乐,礼念弥陀;但诸馀业行,不令杂起,所作之业,日别须修,念佛诵经,不留馀课耳。

私云:四修之文可见,恐繁而不解,但前文中,既云四修,唯有三修,若脱其文,若有其意也;更非脱文,有其深意也。何以得知?四修者:一长时修,二殷重修,三无馀修,四无间修也。而以初长时,只是通用後三修也;谓殷重,若退殷重之行即不成;无馀,若退无馀之行即不可成;无间,若退无间之行即不可成。为使成就此三修行,皆以长时,属於三修,所令通修也。故三修之下皆结云:「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是也;例如彼精进通於馀五度而。

第十章化赞章□□弥陀化佛来迎,不赞叹闻经之善,唯赞叹念佛之行。

《观无量寿经》云: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众恶,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同经《疏》云:所闻化赞,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不论闻经之事。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如此经及诸部中,处处广叹,劝令称名,将为要益也。应知。

私云:闻经之善非是本愿,杂业故化佛不赞。念佛之行是本愿,正业故化佛赞叹;加之闻经与念佛,灭罪多少不同也。《观经疏》云:

问曰:何故闻经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称佛一声,即除罪五百万劫者,何意也?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来逼,善人虽说多经,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轻。又佛名是一,即能摄散以住心;复教令正念称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第十一章赞叹念佛章□□约对杂善赞叹念佛

《观无量寿经》云: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同经《疏》云:从若念佛者,下至生诸佛家以来,正显念佛三味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比类,即有其五:

一明专念弥陀佛名。

二明指赞能念之人。

三明若能相续念佛者,此人甚为稀有,更无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为喻。言「芬陀利」者,名人中「好华」,亦名「稀有华」,亦名人中「上上华」,亦名人中「妙好华」;此华相传名蔡华是。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也。

四明专念弥陀名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也。

五明今生既蒙此益,舍命即入诸佛之家,即净土是也。到彼长时闻法,历事供养,因圆果满,道场之座岂赊。

私问曰:《经》云:「若念佛者,当知此人」等,虽约念佛者而赞叹之,释家何有云:「实非杂善,得为比类」,相对杂善,独叹念佛乎?

答曰:文中虽隐,义意是明。所以知者,此经既说,定散诸善,并念佛行;而於其中,独标念佛,喻芬陀利。非待杂善,云何能显念佛功超余善诸行,然则「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者,是待恶而所美也。言「人中妙好人者」,是待粗恶而所称也。言「人中上上人」者,是待下下而所赞也。言「人中稀有人」者,是待常有而所叹也。言「人中最胜人」者,是待最劣而所褒也。

问曰:既以念佛名「上上者」,何故不说於上上品中,至下下品而说念佛乎?

答曰:岂前不云:「念佛之行,广亘九品」,即前所引《往生要集》云:「随其胜劣,应分九品」是也。加之下品下生是五逆重罪之人也,而能除灭逆罪,馀行所不堪;唯有念佛之力,堪能灭於重罪,故为极恶最下之人,而说极善最上之法。

例如彼无明渊源之病,非中道府藏之药即不能治;今此五逆重病渊源,亦此念佛灵药府藏,非此药者,何治此病。

故弘法大师《二教论》引《六波罗蜜经》云:「第三法宝者,所谓过去,无量诸佛,所说正法,及我今所说,所谓八万四千,诸妙法蕴,乃至调伏,纯熟有缘众生,而令阿难陀等,诸大弟子,一闻於耳,皆悉忆持,摄为五分:一素咀缆,二毗奈耶,三阿毗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若彼有情,乐处山林,常居闲寂,修静虑者,而为彼说素咀缆藏。若彼有情,乐习威仪,护持正法,一味和合,令得久住,而为彼说毗奈耶藏。若彼有情,乐说正法,分别性通,回圈研核,究竟甚深,而为彼说阿毗达磨藏。若彼有情,乐习大乘,真实智慧,离於我法,执著分别,而为彼说般若波罗密多藏。

