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首页

净土辑要

上篇(即增订广长舌)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印光法师鉴定  苦行居士原著  (潘慧纯 邵慧圆)参订

启教第一

娑婆教主释迦如来成佛道时。彻见一切众生一念心性。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喟然叹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无碍智。皆得现前。由是随顺机宜。说种种法。无非令其断除妄想执著。以复其本有心性而已。然众生根机至不一。若非宿根成熟。断难现生断惑证真。出离生死。于是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俾一切上中下根众生。同于现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无论惑业之断与未断。及工夫之深浅。善根之大小。罪业之轻重。但具真信切愿。无一不得往生。此之法门。其功德力用。与佛一代所说通途法门之功德力用。天渊悬殊。以通途法门。皆仗自力。必须惑业净尽。方可了生脱死。此之法门。虽则具足惑业。仗佛慈力。便得往生西方。既往生已。则惑业不期断而自断。福慧不期圆而自圆。以故诸佛、诸大乘经、诸大祖师法师、善智识。皆以念佛一事为宏法利生第一要务。世人不知其所以然。谓为迷信而不注意。譬如无知愚人谓起死回生之甘露醍醐。为丧身失命之砒霜鸩毒。岂不大可哀哉。因略述原由。并诸修法。以为未入门之诸同仁告。若已入门者。自有净土诸经论记述在。正无须乎此种浅近之说也。

念佛第二

何以要劝人念佛。因为人人皆有佛性。其本性所以未明者。烦恼惑业蒙蔽故也。犹之一面古铜镜子。镜面堆积尘垢。自然糢糊不能照人。须日日擦之。久久尘垢去尽。光明豁然显露矣。人能恭敬念佛。念念扫尽妄念。心地自然光明。劝一人信佛念佛。功德无量。以信佛念佛者。决定往生西方。既生西方。决定必成佛道。既成佛道。决定广度众生。展转化度。无有止境。故有不可思议之功德也。

附录念佛答客问

问、今之学佛者。多依何法修行。答、多依念佛法门。 问、何谓念佛。答、念阿弥陀佛。 问、如何念法。答、念者想、念、也。有念佛相者。有念佛号者。 问、此法有如何利益。答、念佛之人。常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除灾得福。不遭魔事故。

速成佛道故。 问、何以速成佛道。答、念佛之人。为阿弥陀佛之所摄受。命终得生极乐国土。生已。得不退转故。 问、何谓极乐国土。答、阿弥陀佛为教主之世界也。其国土中。无三恶道。无一切苦。往生者莲花中生。寿命无量。 问、此法门出何经教。答、详载佛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及佛说阿弥陀经。其他经论。亦多有之。 问、佛何以说此法门。答、佛为众生不能现生了生死。每致堕落。欲令现生了生死。故说此法。 问、何以必念阿弥陀佛。答、阿弥陀佛。曾发大愿。庄严净土。有念之者。誓必接引往生彼土。又有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辅佛度生。皆与我等众生极有因缘。易见效果也。 问、此法度何等人。答、此法上中下三根普被。凡夫二乘菩萨。皆合修习。皆可往生。生皆不退。真所谓胜方便易行道者矣。 问、念佛往生。何以其易若是。答、佛之愿力极大。吾人一有信愿。即如驶舟之得顺风也。 问、上来所说诸法。系出何典。答、均出于藏经。 问、同一佛也。何以念阿弥陀佛为胜。答、以弥陀誓愿度苦众生。此土众生与弥陀因缘甚深。一也。弥陀愿力。接引念者尽得往生。二也。执持名号。修易成就。三也。既生极乐。永不退转。直至菩提。四也。余如净土诸经论所说。

附录莲池大师普劝念佛歌

若人富贵。受用现成。正好念佛。若人贫穷。应修福慧。正好念佛。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若人子孝。安受供养。正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爱。正好念佛。若人无病。趁今康健。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无常。正好念佛。若人孤寡。孑然无碍。正好念佛。若人遇难。遭逢如此。正好念佛。若人年老。光景无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若人处闲。心无事扰。正好念佛。若人处忙。忙里偷闲。正好念佛。若人出家。逍遥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若人聪明。通晓经史。正好念佛。若人愚鲁。别无所能。正好念佛。若人学禅。悟得唯心。正好念佛。若人修仙。求无量寿。正好念佛。

