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元明杂剧

第一章 元杂剧的名称和渊源
关灯
护眼
字体:
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所谓“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分别代表着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文学特色。“元曲”,就是代表元代的文学特色的。

“元曲”,一般指的是元代戏剧;更确切的名称应该叫做“元杂剧”,因为元代人就是这样叫的。到明代,继承、沿用了元人“杂剧”这个名称,我们称它为“明杂剧”。

“杂剧”这个名称,约始见于晚唐时期。唐文宗(李昂)大和三年十二月,“南蛮军陷成都” [1] 。其后,李德裕为西川节度使,奏明此事时说:“……蛮共掠九千人,成都郭下成都、华阳两县只有八千人,其中一人是子女锦锦,杂剧丈夫两人,医眼大秦僧一人,余并是寻常百姓,并非工巧。……” [2] “杂剧丈夫”,即搬(扮)演杂剧的演员;他的身份,与一般百姓不同。此时,杂剧演员被掳去,可见“搬演杂剧”在这件事以前早就有了;它的存在,可能很早。

但是,“杂剧”最初是一个总的、概括的名称,意即各种各类的戏、杂戏(命名略近于更早的“百戏”)。宋、金两代也都有杂剧;但所包括的内容,仍然不是纯粹的戏剧。到了元代,各种条件成熟,在前代歌舞剧、滑稽剧和讲唱文艺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真正、纯粹的戏剧。于是仍旧沿用了“杂剧”这个名称,到后来便单独占用了这个名称,并把它的含义、范围,明确地限制专指正式戏剧,而不包括戏剧以外杂耍等类的技艺。“元杂剧”这个名称,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又因为它虽然包括唱、白、表演等内容,但以唱曲子为主,所以后人又称它为“元曲”。)

元杂剧是综合了初期戏剧和讲唱文艺两个重要因素发展而成的。

首先,谈谈戏剧因素。唐代已有包括乐、歌、舞、演、白五种形式的歌舞类及滑稽类的简单戏剧。继之而起的是宋代杂剧。宋杂剧以末泥(脚色名)为长,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分四段演出:先做寻常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即正戏,杂剧的中心),通名为“两段”;大抵以故事世务为滑稽、讽谏。最后是“散段”,叫做“杂扮”或“杂旺”;多半借装某些地方的“乡下人”,“以资笑谑”。金代也有杂剧,与宋代相同。金杂剧末期,又有一个别名叫做“院本”。因为它是行院人(妓女、乐人、伶人、乞者等类人)冲州撞府流动演唱所用的戏剧脚本,故名“院本”。内容方面,继承了宋杂剧的滑稽、歌舞的传统性质,以耍闹为主,注重发科调笑,也偶有加唱一两支曲子的。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独立的短剧。

其次,是讲唱文艺因素,包括诸宫调和散曲。

诸宫调,是宋、金时代民间非常流行的、讲唱文艺中的一种体制(现存著名的《董解元西厢记》,就是这种体制)。它以唱辞和说白相间杂,配着音乐,来唱说一个较长的完整故事。唱辞方面,在音乐曲调的选择和组成上,它汲取了唐宋大曲、法曲、词、宋唱赚(zhuàn)和当时流行的俗曲小调,并把它们按“宫调”(详见第七章)声律的类别,将属于同一宫调的两个以上的曲调编排起来,组成“一套”;然后“一套”接联“一套”,成为规模宏伟的长篇叙事诗。例如“黄钟宫”所属的曲子有〔侍香金童〕、〔出队子〕、〔降黄龙衮(gun)〕等;“南吕宫”有〔一枝花〕、〔应天长〕、〔瑶台月〕等;“双调”有〔豆叶黄〕、〔搅筝琶〕、〔文如锦〕、〔芰荷香〕等;“大石调”有〔蓦山溪〕、〔吴音子〕、〔玉翼蝉〕、〔红罗袄〕、〔还京乐〕等;……“黄钟宫”、“南吕宫”就是“宫”,“双调”、“大石调”就是“调”:合称为“宫调”。(《董解元西厢记》用了三宫、十一调。)每一宫或调所属的曲子都很多;只要把属于同宫或同调的两个以上的曲子组合在一起,加上尾声或不加尾声,就构成一套。把许多套联接起来,就是“诸宫调”。唱奏时,一人主唱,偶有两人对话或和声的迹象,但非主要形式。伴奏的主要乐器用琵琶,辅助乐器用锣、鼓和板。

这种体制,有故事情节,有人物,有说有唱,还有乐器伴奏,和戏剧已经非常接近。所不同的是:诸宫调由一个人、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故事,没有表演动作;而戏剧(如元杂剧)则是由几个或更多的人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他(她)们各以自己(我)的身份发言,加上表演动作或舞蹈,以及舞台、道具的安排布置等等条件,就成了正式戏剧。在诸宫调的基础之上,向前迈进一步而成为元杂剧,是顺理成章、颇为自然的事情。我们看看:元杂剧由一种脚色(末或旦)主唱,有不少地方还带有叙述体残留的痕迹,都是元杂剧继承诸宫调而来的很好说明。

散曲,通指小令和散套两个部分。

小令,在“词”(长短句)的体制中也有这个名称,是和慢词相对而言的。可以这样说:曲里面的小令,就是词里面的小令的延续、扩大和发展。它的作用,仍不外用来抒写个人情感或描绘景物;虽也用来在歌筵酒畔吟唱,但基本上未脱离案头欣赏的范畴。不过,字数、用韵已不像词限制得那么严格,它可以略加增减、伸缩。

散套,是以小令为单位,像诸宫调一样,将属于同一“宫”或“调”的几支或更多的小令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起来,组成“散套”(有的小令可入散套,有的不能入);也叫做“套曲”或“套数”。它的作用,可以用来叙述较完整的情节、事迹,描绘较复杂的心理、感情,有时也可发发议论,谈谈哲理,总之,它比小令是更丰富、更充实了。人们也经常在花下樽前,配着乐器,歌唱这种流行的动人的套曲,以怡情悦性,娱乐嘉宾。

散套虽然汲取了诸宫调联套的方式,但也有改革的地方:诸宫调的一套,比较简单,一般只由一两支曲子或加尾声组成;而散套所用的曲子要多好几倍。同时,一支曲子的上下阕(què,段),诸宫调仍然沿用词调的旧法,认作是一个曲调;而散套则用半阕,或把上下阕分开当作两支曲子使用(下阕叫做“幺篇”,简写为“幺”,即后篇之意)。这些都与诸宫调不同,而有所改进,也都为元杂剧所采用。

综合以上各点,可以看出:戏剧因素中的歌唱、舞蹈、表演、戏弄等方面,讲唱文艺因素中的唱辞和说白相间而以歌唱为主的长篇故事的体制,以宫调为纲的音律联套的方式,和当时在北方流行的北曲等等有用的因素,都为元杂剧所汲取,加以提炼、变化,遂成了元杂剧这一新的体制。当然,这只是一个极为简单的轮廓。明杂剧基本上沿袭了元杂剧的各项体制,但也有些改变,详见第十一章《明杂剧概况》。

————————————————————

[1] 见《旧唐书·文宗纪》。

[2] 见《全唐文》卷七〇三《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第二状》,亦见《李文饶集》卷十二。

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