若彼有情,不能受持契经、调伏、对法、般若,或复有情造诸恶业,四重、八重、五无间罪、谤方等经、一阐提等,种种重罪,使得销灭,速疾解脱,顿悟涅般,而为彼说诸陀罗尼藏。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契经如乳,调伏如酪,对法教者如彼生酥,大乘般若犹如熟酥,总持门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酥中,微妙第一,能除诸病,令诸有情,身心安乐。总持门者,契经等中,最为第一。能除重罪,令诸众生,解脱生死,速证涅盘,安乐法身。」此中五无间罪者,是五逆罪也,即非醍醐妙药者,五无间病,甚为难疗。念佛亦然,往生教中,念佛三昧,是如总持,亦如醍醐,若非念佛三昧醍醐之药者,五逆深重病,甚为难治。应知。

问曰:若尔者,下品上生,是十恶轻罪之人,何故说念佛乎?

答曰:念佛三昧,重罪尚灭,何况轻罪哉!馀行不然,或有灭轻而不灭重,或有消一而不消二。念佛不然,轻重兼灭,一切遍治;譬如阿伽陀药,遍治一切病,故以念佛为王三昧。凡九品配当是一往义。五逆回心,通於上上;读诵妙行,亦通下下;十恶轻罪,破戒次罪,各通上下;解第一义,发菩提心,亦通上下。一法各有九品,若约品即九九八十一品也。加之迦才云:「众生起行,即有千殊,往生见土,亦有万别也。」莫见一往文而起封执。

其中念佛,是即胜行。故引芬陀利,以为其喻,譬意应知。加之念佛行者,观音势至,如影与形,暂不舍离,馀行不尔。

又念佛者,舍命已後,决定往生,极乐世界,馀行不定。

凡流五种嘉誉,蒙二尊影护,此是「现益」也。亦往生净土,乃至成佛,此是「当益」也。

又道绰禅师於念佛一行,立「始终两益」。《安乐集》云: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寿尽必生,此名「始益」。言「终益」者:依《观音授记经》云:阿弥陀佛,住世长久,兆载永劫,亦有灭度,般涅盘时,唯有观音、势至,住持安乐,接引十方,其佛灭度,亦与住世时节等同,然彼国众生,一切无有睹见佛者,唯有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往生者,常见弥陀,现在不灭,此即是其终益也。

当知念佛,有如此等,「现当」二世,「始终」两益,应知。

第十二章付嘱念佛章□□释尊不付嘱定散诸行,唯以念佛付嘱阿难。

《观无量寿经》云: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同经《疏》云: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已下,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於遐代。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私云:案疏文有二行,一定散,二念佛。初言定散者,又分为二:一定善,二散善。

初就「定善」有其十三:一者日想观,二者水想观,三者地想观,四者宝树观,五者宝池观,六者宝楼阁观,七者华座观,八者像想观,九者阿弥陀佛观,十者观音观,十一者势至观,十二者普往生观,十三者杂想观。具如经说,纵令无馀行,或一或多,随其所堪,修十三观,可得往生。其旨见经,敢莫疑虑。

次就「散善」有二:一者三福,二者九品。

初「三福」者:《经》曰:「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孝养父母」者,就此有二:一世间孝养,二出世孝养也。世间孝养者如《孝经》等说,出世孝养者如律中生缘奉仕法。「奉事师长」者,就此又有二:一世间师长,二出世师长也。「世间师」者,教仁义礼智信等师也,「出世师」者,教圣道净土二门等师也。纵令无馀行,以孝养奉事为往生业也。「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者」,就此有二义:一者初「慈心不杀」者,是四无量心中初慈无量也,即举初一摄後三也。纵令无馀行,以四无量心为往生业也。

次「修十善业」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嗔,十不邪见也。二者合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句而为一句。谓初慈心不杀者,此非四无量之中慈心无量,是指十善之初不杀,故知正是十善一句也。纵令无馀行,以十善业为往生业也。「受持三归」者,归依佛法僧也,就此有二:一者大乘三归,二者小乘三归也。「具足众戒」者,此亦有二:一者大乘戒,二者小乘戒也。「不犯威仪」者,此亦有二:一者大乘,谓有八万;二者小乘,谓有三千。「发菩提心」者,诸师意不同也。天台即有四教菩提心,谓藏通别圆是也,具如止观说。真言即有三种菩提心,谓行愿、胜义、三摩地是也,且如菩提心论说。