念法第三

心中念佛。用耳听音。字字清楚。可使心不他向。久久心中自然不念而念。一心不乱了。这种道理。到一步自有一步的妙处。非笔墨所可尽述。惟行者自知。近来湖南大圆居士唐蔚鸿。有念佛秘诀一篇。深切简要。大可取法。兹附录于下。

附录念佛秘诀(印光法师曰、秘者、要妙亲切之谓、非秘而不肯传人之谓、外道每以不普通传人之法为秘、乃市井小人诡诈作为、其所私相传受者、决非正大光明之道、不可不知。)

上 念佛三字诀

◎叙义致第一 佛教人念佛的意思。不是小可。就是要我们凡夫一念成佛的。别的小术。都有秘诀。此等超凡入圣的大事业。若无秘诀。谁人肯信。因为要你们信。所以将诸佛秘诀说出。若肯照行。则九品莲台。定有你们的座位矣。秘诀是甚么。就是信愿行三个字。

◎劝生信第二 一、要信西方有极乐世界。黄金为地。极其快乐。二、信彼处有阿弥陀佛。早已发愿。要接引我们念佛众生。三、信念一句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所以念佛功德最大。四、信他种修行。要经多劫。灭尽惑业。方能了生脱死。阿弥陀佛。独慈悲念佛的人。特于临终垂慈接引。令其带业往生西方。见佛闻法。业空性朗。安乐自在。回入娑婆。普度众生。五、信修来生富贵。则贪名图利。易于迷昧。若修仙道。则天仙之福享尽。苦相又现。仍堕轮回。惟念佛人。虽带业往生。只有前进。终不退转。六、信念佛人佛常护念。无一切灾祸。七、信念佛人能超拔自己祖宗。及一切鬼神。到处有善神保佑。魔鬼不敢近身。八、信念佛人往生净土。不再入六道轮回。常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永无退缘。决定成佛。

◎劝发愿第三 一愿舍娑婆世界一切贪嗔烦恼。往生极乐世界。二愿不作恶业。免致坠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受极苦故。所作善业。不求生神道。以有贪嗔业难解脱故。不求再生人道。以迷多悟少故。不求生天道。以报尽还坠下界故。但专心一意。决定要往生极乐世界。三愿不独我一人往生。并广度一切众生念佛往生。四愿将持戒布施持经咒等所得功德。皆回向净土。为我与法界众生往生之助。五愿任如何痛苦厄难。不改往生之愿。

◎劝修行第四 行法颇多。为初机人求简便。略开三法。一定课念。早起焚香念阿弥陀佛身金色八句偈。每句、一拜。接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一拜即绕念、或跪念、坐念、立念阿弥陀佛五百声。或一千声。多至万声以上更好。但宜日有定课。不可时多时少。念完接念发愿文。或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偈亦可。接念三归依三拜完。至晚照前法行。每日两次为终身定课。二随缘念。每日除早晚功课外。无论行住坐卧。在家出外。总将一句阿弥陀佛顿在心头。念在口中。莫令间断。三差别念。若精神昏沉时。或妄想起时。即高声念佛。能令鬼神闻声皆得解脱。念久疲劳。即低声细念。若心气不适。或人地有碍。但动口唇。不念出声。谓之金刚念。此法能除妄想。令心得开。又一句顶一句。一句追一句。谓之追顶念佛。能令妄想不入。若得闲时。跏趺端坐。令鼻息极细。存心默念。口闭无声。耳自闻念。因心耳在佛。妄想不起。斯谓坐禅念佛最妙之法。易得三昧也。