华严亦有菩提心,如彼菩提心义及《游心安乐道》等说。三论、法相,各有菩提心,具如彼宗章疏等说,又有善导所释菩提心,具如疏述。发菩提心,其言虽一,各随其宗,其义不同。然则菩提心之一句,广亘诸经,遍该显密,意气博远,诠测冲邈,愿诸行者,莫执一遮万,诸求往生之人,各须发自宗菩提心。纵令无馀行,以菩提心为往生业也。「深信因果」者,就此有二:一者世间因果,二者出世因果。「世间因果」者,即六道因果也;如《正法念经》说。「出世因果」者,即四圣因果也:如诸大小乘经说。若以此因果二法;阿含者说声闻缘觉,二乘因果;方等诸经者,说四乘因果也。

然则深信因果之言,遍普该罗於一代矣!诸求往生之人,纵令无馀行,以深信因果,为往生业也。「读诵大乘」者,分而为二:一者读诵,二者大乘。「读诵」者即是五种法师之中,举转读、讽诵二师,显受持等三师。若约十种法行者,即是举披读、讽诵二种法行,显书写、供养等八种法行也。「大乘」者,简小乘之言也,非别指一经,通於一切诸大乘经;谓一切者,佛意广指一代所说诸大乘经,而於一代所说,有已结集经,有未结集经。又於已结集经,或有隐龙宫不流布人间之经,或有留天竺未到汉地之经。而今就翻译将来之经而论之者,《贞元入藏录》中,始自大般若经六百卷,终於法常住经显密大乘经,总六百三十七部二千八百八十三卷也。皆须摄读诵大乘之一句。显西方行者,各随其意乐,或读诵法华以为往生业;或读诵华严以为往生业;或受持读诵遮那教王及以诸尊法等以为往生业;或解说书写般若方等及以涅盘经等以为往生业。是则净土宗《观无量寿经》意也。

问曰:显密旨异,何显中摄密乎?

答曰:此非云摄显密之旨,《贞元入藏录》中同编之,尽入大乘经限,故摄读诵大乘一句也。

问曰:尔前经中何摄法华乎?

答曰:今所言摄者,非论权实偏圆等义,读诵大乘之言,普通前後大乘诸经,前者《观经》以前诸大乘经是也,後者王宫以後诸大乘经是也。唯云大乘而无选权实,然则正当华严、方等、般若、法华、涅盘等诸大乘经也。「劝进行者」谓劝进定散诸善及念佛三昧等也。

次「九品」者,开前三福为九品业,谓:

「上品上生」中:言慈心不杀者,即当上世福中第三句。次具诸戒行者,即当上戒福中第二句具足众戒。次读诵大乘者,即当上行福中第三句读诵大乘。次修行六念者,即上第三福中第三句之意也。

「上品中生」中:言善解义趣等者,即是上第三福中第二第三意也。

「上品下生」中:言深信因果发道心等者,即是上第二福第二句意也。

「中品上生」中:言受持五戒等者,即上第二福中第二句意也。

「中品中生」中:言或一日一夜,受持八戒斋等,又同上第二福之意也。

「中品下生」中:言孝养父母,行世仁慈等者,即上初福第一第二句意也。

「下品上生」者:是十恶罪人也,临终一念,罪灭得生。

「下品中生」者:是破戒罪人也,临终闻佛依正功德,罪灭得生。

「下品下生」者:是五逆罪人也,临终十念,罪灭得生。此之三品,寻常之时,唯造恶业,虽不求往生,临终之时始遇善知识,即得往生。若准上三福者,第三福大乘意也。

定善散善,大概如此文,即云「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是也。

次「念佛」者,「专称弥陀佛名」是也,念佛义如常。而今言「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於遐代」者,凡此经中,既虽广说,定散诸行,即不令以定散付嘱阿难流通後世;唯以念佛三昧一行,即使付嘱阿难流通遐代也。