◎总诫劝第五 以上三字。信要坚固。一切外道毁谤不信。邪魔诱引不信。愿要牢强。不因痛苦退愿。不因名利退愿。行要专切。不以艰难不行。不以事牵不行。此三个字。是诸佛菩萨所说。历代祖师相传。为念佛往生的妙法。譬如有人将朝南岳。先要信南岳是个求福得福的处所。方肯发愿去朝。既发愿朝山方肯起行。若兼程前进。定然得到南岳。今念佛人若不信西方。则不肯发愿。不发愿则不肯修念佛行。不修念佛行。则不得往生。所以我说信愿行三个字。是念佛往生的秘诀。以佛法广大无边。唯念佛最为切要。而信愿行三。又为念佛法门之最切要法。以是之故。名为秘诀。以此秘诀。普示一切有缘众生。令彼各各依之念佛。同得往生净土。方合阿弥陀佛的本愿。方是念佛人的大慈大悲心。

中 念佛四字诀

◎叙言第一 向者为初机人方便。述信愿行三字诀。沾润颇众。今为根利者引进。复作四字诀。四字诀为何。即弥陀经言一心不乱是已。此四字是阿弥陀经之骨髓。亦是三藏十二部经之关键。何以故。经言万法唯心。是此心字。言不二法门。是此一字。唯心不二。能包括一大藏教。亦兼摄宗门。所以此四字秘诀。为念佛之极谈也。

◎提纲第二 阿弥陀经言。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执持名号。是言人根机有上中下。同用执持名号之功。至得一心不乱。则有一日至七日不同。但得一心不乱。即是得念佛三昧。得念佛三昧者。能见本性。与宗门顿悟无异。而决定往生上品。则利益超胜多矣。经虽言一日至七日。世人亦有数月或数年或数十年未得者。其故有三。一罪业深重。故不得。二念不专切。故不得。三念不如法。故不得。为防此等诸弊。略开方便如下。

◎心念第三 华严经曰。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今念佛人。宜常依此经作念。一心无差别念。当持名时。凡口所念。耳所闻。目所见。皆是此心。除心之外。不念一物。不闻一声。不见一色。如是则见世间万事万物。皆是我心。心外无物。则得一心不乱。何以故。心外有物。则能乱心。如水外有波。即能乱水。今若悟波即是水。则任波摇动。水总是一。若悟物即是心。则任物扰乱。心总是一。何以故。波是水之假相。不能乱水。物是心之幻影。不能乱心。是故以如是法念佛者。不必独处空闲。除诸乱意。自得三昧。何以故。以既知尽是此心。则无处非空闲。本来无乱意也。

◎佛念第四 二佛无差别念。心既与佛无别。则我向所见一切是心者。即一切皆是阿弥陀佛。于是所见所闻。皆当礼拜供养。既所见无他物。则见无他念。见色即念佛。所闻无他物。则闻无他念。闻声即念佛。人之心乱。多由于见闻。若见闻皆念佛。则其心得一。又诸佛名号不一。法身是一。当知念千佛名号。或念万佛名号。即是念一阿弥陀佛。念一阿弥陀佛。亦即是念千佛万佛。不可因念阿弥陀佛。说无千佛万佛。不可因念千佛万佛。而不归于阿弥陀佛中。人之心乱。由于不知专一。若知多即一。一即多。佛名一多无碍。则其心得一。

◎众生念第五 三众生无差别念。既知心与佛无别。佛与众生无别。则凡所念佛。即是念一切众生。经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又言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法华言常不轻菩萨初修行时。逢人便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以此各道理。当视一切众生。皆即是佛。亦应随处供养礼拜。若不恭敬一众生。即是不恭敬阿弥陀佛。若欺侮一众生。即是欺侮阿弥陀佛。且不惟人类。一切禽兽虫鱼等。皆是众生。若伤害虫鱼。即是伤害阿弥陀佛。又自己亦是众生。念阿弥陀佛。即是念自己。知一切众生是佛。则随见众生。即是见佛。知自己是佛。则不怕不得见佛。如此念佛。则心无他念。自然得一。