问曰:何故以定散诸行,而不付嘱流通乎?若夫依业浅深,嫌不付嘱,三福业中,有浅有深,其浅业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也:其深业者,具足众戒,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也。须舍浅业,付嘱深业。若依观浅深,嫌不付嘱,十三观中,有浅有深,其浅观者,日想水想是也;其深观者,始自地观,终於杂想观,总十一观是也。须舍浅观,付嘱深观。就中第九观是阿弥陀佛观也,即是观佛三昧也,须舍十二观,付嘱观佛三昧也。就中同《疏》「玄义分」中云:「此经观佛三昧为宗,亦念佛三昧为宗。」既以二行为一经宗。何废观佛三昧,而付嘱念佛三昧哉?

答曰:既云:「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定散诸行非本愿,故不付嘱。亦於其中观佛三昧虽殊胜行,非佛本愿,故不付嘱。念佛三昧是佛本愿,故以付嘱。言「望佛本愿」者,指《双卷经》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也。言「一向专称」者,指同经三辈之中「一向专念」也。本愿之义,具如前辨。

问曰:若尔者何故不直说本愿念佛行,烦说非本愿定散诸善乎?

答曰:本愿念佛行《双卷经》中委既说之,故不重说耳。又说定散,为显念佛超过馀善,若无定散,何显念佛特秀。例如法华秀三说上,若无三说,何显法华第一。故今定散为废而说,念佛三昧为立而说。但定散诸善,皆以难测,凡定善者,夫依正之观,悬镜而照临;往生之愿,指掌而速疾。或一观之力,能却多劫之罪愆;或具忆之功,终得三昧之胜利。然则求往生之人,宜修行定观,就中第九真身观,是观佛三昧之法也。行若成就者,即见弥陀身,见弥陀故得见诸佛;见诸佛故现前授记,此观利益最深也。

然今至观经流通分,释迦如来告命阿难,使付嘱流通往生要法,嫌观佛法而不付嘱阿难,而选念佛法即以付嘱阿难,观佛三昧之法尚以不付嘱,何况於日想水想等观乎!然则十三定观,皆是所不付嘱之行也,然世人若乐观佛等,不修念佛,此非唯远乖弥陀本愿,亦是近违释尊付嘱,行者宜商量。

次散善中有大小「持戒」行,世皆以为持戒行者是入真要也;破戒之者不可往生。

又有「菩提心」行,人皆以为菩提心是净土纲要,若无菩提心者即不可往生。

又有「解第一义」行,此是理观也,人亦以为理是佛源,不可离理求佛土,若无理观者不可往生。

又有「读诵大乘」行,人皆以为读颂大乘经即可往生,若无读诵行者不可往生。就此有二。一者持经,二者持咒。持经者持《般若》《法华》等诸大乘经也,持咒者持随求、尊胜、光明、阿弥陀佛等诸神咒也。

凡散善十一,人皆虽贵,而於其中,此「四个行」,当世之人,殊所欲之行也。以此等行,殆抑念佛。倩寻经意者,不以此诸行付嘱流通,唯以念佛一行,即使付嘱流通後世,应知。释尊所以不付嘱诸行者,即是非弥陀本愿之故也。亦所以付嘱念佛者,即是弥陀本愿之故也。今又善导和尚所以废诸行归念佛者,非啻为弥陀本愿之行,亦是释尊付嘱之行也。故知诸行非机失时,念佛往生当机得时,感应岂唐捐哉!当知随他之前,虽暂开定散门,随自之後,还闭定散门;一开以後永不闭者,唯是念佛一门。弥陀本愿,释尊付嘱,意在此矣,行者应知。亦此中「遐代」者,依《双卷经》意,远指末法万年後之百岁之时也,是则「举遐摄迩」也。然则法灭之後犹以然也,何况末法哉!末法已然,何况正法像法哉!故知念佛往生,道通正像末之三时,及法灭百岁之时焉。

第十三章多善根章□□以念佛为多善根,以杂善为小善根。

《阿弥陀经》云: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善导释此文云:

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七日七夜心无间。长时起行倍皆然  临终圣众持华现。身心踊跃坐金莲  坐时即得无生忍。一念迎将至佛前  法侣将衣竞来著。证得不退入三贤

私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者,诸余杂行者,难生彼国,故云:「随缘杂善恐难生」。「少善根」者,对多善根之言也。然则杂善是少善根也,念佛是多善根也。故《龙舒净土文》云:襄阳石刻阿弥陀经,乃隋陈仁棱所书,字画清婉,人多慕玩。自一心不乱而下云:「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今世传本脱此二十一字。

非啻有「多少」义,亦有「大小」义:谓杂善是小善根也,念佛是大善根也。亦有「胜劣」义:谓杂善是劣善根也,念佛是胜善根也,其义应知。

第十四章诸佛证诚章□□六方□沙诸佛,不证诚馀行,唯证诚念佛。

善导《观念法门》云:又如《弥陀经》云:六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皆舒舌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若佛在世,若佛灭後,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干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如上六方等佛舒舌,定为凡夫作证,罪灭得生。若不能依此证得生者,六方诸佛舒舌,一出口以後,终不还入口,自然坏烂。

同《往生礼赞》引《阿弥陀经》云:东方如□河沙等诸佛,南西北方及上下,一一方如□河沙等诸佛,各於本国,出其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云何名「护念」?「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证诚此事故名《护念经》。」

又云:

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同《观经疏》引《阿弥陀经》云:又十方佛等,恐畏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即共同心同时,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释迦所说、所赞、所证: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同《法事赞》云:

心心念佛莫生疑。六方如来证不虚  三业专心无杂乱。百宝莲华应时见

法照禅师《净土五会法事赞》云:

万行之中为急要。迅速无过净土门  不但本师金口说。十方诸佛共传证

私问曰:何故六方诸佛证诚,唯局念佛一行乎?

答曰:若依善导意,念佛是弥陀本愿,故证诚之。馀行不尔,故无之也。

问曰:若依本愿证诚念佛者,《双卷》《观经》等说念佛时,何不证诚乎?

答曰:解有二义,一解云:《双卷》《观经》等中,虽说本愿念佛,而兼明馀行,故不证诚;此经一向纯说念佛,故证诚之。二解云:彼《双卷》等中,虽无证诚之言,此经已有证诚。例此思彼,於彼等经中所说念佛,亦应有证诚之义。文在於此经,义通於彼经。故天台《十疑论》云:

又《阿弥陀经》、《大无量寿经》、《鼓音声陀罗尼经》等云:释迦佛说此经时,有十方世界,各□沙诸佛,舒其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证诚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乘佛本愿大悲愿力故,决定得生极乐世界。

第十五章护念章□□六方诸佛,护念念佛行者

《观念法门》云:又如《弥陀经》说,若有男子女人,七日七夜及尽一生,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河沙等佛,共来护念,故名「护念经」。护念经意者,亦不令诸恶鬼神得便,亦无横病、横死、横有厄难,一切灾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

《往生礼赞》云:若称佛往生者,常为六方□河沙等诸佛之所护念,故名「护念经」。今既有此增上誓愿可凭,诸佛子等,何不励意去也。

私问曰:唯有六方如来,护念行者,如何?

答曰:不限六方如来,弥陀、观音等,亦来护念,故《往生礼赞》云:

《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又如《观经》云:若称礼念阿弥陀佛,愿往生彼国者,彼佛即遣无数化佛,无数化观音、势至菩萨,护念行者,复与前二十五菩萨等,百重千重围绕行者,不问行住坐卧,一切时处,若昼若夜,常不离行者。今既有斯胜益可凭,愿诸行者,各须至心求往。

又《观念法门》云:

又如《观经》下文:若有人至心常念阿弥陀佛及二菩萨,观音、势至,常与行人,作胜友知识,随逐影护。

又云:又如《般舟三昧经》「行品」中说云:佛言:若人专行此念佛三昧者,常得一切诸天,及四天大王,龙神八部,随逐影护,爱乐相见,永无诸恶鬼神,灾障厄难,横加恼乱。具如《护持品》中说。