◎结论第六 上之三法。宜执持名号时。恒作此念。亦宜恒作此念。而后执持名号。又执持名号时。虽不作此念。亦有此念。作此念时。虽不执持名号。亦是执持名号。能如是。则念佛之功德无量。一切众业皆消。魔障自除。一心不二。三昧必成。或问观经说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究竟云何。曰、此念一声佛。即是一心念佛。此心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谓之无量寿。岂止八十亿劫耶。又光明遍照。谓之无量光。岂止灭生死重罪耶。故一心念佛者。念一声佛。即是念千万亿声佛。念千万亿声佛。亦即是念一声佛。盖不可以音声求者也。或问何以与宗门合。曰、今将一心不乱四字。分而言之。一是不二。心是真如。不是无著无住。乱是颠倒梦想。心既无著无住。则颠倒梦想全体、便成不生不灭真如佛性。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混而为一。是之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又合之。则不乱即是一心。一心自然不乱。若论工夫。则初除乱字。是一心不。次除不字。是一心。次除心字。是万法归一。直至一亦不立。则一心不乱四字。朗然显现。方谓之大死大活。亦名大机大用。即宗门中放参时也。大圆寡昧。无此妙悟。蒙我佛慈悲加被。为说少分。普愿法界众生。见者闻者。同得一心不乱。往生净土。亲见弥陀。方为报佛恩也。

下 念佛最简便的方法

◎一正课念佛 每日早晚向西礼佛后。合掌闭目。或跪、或立、或坐。平气声。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一声

南无阿弥陀佛(数百声、千声、或万声、听便。念完之后、要念发愿文曰。)

愿同念佛人。尽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念完、礼佛而退。)

(注意) 念佛之人。若不发愿。或虽发愿。而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心不切。临命终时。未必往生。切宜自警。

◎二随时念佛 随时随处。或闲或忙。有病无病。坐处卧处。心中口中。朗然默念。时常不绝。直至死时断气。不要把一句阿弥陀佛忘却。如是临终决定往生极乐世界。

◎三应守戒规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能忍辱。七能施舍。八能敬佛法僧三宝。九诸恶莫作。十众善奉行。

释名第四

吾人所以要念这阿弥陀佛。究竟是什么意思。还是没有十分明白。须解释一下。听我慢慢的道来。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句天竺国里说话的声音。倘然拏这句天竺话来变作我们中国话。南无、就是恭敬皈依、信仰服从的意思。阿弥陀、就是没有边际之智光。与没有限量之福寿的两种意思。佛、就是圣人、神人、天人、全人、至人、有道德的人、觉悟了的人、智慧才能是伟大的人等种种意思。合起来。就是敬从那无边无量智光福寿的圣人的意思了。念这阿弥陀佛的缘故。因这阿弥陀佛不是我们这个世界里头的。我们这个世界。(娑婆世界)唤做忍苦的世界。在二千九百多年前。有一尊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为我们说了阿弥陀佛与那个极乐世界的历史状况。我们遂知道阿弥陀佛。在未成佛及有极乐世界以前许多许多的时候。本是一个皇帝。当时也有佛住世。这皇帝极其信崇。后来也从佛出家。作了僧人。修行不久。便成了罗汉。重发大菩萨心。立愿要在将来。由他及同著他发愿修行的人。修成一个极乐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想到那里。便到那里。想有什么。便有什么。一切的安宁快乐。无不完备。一切的危险苦恼。无不脱离。同住的人。统是好人。既无恶人。亦无恶事。自然骎骎乎日进于善。直至成佛。更无退转。既修成了这个极乐世界。复要将此极乐世界的名字。使十方世界。无不闻知。使闻知者。皆生欣慕。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便可于临命终的时候。由阿弥陀佛前来接引。生到极乐世界里头去。到后来果然成了个极乐世界。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边。成了佛、名阿弥陀佛。与许多许多的菩萨罗汉。同住其中。常常说法聚会。时时到十方种种苦恼的世界去。接引救

度一切苦恼众生。生到极乐世界里头去。那释迦牟尼佛。因为见我们这个世界是极其苦的。我们住在里头。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虽做了个人。活几年是没有一定的。一口气不来。便是死了。就是活的时候。病啦、老啦、冷啦、热啦。种种说不尽的苦痛。也围绕著身心。使我们无法离脱。所以教我们个个人心里头口里头。常常念著阿弥陀佛。使我们到了临终去世的时候。便可由阿弥陀佛。救度到极乐世界去。永远享安宁快乐。更没有一点儿危险苦恼。这才是念阿弥陀佛真正的意思了。