又云:除入三昧道场,日别念弥陀佛一万,毕命相续者,即蒙弥陀加念,得除罪障。又蒙佛与圣众,常来护念,即得延年转寿。

第十六章殷勤付嘱章□□释迦如来,以弥陀名号,殷勤付嘱舍利弗等

《阿弥陀佛经》云: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善导《法事赞》释此文云:

世尊说法时将了。殷勤付嘱弥陀名  五浊增时多疑谤。道俗相嫌不用闻  见有修行起嗔毒。方便破坏竞生怨  如此生盲阐提辈。毁灭顿教永沉沦  超过大地微尘劫。未可得离三途身  大众同心皆忏悔。所有破法罪因缘

私云:凡案三经意,诸行之中,选择念佛,以为旨归。

先《双卷经》中有三选择:一选择本愿,二选择赞叹,三选择留教。

一、「选择本愿」者:念佛是法藏比丘,於二百一亿土中,所选择往生之行也,细旨见上,故云选择本愿也。

二、「选择赞叹」者:上三辈中,虽举菩提心等馀行,释迦即不赞叹馀行,唯於念佛而赞叹云:「当知一念,无上功德」,故云选择赞叹也。

三、「选择留教」者:又上虽举余行诸善,释迦选择,唯留念佛一法,故云:选择留教也。

次《观经》中又有三选择:一选择摄取,二选择化赞,三选择付嘱。

一、「选择摄取」者:《观经》之中,虽明定散诸行,弥陀光明,唯照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云选择摄取也。

二、「选择化赞」:下品上生人,虽有闻经、称佛二行,弥陀化佛选择念佛云:「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故云选择化赞也。

三、「选择付嘱」者:又虽明定散诸行,唯独付嘱念佛一行,故云选择付嘱也。

次《阿弥陀经》中有一选择,所谓「选择证诚」也。已於诸经中虽多说往生之诸行,六方诸佛,於诸而不证诚。至此经中,说念佛往生,六方□沙诸佛,各舒舌覆大千,说诚实语,而证诚之,故云选择证诚也。

加之《般舟三昧经》中又有一选择,所谓「选择我名」也。弥陀自说言:「欲来生我国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故云选择我名也。

「本愿、摄取、我名、化赞」,此之四者是弥陀选择也。

「赞叹、留教、付嘱」,此之三者,是释迦选择也。

然则释迦、弥陀,及十方各 沙等诸佛,同心选择念佛一行,馀行不尔,故知三经俱选念佛以为宗致耳。计也夫:

欲速离生死。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选入净土门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

欲修於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於助业。选择专正定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问曰:华严、天台、真言、禅门、三论、法相诸师,各造净土法门章疏,何不依彼等师,唯用善导一师乎?

答曰:彼等诸师虽造净土章疏,而不以净土为宗,唯以圣道而为其宗,故不依彼等诸师也。善导和尚偏以净土而为宗,而不以圣道为宗,故偏依善导一师也。

问曰:净土祖师其数又多,谓弘法寺迦才,慈悯三藏等是也,何不依彼等诸师,唯用善导一师哉?

答曰:此等诸师虽宗净土,未发三昧,善导和尚是三昧发得之人也;於道既有证,故且用之。

问曰:若依三昧发得者,怀感禅师亦是三昧发得之人也,何不用之?

答曰:善导是师也,怀感是弟子也;故依师而不依弟子也。况师资之释,其相违甚多,故不用之。

问曰:若依师而不依弟子者,道绰禅师者是善导和尚之师也,抑又净土祖师也,何不用之?

答曰:道绰禅师虽是师,未发三昧,故不知往生得否。问善导曰:「道绰念佛,得往生否?」导令辨一茎莲华,置之佛前,行道七日不萎悴,即得往生。依之七日,果然华不萎黄,绰叹其深诣,因请入定,观当得生否?导即入定,须臾报曰:师当忏三罪,方可往生,一者师尝安佛尊像在檐牖下,自处净房;二者驱使策役出家人;三者营造屋宇,损伤□命。

师宜於十方佛前忏第一罪,於四方僧前忏第二罪,於一切众生前忏第三罪。绰公静思往咎,皆曰不虚,於是洗心悔谢,讫而见导。即曰:师罪灭矣!後当有白光照烛,是师往生之相也。爰知善导和尚者,行发三昧,力堪师位,解行非凡,将是晓矣!

况又时人谚曰:「佛法东行以来,未有禅师盛德矣。」绝伦之誉,不可得而称者欤!加之,条录《观经》文义之刻,颇感灵瑞,屡预圣化。既蒙圣冥加,然造经科文,举世而称「证定疏」,人贵之如佛经法。即彼《疏》第四卷奥云:

敬白一切有缘知识等,馀既是生死凡夫,智慧浅短,然佛教幽微,不敢辄生异解,遂即标心结愿,请求灵验,方可造心。南无归命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三宝,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彼土诸菩萨大海众,及一切庄严相等。

某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若称三世诸佛、释迦佛、阿弥陀佛等大悲愿意者,愿於梦中,得见如上所愿,一切境界诸相。於佛像前结愿已,日别诵《阿弥陀经》三遍,念阿弥陀佛三万遍,至心发愿。即於当夜,见西方空中,如上诸相境界,悉皆显现,杂色宝山,百重千重,种种光明,下照於地,地如金色。中有诸佛菩萨,或坐或立,或语或默,或动身手,或住不动者。既见此相,合掌立观,量久乃觉,觉已不胜欣喜,於即条录义门。自此以後,每夜梦中,常有一僧,而来指授,玄义科文,既了更不复见。

後时脱本竟已,复更至心,要期七日,日别诵《阿弥陀经》十遍,念阿弥陀佛三万遍。初夜後夜,观想彼佛国土庄严等相,诚心归命,一如上法,当夜即见三具铠轮,道边独转。忽有一人,乘白骆驼,来前见劝:「师当努力,决定往生,莫作退转,此界秽恶多苦,不劳贪乐」。答言:「大蒙贤者,好心视诲,某毕命为期,不敢生於懈慢之心。」第二夜见阿弥陀佛身真金色,在七宝树下金莲华上坐,十僧围绕,亦各坐一宝树下。佛树上乃有天衣挂绕,正面向西,合掌坐观,第三夜见雨幢杆,极大高显,幡悬五色,道路纵横,人观无碍。既得此相已,即便休止,不至七日。

上来所有灵相者,本心为物,不为己身。既蒙此相,不敢隐藏,谨以中呈义後,被闻於末代。愿使含灵,闻之生信,有识睹者西归。以此功德,回向众生,悉发菩提心,慈心相向,佛眼相看,菩提眷属,作真善知识,同归净国,共成佛道,此义已请证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减,欲写者一如经法,应知。

静以善导《观经疏》者,是西方指南,行者目足也。然则西方行人,必须珍敬矣!就中每夜,梦中有僧,指授玄义,僧者恐是弥陀应现。尔者可谓此疏是「弥陀传说」,何况大唐相传云:「善导是弥陀化身也」。尔者可谓又此文是「弥陀直说」。既云:欲写者一如经法,此言诚乎。

仰讨本地者,四十八愿之法王也,十劫正觉之唱,有凭於念佛;俯访垂迹者,专修念佛之导师也,三昧正受之语,无疑於往生。

本迹虽异,化导是一也。

於是贫道者,披阅兹典,粗识素意,立舍馀行,云归念佛。自其以来,至於今日,自行化他,唯宰念佛。然则希问津者,示以西方通津;适寻行者,诲以念佛别行。信之者多,不信者甚少。

当知:净土之教,叩时机而当行运也;念佛之行,感水月而得升降也。而今不图蒙仰,辞谢无地,仍今集念佛要文,剩述念佛要义。唯顾命旨,不顾不敏,是即无惭无愧之甚也。庶几一经高览之後,埋於壁底,莫遗窗前,恐令破法之人,堕於恶道也。

没有了    回目录 没有了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