这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意思。既然完全明白了。我们中国的人。心识上已经有了这个阿弥陀佛的。念佛的工夫。是很容易做的。所以就要劝大家格外时常的念念阿弥陀佛。便可与阿弥陀佛的心愿。互相感应。犹如无线电机一般。如此自然常常有超出世间的志愿。不致埋没在这个忍苦的世界当中了。

原因第五

娑婆世界。苦海无边。(娑婆世界、即吾人现在所住之世界。)世人终日为名利奔走。无有休息。夜间做梦。也不安宁。累得身体瘦弱。致成多病之人。虽有高堂大厦。金玉满堂。爱子宠孙。试问两眼一闭。可能带得去么。岂不是大梦一场么。金刚经不云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人生七十古来稀。五浊恶世。(今日世界、就是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最易消耗人之精气神。精气神竭。人就亡了。譬如灯油烧尽。必不能再发出亮光来。一寸时光。一寸命光。光阴一去不再来。从速念佛。求生西方为妙。念到一心不乱。即免轮回之苦。因轮回是自己临命终时之念头造成。临终时的念头。是平日常常转动的妄念造成的。念者是人心中有所注意而生。人心注意念佛。自然是念佛的念头。可知念一声佛。即免生一杂念。常常念佛。就常常断除杂念。杂念不生。天真不灭。何轮回之有。(轮回者、即人死后投生、如车轮、运转不息、或投人身、或堕入异类、全凭人临命终时之念头而定、生生不已、苦不可言。)入轮回易。再投人身难。不借此身来念佛。更待何时度此身。

功德第六

功者、就是自已一心念佛。至诚不息。临命终时。不为邪境所移。亲见弥陀。德者、乃心存普渡。愿无量无边世界有情众生。个个消除烦恼。一心念佛。转凡心为佛心。同生极乐。没有什么我人恩仇之分。为人若是。方是真信佛。庶不愧为佛门弟子。(众生与佛、本无分别、其所以有分别者、心也、愿也、所以念佛人、应当以佛之心为心、以佛之愿为愿。)

效果第七

念佛可以收束身心。不生妄念。妄念既减少。行为就正大。久久变为慈悲心肠。刚强者转和平。愚蠢者开智慧。前后如同两人。又念佛则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故念佛之人。念到心无妄念。临命终时。就可蒙诸佛菩萨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极乐世界在西方、那个世界上的人、心无恶念、口无恶言、身无恶事、终日与诸善人为友、念佛闻法、只有上进、直至成佛、更无起惑造业因缘、故不堕落、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寿命永久。)此世界就是阿弥陀佛普度众生的四十八大愿所成的。经云。一切唯心造。众生秽念。造出浊恶世界。弥陀净念。造成清净世界。即是算学家之一正比例。(众生者、就是迷于尘事、为尘劳所羁而不自知之人、若能跳出三界、脱离轮回之苦、方非众生。)至念佛的好处。尤为指不胜屈。盖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人有贪欲的念头。(一切争财色、争名利皆是。)有嗔恨的念头。(一切斗争战祸、皆由一切嗔心而起。)有痴迷的念头。(一切妄想、同固执不化的念头皆是。)有傲慢的念头。(一切恃强逞能、自高自大的皆是。)有行善望报的念头。(行善自然是好事、但因望报、故不纯。)更有那种种闲是闲非的杂念头。就将自己原有的佛性。蒙盖起来。就造出了种种善恶因果报应。就不免忽而天堂。忽而地狱。忽投人道。忽变畜生。死死生生。有六道轮回之苦。若求免去此苦。须将种种的念头。一齐放下。单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南无是归依之意、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时时刻刻。口中心中。闲时忙时。行住坐卧。高念低念。朗念默念。念念都归依阿弥陀佛。既没有善恶的念头来造因。自然就没有一切善恶轮回的果报。既然念念所造的是佛因。自然将来所成的是佛果。(此是因果之理。)既然心中口中所忆念的是佛。自然将来醒时睡时可以见佛。(此是唯识的理。)况佛曾亲口说过。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若能有人发愿往生彼国。持念阿弥陀佛名号。一心不乱。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此是佛教给我们极奇异最优胜的方便法门。古来和现在因念阿弥陀佛。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书报上记载的很多。确凿有据。须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乃三藏十二部经之骨髓。八万四千法门之总持。成佛作祖之正因。众生脱苦之要道。若未死之前。不信不念。要到临死的时候。虽要信要念。那却如何来得及呢。望各人猛自回头。一心念佛。自他并度。同赴莲邦也。

误会第八

有许多人念佛。不是为了自己求康健。即为子孙求平安。不知只要能够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不求康健平安。自然康健平安。若唯求康健平安。不求往生。则所得者少。所失者多矣。又有以念佛作钱用。以念佛作营业者。所行所为。全是虚浮。私心一团。杂念满腔。前念未清。后念又生。念念不绝。反谓多年念佛。何以无效。全不考究佛何以为佛。念佛是何宗旨。既不以佛之心为心。又不以佛之愿为愿。更不知发愿求生西方。虽逐日念佛。亦不过福报而已。福报有时而尽。仍不能跳出三界。脱离轮回。奉劝念佛的善男信女。当先辨明方向。庶不致走错了道路。

(注意) 熟读佛说阿弥陀经。并研究净土各书。便知念佛之门径也。

烦恼第九

凡人处世。无人不厌烦恼。无人能免烦恼。无事不惹烦恼。无时不近烦恼。噫。为人若是。可谓苦矣。然亦因人人皆知烦恼可厌。而卒不能自远烦恼。明知烦恼之来由。而又故惹烦恼。多一事即多一烦恼。烦恼犹之物件中之消耗品也。消耗品者。仅耗人之钱财。若烦恼则消耗人之精气神。催人之老。速人之死。直可以损人之生命。所以大慈大悲的释迦如来。示人净土法门。只要念一句万德洪名之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脱离烦恼之无上法门。道既易行。效且无量。不过念佛一道。既要坚固的信仰心。切实的念佛。还要发大志愿。久行莫懈。信愿行三者。具足无缺。自然六尘不扰。心性恬然。则此身常处清净之境。即在此娑婆世界。一如极乐世界。其乐不可言喻。更何烦恼之足云。

弭祸第十

念佛切不可从缓。断不可说我们无暇念佛。若俟有暇再念。不知何日才可有暇。那是终无念佛之日。岂不自误。要之行住坐卧。均可念佛。无论一举一动。将一句阿弥陀佛牢记在心。无使或忘。既不荒废事业。又不虚度光阴。何尝没有工夫念佛。因人无真信。故不肯切实去行。以无工夫推辞。是自暴自弃。试问一人由早至晚。不知生多少念头。其所生之念头。大半皆属私心。其中难保不种恶因。种下恶因。断无不收恶果。不过收成之时间。有早有迟。因缘未成熟。故不发现。因缘二熟。自然发现。所以今人要及早念佛。早念一天佛。少种一天之恶因。少收一天之恶果。勿待果报既见。始生后悔。

治病第十一

世人多病。实在可悯。考其得病原由。大半因事不遂。忧闷在心。久之成病。痛苦一生。可知此等痛苦。皆系自己造成。何以故。当事来之初。不肯退让半分。争长较短。忿怒顿生。无论胜负如何。心中已大受伤损。加之所欲不遂。以致气愤成病。照外表看来。实系他人不善。迫而相争。因争生气。因气生病。假如当争之初。置若罔闻。心中惟以念佛为事。争斗不起。气就不生。气既不生。疾病从何而来。不信者曰。见有许多信士。手持佛珠。口中常称佛声。疾病未必尽免。此又作何解释。答之云。那是平日念佛。到争斗之就。时忘记念佛之心。若是一心念佛。自必用志不纷。不为外境所移。断不致有疾病。是以劝人。以争斗为假。以念佛为真。争者一时之闲气。徒增自身疾病。念佛不仅治病。且为脱苦海之捷径。成佛道之妙门也。又病从业生。念佛最能消除宿业。故真念佛人。皆少疾病。

归元第十二

发愿求生西方。愿要坚。念要切。如婴儿之系念慈母。刻刻莫忘。平日既有实在工夫。到临命终时。自然有把握。心自不为邪境所移。(千钧一发之时、就是人临命终、心中不乱、此时眷属、当为同声助念、令其正念现前、自可随佛往生、若一哭泣、令生痛苦情爱、其害不小。)试看许多人。临命终时。被眷属哭泣搬动。致令失其正念。不得往生。仍受生死诸苦。诸君诸君。此种业障。皆由自己平日未曾认真念佛所致。果能坚切念佛。求生西方。自然预告眷属。令其助念。故得西方境界现前。蒙诸佛菩萨前来接引。弥陀经不云乎。若人念佛。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心不颠倒。阿弥陀佛。与诸菩萨。前来接引。即得往生西方。念佛的功德。实在不可思议。念佛的好处。实在不可限量。所以念佛人。眼光要正大。种种念佛的功德。要回向西方。以求生极乐。亲见弥陀为目的。只求见弥陀。不愁不开悟。切勿以宝贵有限之光阴。为种种小见而念佛。同一用功。所得者小。犹如以明珠弹雀。岂不可惜。岂不可惜。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回向是第一件要紧事。凡念佛毕。既要回向。方是完全功德。无论作何种功德。均可用此回向偈。现在愿力之大小。即可知将来结果如何。愿力愈大。结果愈大。愿力既无。果从何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念佛之人。亦应当发大心。期得即了生死之实益也。

卫生妙法(附)

蔬食俗称吃素。乃卫生之妙法也。夫素者清洁之意。蔬食者。能使肠胃清洁。无浊质之停滞。故曰吃素。肠胃清洁。不易生病。所以夏日吃素。俗人亦有此习惯。非蔬食足以卫生之明证乎。然此但是有形之卫生。卫一己之生。卫一世之生耳。若极言其妙。尚有一种无形之卫生。不但卫一己之生。并且卫物之生。不但卫一世之生。并且卫永世之生。皆惟蔬食者、为能奏其效。何以言之。人人惟贪口腹之养。宰杀物命。致成怨怨相报之结果。是不能卫物之生命者。即不能卫自己之生命。若蔬食者。不食肉类。则不杀物命。故无怨怨相报之事。而横祸丧身之惨。可以绝于未来。非即以卫物之生者卫己生乎。在不信蔬食者。将以此说为迷信。乃曰。此等异类。是天生之以供人食也。不知人与飞潜毛介之所以异者。仅异其形体耳。其知觉性灵。何尝有异。即如人爱其生。物亦爱其生。人被杀则嗔其敌。物被杀亦嗔其敌。若谓天生物以供人食。何不使物乐其死而甘心被杀乎。何其荒谬之极也。夫人与物。皆是前业所感之果报。人惟前世幸造善业。故得为人。今世造杀生恶业。来世恐不得为人。亦将为物。物惟前世曾造恶业。故失人身。而堕于物类。安知将来不再为人乎。我等今因口腹之故。而杀物命。彼虽无力抵抗。然嗔恨之念。未尝忘也。至于来世。彼生人道。我转为物。则彼力足以报怨。势必如今日之宰杀彼者。还以宰杀我。以一泄其嗔恨。此所谓怨怨相报也。怨报之事。其理易明。譬如甲乙二人。同行于路。甲打乙一拳。乙必不肯相让。势必回打甲一拳。而后甘心焉。区区微怨。尚且相报。何况丧失性命之大怨乎。由是言之。杀物之生者。物亦杀其生。此肉食之所以不得为卫生也。卫物之生者。物亦卫其生。此蔬食之所以为真卫生也。此之谓无形之卫生。奉劝世人。苟欲卫生。切勿食肉。苟欲卫生。应当吃蔬。

净土法门。包括一部藏经奥义。何以故。藏经所载八万四千法门。无非完全众生本有之真性。念佛能念至一心不乱。则此心离妄归真。将藏经中一切妙法。收摄净尽矣。唯念佛固当持斋。倘不能常斋。则吃十斋蔬。(每月十日、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也、月小者、月终三日、各推上一日。)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己杀之肉类也。)此层功夫。必不可少。因篇中未曾道及。故特附志于此。沈祖约敬跋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书签 书架 返回顶部